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史
第一讲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史
• 在这家书店呆 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 似渴地学习。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经过 戴维(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的推荐。 1813年3月,24岁的法拉第担任了皇家学院 助理实验员。他坚信既然电能产生磁,那么 磁也能产生电。他终于发现在线圈内运动的 磁体可以在导线中产生电流。
4、电路理论及电磁场理论的研究
• 1831年8月26日终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 第(M.Faraday,1791-1867) (相差6年) 完成了电磁感应定律的研究。该定律揭示 了磁变生电的规律。这一发现成为发电机 和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从而使机械能变为 电能成为可能,推动了电在工业上的广泛 应用,使人类迈向了电气时代。
法拉第简介
欧姆简介
• 1803年欧姆考入埃尔兰根大学学习,后来由于家 庭经济困难,于1806年他被迫退学。通过自学, 他于1811年又重新回到爱尔兰大学,顺利地取得 了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欧姆靠教书维持生活 。从1820年起,他开始研究电磁学。为了纪念他 ,人们把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其定义是:在 电路中两点间,当通过1安培稳恒电流时,如果这 两点间的电压为1伏特,那么这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便定义为1欧姆。
• 6)英国科学家汤姆逊(J.Thomson,18561940)在1895-1897年间反复测试,证明了 电子确实存在。随后,英国科学家弗莱明 (J.A.Fleming)在爱迪生发明的热二极管 的基础上发明了实用的真空二极管。它具有 单向导电特性,能用来整流或检波。 • 7) 1907年,美国人福斯特(L.D.Forest) 发明了真空三极管
• 法拉第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 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 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 头读一遍。读后还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 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 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 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是英国著名物理 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 杰出贡献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 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 他的导师戴维(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世人却知者甚少。
电子技术发展历史
EDA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阶段( 70年代):用计算机辅助进行IC版图编辑、PCB布局布线,取代了手工操作。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人们面临的是以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标志的信息社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电子技术在国防、科学、工业、医学、通讯及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现在的世界,电子技术无处不在。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阶段( 80年代):与CAD相比,CAE除了有纯粹的图形绘制功能外,又增加了电路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并且通过电气连接网络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工程设计。CAE的主要功能是:原理图输入,逻辑仿真,电路分析,自动布局布线,PCB后分析。
ARM开发板
纳米电子技术
纳米电子学主要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研究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纳米膜、纳米线。纳米点和纳米点阵构成的基于量子特性的纳米电子器件的电子学功能、特性以及加工组装技术。其性能涉及放大、振荡、脉冲技术、运算处理和读写等基本问题。其新原理主要基于电子的波动性、电子的量子隧道效应、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量子尺寸效应和统计涨落特性等。
从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器件将是电子器件发展的第二次变革,与从真空管到晶体管的第一次变革相比,它含有更深刻的理论意义和丰富的科技内容。在这次变革中,传统理论将不再适用,需要发展新的理论,并探索出相应的材料和技术。
电子技术发展简史
1.电子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1857年2月22日 - 1894年1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年首
先证实了无线电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
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 约瑟夫·约翰·汤姆生 他的名字命名。
麦克斯韦 赫兹 汤姆生 (JosephJohnThomson)1856早年在12少月年1时8日代生就于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
☆ 分立元件阶段
• 晶体管时代(1948~1959)
– 宇宙空间的探索即将开始
主要大事记
1947年 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和肖克莱研制成第一个点接触型晶体管 1948年 贝尔实验室的香农发表信息论的论文
英国采用EDSAG计算机,这是最早的一种存储程序数字计算机 1949年 诺伊曼提出自动传输机的概念 1950年 麻省理工学院的福雷斯特研制成磁心存储器 1952年 美国爆炸第一颗氢弹 1954年 贝尔实验室研制太阳能电池和单晶硅 1957年 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 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宣布研制成第一个集成电路
至今我国彩电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 个历史时期: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 期的导入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期的成长期;开始于90年代中后期至 今的成熟期。进入90年代后,彩电逐 渐变为大多数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
1.电子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现在计算机已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些家 用电器的发展,是基于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 巨大的影响。
IBM 7090 IBM 360 晶体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四代(1971~)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它的基本元 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 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 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 高等特点。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史
电子息工程专业来自于军事应用。
最早是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使得这门学科有了萌芽。
随后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军事作战中,电子对抗与侦测逐渐成为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雷达研究与应用,在战争需求中飞速的发展起来。
雷达是复杂无线电路系统,由于雷达的出现。
通信领域得到了空前发展,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就是来自于雷达。
没有雷达就没有今天的无线通信。
事实上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为研究雷达创立的学科,也就是无线电技术。
和他最接近的专业是通信工程专业。
