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柴胡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药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中药柴胡的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配伍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中药柴胡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引言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

拥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具有升阳举气、疏肝解郁等功效,用于治疗胸满肋痛、头痛目眩、口苦耳聋等。

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含有柴胡皂苷等成分,具有解热、抗炎、保肝等活性,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具有重要的应用与开发价值[1]。

现将柴胡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柴胡非药典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刘玉法[2]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柴胡果实的挥发油,并用GC-MS 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出51种化合物,其中(一)一石竹烯氧化物等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范娅[3]等对利用GC-MS技术对北柴胡种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对不同来源的6种北柴胡种子表型性状及生活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北柴胡种子化合物共有成分α-石竹烯和β-石竹烯与生活力呈显著相关关系。

首次系统研究了不同产地北柴胡种子生活力与挥发油成分之间的关系,为北柴胡种子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李慧敏[4]等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对野生柴胡和栽培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来分析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认为北柴胡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花、叶>茎>根,柴胡不同部位所含总黄酮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大潜力。

以上研究表明,柴胡非药典入药部位果实、种子、茎、叶、花等均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并具有生物活性。

2.柴胡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1柴胡皂苷D成分的研究管淑红[5]通过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将柴胡皂苷D配置成4个浓度梯度,分4组分别干预培养,观察柴胡皂苷D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B y c o mb i n g p e r t i n e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s u mma r i z i n g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e s o f c h e mi c l a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R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o n Ch e mi n c a l Co mp o s i t i o n s i n Bu p l e u r u m Ch i n e n s e R e l a t e d wi t h E f i c a c y a n d T o x i c i t y
中国药物警戒第 1 O卷第 9期
2 0 1 3年 9月 S e p t e mb e r , 2 0 1 3 , V o l 1 0 , N o . 9
中 图 分 类 号: R 2 8 2 R 2 8 5 ・ 5文 献 标 识 码: A文 章 编 号: ’ 6 7 2 — 8 6 2 9 ( 2 0 1 3 ) 0 9 — 0 5 4 5 一 o 4
・ 综述 ・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 的柴胡化学成 分研 究进展
黄伟 1吕征 z孙蓉 ( 山东省 中医药研究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z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5 0 3 5 5 )
摘要: 目的 总结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柴胡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明确柴胡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 , 为进一步研究柴胡
Ch i ne n s e we r e a n ly a z e d, c o l l a t e d a n d s u mm a r i z e d .Re s ul t s The ma i n c h e i c m l a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Bu p l e u r u m Ch i ne n s e Wa s s a i k o s a p o n i n ,n a p h t h a , l f a v o n o i d s , p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a n d p l a n t s t e r o l ,e t c , a nd t h e s a i ko s a po i n a n d n a p ht h a we r e t he ma i n c h e i c m l a c o mp o s i t i on s ; t h e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l a a c t i v i y t r e s e a r c h wa s f o c u s e d o n s a i k o s a p o n i n, n a p h t h a , l f a v o no i d s a n d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Scientific name: Bupleurum chinense)是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胃炎等疾病。

本报告将介绍柴胡的药理研究结果。

多项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首先,柴胡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柴胡中的活性成分对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调节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在肝脏保护方面,柴胡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增强肝癌细胞凋亡,减轻肝纤维化等病理过程。

此外,柴胡还具有抗肿瘤、抗抑郁、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柴胡的药理作用机制也得到了一定的研究。

研究发现,柴胡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来发挥其药理活性。

例如,柴胡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另外,柴胡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达到治疗作用。

该药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柴胡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毒性。

长期或高剂量使用柴胡可能导致肝脏损伤、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柴胡时应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总结起来,柴胡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景。

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减少潜
在的副作用和毒性。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柴胡的药理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和安全用法。

柴胡中药资源研究进展

柴胡中药资源研究进展

柴胡中药资源研究进展王梦迪;靳光乾【摘要】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按柴胡的植物资源、主要产地、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和安全性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和归纳,为柴胡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49)003【总页数】5页(P107-110,114)【关键词】柴胡;产地;植物资源;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安全性【作者】王梦迪;靳光乾【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或狭叶柴胡B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d.的干燥根。

按照它们的形状不同,柴胡又称“北柴胡”,狭叶柴胡又称“南柴胡”、“香柴胡”、“软柴胡”、“红柴胡”和“软苗柴胡”等[1]。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柴胡,别名北柴。

为常用大宗药材,辛、苦、微寒。

归肝、胆经。

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

常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的治疗。

山西、河北、河南和陕西盛产北柴胡;四川、安徽和黑龙江盛产狭叶柴胡,而湖北是南、北柴胡的主要产地。

山西、河北等省近年人工种植面积较大。

目前市场品种混乱,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各地积极开展人工种植。

现对柴胡的植物资源、主要产地、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情况整理归纳,以期为柴胡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柴胡的植物资源柴胡属约有150 种植物,我国分布42 种、17 变种、7 变型[2]。

