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修养,身心健康;在英语语言文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成为在“英诗与诗论”、“功能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当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方向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研究人才和从事高校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诗与诗论2.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3.文学/文化批评理论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研究生院相关条例的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 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考试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 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 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 3号“中山大学研究生硕博连读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十、主要参考书目1.Wimsatt, W. K. Jr. & Cleanth Brooks. 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1957.2.Lodge, David. 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London: Longman, 1972.3.----. Modern Criticism and Theory: A Reader.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88.4.Fowler, Roger. Linguistic Critic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5.Culler, Jonathan. Structuralist Poetic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5.6.---. On Deconstruction. London &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5.7.Davis, Robert Con & Ronald Schleifer.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Longman, 1994.8.Harlend, Richard.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9.9.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2.10.Mongia, Padmini. Contemporary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London: Arnold, 1996.11.Ryan, Kiernan. New Historicism and Cultural Materialism. London: Arnold, 1996.12.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13.Bloomfield, L. Languag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33.14.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London: Pinter, 1994.15.Fawcett, R.P.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oward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a systemic functionalgrammar and the other components of a communicating mind. Heidelberg: Julius Groos, 1980.16.Halliday,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Arnold, 1978.17.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18.Levinson, S. C.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19.Lock, G. Functional English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20.Martin, J.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2.21.Quirk, R. 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1985.22.Sampson, G. Schools of Linguistics: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 London: Hutchinson, 1980.23.Saussure, F. de A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originally published 1916),1959.24.Schiffrin, 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1994.25.Swales, J.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90.26.Tench, P. The Intonation System of English. London: Cassell, 1996.27.Rivkin, J. & M. Ryan. Literary Theory: An Anthology. Blackwell, 1998.28.Eagleton, T.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29.Green, K. & J. Lebihan. Cr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A Coursebook. Routledge, 1996.30.Adams, H. & L. Seasle.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31.Guiraud. P. Semiology. George Gross <Tr.>. Routledge, 1975.32.Eco, U. A Theory of Semiotics.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9.33.Palmer, R. E. Hermeneutics.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34.Bleicher, J.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USA: Routledge, 1980.35.Noth, W. Handbook of Semiotics.1990.36.Howard, R. J. Three Faces of Hermeneutics.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实施办法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实施办法(2015年1月)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深化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教育机制,保障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顺利实施,全面实现“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实施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指导思想:遵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建立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选拔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加强优秀博士研究生与优质博士生教育资源的对接,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三条 实施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核心内容:建立以优秀应届本科生为主要选拔培养对象,以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培养师资,以长学制贯通式培养为主要培养形式,以考核分流为质量保障机制,以适当的高额奖助为激励的博士研究生精英教育模式。
第四条 “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坚持“择优选拔,优质培养,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五条 专业学位、定向就业以及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等类型的在校研究生,不纳入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资助范围。
第二章 选拔对象及选拔程序第六条 “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的选拔对象原则上为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对于确因没有合格生源,未能招收到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可从一年级结束刚进入二年级的已获硕博连读资格的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和在读直博生(以下统称“在读研究生”)中择优选拔少量“优生优培”研究生。
从在读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生优培”研究生,原则上以“优生优培”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为主;如选拔对象不是“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须征得选拔对象原导师的同意。
从在读直博生中选拔“优生优培”研究生,须是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直博生。
第七条 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选拔条件:申请人应在本校或其他“985工程”高校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科就读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本科成绩原则上应在全年级同专业综合排名的前30%;通过“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的全面考核,具备较为突出的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且导师本人同意亲自培养。
