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基因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功能基因的筛选和研究

功能基因的筛选和研究

功能基因的筛选和研究近年来,人类对基因的研究和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对功能基因的筛选和研究。

功能基因指的是能够影响个体生命活动和生理特征的基因,可以对病理或非病理性特征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这些基因不仅对个体及其后代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研究人类基因组的全貌和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功能基因的筛选方法功能基因的筛选通常分为两种方法:关联分析和功能分析。

关联分析是基于群体级别的研究,寻找群体中某个特定基因与某种特定生理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而功能分析则更注重基因本身的功能研究,包括编码的蛋白质结构、调控机制以及影响的途径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综合运用。

关联分析是较为主流和成熟的功能基因筛选方法之一。

在关联分析中常使用的技术有GWAS(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家系关联分析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等。

GWAS是目前关联分析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通过遗传变异与特定表型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来鉴定功能基因。

当发现某些不同个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时,就可以对这些差异所在的位置进行定位和识别。

除了GWAS,家系关联分析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也有其优势。

家系关联分析适用于家族性疾病的研究,可以鉴定在特定家族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某些基因变异,从而确定与该疾病有关的功能基因。

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则可以寻找复杂疾病和相关基因之间的联系。

功能分析则更注重基因本身的研究和验证。

这种方法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技术,通过对基因本身的结构、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和调控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来鉴定并确认与其相关的生理表现。

在最近的研究中,功能分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功能基因研究的意义功能基因筛选和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个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管理,也对基因组的组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过程中,功能基因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

功能基因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7页精选文档

功能基因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7页精选文档

功能基因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 功能基因的筛选研究可为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药物作用机制,建立新的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策略奠定基础,因而正在成为当今药物及药物靶点发现的重要途径。

该领域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技术方法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本文对功能基因筛选研究策略及主要技术方法,如表达谱分析法、高通量细胞筛选技术、反义核酸技术、转基因/ 基因敲除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深入开展给药物发现领域带来了革命。

基因组庞大规模序列的可利用性、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方法的发展及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为药物发现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新基因不等于新药靶点或新药物。

目前,药物发现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要快速估测和了解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确定该基因是否能够成为药物靶点或直接作为治疗药物(基因药物或蛋白质药物) ,即进行功能基因的筛选研究。

功能基因的筛选研究正在成为当今药物及药物靶点发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药物作用机制以及新的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策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众多技术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其中一些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功能基因筛选的基本策略目前,国内外进行功能基因筛选研究的基本策略包括: (1) 通过表达谱差异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克隆等途径获得候选基因; (2) 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评价(identification of function ,可在基因组、转录、蛋白质组和代谢产物等水平进行); (3) 基因功能确证(validation of function); (4) 决定开发战略。

1. 1 差异表达筛选功能基因获得候选基因的研究路线之一是通过正常和疾病组织的表达谱差异分析(expression profiling of normal and diseased tissues) 获得疾病的相关基因,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的筛选研究(图1) 。

如何对基因编辑结果进行筛选与分析

如何对基因编辑结果进行筛选与分析

如何对基因编辑结果进行筛选与分析基因编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用于改变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组。

但是,在基因编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编辑结果,其中只有一部分结果是我们所期望的。

因此,对基因编辑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以便确定成功编辑的细胞或生物体。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对基因编辑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的介绍。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通常使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

CRISPR/Cas9系统由CRISPR组织如CRISPR RNA(crRNA)和转录型CRISPR RNA(tracrRNA)以及CRISPR相关蛋白Cas9组成。

这种系统可以引导Cas9蛋白靶向到目标DNA序列,在该位置引发切割,从而导致基因组的编辑。

对基因编辑结果进行筛选的第一步是检测和鉴定编辑的效率。

CRISPR/Cas9系统在目标DNA序列中导致切割后,细胞会利用自身的DNA修复机制来修复这些切割位点。

常见的修复机制有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HR)。

NHEJ是一种错误拼接机制,通常会导致插入或缺失碱基,因此可以通过检测NHEJ引起的插入缺失来鉴定基因编辑效率。

HR则是通过利用同源DNA序列进行精确修复。

使用荧光标记的DNA片段或特异引物结合的PCR可以用来检测HR事件的发生情况。

另一种筛选基因编辑结果的方法是利用克隆和测序技术。

通过将编辑的细胞或生物体克隆到培养皿或动物中,然后通过测序检查其基因组序列的特定位置,可以确定基因编辑结果。

这种方法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并且对于大规模筛选来说并不实用。

近年来,流式细胞术也被广泛用于基因编辑结果的筛选和分析。

通过标记目标基因的表达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可以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编辑结果。

例如,如果编辑导致蛋白质丧失功能,可以使用特定的抗体来检测细胞中蛋白质的表达。

此外,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标记与目标基因连接,可以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分选。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利用测序数据对基因编辑结果进行筛选和分析。