在不同地域和市场中,作为柴胡药材使用的植物来源多达25 种、8 变种、3 变型[3]。

而各种柴胡的混用、滥用造成了柴胡的药材质量差异大和用药安全问题,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假冒伪劣品种,因此要更加重视不同品种的区分和鉴别。

1.1 药典收载正宗柴胡药材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 和狭叶柴胡B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d.2 个正宗药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2), 411-41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206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郑 丽1,金 翔1,2*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2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宜昌市中医医院,湖北 宜昌收稿日期:2023年1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1日摘 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精神神经心理疾病的经典名方,其不仅抗抑郁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近年来,针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大量的研究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强海马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提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调节信号传导通路、改善“肠道菌群”环境、调节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有关。

文章筛选今年来研究角度新颖、实验方法科学的文献,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运用治疗抑郁症作一综述,发现临床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疗效显著,若联合其他疗法,效果更佳。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抑郁症,药理作用,中医药,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f Bupleurum plus Dragon Bone and Oyster Shell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Li Zheng 1, Xiang Jin 1,2*1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Yich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Yichang HubeiReceived: Jan. 4th , 2023; accepted: Feb. 10th , 2023; published: Feb. 21st , 2023AbstractBupleurum plus dragon bone and oyster shell, is a classic recipe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通讯作者。

柴胡的副作用研究报告

柴胡的副作用研究报告

柴胡的副作用研究报告
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很多功效。

然而,使用柴胡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一份柴胡副作用的研究报告:
1. 柴胡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一些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柴胡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如肝酶升高和肝功能不全等。

2. 柴胡可能引起肠胃不适:一些患者在使用柴胡时报告了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3. 柴胡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有报道称,柴胡使用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或其他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等。

4. 柴胡可能引发药物相互作用:柴胡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变化或副作用增加。

特别是与抗凝药物、抗癫痫药物等联合使用时需谨慎。

5. 柴胡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柴胡对心脏和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血压波动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副作用并非所有人使用柴胡时都会出现,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个体差异、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使用柴胡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以评估患者个体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用药和监测。

此外,停用柴胡后,如出现不适反应应及时就医。

柴胡皂苷a药理学研究进展

柴胡皂苷a药理学研究进展

D01:10. 13193/j.issn. 1673-7717.2021.04.007柴胡皂苷a药理学研究进展程玉鹏,姜丽丽,王语哲,仁朋英,高宁,王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柴胡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正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由于柴胡广泛的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范围,使得关于柴胡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柴胡皂苷a是从柴胡中分离得到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在抗肿瘤、抗炎、抗癫痫、保肝护肝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基于C N K I与ISI W e b of K n o w l e d g e数据库查找及追溯了近年来关于柴胡皂苷a的最新研究文献报道,归纳总结了其药理学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 考。

关键词:柴胡;天然产物;抗肿瘤;抗炎;抗癫痫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21 )04-0024>04Research Progress on Pharmacology of Saikosaponin aC H E N G Y u p e n g,J I A N G Lili,W A N G Y u z h e,R E N Pengying,G A O N i n g,W A N G B o(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 ,Heilongjiang, China)Abstract :C h a i h u(Bupleuri R a dix),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i s the dried root of Chaihu(Bupleurum chinense D C.or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T h e research on C h aihu(Bupleuri Radix)and i t s bioactive c o m p o u n d s have been receiving gar­nered plenty of attention,for a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Saikosaponin a,isolated from Chaihu (Bupleuri R a dix),is a kind of natural c o m p o u n d s with m a n 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There were reports of saikosaponin a a-bout anti- t u mor,anti- inflammatory,anti- epilepsy,liver protection and so o n.Based on C N K I and ISI W e b of knowledge da­tabase,this paper searched and traced the latest literature on pharmacology of saikosaponin a and m a d e a s u m m a r y,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Keywords:C h a i h u( Bupleuri R a dix);natural product;anti- tumor;anti- inflammatory;anti- epilepsy柴胡阜苷a(saikosaponin a,S S a)是中药柴胡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结构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分子式为C42 H6s〇13,分子量781 g/m o l,其与柴胡皂苷d互为异构体,区别在 于柴胡皂苷a的16位羟基是p构型,柴胡皂苷d在相应位点 为a构型(图I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将柴胡皂苷SSa 的含量作为柴胡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对于S S a的药效作用研 究也受到广泛关注。

