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越调·寨儿令》冬白战体
论禁体物语词
![论禁体物语词](https://img.taocdn.com/s3/m/14ef20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0.png)
论禁体物语词谢永芳【摘要】Jintiwuyu Ci was form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theme,structure and size was a respond to the forbidden poetry law in the North Song Dynasty.It could be based on the pilot section chanting Song Ci to it. Baizhanti Ci chanting and trying to pursue the means of challenging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objects createdthe Ci Writing in an unprecedented expression,presenting a Buyongzhiyong aesthetic effect.Through the study of Jintiwuyu Ci,we can identify Ci's tendency to poetry and even offer literary criticism contention from a whole new perspective.%词史上最早明确标示创作禁体物语词的,是明初的杨基。
清代顺康年间,曹溶、朱彝尊将禁体范围从咏雪分别拓展至七夕、水仙,引起雍乾时期高不骞、陈沆、查学、吴烺、张宗橚等人的响应。
嘉道以降,张景祁、杨锦雯又将之进一步扩展至吟咏梅魂、菊影,梁鼎芬有禁体词寄梅花,易孺也曾以禁体自课。
明清禁体物语词的形成及其在题材、体制、规模等方面的发展,是对北宋以还禁体诗法的回应。
词中“白战体”咏物而竭力追求挑战传统体物手段,进而创造出词体创作中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法,呈现了“不用之用”的审美效果。
古代诗歌赏析鲜于必仁《【越调】寨儿令》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鲜于必仁《【越调】寨儿令》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334f45dd88d0d232d46aac.png)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越调】寨儿令鲜于必仁汉子陵①,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
钓叟谁称?农父谁名?去就一般轻。
五柳庄月朗风清,七里滩浪稳潮平。
折腰时心已愧,伸脚处梦先惊。
听,千万古圣贤评。
【注】①指隐士严子陵,即严光。
严光隐居富春江七里滩(又名七里泥、七里赖)钓鱼,东汉光武帝刘秀把他招到京城,同榻而眠,熟睡中他把脚伸到刘秀的肚皮上。
15.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该曲善用典故,如"汗青"谓史册,"折腰"出自"不为五斗米折腰"。
B"去就一般轻"侧重叙述了严光、陶潜两个人离官之后都心情轻松。
C."月、风、浪、潮"营造优美景色,目的是契合后两句里的"心、梦"。
D.结尾一句说,听一听,千秋万古的圣贤都对两个隐士给予高度评价。
16.结合全曲分析,该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虽然未提"送别"二字,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
(3)"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
白居易《观刈麦》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5.C("目的是契合后两句里的'心、梦""曲解文意。
结合文句意思可知,"月、风、浪、潮"营造优美景色,与后两句涉官担惊受怕形成鲜明的对比,并非"契合'心、梦'",)16.①抒发了对严光、陶潜不畏强权、坚持自我高尚美德的由衷赞美之情。
读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读张养浩的散曲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f466e7ceaf45b307e87197fb.png)
读张养浩的散曲作品摘要:张养浩是元代有名的政治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名的散曲作家,结合作者生平,分析了他的散曲作品。
关键词:张养浩;散曲一、张养浩生平根据张养浩年谱,可知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雪庄老人,齐野东人,山东历城人。
历经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泰定帝和元文宗数朝。
张养浩出身于富裕家庭,十九岁时作《白云楼赋》,名噪一时。
1289年,出任东平学正。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到京师,向平章政事不忽木献书,张养浩被提拔为礼部令史。
大德九年春1305,张养浩被授为堂邑县尹。
黄溍评述其功绩曰:“初尹堂邑,抚人有恩,用狱不失有罪,能使豪强折服,而盗贼化为良民。
”《张文忠公祠堂碑铭》。
可知张养浩为官公正清廉,刚正不阿,至治元年1321年,正月初七上疏《谏灯山疏》,在疏中批评了皇帝奢侈浪费的行为,此事数月后就辞官还乡。