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全版

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全版

• 体外合成mRNA互补的核苷酸类似物,通过静脉 注射等途径进入细胞,特异性的与目标mRNA作 用
0.0
26
• 反义寡聚 核苷酸
• 与mRNA特 异性结合, 阻断翻译 过程
0.0
27
4.基因敲除和敲入
4.1 基因敲除( Gene knockout ) 又称基因打靶 (genetargeting) ,是同源重组技术的形象说法。通过 一定的途径使特定的基因失活或缺失的技术。它是指用 外源DNA 与受体细胞基因组中顺序一样或者非常相近的 基因发生同源重组,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得到表 达的一种外源DNA 导入技术。
0.0
6
• 喷黑法:是以定量供给的方式,通过压电晶体或其他推进 形式从很小的喷嘴内把生物样品喷射到玻璃载体上。同样 需要合成好的纯样品,包括cDNA、染色体DNA片段和抗体。 在1cm2面积上可喷射10000个点。
0.0
7
• 原位合成法:主要是美国Affymetrix公司开发的寡聚核苷 酸原位光刻DNA合成技术。
• 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在合成碱基单体的5’羟基末端连上一个 光敏保护基,利用光照射使羟基端脱保护,然后逐个将5’ 端保护的核苷酸单体连接上去,这个过程反复进展直至合 成完毕。此方法的优点是合成循环中探针数目呈指数增长, 在1.6cm2面积上合成40万组寡核苷酸。
0.0
8
信号检测与结果分析
激光激发使含荧光标记的DNA片段发射荧光 激光扫描仪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各杂交点的信号 软件进展进展图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0.0
24
最常用的为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反义寡核 苷酸〕,其优点在于其理论上的高度靶特异性 〔碱基互补〕、设计容易、多样且合成简单及 高度的局部性和针对性。

酵母全基因组分析和功能筛选的最新研究进展

酵母全基因组分析和功能筛选的最新研究进展

酵母全基因组分析和功能筛选的最新研究进展酵母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人员已经完成了大规模酵母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这项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酵母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酵母全基因组测序酵母全基因组测序是指对酵母细胞中所有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的过程。

这项工作需要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大规模、高效、准确地测定酵母细胞中的DNA序列。

目前,已经完成了酵母全基因组测序的多个菌株,包括酿酒酵母、贝克酵母等。

通过酵母全基因组测序,我们可以了解到酵母的基因组大小、基因数目、基因分布等基本信息。

此外,酵母全基因组测序还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大量的基因组数据,例如基因组序列、基因表达谱、基因功能注释等,并提供起点,使酵母成为物种进化、基因调控、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

酵母全基因组分析酵母全基因组分析是指对酵母全基因组进行系统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注释。

通过对酵母基因组的全面分析,可以了解酵母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基因功能、基因调控、基因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信息,为我们深入了解酵母生物学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理论依据。

酵母全基因组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基因注释、基因本体分析、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功能富集分析、信号通路分析等。

这些方法综合运用可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酵母基因组数据库,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平台。

酵母基因筛选酵母基因筛选是指通过对酵母基因组中的基因进行系统性筛选和分析,寻找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或基因组合。

酵母基因筛选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酵母的细胞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为研究人员提供开展基因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