柴胡

柴胡

• 2006年,谢晖等人通过对9种柴胡属药用植物 rDNA ITS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柴胡属植物 ITS 序列与外类群ITS序列比对同源性均小于75%, 序列间两两比对同源性均大于88%, 同种植物则 大于 99%。 • 结果:ITS 序列作为柴胡类药材鉴定依据具有一 定实用性和可靠性。
柴胡属植物的分子标记分类-应用

• •


• • • • •
细茎有柄柴胡与有柄柴胡: 细茎有柄柴胡,为有柄柴胡的变种。 染色体资料显示: 细茎有柄柴胡:2n=12 基数x=6 有柄柴胡:2n=16 基数x=8 细茎有柄柴胡独立为一个种。
柴胡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1.
柴胡属植物的简介
2. 2.
柴胡属植物的分类方法简介
3. 3.
柴胡属植物分类争议
柴胡属植物的分子标记分类
• 2002年,梁之桃等通过实验对比正品柴胡和柴胡 属的5种植物,证实RAPD法可准确鉴定正品柴胡 及其近似种。 • 2006年,丁锐等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对 5 种柴胡脂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发现各种柴 胡均有特征谱带,据此将 5 种柴胡分开。
柴胡属植物的分子标记分类
柴胡属植物的分类争议
• 《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大叶柴胡 均作为柴胡属下的一个种。 • 1998年,舒璞等提出将柴胡属分为大叶柴胡亚属 和真柴胡亚属。
柴胡属植物的分类争议
形态学
化学成分
大叶柴胡: 种?亚属?
显微结构
分子标记
柴胡属植物的分类争议
• 形态学:具明显的根茎。叶大形,基部扩大成心形 或耳状抱茎,一级叶脉羽状,部分叶脉呈网状。花瓣 顶端小舌片开裂,裂口呈三角形;花柱长,分生果横剖 面近圆形。——大叶柴胡亚属 • 无明显的根茎。叶较窄小,基部不扩大成心形或耳 状抱茎,叶脉近平行或成弧形。花瓣顶端小舌片内 卷,但不开裂。花柱短。分生果横剖面五角形。— —真柴胡亚属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药理研究报告
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其主要功效包括疏肝解郁、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等。

柴胡的药理研究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将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柴胡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柴胡素、青娘皮苷、柴胡木酚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柴胡中主要的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可发挥柴胡的药理作用。

其次,柴胡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柴胡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抗抑郁、镇静安眠、改善情绪等作用。

其次,柴胡具有抗炎作用,可以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此外,柴胡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最后,柴胡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最后,柴胡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柴胡可以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肝胆湿热等疾病。

此外,柴胡还可以用于治疗感冒、风热咳嗽、高热等症状。

临床研究发现,柴胡具有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柴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草药,其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抑郁、抗炎、抗病毒和抗氧化等。

临床应用方面,柴胡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对提高治疗效
果、减轻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仍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其药理机制,为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柴胡的药理作用 - 谭聪20112644

柴胡的药理作用 - 谭聪20112644

柴胡性微寒,味苦,微辛,功 可轻清、升散、疏泄,既能透 表退热、疏肝解郁,又可升举 阳气,可治妇女月经不调。临 床上常用其疏散少阳半表半里 之邪,疗寒热往来、气虚下陷 之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柴 胡具有抗炎、保肝、解热、镇 痛等功效。
1 柴胡的化学成分
柴胡主含柴胡皂苷、挥发油、α一菠菜甾醇、多糖等。 其中皂苷中有柴胡皂苷a、c、d ( Saikosapon in a. c. d),柴胡皂苷元有F、E、G( Saikogen in F、E、 G)龙吉甘元(long isp inogen in)等。最近又从北柴 胡中发现新皂苷柴胡皂苷七,其结构为3β,16β, 28-三 羟基-11α-甲氧基-12-齐墩果烯-3-0-β-D-葡萄糖基(1→3)-β2D-呋糖苷。北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 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酸、葡萄糖及皂 苷等。从柴胡的干燥根中提得柴胡总皂苷是柴胡的主要 有效成份,已证明其有镇静、止痛、解热镇咳和抗炎作 用,近年来研究主要围绕其进行。
2.3抗炎作用
柴胡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柴胡皂苷是其抗 炎的有效成分。柴胡皂苷d的抗炎作用最强, 它对多种炎症过程包括炎性渗出、毛细血管 通透性升高、炎症介质释放、白细胞游走和 结缔组织增生等均有抑制作用。柴胡的抗炎 作用与强的松龙相似,但无毒副作用,抗炎 作用的机理是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使糖皮 质激素分泌增加。
柴胡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临床兽医学 谭聪 20112644

