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鱼纲.ppt

合集下载

《鱼纲的形态结构》课件

《鱼纲的形态结构》课件

区域分布
不同种类的鱼类有不同的 地理分布范围,受到气候 、地形、水域环境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
水域分布
鱼类主要生活在河流、湖 泊、水库、沼泽、近海等 水域环境中。
生态位和食物链位置
生态位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包括 它们的食物来源、栖息地和与其他生物 的关系。
VS
食物链位置
鱼类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从初级生产者到 顶级捕食者,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胎生
卵胎生
还有一些鱼类是卵胎生的,它们将卵 留在体内,直到卵孵化成小鱼才产出 。这种繁殖方式常见于某些鲨鱼和鳐 鱼。
另一些鱼类是胎生的,它们直接生出 小鱼,不需要产卵。这种繁殖方式常 见于小型鱼类,如三文鱼、鲑鱼等。
05
鱼纲的分布和生态
地理分布
全球分布
鱼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淡 水和咸水环境中,从高山 到深海都有其踪迹。
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的影响,鱼类形态结构也可能发生变 化,未来研究需要关注这些变化对鱼 类生态和进化的影响。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鱼类的生态适应 性和进化历程,以揭示鱼类多样性的 起源和演化过程。
THANKS
感谢观看
头骨
头骨是鱼类最重要的骨骼 之一,保护脑部和感觉器 官,并支撑口、鼻、眼等 器官。
脊柱
脊柱支撑鱼的身体,保护 脊髓和神经,并分为颈椎 、胸椎、腰椎和尾椎等部 分。肌肉系统Fra bibliotek肌肉类型
鱼类的肌肉系统包括躯干肌和鳃 盖肌,躯干肌用于运动,鳃盖肌 用于呼吸。
运动方式
鱼类通过躯干肌的收缩和舒张实 现游动,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运 动方式,如鲨鱼的快速游动和鳗 鱼的蜿蜒游动。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经济价值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

构成
中轴骨
附肢骨








脑咽 躯 尾 颅颅 椎 椎
奇偶 鳍鳍 骨骨
奇鳍骨:支鳍骨,分为上中下3节。
偶鳍骨:基鳍软骨 和辐鳍软骨。有 双列型和单列型之分。硬骨鱼退化。
(2)骨骼系统
构成
中轴骨
附肢骨








脑咽 躯 尾 颅颅 椎 椎
奇偶 鳍鳍 骨骨
肩腰 带带
肩带:悬挂胸鳍的骨。硬骨鱼有肩胛骨、乌喙骨、匙骨、上匙骨和 后匙骨,并通过上匙骨与头骨关连。软骨鱼的肩带不与头骨或脊柱 关连,只包括肩胛部和乌喙部两部分。
(2)间脑:大脑后方,内有第三脑室(光敏感细胞)。背有脑 上腺,腹有视神经,漏斗及脑垂体。有温度调节、心血管调节、 摄食调节、影响繁殖活动等功能。
(3)中脑:视叶,是所有脊椎动物的视觉中心。此外还可调 整鱼体位置及控制运动。内有中脑腔,与三、四脑室相通。
(4)小脑:身体活动的主要调节中枢,具有维持鱼体平衡、 掌握活动的协调和节制肌肉张力等作用,同时还是听觉和侧线 感觉的共同中枢。
后凹椎体:椎体前端凸出而后端凹入。两栖类及少数爬行类。
马鞍型或异凹型:椎体两端成横放的马鞍形。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 脊索已经不存在。鸟类的颈椎。 双平型:椎体前后两端扁平,椎体之间垫以纤维软骨的椎间以减少 活动时的摩擦。椎间盘内仍保留盘少量的脊索。见于哺乳类。
双凹型 前凹型
后凹型 双平型
(2)骨骼系统
1、鳃的构造 鳃弓:支持鳃的弧形软骨,一般有5对,前4对内缘着 生有鳃耙(过滤食物),最后一对特化成咽下骨。
五、呼吸系统
1、鳃的构造 鳃弓 鳃片

第16章 鱼纲 (动物学)

第16章 鱼纲 (动物学)
第十六章 鱼纲 (Pisces)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鱼类:是一类身体披覆鳞片、以颌取食、用鳃呼吸、以鳍 为运动和平衡器官、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等脊椎动物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 进步特征:

鱼类是适应水栖生活的低级有颌脊椎动物
1、出现了上下颌:
主动的捕获食物,消化食物;适应攻击、防御等多种活动 (如求偶、育雏等),并带动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躯干部:自鳃盖后缘至肛门(或泄殖孔)。 尾部:肛门(或泄殖孔)至体末端。
鲤鱼
鲤鱼
1.2.1头部
口:由活动的上下颌支持,称颌口类。
口位: 口腹位:软骨鱼 口端位:硬骨鱼
触须 有味蕾,司味觉。
鲤鱼触须2对:1对吻须,1对颌须。 鲫鱼:无触须

角膜平坦,晶体大而圆,适于近视
无活动的上下眼睑,无泪腺 眼的大小、位置与生活方式有关
消化系统
软骨鱼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J形、贲门、幽门)、肠(12指肠、螺
旋瓣肠、直肠:直肠腺)、泄殖腔
消化腺:肝(油脂,调节鱼体密度;胆汁入小肠前部)、 胰( 12指肠、胃之间的肠系膜,胰液入12指肠)
鱼 类 ——硬骨鱼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肠、肛门 消化腺:肝胰腺、胆囊 鳃耙:阻拦食物和沙粒
背鳍退化成一根尾针
带鱼:背鳍与尾鳍相连
鲐鱼
背鳍后有由鳍条 形成的数个小鳍 (附鳍)
鮣鱼第一背鳍形成吸盘
胸鳍(pectoralfin) 相当于前肢,平衡身体,控 制运动方向。

软骨鱼: 胸鳍水平位。 硬骨鱼:胸鳍垂直位。
腹鳍(ventralfin) 相当于后肢。辅助身体升降, 转弯。 软骨鱼:位于泄殖腔两侧。 硬骨鱼: 特化:软骨鱼雄性---鳍脚,鰕虎鱼---吸 盘

《动物学》教学课件:16 鱼纲

《动物学》教学课件:16 鱼纲

(四)鳔 1. 绝大多数鱼类有鳔,1-3室。少数种类次生无鳔。 •根据鳔与食管之间是否存在相通的鳔管,分管鳔类 和闭鳔类。

• 2. 鳔是鱼体比重的调节器官, 其呼吸机能没有实际意义。
• 3. 鳔的主要功能是使鱼体悬浮 在限定的水层中,以减少鳍的 运动而降低能量消耗。
• 4. 鱼鳔能感知声波及气体压力、 水压的变化,并引起与此相适 应的运动。
八、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及输尿管组成。
1. 肾脏及其泌尿机能 (1)肾脏:由许多肾小体构成;有些硬骨鱼类头肾。 *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两部分。 (2)输尿管和膀胱:膀胱由输尿管一部分膨大形成,所以又称 为输尿管膀胱(与以后的泄殖腔膀胱相对而言)。 (3)泌尿孔:
2. 渗透压的调节
(1)淡水鱼类:体液为高渗溶液→体外淡水渗入体内→肾脏泌 尿→ 肾小管重吸收盐分。
• * 鲤形目的韦伯氏器:
六、循环系统 * 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液体和管道两部分。 (一)心脏:
1. 心脏的组成:由静脉窦、心房、 心室等3部分构成。 * 动脉圆锥:软骨鱼心脏部分 * 动脉球:不属硬骨鱼心脏
* 瓣膜:窦耳瓣、耳室瓣、半月瓣。
(二)血液循环 1. 鱼类的血液循环属于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
* 鱼类骨骼的类型:软骨和硬骨; * 圆口纲和软骨鱼类的骨骼系统由软骨组成,硬骨鱼类的骨骼 系统由硬骨组成。
* 硬骨的发育途径:从软骨骨化而成的硬骨,称为软骨化骨, 在膜质基础上直接骨化而来的硬骨称为膜骨,二者在形态结构 和化学组成上很难区分。
(一)中轴骨骼
1. 头骨: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 (1)脑颅:鱼类具有完整的脑颅,由一块箱状的软骨和 许多骨片拼接而成。
九、生殖系统
1. 一般是雌雄异体,偶 有雌雄同体现象。

