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1.2

合集下载

大学土管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学土管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学土管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土壤学基础知识1.1 土壤的定义与分类土壤是地球表面最上层由岩石颗粒、有机质、水和空气所组成的,支持生物生长的物质。

土壤根据其形成过程、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生物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砂土、壤土、粘土、沙壤土等。

1.2 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土壤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土壤的密度、孔隙度等。

这些性质对土壤的渗透性、通气性、保水性等有一定的影响。

1.3 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土壤的酸碱度、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等。

这些性质对于土壤的肥力、养分供应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1.4 土壤的生物性质土壤的生物性质主要指土壤中的微生物、腐解生物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肥力等,对土壤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土壤与植物2.1 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土壤中的养分、水分、氧气等对植物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植物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土壤处理和管理。

2.2 土壤养分的供给土壤中的养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常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需要通过施肥等方式来进行补充。

2.3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促进植物的吸收养分等。

第三章:土壤改良与施肥技术3.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等。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耕作、施肥、植被覆盖等。

3.2 施肥技术施肥是为了保证植物充分获得所需的养分而对土壤进行的一种活动。

施肥的方式有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四章:土壤保护与治理4.1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风、水、人类等因素对土壤进行的剥蚀、冲刷等,导致土壤流失的过程。

土壤侵蚀对于土地的生产力有着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4.2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出现的有毒物质,对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的情况。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摘要】本文主要对《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在我们介绍了课程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我们讨论了知识学习与巩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与实际生产结合以及学习体会和课程反思。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合理施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我们对教学体会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课程改进建议,并展望了未来。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土壤肥料学的了解,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实际生产、学习体会、课程反思、教学体会总结、课程改进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形成、性质和肥料对土壤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土壤养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2. 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来源、转化和吸收规律,掌握养分的供给原则;3. 学习肥料的种类、性质和应用方法,掌握肥料施用技术;4. 掌握土壤养分诊断技术和土壤肥力评价方法,能够进行土壤测试和施肥方案设计;5. 培养学生对土壤管理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1.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土壤肥料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来源、转化和运输规律,土壤与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性和养分运转规律,从而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教学内容也包括了各类肥料的种类、性质、施用方法和效果评价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实现科学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教学内容还包括了土壤肥料学在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发展的热情。

土壤学名词解释

土壤学名词解释

1.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1.2土壤肥力: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必须养料的能力。

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2.1原生矿物: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要来源。

2.2次生矿物: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来的。

2.3同晶置换: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3.1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3.4菌根:存在于一些树木根的活性部分的真菌菌丝,是真菌和植物根的共生联合体。

4.1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的质量或重量。

4.5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

4.6土壤机械组成:根据土壤机械分析,分别计算其各粒级的相对含量。

4.7土壤结构:土粒(单粒和复粒)的排列,组合形式。

5.2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多时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5.7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

5.9滞后现象:对于同一土壤,即使在同一温度下,由土壤脱湿过程和土壤吸湿过程测得的水分特征曲线是不同的,这一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7.4地质大循环: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

7.5生物小循环:植物营养元素在生物体和土壤之间的循环。

8.2有机质聚集过程:在木本或草本植物下,有机质在土体上部积累的过程。

8.4钙化过程: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钙的碳酸盐发生移动积累的过程。

8.5盐化过程: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质中含有的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通过土壤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逐渐向地表集聚的过程。

8.8潜育化过程:土壤长期啧水,受到有机质嫌气分解,而铁锰强烈还原,形成灰蓝——灰绿色土体的过程。

8.9潴育化过程:土壤渍水带经常处于上下移动,土体中干湿交替,比较明显,促使土壤中氧化还原反应交替,结果在土体内出现绣纹,锈斑,铁锰结核和红色胶膜等物质。

环境土壤学教案

环境土壤学教案

环境土壤学教案一、引言环境土壤学是研究土壤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主要探讨土壤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环境修复与保护方法。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土壤对环境的重要性,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二、教育目标1. 理解土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土壤对环境的影响。