对于这次离奇的辞官,张养浩只在《郊居许敬臣廉使见过》中述说过:“从仕非不佳,其奈多掣肘。
所以明哲人,往往去之陡。
”从后来发生的历史事件来看,这次辞官也的确是明智之举,就在至治三年1323八月,御史大夫铁失杀右丞相拜住,弑英宗。
张养浩因为辞官避免遭到杀戮。
据《元史》载,泰定至天历年间,中国大旱“陕西自泰定二年至是岁不雨,大饥,民相食。
”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朝廷征召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负责赈灾。
本来张养浩是决定以老母需要奉养为由拒绝朝廷的征召的,但是又改变了主意,从后来他的所作所为看,他是想为民尽力,才改变了主意。
天历二年二月,张养浩离开济南赴陕西,四月二日到任。
令人感慨的是,由于赈灾劳累过度,张养浩于天历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死于任所。
1二、张养浩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张养浩的人生由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出仕,在任和辞官三个阶段。
他的作品因此也呈现了不同的阶段特征。
【朱履曲·警世】“才上马齐声儿唱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
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
祸来也何处躲?天怨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描写一副活脱脱的官吏欺压百姓的场景,作者对此也做了警戒,告诫统治者长此以往恐怕日后起祸端的时候就没有这等威风了,看够了官场的黑暗后,作者恐怕也难免归隐之情了。
元曲中越调的基础知识
![元曲中越调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a6f8bc336c1eb91b375dd6.png)
元曲中越调的基础知识
越调是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越调陶写冷笑。
”多用来抒情写意。
本文为大家介绍元曲中越调的`基础知识,欢迎阅读了解。
〔斗鹌鹑〕
曲牌名,套数首牌。
用上声韵,韵脚上面的一字必须去声。
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三、三、四、四,共38字。
〔小红桃〕
曲牌名,小令兼用。
又名〔平湖乐〕、〔采莲曲〕、〔武陵春〕、〔绛桃春〕。
亦入〔正宫〕。
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42字。
〔天净沙〕
曲牌名,小令兼用。
原作〔天净沙〕,又名〔塞上秋〕。
头两句宜对,也有三句做鼎足对的。
体段短小,近于六言绝句,宜于写即景抒情的小品。
定格5句,定格字句:六、六、六、四、六,共28字。
〔寨儿令〕
曲牌名,小令兼用。
又名〔柳营曲〕,与〔黄钟〕之〔塞儿令〕不同。
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五、六、六、五、五、一、五,共54字
〔凭阑人〕
曲牌名,小令兼用。
与诸宫调不同。
句法和情调都像词中的小令,宜于写小景抒幽情。
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
【元曲中越调的基础知识】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张养浩元曲
![张养浩元曲](https://img.taocdn.com/s3/m/4b5946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1.png)
张养浩元曲:
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张养浩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散曲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他的散曲结集为《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简称《云庄乐府》,共收录他的散曲作品一百五十多首。
另有多首题为“张云庄作”的艳曲,收在其他选本中。
内容决定形式。
张养浩宽广的艺术视野、丰富的创作题材决定了他的作品不可能以婉约、缠绵为主。
张养浩从学习前期豪放派散曲作品入手,因此也被视为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气势恢弘,感情沉郁,寓意深远,大大提高了散曲的表现力,堪称元曲中的一流佳作。
作者在大部分散曲中表现的勤政爱民兼善天下的人道精神,全身远害寄傲林泉的避世思想,观照历史针砭现实的批判意识,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张养浩美善兼具的人格情操和拯物济世的高尚襟怀。
张养浩从51岁赋闲故里,前后八年多时间。
这期间,他“视荣
华如风花之过目,鸟声之悦耳。
以六合为家,四时为友,寄傲林泉,纵情诗酒”,写出了不少“接于目而得于心”的优美动人的诗文和散曲,《归田类稿》即是其闲居在家时的代表作品集。
曲牌名大全——精选推荐
![曲牌名大全——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6e4a15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66.png)
