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优质】

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优质】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特征姓名:caohaichuan 学号:专业: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以其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

在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人们重新审视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客观规律;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但由于人们的研究视角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人侧重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有人侧重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解释与征服”;有人侧重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1]等等。

然而从纯粹的自然界上看,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延续的前提条件,人类不能夸大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能忽视自然界的力量,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当务之急,如今社会的发展显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的迹象,不论是自然界本身,还是人类之间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

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

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

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主题和课题、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亟待解决,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哲学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

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

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

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

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

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

浅谈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是巨大而广泛的。

古希腊自然哲学是一种基于观察和理性思考的科学体系,它首次提出了关于自然和宇宙的有序结构以及其运行规律的思想。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学派包括了众多杰出的思想家,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原子论学派、柏拉图学派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等。

这些学派的思想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首先,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物质和运动这两个基本概念。

柏拉图学派认为世界是由理念和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永恒存在的。

原子论学派则认为世界是由无限个微小、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运动着。

这种关于物质和运动的思想为近现代的物质科学和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古希腊自然哲学强调观察和实证研究。

亚里士多德学派提倡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研究它们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为近现代科学方法的确立提供了启示,强调实验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科学研究应该基于实际观察和实验结果。

古希腊自然哲学也对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其他星体围绕地球运动。

尽管这个观点后来被推翻,但它在天文学领域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天文学观点激发了后来的天文学家去观察和研究天体运动规律,为近代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古希腊自然哲学对宇宙的关注也促进了地理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

古希腊自然哲学还对科学方法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学派提出了分类学和归纳法的思想,并强调科学研究应该基于逻辑推理。

这为科学方法的确立和形成打下了基础,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总而言之,古希腊自然哲学对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提出了物质和运动的概念,强调了观察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对天文学、地理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为科学方法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考试科目:________________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__ 院别: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考试日期:年月日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浅谈哲学与软物质理论研究的关系摘要:科学和哲学都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学问。

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本文从哲学和科学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出发,对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举出了两个实例:热质说和热寂说。

同时,由此及彼,探讨了哲学和软物质理论研究的关系。

关键词:哲学,科学,软物质理论研究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哲学与科学都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学问。

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我们在专注自身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也需要对其中的哲学原理进行反思和探讨,其中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我们认为哲学与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

[1]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摘要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生存环境、精神文明等多方面的变革,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但由于科学本身的两面性和人类的利用失当,科学技术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灾难性的负面影响。

本文结合部分科技领域的例证,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两方面展开讨论,并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科技进步道路上的重要指导作用。

首先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面促进作用,包括改变社会生产力要素,改变社会经济、阶级结构;还有提高人类认知能力,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接着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包括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危害;对人类的思想、人格有一定的腐化作用。

最后,本文指出,我们必须正视科技的两面性,正确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尽量减少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最终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正面促进;负面阻碍;可持续发展引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关系到人类命运走向的两个重要课题。

回顾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竞争,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但是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起到了不可逆转的消极作用.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把科学和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都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其还主张正确看待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仅要看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还要看到科技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改变问题研究概述_陶德荣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改变问题研究概述_陶德荣

都 是 对 于 自然 科学 最新 材料 的 歪 曲

形而 上 学 对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的
,
挑战
有 的 文 章所说 的 现 代 自 然 科学 对 马 克思 主 义 哲 学 的

挑战

至 少在 三 个 方 面 是 站 不 住
,
脚 的 第一 有 些 科 学 假 说 并 没有 违背 辩证 唯 物 主 义 的 一 般 原 理 “ ” 马 克思 主 义 哲 学 是 证 实 而 不 是证 伪 例 如 磁 单 极 子 的 假 说
性的 飞跃
完 全 一致

从 已 发表 的 文 章 来 看
,
,
持 这 种 意见 的 人 比 较 多

持 这 种观 点 的 研 究 者 对 问 题 的 说 明 并 不

但 都认 为
:
,
辩证 唯 物 主 义 的 丰 富 和 发 展 已 达 到 改 变 形 式 的 程 度
,
主 要 依 据是
( l ) 唯物 主 义 形 式 的 改 变
,
非要 改 变 自 己 的 形 式
,
不可