当今雷达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复杂的电子系统,把雷达拆解了,就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所有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是电子工程与广义信息工程相结合而形成的专门技术。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根据21世纪信息时代的市场要求于1998年确立的电子与信息类较宽口径的专业。
该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等方面,已涵盖了社会诸多方面,总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化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该专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则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也将迅速发展。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的新世纪。
而随着世界信息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未来的重点将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产业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影响与地位也在随着信息化进程高速发展显得越来越巨大,成为未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的领域几乎包括了整个现代工程技术。
故此,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课程必定要学好,如高数,C语言,EDA等,除此之外必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入口点,努力学精。
并且接触关于信息专业的杂志,拓宽自己的眼界。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电子信息工程(知识点)
电子信息工程(知识点)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子领域的技术能力和理论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子信息工程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史电子信息工程是研究如何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来获取、处理、传输和存储信息的学科。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电信技术和电子工程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信息时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领域电子信息工程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电路与系统:研究电路的设计、分析和测试,以及各种电子系统的开发和优化。
2.信号与系统: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以及系统的建模和分析。
3.通信与网络:研究无线和有线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以及网络的组网和数据传输。
4.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研究电子器件的物理特性和制造工艺,以及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
5.控制与自动化:研究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于自动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三、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领域广泛,几乎贯穿了所有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通信领域: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宽带通信等。
2.计算机领域:包括计算机硬件的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3.医疗领域:包括医疗器械的开发与制造,医学影像的处理与分析等。
4.能源领域:包括能源的传输和管理,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智能控制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家庭自动化系统等。
四、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电子信息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以下是电子信息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的应用和研究。
2.物联网:随着物联网的兴起,电子信息工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为实现物联网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持。
电子信息工程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介绍电子信息工程是将工程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结合,研究电子通信、计算机控制、信息处理和智能化系统等领域的学科。
它涉及到电子元器件、电路、通信协议、微处理器、电子设备、软件设计与程序研发等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的电子技术主要应用于无线电和通信领域,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逐渐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新兴学科。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成为现代工业、军事、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主要涵盖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人员主要从事以下方面的工作:1.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工程人员需要设计和制造各种电子元器件,例如电容、电阻、晶体管、集成电路等。
2.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人员需要将各种电子元器件组合成一个功能完整、性能优越的电路系统。
3.通信协议与通信设备设计:在通信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人员需要设计各种通信协议和通信设备,例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通信等。
4.计算机软件开发:在计算机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人员需要开发各种计算机软件,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
5.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在智能化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人员需要设计各种智能控制系统,例如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
在以上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掌握各种电子设备、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将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够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增强国防实力,也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社会发展环境。
预计未来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泛,包括通信、计算机、电子制造、智能设备、软件开发等各个领域。
电子技术发展史流程图
1884∙ 爱迪生发现“爱迪生效应”19041906∙ 三极管研制成功[1]1912∙ 高真空电子管研制成功[1]1927∙四级管研制成功[1][1]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赫尔发明了四级管。
1928年发明了五级管,是后来使用最广泛的电子管。
1929∙ 理论上发明了第一支晶体管[1][1]1929年,工程师利莲费尔德取得一种晶体管的专利,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制造这种器件的材料达不到足够的纯度,使这种晶体管无法制造出来。
1950∙面结型晶体管诞生[1]1958∙集成电路研制成功[1][1]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基比尔于1958年研制成第一个集成电路模型,1959年德州仪器公司宣布发明集成电路,美国仙童电子公司也宣布研究成功集成电路,从此,电子技术进入集成电路时代。
