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建筑产业化的根本路径

合集下载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促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益和施工效率,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加强统筹规划,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配套,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市场资源、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要结合地质结构、自然条件、区域经济水平、技术状况、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路径,有计划、分阶段推进预制混凝土(PC)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龙骨结构、木结构等的应用。

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鼓励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科学合理布局。

(三)完善体系,整体推进。

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加快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评价认定体系。

遵循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规律,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装配式建筑与成品住房、绿色节能建筑联动发展。

(四)示范引领,推动发展。

以培育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示范项目为引领,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区域率先发展。

二、发展目标2016—2017年,成都、乐山、广安、西昌四个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城市,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化基地。

同时,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成都、乐山、广安三市的产业化基地要形成15万立方米部品构件的年生产能力,可提供项目装配率30%、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并在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住房中采用装配式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项目装配率30%以上。

西昌市建立钢结构产业化生产基地,到2020年,扶持2家钢结构建筑龙头企业。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采用钢结构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在房屋、桥梁、水利、铁路等建设中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建筑产业化的关键和核心600字

建筑产业化的关键和核心600字

建筑产业化的关键和核心600字建筑产业化是指将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转变为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组装的新型建筑模式。

它是建筑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减少资源浪费、增加建筑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势。

在建筑产业化的推动下,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建筑产业化的关键和核心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建筑产业化要求建筑设计实现标准化和模块化,即通过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模块化的设计元素,实现建筑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组装。

这样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同时也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改造。

2. 生产工艺工程化:建筑产业化要求建筑生产过程实现工程化管理,即通过流水线生产、精细化操作、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和装配。

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3. 施工现代化和智能化:建筑产业化要求建筑施工实现现代化和智能化,即通过数字化施工、智能化设备、机器人技术等手段,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这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提高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

4. 产业链整合和协同:建筑产业化需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环节的协同合作。

这需要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以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运作和价值增长。

总的来说,建筑产业化的关键和核心是要实现建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智能化和规模化,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创新,提高建筑产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和进步,建筑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叶明:解读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初心、路径和目标

叶明:解读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初心、路径和目标

叶明:解读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初心、路径和目标简介叶明,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原副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会长,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教授级高工。

长期从事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研究、推广和管理工作。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建筑业改革与创新注入了强大活力。

2018年12月24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其中第八条再次提到要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

然而,社会各界对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装配式装修、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信息化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系列问题,仍然有许多疑虑,为此,本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叶明秘书长。

以下为专访实录: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问: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社会各界对它的认识还是不够,如何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与内涵,请您给大家普及一下?答:我认为,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或定义会更加科学合理。

从狭义上理解和定义,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是在通常情况下,从建筑技术角度来理解定义。

从广义上理解和定义,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建造的建筑。

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是指在房屋建造全过程中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建造方式。

工业化建造方式应具有鲜明的工业化特征,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技术、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等在生产方式上都能充分体现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

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的(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的宏观角度来理解装配式建筑,应该按照广义上理解或定义。

这样理解和定义内涵会更加丰富,避免陷入到“唯装配”的误区。

2.装配式建筑的内涵问:装配式建筑有很深的内涵,但不容易理解,请您深入剖析一下?答:对装配式建筑内涵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清楚国家提出这种发展要求的初衷和目的。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武政规〔2015〕2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武政规〔2015〕2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意见武政规〔2015〕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建筑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精神,结合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加快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提高建筑部品预制装配化率为转型方式,以“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为发展方向,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发展路径,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技术进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有效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建立建筑产业现代化可推广、可复制、成本可承担的体制和机制。

二、发展目标(一)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项目建设。

2015年至2017年为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示范期。

以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项目为主,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求设计和建造试点示范项目。

期间,累计完成新开工面积不少于200万平方米,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不少于50万、60万、90万平方米。

项目预制装配化率(即: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体积占建筑地面以上构件总体积的比例)不低于20%,符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指标要求,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住宅实施土建、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质量安全隐患等。

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实现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注重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建筑行业中也不例外。

积极引入和应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如装配式建筑、3D 打印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装配式建筑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先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能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等污染。

3D 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建筑结构的快速打印,为建筑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BIM 技术则可以通过数字化模型对建筑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和风险。

同时,建筑行业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和进步。

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建筑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行业研讨会等方式,让建筑工人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在建筑设计、技术研发、项目管理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

此外,建筑行业还需强化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的生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是行业发展的底线。