《鱼纲一结构特征》课件

《鱼纲一结构特征》课件

03
鱼纲的肌肉系统
头部肌肉
功能多样
鱼类的头部肌肉负责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咬合、吸吮和感觉。这些肌肉通常 由多个小肌肉组成,通过复杂的协同作用,使鱼类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躯干肌肉
支撑和运动
躯干肌肉是鱼类身体的主要支撑结构,同时也负责大部分的游动和身体扭转动作。这些肌肉通常比较发达,能够承受较大的 力量和提供持续的动力。
头骨由许多小骨组成,这些小骨通过强健的韧带 和肌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而灵活的整体 。
头骨的形状和结构对于鱼类的生存和繁殖都非常 重要,例如某些鱼类通过特殊的头部形状来捕捉 食物,而其他鱼类则通过头部形状来吸引异性。
脊柱
脊柱是鱼类最重要的骨骼之 一,它支撑着鱼的身体,并 为鱼类提供了运动和平衡的 能力。
心室肌肉发达,够提供强大的泵力,确保血液有效地流动。
血管
鱼类的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两类 ,动脉负责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 全身各部,静脉则负责将身体各
部的血液输送回心脏。
动脉血管具有较高的血压,能够 将血液输送到远离心脏的部位, 而静脉血管则通常较细,血压较
低。
鱼类的血管网络十分发达,能够 满足身体各部对氧气和营养物质
胃与肠道

鱼类的胃是一个强酸性的消化器官, 用于储存食物并开始消化过程。不同 种类的鱼具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胃, 适应于它们的食物类型。
肠道
肠道是鱼类消化系统的主要部分,负 责进一步消化食物。肠道的长度和结 构也因鱼的种类而异,有助于吸收营 养。
肝脏与胰脏
肝脏
肝脏是鱼类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负责 生产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它还参与解 毒、生产蛋白质和储存营养物质等功能 。
的需求。
血液
鱼纲的血液呈红色或淡红色,主要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

16鱼纲

16鱼纲

歪尾型,鲨鱼
臀鳍(analfin) 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鲐鱼
臀鳍后边有由 一根鳍条形成 的数个小鳍
鲶鱼 臀鳍与尾鳍相连
鳕鱼
2个臀鳍
食蚊鱼
雄性臀鳍鳍条特化成交配器
2、皮肤及其衍生物

鱼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特点:富有粘液腺。

皮肤衍生物-鳞片:
盾鳞 硬鳞 骨鳞
盾鳞 硬鳞 骨 鳞
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

索饵洄游:鱼类以寻找食物为主所作的洄游,其 路线、方向和时间受饵料生物波动的影响较大, 不像生殖洄游那么稳定。 越冬洄游:当秋季的气温下降影响到水温时, 鱼类为寻找适宜的水温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 区或湖泊中分别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
五、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硬骨鱼:通过上匙骨与头骨相连(鱼类特有的)。 软骨鱼:肩带不与脊柱直接相连,而是通过肌肉间接连 于脊柱上。 腰带pelvic girdle 腰带不与脊柱直接相连。
2.鳍骨(偶鳍和奇鳍)
雄性软骨鱼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成交配器叫鳍 脚。
5、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口腔、咽、食道、胃、肠、泄殖腔(肛
腹鳍(ventralfin) 相当于后肢。辅助身体升降, 转弯。 软骨鱼:位于泄殖腔两侧。 硬骨鱼: 特化:软骨鱼雄性---鳍脚,鰕虎鱼---吸 盘

腹鳍腹位
位于腹部,较低等的鱼 类。如鲤形目
腹鳍胸位
位于胸鳍下方鳃盖 之后。如鲈形目
大黄鱼
腹鳍喉位 腹鳍位于鳃盖之间的喉部如鳕鱼
鳕鱼
无腹鳍
和一心室、动脉圆锥(软骨鱼)或 动脉球(硬骨鱼)组成。

6、具特殊的皮肤感觉器官——侧线

第十六章 鱼纲

第十六章  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知识点]鱼类的内部结构、鱼类分类、鱼类洄游、鱼类起源。

[重难点]重点了解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区别,鱼类洄游的类型、机制,了解常见鱼类;鱼类与水生生相相适应的特征。

鱼类: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鳍运动,具上、下颌的一类脊椎动物。

鱼类是一类分布广,种类多(24000种,是脊椎动物之冠),形态多样,适应性强,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脊椎动物。

与以下鱼区别:墨鱼(乌贼),鲸鱼、娃娃鱼、鳄鱼、七鳃鳗、文昌鱼……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一、体多呈纺锤形(流线型),体表多被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1.身体分区:①头:吻端至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类)、鳃盖骨的后缘(硬骨鱼类)②躯干:软:最后一对鳃裂、硬:鳃盖后缘。

至肛门(或臂鳍起点)。

鲽鲆类至体腔末端或尾椎。

③尾:肛门(或臀鳍起点)→最后一木文尾椎骨无颈部:为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软骨鱼类身体分区硬骨鱼类分区2.体轴与体型A.体轴:头尾轴AA’、背腹轴BB’、左右轴CC’。

