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四川卷)_中小学教育网

合集下载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四川卷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理科数学四川卷试题与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四川卷)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四川,理1)设集合A ={x |x +2=0},集合B ={x |x 2-4=0},则A ∩B =( ).A .{-2}B .{2}C .{-2,2}D .∅2.(2013四川,理2)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 表示复数z ,则图中表示z 的共轭复数的点是( ).A .AB .BC .CD .D3.(2013四川,理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4.(2013四川,理4)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2x ∈B ,则( ).A .⌝p :∀x ∈A,2x ∉B B .⌝p :∀x ∉A,2x ∉BC .⌝p :∃x ∉A,2x ∈BD .⌝p :∃x ∈A,2x ∉B 5.(2013四川,理5)函数f (x )=2sin(ωx +φ)ππ0,22ωϕ⎛⎫>-<<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φ的值分别是( ).A .2,π3-B .2,π6-C .4,π6-D .4,π36.(2013四川,理6)抛物线y 2=4x 的焦点到双曲线x 2-23y =1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A .12 B. C .1 D7.(2013四川,理7)函数331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8.(2013四川,理8)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记为a,b,共可得到lg a-lg b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A.9 B.10 C.18 D.209.(2013四川,理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A.14 B.12 C.34 D.7810.(2013四川,理10)设函数f(x)(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y=sin x上存在点(x0,y0)使得f(f(y0))=y0,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e] B.[e-1-1,1]C.[1,e+1] D.[e-1-1,e+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2013四川,理11)二项式(x+y)5的展开式中,含x2y3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2.(2013四川,理1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B+AD=λAO,则λ=__________.13.(2013四川,理13)设sin 2α=-sin α,α∈π,π2⎛⎫⎪⎝⎭,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__.14.(2013四川,理14)已知f(x)是定义域为R的偶函数,当x≥0时,f(x)=x2-4x,那么,不等式f(x+2)<5的解集是__________.15.(2013四川,理15)设P1,P2,…,P n为平面α内的n个点,在平面α内的所有点中,若点P到点P1,P2,…,P n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为点P1,P2,…,P n的一个“中位点”,例如,线段AB上的任意点都是端点A,B的中位点,现有下列命题:①若三个点A,B,C共线,C在线段AB上,则C是A,B,C的中位点;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③若四个点A,B,C,D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且唯一;④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2013四川,理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等差数列{a n}中,a1+a3=8,且a4为a2和a9的等比中项,求数列{a n}的首项、公差及前n项和.17.(2013四川,理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2cos 2A B-cos B -sin(A -B )sin B +cos(A +C )=35-,(1)求cos A 的值;(2)若a =b =5,求向量BA 在BC 方向上的投影.18.(2013四川,理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的变量x 在1,2,3,…,24这24个整数中等可能随机产生.(1)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y 的值为i 的概率P i (i =1,2,3);(2)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各自编写程序重复运行n 次后,统计记录了输出y 的值为i (i =1,2,3)的频数,以下是甲、乙所作频数统计表的部分数据.当n=2 100的频率(用分数表示),并判断两位同学中哪一位所编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3)将按程序框图正确编写的程序运行3次,求输出y的值为2的次数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19.(2013四川,理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AB=AC =2AA1,∠BAC=120°,D,D1分别是线段BC,B1C1的中点,P是线段AD的中点.(1)在平面ABC内,试作出过点P与平面A1BC平行的直线l,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l⊥平面ADD1A1;(2)设(1)中的直线l交AB于点M,交AC于点N,求二面角A-A1M-N的余弦值.20.(2013四川,理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1,0),F 2(1,0),且椭圆C 经过点P 41,33⎛⎫⎪⎝⎭.(1)求椭圆C 的离心率;(2)设过点A (0,2)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点Q 是线段MN 上的点,且222211||||||AQ AM AN =+,求点Q 的轨迹方程.21.(2013四川,理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x)=22,0,ln,0,x x a xx x⎧++<⎨>⎩其中a是实数.设A(x1,f(x1)),B(x2,f(x2))为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1)指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2)若函数f(x)的图象在点A,B处的切线互相垂直,且x2<0,求x2-x1的最小值;(3)若函数f(x)的图象在点A,B处的切线重合,求a的取值范围.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四川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A={-2},B={-2,2},∴A∩B={-2}.故选A.2.答案:B解析:复数z表示的点与其共轭复数表示的点关于实轴对称.3.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上部为圆台、下部为圆柱的组合体,故选D.4.答案:D5.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得,35ππ3π41234T⎛⎫=--=⎪⎝⎭,∴T=π,则ω=2ππ=2,再将点5π,212⎛⎫⎪⎝⎭代入f(x)=2sin(2x+φ)中得,5πsin16ϕ⎛⎫+=⎪⎝⎭,令5π6+φ=2kπ+π2,k∈Z,解得,φ=2kπ-π3,k∈Z,又∵φ∈ππ,22⎛⎫- ⎪⎝⎭,则取k=0,∴φ=π3-.故选A.6.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的焦点为(1,0),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即-y=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抛物线的焦点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距离d==.7.答案:C解析:由函数解析式可得,该函数定义域为(-∞,0)∪(0,+∞),故排除A;取x=-1,y=1113--=32>0,故再排除B;当x→+∞时,3x-1远远大于x3的值且都为正,故331xx-→0且大于0,故排除D,选C.8.答案:C解析:记基本事件为(a,b),则基本事件空间Ω={(1,3),(1,5),(1,7),(1,9),(3,1),(3,5),(3,7),(3,9),(5,1),(5,3),(5,7),(5,9),(7,1),(7,3),(7,5),(7,9),(9,1),(9,3),(9,5),(9,7)}共有20个基本事件,而lg a -lg b =lga b ,其中基本事件(1,3),(3,9)和(3,1),(9,3)使lg ab的值相等,则不同值的个数为20-2=18(个),故选C .9. 