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上海市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上海市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工业事故或恶劣天气等,可能严重影响上海市的生态环境,并对居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必要且紧迫的。
一、确定编写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编写应急预案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上海市的生态环境,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此外,应急预案还需要确立预案应对范围,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以及相关区域和人群,以便快速、高效地做出反应。
二、建立应急预案编写团队应急预案的编写需要各相关部门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考虑。
因此,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编写团队,由生态环境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相关行业协会的代表组成。
该团队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并确保其实施和执行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三、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在确定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可能影响的范围后,应急预案的编写团队需要进行综合性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这将有助于了解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概率和影响,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的准备。
通过考虑各种潜在风险因素,预案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以降低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对上海市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应急响应流程是应急预案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突发事件的报警和应对流程,以及各个阶段的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这一流程应清晰明确,确保各相关部门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突发事件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化解威胁。
五、制定资源调配计划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必须确保充足的资源供给。
应急预案需要制定资源调配计划,涵盖各种物资、设备和人员的储备和调度,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并有序使用相关资源。
此外,还需要明确资源的来源和监管机制,以确保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六、制定沟通和协调机制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
应急预案应明确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包括设置沟通联络人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召开协调会议等。
上海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 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 或单位;(3)尾矿库;(4)军事设施;(5)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 城镇燃气管道;(6)加油站、加气站;(7)港口、码头。
HJ/T 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GB 50483-2009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 50351-2014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747-2012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074-201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 年版) GBZT 233-200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 规范 GB 50493-200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 警设计规范 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 50746-2012 石油化工循环水场设计规范 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 害因素 GB 50151-2010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环发[2001]199 号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SH 3015-2003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Q/SY 1190-2013 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2009 年)
3 术语和定义 3.1 突发环境事件 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 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 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 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 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3.2 环境风险 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 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3.3 环境风险单元 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环 境风险物质的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 企业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 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 场所。 3.4 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 指本指南附件 A 规定的各种(类) 化学物质及其数量。
上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上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前言为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上海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上海市内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旨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和保障。
2. 事件分类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分为以下几类:1.大气污染事件2.水污染事件3.噪声污染事件4.土壤污染事件5.危险废物污染事件6.生态破坏事件3. 应急响应级别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以下四级:1.一级响应:事件危害程度特别重大,对周边地区影响显著。
涉及疏散、救护等重大措施。
2.二级响应:事件危害程度较大,对周边地区影响显著。
涉及疏散、救护等重要措施。
3.三级响应:事件危害程度一般,对周边地区影响较小。
涉及疏散、救护等常规措施。
4.四级响应:事件危害程度较小,对周边地区影响较小。
涉及疏散、救护等基本措施。
4. 应急处置流程4.1 报告与评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相关部门应立即进行现场勘查和评估,确认事件性质和程度。
同时应及时向上一级领导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4.2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4.3 组织应急处置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细化每个部门和责任人的具体职责。
4.4 信息公开与社会应对加强事件信息的发布和公开,向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引导公众合理应对。
同时,根据事件的特点和对公众的影响,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5. 应急处置措施5.1 大气污染事件1.切断污染源2.喷洒固化剂、雾炮降尘等措施3.关闭相关企业4.污染源治理5.2 水污染事件1.切断污染源2.加强监测与预警3.喷洒固化剂、除臭等措施4.召开水污染应急处置会议,组织协调治理5.3 噪声污染事件1.加强监测和评估2.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产生3.封闭噪声源4.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5.4 土壤污染事件1.切断污染源2.落实土壤污染整治方案,加强污染物控制3.收集恢复污染土地4.强化治理和监测5.5 危险废物污染事件1.切断污染源2.清理、转移危险废物3.召开应急处置会议,加强治理和协调工作4.对环境进行修复5.6 生态破坏事件1.切断破坏源2.组织环境恢复和修复3.落实环境保护整治措施4.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6. 应急处置人员和力量根据应急响应级别,明确各应急响应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 前言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对环境和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异常情况。