三轴互相垂直B.体型①纺锤型: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

如鲨、青鱼②侧扁型:左右轴相对缩短,背腹轴显着增长,中下层鱼类。

如:武昌鱼③平扁型:左右轴特别长,背腹轴特别短,底栖种类,行动迟缓,如鳐、魟等。

④棍棒型:头尾轴特长,左右、背腹轴短几乎相等。

身体延长呈棍棒状,如黄鳝。

此外,还有其它形状:如带型:如带鱼。

球型:如刺河鲀。

箱型:如箱鲀。

其它不规则型,如海龙、海马、翻车鱼等。

3.鳞片是皮肤衍生物,具保护体表的作用。

根据形状不同分三种:A.楯鳞:与牙齿为同源器官。

表皮:形成釉质。

B.硬鳞:由真皮演化而成。

为硬骨鱼中原始的鳞片,见干鲟鱼、雀鳝。

C.骨鳞:由真皮形成。

a.圆鳞:游离端后缘光滑,大多数硬骨鱼类。

如鲤鱼等。

b.栉鳞:游离端后缘有许多细小锯齿或齿状突起。

如:大、小黄鱼、鲽等。

例外情况1.无鳞:如鳝、鲶、黄鱼桑、鱼危等2.呈刺状:如刺鲀等3.骨板状:如海马等。

《鱼纲的形态结构》课件

《鱼纲的形态结构》课件
头部形态因鱼类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鲨鱼的口裂较大,而鳗鱼的口裂较小。
鱼体的鳍部结构
鳍是鱼类游动的主要器官,包 括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和 腹鳍。
背鳍和臀鳍用于控制身体平衡 和方向,腹鳍用于辅助呼吸和 维持身体平衡。
胸鳍用于推进和控制游动方向 ,腹鳍则协助转向和制动。
鱼体的鳞部结构
鳞片是鱼体覆盖的硬质结构,具 有保护作用。
输尿管是将肾脏排出的废 物输送到尿道的管道。
生殖系统
总结词
生殖系统是鱼类繁殖后代的主要器官,包括卵巢 、精巢、输卵管和生殖孔等部分。
卵巢
卵巢是产生卵子的器官,不同种类的鱼卵巢的位 置和形状会有所不同。
精巢
精巢是产生精子的器官。
04
鱼纲的生理特征
鱼类的呼吸方式
鱼类通过鳃呼吸,鳃是鱼类特有的器官,位于鱼的口咽腔两 侧,由无数的鳃丝组成,鳃丝又由无数的鳃小片组成,能有 效地从水中滤取溶解的氧气。
01
植食性鱼类以植物和藻 类为食,如草鱼和鳊鱼

03
滤食性鱼类通过滤食水 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 来获取营养,如鲢鱼和
鳙鱼。
05
肉食性鱼类以其他鱼类 、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 为食,如鲨鱼和某些种
类的鲈鱼。
02
杂食性鱼类既吃植物性 食物也吃动物性食物,
如鲤鱼和鲫鱼。
04
05
鱼纲的进化历程
鱼类进化的历程
鱼类起源
鱼类最早出现在奥陶纪,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
硬骨鱼和软骨鱼的分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鱼类逐渐分化为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
现代鱼类的出现
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现代鱼类在新生代时期出现,并逐渐适应了 各种水生环境。
鱼类进化的证据

M-鱼纲

M-鱼纲

1、 表皮
表皮包在鱼体最外层,由上皮细胞构成。 可以 分为生发层和腺层两部分: ◆生发层 位于基部,由一层柱状细胞构成,细胞具 有分生能力,分裂出的新细胞,用来补充表层损 伤脱落的上皮细胞。 ◆腺层 位于生发层的上方,因本层含有各种腺细胞 而得名。 ◆珠星 (婚配结节):局部表皮细胞角质化的产物。 主要出现在头部、鳍条等处 。 出现特点 : *繁殖季节出现或繁殖期强、非繁殖期弱 *雄有雌无或雄强雌弱 *并非所有鱼类都有珠星
硬鳞
3)骨鳞:见于硬骨鱼类,为圆形鳞片,根椐其 后缘的形状可分为:
(1)圆鳞:后缘光滑,如鲫鱼。 (2)栉鳞:后缘有锯齿状突起,如鲈鱼。
表面分区:基区、顶区、上侧区、下侧区 上下分层:骨质层和纤维层 鳞焦、鳞嵴、年轮
栉鳞
鱼类各种鳞片比较
种类 来源
形态
分布类群
盾鳞 表皮+真皮 棘状
硬鳞 真皮
菱形
软骨鱼类 少数硬骨鱼
臀鳍倾肌
肌节圆锥
臀鳍缩肌
A躯干部肌节
B尾部肌节
图16-20 鲈鱼的肌肉系统
1、组成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
{ 软骨鱼:定形的肝脏和胰脏
{ 消化腺 硬骨鱼:肝胰脏或肝脏与弥散的胰脏