答案:C解析:设两串彩灯第一次闪亮的时刻分别为x ,y ,则由题意可得,0≤x ≤4,0≤y ≤4;而所求事件“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第一次闪亮相差不超过2秒”={(x ,y )||x -y |≤2},由图示得,该事件概率1643164S P S -===阴影正方形.10.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y 0=sin x 0∈[-1,1],而由f (x )可知y 0∈[0,1],当a =0时,f (x )∴y 0∈[0,1]时,f (y 0)∈[1.∴f (f (y 0 1.∴不存在y 0∈[0,1]使f (f (y 0))=y 0成立,故B ,D 错;当a =e +1时,f (x )y 0∈[0,1]时,只有y 0=1时f (x )才有意义,而f (1)=0, ∴f (f (1))=f (0),显然无意义,故C 错.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答案:10解析:由二项式展开系数可得,x 2y 3的系数为35C =25C =10.12.答案:2解析: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D =AC =2AO ,∴λ=2.13.解析:∵sin 2α=-sin α, ∴2sin αcos α=-sin α.又∵α∈π,π2⎛⎫⎪⎝⎭,∴cos α=12-.∴sin α2=.∴sin 2α=2-,cos 2α=2cos 2α-1=12-.∴tan 2α=sin2cos2αα14.答案:(-7,3)解析:当x ≥0时,令x 2-4x <5,解得,0≤x <5.又因为f (x )为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则不等式f (x +2)<5等价于-5<x +2<5,即-7<x <3;故解集为(-7,3). 15.答案:①④解析:由“中位点”可知,若C 在线段AB 上,则线段AB 上任一点都为“中位点”,C 也不例外,故①正确;对于②假设在等腰Rt △ABC 中,∠ACB =90°,如图所示,点P 为斜边AB 中点,设腰长为2,则|PA |+|PB |+|PC |=32|AB |=C 为“中位点”,则|CB |+|CA |=4< 对于③,若B ,C 三等分AD ,若设|AB |=|BC |=|CD |=1,则|BA |+|BC |+|BD |=4=|CA |+|CB |+|CD |,故③错;对于④,在梯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为O ,在梯形ABCD 内任取不同于点O 的一点M ,则在△MAC 中,|MA |+|MC |>|AC |=|OA |+|OC |,同理在△MBD 中,|MB |+|MD |>|BD |=|OB |+|OD |, 则得,|MA |+|MB |+|MC |+|MD |>|OA |+|OB |+|OC |+|OD |, 故O 为梯形内唯一中位点是正确的.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解:设该数列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S n .由已知,可得2a 1+2d =8,(a 1+3d )2=(a 1+d )(a 1+8d ).所以,a 1+d =4,d (d -3a 1)=0,解得a 1=4,d =0,或a 1=1,d =3,即数列{a n }的首项为4,公差为0,或首项为1,公差为3.所以,数列的前n 项和S n =4n 或S n =232n n-.17.解:(1)由22cos 2A B -cos B -sin(A -B )sin B +cos(A +C )=35-,得[cos(A -B )+1]cos B -sin(A -B )sin B -cos B =35-,即cos(A -B )cos B -sin(A -B )sin B =35-.则cos(A -B +B )=35-,即cos A =35-.(2)由cos A =35-,0<A <π,得sin A =45,由正弦定理,有sin a bA =,所以,sin B =sin 2b A a =由题知a >b ,则A >B ,故π4B =.根据余弦定理,有2=52+c 2-2×5c ×35⎛⎫- ⎪⎝⎭,解得c =1或c =-7(舍去).故向量BA 在BC 方向上的投影为|BA |cos B .18.解:(1)变量x 是在1,2,3,…,24这24个整数中随机产生的一个数,共有24种可能. 当x 从1,3,5,7,9,11,13,15,17,19,21,23这12个数中产生时,输出y 的值为1,故P 1=12; 当x 从2,4,8,10,14,16,20,22这8个数中产生时,输出y 的值为2,故P 2=13; 当x 从6,12,18,24这4个数中产生时,输出y 的值为3,故P 3=16. 所以,输出y 的值为1的概率为12,输出y 的值为2的概率为13,输出y 的值为3的概率为16. (2)当n =2 100(3)随机变量ξ可能的取值为0,1,2,3.P (ξ=0)=0303128C 3327⎛⎫⎛⎫⨯⨯= ⎪ ⎪⎝⎭⎝⎭,P (ξ=1)=1213124C 339⎛⎫⎛⎫⨯⨯= ⎪ ⎪⎝⎭⎝⎭,P (ξ=2)=2123122C 339⎛⎫⎛⎫⨯⨯= ⎪ ⎪⎝⎭⎝⎭,P (ξ=3)=3033121C 3327⎛⎫⎛⎫⨯⨯= ⎪ ⎪⎝⎭⎝⎭,故ξ的分布列为所以,E ξ=0×827+1×49+2×9+3×27=1.即ξ的数学期望为1.19.解:(1)如图,在平面ABC 内,过点P 作直线l ∥BC ,因为l 在平面A 1BC 外,BC 在平面A 1BC 内,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l ∥平面A 1BC . 由已知,AB =AC ,D 是BC 的中点, 所以,BC ⊥AD ,则直线l ⊥AD . 因为AA 1⊥平面ABC , 所以AA 1⊥直线l .又因为AD ,AA 1在平面ADD 1A 1内,且AD 与AA 1相交, 所以直线l ⊥平面ADD 1A 1. (2)解法一:连接A 1P ,过A 作AE ⊥A 1P 于E ,过E 作EF ⊥A 1M 于F ,连接AF . 由(1)知,MN ⊥平面AEA 1, 所以平面AEA 1⊥平面A 1MN .所以AE ⊥平面A 1MN ,则A 1M ⊥AE . 所以A 1M ⊥平面AEF ,则A 1M ⊥AF .故∠AFE 为二面角A -A 1M -N 的平面角(设为θ).设AA 1=1,则由AB =AC =2AA 1,∠BAC =120°,有∠BAD =60°,AB =2,AD =1. 又P 为AD 的中点,所以M 为AB 中点,且AP=12,AM =1, 所以,在Rt △AA 1P 中,A 1PRt △A 1AM 中,A 1M.从而11AAAP AE A P ⋅==, 11AA AM AF A M ⋅==.所以sin θ=AE AF =所以cos θ5==.解法二:设A 1A =1.如图,过A 1作A 1E 平行于B 1C 1,以A 1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A E ,11A D ,1A A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点O 与点A 1重合).则A 1(0,0,0),A (0,0,1). 因为P 为AD 的中点,所以M ,N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故M 1,,122⎛⎫⎪ ⎪⎝⎭,N 1,122⎛⎫- ⎪ ⎪⎝⎭.所以1AM=1,122⎛⎫⎪ ⎪⎝⎭,1A A =(0,0,1),NM =0,0). 设平面AA 1M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1,y 1,z 1),则1111,,A M A A ⎧⊥⎪⎨⊥⎪⎩n n 即11110,0,A M A A ⎧⋅=⎪⎨⋅=⎪⎩n n故有1111111,,,10,22,,0,0,10,x y z x y z ⎧⎛⎫()⋅=⎪ ⎪ ⎪⎨⎝⎭⎪()⋅()=⎩从而111110,20.x y z z ++=⎪=⎩ 取x 1=1,则y 1= 所以n 1=(1,,0).设平面A 1MN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x 2,y 2,z 2),则212,,A M NM ⎧⊥⎪⎨⊥⎪⎩n n 即2120,0,A M NM ⎧⋅=⎪⎨⋅=⎪⎩n n故有2222221,,,10,2,,0,x y z x y z ⎧⎫()⋅=⎪⎪⎪⎨⎝⎭⎪()=⎩从而222210,220.x y z ++=⎪= 取y 2=2,则z 2=-1,所以n 2=(0,2,-1). 设二面角A -A 1M -N 的平面角为θ, 又θ为锐角, 则cos θ=1212||||⋅⋅n n n n5=20.解:(1)由椭圆定义知,2a =|PF 1|+|PF 2|=所以a =又由已知,c =1.所以椭圆C的离心率2c e a ===. (2)由(1)知,椭圆C 的方程为22x +y 2=1.设点Q 的坐标为(x ,y ).(1)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0,1),(0,-1)两点,此时点Q的坐标为0,2⎛ ⎝⎭. (2)当直线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因为M ,N 在直线l 上,可设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x 1,kx 1+2),(x 2,kx 2+2),则|AM |2=(1+k 2)x 12,|AN |2=(1+k 2)x 22.又|AQ |2=x 2+(y -2)2=(1+k 2)x 2. 由222211||||||AQ AM AN =+,得22222212211111k x k x k x =+(+)(+)(+), 即212122222212122211x x x x x x x x x (+)-=+=.① 将y =kx +2代入22x +y 2=1中,得(2k 2+1)x 2+8kx +6=0.