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16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止血
血小板还有其特有的抗原系统,如Zn、Ko和PI系统等, 在血小板疗法时应注意这些特性,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四、输血的原则
通常在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 浆所凝集。
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各类血型还存在亚型,情况较复杂。
故现在输血,除要求同型外,在输血前。受血者和供血者 的血清和红细胞之间还必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出现血凝块,由于凝血系统的活动构成牢固的止血栓,有效 地制止了出血。
一、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通称为凝血因子。
二、血液凝固的过程
(一)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是一组复合物:是Ⅹa与因子Ⅴ在血小 板磷脂和Ca++参与下形成的。
1.内源性途径:
2.外源性途径
(二)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三)生成血浆纤维蛋白完成凝血
(二)纤维蛋白的降解
(三)纤溶抑制及其作用
1.抗活化素 酶原的激活源自抑制纤溶2.抗纤溶酶 酶的作用
抑制纤溶
二、纤维蛋白溶解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五节 血型和输血
一、血型和红细胞凝集 所谓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红细胞血型 约为15种,如ABO、Rh、P和MNSs等。在临床实践中意义 最大的是ABO血型,其次是Rh血型。
属于ABO血型的人:有的是Rh阳性;有的是Rh阴性。
三、白细胞与血小板血型系统
在白细胞的表面上,还有其自身特有的抗原系统(简称 HLA系统)。这些抗原本质上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淋巴 细胞膜的蛋白质约有1%属于HLA系统抗原。HLA系统不但 抗原数量多,而且分布也很广,皮肤、肾、脾、肺和心等细 胞均有。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止血
血液凝固的过程就 是使溶胶状态的纤维蛋 白原转变成凝胶状态的 纤维蛋白,网住血细胞, 形成血块。
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
2.内环境稳态: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或依赖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中的理化因素包括渗透压.温度.酸碱度.气体分压.电解质及营养成分等都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称为内环境稳态。
3.反馈(feedback):来自受控部分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的过程。
4.正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即反馈作用和原来的效应一致,起到加强或促进作用。
5.负反馈(positive feedback):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
6.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的功能活动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
7.远距分泌:体内一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循血液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细胞,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
8.旁分泌:体内一些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
9.自分泌:体内有些细胞分泌的激素或化学物质分泌后再局部扩散,又反馈作用于产生该激素或化学物质的细胞本身,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10.内环境:机体内的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或依赖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11.生物节律:是指生物机体内的某些功能活动按一定时间顺序,规律性的出现节律变化。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2.易化扩散:脂溶性的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在膜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细胞代谢供能并在膜蛋白帮助下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4.兴奋性: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5.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6.后负荷: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所遇到的负荷。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液凝固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又重新溶解的过程称为
纤维蛋白溶解与止血
一、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胶冻状血块的过程称为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血液凝固的生 理意义在于防止血管损伤后造成大量出血,对机 体具有保护作用。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 化学反应过程,只要始动因子被激活,凝血过程 便依次发生,最终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 变为不溶性的细丝状纤维蛋白。
7
8
红 细 胞 在 纤 维 蛋 白 网 中
9
10
应该强调的是:①凝血过程是一种正反馈, 它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一旦触发就会迅速连续进 行,一直到完成为止,这就是血液凝固的“瀑布 学说”。 ②Ca2+在多个凝血环节上起促凝作用, 而且易于处理,因此在临床上可用于促凝血或抗 凝血。 ③凝血过程的每一步骤都是密切联系的, 一个环节受阻则整个凝血过程就会停止。如在取 出的血液中加入少量枸橼酸钠,由于枸橼酸钠可 与血浆中的Ca2+结合成不解离的枸橼酸钙,从而 使血凝的化学反应不能进行,以致不能凝固。
(一)抗凝物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 Ⅲ和肝素,其次是蛋白质C。
(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液凝固所形成的纤维蛋白 又重新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 简称纤溶。纤溶的重要意义在于使血液保持液态,血流通 畅;限制血液凝固的发生,防止血栓的形成。
14
三、止血过程
止血是指血管破损出血得到制止。在正 常人,当遇到轻微损伤使小血管出血时, 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 血。生理止血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 (一)血管收缩 • (二)血小板凝集及形成血小板栓 • (三)血液凝固
2
•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 因子Ⅸ 血浆凝血致活酶 • 因子Ⅹ Stuart-Prower因子 • 因子Ⅺ 血浆凝血致活酶前质 • 因子Ⅻ Hageman因子,接触因子 •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生理止血原理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血凝,凝血过程,抗凝,纤溶,血小板,止血功能( 关键词:生理止血;血液凝固;血凝;凝血过程;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纤溶;血小板;止血功能)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但在正常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止血。
用一个小撞针或注射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一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 e)。
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正常出血时间为1-3分钟。
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即相应延长,这说明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血浆中一些蛋白质因子所完成的血液凝固过程也十分重要。
凝血有缺陷时常可出血不止。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
首先是小血管于受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使血管封闭;主要是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血管反应,但持续时间很短。
其次,更重要的是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由于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缓,有利于激活的血小板粘附于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成为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