集成电路特点: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功耗小,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而且集成电路设备工作稳定性好。
1963∙ 首次提出CMOS技术[1]∙ 中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达到1000[2]1947∙晶体管研制成功[1]电子技术与互联网发展史电子技术∙ 二极管研制成功[1][1]1906年,德福雷斯特在弗莱明电子管的基础上做了改良,增加了第三个元件,由此产生了三极管。
[1]1912年,阿诺德和兰米尔研制出高真空电子管。
[1]1947年底,美国物理学家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三人经过研究试验,合作发明了点接触型晶体管。
晶体管特点:与电子管相比,晶体管构件消耗少,寿命长,不需加热灯丝产生自由电子,不需预热开机就可正常工作,体积小,结实可靠,工作产生热量少,可用于设计小型复杂可靠的电路。
[1]1904年,弗莱明研制成功真空二极管,标志电子管时代来临,从此电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电子管特点:电子管负载能力强,线性性能优于晶体管,在高频大功率领域的工作特性要比晶体管更好,现在仍在一些地方(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备)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电子技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20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篇1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1904年),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寿命短(灯丝寿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重30吨,用18000个电子管,功耗25千瓦。
上世纪40年代末诞生了第一支半导体三极管。
特点: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
上世纪50年代末期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
特点:在一小块硅片上集成了许多晶体管,更省电,便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
随后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地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电子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从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来说明电子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取名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价格40多万美元,是一个昂贵耗电的"庞然大物"。
由于它采用了电子线路来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信息,从而就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和减法运算,把计算一条弹道的时间短为30秒。
它最初被专门用于弹道运算,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
从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ENIAC服役长达9年。
尽管ENIAC还有许多弱点,但是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史上,它仍然是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它的成功,开辟了提高运算速度的极其广阔的可能性。
它的问世,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从此,电子计算机在解放人类智力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子信息专业导论ppt课件
•
•
阿麦奇
信息分为语音、数据、图像三大类。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电话网络国际标准,一种典型的电路 交换系统。ATM(数据传输技术)为多种业务设计、通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型。宽带IP网络是分层的、 物理承载可以是IP over DWDM、IP over SDH、IP over ATM等多种形式。接入网是指骨干网络到客户 终端之间所有设备,方式接入包括铜线(普通电话线)接入、光纤接入、光线固轴电缆(有线电视电缆) 混合接入、无线接入和以太网接入等。 21世纪通信网络将向着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数字网技术的方向发展。全程数字化是 以数字信号传输、无模拟信号的;宽带不仅能传输低速的窄带信息(指通信速率小于等于64kb/s或 2mb/s的通信网,还能传输高速信息如电影等。智能化(智能网)触传递和交换信息外还可以存储、处 理和灵活的控制信息。综合化是指技术综合和业务综合。
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莫奇利和动虞科特完成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机械计算机的发展
1623年谢卡特---计算钟 1625年奥特雷特-----计算尺 1642—1643帕斯卡—齿轮式加减器 1673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机械式运算器 1822英国数学家Charles.巴贝奇----差分机还有1834年---分析机 1888年美国人赫尔曼.霍勒斯---制表机(霍勒斯制表机) 1938年德国科学家朱斯---Z-1计算机(二进制计算机) 1938—1942年Zuse----采用继电器Z-2、Z-3 1944霍华德.艾肯---电机式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MARK-1 19460215----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1971美国Intel公司----微机MSC-4
•
•
•
•
电子信息工程系发展简史
电子信息工程系发展简史江西蓝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建于2005年8月。
其前身是在汽车系建立的电子信息等部分专业。
2005年学院进行院系调整,将电子信息等部分专业拆分并建立电子信息工程系。
杨明健教授任系主任,刘方杰授任副系主任。
开设本科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专科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
建系初,全系仅17名教职工,在系学生共900余人。
第二任系主任徐根耀,男,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70年至1978年底,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任教师,1979-1989年江西八一无线电厂设计所任所长,1990年后,在南昌三健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任应用工程部部长.2005年后,在江西蓝天学院电子系任教,2007年4月至今,任电子系系主任。
06年增加本科专业,自动化;07年增加本科专业通信工程。
2009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有,韩诚、钱裕乐、李青青、饶敏、陈杜英,2010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有,张书俊、林晓宇、孙健、陈俊、陈国萌。
2010年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邹云根、邱云平等。
电子工程系现有40多名名优秀的教职工。
其中,教授★名、副教授★名、讲师★名。
★多名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电子工程系在努力为学生奠定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青年教师一道教书育人,为学生成才、为建设独具专业特色的新型学科努力、勤奋地工作着。
电子工程系建有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等基础实验室外,还建有汽车电子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自动化、汽车结构等专业实验室,为同学提供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EDA技术、PLC技术、FPGA、SOPC、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汽车构造等实践教学。
实验室设备齐全、专业配套,实行全日制开放,为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近期重点建设的技术指标先进、实验条件便利的汽车电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实践基地,为相关专业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电子信息工程的通讯历史