所 谓基 本 粒 子 的 客观 实在 性 已 经 消 失

信 息是 与物 质和 意 识 并 列 的 第 三 概 念

它的 出
现 消 灭 了 唯 物 主 义和 唯心 主 义 的 对 立

,
当代 物 理 学 已 经 证 明 电子 和 光 子 内 部 没有 矛盾 等等 说 这 种歪 曲是 唯 心 主 义
自然 科学 的发展 与 唯 物主 义哲 学
形 式 的改 变 问题研究概 述



质变和量变; 一个容许变化的学说多大程度上 会变成谬误。

浅谈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

浅谈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

浅谈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引言:本文将继续探讨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四个学科领域。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这四个学科进行了初步介绍。

本文将更加深入地研究它们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交叉点。

正文:一、哲学1. 哲学定义和基本原理:探索存在、知识和价值观的学科。

2. 哲学的分支领域:伦理学、形而上学、逻辑学等。

3.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探讨科学的方法论和科学的合理性。

4. 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探讨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本质。

5.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借助哲学来思考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二、心理学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 心理学的分支领域: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3. 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运用科学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4.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借助哲学思考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意义。

5. 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研究人类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三、自然科学1. 自然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的科学。

2. 自然科学的主要分支领域: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3. 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就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进行哲学思考。

4. 自然科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模拟自然环境来研究心理现象。

5.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探讨自然科学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四、社会科学1. 社会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科学。

2. 社会科学的主要分支领域: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3. 社会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思考社会问题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道德基础。

4. 社会科学与心理学的关系:研究个体心理在社会情境中的影响和作用。

5.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探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总结:通过对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丰富的交叉与互补。

哲学作为一种基础性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考问题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对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持;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象与规律,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方法和验证观点的手段;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为自然科学提供了社会背景和影响因素。

以哲学的角度看科学

以哲学的角度看科学

浅谈哲学与科学摘要: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

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

也就是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告诉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人类探索发现的无限性;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迷信科学,要承认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哲学科学关系通过两周的《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是我深刻的感受到哲学学习的重要性。

我认为哲学的出现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哲学世界观对科学的发展起着支配作用,哲学方法论对科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哲学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则为科学的创新大写件事的思想基础。

首先是什么科学?19世纪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科学进行了宏观的、动态的哲学分析,并对科学的本质做出了深刻的论述: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科学的发展史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使认识从初级的经验形态发展到高级的理论形态,出现了作为认识活动最中成果的科学,与此同时,科学成为进一步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武器。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产生领域的劳动。

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劳动中的一种重要部分,它”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的,而固定资本既包括科学的力量,有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的技巧,因此,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其四科学及时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浅谈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

浅谈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

艺术、科学、哲学之间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艺术的真谛。

艺术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小说、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等都是艺术。

通俗地说,艺术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特殊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因为人类的某些经历和情感是难以用一般庸常的口头言词来表述的,所以,为了表述这些深存内心的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人们就使用一种称之为艺术的更敏锐、更精巧的“语言”来表达。

这种语言可以是一种文字,可以是一种音乐,可以是一种画面,可以是一种肢体动作,可以是一种经过人们加工赋予了丰富内涵的物体,还可能有很多种形式。

凡是将人的情感和想像表述到了极致的富有诗意的创造,都具有艺术的禀赋。

艺术本身就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不断地变化进展。

艺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提升了人们的情趣,扩展了人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与性情。

艺术活动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全体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从中国艺术发展的实际历程来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以诗书礼乐作根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孔孟哲学深深影响了艺术。

孔孟哲学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理性早熟的农业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其基本精神。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温柔敦厚、和谐圆满为审美理想的古典主义艺术文化模式。

中国古代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感叹和认识,最初是通过原始的歌舞、祭祀等艺术活动来表达的。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大都带有浓厚的诗人、艺术家素质,而中国诗人的灵性从来就内涵着一种悠悠的“形而上”哲学情怀。