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现现代文学博士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祖国、品德良好, 在中国现现代文学方面掌握了坚实广阔旳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旳专业知识, 能纯熟运用一至两门外语, 能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和研究并能作出发明性成果,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a)中国现代文学b)中国现代文学c)转型时期旳中国文化与文学d)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规定规定。
四、学习年限学制三年, 特殊状况可合适延长。
详细规定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七、考试方式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八、学位论文及刊登论文规定参照《中山大学有关博士硕士培养工作旳暂行规定》。
九、必读和选读书目1, 黄修己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措施论集》;2, 王晓明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3, 黄曼君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4,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5, 《鲁迅全集》6, 洪子诚《中国现代文学史》;7, 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教程》;8, 《剑桥中华民国史》;9, 《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10,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1, 王国维《人间词话》12, 泰勒《原始文化》;13, 弗雷泽《金枝》;14,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批评主潮》;15, 《新青年》;16, 《西方文论选》;17, 福柯《知识考古学》;18,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20,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旳文化逻辑》;22,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23,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 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24, 刘纳《嬗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5,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6, 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范围论》, 华文出版社;27,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8,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授文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掌握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等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熟悉本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掌握本学科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
熟悉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研工作。
.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能胜任高校外语教学、科研、外事等方面的工作。
较好地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具有一定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及阅读本专业文献的能力。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语言教育.翻译研究.比较文化研究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年。
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学分。
注: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中外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论文选题报告,通过开题得学分。
选题报告应包括的内容为:()课题的来源、意义;()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理论与实践方面预计的创造性成果;()预期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中期报告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和资格审查博士论文资格审查由指导教师或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进行。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和各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山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各专业学位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授予学位的对象和标准本细则适用于除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之外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环节,课程考试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相应硕士专业学位:(一)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二)具备特定专业(或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第三条组织和管理—3—(一)学校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与专业学位教育有关的招生、培养及质量评估检查等方面的活动。
(二)研究生院对各培养单位的招生录取、培养方案审定、学位授予质量评估检查等进行目标管理。
(三)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负责招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培养目标与方式第四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五条学制与学习年限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3年。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习任务,一般不能延长。
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应提出申请,经院系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但最长不超过5年(含休学)。
延长的学习时间不计入学制。
延长期间按学校规定交纳相关费用。
第六条培养方式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实践教学与论文训练相结—4—合的培养方式。
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其中,全日制学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中山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
附件三:中山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校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九条“允许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之规定,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从2006年起,从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选拔和招收部分优秀学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为保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对直博生的培养制订本试行办法。
一、基本要求(一)招收直博生的学科专业,须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口径,参照硕博连读生的培养要求,并结合直博生的特点,制订直博生培养方案。
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单位,还要考虑属下不同二级学科的一些共同要求。
各学科专业要根据培养高质量专业研究人才的要求,做好课程体系的筛选和论证工作,确保课程训练的系统性和课程水平的高标准。
(二)在基本完成必修课程学习后,进行严格的中期分流考核。
各专业可以在学校文件的指导下,制订各自的考核具体实施方案。
对考核不合格的直博生按研究生肄业处理。
(三)培养方案和中期分流考核实施方案应由各二级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集体论证,通过学位评议组审议,报研究生院培养处批准。
(四)招收直博生的学科专业以基础学科为主,具体招生专业要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批准,招生名额视生源状况而定,但每年适当保留部分名额用于其他选拔途径的博士生招生。
二、学制与学分直博生的学制五年,其中第一年和第二年以课程学习为主,辅以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后三年主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学位论文。
直博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多只能延长一年,提前毕业最多提前半年。
申请延期毕业和提前毕业按有关规定办理。
直博生的培养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与硕博连读生相同,总学分不低于40,各学院或学科可在此基础上确定不低于基本标准的学分要求。
三、课程设置直博生的课程设置与硕博连读生的基本一致,由硕士生课程和博士生课程两部分组成,其基本组成如下:(一)必修课(不少于19学分,统一在第一学年开课):1.公共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计4学分(硕士生课程)(2)第一外国语:计5学分(硕士生课程)2.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包括该专业各方向共同的基础理论课及专业课,每门课程一般为3—4学分。