酵母基因筛选的主要方法包括群体筛选、单基因筛选和基因组合筛选等。

其中,群体筛选包括快速酵母菌株筛选和酵母二杂交筛选等方法,单基因筛选则包括遗传筛选和基因敲除等方法,基因组合筛选则是将两个或多个基因随机组合,根据功能选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组合。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基因组学(genomics),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它的研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 structural genomics)和以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随着测序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成为研究的热门.由于本人的SRT®目是做关于水稻突变方面的,故本文将围绕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及水稻突变体展开.功能基因组学,往往又被称为后基因组学(postgenome).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力图从基因组和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目前,大规模、高通量分析基因功能主要借助表达序列标签、cDNA微阵列和DNA芯片、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反向遗传学等方法来实现:1表达序列标签(EST)表达序列标签(Expfessed Sequence Tag , EST)是指从不同组织来源的cDNA 文库中随机挑取克隆,对其进行大规模测序所获得的局部cDNA勺5'或3'端序列. 一个EST对应于某一种mRNA勺cDNA^隆的一段序列,长度一般为300〜500bp. 建立这些序列的数据库即为EST文库.将测序所得到的ESTs与dbEST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相似性分析,根据核酸或蛋白质序列的同源性比拟,即可鉴定出哪些EST代表基因,哪些EST 代表未知基因,并对所得各基因的EST进行基因表达情况和表达丰度分析.这也是近几年来别离与克隆新基因及基因功能研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2 cDNA微阵歹U和DNAE片cDNA微阵歹U (cDNA micro-array) 和DNA芯片(DNA chip)都是基于Revese Northern杂交以检测基因表达差异的技术.二者的根本原理是利用光导化学合成,照相平板印刷以及固相外表化学合成等技术,在固相支持物上固定成千上万个cDNA EST或基因特异的寡核甘酸探针,并与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标记的靶DNAa行杂交,然后用相应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根据杂交信号强弱及探针的位置和序列,即可确定靶DNA勺表达情况以及突变和多态性的存在.3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活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却是蛋白质,即基因表达产物.因此对基因功能的研究就离不开对蛋白质功能的研究.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对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必将会从对特定蛋白质的研究上升到对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的研究,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4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生物信息学是将分子生物学和数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用数理和信息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组织和分析呈指数增长的生物学数据的一门新兴学科,即以DNAF口蛋白质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开展各种软件,对日益增长的海量的DNAF口蛋白质的序列结构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加工、分析和研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分析熟悉生命的起源、进化、遗传和发育的本质,破译隐藏在DNAff 列中的生物信息.它由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三大局部组成.5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传统的遗传学或称为正向遗传学,主要研究自发或诱变突变体中某一突变形状的遗传行为,如限制突变形状的基因的数目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突变体性状在后代中的传递规律等.而反向遗传学是相对正向遗传学而言的, 是在基因功能序列的根底上分析基因研究基因功能,一般通过创造功能丧失突变体来研究突变体所造成的表型效应,并推测在生物体内基因的作用.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往往结合使用能很好的分析基因组,取得很好的结果.了解了分析基因组的方法,我们还要有好的材料才能有效地研究水稻.突变体是某个性状发生可遗传变异的材料,或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材料.长期以来, 水稻育种家尽力地发现和别离有价值的自然突变和变异材料.突变的本质就是DN再列的改变,包括单个碱基或大的片段发生突变、插入、缺失或结构重排, 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突变的目前,水稻突变体的创制常有以下方法:1自发突变自发突变即在自然环境下发生的遗传信息的变异或突变,但突变率低,一般少于%.水稻的单英突变体mocl就属于自发突变.2物理、化学诱变用物理、化学方法可快速获得较广的突变谱及稳定的遗传变异,可导致多位点的变异,比拟容易得到饱和突变体库 ,且具随机突变优点,突变率可达3%左右.物理方法主要应用辐射产生水稻突变体,电离辐射主要是X射线、y射线、紫外线、a粒子及粒子、质子及中子等.一般水稻大局部以处理干种子为主, 也可处理幼穗分化的植株.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很多,可分为4类:〔1〕碱基类似物及有关的化合物,5-澳-尿喀呢、5-澳去氧尿核甘、2-氨基-喋吟和8-乙氧基咖啡碱;〔2〕抗生素,重氮丝氨酸、丝裂霉素C和链霉黑素;〔3〕烷化剂,甲基磺酸乙酯、甲基-N-亚硝基月尿烯亚胺、亚硝基乙基尿烷和亚硝基乙基尿;〔4〕其他种类的诱变剂,亚硝酸和口丫呢.3 插入突变法插入突变法主要包括T-DNA插入法和转座子法.T-DNAB入法:T-DNA^来自根癌农杆菌Ti质粒,约20 kb,包含专化冠嘤碱生物合成和冠嘤瘤生长的基因,随机地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自Hiei等〔1994〕首次报道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成功地实现遗传转化以来, 该方法在水稻遗传转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并被广泛应用于水稻T-DNA雨入突变体库的构建.转座子法:转座子〔transposon〕是染色体上一段可移动的DNAfr段,它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 当转座子跳跃而插入到某个功能基因时, 就会引起该基因的失活,并诱导产生突变型,而当转座子再次转座或切离这一位点时,失活基因的功能又可得到恢复.遗传分析可确定某基因的突变是否由转座子引起.用转座子引起的突变的转座子DNM探针,从突变株的基因组文库中钓出含该转座子的DNAt段,并获得含有局部突变株DNAff列的克隆,进而以该DNA 为探针,筛选野生型的基因组文库,最终得到完整的基因.不同的研究方法利用了不同的突变机制,突变的本质就是DNAff列的改变, 包括单个碱基或大的片段发生突变、插入、缺失或结构重排,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突变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作用于DNA真板亚硝酸和烷化剂等化学诱变剂可直接作用于DNA改变模板的性质或干扰复制,使错误的碱基插入而产生突变.如最常用的EM讹学诱变所导致的DN校变2碱基类似物诱变DN&S制时渗透入并且与互补链上的碱基生成氢键而配对,从而反抗DN服的3'外切核酸酶活性的校对功能,如5 一澳一尿喀呢、5 一澳去氧尿核甘、2 一氨基一喋吟、8-乙氧基咖啡碱所导致的DN岐变.3移码突变口丫噬橙、原黄素和口丫黄素等口丫噬类染料分子均含有口丫噬稠环.这种三环分子的大小与DNA勺碱基对大小差不多,可以嵌合到DNA勺碱基对之间,于是原来相邻的两个碱基对分开一定的距离, 含有这种染料分子的DNAE复制时,由于某种目前尚不知晓的原因,可以插入一个碱基,偶尔也有两个.这样就出现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插入突变.有时也有很低频率的单碱基缺失突变. 所有这些突变,都引起阅读框的改变.4转座成分的致突变作用生物体内含有许多转座成分,它们一般长数百至数千bp,可以通过一种复杂的转座机制将其一个复制拷贝插入到基因组的另一个位点. 如果这个位点处于一个基因内部,这种大片段的插入常常造成基因失活.5紫外线等的致突变作用紫外线照射DNA由于高能粒子的直接作用和自由基的间接作用,引起DNA 分子的各种损伤,喀呢二聚体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损伤. 这些损伤诱发了错误潜伏的SO够复系统,从而导致很高的突变率.我国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虽然启动时间较短, 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以后进入实验室应该会更多的接触到相关知识.这次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我的知识面,增长了我的见识,虽然完成它用了不少时间,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基因鉴定与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

基因鉴定与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

基因鉴定与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是生命科学领域里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进展。

本文将对这些进展进行综述。

基因鉴定的进展基因鉴定是指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DNA的分析,找出基因座、分离基因、对基因进行定位、识别和表达等研究。

基因鉴定是以获得目标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理解其基础生物学机制和调节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为目的的复杂过程。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完成,人类基因组上的大部分基因已经被识别和定位。

现在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和确定这些基因的功能。

此外,还有一些新方法被开发出来,使得基因鉴定成本更低、更容易和更快速。

其中,CRISPR/Cas9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基因编辑和定点突变。

功能分析的进展一旦新基因被鉴定出来,如何进行功能分析呢?功能分析通常使用遗传学方法,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操作基因并研究这些操作对生理过程的影响。

随着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功能分析也在不断地发展。

如今,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致病基因,这些基因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直接关系。

例如,染色体缺失和重复往往与自闭症和智力障碍等神经发育疾病有关。

基因突变也与其他许多疾病相关,如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代谢疾病等。

许多研究都集中在了这些桥接基因和疾病之间的联系上。

另一方面,传统的功能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种类的基因,例如非编码RNA、调节区和微小RNA等。