这种艺术追求,也成了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坚实的基石和理想的境界。

但是,艺术的辉煌灿烂植根于人们思维发展进化的基础之上,它随着人们认识能力、认识范围及深度的发展而发展。

浅谈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浅谈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浅谈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浅谈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部分。

至少在这三种里面。

它所代表的是人类的灵魂。

好比将三者比作一个完整的人,那么艺术便是灵魂,科学是思维与灵感,而技术是人的骨架和血肉。

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共存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两者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科学提供知识,而技术为这些知识提供应用的手段和方法。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会带来社会认知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

两者是相互辩证的关系,科学中包含技术,而技术也蕴含着科学。

回顾历史,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生了三个阶段的改变。

即是远古时期,奴隶社会--中古时期和近代--19世纪中叶到现在。

在远古时期,技术起源比科学早很多,技术来源于生产生活经验而非如同科学一样刻意的研究。

此时技术的特点是几乎没有凭借着科学理论来立足的技术手段。

早期科学在奴隶社会产生,但仍然处于经验状态。

出现早期科学的原因是智慧开化,文字语言和大脑分工。

早期科学称之为自然哲学,它与古代哲学融为一体。

在此之中有显着影响力的是古希腊科学,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及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

但此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科学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只有贵族在不缺经济来源的情况下会将科学作为一种兴趣爱好研究。

而且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使其中一部分得以很好的利用。

当时的科学依赖于技术,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技术水平的限制。

在中古时期和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个时期,实验方法创立并发展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础。

科学亦从经验形态转变为实验形态,开始有主动性。

同时技术也开始吸收科学研究的成果,(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但技术仍旧处决于工匠的制造水平。

这里的技术在一定意义上仍旧和科学各行其道。

第三个阶段便是19世纪及其中后期,由于欧洲社会大生产的建立,对科学的需求逐渐增强。

这一时期的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科学不再依托于技术,而反过来指导技术的发展。

并开辟了众多新领域。

这一时期的表示便是工业革命。

浅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浅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浅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两大学科领域,它们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路径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和互动。

本文将简要探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以更好地理解这两大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分别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而自然科学则以自然世界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规律和法则。

这两大学科在各自领域内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人类的知识体系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不同,但它们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需要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际观察、实验和调查来验证和发展理论。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重视数据分析和理论模型的建设,运用各种数学工具和其他定量方法来描述和解释现象。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知识创新,鼓励研究者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例如,社会学中的群体行为研究为物理学中的气体分子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为生物学中的种群竞争提供了有趣的类比。

社会科学通过探讨人类行为、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背景和框架。

社会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多样化。

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反哺作用也不容忽视。

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工具。

例如,考古学中的碳-14测年法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年代依据;计算机科学中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

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社会科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例如,受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概念的启发,社会学提出了社会生态系统等理论;受物理学中熵概念的引导,哲学界对社会进步和演化进行了深入思考。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自然主义哲学是一种哲学观念,强调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自然法则来解释。

它认为自然界是唯一存在的现实,拒绝超自然的解释和干预。

而科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

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首先,自然主义哲学为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然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解释。

科学研究的对象正是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而自然主义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往往会遵循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信念促使他们不断地进行实验和观察,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其次,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自然主义哲学的深化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科学的发展为自然主义哲学提供了更多的实证依据,加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不断挑战和完善着自然主义哲学的观念,促使哲学家们对自然主义进行反思和修正,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科学发现。

此外,自然主义哲学和科学在方法论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自然主义哲学主张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认识自然界,这与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也会运用自然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假设,通过推理来得出结论。

因此,自然主义哲学和科学在方法论上有着天然的契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总的来说,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自然主义哲学为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自然主义哲学的深化和发展。

此外,自然主义哲学和科学在方法论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在当今科学发展的背景下,自然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共同推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探索。

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

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

以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人文精神是人类思考、探索和理解世界的核心价值观。

自然科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虽然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看似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和目标,但事实上,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统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人文精神如何在不同领域中统领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我们将从哲学、伦理、社会科学和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一、哲学-引领自然科学的思辨哲学是人文精神的基石,它提供了思考和解读世界的方法论。

作为一门探索真理和知识的学科,哲学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哲学通过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等分支,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问题的启示和解决方案的思考。

