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读书体会
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读后感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许当时处理得并不十分恰当,过后再去细想,往往能发现可以改进之处,下次处理起相似问题便能够得心应手,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做到反思性教学。
正如叶澜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教学反思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还是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最近拜读了安德鲁的《反思性教学》一书,对反思性教学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书中的某些观点也给了我一些启发。
教学反思,从狭义上是针对已经发生的“教学事件”的回头观看和追溯。
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经验和教训写成备忘录,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我认为真正的教学反思应当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应对自我进行反思。
作为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身份有一个准确的认知,找到自己在教学中合适的位置,处理好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这样一来,也能建立老师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更专注地投入到教学中。
有了正确的认知,还要有与职业相匹配的专业知识,时代在发展,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也是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进程,抱着研究的精神钻研教育问题,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不断地完善自己,积累经验。
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首先要激发身份意识,提升自我。
一个教师只有开放胸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激发自己的教学反思意识,提升自我。
其次要勇于实践,深化内涵。
真正的反思需要认真思索,细心搜索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在分析之后确定改进措施。
然后要注重策略,培养技能。
为了使反思有效,必须要注重反思策略,即反思时运用的一些方法、技术。
最后要加强互动,提升效果。
《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读后感
《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读后感《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这本书是一本教师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书籍,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反思性教学的策略,给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在书中,作者首先讲述了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思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改进。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反思性教学对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书的后面,作者列举了一些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探究性问题引导法、微教案法、对话式教学法等等。
这些策略和方法都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反思性教学的目标。
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我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深深地感受到了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我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陷入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中,缺乏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思考。
这导致了我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不够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反思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给我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启示。
我决定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尝试使用这些策略和方法,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除了对教学的反思和思考,作者还提到了对学生的反思和思考。
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性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
在总结这本书时,我发现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将一些复杂的概念和方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同时,作者在写作中也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案例和实例,这让我更加容易理解和领会作者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反思性教学实践_感想(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反思性教学的理念,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下是我对反思性教学实践的一些感想。
一、认识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种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质量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反思性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4. 增进师生关系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而增进师生关系。
三、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1. 教学前反思在教学前,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2. 教学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教学态度、教学语言、教学节奏等,以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学后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总结教学经验,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反思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反思教育》心得体会《反思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2篇)《反思教育》心得体会篇1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就像隆隆的列车,顺着已有的轨道行驶;它会自发地引导我们的感觉、观念和行动。
冲出自我禁锢,尝试改变“从来就有”的常规和说辞,哪怕是一点点……魏书生的《反思教育习惯》一书,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一个个教育的细微的操作中所应该蕴含的理念,启示我们教师一同进行反思。
最使人有兴趣的是,说的这些事让人感觉那么熟悉,似乎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发生过、发生着。
常常,有一些习惯,我们不以为然。
然而作为教师,这些习惯往往超出了个人的意义,会在不经意间直接或间接给学生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常常,有一些事情,我们做着、做过,却没有仔细去想“该不该”和“怎么样”。
然而对于教育者,这些事情因为联系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所以值得去思索与拷问。
转变教育观念只需要一颗真诚的、敏感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只需要我们对那些熟视无睹的事情用心去发现,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对于任何教师来说,最伟大的成就不是培养高才生,而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
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反思教育习惯之所以重要,在于教师的教育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因此,好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成功,坏的教育习惯决定了教师必然走向失败。
因此,我们必须反思教育习惯,只有反思才能觉醒,只有觉醒才有行动。
尊重教育要教会学生“尊重”的价值,当然也要教会他们思考、表达这一基础价值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太需要“尊重”了。
比如老师对学生经常表现出“居高临下”。
有的老师的“口头禅”就是“你给我如何如何……”,像“你给我坐好了”、“你给我每个字抄三遍”、“你给我回家把作业写好了”等等。
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毫无平等可言。
没有平等,当然会造成尊重的缺失。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精选16篇)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精选16篇)读《反思性教学》有感篇1由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所著的《反思性教学》是一本指引教师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书,是一本关心教育事业、关爱教师发展的书,是一本与广大教师一同探讨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历程的书。
熊川武教授说:“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
”教师,要走向成熟,就应学会反思。
只有学会反思,才能成为有能耐的教师;只有学会反思,才能走向成熟。
该书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从各个实用的角度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多启发,书中关于各种教育细节的描写、问题解决的阐述、个案的叙述,都给我们提供了开放式的探讨机会,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案例都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实际出发来思考教师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切身处地的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思量,在教师职业的道路上扮演引路人。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
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我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但反思却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反思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创新。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收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思考类似:“我的教学有效吗?”“我是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的”、“我怎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问题,可以让教学永远处于不断改进的动态变化之中,处于一种合理科学的理智状态之中,处于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学之中。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反思(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反思性教学,以下是我对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反思,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的反思。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过程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设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确保教学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