2. 掌握土壤基本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机制。

3. 理解土壤环境修复与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土壤基本性质1.1 土壤定义及组成土壤是由无机颗粒、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体等组成的自然资源。

通过分析土壤颗粒组成、结构及土壤质地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

1.2 土壤质地与土壤结构介绍土壤质地与土壤结构的概念,以及它们对土壤透水性、保水性等性质的影响。

2. 土壤与环境相互关系2.1 土壤与水环境阐述土壤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土壤滞水、排水等对地表水的影响,以及土壤滞水与排水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

2.2 土壤与大气环境介绍土壤对大气中气体的吸附与释放,以及土壤作为源、汇的功能,探讨土壤与大气环境的相互关系。

2.3 土壤与生物环境讲解土壤对生物的提供营养物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等方面的作用。

3. 土壤环境修复与保护3.1 土壤环境污染介绍土壤环境污染的来源、类型和影响,以及影响污染传播和迁移的因素。

3.2 土壤修复技术介绍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并分析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3.3 土壤保护方法探讨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如合理利用肥料、合理施用农药、合理耕作等。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与演示,向学生介绍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土壤修复与保护的方法。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与案例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参与度考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思考问题、提问、讨论等。

土壤学基础知识

土壤学基础知识
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 体及土壤生命体
生羊粪
腐殖质
部分腐殖化
高度腐殖化
非腐殖物质是指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已 知的有机化合物。约占腐殖质20~30%。主要 有:碳水化合物、氨基糖、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蜡质、木质素、树脂、核酸、有机酸等。 腐殖物质是指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 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 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约占腐殖质60~80%。
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
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
不当的施肥造成土壤酸化
1、有机肥的分解造成酸化 2、过量施用铵态氮肥(包括尿素) 3、酸雨
土壤酸化的后果
因氢离子浓度过高造成的氢离子毒害;
因铝锰离子浓度过高引起铝锰毒害;
因 pH 过低降低大多数阳离子钼的可溶性,造成其缺乏; 因pH过低限制根系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根系易长线虫
土壤学的基本知识
张承林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
《土壤学名词》中将土壤定义为:土壤 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 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 的未固结层。
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
玄武岩发育的砖红壤
红壤剖面图
黄 壤
黄 棕 壤
黑 土
黑 钙 土
紫 色 土
高 山 草甸 土
1. 土壤的物质组成 ● 固体部分 矿物质:95% 有机质: 5% ● 孔隙部分 水分,气体
土壤质地: 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 型 ,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沙土
壤土
如何快速判断土壤的质地
砖红壤田间持水量的70%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砂土 水 肥 气 热 透水快,蓄水难 养分缺乏,保肥力差,供肥快 透气性强 温差大,属热性土 粘土 透水慢,蓄水力强 养分丰富,保肥力强,供肥慢 透气性差 温差小,属冷性土 不易耕作,

环境土壤学教学大纲

环境土壤学教学大纲

环境土壤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环境土壤学是土壤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土壤的形态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特征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土壤的重要性和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土壤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

2. 掌握土壤的形态特征及其分类方法。

3. 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包括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水分状况等。

4. 理解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土壤酸碱度、养分含量等。

5. 掌握土壤微生物的特性和与土壤养分循环的关系。

6. 了解土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土壤环境污染和土壤改良等。

三、教学内容1. 土壤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1.1 土壤的定义与重要性1.2 土壤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2. 土壤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方法2.1 土壤颜色的意义及分类方法2.2 土壤质地和结构的研究方法和分类标准2.3 土壤的剖面特征及土层划分方法3. 土壤的物理性质3.1 土壤颗粒组成与颗粒分析方法3.2 土壤的孔隙性质及其对水分和空气的影响3.3 土壤的重力、毛细和保持力水分4. 土壤的化学性质4.1 土壤酸碱度及其测定方法4.2 土壤中的养分元素及其含量测定4.3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分析方法5. 土壤的生物学特征5.1 土壤微生物的分类及作用5.2 土壤动物的分类及作用5.3 土壤植物的分类及作用6. 土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6.1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方法6.2 土壤改良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将环境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土壤样品的取样和实验分析,加深学生对土壤性质和分析方法的理解。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土壤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与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

