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秦始皇陵考古与秦文化研究评述_田静
早期秦文化研究
早期秦文化研究早期秦文化:探索史前文明的重要窗口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秦文化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而早期秦文化,更是研究这一辉煌文明的重要起点。
本文将从早期秦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探讨其历史背景、特点、与其他文化的比较等方面,展现早期秦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一、早期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秦文化起源于甘肃地区,距今约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秦人部落逐渐强大,最终在战国后期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秦朝。
在秦朝的统治下,早期秦文化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早期秦文化的特点1、尚武精神:早期秦文化充满了尚武精神,强调战争和军事才能。
这一点在秦国的统治者和军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以征服、扩张领土为己任,力求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2、法家思想:早期秦文化深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强调法制、权谋和集权。
这一思想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秦朝政治、社会治理的基础。
3、礼乐制度:早期秦文化还保留着周代礼乐制度的痕迹,重视祭祀和礼仪。
然而,在秦朝建立后,礼乐制度逐渐与法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三、早期秦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比较1、与周文化比较:早期秦文化与周文化在价值观、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周文化强调礼仪、德行和贵族精神,而早期秦文化则更注重实用、权谋和军事才能。
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文化在地域、族群上的特点。
2、与楚文化比较:早期秦文化和楚文化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重要文化。
楚文化注重浪漫主义和艺术性,表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
而早期秦文化则更加注重实用主义和扩张,具有强烈的征服欲望。
两者在审美观念、政治哲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四、早期秦文化的深远影响1、统一中国的思想基础:早期秦文化中的法家思想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法家思想强调的法制、集权和实用主义精神成为秦朝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推动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秦始皇帝陵的考古研究及其历史意义
秦始皇帝陵的考古研究及其历史意义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皇帝之一,他统一六国,打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基础。
但是,他的治国之道也极其残酷,如焚书坑儒等行为让后人倍感震撼。
而其中一件最为富有争议的事情,就是他所建造的陵墓——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最为雄伟的帝王陵墓之一,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并称为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在秦始皇死后,历经多次盗墓、抢嫁、掏穴、意外葬等事件,但依然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自20世纪以来,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已经展开。
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秦始皇陵的研究不断深入,也不断分化成为许多领域、许多学科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秦始皇陵的认知,还为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对秦始皇陵的发掘不仅帮助人们了解秦代的文化,也为中国全面秦代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材料。
我们从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到许多珍罕的器皿、丝绸、玉器、青铜器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出土的《兵马俑》可以看到秦代军事制度和兵器信息。
这些文物不仅表现出秦代的文化面貌,还揭示了秦代的社会历史、物质生活、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信息,对我们了解秦代的历史价值极高。
其次,对秦始皇陵的研究还揭示了秦皇帝陵墓本身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建筑技术之精湛在当时就已独步天下。
这也对我们了解古代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价值。
我们可以从这里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鼎盛水平,也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宏伟工程和高超技术。
最后,秦始皇陵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秦始皇时期的基础建设和制度创新,使得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保持国力强盛。
而对于秦始皇陵的保护与研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自身文化和历史的重视。
这也为中国的历史研究和文化保护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践经验。
虽然秦始皇在留下巨大历史足迹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争议,但秦始皇陵的发掘和研究为人们揭示了一个完整的、细致的历史画卷。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意义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意义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帝王陵墓之一,也是世界考古界的重要发现之一。
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是秦始皇陵群的核心部分。
秦始皇陵的发现和考古研究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秦始皇陵的发现秦始皇陵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74年1月,当时陕西农民在修水井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兵马俑。
这次意外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进一步揭开了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
此后,经过漫长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专家们陆续在陵墓内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陶俑、青铜器等各种珍贵文物。
二、秦始皇陵的考古意义1. 历史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空白。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的发现为研究秦代以前各个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通过对秦始皇陵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秦始皇帝的统治时期,以及秦朝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文化传统等重要方面的信息。
2. 文化意义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建筑的代表作,其规模宏大,布局独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陵墓内发掘出的大量兵马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军事制度和军事装备的重要材料,也展现了古人对于墓葬的富丽堂皇的追求。
同时,秦始皇陵也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工程能力,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3. 艺术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兵马俑的制作精细、栩栩如生的形象,显示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水平。
而从陵墓中发掘出的陶俑、青铜器、玉器等艺术品,也展现了当时的艺术风貌和工艺水平。
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资料,也对于研究古代艺术技法和审美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4. 保护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也提醒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秦始皇陵的出土文物数量庞大,其保存状况良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信息和研究素材。
我们应该加强对于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工作,确保它们能够得到妥善保存和展示,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这些瑰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与分析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考古发现与分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大奇迹。
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以东约40公里处的咸阳市银盏乡境内。
它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于1974年被中国考古队发现。
兵马俑是兵器、车马、战士等的陶塑,数量达数万件,主要分布在大型坑道内。
整个兵马俑规模庞大,气势磅礴,直观地展现了秦国当时的雄壮武装。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意义。
首先,兵马俑反映了秦时期的武装力量和战争制度。
整个陵墓呈现一个军事阵地的形态,严密有序。
兵马俑分为步兵、骑兵、车马等若干个部分,它们按照武器、服装、队形等方面进行划分,非常有条理。
其中,兵器的种类繁多,有弓箭、长矛、铠甲、盾牌等,非常逼真。
车马部分由车马、辎重等陶塑的组合构成,显示了秦时期的交通情况和军事物资管理方式。
通过对兵马俑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对武装力量的要求和限制,以及秦朝制定的严格的军事制度。
其次,兵马俑反映了秦代手工制作和雕刻技术的高超水平。
兵马俑以其雕刻技艺的精湛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奇妙,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
兵马俑在制作时必须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先采用泥条做出各部位的形状,再加厚,最后用雕刻刀具细心刻细部。
在雕刻时,选材用料上则更为讲究,选用黑陶作为材料,采用慢火烧制技艺,制作精细绝妙,造型栩栩如生,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种细致入微的制作工艺和高度精巧的刻画技能,是秦代手工制造技术的标志。
最后,兵马俑反映了秦始皇陵的整体布局和文化意义。
兵马俑所在的陵墓规模庞大,阵容强大,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富盛名的陵墓之一。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秦始皇陵原计划为三重墓,但发现墓主人逝世太过突然,未来得及完成全部的陵墓建设,只有一重墓被建造出来。
可能出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封建皇权的需要,秦始皇选择在自己在位期间要求修建较大规模的陵墓。
这也是中华文化中奉为至宝的原因之一。