1柴胡的化学成分 2柴胡的药理作用

柴胡是常用中药,原植物是伞形科柴胡、狭 叶柴胡或同属20余种植物,以干燥根供药用。 中国药典收录有两种:柴胡Buplerum de和 Bupleurum.scorzonerfolium W ILLD.前 者称北柴胡,后者称南柴胡。柴胡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伤寒论》、 《千金翼方》、《本草求真》等历代医家名 著中均有详细记载。

《伤寒论》柴胡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伤寒论》柴胡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第22卷第1 2期2020年12月这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22 No. 12Dec., 2020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0.12.041《伤寒论》柴胡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苏坤涵,刘万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14)摘要:柴胡类方是《伤寒论》少阳病篇记载方剂,具有和解少阳、调杨枢机、斡旋中州的功效,包括小柴胡汤、柴 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六方。

柴胡类方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应用广泛,灵活化裁原方药味,或配合中医外治,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发挥中医药控制病情发展、预防疾病复发的 优势,结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成果,初步探讨柴胡类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关键词:伤寒论;柴胡类方;消化系统疾病;综述中图分类号:R222.2; R714.2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20) 12-0180-05 R esearch P ro g re ss on th e A p p licatio n o f B u p leu ru m P re sc rip tio n in D igestive DiseasesSU Kunhan,LIU Wanli(Nanjing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Nanjing210014, Jian gsu,China)A b s tr a c t:B upleurum prescription is recorcied in T reatise on F e b rile D iseases has the effect of reconciling Shaoyang,adjusting the smooth card inal,and resolving the central state,including Xiaorhaihu D ecoction,Chaihu Guizhi D ecoction,Chaihu Mangxiao D ecoction,Chaihu Guizhi Ganjiang Decoction, Chaihu Longgu M uli D ecoction.Bupleurum prescrip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d iseases,flexible to cut the original prescription flavor,or with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the us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to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and prevent disease 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pharmacological experim ents,the mechanism of bupleurum formulae in the treatment of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clinical treatment.K e y w o rd s:Treatise on Feihrila D iseases;hupleumm prescription;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ummarize《伤寒论》中少阳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张仲景针对其邪正分争、枢机不利、易传多变的病机特点,用柴胡、黄芩等药物遣方治疗少阳病本证或变证,其中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和解少阳、调畅枢机,并在此方基础上随证化裁,旨在同治经腑,通达表里,兼参正邪,通过改变小柴胡汤的药量、药味或服药方法等创立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六方合称为柴胡类方笔者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伤寒论》柴胡类方的临床应用特点,并结合现代药理实验成果初步探讨柴胡类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草药的神奇功效柴胡调理失眠

中草药的神奇功效柴胡调理失眠

中草药的神奇功效柴胡调理失眠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被认为具有调理失眠的神奇功效。

本文将探讨柴胡的起源、药理作用以及其治疗失眠的方法。

一、柴胡的起源柴胡,学名为Bupleurum falcatum,属于毛茛科植物。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日本等东亚地区。

中医学中,柴胡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

它的神奇功效被人们广泛关注和使用。

二、柴胡的药理作用柴胡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失眠有着显著的疗效。

具体来说,柴胡能够舒缓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柴胡还能够调节体内的生物钟,促进正常的睡眠模式。

三、柴胡治疗失眠的方法柴胡治疗失眠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 中草药煎剂将柴胡与其他具有镇静作用的中草药(如决明子、杜仲)搭配使用,煎煮成煎剂。

服用时可根据个人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2. 柴胡粉末将柴胡研磨成粉末,每天取适量加入温开水中饮用。

柴胡粉末能够迅速起效,帮助人们快速入睡。

但是长期使用柴胡粉末可能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负担,因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柴胡药丸将柴胡粉末与其它草药制成药丸,每天服用适量。

柴胡药丸的优点是方便携带和保存,适合需要频繁旅行的人群。

但是使用柴胡药丸需要注意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总之,柴胡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调理失眠的神奇功效。

它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并能缓解紧张情绪和焦虑。

对于失眠患者来说,柴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然而,使用柴胡需要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不同人的体质和病情也需要考虑,因此在使用柴胡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柴胡的神奇功效以及治疗失眠的方法。

柴胡的药理作用

柴胡的药理作用

柴胡的药理作用柴胡(学名:Bupleurum chinense),又称柴胡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据传,柴胡在中医药学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柴胡的药理作用以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1. 抗炎作用柴胡被发现拥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内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柴胡还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起到抗炎作用。

2. 抗抑郁作用柴胡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

研究发现,柴胡中的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脑内5-HT的水平,从而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此外,柴胡还能够改善人体内的生化指标,如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状态。

3. 抗病毒作用柴胡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尤其在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方面表现良好。

研究显示,柴胡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HBV的复制和繁殖,减少病毒的数量,降低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

此外,柴胡还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

4. 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柴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柴胡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此外,柴胡还能够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5. 镇痛作用柴胡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治疗。