现在,许多新技术正在被开发出来,用于研究这些新类型的基因。

这些技术包括RNA测序和各种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机制进行研究,以确定它们与正常生理和病理的相关性。

结论基因鉴定和功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

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利用鉴定和分析的基因在许多方面进行了突破,如了解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基因作为新疗法的应用、改善基因检测诊断等等。

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因的复杂性,进一步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

功能突变体筛选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功能突变体筛选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功能突变体筛选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随着基因组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和基因产物的功能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来确定。

其中,功能突变体筛选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基因功能和相关的细胞和生物过程。

本文将探讨功能突变体筛选的概念、策略、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概念功能突变体(allele)是指由于基因组重组、基因组突变、突变、诱变等因素导致的基因或基因产物变异。

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对功能突变体的研究可用于揭示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表达和互作方式等信息。

突变体筛选是指通过基因组重组、基因编缉、人工合成等手段制备一系列突变体,然后通过对突变体的筛选和实验观察,找到与所研究基因或功能相关的特定突变,从而进一步揭示相关性的实验方法。

二、策略目前常用的突变体筛选策略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1.靶点法:针对特定功能或基因,设计相应的突变体序列,并通过不同实验方法(如蛋白质相互作用,酶活性测定等)筛选出相关性突变体。

2.产物法:根据某一特定蛋白质或化合物的质量或活性的变化,找到相应的突变体。

3.细胞筛选法:通过细胞中的特定表型变化,如荧光光谱变化、增值或死亡,从而筛选出与目标基因或产物相关的突变体。

4.深度筛选法: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规模突变体制备和筛选,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其表型、基因、蛋白质以及代谢及信号传递通路等少数特定产物筛选出像“冰山一角”的突变体。

三、应用功能突变体筛选在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1.基因功能研究:通过对基因产物功能的探究,了解了基因产物与细胞过程的相关性,对基因功能的分析与揭示发挥了重要作用。

2.治疗疾病:通过对突变体的筛选和研究,了解病变基因或特定基因突变的作用,并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线索。

3.基因启动子研究:针对某一特定基因启动子的序列而设计突变子,进一步探究其表达、修饰等特点,从而为基因启动子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4.新物种发现:通过分离、鉴定和筛选新物种产物去了解新物种的生物学、化学和生态学性质。

新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新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生物进化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在 生物进化研究中 的应用
基因功能研究在 物种多样性研究 中的应用
基因功能研究在 生物适应性研究 中的应用
基因功能研究在 生物系统发育研 究中的应用
未来展望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s9 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THNK YOU
汇报人:
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基因功能研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功能研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功能研究在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药物靶点筛选与新药研发
药物靶点筛选:通过基因功能研究确定药物作用靶点 新药研发:基于基因功能研究开发新型药物 药物筛选:通过基因功能研究筛选出有效药物 药物优化:根据基因功能研究优化药物结构和剂量
生物信息学方法:生物信息学 方法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在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数据整合与共享的重要性
提高研究效率:通过数据整合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提高研究效率
促进合作与交流:数据共享可以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进科学研究
提高研究质量:通过数据共享可以避免数据重复使用提高研究质量
基因过表达: 通过基因工 程手段增加 基因的表达 量观察其对 生物体的影 响
基因沉默: 通过RN干扰 技术抑制基 因的表达观 察其对生物 体的影响
基因突变: 通过基因编 辑技术引入 基因突变观 察其对生物 体的影响
基因表达分 析:通过基 因芯片、高 通量测序等 技术分析基 因的表达情 况了解其功 能

大豆转录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大豆转录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大豆转录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大豆是一种经济作物,其种子含有高蛋白和高脂肪,是人类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因此,了解大豆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改良其品种、增加产量和优化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大豆转录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已成为研究大豆基因组的关键领域。

转录组学是研究某个生物的所有转录本的学科,而功能基因组学则是研究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豆转录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一、大豆转录组学研究进展1. 大豆转录组学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大豆的基因组大小为1.1 Gb,其中大约有46,000个基因。

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大豆转录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更加容易。

以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为例,对大豆某一生长阶段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可以检测到大约60,000至80,000个转录本,为大豆基因组的深入分析提供了基础。

2. 转录组芯片技术在大豆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转录组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表达检测方法。

它基于DNA微阵列和RNA混合疏水基质的原理,可以同时检测几千至几万个基因。

大豆转录组芯片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准确的、系统地了解大豆基因组中的基因表达情况,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基因鉴定和基因筛选的方法。

3. 转录组学在大豆互作网络研究中的应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和组织的转录组是不同的,因此,大豆互作网络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转录组学的数据可以用于对大豆基因互作网络的构建和预测。

例如,科学家可以利用转录组学数据,预测不同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组织中的相互作用情况。

二、大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1. 蛋白质组学在大豆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大豆蛋白质组学是研究大豆全局蛋白质表达、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科学家可以全面了解大豆蛋白质组的结构和功能,并进一步了解这些蛋白质和不同生长阶段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之间的联系。

2. RNA干扰技术在大豆基因筛选中的应用RNA干扰技术通过靶向选择性降解mRNA分子,来影响基因表达。

基因功能分析范文

基因功能分析范文

基因功能分析范文
基因敲除是一种通过将基因从生物体中删除来研究其功能的方法。

这可以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核酸链,如小干扰RNA或剪接酶导向的Cas9系统来实现。