总之,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和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秦文化,华夏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段清波【摘要】秦文化中所见到的诸如兵马俑、铜车马、陵墓封土内高台建筑、条形砖、青铜水禽制作工艺、槽型板瓦、茧形壶、石刻等文化因素,不是从中国固有文化中发展演变而来,这些因素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亚传播到东方的,与此同时,秦统一时期,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制度也传入东土,并对秦始皇帝的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Many archaeological findingsof the Qin Dynasty were not evolved from the inherent Chinese culturesbut inspired by the other cultures which spread from west Asia via the Silk Road. For instance,Terra cotta warriors,bronze chariots and horses,high platform buildings in mausoleum,lath bricks,craftsmanship of bronze waterfowls,trough type tiles,elliptical pots and stone inscriptions,to name just a few. Furthermore, the regulations and laws in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Persian Empire and Macedonian Empire were also broughtto the east with these materials. It is the whole system that inspired the revolution of Qin Shi Huang significantly.【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8页(P8-15)【关键词】秦始皇陵;兵马俑;波斯帝国;中西文化交流【作者】段清波【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 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8.8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小麦、冶铁技术、金银器等制作工艺是由西亚、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1](P156-179)。
中国史研究动态》目录 (1994-2004)
《中国史研究动态》目录(1994-2004)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范文澜与中国史学会蔡美彪1994/012 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史研究概述侯旭东1994/013 近年来宋代婚姻问题研究综述肖怀安1994/014 宋史学者宋晞介绍彝民1994/015 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研讨会纪要胡振宇1994/016 纪念商鸿逵教授逝世十周年座谈会召开晓丽1994/017 评《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程喜霖1994/018 地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齐文化丛书》即将编纂出版王志民1994/019 评《唐代国库制度》孙永如1994/0110 一部齐文化研究的开创性力作──《齐文化概论》评介珂文1994/0111 读《赵普评传》任崇岳1994/0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3年先秦史研究概况胡振宇1994/022 近年来诸子思想研究综述付文龙1994/023 近年来蜀道及石门石刻研究概述冯岁平1994/024 本世纪以来南汉史研究概述张金铣1994/025 黄宽重陈智超1994/026 昆明首届郑和研究国际会议讨论综述马兴东1994/027 “全国徽学学术讨论会暨徽学研究与黄山建设关系研究会”在屯溪召开晓文1994/028 十六国国别史的一部力作──《前秦史》评价朱大渭1994/029 《中国人口发展史》评介李恩军1994/0210 《秦汉军制史论》出版志文1994/0211 《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变迁》简介华林甫1994/0212 《顺治帝》出版沁泉1994/02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对三星堆文明─古蜀文明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曲玉缘1994/032 十年来赵国历史文化研究之回顾田卫平, 崔向东1994/033 中国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日关系史研究综述刁书仁1994/034 中国徽学学术讨论会述评陈柯云1994/035 读《周代礼俗研究》孟世凯1994/036 中国学术文化史研究的力作──《浙东学派研究》评述徐吉军1994/037 《养民》──一部清代经济史研究力作舒洵1994/03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史学应用高科技的前景陈智超1994/042 日本八十年代以来明清史研究的新潮流栾成显1994/043 1993年清史研究概况李世愉, 李尚英1994/044 开封犹太人被同化原因研究综述张倩红1994/045 杜正胜王健文台湾成功大学1994/046 周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葛志毅著《周代分封制度研究》林原1994/047 一部系统总结中国简牍学研究的新著─—《中国简牍学综论》评介谢重光1994/048 《中国僧官制度史》评介曹旅宁1994/04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依然是警钟──重读《甲申三百年祭》王戎笙1994/052 近年来研究清代文化史著作概述陈利媛1994/053 近十余年云南少数民族族源研究综述胡阳全1994/054 日本的唐史研究──近年来的动向池田温, 秦欣1994/055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评介梁满仓1994/056 读《西域地理图说注》马大正1994/05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中国家族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徐扬杰1994/062 1993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何田, 先武1994/063 韩国的中国史学史研究动向李润和1994/064 评介《简帛研究》于振波1994/065 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的总结性著作─—《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评介田静1994/066 魏孝文帝研究的新成果─—《魏孝文帝传》评介朱大渭1994/067 一部研究北宋开封的力作王曾瑜1994/068 评《朱元璋研究》张显清1994/069 《清代典制》读后定宜庄1994/06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历代关于《国语》作者问题的不同意见综述谭家健1994/072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研究综述程存洁1994/073 1993年明史研究概况万明1994/074 评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研讨会述要申汇1994/075 纪念李自成进京350周年暨《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米脂召开孙颖1994/076 1991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殷、周、春秋)艾廉莹1994/077 隋唐史研究的重要成果──《隋唐史论集》简介李斌城1994/078 《中国100系列丛书》评介罗炳良1994/079 吕翼仁先生病逝上海李永圻1994/07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近两年来史学史研究鸟瞰吴怀棋1994/082 十多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梁州1994/083 汉代医学简的价值及其研究沈颂金1994/084 “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郑一钧1994/085 明清以降东北亚区域经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纪要古月1994/086 1991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战国、秦汉)艾廉莹1994/087 毛泽东历史观的形成与影响──读《毛泽东与中国史学》王震中1994/088 读《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郭松义1994/089 评《神秘文化:谶讳文化新探》晋文1994/0810 中国商人阶层研究的新构架王振忠1994/08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3年秦汉史研究综述卜宪群, 潘少平1994/092 建国以来反秦王朝斗争研究综述吴仰湘1994/093 中日两国学者研究秦简《日书》述评沈颂金1994/094 “东亚传统文化国际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黄宣民1994/095 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考沈长云1994/096 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李学勤1994/097 论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葛益雄1994/098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朱大渭1994/099 《隆中对》新考王延武1994/0910 明代的秘密社会与天地会的渊源陈宝良1994/0911 论明清在华耶稣会财务经济康志杰1994/0912 乾隆嗣位问题郭成康1994/0913 天地会创始人及起会年代考证曾五岳1994/0914 秦史研究的重要文献─—《睡虎地秦墓竹简》张俊民1994/0915 评《三国经济史》朱大渭1994/0916 马植杰著《三国史》出版毅国1994/09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3年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华林甫1994/102 1993年元史研究概况张金铣, 吴海涛1994/103 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筹备情况简报1994/104 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述要刘复生1994/105 朱熹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乐文华1994/106 介绍台湾一份历史刊物《新史学》吕端1994/107 1991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魏晋南北朝)艾廉莹1994/108 简评《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楚秦1994/109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评介弱水1994/10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张铠1994/112 西方汉学对中国典籍的研究──介绍《古代中国典籍导读》李学勤1994/113 国际汉学领域的一支新军──访法国远东科技史研究组郭正忠1994/114 最近五年以来美国《古代中国》上的学术成果夏含夷1994/115 西方汉学的重要成果──读《剑桥中国史》有感胡志宏1994/116 法国汉学界三部重要历史著作简介楚天舒1994/1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陈直与秦汉砖陶研究周天游1994/122 1993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牛来颖1994/123 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综述李鸿宾1994/124 全国第八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兴斌1994/125 黄一农张淑女1994/126 1991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隋、唐)艾廉莹1994/127 吴文化研究的新成果─—评《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唐茂松1994/128 《清代商业史》评介杨凤兰1994/129 《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出版周用宜1994/121995年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谢弗与《撒马尔罕的金桃》吴玉贵1995/012 汉光武帝刘秀研究综述区永圻1995/013 1993年宋史研究概况张彤1995/014 儒学的历史回顾与21世纪瞻望──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综述马彪1995/015 