头肾 脑
肾脏 鳔
输尿管

动脉球
心室 心房
肝 胃
睾丸
胆囊 脾 肠
膀胱 肛门 尿殖孔
静脉窦
输精管
图16-21 鲤的内脏
间插骨
三脚骨
肋骨
图16-27 鲤形目鱼类的韦伯氏器
六、循环系统
(一)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二)心脏

16
窦房瓣

第十六章:鱼纲1课件

第十六章:鱼纲1课件

十、 排泄系统
• (一)组成结构和功能 • 组成:一对肾脏、输尿管、膀胱、泌尿孔 • 功能:排泄尿液、调节渗透压、维持体液浓度,保证机体
内环境的稳定
(二)肾脏
(三)肾脏的渗透压调节鱼Βιβλιοθήκη “喝水”吗?十一、 生殖系统
(一)组成 精 巢 生殖腺 卵 巢 输精管 生殖管 输卵管
(二)生殖器官
• 雄性 精巢:1对 输精管:1对


中脑
小脑

延脑
(五部脑)
脑的5部分
脑的结构
• 古脑皮: 硬骨鱼类的脑皮,基本上是由一些 上皮组织所构成,没有神经细胞的分布, 在种系发生上出现最早,故名古脑皮。在 进化过程中,以后发展成为嗅脑的梨状叶。 • 原脑皮:也称旧脑皮,软骨鱼、多鳍鱼、 肺鱼和两栖类的脑皮,脑皮中已有分散的 与嗅觉有关的神经细胞。在种系发生上晚 于古脑皮。随大脑半球在动物中的进化而 被挤向大脑半球内,成为海马。 • 新脑皮:
鱼类的胰腺细胞弥
散性分布,一部分 埋入肝中形成的结 构。
六、呼吸系统
• 鳃
• 辅助呼吸器官
1.鳃的结构
软骨鱼类5~7对鳃 弓(多数5 ,4.5对鳃); 2个鳃弓之间为鳃裂。 硬骨鱼类5对鳃弓, 但仅4对鳃,最后一对鳃 弓特化为下咽骨,其上 无鳃丝着生。鳃盖。
1)鳃组成
鳃←2个半鳃 ←鳃丝,鳃丝 上着生鳃小片
②.肠管:泥鳅; ③.口咽腔黏膜:黄鳝; ④.肺鱼的肺(鳔)。 ⑤.鳃上器官:由第一鳃弓上鳃骨、咽鳃骨、部分舌颌骨等 变异而成,其上黏膜上皮薄,微血管丰富。乌鳢、攀鲈、 (革)胡鲇。
3.鳔
软骨鱼类无鳔; 多数硬骨鱼类具有。 少数硬骨鱼类(快 速游泳、深海) 退化。 鳔1~3室。

14第十六章鱼纲(1)形态结构

14第十六章鱼纲(1)形态结构

(二)脊髓
神经管腔 背根 脊髓 背根 背神经节 灰质 腹根 腹根 白质
背支 腹支 脏支
图16-33 鱼类的脊髓及脊神经
交感神经干
• 脊髓:紧接延脑,穿过脊柱的椎管,每一个脊椎均有神经发出。 脊髓是鱼类的低级反射中枢,掌握各种不同的神经活动。
(三)脑神经:10对
10对脑神经的名称、作用
(四)脊神经
{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腺
{ 硬骨鱼:肝胰脏或肝脏与弥散的胰脏
软骨鱼:定形的肝脏和胰脏
2、与食性的关系
(1)口的位置:端位(鲫鱼)、上位(鲌鱼)和下位(鲮鱼)
(2)齿:颌齿(犬齿形、圆锥形、臼 齿形、门齿形等)、犁齿、腭齿、舌 齿、咽喉齿
鲤科鱼的齿的情况。咽喉齿齿 式:鲤 1.1.33.1.1,草鱼 2.54.2,青鱼 45,白鲢 44, 鳙 44,但白鲢的齿冠面具羽 状细纹,花鲢的齿冠面平滑无 纹。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 本章学习指导: • 1、掌握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纺锤形、 鳞片、黏液、鳃、鳍、侧线等。 • 2、全面了解各器官系统的结构,重点理解其中 的基本概念。 • 3、掌握各亚纲的主要特征,有重要经济价值的 目的特征和主要种类。 • 4、了解我国渔业的概况。
第一节
1.淡水鱼类41.2% 2.洄游鱼类0.6% 3.暖水性浅海鱼类39.9% 4.冷水性浅海水鱼类5.6% 5.远洋上层鱼类1.31% 6.远洋深层鱼类5.0% 7.远洋底层鱼类6.4%
七、排泄系统
(一)组成
大部分代谢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少部分由肠管和鳃 排出。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和输尿管组成 。
图 16 37 鲤 的 排 泄部
肾脏前部