②由Δ=(8k )2-4×(2k 2+1)×6>0,得k 2>32. 由②可知,x 1+x 2=2821k k -+,x 1x 2=2621k +, 代入①中并化简,得2218103x k =-.③ 因为点Q 在直线y =kx +2上,所以2y k x-=,代入③中并化简,得10(y -2)2-3x 2=18. 由③及k 2>32,可知0<x 2<32,即x∈2⎛⎫- ⎪ ⎪⎝⎭∪0,2⎛ ⎝⎭.又0,25⎛- ⎝⎭满足10(y -2)2-3x 2=18, 故x∈,22⎛- ⎝⎭.由题意,Q (x ,y )在椭圆C 内, 所以-1≤y ≤1.又由10(y -2)2=18+3x 2有(y -2)2∈99,54⎡⎫⎪⎢⎣⎭且-1≤y ≤1, 则y∈1,22⎛⎝⎦. 所以,点Q 的轨迹方程为10(y -2)2-3x 2=18,其中x∈⎛⎝⎭,y∈1,22⎛- ⎝⎦. 21.解:(1)函数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单调递增区间为[-1,0),(0,+∞). (2)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点A 处的切线斜率为f ′(x 1),点B 处的切线斜率为f ′(x 2), 故当点A 处的切线与点B 处的切线垂直时,有f ′(x 1)f ′(x 2)=-1. 当x <0时,对函数f (x )求导,得f ′(x )=2x +2. 因为x 1<x 2<0,所以,(2x 1+2)(2x 2+2)=-1. 所以2x 1+2<0,2x 2+2>0.因此x 2-x 1=12[-(2x 1+2)+2x 2=1,当且仅当-(2x 1+2)=2x 2+2=1,即132x =-且212x =-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A ,B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时,x 2-x 1的最小值为1.(3)当x 1<x 2<0或x 2>x 1>0时,f ′(x 1)≠f ′(x 2),故x 1<0<x 2.当x 1<0时,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x 1,f (x 1))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12+2x 1+a )=(2x 1+2)(x -x 1),即y=(2x 1+2)x -x 12+a .当x 2>0时,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x 2,f (x 2))处的切线方程为y -ln x 2=21x (x -x 2),即y =21x·x +ln x 2-1.两切线重合的充要条件是12221122,ln 1.x xx x a ⎧=+⎪⎨⎪-=-+⎩①②由①及x 1<0<x 2知,-1<x 1<0. 由①②得,a =x 12+11ln22x +-1=x 12-ln(2x 1+2)-1.设h (x 1)=x 12-ln(2x 1+2)-1(-1<x 1<0), 则h ′(x 1)=2x 1-111x +<0. 所以,h (x 1)(-1<x 1<0)是减函数. 则h (x 1)>h (0)=-ln 2-1, 所以a >-ln 2-1.又当x 1∈(-1,0)且趋近于-1时,h (x 1)无限增大,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ln 2-1,+∞).故当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A ,B 处的切线重合时,a 的取值范围是(-ln 2-1,+∞).。

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四川卷2013年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四川卷2013年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四川卷)2013年(总分150, 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SSS_SINGLE_SELA {-2}B {2}C {-2,2}D ∅分值: 5答案:A由题意可得,A={-2},B={-2,2},∴A∩B={-2}.故选A.2.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表示复数z,则图中表示z的共轭复数的点是().SSS_SINGLE_SELA AB BC CD D分值: 5答案:B复数z表示的点与其共轭复数表示的点关于实轴对称.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SSS_SINGLE_SELABCD分值: 5答案:D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上部为圆台、下部为圆柱的组合体,故选D.4.SSS_SINGLE_SELABCD分值: 5答案:D5.SSS_SINGLE_SELABCD分值: 5答案:A6.SSS_SINGLE_SELABCD分值: 5答案:B7.SSS_SINGLE_SELABCD分值: 5答案:C8.SSS_SINGLE_SELA 9B 10C 18D 20分值: 5答案:C9.节日前夕,小李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且都在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以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SSS_SINGLE_SELABCD分值: 5答案:C10.SSS_SINGLE_SELABCD分值: 5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SSS_FILL分值: 5答案:1012.SSS_FILL分值: 5答案:213.SSS_FILL分值: 5答案:14.SSS_FILL分值: 5答案:(-7,3)(-7,3)15.SSS_FILL分值: 5答案:①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SSS_TEXT_QUSTI分值: 12答案:SSS_TEXT_QUSTI1.分值: 6SSS_TEXT_QUSTI 2.分值: 6答案:SSS_TEXT_QUSTI 1.分值: 4答案:SSS_TEXT_QUSTI 2.分值: 4答案:SSS_TEXT_QUSTI 3.分值: 4SSS_TEXT_QUSTI 1.分值: 6答案:SSS_TEXT_QUSTI 2.分值: 6答案:SSS_TEXT_QUSTI 1.分值: 6.5答案:SSS_TEXT_QUSTI 2.分值: 6.5答案:SSS_TEXT_QUSTI1.分值: 4.XX667答案: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单调递增区间为[-1,0),(0,+∞).SSS_TEXT_QUSTI2.分值: 4.XX667答案:SSS_TEXT_QUSTI3.分值: 4.XX667答案:1。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四川卷)_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四川卷)_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数 学(理工类)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大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上一并交回.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20}A x x =+=,集合2{|40}B x x =-=,则A B = ( ) (A ){2}- (B ){2} (C ){2,2}- (D )∅ 2.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 表示复数z ,则图中表示z 的共轭复数的点是( ) (A )A (B )B (C )C (D )D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4.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2p x A x B ∀∈∈,则( ) (A ):,2p x A x B ⌝∃∈∉ (B ):,2p x A x B ⌝∀∉∉(C ):,2p x A x B ⌝∃∉∈ (D ):,2p x A x B ⌝∃∈∈ 5.函数()2sin()(0,)22f x x ππωϕωϕ=+>-<<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ϕ的值分别是( )(A )2,3π-(B )2,6π-(C )4,6π-(D )4,3π6.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到双曲线2213yx -=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A )12 (B (C )1 (D 7.函数231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8.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为,a b ,共可得到lg lg a b -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A )9 (B )10 (C )18 (D )209.节日 家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若接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在内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 )14 (B )12 (C )34 (D )7810.