研究发现,柴胡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柴胡还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镇痛的效果。

总结:柴胡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抑郁、抗病毒、抗肿瘤和镇痛作用等。

这些药理作用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支持,为柴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虽然柴胡具有许多药理活性,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需遵循合适的用药剂量和方法,并结合具体疾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介绍了柴胡的部分药理作用,其它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北柴胡的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北柴胡的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北柴胡的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谭玲玲,陈 莹,蔡 霞*,胡正海X(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 柴胡属(B upleur um L.)是伞形科植物中的大属之一,始载于Linnaeus1737年发表的《植物属志》。

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柴胡属植物在200种左右,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及亚热带地区。

我国现已知有柴胡属植物41种、17变种、7变型,占全世界种类的1/5以上,在西北5省区的药用种类就有21种之多[1]。

柴胡为我国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

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收录的柴胡原植物有2种,即北柴胡B.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B.scorz o nerif olium Willd.。

近年来,对柴胡的研究已比较深入,其中,以北柴胡、南柴胡、三岛柴胡的研究报道最多。

北柴胡常以干燥根供药用,因其药材主根粗大,且质地坚硬,又被称为“硬柴胡”。

北柴胡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各地,主产于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区,生长于向阳山坡、路边、岸旁或草丛中[1]。

1 北柴胡在柴胡属的分类位置1910年Wolff在考虑叶的特征以及小苞片的颜色、数目和叶脉数的基础上将世界柴胡属植物分为6个组(section),包括中国的11种,北柴胡被归类于sect.4Eub up leur a Briq. Subsect.4Nervosa Godr.,而Linczevsky系统根据叶形、果实中的油管数将前苏联的42种柴胡属植物分为了3亚属、6组,中国的13个种包括北柴胡被划归为Subgen.B u p leur oty-pus K.-P ol.Sect.1E ubupleur otypus K.-P ol.。

舒璞等对柴胡属植物的形态、解剖和花粉的性状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对我国药用的14种、2变种、1变型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

首次提出了中国柴胡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分为大叶柴胡亚属和真叶柴胡亚属,又把真叶柴胡亚属分为两个组,即大苞组和小苞组[2]。

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一、本文概述柴胡疏肝散,源于古代中医经典方剂,历经千年的临床验证,被誉为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良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其潜在的治疗价值和应用前景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方法,以期为柴胡疏肝散的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首先概述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柴胡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并分析这些成分在药理作用中的贡献。

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柴胡疏肝散在疏肝解郁、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柴胡疏肝散的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方法,包括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分析、代谢组学等方法,以期全面评价其质量和疗效。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柴胡疏肝散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贡献一份力量。

二、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柴胡疏肝散,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应用广泛的中药方剂,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

柴胡疏肝散主要由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陈皮、川芎等多种中草药组成,这些中草药在配伍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

在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柴胡皂苷类化合物,如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等。

这些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是柴胡疏肝散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白芍中的芍药苷、甘草中的甘草酸、枳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等也是柴胡疏肝散的重要成分,它们在方剂中协同作用,增强了方剂的整体疗效。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研究者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先进的分析手段,对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和鉴定,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合物和活性成分。

柴胡皂苷抗炎、抗氧化和降脂研究进展

柴胡皂苷抗炎、抗氧化和降脂研究进展

柴胡皂苷抗炎、抗氧化和降脂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柴胡,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其在中医药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柴胡皂苷,作为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在抗炎、抗氧化和降脂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柴胡皂苷在抗炎、抗氧化和降脂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其药理机制、拓展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柴胡皂苷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为后续的药理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随后,重点综述了柴胡皂苷在抗炎、抗氧化和降脂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其作用机制、实验证据以及临床应用潜力。

在抗炎作用方面,柴胡皂苷被证实能够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在抗氧化方面,其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保护细胞和组织免受氧化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在降脂方面,柴胡皂苷能够通过调节血脂代谢相关酶和受体的表达,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文章还对柴胡皂苷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其在抗炎、抗氧化和降脂方面的独特作用使其成为潜在的治疗药物。

然而,目前关于柴胡皂苷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临床试验数据有限等。

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探索柴胡皂苷的药理机制,并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和评述柴胡皂苷在抗炎、抗氧化和降脂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推动其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柴胡皂苷的抗炎作用研究进展柴胡皂苷,作为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在抗炎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柴胡皂苷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柴胡皂苷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在多种炎症模型中,柴胡皂苷被发现能够有效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生成和释放。

