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2018.11.5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的贡献:(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3)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必背知识点总结: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 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两大早期文化。
3. 中国的两大主要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4.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朝代,被称为中国的三皇五帝时期。
5.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周末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
6.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最为严重的时期。
7.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8. 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一位著名旅行家,他的游记《东方游记》详细记录了他在中国的见闻。
9.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
10.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刘备的重要谋士。
11.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1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详细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分为西晋、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和南朝陈等时期。
14.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唐朝文化繁荣、科技发达。
15. 李白和杜甫是唐朝的两位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必备知识点大全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承诺、不辱使命。
二、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1)开辟时间:汉武帝时 (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
(★★课本P64页图片) (3)商品: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出,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4)地位、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课本P65页图片)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1)时间: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2)设立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东汉的班超73年出使西域,97年派甘英出使大秦。
★★注:汉朝时中外交往的大事: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经营西域。
★★当今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有: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楼兰古城遗址(新疆)、秦始皇兵马俑(陕西西安)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普及,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二、医学: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1、张仲景(医圣):写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2、华 佗(神医):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三、史学: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司马迁2、主要内容:《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核心知识点整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核心知
识点整理
一、古代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1.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
- 介绍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 强调各朝代的重要贡献和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
-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 强调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和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故事
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 介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等
- 强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 中国古代的文化故事
- 介绍中国古代的文化故事,如《百家姓》、《孟母三迁》等- 强调文化故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介绍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 强调农业和手工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2. 商业和货币的兴起
- 介绍商业和货币在古代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 强调商业和货币对经济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性
四、世界古代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
1. 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 介绍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 强调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性和对世界的影响
2.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
- 介绍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情况
- 强调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元谋人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我国境内的早起人类:项目元谋人北京人山顶同人地点云南元谋县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时间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20万年约3万年前工具能够制造工具,粗糙的石器打制石器种类多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时代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火的使用使用天然火使用天然火人工取火生活方式打猎采集打猎采集群居共同分配食物打猎采集群居共同分配食物,懂得爱美,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意义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3、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结论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劳动在从猿到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火使用的作用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
是人类进化史上重要里程牌。
第2课原是农耕生活1、原始农业的发展:A、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
B、出现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时间:距今10000年左右水稻的出现: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
粟和黍的出现: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地位:目前,世界上最早到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中国。
C、兴起变化采集植物种植农作物原始狩猎饲养家畜“刀耕火种”耒耜耕种兴起的时间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兴起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原始居民: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第3课 远古的传说1、炎黄联盟A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阪泉之战炎帝归顺黄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2、汉武帝为了监视地方官吏,还建立了什么制度?刺史制度
3、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了什么措施?谁提出来的?
4、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什么学府?,以什么作为教材?
太学;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
5、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铸币权;五铢钱;盐铁官营
6、汉武帝派谁在什么战役中大破匈奴?卫青、霍去病;漠北战役
7、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大一统的表现或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在长安兴办太学。
(3)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五株钱,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军事上: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经过漠北战役大破匈奴。
2、东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定都在什么地方?公元25年;刘秀;洛阳
3、光武帝后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为什么?光武中兴
4、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
5、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的名称、时间、领导人、他创立了什么教?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