设函数()f x =(a R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sin y x =上存在00(,)x y 使得00(())f f y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e (B )1[,1]e - (C )[1,1]e + (D )1[,1]e e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00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二项式5()x y +的展开式中,含23x y 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 AD AO λ+=,则λ=____________.13.设sin 2sin αα=-,(,)2παπ∈,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____.14.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当x ≥0时,2()4f x x x =-,那么,不等式(2)5f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15.设12,,,n P P P 为平面α内的n 个点,在平面α内的所有点中,若点P 到12,,,n P P P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 为12,,,n P P P 点的一个“中位点”.例如,线段AB 上的任意点都是端点,A B 的中位点.则有下列命题:①若,,A B C 三个点共线,C 在线段上,则C 是,,A B C 的中位点;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点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 ③若四个点,,,A B C D 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且唯一; ④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 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等差数列{}n a 中,218a a -=,且4a 为2a 和3a 的等比中项,求数列{}n a 的首项、公差及前n 项和.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32c o s c o s s i n ()s i n 25A B B A B B ---=-.(Ⅰ)求cos A 的值;(Ⅱ)若a =5b =,求向量BA 在BC方向上的投影.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的变量x在1,2,3,,24⋅⋅⋅这24个整数中等可能随机产生.(Ⅰ)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y的值为i的概率(1,2,3)iP i=;(Ⅱ)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各自编写程序重复运行n次后,统计记录了输出y的值为(1,2,3)i i=的频数.以下是甲、乙所作频数统计表的部分数据.甲的频数统计表(部分)乙的频数统计表(部分)当2100n=时,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写出甲、乙所编程序各自输出y的值为(1,2,3)i i=的频率(用分数表示),并判断两位同学中哪一位所编写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Ⅲ)按程序框图正确编写的程序运行3次,求输出y的值为2的次数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柱11ABC A B C -中,侧棱1AA ⊥底面ABC ,12AB AC AA ==,120BAC ∠= ,1,D D 分别是线段11,BC B C 的中点,P 是线段AD 的中点.(Ⅰ)在平面ABC 内,试作出过点P 与平面1A BC 平行的直线l ,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l ⊥平面11ADD A ;(Ⅱ)设(Ⅰ)中的直线l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求二面角1A A M N --的余弦值.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1,0),(1,0)F F -,且椭圆C 经过点41(,)33P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 (Ⅱ)设过点(0,2)A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点Q 是线段MN 上的点,且222211||||||AQ AM AN =+,求点Q 的轨迹方程.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2,0()ln ,0x x a x f x x x ⎧++<=⎨>⎩,其中a 是实数.设11(,())A x f x ,22(,())B x f x 为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Ⅰ)指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Ⅱ)若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A B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且20x <,求21x x -的最小值; (Ⅲ)若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A B 处的切线重合,求a 的取值范围.1C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1.。

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

的广阔性、批判性与灵活性,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例4(2019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7)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a|=2|b|,且(a-b)丄b,则a,b的夹角为()•A.nB.nC.岂D.迴6336图3分析这道题的一个常规解法是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进行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考虑向量a,b的夹角的范围,从而确定a,b的夹角•这里想说的是另一种解法,利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进行解答.向量集数与形于一身,沟通了代数与几何,可以将几何问题代数化,也可以将代数问题几何化.根据向量a,b的数量关系可以画出大致图形(图3),再由几何基本知识,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以轻松求出a,b的夹角是3.这种解法可以避免对a,b的夹角范围的讨论,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由此可见选择最优运算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性,对运算对象的理解越深刻,选择解题方法越简单,出错率越低,所用的时间也越短,在高考中为解决其他题目争取了时间.学生运算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应该落实到每一堂课.在每一个阶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有梯度的练习.在培养学生运算素养的练习中,避免让学生进行无意义的机械练习,将学生置身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要“精题精做”,教会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运算中的错误,找到运算出错的原因,“对症下药”,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张神驹福建省周宁县第一中学(355400)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即通过数学学习而逐步形成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2016年9月13日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中小学教育从课标时代步入到核心素养时代,2017年初还颁布了各学科的具体核心素养.就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成为一线教学亟待落实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为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下面笔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实践与研究,谈几点看法.1强调理性思维,彰显直观想象理性思维、直观想象是数学素养的灵魂.