哲学思维的贡献使得科学家能够超越表面现象,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伦理-指引自然科学的责任伦理是人文精神中关注道德和价值观的方面。

自然科学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伦理问题的涌现。

伦理在自然科学中的作用体现在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的道德规范和对科学成果的评估。

科学家应始终关注研究的影响和潜在危害,秉持诚信、公正和负责任的态度来开展科学研究。

伦理的指引使得自然科学与社会伦理价值相协调,确保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社会科学-解读自然科学的社会影响社会科学是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汇点。

它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和解读的视角。

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的成果如何应用于社会生活,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社会科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

四、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教育是培养人们思考和理解力的重要渠道。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注重培养其人文精神。

教育应该突破传统的学科分割,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精神统领自然科学的目标。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浅谈哲学对科学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的发展,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哲学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古代,具体的科学知识包含于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之中,哲学的思辩逻辑推动着科学知识的扩张、膨胀,而以哲学家载人史册的先哲们同时也是科学家。

无论当时的人们是否意识到,哲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始终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到了近代以后,随着人类各方面认识的不断增强,人类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具体科学知识逐渐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应,哲学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革,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层出不穷,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甚至支配着自然科学家。

可以说,作为一种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讨论哲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永远不会过时。

一、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对科学技术的影响经验主义又被称为〃经验论〃,是关于认识论的学说,与〃理性主义〃相对。

经验主义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验证。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心灵就像白板,心灵中的一切知识来自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感性经验,而心灵也具有一种对感觉印象进行区分、比较和概括的功能。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曾经说过:〃在先进的国家,实践启发理论;在落后的国家,理论鼓起实践〃。

这是对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形象诠释。

经验主义传统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哲学的突出特色。

培根就重视观察和实验,在他看来,知识的基础就在于经验观察和科学实验。

与此同时,由于信任根据观察和实验的归纳法,以及强调认识的实践功用,培根不认同长期统治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偏重演绎法的形式逻辑,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是培根。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浅谈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科学与哲学人类发展进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孕育了科学,而科学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改变。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史科学与哲学从古至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古希腊时代,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时期。

从根本上说,二者是同源的。

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宗教与反宗教时期,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

科学与哲学的高度分化又萌发出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

直至今日,科学与哲学高度综合,再次呈现新的一体化特征。

二、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1、科学与哲学的区别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

其任务就是要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是人类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一种理论形态。

哲学所关心、表达的并非一定就是世界的真正本质或规律,而是人自己的生存状态或存在方式。

2、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科学影响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也影响着科学的探索,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而哲学往往是建立在对具体科学的总结、概括、抽象的基础之上的。

科学与哲学之间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科学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但是科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使一些人歪曲理解,形成错误的认识,只为发展,不计后果。

例如破坏环境,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等,无不警示着我们科学是有双重作用的。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进行具体科学的研究都是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进行食品科学的研究,就是把食品科学的理论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食品科学的理论。

假如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

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

[哲学思想,机械]浅谈哲学思想在机械制图中体现与应用

[哲学思想,机械]浅谈哲学思想在机械制图中体现与应用

浅谈哲学思想在机械制图中体现与应用引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学科最基础的一门课程。

设计、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离不开图纸,设计师用它来表达设计一步,加工人员参照它来加工产品,维修人员需要参照图纸来维修机械,从事机械行业的人员都需要掌握机械制图。

但是机械制图在高校几乎成为了最难的一门课程,很多同学直到毕业也没有掌握绘图的基本要领。

哲学衍生出科学,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在哲学思想的引导下进行的,机械制图当中也蕴含了哲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哲学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对在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1J I}练无疑是大有帮助的,同时可以构筑更加系统的、完备的知识体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哲学思想在机械制图中体现(一)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它的研究对象是机械工程图样,课程重点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机械制图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又需要一定的理论作基础。

(二)机械制图课程学情分析这门课程是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他们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一些哲学常识,而且大一已经开始对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学习。

大一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个阶段也是形成系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健时期。