曲牌名大全黄钟宫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刮地风犯四门子水仙子又名古水仙子塞雁儿神仗儿亦入南吕神仗儿后神仗儿犯节节高又名接接高节节高犯者刺古柳叶儿亦入双调寨儿令又名古寨儿令、塞儿令六么令九条龙兴隆引又名兴龙引侍香金童降黄龙衮文如锦女冠子愿成双倾杯序彩楼春又名抛球乐昼夜乐人月圆红纳袄又名红锦袍贺圣朝金殿乐三重又名金殿乐三叠、金殿乐三台尾声即正宫·随煞尾随尾随煞亦入仙吕,即双调·本调煞黄钟尾亦入正宫、南吕神仗儿煞亦入南吕正宫端正好滚绣球亦入中吕叨叨令倘秀才亦入中吕白鹤子亦入中吕塞鸿秋亦入仙吕、中吕脱布衫亦入中吕小梁州亦入中吕、双调醉太平亦入仙吕、中吕呆骨朵又名灵寿杖、灵寿歌,亦入中吕货郎儿亦入仙吕转调货郎儿亦入中吕、南吕九转货郎儿伴读书又名村里秀才,亦入中吕笑和尚又名笑歌赏芙蓉花双鸳鸯亦入中吕蛮姑儿亦入中吕穷河西亦入中吕黄梅雨即中吕·普天乐菩萨蛮亦入中吕月照庭六么遍又名柳梢青,亦入中吕黑漆弩又名学士吟、鹦鹉曲甘草子汉东山金殿喜重重亦入仙吕怕春归亦入仙吕春归犯番马舞西风普天乐亦入中吕锦庭芳三转小梁州亦入中吕尾声本在中吕收尾煞尾本在中吕随煞尾即黄钟、南吕·随尾黄钟尾调本黄钟啄木儿煞调本中吕仙吕宫端正好赏花时亦入商调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摊破天下乐村里迓鼓元和令上马娇游四门胜葫芦上五体亦入双调后庭花亦入中吕、商调河西后庭花亦入商调柳叶儿亦入商调寄生草亦入双调青歌儿亦入商调、双调哪吒令鹊踏枝六么序亦入中吕醉扶归亦入越调、双调金盏儿又名碎金盏低过金盏儿高过金盏儿醉中天亦入越调、双调雁儿又名醉雁儿一半儿忆王孙玉花秋四季花亦入商调穿窗月八声甘州大安乐双燕子即商调·双雁儿翠裙腰六么遍亦入中吕上京马又名尚京马绿窗愁又名绿纱窗瑞鹤仙忆帝京袄神急又名袄神儿六么令亦入越调锦橙梅三番玉楼人亦入越调柳外楼太常引尾声随煞调本黄钟赚煞赚尾赚煞尾上马娇煞后庭花煞南吕宫一枝花又名占春魁梁州第七隔尾亦入黄钟、中吕牧羊关亦入高平骂玉郎又名瑶华令感皇恩采茶歌又名楚江秋玄鹤鸣又名哭皇天乌夜啼贺新郎草池春又名斗蝦蟆、絮蝦蟆红芍药菩萨梁州四块玉梧桐树亦入双调玉交枝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鹌鹑儿乾荷叶又名翠盘秋,亦入中吕、双调金字经又名阅金经,亦入双调楚天秋蝦蟆序摊破采茶歌醉乡春煞尾声收尾煞尾调本正宫随尾即正宫·随煞尾,亦入黄钟随煞黄钟尾调本黄钟隔尾随煞隔尾黄钟煞神仗儿煞调本黄钟中吕宫带*者亦入正宫粉蝶儿醉春风*亦入双调迎仙客*石榴花*古调石榴花斗鹌鹑*上小楼*快活三朝天子*又名谒金门朝天子犯四边静*亦入双调满庭芳贺圣朝叫声红绣鞋*又名朱履曲鲍老儿*古鲍老*鲍老三台衮又名鲍老衮红芍药剔银灯*蔓菁菜*普天乐即正宫·黄梅雨柳青娘*道和*又名道和醉高歌*又名最高楼十二月*尧民歌*喜春来*又名阳春曲摊破喜春来鬼三台播海令古竹马卖花声又名升平乐,亦入双调酥枣儿齐天乐*红衫儿*山坡羊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亦入黄钟四换头*亦入仙吕乔捉蛇鹘打兔鸳鸯儿货郎儿犯尾声*亦入南吕、般涉、越调煞尾调本正宫卖花声煞亦入双调啄木儿煞又名净瓶儿煞道宫凭阑人美中美大圣乐解红赚尾大石调念奴娇百字令六国朝卜金钱又名初问口归塞北又名望江南,亦入仙吕雁过南楼喜秋风怨别离净瓶儿好观音亦入仙吕催花乐又名擂鼓体常相会青杏子即小石调·青杏儿,亦入仙吕憨郭郎又名蒙童儿蒙童儿犯还京乐催拍子荼縻香蓦山溪女冠子玉翼蝉鹧鸪天灯月交辉喜梧桐初生月儿阳关三叠林里鸡近随煞即黄钟·尾声,亦入双调煞尾调本正宫带赚煞雁过南楼煞净瓶儿煞即中宫·啄木儿煞好观音煞玉翼蝉煞小石调恼杀人伊州遍青杏儿即大石调·青杏子,亦入仙吕天上谣尾声般涉调哨遍亦入中吕麻婆子墙头花耍孩儿又名魔合罗,亦入正宫、中吕、双调煞急曲子瑶台月三煞尾声商角调黄莺儿踏莎行盖天旗垂丝钓应天长尾声高平调木兰花糖多令于飞乐青玉案尾商调集贤宾逍遥乐挂金索亦入黄钟金菊香醋葫芦梧叶儿又名知秋令,亦入仙吕百字知秋令浪来里高过浪来里贤圣吉双雁儿即仙吕·双燕子河西后庭花望远行贺圣朝凤鸾吟凉亭乐上京马酒旗儿即双调·皂旗儿八宝妆二郎神水红花侍香金童定风波玉抱肚亦入双调秦楼月又名忆秦娥桃花浪又名桃花娘满堂红满堂春芭蕉延寿古调水仙子尾声浪来里煞随调煞高平煞高平随调煞越调半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调笑令又名含笑花小桃红秃厮儿又名耍厮儿、小沙门圣药王麻郎儿络丝娘小络丝娘东原乐绵搭絮拙鲁速天净沙又名天净纱鬼三台又名三台印耍三台雪里梅雪中梅酒旗儿眉儿弯送远行寨儿令又名柳营曲黄蔷薇庆元贞古竹马踏阵马青山口郓州春看花回南乡子梅花引凭阑人糖多令亦入高平调尾声收尾亦入双调煞随煞天净沙煞眉儿弯煞双调新水令驻马听驻马听近沉醉东风雁儿落又名平沙落雁,亦入商调得胜令又名凯歌回、阵阵赢,亦入商调乔牌儿甜水令又名滴滴金折桂令又名秋风第一枝、天香引、蟾宫曲、步蟾宫百字折桂令蟾宫曲与折桂令不同锦上花河西锦上花碧玉箫搅铮琶清江引又名江儿水步步娇又名潘妃曲落梅风又名寿阳曲乔木查又名银汉浮槎庆宣和水仙子又名凌波仙、湘妃怨、冯夷曲,亦入中吕、南吕河西水仙子庆东原又名庆东园沽美酒又名琼林宴太平令亦入正宫夜行船挂玉钩挂搭沽又名挂打鼓挂玉钩序又名挂搭序挂搭鼓序荆山玉又名侧砖儿,亦入南吕、黄钟竹枝歌亦入南吕、黄钟春闺怨亦入商调牡丹春亦入正宫、商调对玉环五供养月上海棠殿前欢又名小孩妇儿、凤将雏殿前喜凤引雏月儿弯行香子天仙子天仙令蝶恋花神曲缠金娥神曲醉春风间金四块玉减字木兰花快活年朝元乐沙子儿摊破清江引海天晴一机锦亦入南吕好精神农乐歌兼破雁儿落动相思二犯白苎歌又名三犯白苎歌新时令十棒鼓秋江送亦入商调袄神急楚天遥播海令青玉案皂旗儿又名皂旗令,即商调·酒旗儿枳郎儿川拨棹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又名喜江南小将军亦入仙吕拨不断又名续断弦太清歌又名太平歌汉江秋又名楚江秋、荆湘怨、荆襄怨镇江迴亦入中吕阿忽令阿纳忽又名阿那忽风入松一锭银胡十作乱柳叶亦入中吕豆叶黄豆叶儿捣练子又名胡捣练万花方三台小阳关早乡词石竹子山石榴醉娘子又名真个醉醉也摩挲相公爱又名驸马还朝小拜门又名不拜门金盏儿又名金盏子、慢金盏大拜门也不罗又名野落索小喜人心大喜人心又名喜人心风流体忽都白又名古都白倘兀歹又名唐兀歹青天歌大德歌大德乐华严赞得胜乐又名德胜乐,亦入仙吕山丹花鱼游春水骤雨打新荷河西六娘子庆丰年秋莲曲高过金盏儿落风花珍珠马雕刺鸪又名雕剌鸡挂打灯一緺儿麻枣乡词尾声收尾随煞即黄钟·尾声本调煞即黄钟·随煞转调煞煞鸳鸯煞离亭宴煞歇指煞离亭宴带歇指煞。
