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预防与控制要点
受限空间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受限空间中毒现场处置方案受限空间指的是那些在设计、建造或者日常使用中,入口有限、气体含量高、通风不畅或者其它 unsafe 环境条件的工作场所。
由于受限空间工作环境中危险系数较高,要求对工作场所进行认真的风险评估和细致的风险管控。
一旦空间中透出有毒气体,应该按照以下处置方案进行现场处理。
1. 预防措施为减少危险和发生事故的概率,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1.安装多个足够大小的通风口2.配备可燃气体检测器并定期维护检修3.注重人员安全教育,让工作人员明确每个步骤的风险和隐患,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4.制定检查清单,保障设施、设备和员工应操作规范和检修计划到位2. 毒气检测对于含毒气体的受限空间,在进行现场应急处理之前应该先排除场内可燃毒气的存在,因此需工作人员培训并携带适用的检测器材实施毒气检测。
例如,应该有一个类似于电气测试器的医学标准 CO 检测器,以及可快速检测多种有害气体的气体检测仪。
3. 班组应急配备在任何受限空间中,都应该有一个特殊的班组配备,此班组的成员应该拥有某些特殊技能和知识,确保受限空间中的操作是安全的。
特别是在容易引发中毒的现场中,班组成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经验和技能,以便及时救援。
4. 急救方案若在受限空间中发现毒气,可按以下流程展开急救处置:1.按照现场紧急预案和安全标准,迅速执行应急处理2.暂时关闭所有的进出口,并通过播放警报、强制性标识或其它多种方式,告知场内人员这是一个有毒气体的现场和应急处置的指示3.将空气中有毒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告知救援队伍,并以此为基础执行应急处理,包括穿着相应装备、进一步提高通风系统的使用效率等4.通过急救员中的一两个人的顶格查看,使用氧气呼吸器将受到熏染的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场所接受进一步医疗救援,其他同伴则继续留在场内等待复苏5. 停工调查事故原因排查应该在现场事故专家的指导和通信辅助下,快速展开。
初步的检查结果应该包含相关技术、维修和养护的信息,同时还应该快速制订的响应程序、紧急策略和深度的分析报告。
有限空间防止急性中毒窒息的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防止急性中毒窒息的考前须知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
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
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
如开场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时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的措施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展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平安前方可进入;3、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展有效隔离;4、通风换气;5、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和正确的过滤式空气呼吸器;6、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平安绳。
7、配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
8、严格平安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有限空间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承当的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平安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平安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二)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平安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平安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三)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平安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平安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四)催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平安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平安要求;(五)提供给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平安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职工应做好的防护有限空间作业前,首先要检测有限空间内部氧气、危险物、有害物浓度;隔离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其次是要通风换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报警装置。
受限空间窒息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确保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受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预案,明确受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措施和职责,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受限空间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地下管道、密闭容器、设备内部、污水池、化粪池等。
三、事故风险分析1. 事故类型: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因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导致窒息中毒。
2. 危害程度:受限空间作业事故抢救不及时可致人死亡,因施救不当会扩大伤亡人数。
3. 事故征兆:未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作业人员缺少个体防护用品、作业前未采取送风设备对受限空间送风、虽送风但未检测受限空间氧气含量而进入作业、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未约定或缺少联络方式、未配戴防护用具抢救等。
四、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公司总经理(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等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受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资源。
(3)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3. 各部门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监督检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2)生产部门:负责受限空间作业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确保作业安全。
(3)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等。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初步判断(1)发现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窒息中毒事故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救援。
2. 现场救援(1)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对窒息中毒人员进行救援。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必要的通风、排水、排尘等措施,确保现场安全。