2. 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我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内容要涵盖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价的实施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三、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反思1. 教学目标设定方面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我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反思性教学与教学反思.读书心得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标志着我们的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个领域为我们师生共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做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它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
基于这样的理念,针对我们学校课程改革进行的实际情况,我读了《反思性教学》这本书。
通过读书促使我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和探讨。
一、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
而这种合理性的涵盖量就很大,如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目标达成是否合理等等。
同时它研究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即学习方式的改变,它更强调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即教学方式的改变,进一步理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角色及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除了具有专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力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不可奢望仅靠职前师范教育就可获得这些特征,而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掌握科学研究的本领。
二、反思性教学的特点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的教学,而是教学主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案组织教学内容,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
反思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之后,他们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因此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所以它是一种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有关《反思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1篇)
《反思教育》心得体会有关《反思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1篇)《反思教育》心得体会篇1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收获颇丰,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指导,下面来说说我的感受。
我的一个很深的感受就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宽容的理念。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宽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政府将教育改革和学校改进纳入政府优先考虑的议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作为参与者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教师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教师独白,而是教师和学生不断地进行对话。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个体不断探究。
其中,教师主要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获取积极的体验,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学生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自由,宽容则是自由的保障,没有宽容也就没有自由可言。
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们主动和积极营造宽容氛围的表现。
对学生而言,教师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更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
对教师而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通讯技术使得教师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优势,这种角色的转变也是对教师个体能力有限性的宽容。
二、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宽容课程结构具有选择性,课程设置出现了多样性,教学组织制度具有灵活性,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形成一种宽容的文化创造了条件。
从短期看,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为学生学业的自由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而从长远看,这能使学生在迈向社会前,尽早地学会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承认了学生的差异,并宽容于学生之间的差异。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反思性教学》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教育读物,从教育角度探讨了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
本书作者通过丰富的教育案例和实践经验,深入剖析了反思性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
阅读本书让我对教育和反思性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首先,本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和要义进行了详细解读。
反思性教学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思考、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学习过程,从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作者通过实例向读者展示了反思性教学的核心理念:学生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果,更需要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反思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发现反思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提高其学习效果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本书深入剖析了反思性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作者介绍了多种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方式,包括学生互动讨论、个人反思日记、案例分析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阅读本书,我对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课堂上,我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并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此外,我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写反思日记,帮助他们总结和归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
这些方法的运用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再次,本书通过反思性教学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多组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作者提供了许多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例如,他提到要教育学生“找到问题比找到答案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培养一个能力”等。
这些观点引发了我的深思,在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不仅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性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成长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反思性教学策略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实践和反思,我深刻体会到了反思性教学策略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以下是我对反思性教学策略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反思性教学策略的内涵反思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理念。
它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教学效果,关注自身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标。
二、反思性教学策略的实践1. 教学前的准备在教学前,我注重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深入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与同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2. 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提问、讨论、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
(4)加强师生互动。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教学后的反思教学结束后,我注重以下几点:(1)回顾教学过程。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作业、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3)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找出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反思性教学策略的心得体会1. 提高教学质量反思性教学策略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反思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精品7篇)
反思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精品7篇)反思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篇1任教六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惟独这次市级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月下来,习惯了路上的奔波,习惯了夏日的炎热,更习惯了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
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
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
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