张养浩文言文原文注释
![张养浩文言文原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f76efd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a.png)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张养浩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注释】殿前欢:曲牌名,又名《风将雏》,元曲还名《凤引雏》、《燕引雏》、《小妇孩儿》。
双调,四十二字,前片三平韵、通叶一仄韵,后片两平韵、通叶两仄韵。
自叹:感叹自己,为自己感叹。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家。
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辞官,居于济南云庄,度过了八年隐居岁月。
在这段时间,他游山玩水,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天历二年(1329年),四月便因病去世。
张养浩聪颖好学,饱读诗书,诗赋文章无所不通,尤其擅长散曲,著有《归田类稿》其散曲小令今存一百六十多首。
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玉树临风”。
可怜:可惜,可悲。
一帘:犹“满窗”。
疏雨:稀疏的秋雨。
暗:使动用法,使……暗。
黄花:菊花。
零落:凋谢。
重阳:日名。
古以九为阳数之极。
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减:降低程度,衰退。
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又,谓风韵美好动人。
减尽风流:减去美好的风光。
依旧:照旧。
人比黄花瘦:人比黄色的菊花还要消瘦。
此句化用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语:作动词,说话。
问花不语:仿用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意,合下句意思是说:将自己的心事问花,花不回答,暗自替人惆怅。
【译文】[双调]殿前欢·(我)面对菊花感叹自己张养浩在可悲可叹的秋天,帘外稀稀落落的秋雨使西楼变得幽暗。
重阳节后,菊花凋零,失去了当初的风流韵致。
然而面对菊花,人更觉羞惭。
花还是同去年的花一样,可是人却比菊花还要憔悴消瘦。
问花花默默无语,却暗暗在为人的命运担忧。
【赏析】张养浩在官场中生活了三十多年,为百姓做好事,但是长时间的仕途令他厌倦,于是刚逾中年,他便辞官归隐,放下了朝政的担子。
张养浩诗词全集张养浩写的曲
![张养浩诗词全集张养浩写的曲](https://img.taocdn.com/s3/m/821ae7e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9.png)
张养浩诗词全集张养浩写的曲张养浩诗词全集张养浩写的曲精选篇1朝代:元朝|作者:张养浩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
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
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张养浩诗词全集张养浩写的曲精选篇2朝代:元朝|作者:张养浩春水绕门,树围村,雨初晴满川花草新。
鸡犬欣欣,鸥鹭纷纷,占断玉溪春。
爱庞公不入城阃,喜陈抟高卧烟云,陆龟蒙长散诞,陶元亮自耕耘。
这几君,都不是等闲人。
夏爱绰然,靠林泉,正当门满池千叶莲。
一带山川,万顷风烟,都在几席边。
压枝低金杏如拳,客来时樽酒留连。
按新声歌乐府,分险韵赋诗篇。
见胎仙,飞下九重天。
秋水影寒,藕花残,被西风有人独倚阑。
醉眼遥观,北渚南山,照映锦斓斑。
利名尘不到柴关,绰然亭倒大幽闲。
共三闾歌楚些,同四皓访商颜。
笑人间,无处不邯郸。
冬白战体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
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
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
巧丹青,怎画绰然亭?赴詹事丞召至通州感疾还家干送行,谩长亭,被恩书挽回云水情。
才到燕京,便要回程,你好自在也老先生!带行人所望无成,管伴使饮气吞声。
水和山应也恨,来与去不曾停。
几曾经,不睹是的晋渊明?自挂冠,历长安,共白云往来山水间。
名不相干,利不相关,天地一身闲。
绿杨堤黄鸟绵蛮,红蓼滩白鹭翩翻。
尽红尘千万丈,飞不到钓鱼滩。
只一竿,钓出水中仙。
绰然亭独坐白日迟,锦鸠啼,看儿童汲泉浇菜畦。
杨柳风微,苗稼云齐,桑柘翠烟迷。
映青山茅舍疏篱,绕孤村流水花堤。
看蜂蝶高下舞,任鸥鹭往来飞。
笑嘻嘻,不觉日平西。
寿日燕饮一雨晴,百花明,谢诸公不辞郊外行。
尽是簪缨,充塞门庭,车马闹纵横。
递香罗争祝长生,捧金杯斗和歌声。
彻青霄仙乐响,扶翠袖玉山倾。
眼睁睁,险踏碎绰然亭。
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离省堂,到家乡,正荷花烂开云锦香。
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237a07dcf84b9d528ea7a60.png)
张养浩简介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越调]寨儿令冬(白战体)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
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四周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