(3)对窒息中毒人员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3. 伤员救治(1)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2)在送往医院途中,持续进行急救措施。
建设工程防止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
建设工程防止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和窒息事故1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有限空间进行识别,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2 必须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呼吸器、防毒面具、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严禁在作业人员不熟悉应急救援方法、应急物资不到位的情况下组织施工。
3 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遵守下列规定:3.1 必须对管理人员、监护人员、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和培训,严禁在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未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情况下实施作业。
有限空间监护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3.2 作业前必须实施围挡封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3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并确认相应的防护措施,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4 作业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有效隔离。
3.5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气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必须在作业开始前30分钟内实施。
未对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进行通风、检测、评估的情况下,严禁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3.6 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必须明确联络信号,信号不明,严禁作业。
3.7 进入有盛装或者残留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的有限空间前,必须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严禁在危害物料未清除、未经检测合格的情况下组织作业。
3.8 进入有毒、缺氧有限空间中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面罩、移动式监测和报警仪器、通信设备、照明及应急救援设备等个人防护用品。
4 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4.1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对氧气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间,必须采取机械连续通风,严禁使用纯氧通风。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接应救援
确定消防通道的畅通,专人负责接应、医疗站等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当班人员
事故报告
事故得到有效处理后,应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现场总结,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单位负责人
4注意事项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1)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再进行施救工作。
2)注意正确佩戴个人防护器具,特别是防毒面具要与自己的脸部紧密结合;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事故类型
事故的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中毒、窒息
循环水池、操作平台下半地下室、反应容器等
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皆有可能发生。夏季可能性最大造成的危害程度:
会造成工作人员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对于人员的救护,一定要明确伤者的伤情,按照相应的措施进行施救。
2)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输氧气。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现场应急能力:救援时必须戴防护用品进入事故区域,禁止在情况不明或无防护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事故现场。进入事故现场,必须有监护人,严格禁止单独行动,确保人身安全。
2应急工作职责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总经理:孙元民
安环部:汪志勇
裴在祥、王幸、苏松、顾春华、王椿健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负贲组织预案的制订、启动与终止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负责对外通讯报警求援。。5)负责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6)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8)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9)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10)检查督促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防控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防控措施受限空间作业是指那些具有限定的进入和退出通道,并且无法持续进入或停留的工作空间。
这类作业环境常常伴随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如有毒气体、有害物质、低氧气体、崩塌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窒息、中毒、火灾、爆炸等意外的危险。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安全与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在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合理的作业计划和安全控制在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确作业的目的、任务和时间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
其次,需要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事先了解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种类及浓度,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检查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氧气浓度,确保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对可能存在的崩塌风险进行评估,确保空间的结构稳定等等。
二、工作者培训和技能要求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培训和技能,能够熟练并正确地操作工作设备和工具,了解并遵循安全规程和操作程序。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空气检测仪的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急救和逃生技能、紧急状况下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等。