2. 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土壤学课件

土壤学课件
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
土壤学
Soil Science
主讲教师:蒲玉琳
采用教材:
黄巧云主编.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教材:
黄昌勇,徐建明主编(3版).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林大仪主编.土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孙向阳主编.土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四川省农牧厅土壤普查办公室. 四川土壤.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相关期刊:土壤学报、土壤、土壤通报、土壤肥料等 学习网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3、对水圈
降水在陆地的重新分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水分 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4、对岩石圈 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受各种外营力破坏,与岩
石圈进行物质交换与地质循环。
气圈
Gas-sphere
(三 ) 土 壤 圈 的 地 位
各种气体的交换与平衡
生 物 养 分 物 质 循 环 水 分 循 环 与 平 衡
3、土壤酶活性
4、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固氮作用 5、根际微生物与菌根 6、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7、农业措施对微生物的影响 8、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的污染防治 9、有益微生物的农业应用
(四)土壤生物化学
1、土壤腐殖质形成、特性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

2、土壤碳、氮、磷、硫的生物转化(有机碳、 氮矿化作用和腐殖化作用) 3、土壤酶活性 4、有机生物制剂包括有机农药、杀虫剂、除草 剂的生物降解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等
思考题
1. 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如何理解?
2. 土壤圈的概念?
3. 土壤的物质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学 研究土壤化学组成,性质及其土壤化学反应过 程的分支学科。重点研究土壤胶体的组成、性质, 及土壤固液界面发生的系列化学反应。为开展土壤 培肥、土壤管理、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土壤学3.学时/学分:32/2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2.课程目标:土壤学是论述土壤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及其环境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向学生讲授土壤基本物质构成及其理化属性、土壤形成的条件、过程、性质和土壤类型特征、我省主要土壤的质量特点及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通过实验和课程实习,使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认知土壤、分析和研究土壤、保护和利用土壤的知识和技术,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一)具体教学内容1.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1.1土壤的概念1.2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1.3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主要观点2.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2.1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2.2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2.3土壤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三)学生掌握要点土壤的概念、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四)思考题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特殊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第一篇土壤组成和性质第一章土壤矿物质(一)具体教学内容1.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1.1土壤矿物质的主要组成1.2土壤的矿物组成2.粘土矿物2.1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2.2非硅酸盐粘土矿物3.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3.1风化和成土作用与粘土矿物组成的关系3.2我国土壤粘土矿物分布规律(二)教学重点难点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三)学生掌握要点土壤的矿物组成(四)思考题1.何谓土壤矿物质?2.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土壤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砂土
粘土
水 透水快,蓄水难
透水慢,蓄水力强
肥 养分缺乏,保肥力差,供肥快 养分丰富,保肥力强,供肥慢
气 透气性强
透气性差
② 合成土壤腐殖质,使土壤具胶体性能;
③ 固定大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含氮量;
④ 促进土壤物质的溶解和迁移,增加矿质 养分的有效度。
.
32
菌根共生促进养分与水分吸收
.
33
土壤孔隙
.
34
总孔隙度的范围
砂土 30-45% 壤土 40-50% 粘土 45-60% 泥炭土 〉80%
.
35
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
粒径(mm)
石砾
>1
砂粒
1~0.05
粉粒
0.05~0.001
粘粒
﹤0.001
物理性砂粒
1~0.01
简制
物理性粘粒
﹤0.01
.
38
土壤质地:是根据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 型 , 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
沙土
.
壤土
39
如何快速判断土壤的质地
.
40
%70砖红壤田间持水量的
.
41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
※ 毛管孔隙:毛管水占据的孔隙。 ※ 非毛管孔隙:毛管水不能占据的孔隙。 常为空气占据,故又称通气孔隙。
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占据的比例决定 了土壤的水气比例。
.
36
第四章 土壤质地和结构
.
37
三、土壤的机械组成和质地
机械组成 :是指土壤中各粒级矿物质土粒所 占的百分含量,也称颗粒组成 。
粒级名称
土壤学的基本知识
.
1
《土壤学名词》中将土壤定义为:土壤 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 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 的未固结层。