接着,在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源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分子多聚体,并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的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
与此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漫延到这一局部以外。
显然,生理止血主要由血小板和某些血浆成分共同完成。
一、血凝、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或血凝。
在凝血过程中,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源转变为不溶的血纤维。
血纤维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网罗在内,形成血凝块。
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又发生回缩,并释出淡黄色的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但又增添了少量血凝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生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1.稳态:细胞外液是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的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单纯扩散:小分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自行跨膜转运,属于最简单的一种物质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细胞的代谢能量,也不需要专一的载体。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如氨基酸、糖和金属离子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不消耗ATP的跨膜转运。
4.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5.阈刺激:在刺激延续时间和对时间变化率保持中等数值下,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6.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7.血浆渗透压:包括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8.生理性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的。
小血管损伤,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用出血时间表示,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9.血型: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0.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激活物为Ⅹa、Ⅴa、Ca2+和PF3复合物,它的形成首先需要因子x的激活。
根据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始动途径和参与因子的不同,可将凝血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11.期前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
12.代偿间歇: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
13.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所以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活动周期。
14.自律性:心肌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15.心输出量: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生理止血的名词解释
生理止血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止血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生理过程。
当我们受伤时,身体会启动一系列机制来阻止血液过多流失,保护我们的健康。
这个过程被称为“止血”。
本文旨在对生理止血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止血的原理和方法。
一、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生理止血的关键机制之一。
当我们受伤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
血小板是一种细小的血细胞,它们具有黏附的能力,可以吸附在伤口上形成一个初步的血栓。
而凝血因子则会被激活,形成连锁反应,最终将血液凝固成坚固的血栓,阻止出血的继续。
二、血管收缩另一个与生理止血密切相关的过程是血管收缩。
当我们受伤时,伤口周围的血管会迅速收缩,减少血液在伤口处的流动,从而降低出血的程度。
这种收缩主要通过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来实现。
血管平滑肌是血管壁内的一层肌肉,它可以受到神经刺激和体内激素的调节,从而实现血管的收缩和扩张。
三、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溶解是止血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当伤口开始恢复时,身体会启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将血栓溶解掉,恢复正常的血液流动。
这一过程主要由体内的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和纤维蛋白溶酶组成。
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能够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它们一起分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使血栓逐渐溶解。
四、压力止血除了生理机制外,压力止血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当我们受伤时,可以直接用力按压伤口,通过增加外界压力来阻止出血。
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出血或者伤口较小的情况。
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我们可以暂时封闭伤口,阻止血液的流出,给身体争取一定的止血时间。
五、冷敷止血冷敷也是一种常见的止血方法。
当我们受伤时,可以将冰块或冷水敷在伤口上,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来收缩血管,减缓血液的流动,从而实现暂时的止血效果。
同时,冷敷还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伤口的恢复。
六、止血药物在现代医学中,止血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止血和减少出血风险的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断凝血因子的活化以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诸论1.兴奋性:生理学中将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2.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3.兴奋:细胞功能变化由弱变强的过程称为兴奋。
4.抑制:细胞功能变化由强变弱的过程称为抑制。
5.阈值:是指使细胞膜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总和。
6.阈刺激: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变化的最小刺激称为阈刺激。
7.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的液体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8.反应:活组织接受刺激后发生的功能改变。
9.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10.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主要的一种调节方式。
11.体液调节:是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方式。
12.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13.反射:是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4.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形式较固定及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15.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数量无限,是一种高级的反射活动。
16.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
17.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后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8.负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称为负反馈。
(二)细胞基本功能1.静息电位: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刺激,可触发其发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3.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时,要使膜去极化是最小的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4.局部电位:由于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和少量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主动反应叠加尔形成的。