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
巧丹青,怎画绰然亭。
[正宫]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
浪花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幺]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
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普天乐]大明湖泛舟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
烟水间,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
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双调]沽美酒带得胜令在官时只说闲,得闲时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
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乾休了丞相。
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
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庆东原]无题鹤立花边玉。
莺啼树杪弦。
喜沙鸥也解相留恋。
一个冲开锦川。
一个啼残翠烟。
一个飞上青天。
诗句欲成时。
满地云撩乱。
[中吕]朝天曲隐退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
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
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
严子陵钓滩,韩元帅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金字经]乐隐说著功名事。
满怀都是愁。
何似青山归去休。
休。
从今身自由。
谁能够。
一蓑烟雨秋。
[沉醉东风]隐居叹占茅屋白云数间。
睡芸窗红日三竿。
远近村。
高低涧。
把人我是非遮断。
阆苑蓬莱咫尺间。
因此上功名意懒。
[寨儿令]四时闲适——春水绕门。
树围村。
雨初晴满川花草新。
鸡犬欣欣。
鸥鹭纷纷。
占断玉溪春。
爱庞公不入城阃。
喜陈抟高卧烟云。
陆龟蒙长散诞。
陶元亮自耕耘。
这几君。
都不是等闲人。
张养浩小令选〖普天乐——大明湖泛舟〗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
烟水间,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
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古代民歌《(越调)柳营曲寨儿令-李白》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越调)柳营曲寨儿令-李白》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c6454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f.png)
古代民歌《(越调)柳营曲寨儿令-李白》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越调)柳营曲寨儿令-李白》原文及赏析【导语】:捧砚的娇,脱靴的焦,调羹的帝王空懊恼。
元曲300首
![元曲3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6292106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6.png)
元曲300首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
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有苍凉感慨的怀古之情,有激越悲壮的边塞之风,有哀婉典雅的闺怨情怀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与汉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
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而是大量使用口语方言,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其广阔的题材、独特的风格,以及直白押韵的语言,深得历代文人的青睐。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曲是在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突出成就。
作者:张可久(36)马致远(24)张养浩(18)元无名氏(18)乔吉(15)白朴(14)徐再思(13)卢挚(10)任昱(10)贯云石(9)关汉卿(8)姚燧(5)查德卿(5)薛昂夫(4)宋方壶(4)周德清(4)钟嗣成(4)汤式(4)杨朝英(4)张鸣善(4)冯子振(4)倪瓒(3)阿鲁威(3)赵善庆(3)周文质(3)李致远(3)曾瑞(3)马谦斋(3)刘时中(3)汪元亨(3)王恽(3)刘庭信(2)元好问(2)王磐(2)王实甫(2)王元鼎(2)吴西逸(2)曹德(2)吕止庵(2)胡祗遹(2)高明(1)兰楚芳(1)杨景贤(1)杨果(1)杜仁杰(1)王和卿(1)陈草庵(1)郑光祖(1)刘致(1)孟昉(1)钱霖(1)孙周卿(1)滕斌(1)王伯成(1)严忠济(1)奥敦周卿(1)邓玉宾(1)珠帘秀(1)庚天锡(1)白贲(1)邓宾子(1)鲜于必仁(1)睢景臣(1)范居中(1)苏彦文(1)顾德润(1)周浩(1)王举之(1)刘秉忠(1)朱庭玉(1)张雨(1)虞集(1)徐琰(1)汤舜民(1)魏初(1)《元曲三百首全集》1.《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山因云晦明【元】张养浩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山因云晦明【元】张养浩](https://img.taocdn.com/s3/m/d38791094b35eefdc8d33387.png)