土壤学内容整理

土壤学内容整理

土壤学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原生矿物:(P22)土壤原生矿物是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他们主要分布于土壤的砂粒和粉粒中。

①.土壤原生矿物以硅酸盐和硅铝酸盐占绝对优势;②.土壤中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矿物的稳定性;③.土壤原生矿物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2、同晶置换:(P25)同晶置换又称为同晶替代,它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同晶替代的结果是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吸附溶液中离子避免其随水流失。

替代和被替代的离子电性必须相同,电解可以等价或不等价。

在硅酸盐粘土矿物中,最普遍的是晶体中中心离子被低价的离子替代,所以土壤黏土矿物一般以负电荷为主。

同晶替代在2:1型和2:1:1型的粘土矿物中较普遍,而在1:1型的矿物中相对较少。

3、硅氧四面体:(P23)简称四面体。

其基本结构是由1个硅离子(Si4+)和4个氧离子(O2-)所构成。

其排列方式是以3个氧原子构成的三角形为底,硅离子位于3个氧离子之上的中心低凹处,第四个氧则位于硅离子顶部,恰恰把硅离子盖在氧离子下面。

如果连接相邻的3个氧原子的中心,可构成假想的4个三角形的面,硅离子位于这个四面体的中心,所以我们称这种结构为硅氧四面体。

4、铝氧八面体:(P24)简称为八面体。

其基本构造是由1个铝离子(Al3+)和6个氧离子(O2-)(或氢氧离子)所构成。

6个氧离子(或氢氧离子)排列成两层,每层均由3个氧离子(或氢氧离子)排成三角形,但上层氧的位置与下层氧的位置交错排列,铝离子位于两层氧的中心孔穴内。

像这样的构造单位,如果连接相邻的3个氧离子的中心,可构成假想的8个三角形的面,而铝离子位于这个八面体的中心,所以我们称这种单位为铝氧八面体。

5、古菌:古菌是最古老的生命体,现在古菌常被发现生活于各种极端的环境下,如大洋底部的高压热隘口、热泉、盐碱湖等。

土壤学分类

土壤学分类

土壤学分类全文电子教材土壤与土壤资源学(下篇:土壤资源)林学专业第1章土壤分类〔本章提要〕土壤分类是土壤资源科学的基础。

本章对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土壤分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世界近代和现代主要土壤分类学派可大致分为发生分类和诊断分类两大体系,前者以前苏联的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为主要代表,后者以现代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为代表,而定量诊断分类已成为当前世界土壤分类发展的主流。

目前,我国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发生分类)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分类)两大系统并存。

本章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发生分类)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诊断分类),并给出了各主要分类系统间的参比。

土壤是各种成土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都对土壤的形成和性质产生影响。

由于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成土因素及其组合特征的变异,使地球表面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土壤,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

土壤类型分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土壤资源的多样性。

科学的土壤分类既是认识土壤的基础,也是正确评价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依据。

1.1土壤分类的概念1.1.1土壤分类与土壤分类学通俗地讲,土壤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土壤类型,亦即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的土壤分门别类。

古今中外有着各种目的、多种方式的土壤分类。

然而,科学的土壤分类应该是具完整体系的多级制分类。

换言之,严格意义上的土壤分类就是选取一系列分类标准,通过构建分类单元与分类等级的逻辑关系,形成树枝状的分类系统,以便人们在不同的概括水平上认识土壤,区分各种土壤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科学研究、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实践活动中,土壤分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土壤学中有专门研究土壤分类的分支学科,即土壤分类学。

具体些讲,土壤分类学是研究和描述土壤和它们之间的差别,探讨这种差别的因果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资料去建立某个土壤分类系统的科学。