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那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
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
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
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
教学反思读书心得(精选8篇)
教学反思读书心得(精选8篇)教学反思读书心得篇1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
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
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
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4. 目标要有效: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任务导向作用。
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反思性教学学生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反思性教学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对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我对这次反思性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与意义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审视、分析、评价和改进的一种教学活动。
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教学效果,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反思性教学的意义在于:1.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2.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思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反思性教学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反思性教学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反思性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在这次反思性教学活动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环节:1. 教学前的准备。
教师为我们布置了一个与课程相关的主题,要求我们提前查阅资料,做好预习。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高效地获取信息,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堂教学。
教师采用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互动,我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课后反思。
教师要求我们针对课堂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撰写反思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4. 交流分享。
在反思报告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分组讨论,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三、反思性教学带来的收获1. 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在反思性教学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自主查找资料、整理信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读后感
《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读后感
在阅读《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这篇文章后,我对于语文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思考。
首先,我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而《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强调了学生反思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践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评价和总结,可以让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其次,我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扮演被动的角色,只是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
而《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提倡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导地位,通过提问、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学能力。
另外,我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更应该把学生的情感体验纳入教学的考量范围。
《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方法,如用情感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用情感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用情感化的辅导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阅读《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让我深入思考了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将结合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尝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幼儿园综合教案】反思性教学读书体会
【幼儿园综合教案】反思性教学读书体会萌发在80年代初,大兴于90年代的反思性教学,正在西方国家的教学领域里盛行。
去其弊端,得之教益,熊川武在《反思性教学》中指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对教学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反思性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激活了教学领域,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对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教师成长教程中的一本必备书。
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效形式掌握反思的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注重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应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因此,教学主体应经常反思师生之间“怎么做”的矛盾性和一致性,争取更好的互动。
熊传武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指出:一方面,反思性教学追求进一步改进教学,使教学实践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感,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对教学实践的新认识。
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与传统的操作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只有在经历了一定的反思之后,教师的身高才能有所提高。
他还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它反映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交通工具”主题活动:莱特兄弟接待班幼儿试验公园活动的安排。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范文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范文在现代教育中,反思性教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过程,来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和学习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性教学》这本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反思性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反思性教学》一书主要介绍了反思性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述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反思性教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而反思性教学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学习,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
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反思性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培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其次,反思性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很快,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成为了每个人的必然需求。
而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只是传授知识,缺乏培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
反思性教学则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反思性教学,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挑战。
最后,反思性教学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讲解者,缺乏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和评估。
而反思性教学则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估,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反思式教学的实践收获
反思式教学的实践收获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而反思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通过参与反思式教学的实践,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反思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分析,以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在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态度和习惯。
首先,反思式教学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应。
过去,我可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计划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是否传授到位,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
通过反思,我开始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倾听他们的问题和意见。
我发现,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节奏,有些学生可能在理解抽象概念上存在困难,而有些学生则更擅长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
于是,我尝试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比如,在讲解数学公式时,除了传统的讲解和练习,我还会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公式的应用;对于那些理解较慢的学生,我会在课后给予更多的辅导和鼓励。
其次,反思式教学促使我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在每堂课后,我都会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