先秦史暨巴蜀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张金岭1995/016 枣阳市隆重举办刘秀诞辰二千周年纪念活动王辉鄂1995/017 1991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五代、宋、元)艾廉莹1995/018 评《宋代商业信用研究》高聪明1995/0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关于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王震中1995/022 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张铠1995/023 东林党与东林学派研讨会综述1995/024 1991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明、清)艾廉莹1995/025 从混沌中探寻有序─—读《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一书姜涛1995/026 《商代地理概论》评介陈绍棣1995/027 《宋代皇亲与政治》评介游彪1995/028 一部颇具特色的商人研究著作──《中国十大商帮》评介曹天生1995/029 《清肇祖传》评介战继发1995/02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剑桥大学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张国刚1995/032 二战以来法兰西学院的中国学研究严武1995/033 近四十余年来海峡两岸和亲研究述评崔明德1995/034 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综述江梧桐1995/035 读《清代洪门史》─—《清代洪门史》序何龄修1995/036 《谢太傅安石纪念论文集》金戈1995/037 《宋史丛论》东文1995/038 《蒙元史新研》东文1995/03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4年先秦史研究概况胡振宇1995/042 本世纪来关于秦汉古象郡的争论敬轩1995/043 法国学者近年来对中学西渐的研究(专著部分上)耿昇1995/044 “民众时代”与西方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李俊清, 解亚红1995/045 一部凝聚学识和阅历的力作──《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评介沈定平1995/046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收藏整理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曲翰章1995/047 读安作障先生主编之《中国古代史料学》高敏1995/048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的重要成果──《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评介王承文1995/04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美中贸易与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奠基(殖民时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张铠1995/052 《国际汉学》第1辑出版每文1995/053 1993—1994年辽金史研究概述吴海涛1995/054 中韩东亚史研讨会综述李治安1995/055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李斌城1995/056 法国学者近年来对中学西渐的研究(专著部分中)耿1995/057 探寻文明起源轨迹的一个全新视野──读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王仁湘1995/058 封建赋税制度研究的力作──读周国林《战国迄唐田租制度研究》吴琦1995/059 《陈垣教授诞生百一十周年纪念文集》出版发行陈应潮1995/0510 《北京通史》华文1995/0511 《魏孝文帝传》华文1995/0512 《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华文1995/05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80年代以来的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研究童超1995/062 1994年秦汉史研究综述于振波1995/063 1992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殷、周、春秋)艾廉莹1995/064 日本学术界关于从宋至清佃户、奴婢、雇工人在法律上身份的讨论冯佐哲1995/065 徽学研究的新动向─—“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综述曹天生1995/066 社会政治史研究的新尝试─—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读后宁欣1995/067 《成吉思汗全传》评介骆子昕1995/06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美国中国史研究专业队伍的形成及其史学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张铠1995/072 1994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少卫, 先武1995/073 1994年中亚史研究综述贾依肯1995/074 历史的道路和历史学的道路──读何兹全先生《历史学的突破、创新和普及》王子今1995/07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中国史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纪要1995/082 牛津大学中国学的变迁杨国桢1995/083 1994年明史研究概况万明1995/084 悼念日本的中国学权威平冈武夫先生刘起1995/085 1992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战国、秦汉)1995/086 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读后曹旅宁1995/087 再现一代枭雄的完整形象──评余同元著《张献忠》张海鹏, 周晓光1995/088 《宋蒙(元)关系史》──一部宏观研究宋蒙(元)关系的力作魏志江1995/08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近二十年大陆秦史研究评述黄留珠1995/092 1994年清史研究概况李尚英1995/093 国内粟特研究综述程越1995/094 关于古象郡地望问题争论的补述木子1995/095 法国学者对中学西渐的研究(专著部分下)耿昇1995/096 一部富有新意的人物传记──评崔明德新著《李陵》孟祥才1995/09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近二十年大陆秦文化研究评述黄留珠1995/102 1993年以来中国人口史研究概述侯春燕1995/103 1994年元史研究概况吴海涛1995/104 对《剑桥大学中国学的历史与现状》一文的补正王小甫1995/105 1992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魏晋南北朝)艾廉莹1995/106 《六朝经济史》评介李天石1995/10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华林甫1995/112 南越国史研究概述王川1995/113 海峡两岸“传统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史”学术研讨会综述定宜庄1995/114 第六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安徽凤阳举行林金树1995/115 辽金西夏史学术研究会侧记1995/116 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影印本序陈智超1995/1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4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况牛来颖1995/122 1994年宋史研究概况张彤1995/123 近年明清中外文化交流研究述评陈伟明1995/124 第1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蒙特利尔举行耿昇1995/125 全国首届涿鹿黄帝、炎帝、蚩尤三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宋镇豪1995/126 首届长江文化暨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纪实胡振宇1995/127 我国首次举办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启正1995/128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江梧桐1995/129 读王志民著《齐文化论稿》林原1995/121996年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1996/012 近年来先秦巴蜀文化研究一瞥1996/013 1990-1994年国内黄宗羲研究综述1996/014 纪念黄宗羲逝世三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浙江召开1996/015 1992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隋、唐)1996/016 韩国史学界朱元璋研究述评1996/017 《刘邦新传》评介1996/018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1996/0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鹤间和幸教授与秦代史的再构成1996/022 近年来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新进展1996/023 近年来关于“殷人航渡美洲”问题的研究述评1996/024 杜维运和中西史学比较研究1996/025 中村璋八与《五行大义》研究1996/026 读《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1996/027 《明清史散论》出版发行1996/02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80年代以来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研究概述1996/032 历史城市学的崛起1996/033 当代中国学术思潮的方法论批判1996/034 自然科学与人文5 从“史官史学”走向“史家史学”:当代中国历史学家角色的转换1996/036 回顾与展望:历史学的命运和机遇1996/037 1992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五代、宋、元)1996/038 关于剑桥大学中国学研究的若干说明1996/039 读《中日关系史考》1996/0310 《宋代司法制度》评介1996/0311 评张荣芳《秦汉史论集(外三篇)》1996/03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从《唐研究》(第一卷)看当前唐代研究动态1996/042 80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大族个案研究综述1996/043 1995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1996/044 日本有关元代法制史研究概述1996/045 1992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明、清)1996/046 读韩著《宋代农业地理》1996/047 读韩国学者卢启铉的《丽蒙外交史》1996/048 《明遗民录汇辑》出版1996/04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最近十年来《水经注》研究概述1996/052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问题研究综述1996/053 1949年以后的国内南唐史研究状况及考古发现1996/054 评日本学者平势隆郎所著《新编史记东周年表》1996/055 日本文部省1989-1993年科学研究费(一般研究类)资助的中国历史文化研究课题介绍6 关文发、颜广文新著《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评介1996/057 《泉州海外交通史略》1996/058 《明清专制支配の史的构造》1996/059 《西域文化史》即将出版1996/05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近十余年中国历代王朝民族政策研究概述1996/062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概况1996/063 1995年辽金元史研究概述1996/064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1996/065 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观点的反思1996/066 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1996/067 水利灌溉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1996/068 区域性历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1996/069 