通过培训,工作者能够对潜在的危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估,并能够迅速应对、处置意外情况。
三、有效的通风与空气监测通风系统对于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有毒蒸气和粉尘等,确保作业环境中的空气清洁和符合安全要求。
除了通风设备本身的重要性,还需要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查,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此外,空气监测仪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监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实时掌握空气质量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工作者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呼吸防护装置(如面具、呼吸器等)、防护服、防滑鞋、防护手套、安全带等。
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所处环境,应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的防护效果。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预案在有限空间作业中,由于环境较为封闭,通风不畅,作业人员接触到的有毒气体或物质的风险较高。
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毒物预案对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有限空间作业中可能出现的毒性物质、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可能出现的毒性物质在有限空间作业中,接触到的毒性物质很多。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有毒物质和它们的可能危害。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它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会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痛、糖尿病等症状。
氰化物氰化物是一种高毒物质,少量接触也可导致中毒。
氰化物在人体内被代谢为氰离子,而氰离子可与铁离子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无法将氧气释放到组织中。
引起中毒的氰化物包括氰化氢气体和金属氰化物。
氨气氨气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长时间接触或暴露在高浓度氨气中会引起中毒。
氨气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肺水肿等症状。
预防措施在有限空间作业中,为了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气体检测做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气体检测。
气体检测需要使用气体检测仪器,通常是多合一气体检测仪器。
呼吸器使用在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内,必须使用呼吸器。
呼吸器有许多种类型,选择适合特定场合使用的呼吸器非常重要。
监测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对有毒气体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一些便携式或固定式气体监测仪器,及时发现气体泄露或浓度上升的情况。
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为了保护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免受有毒物质的伤害,必须提供适当的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培训和教育。
这些培训应当包括如何识别有毒气体、如何正确地使用呼吸器以及如何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等方面。
应急处理方法当有毒气体泄漏或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中毒时,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以下是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紧急撤离当发生气体泄漏时,必须立即撤离作业区域。
人员应当按照预先制定的紧急撤离计划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
通风在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内发现气体泄漏时,必须立即开启通风系统以迅速将污染空气排出。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受限空间是指进入和离开都有限制的工作区域,如储罐、下水道、风洞等。
由于它们的特殊性质,受限空间作业往往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因此,对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进行风险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风险分析是对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因素进行评估,以便识别和分类潜在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因素:1.窒息和中毒风险:受限空间往往缺乏新鲜空气流通,存在着窒息和中毒的风险。
这可能是因为有害气体的积累、缺氧或者火灾引起的烟雾。
2.机械和物理风险:受限空间通常存在着大量的物理障碍,如管道、设备和梁柱等。
这些物理障碍可能会导致人员在进出时受伤,或者发生人员压伤的危险。
3.高温和低温风险:一些受限空间可能存在着高温和低温的环境。
这可能会导致人员中暑、中暴露于寒冷环境下而冻伤。
4.动力和电力风险: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电缆、电线、电源等电力设备,这可能导致电击和火灾的危险。
5.坠落和溺水风险:一些受限空间可能存在着无法覆盖的开口,如井口或者坑道等。
这可能导致人员从高处坠落或溺水。
针对以上可能的风险因素,需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来保护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控制措施:1.建立安全作业程序:制定受限空间作业的详细操作程序,包括进出程序、气体检测程序、通风程序等,确保作业人员明确了解和遵守程序。
2.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为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耳塞、防护服等。
确保他们得到了适当的防护和保护。
3.进行现场安全培训:提供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培训,包括对风险因素的认识、紧急情况的处理以及使用紧急救援设备的培训。
4.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并确保空气中没有有害物质或缺氧等因素。
5.确保适当的通风和氧气供应:通过使用通风设备和氧气供应系统,确保受限空间内的空气流通和氧气供应,从而减少窒息和缺氧的风险。
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控制与预防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控制与预防措施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于人员进入或作业进行限制的工作环境,如槽、罐、坑道、管道内部等。
由于受限空间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为确保作业安全和保障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必须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探讨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来控制和预防这些风险。