为了应对这些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上海市制定了本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和对象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上海市辖区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适用于各级政府、相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媒体和公众。
3. 应急组织机构3.1 指挥部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是本次应急救援的最高指挥机构,主要负责指挥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设在市政府,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总指挥,市环保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按职责派出人员参加。
3.2 团队组成应急救援团队是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情况确定的,包括应急处置、物资储备、信息通信和人员保障四个方面。
3.3 职责分工各责任单位和部门需明确职责分工,主要职责包括:•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面指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发布应急指令,做好应急信息发布和协调工作;•市环保局:负责协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公安局:负责维护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秩序,保障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应急管理局:负责制定和评估应急预案,指导应急救援工作,做好协调和信息发布工作;•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突发环境事件的医疗救援和疫情处置等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4. 应急救援流程4.1 突发事件发生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首先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各单位和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4.2 确认灾害情况各应急救援团队和相关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和调查,了解突发事件的详细情况,为后续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3 评估灾害影响根据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灾害影响评估,分析影响程度和范围,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科学决策。
4.4 制定救援方案根据现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方案,对人员、物资、设备进行调动和部署,以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本导则中所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参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范》。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4.1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2确定应急预案编制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人;4.3制定应急预案编制计划;4.4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4.5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审批和发布;4.6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订。
5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5.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5.2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5.3应急资源保障措施;5.4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5.5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5.6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措施。
6格式和要求应急预案应当符合以下要求:6.1应急预案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6.2应急预案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6.3应急预案应当具有及时性和准确性;6.4应急预案应当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6.5应急预案应当具有可评估性和可追溯性;6.6应急预案应当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
以上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基本内容,企业(或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导则的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应对和处置。
术语和定义本文介绍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其中包括《危险物质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等危险物质名录,以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文件。
此外,还包括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文件,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环境质量相关文件。
术语和定义方面,本文给出了危险物质、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源、环境敏感区和环境保护目标等概念的定义。
危险物质指的是危险化学品名录和剧毒化学品名录中的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废物则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16年2月目录1.前言 (1)2.适用范围 (1)3.编制依据 (2)4.术语和定义 (2)5.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5.1.工作程序 (5)5.2.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6)5.3.编制工作大纲 (7)5.4.收集资料 (7)5.5.现场调查 (8)5.6.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8)5.7.应急资源调查 (8)5.8.阶段性回顾 (9)5.9.预案编制 (9)5.10.预案评审 (10)5.11.预案发布 (10)5.12.备案 (11)5.13.信息公开 (11)5.14.预案修订 (11)6.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2)6.1.应急预案的组成 (12)6.2.综合应急预案 (12)6.3.专项应急预案 (12)6.4.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3)7.格式要求 (13)7.1.预案文本的要求 (13)7.2.电子地图的要求 (14)8.附则 (15)9.附件 (15)为适应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保障城市环境安全,提高企业事业单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响应、处置能力,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规范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内容、格式等基本要素。
1.前言随着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石化等行业外,环保部尚未正式发布通用的技术文件,规范企业应急预案编制。
为全面推进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的编制工作,指导企业事业单位的预案编制,促进预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
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以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涉及生产、使用、存储、释放、处置或利用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样板-上海市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样版
样板-上海市化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样版一、背景上海市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突发环境事件,如泄漏、爆炸、火灾等。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化工企业应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以便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二、目标本预案编制的目标是提供一份规范化的应急预案模板,供上海市化工企业参考和使用。