发展理性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使学生学会有逻辑地、创造性地思考,并能从直观想象中把握事物问题之间的联系,不断丰富、积累数学思维,提升关键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是我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素养.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两点:一是要发展几何直观与空间想象能力,建立数与形的联系;二是能通过分析与想象,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在具体事物中感悟事物本质.例1(2018年高考全国I卷•理1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a所成的角相等,则a截此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A.巫B.迹C.班D.逅4342分析1本题以正方体为立体模型,在运动变化中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多面体的截面、多边形的面积等知识,考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由于平行平面与直线所成角相等,因此,满足条件的截面应该有无数个,并且这些截面始终平行.那么,如何寻找这样的平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我们知道正方体有12条棱,由于平行直线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因此,可将12条棱分成两两平行的三组,问题转化为寻找截面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所成的角相等,分两步进行:首先,找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截面.如图1,在正方体ABCD-A1B]C]D]中,以A顶点出发的三条棱,容易找到截面&BD,由于正方体的对称性可知,截面CB X D x也满足条件且它的面积与截面A.BD 的面积相等,同时可以发现,其余截面在线段AC,间平行移动•其次,当平行截面由截面&BD位置往A点靠近时,面积逐渐变小,并趋于0;同样,当平行截面由截面CB,D,位置向G平行移动时,也是如此;而当平行截面在截面ABD与截面CB,D,之间平行移动时,由面面平行性质定理,可知截面(除截面A.BD与截面CB X D x外)是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六边形,其面积由£(A ADB的面积)先增大后13减小至+(A CDB的面积),故可知当截面经过各[—边的中点时,截面变成一个边长为予2的正六边形,此时面积最大.所以最大值为芈,选A.4C1AAD图2C1分析2由于平面的方向可以由其法向量决定,所以问题转化为:首先,寻找与每条棱所成的角都相等的直线,显然正方体的对角线AC1符合条件,其次,寻找与对角线AC1的垂直的一个截面.如图2所示,在正方体ABCD-A]B]C]卩中,容易找到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截面ABD与截面CB X D「由直观想象可知,满足题意的截面在线段AC1之间平行移动,且与截面ABD和截面CB,D,都平行,由正方体的对称性,当截面过A G中点时,面积最大•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截面与正方体的六个面的交线与相应的面对角线A,B,BD,DA,CB,,B.D^D^C平行,且等于¥,所以最大截面为正六边形,面积芈,选A.4点评以上两种分析正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看问题,在寻找与每条棱所在直线所成角相等的平面a中,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不断发挥直观想象与数学抽象,最后聚焦于由六条棱A,B,,B,B,BC,CD,DD,D,A,各边中点组成的正六边形,即所求的截面,再经简单的数学运算,不仅很好地解决问题,也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2突出数学本质,开拓解题视野注重学科本质,思维启迪,掌握技能方法,感悟数学思想,揭示不同方法的本质与相互联系,开拓解题视野,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例2(2013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16)若函数f(x)_(1-x2)(x2+ax+b)的图象关于直线x_-2对称,则f(x)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思路1由于对称的不变性,函数的零点关于直线x_-2对称,而f(x)的有两个零点是土1,所以-5和-3也是f(x)的零点,从而f(x)_(,-x2)(x+3)(x+ 5)_(x2+4x+3)(5-x2-4x)_-(x2+4x-1)2+16,所以f(x)最大值是16•思路2f(x)_(1-x2)(x+3)(x+5)_(x2+4x+3)(5-x2-4x)<r(x2+4x+3)+(5-x2-4x)]2心<[----------2-----------------]_16•以上两种思路,避免了求a,b的值,简化运算过程,实现算法优化.思路3由于平移不改变函数的最大值,可将f(x)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偶函数.f(x-2)_[1-(x-2)2]g(x)_-(x2-4x+3)g(x)_-(x2-4x+3)(x2+4x+3)_-[(x2+3)2-16x2]_-(x2-5)2+16,所以f(x)最大值是16•点评思路3着重从数学本质一平移的不变性出发,进一步简化运算,实现算法最优化.试题重视数学本质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多思考多分析,就能减少计算量,深入考查了考生数学概念、图形变换、化归转化等基本技能,充分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等素养.教学中只要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学会理性思考,从不知开始,一步一步地达到问题的核心,直至最终的构建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3尊重学生思维,发挥教师引导解析几何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的有效素材•解题教学与试卷讲评中,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实际有机结合,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踏实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例3(2018年11月福安一中(周宁一中)第三次月考•理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0),B(2, 0),直线PAP,PB的斜率之积为-*.(I)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E;(H)若直线l:y=kx+m与E交于点M,N,且|MN|=j,四边形AMBN的面积为生,求直线l的方程.如图3、图4,这是考试中一位优秀学生的解法,也是标准答案的解法,仔细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生经历一番选择之后,重新选择运算对象,改变运算方法,最终完美地完成解答•现在请读者注意学生删去的部分(如图4),笔者查看其他学生的解答,也都如此,能按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到如下等式:晋=S=||MN|(£+d2)6|-2k+m|+12k+m5k2+1|-2k+m|+12k-mV k2+1芈①.即如何应对双绝对值的化简,要么讨论化去绝对值,要么重新选择运算方法,考查学生的智慧.遗憾的是除了这位优秀学生,其他学生都因无法继续完成后续的计算而放弃.显然,这种算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几何直观,抽象概括,化归转化,实现问题解决."j"y!»护亠xij呼时练轴捌丙g件=1?礼切T刍丘士血黑2伞①”苹E.第序»J lx*吗羽L!1=;初锦Q内IxM顷尢十山Frg*i%AJ&•***/-納屮WAf___—---------二耳Si二牛©图3TMIT”勒I/r硝巾血禺丄少g A_________________芳芒帶工L乎*与H九"®-t mh*、,_____________殆F'曲厂*•入=坊佝畑汗p____«>-?®T5-^--4图4如图5,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ANBM,可以发现A,B两点在直线l的两侧,联想线性规则可知-2k+m与2k-m异号.因而①式进一步化为兰+m(-2k+m)|=46,k2+13即卡生=芈,解得k=土恵.代入¥=\M^\=5/1+kk2屈4kk-m?+2,得[k=2,或F=",[m=2,[m=-2,所以直线l:y=V2x+2或y=-Jlx-2.以上分析,启发我们,当学生迷茫时,教师要帮助他们擦亮眼睛,有效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学、好学,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点燃数学思维的火焰.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也是探索问题、提炼思想,展示数学的魅力,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的数学教学不仅是当下的教学,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参考文献[1]章建跃.