析情感
【鉴赏示范】
通过一幅山、云、野地构成的本色恬淡、 自然而不妖媚的云山野趣图,表现了诗人相 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 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析情感 Q
【鉴赏示范】
结合张养浩的生平,谈谈他辞官归隐后为什么会
有这种恬淡自适的心情和轻舒飘逸的气度?
张养浩曾因“疏时政万余言”而为“当 国者不能容”,后变姓名遁去,隐居家乡。 年余后又被起用。新皇即位后,“帝欲于内 庭张灯为鳌山”,民间被禁止张灯,皇帝却 铺张行乐,张养浩上书劝谏。皇帝大怒,后 再览此奏章又转怒为喜,并采纳其言。张养 浩感到虽此次侥幸免于罪罚,但伴君如伴虎, 不如归去。后多次被征召,皆不赴。
品手法
原文 译意 对比
【鉴赏示范】
云霞, 我爱山无价。
看时行踏, 云山也爱咱。
面对着这开合的云霞, 1.“云霞,我爱山无价。”这两句 我 不 禁 脱 口 喊 出 : 诗是可以有多种理解的,可以是 “我爱山无价!” 面对云霞,也可以是与云霞对话, 也可以是表达我爱山和云,还可 以同时包含以上多种解释。古诗 我观赏着云山,慢慢 词带给读者的想象是无限的,也 地,时走时停,时停 没有标准答案,而“译意”只能 时走。(一阵飘飘然, 做出一种解读。 陶醉中)仿佛觉得这 2.“看时”是衬字,“行踏”指来 云山也一样爱着我。 回走动,如果没有注释,今天的
懂内容
【鉴赏示范】
元 张 养 浩 ·
雁 儿 落 兼 得 胜 令 退 隐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云来时,山色(朦胧)更加柔美神奇;云去时, 山色(空明)有如一幅(美丽的)画。山色因云彩变 幻而忽隐忽现,云彩随山势的高低而或上或下。
懂内容
【鉴赏示范】
张养浩散曲选
![张养浩散曲选](https://img.taocdn.com/s3/m/124703aba45177232e60a22b.png)
张养浩散曲选张养浩散曲选[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 [落梅风] 失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双调]折桂令棋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 [中吕]朱履曲 [中吕]朝天曲 [中吕]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双调]折桂令中秋 [越调]寨儿令冬(白战体) [正宫]鹦鹉曲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
烟水间,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
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落梅风] 失题野鹤才鸣罢,山猿又复啼。
压松梢月轮将坠,响金钟洞天人睡起。
拂不散满衣云气。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杀江南。
[双调]折桂令棋烂樵柯石室忘归。
足智神谋,妙理仙机。
险似隋唐,胜如楚汉,败若梁齐。
消日月闲中是非,傲乾坤忙里轻肥。
不曳旌旗,寸纸关河,万里安危。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来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
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
金波潋滟浮银瓮,翆袖殷勤捧玉钟。
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
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中吕]朱履曲弄世界机关识破,叩天门意气消磨。
人潦倒青山慢嵯峨。
前面有千古远,后头有万年多。
量半炊时成得甚么。
[中吕]普天乐折腰惭,迎尘拜。
槐根梦觉,苦尽甘来。
花也喜欢,山也相爱。
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
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北曲小令参考谱 二 2019.7. 25
![北曲小令参考谱 二 2019.7. 25](https://img.taocdn.com/s3/m/33a8758f240c844768eaee2f.png)
北曲小令参考谱二大石调小石调商调越调双调宫调不明大石调1•〔大石调•念奴娇〕套数首牌,小令兼用。
又名百字令。
与宋词全同。
幺篇换头,小令须连用。
谱:×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幺篇〕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例:滕玉霄柳颦花困,把人间恩怨,樽前倾尽。
何处飞来双比翼,直是同声相应。
寒玉嘶风,香云卷雪,一串骊珠引。
元郎去后,有谁著意题品。
〔幺篇〕谁料濁羽清商,繁弦急管,犹自余风韵。
莫是紫鸾天上曲,两两玉童相并。
白发梨园,青衫老傅,试与留连听。