刘福通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界首召开1996/0610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力作1996/0611 《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评介1996/0612 一部富有开拓精神的学术专著1996/0613 《黄河故道考辨》一书出版1996/06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近年儒学研究的热点及问题张海晏1996/072 1995年中亚史研究综述贾依肯3 近五年来西藏古代史研究概况王献军1996/074 六朝隋唐时期地域社会研究动向伊藤宏明, 秦欣译1996/075 《唐代财政史稿》(上卷)简评方茗1996/07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中国回回天文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陈占山1996/082 中国古代股份经济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刘秋根1996/083 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华林甫1996/084 “纪念王仲荦教授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刘统1996/085 “诸葛亮躬耕地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吴彤1996/086 《长江文化史》座谈会述要汉言1996/087 台湾史学家翁同文和他的学术成就祝瑞开, 吴松弟1996/088 评介《史之心旅》薛池1996/089 一部有开拓意义的史学著作——评《中国学案史》吴怀祺1996/0810 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外关系史著作晁中辰1996/0811 中国边疆历史研究的新成果——《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简介王东平1996/08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6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吴志良澳门基金会1996/092 1995年国内秦汉史研究综述卜宪群1996/093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社会救济史研究综述余新忠1996/094 韩国“国际甲骨学学术讨论会”述要丁一1996/095 视野广阔新意迭出——《唐代民族与文化新论》述评孟祥才1996/096 珠联璧合的宋代市场网络研究——林文勋、龙登高的两本专著片说邢铁1996/097 《抛引集》简介吉成名1996/098 《利玛窦与中国》出版苏雯1996/09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二十年刘乐贤1996/102 夏商周三族起源研究述评张国硕1996/103 1995年明史研究概况张宪博1996/104 藏区政教合一制研究综述王献军1996/105 三国史籍整理研究的可喜成果——评《三国志注译》陈玉屏1996/106 《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评介杨倩描1996/107 日本陆续出版松丸道雄等著名学者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史》旭东1996/10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近年来传教士与西画东渐研究评述莫小也1996/112 建国以来关于淝水之战、前秦政权研究述评崔明德, 赵志坚1996/113 1995年清史研究概况杨珍1996/114 儒家教育理念与人类文明国际研讨会纪要朱汉民1996/115 《旅日高僧隐元中土来往书信集》书评野口善敬1996/116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出版薇薇1996/1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明清澳门海上贸易史研究的回顾与设想张廷茂1996/122 1995年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李锦绣1996/123 1995年宋史研究概况张彤1996/124 新道家在崛起张广保1996/121997年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十年来两湖地区暨江汉平原明清经济史研究综述张家炎1997/012 1995年先秦史研究概况马季凡1997/013 第三届西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田敦1997/014 庆祝广州建城2210年: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曾宪礼, 唐文浩1997/015 全国吕振羽学术研讨会综述戴开柱1997/016 德国汉学家帕塔克与中外关系史研究钱江香港大学历史系1997/017 《西汉前期的政坛》评介谢桂华1997/018 喜读《明清史新析》郭松义1997/019 六卷本《中华法家文化系列》简介周楫1997/0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盛世”的思虑——中国十八世纪研究中的对话与争鸣高翔1997/022 八十年来(1915-1995年)杨守敬研究述评士君1997/023 韩国近年来的中国史研究概况谢保成1997/024 认真做好学术动态的调查研究工作——历史所成功地召开学术动态研讨会王震中1997/025 洪皓、马端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纪要汪圣铎1997/026 南越国史研究的新碑彭年1997/027 《谥法研究》评介张金龙1997/028 读《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辛德勇1997/02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本世纪以来的武则天研究王双怀1997/032 建国以来明代女真经济问题研究述评栾凡1997/033 伊藤道治的金文和西周史研究王震中1997/034 关于《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的大海侵》的一桩公案葛剑雄1997/035 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大成果——评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邹逸麟1997/036 恢宏·笃实·创新——读黄朴民的《孙子评传》余丽芬1997/037 读《汉唐行政管理》王子今1997/038 《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正式出版古澎1997/03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近年来明史研究管见商传1997/042 1996年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综述张埃, 刘雪君1997/043 1970年以来西方秦汉史研究概述张春树1997/044 八十年代以来《颜氏家训》研究概述刘国石1997/045 “海外汉学研究现状及其对策研讨会”综述张西平1997/046 一部求真、求实的学术人物传记——《顾颉刚评传》读后钱宗范1997/047 古地图的精品——介绍《中国古地图精选》华林甫1997/048 《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出版杨金荣1997/049 《赵国史》一书简介1997/04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6年社会史研究概述陈爽1997/052 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原因研究述要景有泉, 李春祥1997/053 近年来关于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雍际春1997/054 牛李党争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渡边孝1997/055 刘淼和他的明盐研究——写在《明代盐业经济研究》面世之际郭正忠1997/056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评介曹旅宁1997/057 张其凡著《宋初政治探研》评介葛金芳1997/058 一部澳门历史的力作——评黄启臣教授的《澳门历史(自远古-1840年)》林远辉1997/05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历史研究所近二十年科研工作纵览李学勤1997/062 历史研究所主要获奖成果简介与评价王震中1997/063 近年来的徐学研究陈庆江1997/064 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研究概述管守新1997/065 历史与哲学的交融——《王弼评传》的学术特色及其创见丁冠之, 陈朝晖1997/066 《宋代监察制度》评介游彪1997/067 一部难得的拓荒之作——《两宋御史中丞考》评介肖建新1997/068 爱国精神的赞歌历史研究的力作——《谢叠山大传》读后乐文华1997/069 《中国通史》第十卷《清时期》出版英娣1997/06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6年国内秦汉史研究综述张伟, 卜宪群1997/072 近十年来的国内唐宋专卖史研究黄纯艳1997/073 第49届美国亚洲研究协会暨美国明史学会年会综述万明1997/074 《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座谈会综述雷家宏1997/075 古史探索的新收获——读《周秦社会结构研究》黄留珠1997/076 《政书集成》的史料价值及其编纂意义杜家骥1997/077 新、深、全、美——赵荣光食文化新著评说夏太生1997/078 《客家源流新论》简介杨成1997/07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积极支持史学发展中国史学会秘书处1997/082 1996年辽夏金元史研究综述屈文军1997/083 1996年中亚史研究述评贾依肯1997/084 全国皋陶文化研讨会综述李修松1997/085 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古中国航海图李弘祺美国纽约城市大学亚洲研究系1997/086 《陈埭丁氏回族宗谱》的编校出版及其价值庄景辉1997/087 评景爱著《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史念海1997/088 评《中俄关系史略》吕一燃1997/089 《逸周书校补注译》评介斯维至1997/0810 《辽金简史》评介任崇岳, 刘晋1997/08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华林甫1997/092 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概况赵联赏1997/093 河西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王三义1997/094 关于净明道的研究张广保1997/095 台湾学者贾谊研究概况刘??1997/096 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余军1997/097 《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评介燕源1997/098 《明季党社考——东林党与复社》简评朱文杰1997/099 中国文字学研究领域里的新成果——读《女书与史前陶文研究》史延廷1997/0910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出版阿风1997/09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6年清史研究概况林海1997/102 1995年夏代考古与夏史研究张立东1997/103 近年来中国古代社会改革研究述要景有泉, 谭黎明1997/104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召开学术讨论会讨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问题许殿才1997/105 开创古地图研究新纪元1997/106 明清经济史研究的杰作——读姜守鹏先生《明清北方市场研究》张明富1997/107 《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评介常建华1997/108 《明代人口流动与社会变迁》一书问世1997/10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6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杨宝玉1997/112 1996年明史研究概况张宪博1997/113 “七大古都”说论辩始末冯贤亮1997/114 近年来明清时期的榷关研究廖声丰1997/115 胶南市第二届国际琅琊文化暨徐福研讨会综述王敦田1997/116 民族史研究的一部佳作——评介《元代民族史》蔡志纯1997/117 防风神话的整合与防风历史的考证——读董楚平《防风氏的历史与神话》江林昌1997/11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1996年先秦史研究概况马季凡1997/122 1996年宋史研究概况张彤1997/123 龙崇拜起源研究述评吉成名1997/124 '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研讨会述要徐义华1997/125 读《九州》创刊号感言辛德勇1997/126 秦代经济史研究的一部力作——《秦国粮食经济研究》简介1997/127 《“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一书出版1997/128 《治乱警鉴》出版1997/121998年篇名作者机构年/期1 80年代以来的先秦妇女史研究张经1998/012 宋代中枢权力研究综述杨世利, 尚平1998/013 日本战后对汉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上) 金子修一1998/014 20世纪哈萨克族历史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洪涛, 贾合甫·米尔扎汗1998/015 荷兰莱顿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行“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国际学术讨论会李玉昆。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与研究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与研究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