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学数学月刊,2015(10):1-4,18[2]李尚志.核心素养怎样考[J].数学通报,2018,57(03):1-4(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JZ1901245)的阶段性成果)从一道高考压轴题谈概率统计教学骆翔燕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363000)2019年高考一结束,全国高考I卷理科数学史无前例地以统计概率题压轴,顷刻间引起全国各地教师的热议,对试题背景、解答等方面纷纷各抒己见.本文拟以该高考题为例,对试题及易错点、解题思路进行分析,进而为统计概率教学提出三点教学建议.1试题剖析1.1原题呈现(2019年高考全国I卷•理21)为治疗某种疾病,研制了甲、乙两种新药,希望知道那种新药更有效,为此进行动物试验,试验方案如下:每一轮选取两只白鼠对药效进行对比试验•对于两只白鼠,随机选取一只施以甲药,另一只施以乙药.一轮的治疗效果得出后,再安排下一轮试验.当其中一种药治愈的白鼠比另一种药治愈的白鼠多4只时,就停止试验,并认为治愈只数多的药更有效•为了方便描述问题,约定:对于每轮试验,若施以甲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乙药的白鼠未治愈则甲药得,分,乙药得-,分;若施以乙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甲药的白鼠未治愈则乙药得1分,甲药得-1分;若都治愈或都未治愈则两种药均得0分,甲、乙两种药的治愈率分别记为a和0.—轮试验中甲药的得分记为X.(1)求X的分布列;(2)若甲药、乙药在试验开始时都赋予4分,P i(i_0,1,…,8)表示“甲药的累计得分为i时,最终认为甲药比乙药更有效”的概率,则P0_ 0,p_1, P i_ap i-,+bp i+cp i+,(i_1,2,…,7),其中a_P(X_-1),b_P(X_ 0),c _P(X_1),假设a_0.5, 0_ 0.8.(i)证明:{p,+,-PH_0,1,2,…,7)为等比数列;(ii)求p*,并根据p4的值解释方案的合理性.1.2试题及易错点分析本题是一道阅读量大、应用力强,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文字信息几乎占据了试题的所有篇幅,学生咋一看,会感觉思绪混乱,思维阻滞,更别谈解决问题拿高分了!本题以动物试验甲、乙新药为背景设置试题,旨在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结合题目中模型抽象出数学问题,比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数列递推关系等内容;继而计算p4的值,并要求其作出合理的解释,体现其实际意义及价值,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立意颇高.本题将概率与等比数列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是一大特色.这类问题实质上特别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应用,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学生往往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概念、性质不熟悉,对于文字语言表征转换不准确,致使学生不会收放自如地运用相互独立试验概率公式进行求解,解题受阻.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无法很好地解决此题,归咎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处于高考针分夺秒的情境之下,无法正确提取有效。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理科数学)11:概率与统计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分类汇编(理科数学)11:概率与统计

2013高考试题解析分类汇编(理数)11:概率与统计一、选择题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版))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数据的分组一次为[)[)20,40,40,60,[)[)60,80,820,100.若低于60分的人数是15人,则该班的学生人数是()A.45B.50C.55D.60B第一、第二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1、0.2,所以低于60分的频率是0.3,设班级人数为m,则150.3m=,50m=。

选B.2 .(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某单位有840名职工, 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 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 将840人按1, 2, , 840随机编号, 则抽取的42人中, 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A.11 B.12 C.13 D.14B【KS5U解析】使用系统抽样方法,从840人中抽取42人,即从20人抽取1人。

,所以从编号1~480的人中,恰好抽取24人,接着从编号481~720共240人中抽取12人。

故选B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版))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B.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C.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D.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C对A选项,分层抽样要求男女生总人数之比=男女生抽样人数之比,所以A选项错。

对B选项,系统抽样要求先对个体进行编号再抽样,所以B选项错。

对C选项,男生方差为40,女生方差为30。

所以C选项正确。

对D选项,男生平均成绩为90,女生平均成绩为91。

2013年高考数学理(天津卷)WORD版有答案

2013年高考数学理(天津卷)WORD版有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 科 数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至5页.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 考生务必将答案凃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2. 本卷共8小题, 每小题5分, 共40分.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 B 互斥, 那么)()()(B P A P A P B ⋃=+·棱柱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表示棱柱的底面面积, h 表示棱柱的高.·如果事件A , B 相互独立, 那么)()(()B P A A P P B =·球的体积公式34.3V R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A = {x ∈R | |x |≤2}, A = {x ∈R | x ≤1}, 则A B ⋂=(A) (,2]-∞ (B) [1,2] (C) [-2,2] (D) [-2,1](2) 设变量x , y 满足约束条件360,20,30,x y y x y ≥--≤+-⎧-≤⎪⎨⎪⎩则目标函数z =y -2x 的最小值为(A) -7 (B) -4(C) 1 (D) 2(3) 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 运行相应的程序, 若输入x 的值为1, 则输出S 的值为(A) 64 (B) 73(C) 512 (D) 585(4) 已知下列三个命题:的18; ③直线x + y + 1 = 0与圆2x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A) ①②③(C) ②③ (5) 已知双曲线2222x y a b-=(0)p>的准线分别交于为坐标原点.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AOB则p =(B) 32 (C) 2(D) 3(6) ,3,4AB BC π=则sin BAC ∠ = (B) (C) (D) (7) 函数0.5()2|log |1x f x x =-的零点个数为(A) 1 (B) 2 (C) 3 (D) 4(8) 已知函数()(1||)f x x a x =+. 设关于x 的不等式()()f x a f x +< 的解集为A , 若11,22A ⎡⎤-⊆⎢⎥⎣⎦,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B)⎫⎪⎪⎝⎭(C)⎛⋃⎝⎫⎪⎝⎭⎪⎭(D)⎛-⎝⎭∞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 科 数 学第Ⅱ卷注意事项: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 本卷共12小题, 共110分.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5分, 共30分.(9) 已知a , b ∈R , i 是虚数单位. 