建筑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建筑材料的采购、施工过程的控制到竣工验收的把关,都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和监管,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提高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要建立健全质量追溯机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简介.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简介.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设交通委等七部门关于“十二五”期间
本市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指导意见的通知》
17
2.4.4沪建交联[2011]286号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鼓励装配整体式住宅项目建设的暂《上海市建筑节能项目专项扶持办法》的通知》
一、概述产业升级目的:品质提高转变农民工为产业工人,易管理高质量构件,高精度装配,提高整体品质转变城市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低资源消耗有效降低水、木材、水泥、电及辅助材料消耗低环境影响极大减少粉尘、噪音、污水、有害气体及建筑垃圾等4
一、概述建筑产业化体系建筑产业化的核心是建筑生产工业化◆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部品部件系列化◆土建装修一体化◆组织管理信息化目前建筑产业化可狭义理解为装配式建筑5当前实施重点
20沈阳市人民政府
21江苏新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22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3潍坊国建高创科技有限公司
24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25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大连花园口经济区
27威海丰荟集团有限公司
28江苏龙信建设集团
29合肥鹏远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30济南市人民政府
31博洛尼旗舰装饰装修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第五条:“……对未明确实施而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建造的,……项目预制外墙或叠合
外墙的预制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面积,但不超过装配式住宅±0.00以上地面计容建筑面积的3%。……”
19
2.4.8沪建交联〔2013〕1243号
《关于印发《<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
(十七构建有利于形成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长效机制。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设计与施工的融合、设计与产品的融合、设计与管理的融合。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新型”含义: 一是,区别以前的建筑工业化; 二是,“新”在信息化,是新时期的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概念 3: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
传统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区别
通过发展建筑工业化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短缺的现实,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 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城镇化发展要求
建筑业转型升级
建筑工业化
工程效益质量
劳动力短缺现实
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概念 2: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建筑业 的未来发展看,信息技术必将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建筑工业化与 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必然对传统建筑业的生产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是现代 工业和现代建筑业的重要特征,意义深远,范围广范,作用巨大。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 以 互 相 讨 论下, 但要小 声点
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
其根本原因—生产方式落后: 技术集成 能力低
传统生产方式
劳 动 力 素质低
管理方式 粗 放 生产手段 落 后
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
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与状况
生产方式 决定了生 产质量、 效率和资 源消耗的 水 平。
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根据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对工业化的要素定义:(对建筑工业化的理解)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是将房屋建造的全过程联结为完整的一体化产业链。
生产物的标准化。 是指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化和系列化。

二级建造师继续考试 DOC 文档

二级建造师继续考试 DOC 文档

2020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试试题答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技术)1. 隧道双向开挖接近贯通面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当隧道两个开挖工作面距离接近()时,必须采取一端掘进另一端停止作业并撤走人员和机具的措施,同时在安全距离处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A.10mB.15mC.20mD.25m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2. 用于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可调托撑,其螺杆外径不得小于()。

A.30mmB.36mmC.48mmD.50mm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3. 建筑产业现代化主要有多种技术路径,其中()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A.装配式钢结构B.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C.现代新型材料结构D.现代木结构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4. 西伟德的双墙拼装结构体系预制墙板在现场施工时辅以必要的现浇叠合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为了()。

A.节省资源B.绿色施工C.提高了结构体系的整体性D.方便快捷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5. 下列关于门式钢管模板支架剪刀撑设置的陈述,错误的是()。

A.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大于4跨,且不应小于6mB.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C.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大于6跨,且不应大于10mD.设置连续剪刀撑的斜杆水平间距应为6m~8m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6. 对于叠合板来说,浇筑完混凝土之后,应该在什么时期对混凝土表面做粗糙面。

()A.刚浇筑完混凝土时B.混凝土初凝前C.混凝土初凝后D.混凝土终凝后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7. 顶管施工中,顶进长度超()m时,应有预防缺氧、窒息的措施;A.40B.50C.60D.其他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8. 顶管施工中,管子的顶进或停止,应以()发出信号为准。

A.工具管头部B.现场指挥C.安全员D.其他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9. 党中央、国务院、住建部对建筑工业化高度重视,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示范城市是()。

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及建筑企业发展方向

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及建筑企业发展方向

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及建筑企业发展方向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必然趋势。

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定制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回收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标签:建筑产业现代化;优势;方向;建筑企业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准和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全国各地对推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装配式建筑都开始制定相关文件。

1、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优势(1)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运用现代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来代替和改变传统的手工劳动及湿作业的生产方式,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施工水平,促进建筑产业的集聚和集约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施工环境影响、提升建筑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