文学院博士培养方案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适用专业:中国古代文学(050105);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文艺学(050101);汉语言文字学(050103)1.培养目标(1)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高层次研究型专门人才。
(2)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3)具有广博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学理论基础;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具有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的能力;能够承担高层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2.研究方向根据目前各专业导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各二级学科招生的研究方向具体如下:3.修业年限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
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在学期间,若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已公开发表了2篇以上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经导师同意后,可申请提前毕业。
4.培养方式(1)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尤其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
课程学习侧重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并培养博士生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
(2)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专业博士生导师,并设负责人一名。
导师为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工作。
博士生指导小组全程参与博士生培养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博士生入学两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课程学习原则上在一年内完成,教学形式应以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为主。
中山大学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微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2006.03.0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生物学及相关生物技术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至少熟悉一门外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能力;身心健康,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2.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3.微生物分子遗传学4.环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5.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发酵新技术6.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防治7.杀虫微生物与基因工程8.资源微生物学9.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11.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三、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文件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硕士学制三年。
四、课程设置五、考核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文件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论文要求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山大学(2003) 3 号“中山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本专业特别要求必须在SCI源刊物发表(含接受)1篇研究论文或在中文一级学报发表(含接受)2篇以上研究论文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七、主要参考书目1刘志恒,现代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22徐建国,分子医学细菌学,科学出版社,20003陈代杰,微生物药物学,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4林永成,周世宁,海洋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贾盘兴,噬菌体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16Frederick M(颜子颖,王海林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8,北京7Sambrook , J . : et al. (金冬雁等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1北京.8Glazer, A. et al. (陈守文喻子牛等译):微生物生物技术. 科学出版社,2002,北京.9赵利淦等: 反义RNA和DNA,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武昌.10Snyder L., Champness W., Molecular Genetics of Bacteria, 2nd Edition, ASM Press, 200211Prescott L.M., Harley J.P., Klein D.A.: Microbiology. 5th International Edition, McGraw Hill Press, 200212Lewin , B . : Genes (最新版).13Pennington S.R., Dunn M.J., Proteomics: From Protein Sequence to Function,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td, 200114Mount D.W., Bioinformatics: Sequence and Genome Analysis,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15Aeolph , K . W . : Microbial Gene Techniques,Academic Press , INC , 1995.16Cann A.J.,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Virology, 2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199717Stephanopoulos G. N. et 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98. 18Demain A. L. et al. Manu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nd Ed). 重要期刊1.微生物学报2.微生物学通报3.生物工程学报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5.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6.生物工程进展7.遗传学报8.遗传9.海洋与湖沼10.Nature及其子刊11.Science12.Cell13.PNAS14.Molecular Biology15.Journal of Bacteriology16.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17.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18.Molecular Microbiology19.Trends in Microbiology20.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1.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22.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23.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4.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5.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26.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27.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8.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9.Microbiology-Uk30.Archives of Microbiology31.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32.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33.Research in Microbiology34.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35.Current Microbiology36.Biotechnology Progress。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本专业培养旳博士生,应当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品德良好,在本学科及有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广阔旳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旳专业知识和技能,纯熟掌握1-2门外语,能独立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具有健康旳身体,乐意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旳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方言研究及应用;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规定。
