自荐信wang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荐信:

一.全面展示考生的申请理由、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学习能力、未来规划,不超过1200字,A4纸三页以内、手写

二.全面立体的认识、让不认识的人来掌握整体状况

北大自主招生自荐信

尊敬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保送生专家组: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XX。请允许我用以下的方式开始我的自我介绍。

“渡海空怀登顶梦,折舟无力枉求风。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孔庆东《求风》

这是孔庆东先生在十七岁的年纪写下的诗句,而今天,同样十七岁的我在参加这次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时念兹在兹的竟然也是这首诗,只因其内容竟与我的心境如此相似。

一切都是一次航程,而这航程的缘起便是我的登顶梦——北京大学。

我一直在考虑,是否我也应该像大多从草原走出的学生一样介绍自己:“我叫XX,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明珠满洲里,草原赋予了我广博的胸怀……”

这样的XX毋宁说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无血无肉、无爱无憎,和草原上千百万勤劳勇敢的男儿一样向往着蓝天上千百万只雄鹰。只是,我不仅是这样一个符号。

倘若要谈论我的高中学习生活,请允许我从我的童年讲起。

我生在满洲里——一个大到可以容得下达赉湖的碧波万丈却也小到只能作成吉思汗拴马桩的城市。我的生活完全与草原绝缘——我无从体味盛放的狼毒,也无意品尝流经脚下的波浪——属于我的只是青石的街道向晚、月下的树影婆娑。我以为书中的景致远胜天然,便在伙伴的笑闹声中“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只是这种生而与共的孤独似乎并未给予我太多的学识而只是一副眼镜、一身肥肉以及一个当时并不清晰的梦——北京大学。

不是因为哪位长辈的教导,也不是缘于父母梦的传递,这个梦诞生在白山黑水之中。在阅读中,我认识了北大——一行行文字向我诉说着国难当头时北大学生的慷慨陈词,百年来一位位大师在北大讲堂中的尽情挥洒,北大图书馆中书籍的浩如烟海,最后赐予我一个未名湖来浸润心田——一润十年。懵懵懂懂中,这梦已破土而出——向着燕园生长。

我曾自诩为一个“婆罗门”,我深信优秀是一种习惯,不能强求也很难改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位,听之任之成就从容,怒之更之只会撞墙——当然这只是因为我为自己是一个“天纵英才”(当时的想法)的尖子生找的说辞。成绩名列前茅,极得老师青睐,领奖状像翻月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不知疼痛不懂失败以至不知到底为什么学习,只是在内心深处认为所有人已经为我定下了一条绝对安全的直达北大的航线,只等我乘船前往。

于是(为什么是“于是”?)这艘船打着“情深不寿,强极则辱”的旗号在“物极必反”风暴的左右下偏离了航线——恰巧是在中考,我体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

霎那间,那个本不清晰的北大之梦几乎成了一派妄语、一番空谈。“折舟无力枉求风”,我的处境便类于此。中考成绩的极其不理想让我开始动摇,北大与我也好像渐行渐远,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大打击的我心中一片茫然:“信念都虚无了,我要往何处去呢?就这样挑个普通大学草草了事吗?就这样甘于平凡吗?”

思索的结果是否定的。

我当然知道,以我当时并不出类拔萃的成绩倘若侈谈“我的梦想是上北大”的话,大概也只能被冠以“拿肉麻当有趣,以梦想为扯皮,视刘阿斗为圣主,把橄榄枝当蒜苗”了。既不能与人说,这个梦我便一直藏着——直到今天。就是这个北大之梦让我在痛苦一次次袭来的夜阑人静中重新站起,让我不再相信命运的无冥,转而相信自己的坚韧不拔、相信人定胜天、相信这不是一潭死水,也没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地底涌动的,是梦。

“如果生命只是一场碎梦,我为什么还要追逐?如果人们看到我的背影,还会不会为这个傻瓜而感动?”大概,就是这样一场追逐碎梦的航程让我的梦又渐渐完整、渐渐真实,而我的心也因而渐渐深沉。失败使我的人生完整,让我乘着“折舟”、带着对梦想的坚贞走到了今天。

站在北大门前的XX,当不起飞扬跋扈的天才,而只是三年前的一个相当失败的失败者、梦被掏空的梦想家,及至今日“梦寐以求进北大,孜孜不倦一呆瓜”而已。三年,不变的是梦,变了的是实现梦的方式——由“相信优秀——从容”到“相信梦想——奋争”。