另外,对世界土壤分类历史和各种土壤分类体系的研究也是土壤分类学的重要内容。

土壤学基础

土壤学基础

土壤学基础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10-13 13:23:35 阅读:801次【字体:大中小】土壤学基础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能够生长植物、具有生态环境调控功能、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简单地说,土壤就是地球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这一概念重点阐述了土壤的主要功能是能生长绿色植物,具有生物多样性;所处的位置在地球陆地的表层;土壤的物理状态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具有孔隙结构的疏松表层,尽管土壤千差万别,但都具有以下性质;1、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是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具有独立的发生、发育的过程和规律,有特特殊的形态、组成、结构和层次构造。

2、土壤是多空多相系统。

土壤中有空气、水、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等,空气和水主要存在于复杂的土壤孔隙中。

3、土壤具有垂直分层性。

土壤形成过程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层次,使土壤具有垂直分层性。

土壤在地球表面以不连续状态分布于陆地表面,称为土壤圈,土壤圈覆盖于地球表面,处于其它圈层的接面上,成为其它圈层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纽带,又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

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土壤圈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

它对各圈层的能量、物质流动及信息传递起着维持和调节作用。

在土壤圈内各种土壤类型、特征和性质都是现在和过去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反映。

特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各圈层的演化和发展,乃至对全球变化产生冲击作用。

所以土壤圈被视为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

土壤圈具有5个特点:1 土壤圈是地球上永恒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场所。

2 土壤全是最活跃的具有生命物质的圈层。

土壤圈与生物圈密不可分,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生物王国和基因资源库。

土壤圈具有记忆功能。

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气候、生物、岩石矿物组成、土壤发生过程与性质都会在土体中留下‘‘烙印”,如各种生物化石、沉积层、此生矿物以及新生体等。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
1.1 课程背景
1.2 目标与意义
第二章:基本概念与原理
2.1 土壤的定义与分类
2.2 土壤形成的过程与要素
2.3 土壤的物理性质与特征
2.4 土壤的化学性质与特征
2.5 土壤的生物性质与特征
第三章:土壤调查与分析
3.1 土壤调查的目的与方法
3.2 土壤采样与样品处理
3.3 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方法
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土壤肥力与养分管理
4.1 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
4.2 土壤养分的来源与循环
4.3 土壤养分的供应与管理
第五章:土壤水分与水分管理
5.1 土壤水分的来源与循环
5.2 土壤水分的保存与利用
5.3 土壤水分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第六章:土壤环境与污染控制
6.1 土壤环境的评价指标
6.2 土壤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6.3 土壤污染的监测与防治
第七章:土壤改良与保护
7.1 土壤改良的目的与原则
7.2 增施有机质与调整土壤pH
7.3 土壤侵蚀与保护措施
第八章:实践与案例分析
8.1 土壤学实验室技能培养
8.2 土壤学相关研究领域案例分析
第九章:课程评价与考核
9.1 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9.2 考核方式与要求
结语
注:以上教学大纲为土壤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章节划分,具体教学安排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进行调整与补充。

该大纲旨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并通过实践与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验技能。

考核方式旨在评价学生对土壤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应用能力。

土壤学实验

土壤学实验

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71.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7)1.1.2 土壤样品的处理 (8)1.2 土壤水分的测定 (10)1.2.1 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10)1.2.2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10)1.3 土壤容重和孔度的测定 (12)1.3.1 土壤容重的测定 (12)1.3.2 土壤孔度的测定 (12)1.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4)附录 A 土壤农化分析基本知识 (119)附录B 土筛号与筛孔直径对照表 (127)附录C 电导仪温度校正系数 (128)附录D 折射率的温度校正及换算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0)实验一土壤样品制作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首先须对土壤样品进行采集。

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本身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得多,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和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

因此必须重视采集的土样具有代表性。

另外,要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处理方法。

1.1.1 土壤样品的采集1.1.1.1 土样的采集时间和工具(1)采样时间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因季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分析土壤养分供应的情况时,一般都在晚秋(收获后)或早春(播种前)采样。

采样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因素,同一时间内采取的土样分析结果才能相互比较。

(2)采样工具常用的采样工具有铁锨、管形土钻和螺旋土钻,见图1-1,图1-2。

测定土壤微量元素的土样须用硬质塑料铲、竹片或木片等采集。

1.1.1.2 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1)采样方法采样的方法因分析目的不同而不同。