预案的编制应遵循简单、清晰、可执行的原则,以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性。
三、应急预案内容1. 事件识别和评估- 制定明确的事件识别和评估程序,包括实时监测手段和评估标准。
- 设立应急事件报警系统,确保事件能够及时上报和通知相关人员。
2. 应急响应组织与指挥-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明确指挥系统,制定指挥职责和组织架构。
- 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和应急响应级别,确保指挥层级合理、响应迅速。
3. 人员安全与疏散- 制定人员安全与疏散计划,包括应急通道和安全避险区域设置。
- 开展人员应急疏散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物资调配和应急资源- 制定物资调配和应急资源管理方案,确保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充足。
- 预先确定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关系,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获取外部援助。
5. 事件处置和恢复- 制定事件处置和恢复的操作指南,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
- 建立应急事件跟踪和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审定与实施1. 审定- 应急预案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讨论和审定。
- 预案的审定应经过法律合规性的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 实施- 预案的实施需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所有人员了解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执行要求。
- 定期进行预案演练和应急演练,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优化。
五、预案的修订与更新1. 修订- 预案应定期进行修订,确保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相适应。
- 修订时应征求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一、前言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企业或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爆炸事故、火灾、泄漏等,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加强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制定本指南,以便指导相关单位编制应急预案。
二、编制原则1.依法依规:预案编制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府有关文件的规定,合法合规。
2.实用高效:预案应尽量简洁、明确,易于操作,在极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3.适应本单位特点:预案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特点,考虑其规模、行业、经营特点等因素进行编制。
4.突出预防:预案除了强调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还应注重对事件的预防、减轻及避免操作失误,注重事前预警和管理控制。
5.持续改进:预案是一个动态的文件,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根据实践经验进行修订。
三、预案编制步骤1.采集数据:收集和整理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相关信息,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环境风险评估等。
2.制定流程: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流程,包括报警、组织、救援、恢复等环节的具体步骤。
3.制定责任制:明确预案执行中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职责,确保应急响应的快速有效。
4.制定资源调度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事件,考虑资源调度的合理性,制定资源调度计划,包括人力、物资和设备等。
5.制定培训计划:预案执行需要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编制培训计划,确保人员熟悉和掌握预案。
6.审核和批准:完成预案编制后,由企事业单位内部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同时提交至上级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和批准。
7.发布和宣传:预案一旦通过审批和批准,应及时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内部发布和宣传,确保相关人员了解预案内容。
8.修订和改进: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改进,以适应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四、预案要素1.事件概述: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概述,包括事件的类型、特点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应急流程:详细描述应急流程的各个环节和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的职责和行动程序。
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16年2月目录1.前言 (1)2.适用范围 (1)3.编制依据 (2)4.术语和定义 (2)5.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5.1.工作程序 (5)5.2.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6)5.3.编制工作大纲 (7)5.4.收集资料 (7)5.5.现场调查 (8)5.6.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8)5.7.应急资源调查 (8)5.8.阶段性回顾 (9)5.9.预案编制 (9)5.10.预案评审 (10)5.11.预案发布 (10)5.12.备案 (11)5.13.信息公开 (11)5.14.预案修订 (11)6.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2)6.1.应急预案的组成 (12)6.2.综合应急预案 (12)6.3.专项应急预案 (12)6.4.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3)7.格式要求 (13)7.1.预案文本的要求 (13)7.2.电子地图的要求 (14)8.附则 (15)9.附件 (15)为适应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保障城市环境安全,提高企业事业单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响应、处置能力,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规范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内容、格式等基本要素。
1.前言随着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石化等行业外,环保部尚未正式发布通用的技术文件,规范企业应急预案编制。
为全面推进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的编制工作,指导企业事业单位的预案编制,促进预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
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以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涉及生产、使用、存储、释放、处置或利用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
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1. 引言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地之一,面临着许多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的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意外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上海市制定了环境应急预案。
本文档将介绍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的目的、范围、组织架构、应急响应程序和培训计划。
2. 目的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在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
3. 范围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适用于上海市辖区内的所有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
其中,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污染事故、生态破坏、重大事故等。
4. 组织架构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包括指挥部、联合工作组和支持单位。
4.1 指挥部- 指挥部设在上海市环保局,负责总体协调和决策。
- 指挥部由局长担任指挥,副局长负责指挥指挥部日常工作。
- 指挥部下设几个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具体任务的执行。
4.2 联合工作组- 联合工作组是由相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工作团队。
- 联合工作组的成员根据应急事件的性质和规模确定,包括环保局、公安局、消防局、卫生局等。
- 联合工作组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4.3 支持单位- 支持单位包括医疗单位、人民解放军后勤支援、志愿者组织等。