通过将这些核酸链引入生物体,可以选择性地靶向并删除目标基因。

通过观察删除基因后是否会引起生物体的明显变化,可以确定基因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基因过表达是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可以通过在生物体中大量表达目标基因来揭示其功能。

这可以通过将目标基因的DNA序列插入到带有启动子和增强子的表达载体中来实现。

然后,携带表达载体的质粒可以被转染到生物体细胞中,从而导致目标基因的过表达。

通过观察基因过表达后生物体的变化,可以推测出基因的功能。

基因功能分析的最终目标是理解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以及其在自然选择中的起源和演化。

这些研究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农业改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基因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表型表达,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机会。

功能基因筛选干货

功能基因筛选干货

MBS相关的一些技术,大家已经了解到MBS主要是做突变候选基因测序研究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突变的产生以及MBS技术中对突变的富集——遗传群体的构建。

用于不同模式生物的微生物已发展出各自独特的诱变方式。

广泛使用的全局诱变有化学诱变和辐射诱变。

高变异剂量可在单筛时产生更多变异;然而,这也增加了单个基因组中的突变,与目标突变连锁距离过近的突变会使突变基因验证复杂化。

大规模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密度,例如大片段缺失或倒位,通常比单碱基改变导致的基因突变的频率小一些。

然而,大规模基因组重排可能扰乱整个连锁基因;这样,即便鉴定出相关突变,仍可能无法确定哪个基因造成了突变表型。

诱变之后,根据感兴趣的表型进行突变体隔离的筛选策略由其物种、育种体系、表型和主效突变决定。

MBS并不仅限于某些特殊物种的特殊突变,即使MBS中的某些方法需要突变基因组上相关位点是纯合子或拥有充足的突变位点。

Thevariety of crossing schemes作图群体的实验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育种体系、构建时间、遗传背景、突变的外显率和优势度,同时也需要考虑期望型和突变率。

下面,小编着重讲述MBS中最常用的群体构建方案。

在拟南芥[1]中第一次报道了用WGS对一个混合的作图群体同时突变的定位和鉴定。

一个EMS诱变的生长缺陷突变型被用来构建一个F2作图群体:通过将经一轮自交的分离后代与突变体杂交来进行。

共500株突变体进行混池测序(测序深度22x)。

测序得到的短reads分别与参考序列比对,超过80000个标记位点被用来估计突变中心所在的区域,突变等位基因通过混池进行了富集。

距离这个估计的突变中心不到5kb的地方是一个SNP。

第二个最近的突变被定位到约250kb远的地方,是无可争议的候选突变,并且随后的鉴定也确认其与生长缓慢的表型有关。

这个非常直观的方法很快被用于其他隐性突变研究,包括有参、无参物种,例如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aenorhabditis elegans、Neurospora crassa、mice和zebrafish。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现代生命科学中,基因功能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基因的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也对治疗某些疾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基因研究的方法入手,逐步介绍基因功能研究的相关知识,以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在基因功能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基因敲除、突变或过表达等手段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

例如,通过CRISPR/Cas9技术可以针对目标基因进行敲除,通过RNA干扰可以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

此外,还可以通过遗传突变或者人工合成基因来研究基因与特定性状之间的关系。

除了传统的基因工程手段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基因研究手段,如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等。

生物信息学关注的是对大规模生物学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从基因序列到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全过程。

而基因组学则注重对基因组整体性质的研究,包括基因的组织结构、变异、表达以及调控等方面。

这些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更快地、更全面地了解基因的功能及其影响,从而为基因治疗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二、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基因研究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

1. 人类疾病的研究在研究生命科学方面,基因功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与基因的异常有关,例如遗传性疾病、肿瘤等,通过基因功能研究可以帮助医学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疾病的转化过程。

同时,结合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为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2. 医学诊断基因功能的研究也为医学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研究表明,不同的基因表达水平可以决定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通过对某些基因的检测可以提高疾病的准确诊断率。

例如,目前肺癌的诊断主要通过肺部CT影像和血标检测手段,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只能达到一定的检测准确率。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③ 治疗遗传病
这包括去除多余基因或修饰改造原有异 常基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③ 改造生物、培育新的生物品种
细菌的基因工程技术是本世纪分子生物 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而基因敲除技 术则可能是遗传工程中的另一重大飞跃。 这项新技术在基础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 中都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4 基因失活的表型效应有时不易分辨
数据库中查找已知顺序的同源基因。根据进化的
相关性可从已知的同源基因推测新基因的功能。
根据同源性预测基因时必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一般认为aa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在25%以上 可视为同源基因;
2. 同源性与相似性的含义不同,如aa顺序的 80%的相似性不能称为同源性。
3. 一致性常指同一位置同一aa在整个多肽序 列中所占的比例,而相似性除一致性aa外 还包括可取代aa的成员,因此相似性aa的 比例总是高于一致性aa。
通过上述种种方法得到的携带失活基因的品系与
个体后,下一步工作就是检测突变体表型以便指 认未知基因的具体功能。这一步也会遇到难题, 生物表型范畴很广。
即使单细胞的酵母,要确认一个未知基因对表型
的贡献,也可列出很长的一串名单。
至于高等生物,因其某些表型具有难以捉摸的综
合性,区分其准确的功能更加棘手。
Ds 基因:非自主移动的受体因子, 0.5-
4.0 kb,与Ac 有同源序列 ,插入引起色素 不能合成。
2.1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IS)
仅含有转座酶基因的简单转移序列。长度
多在700-1500bp左右。 由末端反向重复序列
(IR),转座酶基因组成。插入基因组中时,在
1.1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概念: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