图1-1 采样工具普通土钻、管型土钻、小土铲图1-2 土铲取土①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自然土壤必须按土壤发生层次(如A 层、B 层、C 层)自下而上采样。

耕作土壤每20 cm 自下而上取样,一般每层采样 1 kg,分别装入袋中并做好标记。

土壤学1.2

土壤学1.2

本节小结
土壤基本概念——土壤相组成和物质
组成——土壤形态特征——土壤本质属
性(肥力)
第三节 土壤科学发展史简介 History of Soil Sciences
一.世界土壤科学发展史 History of soil sciences in the world
土壤科学发展经历了极为漫长的道路, 因为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从最初的神学观点逐 渐发展到今天的科学时代,归结起来,作为 科学含义,土壤科学发展历史有3个明显不 同的学派(School)
(二)农业地质学派 (school of geology)
19世纪后半叶德国科学家法鲁F.A.Fellow)、李希霍芬 (F.V.Richthofen)、拉曼(E.Ramann)等用地质学观点研究土 壤—形成了地质学派。 他们把土壤看成是岩石风化的碎屑物质,土壤本身是地层构 造的一部分,过于强调了成土母质的作用,忽视了生物对土壤形 成与发育的主体作用,错误地解释土壤腐殖质来源。 认为土壤形成过程是风化和淋溶过程的结果,也就是土壤肥 力发展过程。风化过程释放的养分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营养条件。 同时由于水的淋溶,养分不断流失而肥力将趋于枯竭,因此土壤 肥力必然是逐渐减退的,最终变为不毛之地。 他不了解生物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更不了解人为因素对耕 作土壤肥力变化的主导作用。导致土壤科学脱离了农业生产实 际。
四.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
2)中国土壤(1978):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指土壤为 植物生长供给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肥力4个要素
养分
水分 空气
温度
营养条件
环境条件
注意:协调能力,说明土壤肥力要素间有一定相互关系,并不是孤 立存在的。 3).我国土壤学界一般认识: 土壤肥力:土壤水、肥、气、热四大因素的综合表现。 水、肥、气——是肥力的物质基础;热——是肥力的能量条件。 小结:以上关于肥力的观点认识还不统一,肥力因素有“一元 论”— —养分[西方);“二元论”——养分和水分(前苏联);“四元 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发生学派 (school of soil genetic)
19世纪70~80年代,俄罗斯科学家道库恰耶夫 В.В.Докучаев,1846~1902)在发表的著作《俄罗 斯黑钙土》中,全面地阐述了土壤发生、发展过 程,创立了土壤发生学派。 其主要观点有: 1.土壤形成过程是由矿物和岩石经过风化作用 (weathing)和成土过程(soil formation)所形 成的。 2.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在母质(parent material)、气候(climatic factors)、生物 (biota)、地形(relief)、时间(time)等5大成土因 素的联合作用下形成。土壤分布规律都是受5大成土 因素(Soil forming factors)作用。为土壤地带 性分布、农业区划奠定了科学基础。 道库卡耶夫的发生学观点对学术界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四.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
(二)肥力水平: 各个肥力因素都有水平差异,有不同组合, 形成了不同程度费力水平。人们可以定量测定, 也可以直观地描述。“肥土、瘦土”;“好土、坏 土”;“‘粳性土和糯性土“;“淀浆”与“起 浆”;“口松” 和 “口紧”;“冷浆”与“热燥”;“暖性土” 和“冷性土”; “轻土”和“重土”;“发小苗,不发老苗”、 “发老苗不
(一)农业化学派 Schoo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贡献:
1.开辟了用化学理论、方法研究土壤问题,开辟了土壤分析化学、土 壤化学、和农业化学等学科分支,促进土壤科学发展。 2.迅速推进了化工、化肥工业的发展,在化肥发展史上产生了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唤醒了人们培肥土壤,进行施肥思想观念。到今天,这个理 论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化肥对全世界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在50%以 上。马克思和恩克斯曾给过他极高的评价。 缺点:在他的以后著作中把原来“矿质营养学说”引向了错误的方向 1.以纯化学理论看待复杂的土壤问题,简单、机械地把土壤当作养料 的“贮存库”。忽视了土壤本身的调节,物质循环与转化关系。--被人们 称 为农业化学派。 2.片面地看待土壤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仅强调植物是土壤养分的消耗 着,却忽视了植物对土壤养料的积聚和对肥力提高也有极为积极的作用 (固氮植物)。在大量施用化肥造成作物减产的事实面前,又得出了(土 壤肥力递减律)的错误结论,变成发反动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农业化学派 School of agricultural chemistry
代表人物德国的化学家李比希(J.F.Liebig, 1803~1873)在 1840年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和植物上理上的应用》专著提出了“矿 质营养学说(theory of mineral)”和“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returns)”。打破了长期神学束缚,从科学角度看待土壤生产力这 个问题,建立的学术观点核心是把土壤当作植物养料的贮存库,土 壤生产力就决定寓所贮存矿之养料的多寡,这就是“矿质营养学 说”。 他随后的著作中,又进一步阐述,“作物产量的减少或增加,和 厩肥所带入的矿质养料的多少成严格的比例关系”,进而认为只要 把 植物所吸收的养料以肥料的形式如数归还给土壤,肥力就可以维持 不变——养分归还学说(theory of returns)。
(三)土壤肥力类型:
1.按照肥力因素的有效性分为: (1)有效肥力:(active fertility, Useful fertility):在当季作物生产上能 够表现出来的肥力叫有效肥力。有效肥力已 经产生了经济效益,也有人叫经济肥力。 在土壤性质描述中,如土壤有效养分、 有效氮、磷、钾等、有效水分、活性酸度都 属于有效肥力具体概念。有效肥力与作物产 量一般有极强的相关性。 (2)潜在肥力(potential fertility): 在当季作物生产中不能直接表现出来的肥 力叫潜在肥力。 全量养分、全氮、磷、钾等,无效钾 等、土壤总含水量、潜性酸度等属于潜在肥 力概念的具体体现。 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并没有明确的界 限,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条件是环境 因素与人为因素。 2.按照肥力的来源分为(成 因): (1)自然肥力(Natural fertility):在自然因素的联 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肥力。是成 土过程的产物。---自然土壤 (2)人为肥力(man-caused , artificial fertility):人类 各种生产、管理活动作用所形成 的肥力。——-农业土壤。
四.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
肥力与肥沃度区别:肥沃度皆是指土壤养分含量(一元 论概念) 肥力与生产力(productivity)区别: 土壤生产力(productivity):有土壤肥力属性和发挥 肥力作用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生产植物收获物的能力。 “肥力”是决定生产力的基础,其次生产力还依赖于 环 境条件:气候条件、光照条件、地形、水文条件、人为 耕作、栽培等土壤管理措施,病虫害、有害元素、污 染程度等。 问题:土壤愈肥沃,生产力就一定愈高吗?为什么?
三.土壤学研究方法 method of research soil
1.土壤的历史地貌研究法:研究某种土壤发育的地形部位和形成 条件、途径和年龄。地貌类型不同、年龄和历史不同,生成了不同 的土壤类型。类似的地貌条件具有类似的或同型的土壤——这种方 法叫比较地理法。经常采用进行野外调查方法。 2.土壤地球化学研究法:研究土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化学过程, 描述个景观中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化和累积的方式。 研究的方法有: (1)剖面法:综合地研究土壤各发生层次及整个剖面,而不是研 究土壤的表层和耕层。土壤学中采用的形态学研究方法从外部特征 (颜色、结构、结持状态、新生体、侵入体、层次配置的深度和顺 序)研究土壤特性的有效方法。 (2)制图法:用来描绘土壤及其组合的空间配置的方法。
第四节
土壤科学体系、
研究内容和方法、任务
一.土壤科学基本体系与学科分支
• • • • • • • • • • • • • • • • 土 壤 信 息 学 土 壤 污 染 与 防 治 ( 环 境 土 壤 学 ) 城 市 绿 地 土 壤 学 草 原 土 壤 学 森 林 土 壤 学 土 壤 肥 力 学