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代墓葬中的一部分,规模宏大,造型逼真,历经数千年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与研究历程,探讨其在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兵马俑的发现与发掘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东北部的兵马俑坑被当地农民发现,从而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据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兵马俑是为了陪葬秦始皇而制作的。
兵马俑坑内的兵马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细节的精湛把握。
随着兵马俑的发现,考古学家们开始对兵马俑进行系统性的发掘和研究。
他们通过对兵马俑的结构、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分析,逐渐揭开了兵马俑的神秘面纱。
通过对兵马俑坑的勘探和挖掘,考古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多个兵马俑坑,每一个兵马俑坑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为后人研究秦代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兵马俑的研究价值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与研究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首先,兵马俑的发现填补了中国古代史的空白,为研究秦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其次,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展现了秦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对后世的工艺制作、雕塑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次,兵马俑的发现也为世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兵马俑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和文化方面,还在于其科学研究价值。
通过对兵马俑的材质、颜色、保存状态等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古代陶器的制作工艺、保存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考古研究提供借鉴。
同时,兵马俑的发掘也为古代军事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揭示了秦代军事制度、战争方式等方面的信息,对于了解古代军事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兵马俑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始皇兵马俑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秦始皇陵的历史地位与影响评析
秦始皇陵的历史地位与影响评析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古代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作为秦始皇帝的永世之墓,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
本文将评析秦始皇陵的历史地位与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秦始皇陵的历史地位1.1 秦始皇陵的建造背景秦始皇陵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帝将其视为自己永恒统治的象征。
当时中国的七国争霸战乱不休,秦始皇帝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政权,加强自己作为皇权者的地位,决定兴建规模宏大的陵墓。
1.2 秦始皇陵的建造规模和工艺秦始皇陵的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达到56.25平方公里。
陵墓主要有土墩、地宫和墓葬三部分组成。
秦始皇帝下令将他统一时期的各种建筑技艺都用于陵墓的建造,使得其工程规模堪称古代世界奇迹之一。
陵墓内有数量众多的兵马俑、宫殿、器物等,展示了秦朝的强大与富饶。
1.3 秦始皇陵对后世的影响秦始皇陵的建造标志着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陵墓构筑工程的开始,对后世的陵墓建造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为后世的陵墓设计、陵园规划和陵墓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和借鉴。
二、秦始皇陵对后世的影响2.1 秦始皇陵对帝王陵墓的影响秦始皇陵的规模和雄伟气势对后世的帝王陵墓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的汉陵、明陵等陵墓的建造都吸收了秦始皇陵的优点,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秦始皇陵对后世陵墓形制和陵园规划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今天。
2.2 秦始皇兵马俑的影响陵墓内的兵马俑是秦始皇陵最著名的部分之一。
兵马俑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秦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军事装备和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兵马俑也对后世的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秦始皇陵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秦始皇陵于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成为世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推动了陵墓保护与研究的发展。
秦始皇陵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使中国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保护。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发现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发现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和探索的重大考古遗址。
秦始皇陵的发现和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古代秦文化的神秘面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研究对象。
本文将介绍秦始皇陵的发现过程以及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
一、秦始皇陵的发现秦始皇陵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74年。
当时,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一个农田里,一群农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带有字迹的土块。
经过专家的进一步鉴定,这些字迹被认定为篆书,而且内容与秦始皇陵相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随着进一步的勘探和发掘,秦始皇陵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二、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1. 兵马俑秦始皇陵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就是兵马俑了。
1974年后,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这些兵马俑以其精细的雕刻和数量之多而闻名,是中国古代陶俑艺术的杰作。
兵马俑的出土不仅揭示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统治体制,还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 宫殿遗址在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一些宫殿遗址。
这些宫殿遗址的规模和建筑精度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发现了大量的瓦当,这些瓦当揭示了秦代建筑的工艺和风格。
3. 文物器皿除了兵马俑和宫殿遗址,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中还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器皿。
这些器皿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它们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为研究秦代文化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4. 墓葬结构通过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人们对于秦代的墓葬结构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秦始皇陵的墓葬结构庞大复杂,由一系列坑道和殿宇组成。
这些坑道和殿宇的建筑材料、布局等细节都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建筑工艺与水平。
三、秦始皇陵的意义秦始皇陵的发现和考古发现对于研究秦代历史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秦始皇陵的发现为研究秦代建筑、军事与政治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通过对陵墓结构和文物的研究,研究者可以了解到秦代建筑和工艺的特点,揭示秦代军事力量的强大以及秦统一六国的政治手段。
十年来秦始皇陵考古与秦文化研究评述
十年来秦始皇陵考古与秦文化研究评述
田静
【期刊名称】《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2)1
【摘要】1998年以来,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K9901陪葬坑、K0006陪葬坑、K0007陪葬坑陆续发掘,相关研究文章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秦始皇陵的布局结构.秦俑秦陵研究,从微观的名物考释到宏观的史学探索,出版了很多专著和论文,丰富了秦文化研究,使秦文化成为文化学研究中的热门学科,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秦俑学".本文就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田静
【作者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西安,7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2
【相关文献】
1.近十年来旅游文化研究评述 [J], 范能船;朱晓松
2.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 [J], 刘文科
3.十年十大考古发现系列之③ 秦始皇陵:蕴藏无穷奥秘的世界奇迹 [J], 本刊编辑部;
4.百年来秦早期文化研究述论 [J], 雍际春
5.十年来湘西北地区史前考古收获 [J], 席道合;雷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趣谈探秘秦始皇陵40年不开挖内幕 真相令国人震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探秘秦始皇陵40年不开挖内幕真相令国人震惊
导语: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 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世界最大的地下王国
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世界最大的地下王国展露在世人面前。
至今40年过去了,关于秦始皇陵地宫何时打开却一直没有答案。
秦始皇陵地地宫为什么不能挖?