可人何处,满庭霜月清冷。
2•〔大石调•初生月儿〕小令用。
谱: ×平仄平平去平(可上,韵),×仄平平×去平(可上,韵),×平仄仄平去平(可上,韵)。
仄平平(韵),平去平(可上,韵),×平×、×仄平平(韵)。
例:无名氏初生月儿一似弓,梦里相逢恩爱同,觉来时锦被一半空。
去无踪,难再逢,窗儿外烛影摇红。
小石调1.〔小石调•青杏儿〕又名青杏子。
幺篇同始调,须连用。
谱: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幺篇〕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越调】寨儿令·戒嫖荡原文-翻译及赏析
![【越调】寨儿令·戒嫖荡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c9c225de80d4d8d15a4fc5.png)
【越调】寨儿令·戒嫖荡原文|翻译及赏析朝代:清代作者:刘庭信原文:撅丁威凛凛,鸨儿恶哏哏,摇撼的个寨儿吸淋淋。
着你遍体参参,冷汗浸浸,手儿脚儿立钦钦。
怕不出落着凤枕鸳衾,包藏着摘胆剜心。
学没算当,不斟量,舒着乐心钻套项。
今日东墙,明日西厢,着你当不过连珠箭急三枪。
鼻凹里抹上些砂糖,舌尖上送与些丁香。
假若你便铜脊梁,者莫你是铁肩膀。
也擦磨成,风月担儿疮。
不似你娘风火性不曾绝。
一觅的乱棒胡茄,只办的架扌鬲拦截。
着你打罗的脚趔趄,推磨的不宁贴,生压的风月担儿折。
沉点点,冷丁丁,铁套杆磨儿不甚轻。
意里曾评,端的实曾,钱买不的半分儿情。
丽春园惯战的苏卿,识破了豫章城豹子双生。
有新油来的红闷棍,恰撅下的陷人坑,怎敢将风月担儿争?搭扶定推磨杆,寻思了两三番,把郎君几曾是人也似看。
只争不背上驮鞍,口内衔环,脖项上把套头栓。
咫尺的月缺残,滴溜着枕剩衾寒。
早回头寻个破绽,没忽的得些空闲,荒撇下风月担儿走。
身子纤,话儿甜,曲躬躬半弯罗袜尖。
统镘忄来タ,爱钱娘严,着你便积里渐里病恹恹。
肉鳔胶把虫只难粘,镩钩子将野味难ㄎ。
火烧残桑木剑,水淹湿纸糊锨,砍的这风月担儿两头尖。
初见咱。
话儿搀,怎当他蜜钵也似口儿甜甘甘。
短命那堪,妆点得缄,岩眉敢,他赤紧的眼先馋,不由人将风月担儿担。
拖汉精,陷人坑,纸汤瓶撞破个空藏瓶。
可怜苏卿,不识双生,将一座太行错认做豫章城。
柳隆卿引着火穷兵,俊撅丁劫着座空营,达达搜没半星,罟罟翅赤零丁,舍性命把风月担儿争。
呆小姐,悔难迭,正撞着有钱的壁虱亻来。
屎虼螂推车,饿老鸱拿蛇,甚的打响铁,披芦藤把狗儿牵者,大拜门将风月担儿赊。
情意牵,使嫌钱,论风流几曾识窑变。
一缕顽涎,几句狂言,又无三四只贩茶船。
俏冤家暗约虚传,狠虔婆实插昏拳。
羊尾子相古弄,假意儿厮缠绵,急切里到不的风月担儿边。
掂折了玉簪,摔碎了瑶琴,若提着娶呵我的碜。
一去无音,那里荒淫,抛闪我到如今。
他咱行无意留心,咱他行白甚情深。
则不如把花笺糊了线贴,裁罗帕补了鸳衾,剪下的青丝发换了钢针。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及赏析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2fbb1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b.png)
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及赏析《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此曲描绘了一幅云山缥缈的优美图画,生动地表现了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观,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喜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元代: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译文白云飘来,山上的景致更佳。
白云飘去,山上的景致依然美如画。
山因为云的来去时暗时明,云随着山势高低忽上忽下。
我倚着手杖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就看见山的那边:野鹿睡在草丛里,山猿在玩弄着野花。
因这变幻迷人的云霞,我爱上了这山峰,它的美无价。
我走走看看,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其实也是爱我的呀。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注释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宫调之一。
雁儿落带得胜令:双调带过曲,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个小令曲牌组成。
晦明:时暗时明。
晦,昏暗不明。
倚仗:即倚杖。
云沙:犹言云海。
这里指苍茫空旷、云沙相接之处。
山家:山那边。
家,同“价”。
行踏:来来往往、边走边看的样子。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创作背景这首曲子从曲词的内容来看,当是作者隐居历城时的作品。
张养浩隐居历城是在公元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时五十二岁。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赏析此曲描绘了一幅云山缥缈的优美图画,生动地表现了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观,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喜爱之情。
《雁儿落》纯然描摹自然景物,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得胜令》则写作者陶醉于云山景色之中,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