基于CRISPRCas9系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功能基因及调控元件研究进展

基于CRISPRCas9系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功能基因及调控元件研究进展

CRISPR-Cas9系统高通量筛选研究功能基因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医学领 域,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技术探索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靶 点。在农业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抗性。在工 业领域,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微生物发酵、生物燃料等领域的研究。
目前,CRISPR-Cas9系统高通量筛选研究功能基因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国内外研究中,许多基因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深入探讨,为人类对生命过程的 了解提供了更多线索。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疾病治疗和生物技术 产业的发展。
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方面,CRISPR-Cas9技术可以用于创建具有特定基因突 变的植物,从而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该技术创建 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作物,然后观察它们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表现,以了 解这些基因的作用。
在植物改良方面,CRISPR-Cas9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精确编辑作物的 基因组,我们可以创建具有理想性状的植物,如高产量、优良的品质、抗病、抗 虫、抗旱等。这将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变革,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和人口增长的挑战。
此外,CRISPR-dCas9技术也为调控元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dCas9蛋白是 Cas9蛋白的突变体,不具备核酸酶活性,因此可以用作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通 过将dCas9蛋白与sgRNA结合,可以将其引导到特定的DNA位点,干扰或增强基因 表达。这一技术可以用于研究不同调控元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加深我们对基因 表达调控机制的理解。
参考内容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已成为研究功能基因 的重要工具。本次演示将阐述CRISPR-Cas9系统高通量筛选研究功能基因的原理、 应用场景、研究现状和方法,并探讨其中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基因筛选和功能验证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基因筛选和功能验证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基因筛选和功能验证技术的进展与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基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基因筛选和功能验证技术作为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那么,基因筛选和功能验证技术的进展和展望又是怎么样的呢?基因筛选技术的发展基因筛选技术是指通过对基因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找到一个或多个与特定生物性状相关的基因,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这一生物性状的表现。

近年来,基因筛选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首先,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分析基因信息,挖掘出更多与特定生物性状相关的基因。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基因测序的速度和准确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基因筛选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对大量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和比对,精确地找出与特定生物性状相关的基因。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更是让基因筛选技术变得更加高效、准确和可控。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关键基因修改或删除,从而有效地验证其与特定生物性状的关系。

功能验证技术的进展在挖掘出与特定生物性状相关的基因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功能验证。

这是为了确认这些基因是否真的与目标生物性状相关,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它们的功能机制。

过去,功能验证技术主要是依赖于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建立,通过人工打断或删除目标基因,观察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从而验证其功能。

但是,这种方法会涉及到动物伦理问题,并且其研究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物质资源。

然而,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如CRISPR-Cas9技术,功能验证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些新兴技术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加轻松地实现基因的修改和敲除,以及完成对基因功能的验证。

基因编辑技术的进展,也推动了遗传疾病治疗策略的发展。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医学界已经成功地实现了部分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望未来基因筛选和功能验证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认识基因信息、探索生命奥秘和改善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基因针对筛选方法的应用研究

基因针对筛选方法的应用研究

基因针对筛选方法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基因针对筛选方法的应用研究。

一、基因针对筛选方法的原理基因针对筛选方法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依据待筛选蛋白的特异性质、基因序列或某些指标来筛选目标分子。

具体原理如下:首先,根据待筛选分子的特定性质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其基因序列信息;然后,通过目标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构建含有大量不同变异体的文库;接着,利用特异的筛选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出具有目标性质的基因以及对应的蛋白;最后,通过进一步的验证和挑选,确定最终筛选得到的目标分子。

二、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从前期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到后来的药物研发,基因针对筛选方法一直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肿瘤治疗为例,利用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可以筛选出能够精准识别和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药物分子,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基因针对筛选方法还可以应用于逆转药物耐受性、改善药物治疗副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三、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种子和繁殖材料的育种上。

例如,利用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可以筛选出具有抗病性、抗逆性等优良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基因针对筛选方法还可以用于肉类、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品质控制和分选。

四、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环境保护领域主要应用于污染物检测和治理。

例如,针对海洋石油污染物的筛选,可以挑选出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从而提高油污治理效率。

此外,基因针对筛选方法还可以用于工业废水和废气处理等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五、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研究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主要应用于新型食品添加剂和农药、兽药等相关污染物的检测。

例如,利用基因针对筛选方法可以针对具有生物特征的食品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从而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新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与方法详解演示文稿

新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与方法详解演示文稿
第13页,共23页。
蛋 白 质 的 结 构 功 能 域 分 析
第14页,共23页。
对新基因在mRNA 水平上的表达分析涉及到的技术有半定量 RT-PCR 、实时定量RT-PCR 和Northern Blot 等。半定量RT-PCR
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和经济的特点,但其存在着精确度不高和不
能进行绝对定量等缺点,多用于基因表达水平的快速初步分析。 实时定量RT-PCR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mRNA定量分析技术, 因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PCR污染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的特点而 被广泛应用,但其成本相对较高。Northern Blot历来是在mRNA
第20页,共23页。
第21页,共23页。
这类技术中最常用的主要为反义寡核苷酸( ASON)、核酶和RNA干扰(RNAi)技术。
然而,包括这3种技术在内的该类技术均具有诱导干 扰素和其它细胞因子表达等非特异性效应,另外,它们也 会因为作用与和靶分子序列相近的分子而产生脱靶效应,
其中,ASON因使用剂量大,其非特异性效应最大;而 RNAi的这两种副效应最小。
级未转化的细胞中几乎是无效的,而初级细胞对于观察基因 的细胞转化活性等行为恰恰非常有用。然而,病毒性载体 ,尤其是逆转录病毒载体的使用却能够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这类以病毒为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因其具有转染效 率高、目的基因可稳定表达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第19页,共23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则可将外源基因引入动物体内,建 立携带并且能够遗传给子代的转基因动物模型,通过对转 基因动物的表型分析研究外源基因的功能,目前已经运用 转基因技术建立了数千种转基因动物,并且还可以通过在 携带外源基因的载体上加上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等手段,从 而控制外源基因在特定的时间或特定的组织器官表达。利 用转基因动物来研究基因功能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在活体 水平上的多维的研究体系,可以从分子到个体水平进行多 层次、多方位的研究。