神秘诱人的秦始皇陵地宫,一直令世人关注。
不久前,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为打开秦陵地宫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他说;“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人民币。
”这是好大的增长点。
于是,又引发了一场“尽快发掘秦陵地宫”的大讨论,经检索,力主发掘秦陵地宫的理由有如下种种:
一曰“资源浪费”论,认为秦陵如果不加发掘,只是黄土一堆,对旅游资源也是一种巨大浪费。
要打开才有价值,才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永远不打开,等于没有价值。
二曰“激励自豪”论,认为发掘秦陵可以吸引国民的目光,并带动全民参与,凝聚民心,随之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情与关注,同时还可以吸引世界优秀的专家和科研机构献计献策,对于向全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培养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大有好处。
三曰“证实文献”论,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对秦陵地宫有所记载,如说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墓室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使之流动灌输;令工匠制作弩机弓箭,以防
生活常识分享。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研究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研究秦始皇陵,是我国秦陵的核心部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雄奇壮阔的皇家陵墓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中的巅峰之作。
自20世纪初发掘以来,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其历经的曲折经历和发掘成果,使得秦始皇陵的故事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
一、秦始皇陵发现的历程秦始皇陵的发现,应追溯到清朝始年。
1912年,北洋政府时代,当时的北京市颁发了土地证书,将秦始皇陵所在的Lishan山区划分给当地村民使用。
同时,由于秦始皇陵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说和实物,所以在当年,一位山民在Lishan山区发现了大量陶俑。
同时,一位考古学家也在数千年的积淀中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秦始皇陵的存在。
此后,国内外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参与了十几年的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
二、秦始皇陵的发掘和探索秦始皇陵自发掘以来,即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重要工程之一。
在发掘和探索的过程中,无数优秀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为发掘和发扬秦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发掘技术的不断升级:在过去的百年里,由于发掘技术的不断升级,发掘的深度和探究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状态。
通过使用现代无线电探测仪等技术设备进行探测和研究,多次发掘的结果表明,这个陵墓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其中拥有众多的城墙、道路、宫殿、陵寝和墓室等建筑设施。
2、发掘成果的丰富:除了发掘技术的不断升级外,发掘成果的丰富也成为了发掘秦始皇陵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过去的百年里,发掘出的文物、器物、陶俑等藏品数以千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发现。
另外,部分道路、地下城市等建筑的布局和排列等也指出了秦汉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
3、发掘过程的安全:发掘过程中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保证发掘过程中的安全,相关人员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一个严格的监视系统、划时代的卫星照片等。
三、秦始皇陵发掘带来的历史价值秦始皇陵的发掘和探索,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遗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历史价值。
1、提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王朝的重要标志之一。
秦朝的墓葬文化与陵园设计
秦朝的墓葬文化与陵园设计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统一天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闻名。
在秦朝的墓葬文化和陵园设计方面,体现了秦朝帝王权力的集中化和对永恒存在的追求。
一、墓葬文化的背景与特点1. 墓葬文化的背景秦朝的统一中国前,各个诸侯国拥有自己的墓葬文化。
然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强调统一的宗教意识形态和中央集权思想,使得墓葬文化得到了整体规划和统一设计。
2. 墓主身份的凸显秦始皇作为秦朝第一个皇帝,其陵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象征。
秦朝的墓葬文化更加强调墓主的身份和地位的凸显,通过陵墓规模、建筑风格和陪葬品等方面展示了皇帝的权威。
3. 阴阳思想与墓葬仪式秦朝墓葬文化中,阴阳思想被广泛应用于陵墓设计与规划。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相互依存、转化不灭,将来世与今世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墓葬仪式中,秦朝皇帝被视为阴界之主,需要借助陵墓来实现永生与长存。
二、秦始皇陵与秦朝陵园设计1. 秦始皇陵的规模与设计秦始皇陵是秦朝墓葬文化最重要的实物遗迹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市。
陵墓建筑庞大,占地面积广阔,壮丽的气势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岳。
陵墓的设计采用了复杂的阴阳五行理论,将皇帝的权威和永生象征融入其中。
2. 陵园规划与建筑布局秦朝陵园设计中注重功能与美观的结合。
陵园包括主体陵墓和陪葬品区域,各个区域之间以及陵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布局,精心考虑了景观的连续性和环境的协调。
同时,宫殿、祭祀殿和园林景观等建筑物也在陵园中得到精心的布局和设计。
3. 陵墓与陪葬品的装饰秦始皇陵墓内的陪葬品堪称举世无双,包括了大量的陶俑、马匹和各种奢侈品。
这些陪葬品的装饰和材质展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造型。
同时,陪葬品的设计也通过各种细节和图案,反映了秦朝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三、秦朝的墓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1. 中央集权与墓葬文化的传承秦朝的墓葬文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统一规划和控制的强调,这种思想和理念在后来的朝代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2007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
2007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田静秦文化研究在2007年有新的进展。
本年度相关学术会议较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秦汉史国际学术论坛”等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学者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学术平台。
本年度随着神禾塬战国秦陵园遗址、新丰编组站考以及秦公一号大墓一号祭祀坑等田野工作的进展,考古资料陆续公布,为学者深入研究提供了契机。
2007年出版有关秦文化研究的专著、考古报告及论文集共计14部,其中考古报告4部,秦文化研究论文集2部,相关论文集、辑刊3部,通史类著作2部,科普类著作5部,论文近百篇。
本年度与秦文化研究相关的学术会议有四次:一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于7月25~28日在长春召开,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长春师范学院承办参会学者136位,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与会代表围绕秦汉时期的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考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①。
二是“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宝鸡文理学院主办,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承办。
7月14~16日在陕西宝鸡举办。
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国内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87人,提交学术研究论文65篇②。
三是“中国里耶古城·秦简与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于10月16~19日在湖南里耶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所主办,中共龙山县委、龙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参会学者八十余人,分别来自大陆、香港及美国、日本、韩国。
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议题广泛,内容丰富。
这是里耶秦简发现及部分公布以来,规模最大、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学术会议③。
四是“中国秦汉史国际学术论坛”。
论坛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徐州举行。
来自全国近30个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韩国、俄罗斯的共50余名中外学者与会。
先秦时期的文物考古与古物鉴赏