- 支持单位在应急事件中提供各方面的支援和服务。
5. 应急响应程序上海市环境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程序分为四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5.1 Ⅰ级应急响应Ⅰ级应急响应适用于重大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的情况。
此时,指挥部将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并组织联合工作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5.2 Ⅱ级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
指挥部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并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5.3 Ⅲ级应急响应Ⅲ级应急响应适用于一般的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可能对局部地区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况。
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供参考
企业突发环境应事件急预案编制指南(供参考)一、基本情况(一)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1、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等;2、当地气候(气象)特征,降雨量及暴雨期等;3、救援力量及装备;4、其他。
(二)单位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的调查1、主、副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中间体等名称及日产量,原材料、燃料名称及日用量,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要生产装置说明,危险物质储存方式(槽、罐、池、堆放等)、最大容量及日常储量,生产装置及储存设备的平面布置图,雨水或污水收集管网图等;3、污染物的产生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企业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4、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转移、处置情况,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资质、处理场所的位置等;5、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等运输单位、运输方式、日运量、运地、运输路线等;(三)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1、周边区域50米、100米、500米,1公里、3公里、5公里等常在人数;居民点、自然村、学校、机关等社会关注区的名称、联系方式、与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周边企业基本情况;2、产生污水排放去向,排放到水体及执行标准;区域地下水执行标准;3、周边区域道路情况;4、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标准;5、其他周边环境敏感区情况及位置说明。
(四)环境保护目标潜在的危险性分析基本方法可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二、应急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一)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成立指挥中心。
(二)组成人员1、主要负责人及有关管理人员;2、现场指挥人。
(三)主要职责1、组织制定应急预案;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6、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7、事故信息上报及有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协调事故的处理;9、组织应急预案演练;10、负责保护现场及相关数据;11、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12、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上海市实施《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备案管理
辐射环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备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 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企业责任) 企业是制定和实施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应主动开展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和实施工作,并对环境应急预案内 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 第四条(环保部门职责) 市环保部门负责本市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制度执行 的监督管理,并指导开展全市预案备案管理工作。 市环境监察总队具体负责市级重点监管企业、涉密单位、 涉及跨区县地域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和日常监管。 区县环保部门开展辖区内风险企业(以环境风险单元所在 地为准)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督促相关企业开展环境应 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办理,并做好日常监督。 市和区县环保部门每年应按《备案办法》规定的标准确定 应当进行预案备案的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名录,并向社会发布。 第五条 (预案编制单位) 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 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鼓励具有环境保护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在本市开 展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服务工作,并向环保部门进行备案。
— 10 —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期间应开展演练对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进 行检验。
第十九条 (信息系统建设) 市环保部门负责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建立全市企业环境应急预案数据库,市和区县环保部门可以对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 网上备案。 第二十条(信息公开) 受理备案的环保部门应当将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依据、程 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供的文件目录、备案文件范例等在其办公 场所或网站公示,并且将需要备案和完成备案的企业名单向社 会公布。 除涉及保密及商业秘密的,企业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发布 后的 20 个工作日内,通过其网站、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平台等便 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企业环境应急预案。 第二十一条 (施行) 本规定自 2016 年 2 月 1 日起实施,有效期三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04•【字号】沪府办发[2014]17号•【施行日期】2014.04.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府办发〔2014〕1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4月4日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执行力,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本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备案、发布、培训、宣传教育、演练、评估、修订等,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单元补充、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应急预案体系第五条本市应急预案体系由市和区(县)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基层应急管理单元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及乡镇街道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组成。
区(县)应急预案体系组成范围,由区(县)政府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
市、区(县)应急委负责本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市、区(县)应急办承办具体事务。
第六条应急预案分类和管理责任主体如下:(一)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市、区(县)政府制定和管理。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法预案编制
附件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点综合环境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1.2 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要紧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治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1.3 事件分级结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方法》中规定的事件分级、本单位实际、预警分级和响应分级,确定本单位事件分级,并明确分级指标。