(3)建筑产业的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打造“建筑强国”升级版、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推行建筑产业现代化意义2.1解决建筑行业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过高的问题传统建筑模式下,工人作业条件差,危险性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年轻人对于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建筑模式面临劳动力短缺的严重问题。

由于工业化住宅建筑的主要构件均在工厂集中机械化生产,可以大量减少现场作业工人的数量。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建筑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及其发展
5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3、建筑产业化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 落后的传统产业,尤其在房屋建造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 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还具有普遍性,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工业 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6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主要问题—生产方式落后: 技术集成
能力低
管理方式
粗 放
传统生产方式
劳动力
素质低
生产手段
落 后
造成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不理想
7
一、建筑产业化的背景与现状
4、建筑产业化的提出 2013年10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 的建议,张高丽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 出“以住宅为重点, 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 建筑产业现代化”。 2014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环境 保护
23
第三部分
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24
三、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建筑设计院 设计 生产厂家 深化设计
装配式建筑 施工方案
构件的生产 和运输
构件的现场 安装
25
现场受力 构件的浇筑
合成一个整体
三、建筑产业化工作(工艺)流程
(一)装配式建筑图纸的设计 先由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然后由生产厂家深化设计,出具相应的施工 图,再通过建筑设计院复核后实施。
22
二、建筑产业化基本内涵和应用优势

建筑业工业化道路

建筑业工业化道路

(广东省广州市中嘉住宅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住宅产业化相关资料-14032015)建筑业工业化道路广东省广州市中嘉住宅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400-070-2816)建筑业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新跨越”是陈政高部长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是住房城乡建设部2015年6个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的工作任务之一。

这是对建筑业乃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新的一年里提出的新要求,是一项带有革命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

“新跨越”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要跨越一个发展阶段、上一个新台阶、提升一个新高度,不是单纯地加快速度。

所谓革命性,是生产方式变革,是以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

所谓根本性,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造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品质、效益、节能、环保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

所谓全局性,它不仅是房屋建设自身的生产方式变革,也将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涉及住房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一种战略背景下,当我们对我国建筑业的现实发展状况有了正确的分析、对过去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及对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对“新跨越”的理解就会越发深刻。

这种“跨越”不是单纯地追求“速度型”增长或“数量型”增大,以及简单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而是追求一种速度与质量并重、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交替、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的协调发展模式。

跨越式发展应是科学的发展,要在遵循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地推进,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甚至一哄而上,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重点突破。

跨越式发展更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要在科技进步的引领下,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运用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对建筑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努力实现建筑技术、管理、体制、机制的新跨越。

因此,要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新跨越,必须要有新思维、新举措,做好准备,才能迎接挑战。

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谢其盛摘要当前,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正大力向前推进,以此方式建造的住宅具有质量优势明显、施工周期缩短、全寿命周期成本低、施工过程安全、实现环保低碳等优势。

但是,各地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如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重视程度不高;全面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激励政策缺位;相关标准规范滞后于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的责任追踪机制不完善;掌握产业化技术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缺乏等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阶段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产业现代化整体装配式预制率 BIM 成套技术建筑产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建设集成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推进建筑业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根本要求。

它实现了图纸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饰一体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

并具有质量优势明显、施工周期缩短、全寿命周期成本低、施工过程安全、实现环保低碳等优势。

以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方式建造公租房为例,预制率在30%的情况下,实现节(木)材70%,节水36%,节能30%,节人工40%,节工期31%,减少建筑垃圾71%等优势。

2014年3月20日,建设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交流大会在合肥成功召开,把我国的建筑产业化现代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全国各省市把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都提上了日程,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如沈阳、合肥、上海、长沙等市以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住宅均达数百万平方,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先行城市,为我国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企业自身的问题,有市场的问题,也有政府的问题。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标准化滞后、设计的软件缺乏、关键技术创新不足、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脱节等制约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建筑工程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建筑工程产业转型升级方案

建筑工程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建筑工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建筑工程产业在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在当前的形势下,建筑工程产业亟待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建筑工程产业现状建筑工程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建筑工程产业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传统建筑工程产业生产模式落后,技术含量低,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其次,建筑工程产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再次,建筑工程产业的盲目竞争和薄利多销的市场格局,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资金链问题频发。

最后,建筑工程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制约了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1.2 建筑工程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面对当前的形势,建筑工程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建筑工程产业的生产模式已经过时,需要引进新技术,提高建筑工程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其次,建筑工程产业需要更加重视生态环保,推进绿色建筑,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建筑工程产业需要注重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最后,建筑工程产业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转型升级方案2.1 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施工要推进建筑工程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施工过程的自动控制水平,提高建筑工程产业的效率和品质。

