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南 北移动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E:热带草原气候 F:热带沙漠气候 N:地中海气候 H:温带海洋性气候 I、J: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典型地区
热带雨林 气候
射绝 向大 地部 面分
地面
补偿地面辐射 所损失的热量
大气逆辐射 (长波辐射)
危害
措施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 ①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
全 气温升高
海水受热膨胀,引起海平 ① 开 发 利 用
球
面上升,海岸线被改变, 清 洁 能 源
变
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 (新能源)
暖
临被淹没的危险
B
A
C
大气上界
D
地面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C: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大气逆辐射 :长波辐射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大部分被 地面吸收
地面辐射
大部分被 大气吸收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终年受赤道 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河流域
东南亚
热带季风 气候
南 北 纬 10° ~ 南 北 纬 25° 之 间 大 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的 差异;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季节 移动
全年高温, 有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南 北 纬 25° ~
亚热带季风气 南 北 纬 35° 大
②提高能源
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 毁林
利用率,降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低能耗 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 ③ 植 树 造 林 作物产量将减少;高纬度 种草 国家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④ 加 强 宣 传
教育,提高 ③对水循环的影响——可 公 民 节 能 意 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 识 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 ⑤ 加 强 国 际 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 交流与合作 次和强度增加,引起地表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热力作用
受热膨胀上升
高温多雨
动力作用
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 炎热干燥
动力作用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 温和湿润
热力作用
冷却下沉
寒冷干燥
名称
低纬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对气候的影响
炎热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 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 天气影响显著)
阿留申低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低
1000.0 1002.5 1005.5
北半球气旋
低
1000.0 1002.5 1005.5
南半球气旋
高 1005.5 1002.5 1000.0
北半球反气旋
高 1005.5 1002.5 1000.0
南半球反气旋
我国华北、东北 朝鲜半岛、日本 北海道等
温带海洋性气 南北纬40°~
候
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 风带控制
终年温 和多雨
欧洲西部
时间
七月: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 断
一月: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 断
形成原因
亚洲大陆
亚洲低压(又称印 度低压,)
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西太平 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 气影响显著)
候
陆东岸
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 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我国秦岭— 河以南地区
淮
地中海 气候
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
夏季:副热带 高压带控制; 冬季:西风带 控制
夏季:炎 热干燥, 冬季:温 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
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 5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
夏季:高温 多雨, 冬季:寒冷 干燥
气流状况 气压分布状况
气旋 低气压
水平 气流 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逆时针方向向 中心辐合
顺时针方向向 中心辐合
垂直中心气流状况 天气情况
上升 多阴雨天气
举例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夏秋季的台 风
反气旋 高气压
顺时针方向向 四周辐散
逆时针方向 向四周辐散
下沉 天气晴朗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 旱
冷气团
锋后
暖气团 锋前
锋后
锋前 冷锋
暖气团
锋后
锋前
冷气团
锋后 暖锋
锋前
锋面类型 过境前天气
晴天,气温较 冷锋 高,气压较低
晴天,气温较 暖锋 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降水位置
举例
雨雪、刮风、 晴 天 , 气 温
降温
降低、气压
升高
主要在锋后
我国冬季的寒 潮;春季“沙 尘暴”;我国
北方夏季暴雨;
连续性降 水或雾
晴天,气温 升高、气压 降低
径流发生改变。
600 300 00
300
600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东百度文库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名称
分布
赤道低压带
0°附近
副热带高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极地高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锋前 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静止锋
长时间的 阴雨天气
长江流域初夏 的“梅雨”
大
太阳辐射
地面冷
大气垂直运动
气
热不均
热
运
(原因)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
力
动
环
最
流
简
大气水平运动
单
的
形
式
F