功能基因筛选和鉴定策略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

功能基因筛选和鉴定策略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

功能基因筛选和鉴定策略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
刘旭;常德;王俊锋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22(42)6
【摘要】筛选和鉴定功能基因是研究各种生物学表型发生分子机制的关键步骤,也是人类后基因组时代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传统遗传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达谱差异、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等基于正向遗传学的筛选方法和cDNA文库、RNA干扰、CRISPR/Cas9技术、插入突变、模式生物等基于反向遗传学的筛选策略已被应用于筛选和鉴定功能基因,各种技术方法均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但可相互结合使用,发挥各自优点。

【总页数】6页(P969-974)
【作者】刘旭;常德;王俊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4
【相关文献】
1.利用元基因组学方法从瘤胃中筛选的功能酶及酶基因研究进展
2.动物microRNA靶基因的筛选与鉴定研究进展
3.基于CRISPR/Cas9系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筛选功能基因及调控元件研究进展
4.基于RNA-seq技术的单眼形觉剥夺模型
大鼠视皮层差异基因筛选、鉴定及功能分析5.靶向模拟Bt Cry1C蛋白抗虫功能的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筛选及鉴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基因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 功能基因的筛选研究可为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药物作用机制,建立新的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策略奠定基础,因而正在成为当今药物及药物靶点发现的重要途径。

该领域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技术方法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本文对功能基因筛选研究策略及主要技术方法,如表达谱分析法、高通量细胞筛选技术、反义核酸技术、转基因/ 基因敲除技术等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的深入开展给药物发现领域带来了革命。

基因组庞大规模序列的可利用性、高通量基因表达检测方法的发展及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为药物发现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新基因不等于新药靶点或新药物。

目前,药物发现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要快速估测和了解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确定该基因是否能够成为药物靶点或直接作为治疗药物(基因药物或蛋白质药物) ,即进行功能基因的筛选研究。

功能基因的筛选研究正在成为当今药物及药物靶点发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药物作用机制以及新的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策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领域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众多技术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其中一些主要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功能基因筛选的基本策略目前,国内外进行功能基因筛选研究的基本策略包括: (1) 通过表达谱差异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克隆等途径获得候选基因; (2) 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评价(identification of function ,可在基因组、转录、蛋白质组和代谢产物等水平进行); (3) 基因功能确证(validation of function); (4) 决定开发战略。

1. 1 差异表达筛选功能基因获得候选基因的研究路线之一是通过正常和疾病组织的表达谱差异分析(expression profiling of normal and diseased tissues) 获得疾病的相关基因,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的筛选研究(图1) 。

该筛选策略与疾病过程密切相关,较多地应用于新药及治疗靶点的发现[1~3 ] 。

1. 2 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候选功能基因获得候选基因的另一研究路线是通过生物信息析 bioinformatic analysis) 预测、选定基因序列、克隆获得候选基因,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的筛选研究(图2) [4 ] 。

该研究策略筛选范围广,多用于新基因的功能探索研究。

用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DNA 芯片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测定的基因表达信息[4 ] 。

通过与已知基因或蛋白质序列的分析、比较,可以确定候选研究基因序列长度,提供该未知基因产物信号转导通路、细胞结构蛋白类型和细胞定位等预测信息[5 ] 。

然而,由于人类基因组中约1/ 3 的基因序列与其他基因无同源性,因此这些基因的功能不易进行直接预测。

另一方面,蛋白质的功能表现还与其所处的分子环境有关,一种蛋白质实际上与相邻蛋白质形成了功能网络(functional networks) 。

因此,生物信息学中的功能网络数据库分析,对于了解复杂信号通路及与其他基因产物的关系,可能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6 ] 。

1. 3 其他除上述研究策略外,其他途径的功能基因研究也在进行,如直接从正常或疾病组织中克隆单一未知基因,进行功能研究。

2 、表达谱分析法表达谱差异分析(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rofiling)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和蛋白质表达谱(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ing) [3 ,4 ,7 ] 。

大规模表达谱分析已经成为认识疾病分子机制的有利方法,在癌症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4 ] 。

成功的表达谱分析基于实验及其过程分析的有机结合。

实验过程从关注的疾病开始,首先收集大量的疾病相关组织样本,样本数量可从10 多个到数百个,但必须足以对每一组织类型及个体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许多情况下不能仅简单地分为正常和疾病组织。

例如,在对糖尿病的研究中,所收集的样本来自健康人、胰岛素耐受和糖尿病病人的不同试验阶段,如胰岛素治疗前后。

样品还应包括其他器官的取材,以便进行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研究。

为了便于对后来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管理,需采集并储存所有的组织样本和临床参数。

接下来进行组织样本的处理,利用生物芯片(寡核苷酸芯片、cDNA 芯片或全基因组芯片) 进行表达谱测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通常,表达谱的分析结果需进一步的实验加以证实。