具体方案如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自动化水平。

加大智能化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施工过程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建筑工程产品的品质。

2.2 推动绿色建筑要推动建筑工程产业的绿色转型,提高建筑工程产业的生态环保水平。

2017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 (2)

2017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 (2)

2017年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1.提出“建筑工业化”的原因中不属于国家政策的是(A )。

A.劳动力下降,劳动成本上升B.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节约资源C.提高技术水平D.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2.下列对于新型建筑工业化优势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A.生产场所由工地转向工厂B.施工人员为产业工人,施工人员较多C.生产方式制造为主,干作业为主D.工程进度较快3.建筑产业现代化主要有多种技术路径,其中( B)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A.装配式钢结构B.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C.现代新型材料结构D.现代木结构4.在工业化住宅和传统住宅的使用成本的比较中,工业化住宅比传统住宅高的费用项目是( B)。

A.维修成本B.管理成本C.能源消耗D.配套设施5.提出“建筑工业化”的原因中不属于国家政策的是( A)。

A.劳动力下降,劳动成本上升B.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节约资源C.提高技术水平D.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6.建筑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它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即(BCD )。

A.建筑信息化B.建筑设计标准化C.管理科学化7.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路径主要有(ABC )。

A.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装配式钢结构建筑C.现代木结构建筑D.现代新型材料建筑E.以上均不符合题意8.建筑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它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即(BCD )。

A.建筑信息化B.建筑设计标准化C.管理科学化D.构配件生产工厂化9.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路径主要有( ABC)。

A.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装配式钢结构建筑C.现代木结构建筑D.现代新型材料建筑E.以上均不符合题意10美国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定义是:构件生产机械化和施工安装机械化,施工计划明确化和建筑程序合理化。

(B )A.正确B.错误11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从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而言的,“新型”主要是与我国以前的建筑工业化相区别,强调建设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是指整个建筑产业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环节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为了实现建筑项目从规划到竣工、从使用到维护的全周期管理,提高建筑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

1.设计阶段:设计是建筑全产业链的起点,包括项目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在这一阶段,需要通过各种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2.施工阶段:施工是建筑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土建施工和装饰施工等。

在这一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进度。

3.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建筑中各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建筑全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一阶段,需要将建筑中所需的机电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运营与维护阶段:建筑建成后,需要进行运营与维护。

在这一阶段,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建筑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1.综合效益高:通过建筑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顺畅衔接,可以避免信息断层和重复投入,提高整体效能。

2.竞争力强:建筑全产业链模式可以提高建筑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整合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环节的资源和力量,可以提高项目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3.可持续发展:建筑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实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4.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筑全产业链模式有助于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

通过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可以规范建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5.推动创新发展:建筑全产业链模式为建筑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各个环节的合作和协作,可以促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推动建筑产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建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是一种促进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能够提高建筑项目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对建筑产业化的认识和建议

对建筑产业化的认识和建议

对建筑产业化的认识和建议:建筑产业化是指通过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将建筑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装配等环节集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建筑产业化可以提高建筑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下是对建筑产业化的认识和建议:1.推进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是建筑产业化的基础,通过制定统一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模数,实现建筑部品、构配件的通用互换,降低生产成本和复杂度。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标准化设计的投入,鼓励设计单位开发标准化设计,同时加强标准化设计的知识产权保护。

2.加强工业化生产。

工业化生产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工业化生产的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3.推广装配化施工。

装配化施工是将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施工方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作业量、降低成本。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装配化施工的推广力度,鼓励施工企业采用装配化施工技术,提高施工组织和管理水平。

4.强化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风险。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投入,鼓励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5.加强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建筑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建筑产业化技术和管理模式。

6.培养专业人才。

建筑产业化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鼓励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7.强化市场推广。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建筑产业化的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建筑产业化的优势和前景,提高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

8.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筑产业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推动我国建筑产业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筑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质量安全隐患、科技创新不足等。

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品质和效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一、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应积极引进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提高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在设计方面,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计的三维可视化、协同化和信息化,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设计变更和错误。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建筑的能耗、舒适度等进行模拟分析,优化建筑设计方案。

在施工方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等污染,提高建筑质量。

同时,应用智能化施工设备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施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

在管理方面,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二、提高建筑质量建筑质量是建筑行业的生命线,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应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等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建筑质量追溯机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项目,要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此外,还应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建筑质量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建筑质量的良好氛围。