这些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们的过量产生会加剧炎症过程。

柴胡皂苷通过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柴胡类方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柴胡类方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柴胡类方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程光豪;张凯清;袁亚樱;何汇豪;刘荣虎;饶亚平;黄家昌;张孟哲;韩景波
【期刊名称】《国医论坛》
【年(卷),期】2024(39)3
【摘要】文章综述了柴胡类方剂治疗高血压的机理和疗效。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柴胡类方,在治疗高血压病中能够有效地降
低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缓解高血压并发症,并且还能降低使用降压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程光豪;张凯清;袁亚樱;何汇豪;刘荣虎;饶亚平;黄家昌;张孟哲;韩景波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3
【相关文献】
1.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2.柴胡类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3.柴胡有效成分及其类方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柴胡类方治
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5.柴胡类方治疗早期肝硬化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柴胡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柴胡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0 V ol.(12) No.33 -120- 中西医学·药理研究中药柴胡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dvances 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aikosaponinsfrom Bupleurum chinense张耀峰(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61)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20)33-0120-02【摘要】柴胡最早的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是历来的辛凉解表常用药物。

柴胡不仅要广泛的应用,且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柴胡皂苷是柴胡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中国国内对柴胡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从其抗炎、抗病毒、抗细菌内毒素的作用、解热、镇咳的作用,镇静、镇痛、抗癫痫的作用、保肝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药理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柴胡皂苷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柴胡皂苷;药理作用【Abstract】Bupleurum chinense is first recorded in the Shennong's Classic of Materia Medica, which has always been a popular medicine for relieving symptoms. Bupleurum chinense is not only widely used, but also has a long history of application. Bupleurum saikosaponin is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active ingredient of Bupleurum chinens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Bupleurum chinense saikosaponin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is reviewed, including its anti-inflammatory, anti-virus, anti-bacterial endotoxin, antipyretic, antitussive, sedative, analgesic and anti-epileptic eff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saikosaponin resources,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hepatoprotective and antineoplastic actions are elaborated.【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Bupleurum saikosapon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doi:10.3969/j.issn.1674-7860.2020.33.047柴胡是中医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摘要: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不断上升。

柴胡是一种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疾病。

本文综述了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根据文献报道,柴胡类方具有调节心律、减少心率和改善心肌功能等多种作用机制,可以显著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表现,特别是对房颤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逐渐得到认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柴胡,心律失常,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引言: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上升。

心律失常可以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等不同类型,其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导致昏迷或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因此,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

柴胡是一种中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包括心律失常。

柴胡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清热解毒、解表散邪的药物,其性味为苦、微寒,归肝、胆经。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调节心律、减少心率和改善心肌功能等多种作用机制。

本文综述了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用机制:1. 调节心律柴胡具有调节心律的作用,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达到抑制或激活心脏的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类方具有增强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肌细胞膜的阈电位等作用机制,从而控制心律失常。

2. 减少心率柴胡类方也具有减少心率的作用,可以减少心房或心室的收缩次数,减轻心肌负担。

研究表明,柴胡类方可以抑制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减少心脏的自主节律活动,从而降低心率。

3. 改善心肌功能柴胡类方还具有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通过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和能量供应,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和缺氧的程度,保护心肌功能。

临床疗效:根据文献报道,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调节心律柴胡类方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中药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

其应用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在多种病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药柴胡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一、柴胡的化学成分柴胡主要含有柴胡皂苷、挥发油、甾醇、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柴胡皂苷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二、柴胡的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柴胡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能够通过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影响体温的调节机制,从而降低发热者的体温。

2、抗炎作用柴胡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保肝利胆作用柴胡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同时,还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具有利胆的作用。

4、免疫调节作用柴胡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5、抗肿瘤作用部分研究显示,柴胡中的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三、柴胡的临床应用1、感冒发热对于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发热,柴胡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在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半夏等配合,能有效缓解发热症状。

2、肝郁气滞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是许多情志相关疾病的主要病机。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情绪抑郁等,如柴胡疏肝散。

3、月经不调女性月经不调,尤其是由于肝气郁结导致的经行不畅、痛经等,柴胡常与当归、白芍等配伍,以调理月经。

4、疟疾在古代,柴胡是治疗疟疾的常用药之一。

现代研究也表明,柴胡对于疟疾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慢性肝炎由于柴胡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在慢性肝炎的治疗中,常作为辅助用药,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四、柴胡的用药注意事项1、剂量控制柴胡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2、用药禁忌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者慎用柴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柴胡的研究进展摘要: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本文综合讲述了柴胡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主要药效成分之一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和质量评价。

关键字:柴胡皂苷提取质量评价1. 概述柴胡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和常用中药,《中国药典》规定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umchineseDC)和狭叶柴胡(南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 Willd)为中药正品的原植物,其同属20余种植物的根也常入药。

柴胡具有驱散退热、舒肝生阳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及子宫脱垂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免疫增强、保肝利胆、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具有极高的药用研究价值。