若(a + i )(1 + i ) = bi , 则a + bi = . (10) 6x⎛ ⎝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11) 已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 圆心为C , 点P 的极坐标为4,3π⎛⎫ ⎪⎝⎭, 则|CP | = . (12)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D = 1, 60BAD ︒∠=, E 为CD 的中点.若·1AD BE =, 则AB 的长为 . (13) 如图, △ABC 为圆的内接三角形, BD 为圆的弦, 且BD //AC . 过点A 做圆的切线与DB 的延长线交于点E , AD 与BC 交于点F . 若AB= AC , AE = 6, BD = 5, 则线段CF 的长为 .(14) 设a + b = 2, b >0, 则当a = 时, 1||2||a a b+取得最小值.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 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2()26sin cos 2cos 41,f x x x x x x π⎛⎫=++- ⎪+⎝⎭∈R . (Ⅰ) 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Ⅱ) 求f (x )在区间0,2π⎡⎤⎢⎥⎣⎦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6) (本小题满分13分)一个盒子里装有7张卡片, 其中有红色卡片4张, 编号分别为1, 2, 3, 4; 白色卡片3张, 编号分别为2, 3, 4. 从盒子中任取4张卡片 (假设取到任何一张卡片的可能性相同).(Ⅰ) 求取出的4张卡片中, 含有编号为3的卡片的概率.(Ⅱ) 再取出的4张卡片中, 红色卡片编号的最大值设为X , 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7) (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 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侧棱A 1A ⊥底面ABCD , AB //DC , AB ⊥AD , AD = CD = 1, AA 1 = AB = 2,E 为棱AA 1的中点.(Ⅰ) 证明B 1C 1⊥CE ;(Ⅱ) 求二面角B 1-CE -C 1的正弦值.(Ⅲ) 设点M 在线段C 1E 上, 且直线AM 与平面ADD 1A 1, 求线段AM 的长.(18) (本小题满分13分)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 3, 过点F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被椭(Ⅰ) 求椭圆的方程;(Ⅱ) 设A , B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 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C , D 两点. 若··8AC DB AD CB +=, 求k 的值.(19)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首项为32的等比数列{}n a 不是递减数列, 其前n 项和为(*)n S n ∈N , 且S 3 + a 3, S 5 + a 5, S 4 + a 4成等差数列.(Ⅰ的通项公式;(Ⅱ*), 求数列{}n T 的最大项的值与最小项的值.已知函数2l ()n f x x x =.(Ⅰ) 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Ⅱ) 证明: 对任意的t >0, 存在唯一的s , 使()t f s =.(Ⅲ) 设(Ⅱ)中所确定的s 关于t 的函数为()s g t =, 证明: 当2>e t 时, 有2ln ()15ln 2g t t <<.。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4:数列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4:数列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4:数列一、选择题1 .(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在数列{}n a 中,21nn a =-,若一个7行12列的矩阵的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i j i j i j a a a a a =⋅++,(1,2,,7;1,2,,12i j == )则该矩阵元素能取到的不同数值的个数为( )(A)18 (B)28 (C)48 (D)63【答案】A.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已知数列{}n a 满足12430,3n n a a a ++==-,则{}n a 的前10项和等于(A)()10613--- (B)()101139-- (C)()10313-- (D)()1031+3-【答案】C3 .(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设n n n A B C ∆的三边长分别为,,n n n a b c ,n n n A B C ∆的面积为n S ,1,2,3,n = ,若11111,2b c b c a >+=,111,,22n nn nn n n n c a b a a a b c +++++===,则( )A.{S n }为递减数列B.{S n }为递增数列C.{S 2n -1}为递增数列,{S 2n }为递减数列D.{S 2n -1}为递减数列,{S 2n }为递增数列【答案】B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函数=()y f x 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区间[],a b 上可找到(2)n n ≥个不同的数12,...,,n x x x 使得1212()()()==,n nf x f x f x x x x 则n 的取值范围是(A){}3,4 (B){}2,3,4 (C) {}3,4,5 (D){}2,3【答案】B5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记(1)1(1)2(1)...,n m n m n m n m b a a a -+-+-+=+++*(1)1(1)2(1)...(,),n m n m n m n m c a a a m n N -+-+-+=∙∙∙∈则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m qB.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2mq C.数列{}n c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2mq D.数列{}n c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mmq【答案】C6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纯WORD 版含答案))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2310a a S +=,95=a ,则=1a(A)31 (B)31-(C)91 (D)91-【答案】C7 .(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11,2,0,3n m m m S S S S -+=-==,则m =( )A.3B.4C.5D.6【答案】C8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下面是关于公差0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四个命题:{}1:n p a 数列是递增数列; {}2:n p na 数列是递增数列; 3:n a p n ⎧⎫⎨⎬⎩⎭数列是递增数列;{}4:3n p a nd +数列是递增数列; 其中的真命题为(A)12,p p (B)34,p p (C)23,p p (D)14,p p【答案】D9 .(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等比数列x,3x+3,6x+6,..的第四项等于A.-24B.0C.12D.24【答案】A二、填空题10.(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在等差数列{}n a 中,218a a -=,且4a 为2a 和3a 的等比中项,求数列{}n a 的首项、公差及前n 项和.【答案】解:设该数列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由已知,可得 ()()()21111228,38a d a d a d a d +=+=++.所以()114,30a d d d a +=-=,解得14,0a d ==,或11,3a d ==,即数列{}n a 的首相为4,公差为0,或首相为1,公差为3.所以数列的前n 项和4n s n =或232n n n s -=1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纯WORD 版含答案))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0150,25S S ==,则n nS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49-12.(2013年高考湖北卷(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三角形数1,3,6,10,,第n 个三角形数为()2111222n n n n +=+.