第16章鱼纲1

第16章鱼纲1
2
二、进化特征(与圆口类相比)
① 出现了能咬合的上下颌[意义]。 ② 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偶鳍)。 ③ 骨骼为软骨或硬骨。 ④ 脊柱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主要支持结构。 ⑤ 头骨更加完整,脑和感觉器官更发达,开始具
有1对鼻孔和内耳中的3个半规管,加强了嗅觉 和平衡觉。
3
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化特征
①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 ②体多呈纺锤形,体被鳞片;体表富粘液;具侧线。 ③以鳃为呼吸器官。 ④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⑤以鳍运动,具有奇鳍、偶鳍(胸鳍和腹鳍)。 ⑥以鳔或脂肪调节身体比重获得水的浮力。 ⑦靠躯干分节的肌节的波浪式收缩传递和尾部的摆
鱼类常见的口位
16
② 触须
着生于口周围,上面分布有味蕾,辅助觅食。 位置、形状、数目、长短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吻须:位于吻部(上唇处)。 颌须:位于口角(上下颌)。
颏须:又称颐须,位于下颌中央。
鼻须:位于鼻孔之间。
图:几种鱼类的须
17
触须数目:1 根→5 对。 江鳕→1根,羊鱼→1对,鲇→2对,花鳅→3对,
毒腺分布部位
27
5、发光器官 来源:表皮生发层的部分细胞向真皮内伸展,与
发生层割断联系,细胞分化为两部分:上边分化 成晶状体,下边分化成发光腺体。 发光体的发光方式:①发光细菌与鱼共生发光。 ②发光腺体发光。 功能:①认识同类;②求偶繁殖;③引诱食物; ④惊吓拒敌。 具有发光器官的鱼类多生活在海洋深处。如板鳃 类、灯笼鱼科鱼类。
听等感觉器官,起保护作用。
咽颅:也称脏颅,位于整个头骨的下部,呈弧状排 列,包围着消化道前端两侧。包括颌弓(第1对)、舌 弓(第2对)和鳃弓(第3~7对)三部分。
38
软骨鱼类头骨:完全为软骨,没有骨片分化,由整 块软骨构成,相当于高等脊椎动物的原始颅骨状态, 故又称原颅。

16鱼纲分类备用

16鱼纲分类备用
特征:
有内鼻孔;原鳍型偶鳍;肠内有螺旋瓣
分类:
有2总目,总鳍总目和肺鱼总目
1、总鳍总目(Crossopterygiomorpha)
特征
代表
图16-48 矛尾鱼
2、肺鱼总目(Dipneustomorpha)
特征 代表
图16-49 3种肺鱼
(二)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特征: 体被硬鳞、圆鳞或栉鳞;无内鼻孔
分类:我国产7科,主要有4科
图16-71 牙鲆、木叶鲽、黄盖鲽
大菱鲆
石鲽