1.4 适用范围讲明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以及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
1.5 工作原则企业依照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原则。
1.6 应急预案关系讲明简要介绍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应急预案体系,可辅以关系图表示。
企业内部应急预案是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以及与其他类型应急预案(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等)之间的关系。
企业外部应急预案是与企业内部应急预案相关,但不以企业为- 1 - / 61实施主体的应急预案。
应明确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工业园区、集团公司等的环境应急预案之间的关系。
企业应急预案应统筹考虑与内部、外部各应急预案的衔接性,并通过演练巩固、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2.1 内部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业可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和处置等进行统一指挥协调。
明确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应职责。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现场应急指挥部可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兼任,也可由应急指挥中心依照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其现场指挥部的组成。
依照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应急组织机构设置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组,并明确各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
对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工段或部门,需明确该工段或部门的负责人为现场应急负责人,负责事发时的先期处置。
各小组成员相对固定,在启动应急预案时,随时待命。
企业具有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时,明确其在应急组织机构中的职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1、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4)1.2基本情况调查 (4)1.2.1单位的基本情况 (4)1.2.2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 (4)1.2.3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5)1.3环境风险源识别与环境风险评价 (6)1.4环境应急能力评估 (7)1.5应急预案编制 (8)1.6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与更新 (8)1.7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 (9)2、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内容指南 (9)2.1总则 (9)2.1.1编制目的 (9)2.1.2编制依据 (9)2.1.3适用范围 (9)2.1.4应急预案体系 (9)2.1.5工作原则 (9)2.2基本情况 (9)2.3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9)2.4组织机构及职责 (10)2.4.1组织体系 (10)2.4.2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10)2.5预防与预警 (11)2.5.1环境风险源监控 (11)2.5.2预警行动 (11)2.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2)2.6信息报告与通报 (12)(1)内部报告 (12)(2)信息上报 (12)(3)信息通报 (12)(4)事件报告内容 (12)(5)以表格形式列出上述被报告人及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方式。
(12)2.7应急响应与措施 (12)2.7.1分级响应机制 (12)2.7.2应急措施 (13)2.7.4应急终止 (16)2.7.5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6)2.8后期处置 (16)2.9应急培训和演练 (17)2.10奖惩 (17)2.11保障措施 (17)2.11.1经费及其他保障 (17)2.11.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7)2.11.3应急队伍保障 (17)2.11.4通信与信息保障 (18)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
(18)2.12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18)2.13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 (18)2.14附件 (18)参考附件: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和要紧内容1、应急预案编制程序1.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要紧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
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环办应急[2018]8号)
附件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为指导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组织评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提高评审的规范性、客观性、针对性,有效发挥评审作用,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组织评审环境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程序,并附有评审表等表格,供企业和评审人员参考。
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需要备案的企业组织对其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文件的评审。
2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0〕10号);《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2015〕48号);《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4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环境应急预案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16年2月目录1.前言 (1)2.适用范围 (1)3.编制依据 (2)4.术语和定义 (2)5.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5)5.1.工作程序 (5)5.2.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6)5.3.编制工作大纲 (7)5.4.收集资料 (7)5.5.现场调查 (8)5.6.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8)5.7.应急资源调查 (8)5.8.阶段性回顾 (9)5.9.预案编制 (9)5.10.预案评审 (10)5.11.预案发布 (10)5.12.备案 (11)5.13.信息公开 (11)5.14.预案修订 (11)6.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2)6.1.应急预案的组成 (12)6.2.综合应急预案 (12)6.3.专项应急预案 (12)6.4.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3)7.格式要求 (13)7.1.预案文本的要求 (13)7.2.电子地图的要求 (14)8.附则 (15)9.附件 (15)为适应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保障城市环境安全,提高企业事业单位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响应、处置能力,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规范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规定了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内容、格式等基本要素。
1.前言随着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发布和实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石化等行业外,环保部尚未正式发布通用的技术文件,规范企业应急预案编制。
为全面推进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的编制工作,指导企业事业单位的预案编制,促进预案的完整性、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
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以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二)涉及生产、使用、存储、释放、处置或利用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上述企业的已建、在建、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凡可能涉及环境风险或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均适用本指南。