电子信息工程的通讯历史摘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包括电路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工程三个方向。
其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本人仅以其中的通信工程为例,阐述其发展历史。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发展历史;引言:通讯工程的历史可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1837年电报开始的通信初级阶段;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开始的近代通信阶段;80年代以后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的现代通信阶段。
本文以这三个阶段为骨架,具体的阐述其历史。
1.通信初级阶段原始的传递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听觉和视觉1.1 1837 年,摩尔斯发明了电报。
这一发明使通过一根铜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成为可能。
报文的每一字符被转换为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通俗地讲,就是点和划) 传输出去(Morse Code)1.2 1864年,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1.3 1876 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人工转接到程控交换:步进制、空分、时分、程控交换、光交换)1.4 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并在英国取得了专利。
当时通信距离只有30米。
1.5 1907年,弗莱明发明电子管,通信进入电子信息时代。
随后通讯工程发展迅速1915年,横贯大陆电话开通; 实现越洋语音连接。
1918年,调幅无线电广播、超外差式接收机问世1925年,开通三路明线载波电话,开始多路通信1.6 1937年,雷沃斯发明脉冲编码调制,奠定了数字通信基础。
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通信被广泛用于军事,而战争又刺激了通信技术的发展,此时雷达和微波通信技术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
1.7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它包括1.8万只电子管,占地170m*2,重30t,耗电150kW。
这个跨时代的发明使通信与计算机结合发展为数据通信。
2.近代通信阶段20世纪中叶,‘信息论’这个标新立异的理论问世,有力的动摇了传统的科学框架,为计算机与远程通信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1 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及过程汇总
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院系:姓名:学号:摘要: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本文主要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过去的电子技术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现阶段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系统ARM和EDA技术;未来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
关键字: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纳米技术正文: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下面将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一)电子管(1883年到1904年电子管问世)电子管除应用于电话放大器、海上和空中通讯外,也广泛渗透到家庭娱乐领域,将新闻、教育节目、文艺和音乐播送到千家万户。
就连飞机、雷达、火箭的发明和进一步发展,也有电子管的一臂之力。
固然电子管的产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其还是存在很多的缺点:十分笨重,能耗大、寿命短、噪声大,制造工艺也十分复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管的缺点更加暴露无遗。
在雷达工作频段上使用的普通的电子管,效果极不稳定。
移动式的军用器械和设备上使用的电子管更加笨拙,易出故障。
因此,电子管本身固有的弱点和迫切的战时需要,都促使许多科研单位和广大科学家,集中精力,迅速研制成功能取代电子管的固体元器件。
(二)晶体管产生(1950--)为了解决电子管所存在的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的尝试。
在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首次在纽约向公众展示了晶体管(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
)1948年11月,肖克利构思出一种新型晶体管,其结构像“三明治”夹心面包那样,把N型半导体夹在两层P型半导体之间。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研究和实验都十分困难。
直到1950年,人们才成功地制造出第一个PN结型晶体管。
同电子管相比,晶体管具有诸多优越性:①晶体管的构件是没有消耗的,晶体管的寿命一般比电子管长100到1000倍,②晶体管消耗电子极少,仅为电子管的十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历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门科学与技术,历史悠久。
早在20世纪50
年代,就出现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将信息工程的理论与实际应用
结合起来,成为这种新兴的科学与技术。
岁月的变迁,电子信息科学
与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由原来的抢先型水平,到现在发展稳定,成
为为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种学科。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用途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遍布各个领域,从大型的汽车到家用电器,都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影子。
同时,最能体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
术优势的是,它可以更好地改变信息数据形式,储存在电脑中;工业中,它可以精确控制各项制动系统;而国防领域,它可以实现无线通
信和行进路线跟踪等,是推动国防力量加强的重要技术核心。
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常用的软件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常用的电脑软件的使用上,包括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编程语言,网络构架,系统维护及程序设
计等现代化软件。
其中,像Matlab,C语言,Java,HTML形成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学的基础,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使用的
主要软件。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发展前景方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支撑社会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前景十分广阔,其不仅能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有关到信息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是一项未来投资必备的专业技术。
鉴于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也是众多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们理想就业和发展的方向。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发展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指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维护的一门学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概述1.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定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指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研究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维护的一门学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
