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惨世界(雨果)
【思想内容】
1、小说描写了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处境,寄予了作者对悲惨世界中劳动人民遭遇的同情。
·冉阿让为一块面包而做了十九年的苦役
·芳汀为生活所迫而出卖肉体
·珂赛特以羸弱之驱而承担成人劳作
【详:作家在小说序言中提出了法国当代社会面临的三个尖锐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从而概括了作品的主题。小说名字的原意是“受苦的人们”。可见作者着意“以社会底层受苦受难、为生存而挣扎、受凌辱受欺侮、受迫害受压迫的贫苦人为对象,描绘了一幅悲惨世界的图景。冉阿让、芳汀、珂赛特代表了由男人、女人和儿童构成的悲惨世界的所有穷人。冉阿让仅仅为了姐姐的孩子不受饥饿的折磨偷了一块面包,为此竟坐了 19年的牢。出狱后,他想重新做人都不可能,由于持黄色身份证而备受社会的歧视和侮辱。芳汀是一个善良、天真的姑娘,因为受人欺骗,从此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在伪善残忍的道德和法律的迫害下,她失去了工作,为了自己和女儿的生存,她不得不卖掉一头漂亮的金发和洁白的门牙,最后被迫沦为公娼。对此雨果以极大的愤慨回答了原因:“社会造成了一个奴隶及一个娼妓。”芳汀的女儿小珂赛特孤苦伶仃,备受欺凌、受尽虐待和摧残。小说正是以他们三个人的经历为线索,真实地表出当时热暗的现实社会是穷苦人的“悲惨世界",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法律和道德的虚伪及残忍。】
2、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制度及其法律、道德。
·沙威,统治阶级的鹰犬
【详:《悲惨世界》集中地表现了雨果以前多次描写过的人道主义思想。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上写着一句话:“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说明他企图使小说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那么,如何才能解决社会问题呢?“他认为,世间存在着两种法律,一种是高级的,一种是低级的。前者的代表是米里哀主教,后者的代表是警察沙威。”沙威代表的是世俗的资产阶级低等的法律,只依靠严厉的惩罚去消灭罪恶,不但达不到目的,只会使犯罪加深。雨果认为,不公正的法律和虚伪的道德直接实施了对穷人的社会压迫,并对此提出责问:“犯了过错,并且招认了,处罚又是否苛刻过分?”冉阿让因为长期受到不公正的法律的惩罚,变得更加仇视社会。甚至在他后来变成富于牺牲精神、乐善好施的人之后,仍不断受到警方的追缉,可见现实法律的残酷、暴虐及不公正。芳汀因为顶撞一个绅士的侮辱,就被沙威蛮横无理地扣押起来。在这里,他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法律和道德的黑暗和不公平。雨果塑造了一个仁慈、博爱的化身——米里哀主教,并认为他的饶恕、仁爱才是高级的法律,才是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米里哀主教主张以饶恕和仁爱来拯救人的灵魂,正如他对冉阿让所说那样:“冉阿让,我的兄弟,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冉阿让在他的仁爱、宽恕的感化之下,从此变成一个乐善好施、以德报怨、富于牺牲精神的人。在冉阿让仁爱、宽恕的感化之下,沙威居然也被感化过来,良知发现,放走了冉阿让。】
3、歌颂共和主义英雄。
·在街垒战中,八旬老翁和流浪儿视死如归
【人物形象】
1.冉阿让:是雨果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也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作品首先揭示,是不合理的社会使他变成了一个与社会为敌的人。为了姐姐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就坐了19年的监牢。出狱后,又备受社会的歧视和侮辱,才使他变得阴郁而凶狠,对社会充满了敌意。但这并不说明他本质上是个坏人。米里哀主教以仁慈和博爱激发了他心中的善,使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从此他乐善好施,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最后,终于在亲人的理解中死去。
2.芳汀:是女工悲惨命运的化身:女工——失业卖掉金发和门牙——娼妓——法律判刑。
3.珂塞特:是被摧残虐待的童工的代表。后来成为一个热烈追求纯真爱情的少女
4.沙威:代表着残酷的法律制度——尊敬官府,仇视反叛。
5.马吕斯:十九世纪标准革命青年,诚实率真又有一腔热情和正义感,为理想热血奔腾,为珂赛特纯情洋溢,在起事中负伤昏迷,被冉阿让所救。
6.德纳第:是个寡廉鲜耻的利己主义者,是资本主义罪恶的象征。
7.米里埃主教:仁慈,善良,但他的善良和仁慈出自于一种宗教信仰。
【艺术特色】
第一,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在这部史诗性的作品中,雨果以真实的笔触、澎湃的激情描写了从拿破仑到七月王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滑铁卢战役、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和街垒战等。
·小说在描写人物时除了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因素之外,还表现了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冉阿让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他具有非凡的品格、超人的机智和力气。作者用浪漫主义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他惊人的体力和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也体现了浪漫主义。作家力图使情节戏剧化,写了许多“非凡”事件,冉阿让抱着珂赛特后走投无路,却遇到了往日的恩惠者等等。
笫二,充分运用对照原则塑造人物形象。
雨果在人物形象的配置和描写上,坚持运用他的美丑对照原则,米里哀主教是仁慈博爱的代表,冉阿让在他的感化之下也以仁慈博爱对待他人,乐善好施,舍己为人,品德高尚;而沙威、德纳第夫妇则是丑、恶、畸形和黑暗的化身。警察沙威冷酷无情,客店老板利欲熏心,卑鄙无耻.他们是“丑"、“恶"、“卑下”的典型。这两组人物处于尖锐的对照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反面人物的恶行来反衬正面人物的仁慈、善良、博爱的崇高品质,强烈的对比使小说充满了戏剧效果。
第三,创作风格的政论性。
雨果力图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社会讲坛,因此不断亲自出来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力图在思想感情上影响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第四,高昂、奔放和热情的语言。
小说是以一种史诗般的语言来叙述,“经常运用多义词,寓有隐喻性,有的句子类似成语格言”。雄浑有力,高昂奔放,具有革命激情和热情,表达了对理想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