(三)哲学对机械制图的教学的意义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二者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机械制图的知识蕴藏着哲学思想,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已经熟悉的哲学思想恰当地运用到机械制图教学当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既有助于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人身观、世界观的形成,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资深素质都有积极的作用。

浅谈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

浅谈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二)

引言: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对于世界、人类自身以及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研究的不同领域。

这些领域的研究有着各自独特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本文将对这四个领域进行浅谈,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概述:哲学是一门研究基本问题和概念的学科,关注的是人类的思维、存在和价值观。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自然科学则关注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而社会科学则关注人类社会及其现象。

这些学科在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正文:一、哲学1.哲学的定义和范围哲学是一门对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的学科,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多个分支。

哲学的范围广泛,涉及人类的思维、存在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

2.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采用逻辑和批判性思维来进行推理和分析,重视概念的明确和思维的合理性。

哲学常常通过辩证法和思辨来探索问题,并追求对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

3.哲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哲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考和方法论的基础,它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哲学的认识论部分对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着重要影响。

二、心理学1.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同时也研究集体心理和群体行为。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采用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验证假设和推断。

心理学注重量化和客观的研究方法,同时也运用定性分析和解释性研究方法。

3.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心理学在教育、医学、经济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心理学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有着深入的影响,帮助解释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现象。

三、自然科学1.自然科学的定义和范围自然科学研究物质世界和自然规律,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分支。

自然科学关注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规律和解释自然现象。

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与科学的哲学视角下的科技价值

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与科学的哲学视角下的科技价值

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与科学的哲学视角下的科技价值张笑兰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摘要】从古至今,哲学思考和科学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要想避免科学技术的不利影响,就需要把西方文明中的科学与民主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

本文通过对哲学的科学思考及科学的哲学视角进行系统的叙述并相应的提出科学技术的价值,从而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能朝有利的一面发展。

【关键词】哲学的科学思考科学的哲学视角科技价值哲学思考就和科学活动有着密不可分或者说是相互交涉的关系。

但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交涉都是微不足道的。

直到20世纪科学革命的出现,才真正打开了哲学的眼界,也使科学家们不得不开始对自身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哲学思考。

当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相伴而生的许多社会问题日渐增多,从而引起我们对社会发展哲学视角下的科学思考。

一、哲学的科学思考: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过程中坚持遵循方针、政策科技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分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使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工作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在科技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许多调查材料、案例,听到各种不同反映,在这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综合,提出推进科技发展的方法。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方针、政策都指导、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我们强调方针政策的指导作用,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但是即使是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规律性的科学理论,终究还是属于主观世界的东西。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在方针、政策和实践的辨证关系中,实践是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的关系是具体和一般,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二者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

研究自然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思维、判断、与逻辑,研究哲学也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二者是不同的学科,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自然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哲学的起源。

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

早期的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探讨的问题是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是如何从本原产生变化而成的。

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主题和课题、物质和精神等问题的显现,亟待解决,后期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哲学家把注意力转向政治和有益于人类美德的问题。

研究人的内心活动,研究人的观念和意志力,人生事务和社会问题。

研究的是人和社会,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以及国家与法律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目的是更好的认识人和社会。

哲学在以前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科学而分离出来的。

哲学最先是被判断成自然科学的,但是由于科学的发展,逐渐被自然科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学家许多都是哲学家。

第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

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

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

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

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并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

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自然科学不断丰富和推动哲学的发展。

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

古代哲学以“气分阴阳”的理论来阐释宇宙万物世界的“气化”规律与过程,实际上是把气两分为阴气与阳气以说明气的两种不同趋势和作用,进而以阴阳二气的运动来阐释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终极原因与规律。

中医学在哲学科学化的过程中继承了这一合理内核,以此阐释人体的气化规律与过程。

广义上讲,在人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作用的阳气与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的阴气在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中升降出人、交感合和。

具体体现在各个层次的气中,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皆可阴阳两分且合和,如元阴与元阳的协调共济、宗气之阳的上走息道与宗气之阴的下蓄丹田、脏腑之阴阳二气的调控冲和等。