先秦时期的文物考古与古物鉴赏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物考古发掘和古物鉴赏对于了解古代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的文物与古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遗产,从这些古物中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当时的生活和思想,还能够阐述先秦时期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中国的考古学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众多关于先秦时期的重要发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陵的发掘。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的秦岭山脉中,这座陵墓的发掘揭示了先秦时期统一中国的历史事实,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和古物。
在秦始皇陵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兵马俑、陶俑、青铜器等,这些古物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工艺精湛,展现了先秦时期的艺术水平和制作技巧。
除了秦始皇陵,先秦时期的文物考古还有很多领域可以探索。
比如说古代城市遗址的考古发现,这些城市遗址可以告诉我们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社会结构。
古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可以揭示古人的葬俗和丧葬风格,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珍贵文物,比如金银器、玉器等。
这些古墓葬中的文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除了考古发掘,古物鉴赏也是了解先秦时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古物鉴赏是一门专门研究古代文物的学科,通过对古物的造型、工艺、材料等方面进行鉴定和分析,可以了解古物的年代、地区和制作工艺。
在先秦时期,人们有很多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青铜器、陶瓷、玉器等。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古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在古物鉴赏中,青铜器是先秦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青铜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象征意义。
青铜器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器物,比如鼎、觥、簋等,每一件青铜器都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和工艺的结晶。
通过对青铜器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先秦时期人们的礼仪习惯、音乐舞蹈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
另外一类重要的古物是玉器,在先秦时期,玉器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象征。
秦始皇陵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秦始皇陵及其历史价值研究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山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秦始皇陵是秦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中国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墓之一。
对于秦始皇陵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是考古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秦始皇陵的发现和初步勘探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家向蒲白所密切相关。
1956年,向蒲白在对秦始皇陵特别是前殿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大量画像和石雕。
此后,一系列的勘探和考古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
勘探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发现,秦始皇陵由上至下,可以分为前殿、南北侧厢、中殿、天子台、内安室、石室、下穴、水仙殿、蟠龙岩、侧室和回廊等主体结构。
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就是石室了,作为陵墓的核心部分,石室内的宏伟气势和大规模的壁画、纹饰等,不仅深深震撼了考古学家的心灵,也让世界对于秦朝的认知产生了新的认识。
二、秦始皇陵的保护与研究秦始皇陵的发现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
因此,秦始皇陵也成为了全国性和世界性的文化研究与保护项目。
秦始皇陵所包含的文化资源丰富,它的开发和研究,不仅对于秦朝和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由于秦始皇陵的历史与渊源非常久远,其中保存下来的文物和史实,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各种历史信息的参考和借鉴。
但是,秦始皇陵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家陵墓,在历史上,曾遭到过多次的破坏、迁移和盗掘,所以对于秦始皇陵的保护,也就成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为了保护秦始皇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在陵墓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方面,已经投入了巨大的经费和人力资源。
此外,还对于秦始皇陵进行了科学研究,它所包含的壁画和文物也得到了细致的研究和保护。
三、秦始皇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秦始皇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反映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成就和面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秦朝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意义
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意义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的始皇帝嬴政的陵墓。
其发现与考古工作对于揭示秦朝历史、了解古代葬礼制度以及研究考古学方法和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发现秦始皇陵的事件可追溯到1974年的秋天,当时一群农民在农田中发现一座神秘的土山。
这座土山原本被当地人称之为“老子脑袋”,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然而,随着考古学家对这座土山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他们惊讶地发现了世所罕见的宏大陵墓。
陵墓的发现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人们开始对秦始皇陵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学家发现了陵墓内的壮丽建筑、珍贵文物以及数量庞大的陪葬坑,其中包括大量的兵马俑和其他陪葬品。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了解秦朝的历史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陵墓内的建筑精湛,体现了古代中国工程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同时,墓内埋葬的兵马俑数量庞大,清晰地展示了秦军的规模和军事力量,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秦朝的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
另外,从陵墓中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和陪葬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葬礼制度和丧葬文化。
秦始皇陵的发现为研究古代葬礼仪式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皇帝陵墓的规模、陪葬制度以及相关的宗教信仰和仪式。
此外,秦始皇陵的发现对考古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家们通过使用地理雷达、无人机和其他现代技术手段,在陵墓发现后的研究中展示了对考古学的创新运用。
他们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出土挖掘方法,还结合了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发掘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对于未来其他古代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总之,秦始皇陵的发现与考古学意义重大。
通过对陵墓的研究和挖掘,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秦朝的历史、古代葬礼制度和丧葬文化。
此外,陵墓的发现也推动了考古学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发展。
未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将会更好地揭示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1期2009年1月西安财经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 U 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 nomicsVol.22 No.1Jan.2009十年来秦始皇陵考古与秦文化研究评述田 静(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西安 710600)摘 要:1998年以来,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K9901陪葬坑、K0006陪葬坑、K0007陪葬坑陆续发掘,相关研究文章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秦始皇陵的布局结构。
秦俑秦陵研究,从微观的名物考释到宏观的史学探索,出版了很多专著和论文,丰富了秦文化研究,使秦文化成为文化学研究中的热门学科,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秦俑学”。
本文就十年来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秦始皇陵;秦文化;秦俑学;秦陵考古;秦陵秦俑研究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09)01-0093-04一、秦兵马俑引发秦文化研究热潮1974年秦兵马俑出土以来,考古工作者及时发表了秦俑一、二、三号坑的发掘简报。