例如,有一次在讲解语文课文时,我发现学生对于文章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导致他们在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时出现了偏差。
于是,在下次教学时,我提前安排了学生预习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并在课堂上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讨论。
这样的改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顺畅,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再者,反思式教学帮助我提升了教学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学生情绪波动等。
以前,我可能会因为这些意外而感到慌乱,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但通过反思,我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迅速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比如,有一次多媒体设备突然无法使用,原本准备的课件无法展示。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龙游县兰塘小学方永进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我拜读了熊川武教授撰写的《反思性教学》。
这本书对反思性教学的过程进行了描述,也对反思性教学本身进行了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的理解《反思性教学》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著作之一。
他在论著中提到: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熊川武在《反思性教学》中指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一方面追求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使教学实践更趋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并且能够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新认识。
二、反思性教学的实施要真正实施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必须养成在教学中自觉反思的习惯(即反思的意识),知晓在教学中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即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反思”(即反思的策略与方法)1、反思是完善教学的基础其实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教学中,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为他们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探究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反思性教学》读书心得
《反思性教学》读书心得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心得体会反思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但在一些“热闹”的课堂之后,冷静下来,反思那些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并积极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设置、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等,感到我们在理解新课程、新理念上还有误区。
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丢掉了教学方法中的一些优秀传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经历了三年的课改之后,反思我们的做法和效果,越加感到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应该有个科学的、理性的、切实的理解。
一、怎样理解“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和“算法最优化”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搞一刀切,要创造促进每个学生得到长足发展的数学教育。
因此,针对过去计算教学中往往只有一种算法的弊端,在新课程中提出了“算法多样化”。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提示了用“破十法”“想加算减”“点数”“连续减”等方法都可以。
因此这些算法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很难说孰优孰劣,学生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经验采用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要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
“反思性教学”心得体会感悟范文[001]889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教师教学括动的5个系统(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中,监控系统是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的。
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监控具体表现为教师自身检查、自身校正、自身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X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所以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监控的核心是“反思性思维”,教师监控能力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有效使用中。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活动的取向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诸多方面。
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
在现在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准,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
比如,“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有的学生一节课就可以掌握得非常好,可是有的学生需要2课时甚至3课时。
怎样使这种“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适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市),在这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
比如,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
如课前估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性教学》读书体会
2004-10-11 9:40:25 顾蔚文阅读242次
萌发在80年代初,大兴于90年代的反思性教学,正在西方国家的教学领域里盛行。
去其弊端,得之教益,熊川武在《反思性教学》中指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教师对教学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反思性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激活了教学领域,给教学注入了活力,对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教师成长教程中的一本必备书。
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效形式掌握反思的方法。
读后感:
在新课改的实施中,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聚焦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聚焦在教学行为的反思上。
反思性教学既要发展学生又要发展教师,因此,教学主体要经常反思“怎样去做”在师生两方面存在的矛盾性与一致性,力求较佳的相互作用。
熊川武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指出:反思性教学一方面追求的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使教学实践更趋合理性;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
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并且能够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教学实践的新认识。
从中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与传统的操作性教学形成鲜明的对照。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他同时也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拓展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新领域。
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以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艺术等为内容,教师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教学。
那么教师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的实践呢?
首先教学前要反思。
主要是在课前的备课阶段,教师要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看能否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要对现成的教案和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反思他人在教这一节内容时,曾遇到过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同时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预测学生在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可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对现成的教参、已有的经验反思的基础上,教学设计才具有针对性。
例如在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实验课中,由于实验采用的花不是典型的花,花的部分结构与书上所学的知识不符,容易引起学生的困惑,直
接影响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与认识。
我在课前尽量收集各种类型的花,以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讨论和分析,得出花---这一植物的生殖器官的共性。
通过反思,深化了教学,也使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提高。
其次,教学实践活动中也要反思。
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
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它包括对教学情景、过程、态度、内容、方法的及时反思并有效调控;对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教学的情况、师生互动程度的反思;对课堂中教与学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等等。
教学设计中的难点,可能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并不难,有时比较容易的地方,学生反而不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及时反思,及时调整方法。
有时课堂中的学生不能按照计划回答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时,甚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发生争议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出现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
顺着学生的思路,确保教学沿着最佳轨道运行,使教学高效高质地进行。
教学的反思更是不可或缺。
主要是教师对前一堂,或前几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思考性回忆,批判性地反思。
分析和判断在教学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以及手段和策略是否适宜,通过实践结果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形成新的经验,指导未来的教学活动。
以教后记的方式记录下成功之处,失败之处,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更合理。
总之,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