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之生理性止血过程
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之生理性止血过程近年来,医疗卫生系统考试不单调只考察一个专业科目,尤其是全国E类统考,它包括的考试内容很全面,其中包括医基、护理、临床、预防、检验等等科目,为了使我们广大考生更好的进行巩固复习,给各位带来医学基础知识之生理性止血过程的知识,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用出血时间表示,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其方法是用一个采血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时间。
生理性止血是由血管、血小板、血液凝固系统、抗凝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共同完成的。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一、血管收缩小血管受损后,损伤性刺激立即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使小血管封闭。
这是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小血管反应。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2.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3.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二、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管内膜下损伤暴露了内膜下组织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以及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慢,利于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血管壁损伤后,血管收缩,少量血小板附着于内皮下胶原上,同时受损红细胞释放ADP 及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促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及TXA2,进而促进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在损伤处粘集成堆,最终形成血小板止血栓。
三、血液凝固血凝系统被激活后,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了由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共同构成的牢固止血栓,有效地制止出血。
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动,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蔓延到这一局部以外。
生理性止血虽然分为三个过程,但是这三个过程相继发生并相互重叠,彼此密切关系。
成人本科医学综合知识点
成人本科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人体解剖学。
1. 运动系统。
- 骨学。
- 成人有206块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 颅骨分为脑颅骨(8块,如额骨、顶骨等)和面颅骨(15块)。
- 躯干骨包括椎骨(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胸骨和12对肋。
- 四肢骨中上肢骨每侧32块,下肢骨每侧31块。
例如,肱骨是上肢典型长骨,股骨是下肢典型长骨。
- 关节学。
-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 脊柱由24块椎骨、骶骨和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接而成。
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可缓冲压力。
-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肌学。
- 头肌可分为面肌和咀嚼肌。
面肌主要有表情功能,如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等;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等,可上提下颌骨。
- 上肢肌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三角肌可使肩关节外展;肱二头肌可屈肘关节,肱三头肌可伸肘关节。
- 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臀大肌可伸髋关节,股四头肌可伸膝关节,小腿三头肌可屈踝关节。
2. 消化系统。
- 消化管。
-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内有牙、舌等器官。
牙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舌具有搅拌食物、感受味觉等功能。
- 咽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
- 食管是一肌性管道,全长约25cm,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分别位于起始处、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和穿膈处。
-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胃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分为十二指肠(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降部后内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空肠和回肠。
- 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直肠和肛管。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 消化腺。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生理学-第三单元血液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生理学-第三单元血液[单选题]1.血液凝固的本质是A.纤维蛋白的溶解B.纤维蛋白的激活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血小板的聚集E.凝血因子Ⅻ的激(江南博哥)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其本质为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掌握“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知识点。
[单选题]5.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因子ⅫB.促进血小板聚集C.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E.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凝血酶能直接作用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促使转变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的凝固而止血。
掌握“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知识点。
[单选题]6.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A.激活因子ⅫB.激活补体系统C.抑制激肽系统D.水解凝血酶因子Ⅶ、VE.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纤溶酶原激活是纤维蛋白溶解的关键。
激活的纤溶酶可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原是纤溶酶的无活体前体,只有在被纤溶酶原激活物转化为纤溶酶后,才具有降解纤维蛋白作用。
体内主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是t-PA和u-PA,其中又以t-PA为主。
t-PA的半寿期4-6分钟,经肝脏灭活。
纤溶酶原的激活是纤维蛋白溶解的关键步骤。
纤溶酶原在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纤溶酶在其肽链的精氨酸-缬氨酸处于裂解而形成双链,且双链分子构象发生变化,暴露出酶活性部位,转化为谷氨酸纤溶酶。
生成的谷氨酸纤溶酶又可以裂解纤溶酶原N端的几处肽键,生成分子量略小的几种纤溶酶原。
由于构象的心变,这些小分子的纤溶酶原更容易被纤溶酶原激活物活化为纤溶酶。
纤溶酶原降解为小分子酶原后对纤维蛋白的亲和力可增加约10倍。
掌握“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知识点。
[单选题]7.以下为生理性止血首先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受损小血管收缩B.血小板聚集C.血小板血栓形成D.血凝块形成E.局部形成纤维蛋白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生理性止血首先发生的生理过程是受损小血管收缩。
动物医学-动物生理学《血液》课件
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
白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破坏 通过消化、呼吸、泌尿道排出体外 白细胞的功能
与被破坏的组织残片和细菌一 起形成脓液
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 无细胞核、园盘形或杆形小体。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 CO2,这项功能是由红细胞所含的血 红蛋白来实现的。红细胞含有大量血 红蛋白(haemoglobin,HB)
——珠蛋白+亚铁血红素
动画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生理特性——
