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烈士陵园参观感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自忠烈士陵园参观感想

参与者:赵腾,金高正,贾智强,李玉闯

调研方法:文献调研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如今,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革命先烈生前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革命先烈奉献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对于我们7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蕴育着怎样的内涵?我认为,不管时光如何流逝,这种奉献精神的内涵始终不变:随着时代的变化将赋予其新的内容,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为了感受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小组参观了张自忠烈士陵园和纪念馆,回顾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从中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开始伟大的民族复兴。

我们在历史书中认识了张自忠将军,他是一位著名的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周恩来称其为: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李先念评价他为:抗日名将,民族英烈。高风亮节,气壮山河;胡锦涛赞美其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足见张自忠烈士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我们小组四人怀着对张自忠烈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拜访位于重庆市到青木关公路侧梅花山麓的张自忠将军墓。张自忠将军墓位于重庆市北碚到青木关公路侧梅花山麓。梅花山原名雨台山,1942年,冯玉祥将军题写此山名,并亲自栽植大量梅花树,借用“史可法扬州梅花岭殉国”的历史事件,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张自忠将军在1940年阵亡后,11月16日下葬于此。199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烈士陵园。

张自忠将军烈士陵园依山傍水,在山脚下是一个碧绿的湖泊,进入大门后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柏树,整个陵园显得庄严肃穆。在陵园门口,我们四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句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陵园中间塑有张自忠将军的铜像,在张自忠铜像的右侧,有一座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张自忠的履历,生前参加过的战役,牺牲后国共两党和各界人士的祭奠活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各界的祭奠活动等。绕过张自忠铜像,登上四十节台阶,迎面的墙壁上赫然写着“梅花山”三个隶书大字石刻,每字1米见方。还有刻有“英烈千秋”的石碑,来纪念这位人们怀念的将军。在陵园的最上方,青石包裹的土堆,就是张自忠将军的墓冢。此墓呈“馒头”状,坐南朝北,高6.24米,周长21米,条石镶边,拱石封顶,旁别竖立着一块《先兄荩忱上将墓表》,结尾处写有“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五月十六日张自明率侄男廉珍女侄廉云立石”。其中,张自忠,字荩忱,张自明为张自忠的弟弟,廉珍和廉云分别是张自忠的儿子和女儿。来到墓前,看到的是冯玉祥亲题隶书“张上将自忠之墓”的墓碑。墓前还立有一块石碑,述说他的英勇事迹,周围绿树环抱,安静祥和,这应该是张将军最好的安息之地!

张自忠将军戎马一生,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其中最令我们感动和敬佩的两件事就是他忍辱负重,肩负汉奸的骂名,仍坚持留在北京为国家争取权益和张自忠将军率部血战枣庄,最后以身殉国。

1937年2月国共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事变发生时,张自忠在北平卧床治病,高级官员中惟有北平市长秦德纯主持工作。10日夜里,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与日本驻平陆军助理武官今井武夫会见张自忠,无功而返。蒋介石议和,平津舆论界一度认为张自忠为“汉奸”。8月6日,张自忠偕副官廖保贞、

周宝衡躲进了东交民巷德国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等媒体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8日,北平沦陷。9月3日,张自忠逃离北平。1938年张自忠将军所部第77军179师师长何基沣驻防洋坪时,对蒋介石消极抗战极为不满,导致其手下多名将领被陷害致死。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出战。7日拂晓,张自忠东渡襄河,率部北进。14日,双方发生遭遇战。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激战到16日佛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5月16日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时,张自忠所部全军覆没,张自忠战死。【以上日期及史实摘录于李萱华,陈嘉祥所著的《梅花上将张自忠》】

最令我感动的是张将军在牺牲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甘愿为国家抛头颅,撒热血的无私奉献精神。根据马孝堂的回忆,日军一窝蜂冲了上来,张自忠让他们先走,准备抽出短剑自裁,被卫士阻止。随即日军已经冲到跟前,多处负伤的张敬举枪击毙数名日军,但是被蜂拥而上的日军乱刀捅死。一名日军士兵端着刺刀向张自忠身边的马孝堂(曾担任33集团军兵站科员)刺来,张自忠眼睛一瞪,怒吼一声,猛然站起,抓住日军的步枪,以自己的身躯掩护马孝堂。突然一发子弹击中张自忠的腹部,张自忠向后一个踉跄,又一颗子弹从他右额射入,张自忠这才支持不住,轰然倒地。这时为5月16日下午4时。

日军也对张自忠的牺牲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这份源自日军《231联队史》的珍贵档案,以日军官兵的亲口讲述,再现了张自忠以身殉国的全过程。

“当冲到距这个高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官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刻,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在一名叫李文宜的俘虏的辨认下,确定藤冈刺死的就是张自忠。随即日军恭恭敬敬的用担架担着遗体抬到了战场以北20公里陈家集的39师团部,找到了师团参谋专田中佐来辨认。(专田盛寿中佐,1937年任日本驻天津武官,曾经和张自忠在谈判桌上见过多次。)专田中佐当时就辨认出了张自忠的尸体,随即他命军医用酒精擦干遗体,并且用白布包裹好,买来一口棺材,浅葬于师团部后方的土坡上。是夜,一支中国军队突袭此地,发了疯的中国军人敢死队冲向日本鬼子,二百多名官兵倒下,他们从敌人手中抢回了将军的忠勇之驱。中国军人作战的果敢、顽强,以前所未有的火力,使日军为之胆战心寒。将军以死激发了中国军人复仇的火焰。将军不惧死,士兵何曾怕死?正如张将军战前所言:“人生百年,终有一死,贵在死得其所!”他属下的士兵斩断了生的念头,毅然地冲向了敌人。

张自忠将军的灵柩,由湖北武昌起程运往重庆,举行国葬。当日,十万人口的宜昌,倾城出动,万人空巷。在将军灵柩经过的长江边,为他送行。日军飞机多次在宜昌上空盘旋,十万宜昌人眼睁睁地看着敌机,没一人惊恐躲避。日军看着这破天荒的场面没有轰炸。将军以死拼杀没能战胜的敌人,显然被将军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所震慑。

轮船汽笛响彻长江,载着将军缓缓驶离宜昌码头远去,驶在长江上,开向流着中华民族忠勇之士热血的天险三峡。

张自忠上将的遗躯经过秭归,峡边高山上再一次立满了人群。这是屈原故里的乡亲,他们默默地望着。长江上传来一首古老的歌谣,这是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招魂》,凭吊亲人,秭归人从来就是这么唱着:“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