国家和上海市主管部门对预案编制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3.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编制本指南。
4.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1)环境风险是指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2)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自然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4)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指从企业层面上总体阐述企业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综合性文件;简称“综合预案”。
(5)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企业具体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重大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应急方案,具备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简称“专项预案”。
(6)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处置预案是针对危险性较大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具有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的特点;简称“现场预案”。
(7)环境敏感点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环境敏感区”的定义,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区域:需特殊保护地区。
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等。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天然林、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社会关注区。
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8)企业环境应急资源是指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可以使用的企业内部应急物资、应急装备和应急队伍等要素的总称,以及企业外部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包括与其他组织单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情况等。
(9)企业环境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业所需的非固定资产类自储或协议储存的消耗性物资。
如个人防护类物资、污染控制物资、围堵物资、处理处置物资,包括处理、消解和吸收污染物(泄漏物)的各种絮凝剂、吸附剂、中和剂、解毒剂、氧化还原剂等。
(10)企业环境应急装备是指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业所需的固定资产类自储或协议储存的设备。
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应急监测装备、应急通信系统、应急交通设备、应急急救设备、电源(包括应急电源)、照明等应急装置。
(11)企业环境应急队伍是指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企业承担处置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遇险人员等应急救援任务的管理、救援和专家等专业队伍。
(12)应急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
5.应急预案编制程序5.1.工作程序应急预案编制应遵循准备、风险评估、预案编制、预案备案等4个阶段有序开展。
一般环境风险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
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准备阶段(1)成立编制小组(2)编制工作大纲(3)收集资料(4)现场基本情况调查2)风险评估阶段(5)环境风险评估(6)应急资源调查(7)阶段性回顾3)预案编制阶段(8)应急预案编制(9)应急预案评审(10)应急预案发布4)预案备案阶段(11)预案备案(12)预案信息公开5.2.成立预案编制小组1)责任主体企业是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是预案编制工作的责任人。
企业应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要,主动开展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和实施工作,并对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
2)组织形式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
自行编制预案的企业事业单位,应成立编制小组;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的企业,应由企业和编制机构联合成立编制小组;应明确预案编制的执行负责人和牵头部门。
5.3.编制工作大纲企业或编制单位可以根据企业的情况和预案的总体要求,确定相应的预案编制工作大纲。
预案编制工作大纲可以确定涉及的对象、时间进度,以及人员、经费、资料和其他保障条件。
5.4.收集资料整理收集企业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需要的各类资料:(1)相关法律法规(2)相关应急预案(3)相关技术标准(4)国内外同类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分析(5)本单位相关技术资料(6)本单位环境风险及安全管理现状(7)企业周边及区域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8)企业及区域环境应急资源的现状(9)企业及预案涉及区域的电子地图(10)预案编制所需要的其他资料5.5.现场调查对所收集的资料,结合风险评估、资源调查和预案编制的实际需求,进行现场调查。
对于调查中发现所收集资料与现状不相符的,应进行复核、纠正;对于资料缺失的,可通过现场调查进行补充、完善。
完成现场调查后,应填写《上海市企业环境风险信息调查表》、《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表》,对本单位环境风险及应急资源现状梳理。
5.6.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应根据5.5中调查表,进行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完成《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
该报告是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前置条件和工作基础。
5.7.应急资源调查应急资源调查包括: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企业外部应急资源状况。
制定应急资源清单并分配至相应的环境风险单元;绘制应急资源的平面布置图;如系外部资源,应附上交通线路等。
凡属于企业外部资源的,应附有必要书面文件。
公共服务设施和应急救援资源,不作为企业应急资源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中,应分析企业应急资源现状与满足环境应急需求的差距或不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短中长期的整改计划。
5.8.阶段性回顾阶段性回顾是针对企业预案编制前2个阶段工作成果进行内部评估,是预案编制过程的重要内控环节。
阶段性回顾的主要目的是对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企业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等进行核定。
5.9.预案编制根据环境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及应急管理需要,结合经营性质、规模、组织体系和环境风险状况、应急资源状况,对编制大纲中设定的预案体系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企业事业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体系。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应急预案可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等类别。
其中,综合应急预案体现战略性,专项应急预案体现战术性,现场应急处置预案体现操作性。
重大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应当包括1个综合应急预案、1个或多个专项应急预案,以及1个或多个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较大环境风险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合并编写。
一般环境风险企业,可以简化环境应急预案的体系。
表5-1 企业环境应急预案体系结构表各类预案应分别参照《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编制要点》、《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编制要点》、《上海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处置预案编制要点》等相关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制。
5.10.预案评审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企业应组织评审小组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应为评审小组的现场调查、现场踏勘、调查和其他相关事项提供便利。
5.11.预案发布环境应急预案通过评审后,企业应当及时审议并由企业法人签署发布,在企业内部实施。
预案发布后,应及时撰写编制说明,并附有编制小组成员表。
5.12.备案企业预案发布后,应及时进行备案。
企业预案备案的受理部门、备案材料的准备、备案时限的要求,按《上海市实施<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若干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