一、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1. 舒适性因素:受限空间的气温、湿度、通风等因素可能导致工作人员不适,甚至引发中暑或其他健康问题。
2. 空气质量问题:受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较低,同时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等有害气体,容易导致窒息、中毒和爆炸等危险。
3. 物理障碍:受限空间通常存在狭小的空间、不平整的地面、障碍物等,工作人员在进入和操作时容易受到撞击、跌倒和被困的危险。
4. 感染和有害物质: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细菌、霉菌、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和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二、风险控制措施为了控制和降低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1. 事前准备和评估:在进行任何受限空间作业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事前准备和风险评估。
这包括确定作业的目的和范围、制定作业计划、确认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评估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2. 培训和教育:所有参与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特征、安全程序和操作规范等。
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参与受限空间作业。
3. 防护装备: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呼吸器、防护服、防护眼镜等,并确保这些装备的有效性和合适性。
4. 空气检测和通风: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空气检测,以确保氧气含量符合安全要求并排除有害气体。
同时,必须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确保空间内空气的流通。
5. 监控和沟通: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建立有效的监控和沟通机制。
受限空间作业职业健康与防护措施
受限空间作业职业健康与防护措施1. 简介受限空间作业指的是那些容易引发安全风险并且限制人员进出的工作环境,如储罐、管道、下水道等。
在这种环境下,工人面临着诸多的职业健康风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2. 了解受限空间环境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工人需要充分了解该环境的特点和潜在的危险。
他们应该了解空间的大小、形状、气体成分等,以及可能存在的物理和化学风险。
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工人才能更好地制定防护措施。
3. 健康监测与体检进行受限空间作业的工人应该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和体检。
监测主要包括对工人暴露于有害物质的程度进行监控,如测量气体浓度、噪音水平等。
体检则能及时发现工人身体的异常情况,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4. 气体检测与通风系统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进行气体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入受限空间之前,需要进行多次气体检测,确保空间内的气体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同时,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也能有效地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保障工人的健康。
5.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工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防护服、防护眼镜、呼吸器等。
防护服应能有效防护有害物质的侵入,防护眼镜能保护工人的眼睛不受化学品溅洒伤害,而呼吸器则能过滤有害气体,保护呼吸系统免受损害。
6. 事故应急预案在受限空间作业中,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工人需要接受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并知悉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此外,应急设备如救生绳、呼吸器等也应妥善配备,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备不时之需。
7. 注意工作安全和技能培训为了确保工人能够在受限空间环境下安全高效地工作,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还需要经过充分的安全培训。
这样可以加强工人对工作安全的意识,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8. 定期检查与评估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应急措施
有限空间中毒窒息应急措施
在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的应急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切勿独自进入:在发现有人中毒窒息后,切勿独自进入有限空间。
这是因为中毒气体或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威胁,继续进入可能导致更多人员受害。
2. 立即呼叫救援:迅速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如911)并向
相关人员报告有限空间中的窒息情况。
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详细的状况描述能够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进行救援。
3. 确保自身安全:站在安全地点外与中毒窒息者保持足够的距离,并避免接触有限空间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如果可以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尝试将中毒窒息者拖离有限空间,避免自己接触到有害物质。
4. 提供呼吸援助:如果你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可采取适当的呼吸援助措施,比如心肺复苏(CPR)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但仅在确定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这些操作。
5. 等待救援人员:让专业的救援人员来处理有限空间中的窒息情况。
他们具备相关的训练和装备,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类紧急情况。
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保持与中毒窒息者的通信,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种紧急情况的具体情况不同,这些应急
措施仅供参考。
最重要的是尽早呼叫救援,并根据救援人员的指导采取相应的行动。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
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及防控受限空间作业是指在进出口受限、通道狭窄或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物质、缺氧或有毒气体等因素的空间内进行的作业。
由于受限空间内的工作环境复杂,具有高度危险性和隐患性,因此需要全面辨识其作业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一)环境风险受限空间内环境条件复杂,可能存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容易引发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二)工具设备风险受限空间内通行路线狭窄,有时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若未将工具设备经过特殊处理,容易出现设备失控、工具掉落等情况,造成伤亡事故。