16
-
71 条 鳎、 宽 体 舌 鳎
(7)鲀形目
特征:口小,鳃孔小。体表裸露或被有 粒状鳞、骨板、小刺等
分类:我国产11科
图16-72 绿鳍马面鲀、驼背三棱箱鲀、虫纹东方鲀、翻车鱼
8、蟾鱼总目(Batrachoidomorpha)
6、鲑鲈总目 (Parapercomorpha)
特征:腹鳍胸位或喉位。鳔无管。颐部常有一
小须。背鳍1~3个,臀鳍1~2个
分类:包括鲑鲈目和鳕形目,我国只产后者
图16-57 鳕鱼
7、鲈形总目 (Percomorpha)
特征:腹鳍多胸位或喉位。鳍通常有棘。 体常被栉鳞
分类:共10目
(1) 刺鱼目
特征:吻多呈管状。许多种类体被骨板
中国团扇鳐
孔鳐
图16-44 颗粒犁头鳐、中国团扇鳐和孔鳐 鳐形目
图16-45 花点魟和无斑鳐鲼 鲼形目
图16-46 电鳐 电鳐目
(二)全头亚纲
*特征 *分类:仅1目3科。代表:黑线银鲛
图16-47 黑线银鲛
二、硬骨鱼类
*特征: *分类:分2亚纲,内鼻孔亚纲和辐鳍亚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密层
• 皮下层:不发达
盾鳞
3、特有皮肤衍生物—鳞片
骨鳞
(1)盾鳞
棘 副棘
基板
黑色素细胞
图16-9 鲨类的盾鳞
(2)硬鳞
{ 圆鳞
骨鳞 栉鳞
(3)圆鳞和栉鳞
鱼类各种鳞片比较
种类 来源
形态 分布类群
盾鳞 表皮+真皮 棘状
软骨鱼类
硬鳞 真皮
菱形 鲟鱼、雀鳝等
圆鳞及栉鳞 真皮 圆钝或具锯齿 绝大多数硬骨鱼
3、鳍的位置和形态
原尾型
{ 尾鳍的基本类型 歪尾型 正尾型
图16-6 几种鱼类的尾鳍形状 图16-5 鱼类尾鳍的主要类型
2、鳍的组成及功能
背鳍
{ 奇鳍
臀鳍
{
尾鳍
{ 偶鳍
胸鳍
腹鳍
> 维持直立、平衡
—推进、转向、平衡 —运动、转向、平衡 —拐弯、升降、平衡
鳚鱼
鲈鱼
腹鳍的位置
腹鳍腹位:鲤
{ 腹鳍胸位:鲈鱼
椎体 肋骨
后关节突
髓棘
前关节突 椎体 脉弓 脉棘
鱼类的双凹型椎体
鲈鱼的骨骼
鲤 鱼 的 韦 伯 氏 器
(三)附肢骨骼
{ 肩带
带骨 腰带
奇鳍骨
{ { 鳍骨
胸鳍骨 偶鳍骨 腹鳍骨
图 16
-
10
肩带
腰带 肋骨
鲤 的 骨 骼
喙骨
前鳍软骨 中鳍软骨 后鳍软骨
腕动脉和神经孔 肩臼关节面 肩胛骨
辐状软骨
鳃盖骨 下鳃盖骨
(二)脊柱和肋骨
锥体
躯干椎
髓弓 髓棘
横突
脊椎
锥体
尾椎
髓弓 髓棘
脉弓
脉棘
双凹型:鱼 前凹型:两栖 后凹型:爬行 马鞍型:鸟类 双平型:哺乳
髓棘
间插板

椎体
16
14
-

髓棘

椎管

椎体钙化部分
椎体
脊索
尾动脉脉管 静脉脉管
脉棘
-
髓弓
椎管

椎体横突
16
15
鲤 的 躯 椎 及 尾 椎
髓棘 前关节突
6
7
2—7海洋鱼类58.2%
图16-1 现存鱼种在不同栖息水域中所占的百分比
第二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一、鱼类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2.皮肤富单细胞的粘液腺,体表被覆鳞片。 3.出现成对附肢---胸鳍和腹鳍。 4.出现了上、下颌。与无颌类相比称为有颌类。 5.终生生活水中,以鳃呼吸。 6.脊柱代替了脊索。 7.脑与感觉器官更为发达,脑分为明显的五部分,
体分部:头、躯干、尾
分界线 ?
(二)鳍 1、鳍的结构
角质鳍条(软骨鱼类)
{ { 鳍棘(spine)
骨质鳍条 软鳍条(soft ray)
分支鳍条 不分支鳍条
(硬骨鱼类)
2、鳍的组成及功能
背鳍
{ 奇鳍
臀鳍
{
尾鳍
{ 偶鳍
胸鳍
腹鳍
> 维持直立、平衡
—推进、转向、平衡 —运动、转向、平衡 —拐弯、升降、平衡
4、侧线鳞与鳞式
侧线上鳞的数目 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下鳞的数目 鲫鱼的鳞式 28~30 5~6
5~7
三、 骨骼系统
{ 脑颅
头骨 咽颅
中轴骨 脊柱
肋骨
{ { 附肢骨 鳍骨
奇鳍骨 偶鳍骨
带骨
鲈鱼的骨骼
鱼类的骨骼
头骨
(一)头骨
{ 脑颅
头骨
{ { { 咽颅
软骨鱼:软骨脑箱
硬骨鱼:许多骨片 上颌 第1对咽弓:颌弓 下颌 第2对咽弓:舌弓
鲤鱼的侧线
• 侧 线:鱼类体 表的特殊皮肤感 受器。
• 作用: • 感知水流; • 感知水压和低频
振动等。
第三节 鱼类的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部形态
鱼类的体轴
(一)体形
纺锤型 侧扁型 平扁型 棍棒型
图16-2 鱼类四种主要体型
1.纺锤型 头尾轴﹥背腹 轴﹥左右轴。 较常见,这种 体型的鱼往往 最善游泳。如 鲨鱼。
2.平扁型 背腹轴特短, 左右轴特长。 多底栖,行动 较迟缓。如鳐 鱼
3.侧扁型 背腹轴增加,头 尾轴﹥左右轴。 此类鱼游泳能力 差,多栖于中下 层水流较缓水域 如鲳鱼
4.棍棒型 头尾轴最长, 左右、背腹轴 都短。多潜伏 于水底泥沙中, 适于穴居如鳗 鱼
鱼类的体型5、其它类型的体形源自图16-3 鱼类不同类型的体型
鳜鱼
鲮鱼
鲤鱼
2、与食性的关系
口的位置:端位、上位和下位 齿:颌齿、犁齿、腭齿、咽喉齿
鳃耙:数目、形状、疏密状况 胃、肠分化及肠的长度:
鳃片
图16-22 鲤的咽齿和鳃耙
图16-21 鲤的内脏
六、呼吸系统
腹鳍喉位:鳚科
鲈鱼的骨骼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1、基本结构:表皮+真皮
2、衍生物:色素细胞、粘液腺、毒腺、发光器、鳞片等
色素细胞
粘液细胞 鳞片
粘液的
表皮
作用?
真皮
真皮
鳞片
致密结缔组织 皮下层
肌隔 血管
肌肉
图16-8 金鲈的皮肤
• 1、皮肤的结构