定量RT2PCR 是最灵敏的确证方法,该方法还可以将确证实验的范围扩大到原测组织以外的更广泛的组织和组织类型,揭示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情况。

确证实验揭示了疾病相关基因。

据此,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这些基因的功能,开发新的治疗手段。

例如,对于正常和疾病组织中表达有显著性变化的基因,可以进行新治疗靶点的鉴定和确定研究,或利用实验和分析工具研究分析其功能;对于疾病组织中活性升高的酶,可以当作前药活化酶进行鉴定研究。

典型的表达谱能够显示疾病过程中有大量的已知基因表达的改变,而许多已知基因的代谢通路、表达产物酶学分类和蛋白质功能业已发表,将两者对照分析,可以鉴定出酶活性,选择其中可能成为前药活化酶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于疾病特异的蛋白质,可以进行抗原表型分析,决定疫苗的开发策略[1 ] 。

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除芯片技术外,一些新的检测方法如差异显示PCR (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DD-PCR) 、消减杂交( suppression subreactive hy bridization , SSH) 等也相继得到结合应用[8 ,9 ] 。

3 、高通量细胞筛选技术高通量细胞筛选技术(high2throughput cell-based screening technology) 是以高通量方式研究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0 ] 。

通常,基因功能的初步筛选在96 孔或384 孔板上进行,通过基因转染将候选基因导入细胞,或直接将基因表达产物加入细胞培养液中。

筛选测定方法基于要研究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例如,要研究抗血管生成活性,选用内皮细胞进行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和粘附等分析测定;研究免疫调节活性,可选择淋巴细胞或造血细胞进行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分析测定;研究神经营养因子活性,可选用神经细胞进行细胞存活、突起生长测定。

除上述与细胞表型或形态学相关的检测指标外,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糖代谢、能量产生和代谢产物分析(metabolic control analysis) 等代谢通路也是基因功能重要的研究内容[11 ] 。

结合抗体芯片技术、多路测定技术(multiplexing) 等新的检测方法[12~14 ] ,高通量细胞筛选的应用更为广泛。

另外,随着荧光成像读板仪(fluorescence image plate reader ,FLIPR) 、定量PCR、高通量荧光激活细胞分类器(HT2FACS) 等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灵敏度和重现性这两个高通量细胞筛选的关键问题也逐步得以解决。

初筛得到的基因通常选用二级分析模型进行功能验证,验证方法可能通量略低,但与功能的相关性更强[15 ] 。

4 、反义核酸技术反义核酸技术(antisense technology) 主要包括反义RNA ( antisense RNA) 和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快速、可预测地调节培养组织或细胞的基因表达,用来快速、有效地测定基因功能[16~18 ] 。

4. 1 RNA 干扰技术天然反义RNA 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内, 通过与靶基因形成RNA-RNA 或RNA-DNA 双螺旋, 对基因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RNA 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 ,RNAi) 正是利用了反义RNA 与正链RNA 形成双链RNA ,特异性抑制靶基因转录后表达这一原理,成为研究转录后调控的有效工具, 广泛用于功能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和转录调控机制研究[16~18 ] 。

在这一技术中,早期使用双链RNA (double-strand RNA , dsRNA) 作为干扰剂,核心技术是小分子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 siRNA) 的设计与合成(哺乳动物通常选择21~23 bp dsRNA ,其他生物选择更长的片段) ,另外,还包括siRNA 的标记、转染和RNAi 的检测。

然而,基因敲除实验显示RNAi 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特异性[19 ] 。

分析认为,RNAi 最初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所获得的成功,部分是由于所使用的短链dsRNA 激活了胞内dsRNA 依赖的蛋白激酶,引起细胞反应并不断累积[20 ] 。

新近两方面技术的发展使得RNAi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更加奏效: (1) 使用能使siRNA 稳定表达的新的载体系统[21 ] ; (2) 利用人U6核内小RNA ( snRNA) 启动子进行单一RNA 转录单位的核内表达[22 ] 。

即通过转染dsRNA 的胞内表达并在胞内降解成约20 bp 的dsRNA ,后者通过RNA依赖的RNA 合成酶复制,并结合到核酸酶复合物上,形成RNA 诱导的转录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ISC) ,降解靶mRNA[17 ] 。

4. 2 反义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主要通过RNase H介导的机制抑制基因表达。

RNase H 是一种降解RNA2DNA 杂交链中RNA 的酶,产生5′-磷酸和3′-OH 端。

RNase H酶切产物因缺少5′-cap 和3′-poly A 尾而被细胞中的5′和3′外切酶降解。

这种高效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含有反义寡核苷酸序列样的靶基因的下调( down regulation) 。

实际上,这种技术对于鉴定mRNA 中的有效靶基因在某种程度上靠经验,因为许多靶基因不能显示最佳活性。

可以通过增加反义寡核苷酸的种类克服这种局限,如在96 孔板上进行PCR 后, 同时使用80 种以上的反义寡核苷酸进行同一个mRNA表达的研究。

整个过程仅用4~5 d。

因此,这是一种高通量的基因功能检定方法[16 ] 。

化学修饰如2′-甲氧基乙基化〔2′- O-(2-methoxy) ethyl ,2′-MOE〕可降低细胞中核酸酶对寡核苷酸的降解作用,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应用[23 ] 。

反义寡核苷酸技术已被用于多种系统的基因功能研究,如蛋白磷酸化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p27/ kip (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p27/ kip) 、凋亡蛋白抑制剂survivin 和抗凋亡蛋白BCL-XL[16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