(三)人员风险受限空间作业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安全操作知识的人员参与,若人员不熟悉作业流程,操作不当,缺乏应急处置的能力,在工作中容易引发伤亡事故。
二、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一)环境防控1.在活动受限空间之前,要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检测,确保氧气含量不低于21%。
2.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如使用专业吸附材料、通风设备。
3.落地、上下楼梯时要贴好防滑胶带,保证环境采光、通风,防止滑倒、闷死等事故的发生。
(二)工具设备防控1.为了防止工具掉落,应采用防跌扣系保险措施,并保证提升设备能够承受相应重量。
2.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加强安全管理,涂上醒目的反光条,确保夜间能被清晰看到。
(三)人员防控1.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通过培训考试为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熟悉工具设备,掌握应急处置能力。
2.对进入受限作业现场的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人员身体健康,符合参加作业的条件。
3.在作业过程中要配备专业安全监测人员,进行全程监测和把握。
结语:受限空间作业具有高度危险和隐患性,需要在辨识作业风险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全面加强环境、工具设备和人员防控,可以更好地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预防密闭空间作业窒息中毒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预防密闭空间作业窒息中毒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46221预防密闭空间作业窒息中毒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suffocation poisoning inconfined space operations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20xx年7月11日集团生产技术部转发了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治理的通知安监总管【2012】93号,要求各公司认真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近年来全国各地因密闭空间作业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引起的群死群伤屡有发生,因为窒息、中毒多发生在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且主要表现为窒息性气体中毒,所以贯彻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加强密闭空间作业职业中毒的预防与救援,是防范有限空间急性职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关键。
一、发生事故的原因造成密闭空间作业窒息性气体中毒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用人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制度和相应操作安全技术规程;二是用人单位相关教育培训不到位,工人防护知识缺乏,作业者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违章作业,盲目施救,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三是缺少必要的检测、报警和个人防护设备;四是承、发包管理不规范,疏于管理;五是由于事故多发生在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又事发突然,事故单位对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救援准备往往不够充分,造成救援延误。
二、易发生窒息性气体窒息中毒的场所与作业范围1、窒息性气体与密闭空间易发生窒息性气体中毒的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氮气、甲醇、苯、甲烷和氰化氢等气体。
所谓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只够容纳少数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氧含量较低。
2024年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3篇)
2024年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及预防引言: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体积狭小、通风不良、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高温、高压、有电源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进行的工作。
由于空间狭窄、资源受限,有限空间作业往往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阐述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并提出预防措施,以保障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1. 通风不良:有限空间常常受限于通风条件,容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如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2. 高温高湿:有限空间由于通风不畅,温度和湿度较高,加上工作强度增大,容易造成工作者中暑、中风等健康问题。
3. 具有挤压、崩塌等危险:由于有限空间的体积狭小,当进行作业时容易受到围墙或其他障碍物的挤压,还有可能存在崩塌的风险。
4. 有电源和火源:许多有限空间内配备了电源或者存在火源,这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5. 限制逃生:有限空间内部往往存在狭小、复杂的通道结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逃生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二、预防措施1. 预先评估风险: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充分评估,包括作业区域的通风情况、气体浓度、温湿度等,以及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加强通风:为了保证有限空间内的空气流通,必须在作业前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对于无法保证良好通风的空间,应考虑使用通风设备或空气净化装置。
3. 强化个体防护: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手套、安全帽等,以保护自己免受有害气体、粉尘和高温等因素的侵害。
4. 进行安全培训: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作业规范、紧急救援程序等内容。
5.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应设置实时监测设备,监测有害气体浓度、温湿度等参数,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存在的危险情况。
6.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通风设备、个体防护装备、救援设备等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措施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措施急性职业中毒的定义:在劳动或生产过程中,毒物在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
建筑行为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多发生在防水作业、油漆作业、电焊和高温等作业。
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1、消除毒物:在作业工艺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