四、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规定。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与措施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规定博士硕士答辩前在管理学科学位分委会确定旳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刊登一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他规定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硕士教育工作手册》旳有关规定执行。
十、参照文献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2.菲尔迪南.德.索绪尔:《一般语言学教程》3.许嘉璐:《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4.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综论》5.Guy Cook and Barbara Seidlhofer: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6.陈原:《社会语言学》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译文集》7.徐大明等:《现代社会语言学》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9.施其生:《方言论稿》10.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11.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12.李如龙:《方言应用研究文集》13.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4.周小兵:《第二语言教学论》15.盛炎:《语言教学原理》16.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17.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18.Rod Ellis :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R.A.赫德森(丁信善等译):《社会语言学》20.翁富良、王野翊:《计算语言学导论》学术刊物:《中国语文》《方言》《现代语言学》《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2008年7月修订)一、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博士生培养方案是进行博士生培养工作、教学管理和质量检查的主要依据。
培养方案由研究生院组织各博士点制定与实施。
博士生培养方案一般按二级学科制定,应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研究方向、学位课程(包括必修、选修)设置和考试要求、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实践环节、社会调查、培养方式、阅读书目和资料等方面的内容,应对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中英文名称、课时、开课学期、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及阅读书目做出明确的规定。
各单位需组织全体导师集体讨论拟定,经学位评议组审核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
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应体现较高学术起点,要规定博士生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的程度、应具备的独立科研能力及博士学位论文标准等。
每个博士生都应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应由博士生导师负责组织指导小组和博士生共同制定,在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个人培养计划除博士生和导师各留一份外,应送一份交教务员监督执行,另一份送研究生院备案。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的依据是本专业培养方案,但应结合研究方向与博士生个人的特点,对培养各个环节作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安排。
要充分注意因材施教,发挥博士生主动性及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博士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良好的品德和科学修养、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学习年限博士生的学制为3年。
博士生在学期间,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整个学习年限的三分之二。
因各种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经所在学院(包括中心、医院、实体系,以下简称院系)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延长不超过1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7年。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化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教育机制,保障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顺利实施,全面实现“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实施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指导思想:遵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建立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模式;选拔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加强优秀博士研究生与优质博士生教育资源的对接,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三条实施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核心内容:建立以优秀应届本科生为主要选拔培养对象,以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培养师资,以长学制贯通式培养为主要培养形式,以考核分流为质量保障机制,以适当的高额奖助为激励的博士研究生精英教育模式。
第四条“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博士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坚持“择优选拔,优质培养,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五条专业学位、定向就业以及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等类型的在校研究生,不纳入博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资助范围。
第二章选拔对象及选拔程序第六条“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研究生的选拔对象原则上为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对于确因没有合格生源,未能招收到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可从一年级结束刚进入二年级的已获硕博连读资格的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和在读直博生(以下统称“在读研究生”)中择优选拔少量“优生优培”研究生。
从在读硕士研究生中选拔“优生优培”研究生,原则上以“优生优培”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为主;如选拔对象不是“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须征得选拔对象原导师的同意。
从在读直博生中选拔“优生优培”研究生,须是招生导师本人指导的直博生。
第七条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选拔条件:申请人应在本校或其他“985工程”高校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科就读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本科成绩原则上应在全年级同专业综合排名的前30%;通过“优生优培”资助计划招生导师的全面考核,具备较为突出的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且导师本人同意亲自培养。
“跨语言文化研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跨语言文化研究”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文件,是有关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的依据。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我院“跨语言文化研究”专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特制定本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臵及学分分配、培养方法、学位论文写作等环节。
一、培养目标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具备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的素养和学识,能够胜任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从事教学和科学工作,或在其它有关部门从事外语语言工作。
基本要求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广博的英语和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坚实的语言学、文学和翻译学理论和现代科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治学态度;具备较强的英语和汉语实践能力,尤其是书面语表达能力;能胜任高等学校外语语言教学,能从事语言、文学和翻译领域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3.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提出研究课题,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学术或专门技术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4. 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撰写专业文章;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口、笔语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书刊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语言技术手段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5. 在身体方面要求身心健康。