土 壤 调 查 与 制 图
土 壤 侵 蚀 学
土 壤 改 良 学
土 壤 地 理 学
土 壤 发 生 与 分 类 学
土 壤 生 态 学
土 壤 生 物 化 学
土 壤 微 生 物 学
土 壤 化 学
土 壤 物 理 学
一.土壤科学基本体系与学科分支
土壤科学不断成熟。 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它既 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 门基础科学,与其它科学 具有非常密切联系。
二.我国土壤科学发展史
History of soil sciences in the China
(一)古代土壤科学发展史 在我国许多古籍中都记载着我国劳动人民对土壤知识的积累, 如战国时期的《禹贡》、秦汉到唐朝时期管仲的《管子.地员 篇》、西汉的《氾胜之书》、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 元、明、清时期的一些农书、如《农桑辑要》、《王祯农书》、 《农政全书》、《授时通考》《陈曹农书》《知本提纲》等。 5色土壤——黑土、红土、白土、青土、黄土 (二)近代土壤科学发展史 1.进行了两次全国土壤普查。查清了资源和现状 2.中低产田改良: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盐渍土壤改良、南方红壤 改良等成绩显著 3.土壤学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土壤电化学研究据国际领先地位— 于天仁教授
四.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
2)中国土壤(1978):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指土壤为 植物生长供给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肥力4个要素
养分
水分 空气
温度
营养条件
环境条件
注意:协调能力,说明土壤肥力要素间有一定相互关系,并不是孤 立存在的。 3).我国土壤学界一般认识: 土壤肥力:土壤水、肥、气、热四大因素的综合表现。 水、肥、气——是肥力的物质基础;热——是肥力的能量条件。 小结:以上关于肥力的观点认识还不统一,肥力因素有“一元 论”— —养分[西方);“二元论”——养分和水分(前苏联);“四元 论”—
本节小结
土壤基本概念——土壤相组成和物质
组成——土壤形态特征——土壤本质属
性(肥力)
第三节 土壤科学发展史简介 History of Soil Sciences
一.世界土壤科学发展史 History of soil sciences in the world
土壤科学发展经历了极为漫长的道路, 因为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从最初的神学观点逐 渐发展到今天的科学时代,归结起来,作为 科学含义,土壤科学发展历史有3个明显不 同的学派(School)
(二)农业地质学派 (school of geology)
19世纪后半叶德国科学家法鲁F.A.Fellow)、李希霍芬 (F.V.Richthofen)、拉曼(E.Ramann)等用地质学观点研究土 壤—形成了地质学派。 他们把土壤看成是岩石风化的碎屑物质,土壤本身是地层构 造的一部分,过于强调了成土母质的作用,忽视了生物对土壤形 成与发育的主体作用,错误地解释土壤腐殖质来源。 认为土壤形成过程是风化和淋溶过程的结果,也就是土壤肥 力发展过程。风化过程释放的养分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营养条件。 同时由于水的淋溶,养分不断流失而肥力将趋于枯竭,因此土壤 肥力必然是逐渐减退的,最终变为不毛之地。 他不了解生物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更不了解人为因素对耕 作土壤肥力变化的主导作用。导致土壤科学脱离了农业生产实 际。
四.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
2.前苏联土壤学家观点:威廉姆斯(Вильямс):土 壤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同时而又不断地供给植物以最大量 的有效养分和水分的能力。 该观点特点; a.强调了肥力的两个基本要素:水分和养分,且特指“有 效” b.供给的水平和质量为在全生育期,不断地供应。 3.我国土壤学家观点: 1)中国农业土壤概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体质和生命力:在 一定自然条件下,土壤稳、匀、足、适地对植物供应水分和养 分的能力。--侯光炯(1982) 肥力包含的因素:养分、水分; 肥力的水平:稳、匀、足、适 产生肥力的条件:自然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