全曲极尽云山变幻之妙,极显物我交融之境,语言明丽,风格清新。
前段《雁儿落》从云山的映衬关系上,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
首二句,写高山之上,云雾缭绕。
「冬日诗词」元曲飘来一片雪,唯美了整个冬天
![「冬日诗词」元曲飘来一片雪,唯美了整个冬天](https://img.taocdn.com/s3/m/8e21983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3.png)
「冬日诗词」元曲飘来一片雪,唯美了整个冬天锦瑟美学 2018-01-24 00:01:27说起描绘冬天的句子,最容易想起的也许就是唐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是宋词“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了。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那些平日被我们忽略的元曲,竟然将冬天写得绝美至极,和唐诗宋词相比也毫不逊色!冬景冬雪,不仅唐诗宋词里有,元曲里也有。
可那个冬,不单单是白雪飘飘,晶莹剔透,也会有苍凉寒冷。
或许,写满喜怒哀乐的冬,才是真实的,犹如元曲里的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衷草孤村。
”这是白朴的《天净沙·冬》。
读这首小令,仿佛看见那白雪飘飞的时节,静伫河边山前的小茅屋,静静地享受着雪花轻抚。
雪落无声,更是增添了孤村的寂寥,怎不叫人多几分惆怅呢。
元曲大家马致远则不同。
他曲中的冬天,有雪,还是漫天飞雪,带有喜气喜色的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这是他的《寿阳曲·江天暮雪》起势,梅花相映,雪纷飞,一贴动感十足的画。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仅仅有雪不够,还要添加灵魂。
于是,画面里走进钓鱼人。
也是独钓雪的高人,在冬的雪景里定格,恰到好处。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身披长袍的关汉卿,隔窗望着纷纷飘落的雪,风急雪大,只好掩上重重的木门,好将凌冽的风雪挡在门外。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此时,曲风突变,猛然看见,那个临窗望雪的人,却是那样憔悴,孤独情深,盼人归。
思念的人,定是夏去秋未回的亲人。
是妻盼夫归,还是母盼儿回,留下一道未解的谜。
还是白朴,写不尽冬之物语。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明明是晴空万里上凤凰,却道厚云也来遮。
已是黄昏,雪落梅上,寂静的楼台上,笛声响起,连同那一弯明月也吹落下来。
突兀、丰富、余韵,贴切的比喻,灵动的夸张,自然巧妙的写出了对曲的独特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指出他的作品格调高远。他的作品文字显白流畅,感情真朴醇厚,无论抒情或是写景,都能出自真情而较少雕镂。《潼关怀古》小令,以及一些写退隐生活的作品,可以代表他的艺术风格。然而他的写景的散曲中,也有一些工丽清逸的作品,如“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水仙子〕《咏江南》),“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庆东原〕)等句,表明他的作品在总的艺术格调中还有所变化,散曲色调比较丰富。
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口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61首,套数2首。
张养浩为官方正,敢于直言犯谏。武宗时,曾因议立尚书省事,大违当政者意,被构罪罢官,他恐遭祸,变姓名逃去。英宗时又曾为内廷张灯为鳌山事上谏而险遭不测。他的散曲多是在辞官归里后所写,由于对宦海风波、世态炎凉有切身体察,因此能作比较真切的描写。如“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朱履曲〕《警世》),作者感触至深,因此能写出这样沉痛的句子。而当他写到归田之后,则轻松自如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仙一样看”(〔双调·水仙子〕),“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中吕·朝天曲〕)他的一些散曲中常写与鸥鹭为伍,与云山为友,使他心旷神怡。他的咏吟山水的优秀篇章也不少。但是,他的“警世”、“退隐”题材的作品,调子仍然是比较低沉的。他的理想只是远离嚣尘去过田园生活,以远祸全身。
《越调·寨儿令》冬(白战体) 张养浩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
步出柴荆,遥望郊坰,滚滚势如倾。 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
巧丹青,怎画绰然亭。
[作者介绍]
张养浩(1270~1329),元代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口,山东济南人。幼有义行,好读书,初被荐为东平学正。后拜监察御史,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职。因父老辞官,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劳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