二、入学要求申请者通常应具有外语(或汉语)语言文学、语言学领域的硕士学位并通过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三、学习年限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职博士生的培养年限原则上为4年。
中山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 (从下簡稱「中大」) 和香港城市大学 (从下簡稱「城大」)两校的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的具体细节如下:1.学科领域范围两校已有招收培养博士生和授予博士学位学科领域。
2.学习地点与安排∙联合培养博士生原则上第一学年在中大,修读并完成公共必修课和基础课程后,第二学年前往城大深圳研究院,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联合培养博士生修读年限,自进入城大深圳研究院起计一般不超过四年。
∙若经中大同意,联合培养博士生的部分课程可在城大深圳研究院完成,中大认可所取得的成绩和学分。
3. 培养方式∙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中大和城大各指派一名教师作为导师。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必须满足中大对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培养计划,包括专业课程的选择、研究方向的确定和学位论文选题,由两校导师共同商讨决定,城大导师负责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所发生的费用。
4. 学业督导∙联合培养博士生在中大期间,其学业主要由中大导师督导;在城大深圳研究院时,由两校成立的督导小组 (Qualifying Panel) 跟进其学习进度。
督导小组的基本成员包括两校的导师 (Supervisors)。
∙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要在每学年年终递交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供督导小组审核。
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业进度未如理想,督导小组可要求该生退出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联合培养博士生退出后的安排由中大有关学院(系)及联合培养博士生本人共同商量确定。
5.学位论文评审及学位授予∙联合培养博士生完成论文研究工作后,按中大的有关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办理论文评阅及答辩等事项,由中大按学位审核程序授予博士学位。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署双方导师姓名,署名的顺序为城大导师第一、中大导师第二。
∙若城大要求,联合培养博士生需提交一份英文撰写的学位论文或英文翻译本。
∙中大可聘请城大的专家参加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导师除外)。
6.学术论文署名博士生在联合培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而发表的论文,联合培养博士生作为第一作者,署两校名称。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专业培养方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专业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新兴二级学科,一般简称为“比较文学”。
随着全球普遍联系与共同发展趋势的日益增强,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具有广阔视野的文学研究成为时代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比较文学就以其开放性、综合性的特质,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
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文学研究界亦有必要拓展研究视野,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之下,近年来,比较文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备受学界关注。
该学科突破了国别文学以及文学学科本身的界限,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对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学、文论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互鉴、互证、互补、互融的过程中,探寻不同文学的独特性以及世界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作为一门学科,比较文学诞生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在中国,比较文学的诞生还要稍晚一些,属20世纪初期的产物。
尽管起步较晚,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饱受争议,比较文学却表现出强劲的学术生机与活力,在文学研究领域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学术力量。
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点设置于2008年,目前有导师三名、研究生11名。
相比较文学院其他专业硕士点,比较文学在师资、规模等方面均显薄弱,但与此同时,因为与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专业的学术联系较为密切,这就为比较文学吸纳其他相关专业的学术资源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除了积极进行本专业的学科建设之外,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密切联系、取长补短,亦将成为未来本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和中外文学关系,其中陈文忠教授的西方文论及文学接受史研究、方维保教授的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刘萍副教授的历史主义文艺学及欧美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界享有一定的声望。
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17)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高级研究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明确的世界意识和眼光,熟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并能参与和世界的对话。
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学和文化修养,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外语表达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研究,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有良好的治学习惯和学风。
能够解决本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学术问题,获得富于创见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向1.世界文学2.比较文学三、学习年限与学分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生及同等学力博士生可考虑延长一至二年。
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并以此带动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 (共26学分)五、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形式为参加学术会议、访问专家,查阅、整理研究图书资料等。
调研工作由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研究和博士生论文写作需要安排。
调研实施前博士生需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调研计划,完成调研后博士生应写出调研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并存入学习档案。
调研时间拟定在第3、4学期,累计时间为4周,共3学分。
六、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1、本专业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完成3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3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
2、本专业博士生至迟应在第3学期始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3、本专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论文选题应是对学科领域里某一重要问题的专门研究,有比较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结论要富有创新,反映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对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突破和超越。
七、培养方式与方法1、参加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2、课程学习和研讨并重;3、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4、围绕论文写作和研究专题作调研、讨论。
八、其他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至少3门,考试须与硕士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
2、本专业博士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参加2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6年7月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我校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适用本工作细则。
硕士、博士学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的学科门类及专业学位种类、领域授予。
对于可授予不同门类学位的学科、专业,可根据原有专业基础以及研究生所学课程、研究课题,授予相应门类学位。
第三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授予工作按照各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或专业学位全国教学(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中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实施细则》。