柴胡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皂苷和挥发油,皂苷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本篇论文重在讨论柴胡的皂苷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以及质量评价。

2. 化学成分柴胡根中主要成份为柴胡皂苷,其次含有植物甾醇、侧金盏花醇,以及少量挥发油、多糖;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类、少量皂苷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成分。

[1]2.1. 皂苷类柴胡中主要含有柴胡皂苷a、c、d;尚含3一0一乙酞基柴胡皂苷a、6一0一乙酞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e、6一0一乙酞柴胡皂苷一a,23一0一乙酞基柴胡皂苷乙一d;6一0一乙基柴胡皂苷一b:,柴胡皂苷一f等。

图1:皂苷结构●皂苷a(C42H68O13)化学结构:物理性质:本品为结晶粉末,易溶于水,稀醇,特别是热水和热醇,在丁醇和戊醇中溶解性大,难溶或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溶剂。

化学反应:Molish反应阳性,Lieberman-Burchard反应产生紫色。

药理作用[2]:有抗炎作用和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以及镇静、解热作用。

●皂苷c(C48H78O17)化学结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稀醇,特别是热水和热醇,在丁醇和戊醇中溶解性大,难溶或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溶剂。

化学性质:Molish反应阳性,Lieberman-Burchard反应产生紫色。

药理作用:保肝、抗细菌内毒素等作用。

皂苷d(C42H68O13)化学结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化学性质:Molish反应阳性,Lieberman-Burchard反应产生紫色。

药理作用:有抗炎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2.2. 挥发油[3]北柴胡的挥发油中含有2-甲基环戊酮、柠檬烯、月桂烯、桃金娘烯醇、牛儿醇、十六(烷)酸、戊酸甲酯、己酸甲酯、庚酸甲酯、戊酸、己酸、庚酸等80多种成分[4]。

有关柴胡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已有一些研究报道。

李瑞林等通过实验得出一个可以提高柴胡中挥发性成分提取率的新工艺[5]。

刘陪建等则以吸光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出温浸4 h,100 g生药以4 mL/min的蒸馏速度,蒸馏量为原工艺6倍的最佳提取工艺[6]。

而药理实验则表明从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低分子醛酮部分、内酯及酚性部分为解热的有效部分,酸性部分为抗炎部分,北柴胡挥发油抗炎作用较南柴胡强,而南柴胡中挥发油主要起解热作用,抗炎作用较弱[7]。

2.3. 黄酮类柴胡中的黄酮类成分主要为黄酮醇类,又分为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三个主要苷元。

2.4. 木脂素类柴胡中的木脂素类大多为油状物,且多从植物叶中分离得到。

目前己从该属植物中分到3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3种结构类型:木脂内酯类、单环氧木脂素及双环氧木脂素。

2.5. 香豆素类柴胡中分得的香豆素类多为简单香豆素类,它们是脱肠草素、蒿属香豆素、白柠檬素、白蜡树亭、七叶亭等~2.6. 甾醇类柴胡的地上部分含有A一菠菜甾醇,柴胡的茎中还含有B一谷甾醇。

2.7. 多糖北柴胡多糖基本由阿拉伯糖、核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及鼠李糖组成,南柴胡多糖成分与北柴胡相近,但无鼠李糖而有甘露糖。

3. 总皂苷的提取与分离3.1 总皂苷的提取与纯化柴胡皂苷的提取方法最为传统的是溶剂提取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如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法、半仿生提取法、超临界流体CO2法、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法等也相继应用于柴胡皂苷的提取,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1.1. 溶剂提取法该法是中药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8]。

根据柴胡中各种成分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取柴胡细粉50克,置圆底烧瓶中,用含0.5%吡啶的95%乙醇溶液[9]回流提取,提取三次,依次的量为500ml、400ml、300ml,每次1h,合并乙醇提取液,过滤,去除残渣。

回收乙醇得浓缩物,加水后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将正丁醇回收,加入乙醚使之沉淀,过滤得粗总皂苷。

再用热的乙酸乙酯除去油状物后,得精制总皂苷。

该方法适合于在实验室操作,方法原理简单,操作方便,但存在周期长、工序多以及提取率低等问题。

3.1.2. 超临界提取法[10]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tion,简称SFE)技术是近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迅速发展的新一代化工分离技术。

原理:超临界CO2对物料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

超临界CO2对溶质的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的改变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