4
低压
3
2
高压
1
B
冷
热
E 高压
低压 A
冷
G 低压
(高空)
高压 C
(地面)
高压向上拱起, 低压向下弯曲
1.2
②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E:热带草原气候 F:热带沙漠气候 N:地中海气候 H:温带海洋性气候 I、J: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典型地区
热带雨林 气候
射绝 向大 地部 面分
地面
补偿地面辐射 所损失的热量
大气逆辐射 (长波辐射)
危害
措施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 ①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
全 气温升高
海水受热膨胀,引起海平 ① 开 发 利 用
球
面上升,海岸线被改变, 清 洁 能 源
变
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 (新能源)
暖
临被淹没的危险
B
A
C
大气上界
D
地面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反射、散射 C: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大气逆辐射 :长波辐射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大部分被 地面吸收
地面辐射
大部分被 大气吸收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终年受赤道 低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河流域 刚果河流域
东南亚
热带季风 气候
南 北 纬 10° ~ 南 北 纬 25° 之 间 大 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的 差异;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季节 移动
全年高温, 有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南 北 纬 25° ~
亚热带季风气 南 北 纬 35° 大
②提高能源
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 毁林
利用率,降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低能耗 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 ③ 植 树 造 林 作物产量将减少;高纬度 种草 国家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④ 加 强 宣 传
教育,提高 ③对水循环的影响——可 公 民 节 能 意 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 识 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 ⑤ 加 强 国 际 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 交流与合作 次和强度增加,引起地表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热力作用
受热膨胀上升
高温多雨
动力作用
受空气重力作用下沉 炎热干燥
动力作用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 温和湿润
热力作用
冷却下沉
寒冷干燥
名称
低纬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对气候的影响
炎热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 伯利亚高压,对我国冬季 天气影响显著)
阿留申低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低
1000.0 1002.5 1005.5
北半球气旋
低
1000.0 1002.5 1005.5
南半球气旋
高 1005.5 1002.5 1000.0
北半球反气旋
高 1005.5 1002.5 1000.0
南半球反气旋
我国华北、东北 朝鲜半岛、日本 北海道等
温带海洋性气 南北纬40°~
候
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 风带控制
终年温 和多雨
欧洲西部
时间
七月:
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 断
一月: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 断
形成原因
亚洲大陆
亚洲低压(又称印 度低压,)
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西太平 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 气影响显著)
候
陆东岸
海陆热力 性质的差 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我国秦岭— 河以南地区
淮
地中海 气候
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
夏季:副热带 高压带控制; 冬季:西风带 控制
夏季:炎 热干燥, 冬季:温 和多雨
地中海沿岸
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 55°大陆东岸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
夏季:高温 多雨, 冬季:寒冷 干燥
气流状况 气压分布状况
气旋 低气压
水平 气流 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逆时针方向向 中心辐合
顺时针方向向 中心辐合
垂直中心气流状况 天气情况
上升 多阴雨天气
举例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夏秋季的台 风
反气旋 高气压
顺时针方向向 四周辐散
逆时针方向 向四周辐散
下沉 天气晴朗
长江中下游地区伏 旱
冷气团
锋后
暖气团 锋前
锋后
锋前 冷锋
暖气团
锋后
锋前
冷气团
锋后 暖锋
锋前
锋面类型 过境前天气
晴天,气温较 冷锋 高,气压较低
晴天,气温较 暖锋 低,气压较高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降水位置
举例
雨雪、刮风、 晴 天 , 气 温
降温
降低、气压
升高
主要在锋后
我国冬季的寒 潮;春季“沙 尘暴”;我国
北方夏季暴雨;
连续性降 水或雾
晴天,气温 升高、气压 降低
径流发生改变。
600 300 00
300
600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东百度文库信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名称
分布
赤道低压带
0°附近
副热带高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副极地低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极地高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锋前 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静止锋
长时间的 阴雨天气
长江流域初夏 的“梅雨”
大
太阳辐射
地面冷
大气垂直运动
气
热不均
热
运
(原因)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
力
动
环
最
流
简
大气水平运动
单
的
形
式
F
4
低压
3
2
高压
1
B
冷
热
E 高压
低压 A
冷
G 低压
(高空)
高压 C
(地面)
高压向上拱起, 低压向下弯曲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