凡引进使用新化学物品的应当附毒性评定资料;缺少有关资料的,必须经市卫生生政部门指定的鉴定机构审查同意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2、降低毒物浓度:通风排毒:用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急性职业中毒的项重要措施。
3、个人防护:做好个人防护,对于预防急性职业中毒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好选用合理的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在毒物浓度过高或空气中氧含量过低的特殊作业情况下,则要采用隔商式防毒面具,使工人吸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清洁空气。
4、应急防范措施:为了杜绝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除采取防护措施外,必须配备应急防范装备和医疗急救用品,并设有专(兼)职急救人员。
5、安全卫生管理:预防急性职业中毒必须辅以必要的规章制度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例如: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安全卫生交接班制、通风防毒设备定期检修制、危险作业安全规程、新建筑材料的检验、分析及毒性鉴定制度等。
此外,须做好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6、作业环境监测与职业性健康检查:定期对固定作业场所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对未知有害因素(如坑道、地沟、污水井、隧道等)的特殊作业场年,在工人进入作业场所之前,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作业场所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实施岗前职业性健康检查,排除有职业禁症者参加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坚持对作业工人进行定期的职业性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工人健康受损,及时得到处理。
×××××项目经理部年月日。
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控制要点(三篇)
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控制要点受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或操作时具有限制出入的空间,如地下管道、油罐、船舱等,由于内部条件较差,可能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作业场所的安全性,需要严格控制受限空间作业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控制的要点。
首先,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和操作程序,并将其进行培训和演练。
作业计划中应包括对作业现场的详细介绍和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控制措施的规划,以及应急救援方案的准备。
其次,要进行有效的通风控制。
受限空间作业的一个主要风险是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毒气和缺氧等问题。
因此,在作业前应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处理,确保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通风控制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三,要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标识和警示。
在受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入口和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以告诉人员进入该区域需注意的安全事项和风险。
同时,必须设置专门的管控人员对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四,要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
进入受限空间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护服、手套、安全鞋等。
同时,还要对防护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五,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监管和指导。
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并要接受相应的培训。
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合格的监管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
第六,要进行作业现场的定期检查。
为了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性,必须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隐患排查。
检查人员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
在受限空间作业中,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和风险的存在,可能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包括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应急救援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预防与控制内容目录一、引言二、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健康危害三、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案例原因分析四、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预防与现场施救原则一、引言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预防与控制的依据受限空间概念:事故特点与现状:1.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预防与控制的依据 法律法规:(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59号);(2)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安监总局 (2014)第69号) 规范标准:(1)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2)密闭空间直读式仪器气体检测规范(GBZT206-2007);(3)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4)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 3028-2008); (5)硫化氢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GBZ/T259-2014)1.涉及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两部法律; 2.主管部门:安监部门2.受限空间(有限空间、密闭空间,confined space )概念•有限空间: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密闭空间: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
问题:安监总局59号令上所指工贸企业只涉及了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等8个行业,并制定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目录》(征求意见稿)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受限空间●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即不能自如进出;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 危险特征 (符合任一项或以上) 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害气体;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受限空间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四壁向内倾斜收拢);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 。