1.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历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电子技术刚刚兴起,人们开始研究电子管、电视、无线电等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逐渐形成,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
1.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设有相关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涉及到国家经济、国防、科技等多个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2.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
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子工程基础、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各个方面。
2.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电子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等。
这些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际应用。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3.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包括通信、计算机、电子、航空航天、国防等多个领域。
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跨学科性强的学科,它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旨在培养掌握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设备、系统以及电子工程技术的设计、制造、实施、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迅速,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变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电子信息工程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浅析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开始了电磁学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逐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电子信息工程。
在20世纪40年代,电子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首次发明了电子管,这一里程碑事件开创了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新篇章。
电子管的发明不仅将电子技术应用于通信、广播、雷达等领域,也奠定了电子技术在计算机发展中的基础。
196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研制成功,电子信息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计算机逐渐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
19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而今,各种电子产品和信息设备层出不穷,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二、现状当前,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了技术领域中最为热门的学科之一。
与此各类电子产品和信息设备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电子信息工程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包括通信工程、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系统、智能系统等,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通信技术成为了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也已经成为了新的热点。
电子信息工程在国防、安防、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电子信息工程还为工业制造、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述学生:华学号: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院(系):信息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马旭东职称:讲师2013年 05月 07日专业综述电子信息技术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出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速,成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子技术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
首先介绍一下电子信息技术的历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自于军事应用,最早是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使得这门学科有了萌芽。
随后一战、二战爆发,在军事作战中,电子对抗与侦测逐渐成为战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雷达的研究与应用也在战争需求中飞速的发展起来了,如二战初期英国的雷达对防德国空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雷达是复杂无线电路系统,由于雷达的出现,无线电通信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没有雷达就没有今天的无线通信。
当今雷达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复杂的电子系统,把雷达拆解就是电子信息工程的所有研究方向,主要三个领域: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电路与系统,信息与信号处理。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交换局里是如何处理各种信号的,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是怎么传递数据的,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是如何的等,这些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注重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设计的基本能力;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能力;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管理能力;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及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能力;阅读相关专业英语资料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概论 (1)[115页]
1.1.1 电的发现
3)库仑扭秤
●很久以前,人们已经知道电荷只有两种,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不同电荷互相吸引。但是这种相互排斥或吸引的力 非常小,难以测量,2000多年来人们始终无法了解这种力 的规律。 ●1785年,库仑(图1-5)设计了精巧的扭秤实验(图16),利用有弹性的细小纤维扭转变形,测量微小的力, 发现了它们遵循的规律。
● 他做了一个把风筝放到雷雨云 里去的实验。他用金属丝把一个很 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 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外金属丝上 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 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 匙。于是他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 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 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图1-10)。
图1-10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第1章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