第四条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我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实际制定的规章制度,遵守学术规范,在本校学习并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门技术水平者,经我校审查同意,均可按本细则规定向我校申请相应的学位。
申请人不得使用同一篇学位论文重复申请学位。
凡因考试作弊或违反学术规范受到处分的不授予学位。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条学位评定委员会机构设置(一)学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各学科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的知名学者组成。
成员一般为25名,主席由校长担任,任期2~3年。
委员会成员由研究生院会同教务部、发展规划办公室提名,校长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
(二)根据学科门类成立若干学位分委员会,协助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
学位分委员会一般由7~15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任期2~3年。
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
委员会成员由研究生院会同教务部、发展规划办公室提名,报校长批准。
(三)按培养单位成立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教育与学位委员会及本科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
1. 学院(直属系、附属医院)教育与学位委员会由7~15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家组成,原则上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总数不低于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且至少有两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学术骨干、一名其他学院相关学科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成员必须包括院长(主任)、分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副主任),院长(主任)担任委员会召集人。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暂行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鼓励部分优秀博士研究生潜心开展高难度的创新研究,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学校决定在“985工程”三期建设中设立“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具体资助办法如下。
一、资助对象与基本条件1.资助对象:未列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的在正常学制最后一学年的非在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申请人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学风端正;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潜质,已经通过博士开题,所选的研究课题有创新性,进行的科研课题已经取得突出科研成果,有望取得创新性成果,在所研究的领域取得突破;或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预期可完成较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3.本项目优先资助范围: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指导过高水平博士论文的优秀导师,以及获得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的博士研究生。
二、申请程序1.研究生院每年夏季学期接受申请,具体时间安排见当年项目申请通知。
2.导师推荐,并与博士研究生联合申请。
—1—经导师推荐,博士研究生按时提出申请,并填写申请表,提交有关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导师提交推荐书,介绍申请人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研究课题及博士学位论文将达到的水平进行预期性评价。
3.培养单位学位评议组初审并排序。
4.专家评审。
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议,申请人应向评审专家汇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创新点、进展情况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必要时,由研究生院送请校外同行专家评审。
5.学校审批。
三、资助规模与管理办法1.资助规模:每年资助人数不超过100人。
按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逐月支付博士研究生生活补贴。
2.资助期:以博士研究生正常学制规定的毕业时间为资助期的结束时间,即从接受资助当年9月至次年6月。
3.获得资助的博士研究生应在学年中汇报其科研工作情况,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并将结果报送研究生院培养处,学校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给予资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媒体与文化研究和欧美文学方向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所有课程设计面向二十一世纪,突出比较文学的新发展,力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擅于运用外语和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从事对外学术文化交流的能力,并在各自研究方向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妇女、性别与文化研究、欧美文学
三、招生对象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办理。
博士生修课不计学分,除公共必修课外,要求修习其他专业课3-5门。
三年学习期间,以完成博士论文研究为主要工作目标。
五、课程设置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补充说明:对博士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
1、具有扎实的理论修养,具有古今中外文学史、文化史的广阔的知识结构,熟练运用中外
文资料,全面深入掌握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学术前沿的状况,对学术动向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2、能够独立进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科研写作。
在学期间,要有学术论文在国家核
心期刊上发表。
3、要按照培养方案,分阶段地写出论文开题报告和高质量博士论文。
4、应能承担或参与有关科研课题的策划、申报和研究工作。
5、应能参加或参与组织国内国际的学术会议,参与学术讨论,发表独立见解。
6、应能为本科生、硕士生举办学术讲座,并在需要的情况下,参与基础课教学或独立承担
选修课,并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1、博士论文的选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查阅与选题有关的中外文资料,了解
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该有重要的理论的、学术的或现实的价值,有相当的研究难度,有独立学术见解和独到发现,能够填补某研究领域的空白。
选题基本确定后,要提交书面的开题报告。
在开题报告会上由博士生陈述、答辩,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审查通过。
2、博士论文必须由博士生本人完成,资料准备和写作时间不少于两学年,直接写作时间不
少于三个学期。
提交答辩的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8万字,正文前要有目录和前言,正文后要附注释、中外文参考文献等。
3、论文有关章节应能在学术刊物、特别是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
博士论文专著经过修改整
理后,应达到公开出版的水平。
十一:参考书目:
[法]马·法·基亚:《比较文学》,颜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日]大塚幸男:《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惇、刘象愚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王耀辉:《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1994年1月版。
张世君:《欧美小说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季羡林主编:《简明东方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黄修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唐荷:《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版。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版。
艾晓明等译:《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Rosemarie Putnam Tong, Feminist Thought: 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Westview Press, 1998.
Katie Conboy, Nadia Medina, and Sarah Stanbury ed., Writing On The Bod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Deborah Cameron ed., The Feminist Critique of Language : A Reader, Routledge, 1998.
Sue Thornham, Feminist Theory and Cultural Studies, Arnold, 2000.
Sue Thornham, Passionate Detach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Film Theory, Arnold, 1997.
Mary M. Talbot, Language and Gender: An Introduction, Polity Press, 2001
重要刊物:
《中国社会科学》
《文学评论》
《文艺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
《国外文学》
《外国文学评论》
《文学理论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中外文学》(台湾)
《二十一世纪》(香港)
“世纪中国”、“文化研究”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