提取完成后, 改变体系温度和压力, 使超临界CO2变成普通气体逸散出去。

SFE-CO2法提取工艺的基本流程:●步骤:将一定量的柴胡干粉投入萃取釜中,对萃取釜、解析釜Ⅰ、解析釜Ⅱ、贮罐分别进行加热或冷却。

当达到所选定的温度时,开启CO2气瓶对系统进行加压,当达到所选定的压力时,关闭气瓶,循环萃取,并保持恒温恒压。

当达到所选定的萃取时间后,从解析釜Ⅰ、解析釜Ⅱ出料口出料,得柴胡皂苷类成分。

●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30 MPa,温度65℃;解析釜Ⅰ的压力12MPa,温度55℃;解析釜Ⅱ的压力6MPa,温度43℃;萃取时间3 h,夹带剂为60%乙醇。

该法可以在接近室温条件下萃取, 适用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无有机溶剂残留, 产品纯度高, 操作简单, 节能。

但SFE-CO2技术的局限性在于: CO2因其非极性和分子质量较小的特点, 对许多强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缺乏足够的溶解性而提取率不高。

3.1.3. 微波辅助萃取法20实际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将微波和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结合的一种萃取方法。

利用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 使得细胞内的某些成分被微波选择性加热, 导致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程度和速度Wanwipa[11]等对皂苷的提取条件做了研究, 最佳条件为50℃, 料液比(w/v) :l :150, 微波萃取4 m in。

且微波萃取6min能达到的提取率, 有机溶剂提取、索氏提取、热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需要2—14 h 才能达到。

该法是一种提取时间极短, 设备简单、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提取效率高, 投资较少的提取中药活性成分的新技术。

但这一技术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尚属起步, 其萃取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3.1.4. 超声法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

王志花[12]等以溶剂法为基础,利用超声法对柴胡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考察了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样品浸渍时间等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优选出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5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min、样品浸渍时间24h 。

超声提取技术能避免高温高压对有效成分的破坏。

但它对容器壁的厚薄及容器放置位置要求较高, 否则会影响药材浸出效果, 而且目前实验研究都是处于很小规模, 要用于大规模生产, 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有关工程设备的放大问题。

3.1.5. 半仿生提取法(SBE法)在1995年张兆旺[13]等提出了“半仿生提取法”的中药提取新概念。

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 模拟口服给药及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原理,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即将药料先用一定pH 的酸水提取, 继以一定pH的碱提取,提取液分别滤过、浓缩,制成制剂。

这种新提取法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1.6. AB- 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柴胡总皂苷[14]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和筛选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它的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

●树脂预处理: 以95%乙醇浸泡树脂24h,充分溶胀后湿法装柱, 以95%乙醇洗脱至流出液澄清, 流出液与95%乙醇紫外扫描吸收相近为止, 再用蒸馏水洗至无醇味,备用●上柱药液的制备: 取柴胡饮片200g, 取柴胡饮片, 加入10倍量含1.0%无水碳酸钠的80%乙醇, 提取3次, 每次1. 5h。

合并滤液, 回收乙醇, 加水稀释250ml,测得柴胡总皂苷的含量。

●选用AB- 8大孔吸附树脂,取100m l柴胡提取液,以1BV ml/h的速度上样, 放置2h后, 用去离子水150ml以1BV ml/h的速度洗脱,弃去洗脱液, 再用20%乙醇150ml以1BV ml/h的速度洗脱, 弃去洗脱液, 用70%乙醇150ml以2BV ml/h的速度洗脱, 收集洗脱液, 减压回收乙醇,干燥,粉碎,得到柴胡总皂苷。

大孔吸附树脂作为一种有机高聚吸附剂, 具有选择性吸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 应用于皂苷类成分的分离有较好的结果。

3.2. 总皂苷的分离-硅胶柱色谱分离[15]取精制的柴胡总皂苷经硅胶(200~300目)柱层析,用三氯甲烷-苯-乙酸乙酯-甲酸-水(45:2:3:60:40)上行法分离洗脱,分段收集,流份38-48为柴胡皂苷C,流份155-195为柴胡皂苷A,流分235-300为柴胡皂苷D。

4. 柴胡的质量标准4.1. 理化检识[16]●理化鉴别可以鉴别柴胡皂苷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理化鉴别方法。

●泡沫实验:柴胡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可为皂苷的鉴别。

●显色反应:通过Liebermann-Burchard颜色反应(将样品溶于乙酸酐中,加浓硫酸-乙酸酐数滴,可产生黄红紫蓝的颜色变化,最后褪色)和Molish反应(样品的提取液加5%α-萘酚乙酸1-3滴,摇匀后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在两液面间有紫色环产生,说明样品中有糖或苷类)呈阳性,可推测柴胡皂苷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溶血实验:柴胡皂苷用生理盐水溶解后,加几滴红细胞悬浮液,溶液由浑浊变澄明,发生溶血现象。

4.2. 薄层色谱检识薄层色谱法是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并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中国药典收载薄层色谱法用于柴胡总皂苷成分的定性鉴别,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对仪器要求不高,适宜广泛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