腺层:上部。
• 表皮

生发层:基部。

疏松层
• 真皮
出现脑曲。双鼻孔或四鼻孔。内耳三个半规管。 8.肌肉分节明显。 9.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变温动物。 10雌雄异体,生殖腺成对。
二、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 1.水中运动:体形多呈梭形、粘液腺、两侧肌肉 发达。
• 2.水中呼吸:以鳃进行呼吸 • 3.浮力: • 4渗透调节: • 5.水中感官: • 侧线器官
第3~7对咽弓:鳃弓
吻软骨
视神经孔
舌颌软骨
腭方软骨 唇软骨
咽鳃软骨 上鳃软骨
角鳃软骨
麦克耳氏软骨 角舌软骨
基鳃软骨
鳃条软骨 外鳃软骨
图16-12 鲨的脑颅和咽颅侧面观
围眶骨 额骨 前筛骨上颌骨 筛骨 前上颌骨
顶骨
上枕骨 前耳骨
齿骨 关节骨
隅骨 方骨 前鳃盖骨 间鳃盖骨 鳃盖条
图16-13 鲤的颅骨
4、附肢肌 5、发电器官:电鳐、电鳗
大侧肌横断面
图16-21 鲤的内脏
1、组成
五、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咽腔、食道、胃、肠、肛门
{ 软骨鱼:定形的肝脏和胰脏
{ 消化腺 硬骨鱼:肝胰脏或肝脏与弥散的胰脏
2、与食性的关系
口的位置:端位、上位和下位 齿:颌齿、犁齿、腭齿、咽喉齿
鳃耙:数目、形状、疏密状况 胃、肠分化及肠的长度:
角质鳍条
图16-16 鲨的肩带和胸鳍
坐耻骨 后鳍软骨
闭孔 前鳍软骨
辐状软骨
角质鳍条 鳍脚软骨
图16-17 鲨的腰带和腹鳍
锁骨
中喙骨 喙骨
上锁骨
后锁骨 鳍担 肩胛骨 鳍担 鳍条
基翼骨 鳍条
图16-18鲤的肩带及胸鳍 图16-19 鲤的腰带及腹鳍
四、肌肉系统
1、分化少,分节排列 2、头部肌肉:眼肌、鳃节 肌等 3、躯干肌:大侧肌(轴上 肌、轴下肌)
第十六章 鱼纲
鱼类是体被鳞片、以鳃呼吸、用鳍作为 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 动物。
孔雀鱼雄性
孔雀鱼雄性
孔雀鱼雌性
第一节
概述
1.淡水鱼类41.2%
2.洄游鱼类0.6%
1
3.暖水性浅海鱼类39.9%
2
4.冷水性浅海水鱼类5.6%
3
5.远洋上层鱼类.31%
4
6.远洋深层鱼类5.0%
5
7.远洋底层鱼类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