1.物理条件是相对的;2.危险特征繁多、复杂,又往往是隐蔽存在而可以突然出现常见受限空间●容器或储罐;●工艺栏及边缘、锅炉、火炉;●大管道、滤袋、冷却塔和筒仓;●下水道和超过4英尺深的洞;●阀室、阀井;●挖掘●围堤挖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挖掘,视为受限空间:a) 沟渠或挖掘深度大于1.2 m,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b) 在沟渠或挖掘区域内,身体暴露于物理或化学的危害之中;c) 在沟渠或挖掘区域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d) 没有撤离通道的;包括坑道、打井作业,隧道作业。
围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围堤,视为受限空间:a) 有高于1.2m的垂直墙壁围堤,且围堤内外无修建到顶部的台阶;b) 在围堤区域内,身体暴露于物理或化学的危害之中;c) 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2.事故特点与现状:特点: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
现状: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
二、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健康危害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缺氧(空气中的含氧量〈19.5%)□易燃易爆气体(沼气、氢气、乙炔气或汽油挥发物等)□有毒气体或蒸汽(一氧化碳、硫化氢、焊接烟气等)□物理危害(极端的温度、噪声、湿滑的作业面、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吞没危险□腐蚀性化学品□带电□未知的其他危险1、缺氧(氧气的作用)•19.5 -23.5% 正常氧气浓度•15 -19% 工作能力降低、感到费力•12-14% 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协调能力和感知力判断降低•10 -12% 呼吸减弱、嘴唇变青•8-10% 神志不清、昏厥、面色土灰、恶心和呕吐•6-8% 呼吸停止,6-8分钟内窒息死亡•4-6% 40秒后昏迷、抽搐、呼吸停止,死亡2、易燃易爆□环境•当可燃性气体浓度超过最低爆炸限度的10%时;•空气中易燃性粉尘相对集中,从而使可视距离在1 .5米以内模糊时;•当氢气浓度在23%以上时。
□火源•电动工具;•焊接、切割;•吸烟。
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3、中毒窒息(HS、CO等气体的作用)2S)在以下含量(mg/m3)时人体的症状:硫化氢(H2□10 容许浓度 8小时□50-100 轻微的眼部和呼吸不适 1小时□200-300 明显的眼部和呼吸不适 1小时□500-700 意识丧失或死亡 30-60分钟□>1000 意识丧失或死亡几分钟4、物理危害•□极端的温度•□噪音•□湿滑的作业面•□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建筑施工过程中此类因素通常都是存在的,但其主要引起的是意外伤,与中毒无关。
5、吞没危险□储存在筒仓或容器中的松散物,如谷物、沙子、煤渣等□管道或阀门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下水道水流三、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案例原因分析1989年6月~2006年7月期间,资料比较完整的122例密闭空间作业伤亡事故典型案例,主要是轻度和重度中毒。
对该部分案例按事故类别、事故行业、伤亡情况、致死原因、作业岗位、事故发生时作业活动及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图1 事故伤亡直接原因分类构成2事故案例发生行业比例构成图3事故发生作业岗位分类构成图4事故发生直接原因分类构成密闭空间中毒的原因管理方面的原因•对作业人员没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或培训不到位;•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没进行测氧、测爆、测毒( 三测) ;•没有实施通风换气或通风换气不够;•深入密闭空间作业时监督或现场负责人(监护人)责任心不强;•没建立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没配置救援设施和实施不正确的救援措施。
◆个人原因:缺乏知识或自以为是是事故的主因☐不知道或者低估了面临的风险;☐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没有严格遵守已建立的规章制度;☐盲目试图救助伙伴四、受限空间作业急性职业中毒预防控制与现场施救原则(一)管理措施:●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建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范管理责任制; 严格按照准入流程管理;组织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健康技术措施等密闭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者掌握在密闭空间环境下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作业时至少有 1 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负责监护操作者。
(二)技术措施 ●作业前预防措施:进入密闭空间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了解密闭空间存在的危害因素;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采取净化、通风等措施,进入前应当再用新鲜空气通风,以保证空间内有足够维持生命的氧气含量;通常先测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性气体,最后有针对性地测定有毒气体,气体的浓度须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中的规定。
1.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2.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进入作业前30分钟内实施,且施工期间间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否则重新通风。
●进入作业措施 履行密闭空间作业审批人、现场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岗位分工;携带通讯工具;有连续通风措施或随身佩戴便携式报警仪(混合功能);必要时佩戴安全救生绳;必要时佩戴正压呼吸器;受限空间外必须有监护人员按要求监护; 设置警示标识。
气体检测不合格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情况下(过滤式防毒面具只能用于逃生) 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监护人员必须每2分钟拖动救生绳一次(三)应急救援措施●应急前期工作:应事先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机构、人员及职责;落实救援设备器材;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掌握事故处置程序,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应急救援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准确掌握事故的现场情况:在发生事故的时候一定要优先考虑人员的生命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保护人员优先是原则!尽可能的在有限空间外进行施救;必须进入时,施救者首先要保护自身安全:采取必要的通风、要求救援人员一定要携带正确的救援工具(包括隔离式呼吸防护器、救生绳等),绝对严禁盲目进入施救; 防止第二次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的时候,救援人员一定要将受伤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移至新鲜空气处),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分秒必争的就地实施救援,进行心、肺复苏(注意:严禁口对口呼吸);然后再送往医院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