粘附、聚集、释放反应、 收缩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血液生理
功 能——
1、参与凝血 2、参与生理性止血 3、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
血小板的形态和数目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血液生理
干细胞 巨核定向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的存 活时间很短,衰 老血小板绝大部 分是在脾、肝和 骨髓内被网状内 皮细胞所吞噬。
血液生理
三、血细胞及其功能:
红细胞生理 白细胞生理 血小板
血液生理
哺乳动物——无核、双凹圆盘形细胞。 骆驼和鹿——呈椭圆形。 禽类——有核的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 一种(1012个/升)。同种动物的红 细胞数目常随品种、年龄、性别、 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读书笔记模板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第三节胃内消化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第五节大肠的 功能
第六节吸收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二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四消化道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 二咀嚼与吞咽
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三细胞兴奋的引起及其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第四节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及其收缩的分子机制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三骨骼肌收缩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血液的 组成与特性
第二节血细胞
第三节血液凝 固与纤维蛋白
溶解
第四节血型与 输血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 息传递
第三节反射中枢活动 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感 觉功能
第六节神经系统对 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 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七节脑的高级功 能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二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一突触的结构与分类 二突触传递的过程 三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过程 四神经递质和受体
(七)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
(八)中医养生学专 业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生理学基础(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 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目录分析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生命现象的基本活动: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现象。
兴奋性:组织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局限和短暂。
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持续而弥散。
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小,也不十分灵敏。
负反馈:是指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从而使输出变量向着原来相反的方向变化。
正反馈举例:血液凝固、排尿反应,分娩。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力释放、转移和利用。
1g食物被氧化释放的能力称为该食物的热价。
一定时间内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被氧化时产生的CO2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呼吸商。
混合呼吸商:糖、脂肪、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物质同时氧化供能产生的CO2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氧化糖和脂肪的耗氧量=测得的总耗氧量-蛋白质的耗氧量。
CO2的产量=总CO2产量-蛋白质的CO2产量。
非蛋白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非蛋白质食物时CO2的产生量与O2的耗氧量的比值。
人在运动或带动时产热量,最多可达安静时的10-20倍。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
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
在20-30℃的情形中,平静时的能量代谢最为稳定。
30℃,细胞内举行的化学反应增强,汗腺活动增强,呼吸轮回功用增强,使得代谢增强。
基础代谢:指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KJ/m2/h)基础状态:人体在清醒、空腹,无肌肉活动,无精神紧张,室温20-25℃。
基础代谢率=(实测基础代谢率-正常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正常基础代谢率平均值*100%实测基础代谢率比正常值相差上下10%--5%为正常。
20%病理性。
体温:人和高等动物机体的温度。
丈量体温:口腔(舌下)、直肠、腋窝。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血浆(blood plasma ):血液除血细胞外的液体成分。
2、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血凝块会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3、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用离心的方法所测得的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4、胶体/晶体渗透压(colloid/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由血浆中胶体可溶颗粒形成的渗透压。
5、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 ):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Osm/L6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红细胞在抗凝血液中的沉降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个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高低。
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
渗透脆性大,抵抗能力小。
8、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9、血型(blood group ):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C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0、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 hemostasis):小血管破损,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11、红细胞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的现象。
12、血小板(platelet ):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代谢能力的小块细胞质。
13、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血小板黏着于非血小板表面的过程。
14、血小板凝集(platelet aggregation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黏着。
依赖于纤维蛋白原、钙离子等的参与。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血液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血液我们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总结生理学重点知识,今天我们先学习生理学之血液知识问答,具体内容如下:1.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流不发生凝固有哪些原因?解答: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有以下原因:(1)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
(2)血液川流不息,即使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迅速得到稀释,并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3)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与肝素,使凝血过程发生极为缓慢。
(4)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的活动,即使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随即被溶解。