这些气之间如元气与宗气、营气与卫气、脏气与腑气等也相互构成阴阳关系的交感与平衡。

阴阳二气的升降出人、交感气氛、相摩相荡的运动,推动、调控、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所有人体的生命活动的平衡态均受气的调控,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经》中用阴阳二气的运动描绘生命景象,用阴阳二气作用的失衡阐释疾病的发生,并用阴气和阳气的作用关系构成一些具体疾病的模型图。

人体阴阳的合和实质是阴阳二气的合和,阴阳之气失和则为人体疾病之本,《类经》在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治病必求于本”说:“本,致病之原也。

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

”与古代哲学类似,中医学“气分阴阳”理论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在气为人体调控之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体之气的调控之道,即气是如何推动、调节、维系人体生命活动变化的,以及遵从的规律是什么;即生之本,本于阴阳,而阴阳之和,本于阴阳二气。

古代哲学气分阴阳,阴阳和则万物生化的辨证思想精华在中医学得到充分合理的继承与应用。

因此,中医是古代哲学科学化的产物之一,又通过其科学哲学化不断丰富和充实古典哲学的内容并推动了古典哲学的发展。

第四、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逻辑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的反映。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范畴。

逻辑范畴是思维反映客观世界辩证运动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是对各门科学的基本范畴的进一步概括和综合。

逻辑范畴与各门具体学科的范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逻辑范畴是范畴中的一般,它概括了思维领域中一切现象和过程共同的东西,反映了客观世界最普遍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偶然性和必然性五大哲学范畴。

每一对范畴都互相依存、互相联系,同时又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各对范畴之间也都是辩证联系的。

这种普遍联系和转化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转化。

中医“病因学说”是哲学“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关系应用的典型例证。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了破坏,导致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可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是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推求而得来的,并能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审证求因或辨证求因。

按照症状、体征、证候来建立病因概念,是中医学确认病因的特殊标准和主要特点。

第五、自然观为科学理论的建构提供某种契机,能够作为科学问题产生的起点。

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科学理论的形成是探索性活动,它从提出科学问题开始。

科学问题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能解决的矛盾。

确定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范围和方法。

问题的恰当变换常常能开辟新的思路。

问题的提出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

科学认识从问题开始与“认识来源与实践”并不矛盾,它们实质上是统一的。

因为问题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只是前者突出了问题是认识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是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自身的非自洽性、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已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

具有知识背景的时代性性、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提出和认可的主体性特点。

科学问题的提出必须在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坚持实践的观点,运用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方法,沿着科学哲学的规范方向与实证方向,深入地阐明了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形成、检验与发展等问题。

第六、自然观为科学理论的建构提供总的蓝图和哲学背景,这种蓝图或核心思想为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重要思路,具有关键性的启示作用。

调查一下科学理论,简直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包含自然观背景。

伽利略的运动学理论和自由落体定律,其自然观背景是:整个自然界是由少数几种基本类型的物理实体所组成的,这些物理实体是依照少数相当简单的数学定律相互作用的;牛顿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及其派生的许多运动定理的自然观背景是:宇宙是由微粒所构成的质点组成的,它们通过随距离改动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而相互作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物理学的自然观背景则是:自然界是由唯一的统一场所组成的。

又如,思格斯依据19世纪的科学成就提出了“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和“生命来源必然是通过化学论文代发的途径实现的”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然观的命题。

这一命题后来为苏联科学家奥巴林创建生命来源的理论提供了重要思路。

奥巴林在恩格斯这种自然观的启示下,综合了20世纪初天文学、地质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成就,详细提出了生命来源的化学演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从无机碳化物到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从简单的有机物到复杂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和核酸;从蛋白质和核酸到具有新陈代谢功用的多分子体系。

由此可见,哲学起源于研究宇宙的本原,发展到研究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关系。

哲学的发展来源于自然科学,也离不开自然科学,反过来服务与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地发展,离不开哲学,离不开哲学的方式方法,离不开哲学的智慧。

人们运用哲学的逻辑思维、辨证方法来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自然科学。

因此,优越的哲学思想会导致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伴随着哲学思想的升华。

作为一名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应该自觉学习先进的哲学思想,提高自身的哲学素养,为自然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另外,学习先进的哲学思想,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很有帮助,对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