1.1 电的发现与发展 1.2 电子线路元件的发展 1.3 近代通信技术发展 1.4 计算机的发展 1.5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1.1 电的发现与发展
1.1.1 电的发现 1.1.2 电的效应 1.1.3 欧姆定律实验 1.1.4 电磁波的发现
1.1.1 电的发现
1)摩擦起电
1.1.1 电的发现
●电流是两种不同金属插在一定的溶 液内并构成回路时产生的,而肌肉提 供了这种溶液。基于这一思想,1799 年,他制造了第一个能产生持续电流 的化学电池,其装置为一系列按同样 顺序叠起来的银片、锌片和用盐水浸 泡过的硬纸板组成的柱体,叫做伏打 电堆(图1-9)。
图1-9 伏打电堆
1.1.1 电的发现
● 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 仅琥珀和煤玉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而且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后也都具有吸 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图1-1),他注意 到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 指南北的性质。为了表明与磁性的不同, 他采用琥珀的希腊字母拼音把这种性质 图1-1 摩擦起电 称为"电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早期的电学研究
• 1600年,德国科学家库里克制成了第一台产生静 电的装置。 • 1749年,( 相差145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他在电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实验,他借用了数学 上正负数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 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 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 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 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史 教师:吴显鼎 教学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引子:
欲了解一门学科,最 好的办法是先读读它的 历史。
发展史的主要内容
• 1.经典理论的主要成果; • 2.重要发明及其应用;* • 3.历史的启示
一、重要的经典理论发现
1、早期的磁学研究 • 我国古代早就发现了电磁现象。公元前 2637年,我国人祖黄帝利用磁制成了罗盘 针,罗盘的发现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据 司马迁记载,公元前9世纪,航海家已使用 指南针导航了。
富兰克林简介
• 他出身贫寒,10岁便辍学做工,12岁起 在印刷所当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 因而,他以仅读过两年小学的学历,被美 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 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录取, 六七所大学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他 是自学成才的典范。
• 1785年(相差36年)法国人库伦用自己发明的扭 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同年,他在 给法国科学院的《电力定律》的论文中详细地介 绍了他的实验装置,测试经过和实验结果。
• 在这家书店呆 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 似渴地学习。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经过 戴维(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的推荐。 1813年3月,24岁的法拉第担任了皇家学院 助理实验员。他坚信既然电能产生磁,那么 磁也能产生电。他终于发现在线圈内运动的 磁体可以在导线中产1825年,(相差5年)法国科学家安培 (H,M.Ampere,1775-1836)提出了著名的 安培定律。他从1820年开始在测量电流的 磁效应中,发现两个载流导线可以互相吸引, 又可以互相排斥。这一发现成为研究电学的 基本定律,为电动机的发明作了理论上的准 备。生于里昂一个富商的家庭,1824年担 任法兰西学院实验物理学教授。
• 法拉第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 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 一切休息时间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内容都从 头读一遍。读后还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 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 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他家境贫寒,未受过系统的正规 教育,但却在众多领域中作出惊人成就,是英国著名物理 学家、化学家。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做出过 杰出贡献堪称刻苦勤奋、探索真理、不计个人名利的典范, 对于青少年富有教育意义。 • 他的导师戴维(皇家学院实验室主任),世人却知者甚少。
• 1800年,(相差1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 (A.Vlota,1745-1827)发明了第一种化学电源— 铜锌电池,它能够把化学能不断地转变为电能, 维持单一方向的电流持续流动。不久他就开始应 用他的理论制 造各种有独创性的仪器,这一发明 具有时代的意义,引起了电磁学的一场革命。
伏特简介 • 伏特生于意大利科莫一个富有的天主教家庭 里。伏特十六岁时开始与一些著名的电学家 通信,其中有巴黎的诺莱和都灵的贝卡里亚。 贝卡里亚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国际知名的电学 家,他劝告伏特少提出理论,多做实验。事 实上,伏特年青时期的理论思想远不如他的 实验重要。随着岁月的流逝,伏特对静电的 了解至少可以和当时最好的电学家媲美。
欧姆简介
• 1803年欧姆考入埃尔兰根大学学习,后来由于家 庭经济困难,于1806年他被迫退学。通过自学, 他于1811年又重新回到爱尔兰大学,顺利地取得 了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欧姆靠教书维持生活 。从1820年起,他开始研究电磁学。为了纪念他 ,人们把电阻的单位命名为欧姆。其定义是:在 电路中两点间,当通过1安培稳恒电流时,如果这 两点间的电压为1伏特,那么这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便定义为1欧姆。
• 1831年8月26日终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 第(M.Faraday,1791-1867) (相差6年) 完成了电磁感应定律的研究。该定律揭示 了磁变生电的规律。这一发现成为发电机 和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从而使机械能变为 电能成为可能,推动了电在工业上的广泛 应用,使人类迈向了电气时代。
法拉第简介
• 1827年,当时德国的一位教师欧姆 (G.S.Ohm,1787-1854),1827年,发表 了《动力电路的数学研究》,提出了今天 普遍应用的欧姆定律,时年40岁。该定律 揭示了电阻上电压与电流的定量关系。欧 姆的研究,主要是在1817~1827年担任中 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此外,他对几何 学(1817年,他的《几何学教科书》一书 出版)、声学、仪器制造等方面都做出了 重大贡献。
• 1600年,(相差4227年)英国物理学家吉 尔伯特经过自己实验得到了大量磁力现象, 建立了重要的理论体系。他还证明了诺曼发 现的磁倾角的存在。他曾预言在地球的北极, 磁针将会变成竖直的,后来被赫德森在 1609年所证实。他发现过两极装有铁帽的 磁石,磁力大大增加,并且发现磁石与铁块 越靠近,吸引力越大,同时证明了磁石越大 对铁块的吸引也越大。他还发现吸引是相互 作用的。 • 吉尔伯特被世人称之为磁学之父。
• 1847年,(相差16年)德国科学家基尔霍 夫(G.R.Kirchhoff,1824-1887) 1845年,在 他还是一个21岁大学生的时候提出了著名 的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这一年,他发表 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稳恒电路网络中电 流、电压、电阻关系的两条电路定律,即著 名的基尔霍夫第一电路定律和基尔霍夫第 二电路定 律,解决了电器设计中电路方面 的难题。
3、电磁学的研究
• 1820年,(相差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 特(H.C.Oerster,1777-1851.)通过实验发 现了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 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 冲突作用的实验》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 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 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 域──电磁学。打开了近代电磁学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