2.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解答:(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2)与激素结合,维持半衰期(3)作为载体参与运输物质(4)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5)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6)营养功能3.简述血浆渗透压组成、形成机制及生理意义?解答:(1)血浆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80%来自Na+和Cl-,其大小等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生理意义:由于晶体物质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而难于通过细胞膜,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体积。
(2)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形成,75%~80%来自白蛋白,其大小大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生理意义: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控制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
4.简述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解答:(1)释放缩血管物质,受损血管收缩,裂口缩小,利于止血。
(2)粘附、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
(3)修复受损内皮细胞。
(4)参与血液凝固过程①提供磷脂表面②结合凝血因子,加速凝血过程③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收缩血块,加固凝块。
5.简述小血管损伤后的生理止血过程。
解答:小血管损伤后的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
首先,受伤后小血管立即收缩,使血管封闭;其次,血小板粘附于受损处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形成一个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以填塞伤口。
医学基础知识血液凝固机制
医学基础知识血液凝固机制血液凝固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它起着止血和修复伤口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血液凝固的机制,包括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等内容。
血液凝固机制血液凝固机制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它涉及多个分子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液凝固的过程。
1. 血小板活化血液凝固的第一步是血小板的活化。
当血管受损时,血管内皮细胞会释放一种称为“血管损伤因子”的信号分子。
这种信号分子能够刺激附近的血小板粘附在受损部位,并从血液中吸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
2. 凝血因子的激活凝血因子是血液中的一类蛋白质,在血小板活化后,这些凝血因子会被激活。
激活的凝血因子会形成一系列反应酶,它们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一个凝血酶复合物。
凝血酶复合物的出现是血液凝固机制中的关键一步。
3. 纤维蛋白的生成凝血酶复合物能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是一种长链状的蛋白质,在血液凝固中起到网状结构的作用。
纤维蛋白聚集在受损部位,形成一个纤维网,将血小板和其他成分固定在一起,形成血栓。
4. 血栓溶解当伤口修复完成后,血液凝固机制需要逆转,以避免血栓扩大和堵塞血管。
血液中存在一种称为纤溶酶原的物质,它能够将纤维蛋白分解为可溶解的产物。
这个过程被称为纤溶,它能够逐渐溶解血栓,恢复血管的正常通畅。
血液凝固机制的重要性血液凝固机制在人体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在出血时迅速形成血栓,止血并防止进一步流失血液。
同时,血液凝固机制也参与修复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然而,血液凝固机制的异常也会导致一系列疾病。
例如,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出血倾向,可能表现为易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而血栓形成和溶栓能力不足则可能导致血栓性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症。
血液凝固机制的调节为了保持血液凝固机制的平衡,人体内存在一系列的调节机制。
其中,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是两个重要的调节系统。
抗凝系统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复合物的形成来防止血栓的形成。
基础医学概论
基础医学概论(生理学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一门科学。
其任务是要探究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揭示其功能活动的规律及其内部机制。
只有掌握了生理学,才能理解患病机体各组织器官所发生的异常变化。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一、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新陈代谢: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
合成代谢是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机体自身的结构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结构并储存能量的过程。
分解代谢是指机体分解自身物质,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随之终结。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人体生活的环境常因各种因素的作用而不断发生变化。
人体及其组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变化统称为刺激。
刺激可以作用于整个机体,也可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上。
刺激若要引起反应,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引起组织发生最大反应的最小强度的刺激称为最适刺激。
在刺激作用下,机体或组织细胞的反应如果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的,称为兴奋;反之,称为抑制。
兴奋性的高低可反映组织产生兴奋的难易程度,兴奋性高的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较易产生兴奋,兴奋性低的组织则需较强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调整自身行为和生理功能的过程称为适应。
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称为适应性。
机体实现适应的主要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可实现对环境变化的快速适应;但机体大多数的适应性反应是依赖体液调节来完成的。
若体液调节的结果不能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则产生疾病。
适应性使机体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中具有了持续生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基础知识: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生理学
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就叫做出血时间。
正常为1-3分钟。
生理性止血过程:
血管挛缩→血小板血栓的形成→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
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2)聚集
①ADP
②血栓烷A2
③胶原
④凝血酶
(3)释放
2.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生理性止血功能
(2)参与凝血
(3)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4)参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二、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凝血因子
2.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生成
①内源性途径
②外源性途径
(2)凝血酶的生成
(3)纤维蛋白的生成
三、抗凝系统
1.细胞抗凝系统
2.体液抗凝系统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2)蛋白质C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4)肝素
四、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1.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纤维蛋白溶解
(2)纤溶系统的作用
(3)纤溶系统的组成
(4)纤溶的基本过程
①纤溶酶原的激活
②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2.纤溶抑制物及其作用
(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2)补体C1抑制物
(3)α2-抗纤溶酶
来源:合肥人事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