新常态下施工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新常态下施工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新常态下施工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发表时间:2019-08-21T16:21:44.7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王春玲[导读] 结合目前的经济态势,从企业经营、项目管理、整合价值链、定位赢得心智等角度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本质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中能化(贵州)建设控股有限公司摘要:结合目前的经济态势,从企业经营、项目管理、整合价值链、定位赢得心智等角度阐述了建筑施工企业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本质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关键词:施工企业;新常态;高质量发展;经营理念引言: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中国建筑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很多建筑企业经营意识薄弱、经营方式低端,在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下亦能生存。

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建筑企业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高速增长期的简单粗放式经营思维已无法延续,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查理芒格曾说过“宏观是必须承受的,而微观是我们有所作为的”。

面对新常态和新形势,解决企业生存危机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刻理解企业的经营本质,每个企业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环境、相信常识、拥有知识,在不确定中将自己解救出来。

1、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营理念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得顾客的认同和市场的回馈,从而取得经营成效。

真正影响企业持续成功的重要重心不是公司的战略目标,也不是运营管理的流程,而是专注、集中焦点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力量,所以要以客户导向。

一个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公司应是基于现代价值链进行思考,一切从顾客开始,为顾客创造价值,由顾客的偏好决定企业的技术和服务,由技术和服务的价值引导资源的投入,最后获得公司的资产和核心能力,这样的企业才会被确认是拥有市场能力并能持续成长的企业。

所以市场有什么,企业能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怎么才能实现、这是企业管理者要问自己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是灵魂。技术是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的灵魂。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依靠技术体系和技术创新。不掌握一套完整的成熟适用的技术体系,产业链就难以形成,资源就不可能得到优化配置,住宅产业化也就难以实现。
方式是手段。住宅建筑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推进住宅产业化必须从生产方式入手,必须运用现代工业化的组织和手段,对住宅生产的全过程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技术集成和系统整合,以实现集约化、社会化大生产。
政府是主导。在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初期阶段,由于住宅产业关联度大,涉及行业多,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必须建立领导、决策、协调机制,必须运用技术、经济政策的手段和措施来推动,进而实现整个住宅产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国内产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和建造体系,多数是直接套用欧美、日本等国家的结构体系和技术路线,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沈阳在各种结构体系的引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种结构体系的核心技术和建设过程中的优缺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借鉴。沈阳卫德住工科技基于建筑产业化的技术需求,力争技术革新,从建筑产业化的前期规划设计到最终的生产、安装及培训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投入,为建筑产业化事业添砖加瓦。建议国家加大工业化住宅技术研发力度,建立适合我国建筑产业化的新型结构体系和建造方式,逐步形成建筑产业化的技术规范体系。
那么,要想实现建筑产业化,我们应该走哪些路径呢?
深化链条、技术、方式、企业、市场和政府六大要素,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扎实推进链条是基础、技术是灵魂、方式是手段、企业是主体、市场是源泉、政府是主导的路径方法。
链条是基础。完善住宅产业链,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解决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的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管理机制等问题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基础。
实现建筑产业化的根本路径
建筑产业化在我国的试点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除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时间较短,特别是前些年房地产市场状况良好,开发商不愿意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外,管理体制、政策支持、技术标准、产业链等方面存在一些瓶颈制约。
建筑产业化可以将装配式住宅整合成一个产业链,主要面向区域市场;横向来看,可以将现有的住房和后续的装修、配套的产品等整合成一个产业链,包括设计商、建筑商、开发商、建材以及住宅相关部品、产品供应商、装饰装修商、销售商、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等,涉及50多个生产部门、成百个行业、上千种产品,围绕住宅这一终极产品将这些部门、行业、企业和产品整合起来,发挥聚集效应,形成专业市场,占领住宅发展高地,打造上下游延伸产品产业链(全产业链),可建成区域性住宅产品集散地和配送中心。
企业是主体。企业首先是市场的主体,同时也是住宅产业化的主体。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必须要依靠企业,也必须要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产业链相对完善的龙头企业,使其成为住宅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
市场是源泉。推进脱离市场,不能盲目照搬。一切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和引进都要符合中国国情,都必须要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全国各地推进建筑产业化的方式各异,走的是各自为政的粗放式发展道路,缺乏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顶层设计”,必须完善建筑产业化的推进机制,形成有效合力共同推进工作。距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建设部等八部委制定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已过去十五年,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工作,需要认真总结各省市的实践经验,尽快出台新政策,指导全国建筑产业化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建筑产业化的基础。尽管我国和部分省市已出台了建筑产业化部分的标准规范,但仍缺少涵盖建筑产业化设计、生产、验收等全过程环节的技术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