再次启动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勘察,陆续发现了许多重要遗址,如上焦村陪葬墓、马厩坑、珍禽坑、官遗址、铜车马坑、石甲胄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水禽乐舞俑坑、修陵人墓地等,也及时发布了报告、简报、报导。
主要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1]、《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2]和《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3]、《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4]和《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报告》[5]等。
这些著作为学界提供了权威的资讯,秦史研究与秦文化研究,都由此而展开了新的篇章。
秦陵秦俑为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马非百先生的《秦集史》[6],林剑鸣先生的《秦国发展史》《秦史稿》《秦史》,黄留珠先生《秦汉历史文化论稿》[7],王云度和张文立先生的《秦帝国史》[8]等,都充分利用秦陵、秦俑的出土资料,对秦的历史或专题史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研究,丰富和深化了秦文化研究。
袁仲一先生从事秦俑考古工作多年,他的著作《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9]和《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10],对秦陵兵马俑与秦陵各遗址,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
王学理先生的系列著作《秦始皇陵研究》[11]、《秦俑专题研究》[12]和《轻车锐骑带甲兵———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发现与研究》[13]359,以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对秦陵与秦俑的学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武伯纶和张文立先生的《秦始皇帝陵》[14]对秦始皇陵的建筑、布局、秦兵马俑、秦铜车马等,做了全面梳理,并对一些重要问题如秦陵文物的定名和价值等进行研究,提出了极有见地的观点。
1993年,秦俑博物馆组织策划的《秦俑秦文化丛书》,先后出版了袁仲一先生的《秦文字类编》《秦文字通假集释》张文立先生的《秦史人物论》《咏秦诗》《秦始皇帝评传》、郭淑珍和王关成先生的《秦学术史探颐》《秦刑法概述》、王宝玲先生的《秦陵传说轶事》、张仲立先生的《秦陵铜车马与车马文化》、徐卫民和呼林贵先生的《秦建筑文化》、徐卫民和贺润坤先生的《秦政治思想述略》、朱思红和朱君孝先生的《秦成语典故》、王云度和张文立的《秦帝国史》、张志军先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保护研究》、田静先生的《秦宫廷文化》和《秦史研究论著目录》、徐卫民先生的《秦都城研究》、王关成和郭淑珍先生的《秦军事史》,共计19部专著。
这些著作利用秦陵秦俑考古资料,从不同角度对秦的历史、政治、经济、思93收稿日期:2008-01-16作者简介:田静,女,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秦史、秦兵马俑考古及秦文化。
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拓宽了秦史的研究领域。
为了持续开展秦文化的专题研究,秦俑博物馆于1993年组织编辑了秦文化研究的学术性年刊《秦文化论丛》。
第一辑收录1993年前已发表的有关秦文化研究的论文39篇。
第二辑收录1993年学界关于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收有书评文章和研究论著目录。
1994年至今,《秦文化论丛》每年出版一辑,现已连续出版14辑。
《秦文化论丛》融学术研究、学术评论和学术资讯于一体,是目前国内惟一的关于秦文化研究的学术辑刊。
二、秦俑研究促成“秦俑学”的诞生秦陵兵马俑的发现和研究导致了一门新学问的诞生,这就是独具魅力的“秦俑学”。
秦俑学研究丰富了我国古代军事、艺术、科技、经济等学科历史的内容,改变了以往秦史研究的冷落局面。
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伊始,便提出了“必须深入研究秦俑”的主张。
1984年,秦俑博物馆组织了“秦俑研究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秦俑军阵所反映的军事内容、艺术特征以及秦俑科技、陶文、服饰等方面的有关问题。
1986年,在“秦俑研究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上,有学者提出建立“秦俑学”的概念。
秦俑学是关于探索、研究秦俑及秦陵的学科。
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成立了秦俑学研究会。
同年,秦俑学研究会会刊《秦陵秦俑研究动态》创刊。
该刊是秦陵、秦俑及秦文化研究的动态性学术内刊。
到2007年5月,该刊已连续出版78期,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
1990年召开的“秦俑研究第三届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秦俑与秦文化”。
《文博》1990年第5期出版《秦俑秦文化研究特刊》,收录本届学术研讨会的论文51篇。
1994年、1999年和2004年,秦俑博物馆和秦俑学研究会联合组织了秦俑学第四、五、六届学术讨论会,邀请海内外学者与会,共同探讨秦俑、秦陵、秦史及秦文化方面的学术问题,丰富了秦俑学研究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学科———秦俑学。
1996年,秦俑博物馆组织学者编辑出版了160万字的《秦俑学研究》[15]。
该书收集从秦俑出土到20世纪末关于秦俑及秦陵文物研究的论文190余篇。
1999年,张文立先生的专著《秦俑学》[16]出版。
这部著作从理论上对“秦俑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王学理先生认为该书“从理论高度阐述了`秦俑学'的概念、社会功能,并对秦俑学现状作了客观的评价,不失为一本客观、全面的研究著作”[13]。
进入新世纪,秦始皇陵考古新发现不断涌现,研究成果日益增多。
2004年,在秦俑学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台湾嘉义大学、南台科技大学傅荣珂教授通报了已经在该校开辟“秦俑学”专业选修课的信息。
2005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黄留珠教授和徐卫民教授在该校开设了“秦俑学”专业选修课。
迄今大陆和台湾已培养“秦俑学”方向的研究生近十人,有近百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
秦俑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和从事秦俑秦文化研究的学者多次在海内外的学术会议上以“秦俑学”为题演讲,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三、秦始皇陵新发现与秦文化研究1987年,秦始皇陵(含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年来,秦陵考古新发现接连不断,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和《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以及相关发掘简报、参与发掘的考古人员系列文章,全面公布了秦始皇陵近年的考古新资料。
1.K9801陪葬坑1998年8-12月,在秦陵东侧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了一座大型陪葬坑,编号为秦始皇陵园K9801陪葬坑。
经局部试掘,出土了一大批石质甲胄等珍贵文物。
关于这座陪葬坑的发现、发掘经过及试掘方出土遗迹、遗物情况,《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2]48-104《秦始皇陵园K9801陪葬坑第一次试掘简报》[19]《秦陵铠甲坑发现记》[17]《秦始皇陵青石铠甲坑考古试掘》[18]等著作和论文中已经公布。
报告撰写者认为该坑是作为放置随葬品的陪葬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虽然该坑目前发现的是以石甲胄为主要内涵的随葬品,但由于其位置仅限于坑的西南部,加之发掘面积较小,其他地方的内涵尚不可知,因此该坑的性质还不能完全确定,待大面积发掘后,才能定性、定名[3]48-104。
石铠甲坑出土的石甲、石胄制作精致,其规格、形制和编缀方法都与实用的甲、胄完全相同。
尤其是大批形态精美、工艺高超、分布密集、种类繁多、保存比较完好的石质甲胄的发现,填补了秦代考古资料的空白,为进一步了解和探索秦始皇陵的布局、陵寝制度和设计思想等均有重大价值。
94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K9901陪葬坑1999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组建的始皇陵考古队在对K9801陪葬坑复探时发现了一座陪葬坑遗址,随即进行普探。
经钻探确认其为一处陪葬坑,编号为秦始皇陵园K9901陪葬坑。
K9901陪葬坑是乐舞百戏场所,暂名百戏俑坑。
陶俑均为半裸,着短裤,并有着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生动和谐的各种动作,与秦汉时代的角抵百戏相似;在棚木上面还出土有一件大型青铜鼎。
[2]166-199[20]3.K0006陪葬坑秦始皇陵K0006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园封土的西南角[21-23]。
该坑最引人注目的是12件与真人同大的陶俑和一匹马骨,由此引发了对该坑性质的讨论。
袁仲一先生和刘占成先生认为该坑是马厩坑[24]134[25]。
段清波先生认为,秦陵的每一个陪葬坑可能对应着一个中央机构,秦始皇其实是想把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也带入地下,以实现权力的延续[26]。
张仲立先生认为,六号坑应该是关于秦始皇帝近身侍臣的一组陪葬,具体应该属于秦始皇时期侍奉皇帝左右的侍御史、谒者或侍中一类近官,也许比较接近事实。
因为该坑位于殿外,主题或就是近官值守的场面。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编写者认为,六号坑反映的是秦帝国的一个官府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工作人员由文官组成,而且这个机构是构成中央政府三公九卿的官府之一,很可能是九卿中主管监狱与司法的廷尉[3]260-265。
4.K0007陪葬坑2000年,在秦始皇陵外城东北角之外900余米处发现了K0007陪葬坑。
该坑平面呈“F”形,总面积约为978平方米,主体坑面积约298平方米[27]。
段清波先生提出该坑“是秦始皇陵园外藏系统中兼具园囿和乐府性质的机构,是为秦始皇提供娱乐的官署”[3]260-265。
焦南峰等先生提出“秦始皇陵园东北侧的`动物府藏坑'、七号坑和鱼池等遗迹和遗物,则应是以`上林'为代表的秦园林苑囿在陵区的具体体现”[24][29]。
刘瑞先生指出,K0007陪葬坑很可能就是秦位于上林苑中的属少府管辖的“外乐”[30]。
张敏、张文立先生认为是苑囿中的池沼,其功能是以乐舞祈福求仙[31-32]。
袁仲一先生认为,七号坑内目前未见家禽类的鹅、鸭,所出仙鹤、天鹅、鸿雁均为观赏性、祥瑞性的珍禽,这说明饲养的目的主要不是为食用,而是为观赏。
因此,将该坑定名为禽牢或禽圈、禽园均符合秦代的称谓。
今人对“禽园”一名比较通俗易懂,故暂名之为禽园类陪葬坑,或简称铜禽坑[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