北大之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大概只是一片抽象——因为我从没有到过燕园,唯其所能仅想像而已矣。有时我梦见自己身处燕园之中,路旁遍植西府海棠,极目远望,杨柳依依中季荷的丰韵若飞若扬,百年大讲堂中掌声雷动,而图书馆的百万藏书中尽是我梦寐以求的宝藏……在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广场都印着适之先生“我的朋友”式的微笑、孟真先生刚柔并济的山东风格、芝生先生“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的怡然自得与季羡林先生竭泽而渔的研究精神……一切的一切于我都由书中来,向书中去,从抽象归于抽象——就像我的梦一样。

而我深信的一点是无论我的成绩是好是坏,我与北大的气质是相通的——在我的心中确有这一波碧水,名为“未名”。在湖水涤荡下,我竟觉得自己就是这数不胜数的大师们的孩子,而走进北大,竟也似一次游子还乡。

的确,在我的人生中有太多未曾开始的航程,那里的惊涛骇浪中藏着我更多的梦,航程的起点上着锁,而钥匙就在北大的手中。

走进北大,我的读书治学之路便告开始。只有到了北大我才能够尽情地与先生们交流思想——顾随先生的《驼庵诗话》、陈寅恪先生的《寒柳堂集》及至季羡林先生的《糖史》等等,太多太多的书籍在我的不懈寻觅中到头来还是一次次遗憾,太多太多的大师让我无从了解!倘若不是北大,又有哪所大学能让我这个饱读好书之梦成真呢?犹记得当年我为一部余秋雨先生的《戏剧理论史稿》“衣带渐宽终不悔”而不得的情形,现在想来,不由得悲从中来啊。“无书泪纵横,有恨无人省。捡尽薄书不肯栖,寂寞书斋冷”正是我的写照。于是,当我对书籍的渴望与现实中书籍的贫乏对比愈发明显,我的梦想也就越来越清晰——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入世之路便告开始。上了高中之后,我便不再是那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孤独者,恰恰相反,主持人、朗诵、话剧表演、歌咏比赛、辩论会哪个我也未曾落下,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自认为超乎常人的特长——朗诵。有人说:“不就是变个调说话吗,有什么了不起?”可我就铁了心和朗诵“长相厮守”了。从最开始那个高喊“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的小不点,到一口气读下《凤凰涅槃》的毛头小子,及至今日这个粗了嗓子缓步行吟的青年,朗诵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有的同学说我“说话跟演戏似的”,而我却自得其乐,因为我的生命就是一场追求灿烂的演出。只是这场演出背后的辛酸却不为人知——北地苦寒,冬天我的鼻子总是不甚通畅,因而有时失了鼻音——这对于一个朗诵者而言无疑是个很大的阻碍,但是我经过尝试竟能用嗓子的下潜替代鼻音——我深信不管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能放弃朗诵。“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正是我为朗诵立下的誓言,假如有一天我不再闭上眼去苏子的赤壁寻找韵律、不再缓缓踱步吟出雨的哀曲,那么我定是枯了嗓子,或者死去。每逢讲课,我的语文老师刘桂芹老师多要让我示范朗诵并美其名曰“欣赏XX同学朗诵”,使我的朗诵水平在三年来得以进一步提高——我的谈吐更富感染力、可以很快掌握方言的语调(比如《茶馆》中王利发的京片子),这显然有利于今后我参加的各项社会工作的实施,同时也对我选报的志愿——新闻传播学、政府管理、工商管理大有裨益。在学校我非常希望组织一个晨诵会,可惜应者寥寥。而我的这个梦想又一次因为有燕园而真实——只有这样一片响彻过中国最激进最昂扬的声音的土地才能更好的容纳新一代青年的慷慨之音。我是多么渴望在未名湖畔将《少年中国说》读下去、将《我有一个梦想》读下去、将屈原陶潜李杜苏辛读下去、将中国千百年来的气象读下去!而这个梦的载体也越来越明显——走进北大

走进北大,我的创作之路便告开始。我不是才子,但酷爱为文写诗,即使我经常因潦草的字迹受到冷遇,我仍相信一个人的文章到了最后——褪尽了文字的表象和虚张声势的词藻的最后——凭借的是心灵。所以我可以读到流泪、写到忘情,可萌绿,亦可枯黄,高中三年,数千字的文章大概也写了几十篇,均系遣怀之作,不曾公开。孔庆东先生的“歪诗”甚是有名,“曾经美味难为菜,除却西施不是人”尤让我对先生和北大倾倒,故我也常仿其口吻作诗。“风花随春尽,雪月逐水落。恩怨到头来,就是比能活。从容为人死,化成坟一垛。要想赖活着,做仰卧起坐。”这是我为减肥而作。“门开随意迎朔风,机票何比竹蜻蜓。飞至唐宋寻文炬,惊起一场南柯梦。”这是有感于机器猫而写。诸如此类,不再列举。平日里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