记第n 个k 边形数为(),N n k ()3k ≥,以下列出了部分k 边形数中第n 个数的表达式: 三角形数 ()211,322N n n n =+正方形数 ()2,4N n n = 五边形数 ()231,522N n n n =-六边形数 ()2,62N n n n =-可以推测(),N n k 的表达式,由此计算()10,24N =___________. 选考题【答案】10001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在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215=a ,376=+a a ,则满足n n a a a a a a 2121>+++的最大正整数n 的值为_____________. 【答案】1214.(2013年高考湖南卷(理))设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1),,2nn n nS a n N *=--∈则(1)3a =_____; (2)12100S S S ++⋅⋅⋅+=___________.【答案】116-;10011(1)32-1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当,1x R x ∈<时,有如下表达式:211.......1n x x x x+++++=-两边同时积分得:1111122222211.......1ndx xdx x dx x dx dx x+++++=-⎰⎰⎰⎰⎰从而得到如下等式:23111111111()()...()...ln 2.2223212n n +⨯+⨯+⨯++⨯+=+ 请根据以下材料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计算:122311111111()()...()_____2223212nn n n n n n C C C C +⨯+⨯+⨯++⨯=+ 【答案】113[()1]12n n +-+ 1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11a =,公差0d ≠,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25,,a a a 成等比数列,则8_____S =【答案】6417.(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若等差数列的前6项和为23,前9项和为57,则数列的前n项和n =S __________.【答案】25766n n -1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810a a +=,则573a a +=_____.【答案】2019.(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观察下列等式:211=22123-=-2221263+-=2222124310-+-=-照此规律, 第n 个等式可为___)1(2)1-n1--32-1121-n 222+=+++n n n ()( ____.【答案】)1(2)1-n 1--32-1121-n 222+=+++n n n ()(20.(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2133n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n a =______.【答案】n a =1(2)n --.2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如图,互不-相同的点12,,,n A A X和12,,,n B B B 分别在角O 的两条边上,所有n n A B 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11n n n n A B B A ++的面积均相等.设.n n OA a =若121,2,a a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答案】*,23N n n a n ∈-=22.(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4=20,a 3+a 5=40,则公比q =_______;前n 项和S n =___________.【答案】2,122n +-2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已知等比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nS 是{}n a 的前n 项和,若13a a ,是方程2540x x -+=的两个根,则6S =____________.【答案】63 三、解答题2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设函数22222()1(,)23n nn x x x f x x x R n N n=-+++++∈∈ ,证明: (Ⅰ)对每个n n N ∈,存在唯一的2[,1]3n x ∈,满足()0n n f x =; (Ⅱ)对任意np N ∈,由(Ⅰ)中n x 构成的数列{}n x 满足10n n p x x n+<-<.【答案】解: (Ⅰ) 224232224321)(0nx x x x x x f nx y x n n n ++++++-=∴=> 是单调递增的时,当是x 的单调递增函数,也是n 的单调递增函数. 011)1(,01)0(=+-≥<-=n n f f 且.010)(],1,0(321>>>≥=∈⇒n n n n x x x x x f x ,且满足存在唯一xxx xxxx x x x x x x f x n n n -⋅++-<--⋅++-=++++++-≤∈-1141114122221)(,).1,0(2122242322 时当]1,32[0)23)(2(1141)(02∈⇒≤--⇒-⋅++-≤=⇒n n n nnn n n x x x x x x x f综上,对每个n n N ∈,存在唯一的2[,1]3n x ∈,满足()0n n f x =;(证毕)(Ⅱ) 由题知04321)(,012242322=++++++-=>>≥+nx x x x x x f x x nn n n n n n n p n n0)()1(4321)(2212242322=+++++++++++-=+++++++++++p n x n x nx x x x x x f pn pn n pn np n p n p n p n p n p n p n 上式相减:22122423222242322)()1(432432p n x n x nx x x x x nx x x x x pn pn n pn np n p n p n p n p n nn n n n n ++++++++++=++++++++++++++ )()(2212244233222)()1(-4-3-2--p n x n x nx x x x x x x x x x pn pn n pn nnnp n np n np n np n p n n +++++++++=+++++++++ nx x npn np n n 1-111<⇒<+-=+.法二:25.(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3 分+6分+9分)给定常数0c >,定义函数()2|4|||f x x c x c =++-+,数列123,,,a a a 满足*1(),n n a f a n N +=∈.(1)若12a c =--,求2a 及3a ;(2)求证:对任意*1,n n n N a a c +∈-≥,;(3)是否存在1a ,使得12,,,n a a a 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1a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因为0c >,1(2)a c =-+,故2111()2|4|||2a f a a c a c ==++-+=, 3122()2|4|||10a f a a c a c c ==++-+=+(2)要证明原命题,只需证明()f x x c ≥+对任意x R ∈都成立,()2|4|||f x x c x c x c x c ≥+⇔++-+≥+即只需证明2|4|||+x c x c x c ++≥++若0x c +≤,显然有2|4|||+=0x c x c x c ++≥++成立;若0x c +>,则2|4|||+4x c x c x c x c x c ++≥++⇔++>+显然成立 综上,()f x x c ≥+恒成立,即对任意的*n N ∈,1n n a a c +-≥(3)由(2)知,若{}n a 为等差数列,则公差0d c ≥>,故n 无限增大时,总有0n a > 此时,1()2(4)()8n n n n n a f a a c a c a c +==++-+=++ 即8d c =+故21111()2|4|||8a f a a c a c a c ==++-+=++, 即1112|4|||8a c a c a c ++=++++,当10a c +≥时,等式成立,且2n ≥时,0n a >,此时{}n a 为等差数列,满足题意;若10a c +<,则11|4|48a c a c ++=⇒=--,此时,230,8,,(2)(8)n a a c a n c ==+=-+ 也满足题意; 综上,满足题意的1a 的取值范围是[,){8}c c -+∞⋃--.2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本小题满分10分.设数列{}122,3,3,34444n a :,-,-,-,-,-,-,,-1-1-1-1k k k k k个(),,(),即当1122k kk k n -+<≤()()()k N +∈时,11k nak -=(-),记12n n S a a a =++ ()n N+∈,对于l N+∈,定义集合{}l P 1n n n S a n N n l +=∈≤≤是的整数倍,,且 (1)求集合11P 中元素的个数; (2)求集合2000P 中元素的个数.【答案】本题主要考察集合.数列的概念与运算.计数原理等基础知识,考察探究能力及运用数学归纳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 (1)解:由数列{}n a 的定义得:11=a ,22-=a ,23-=a ,34=a ,35=a ,36=a ,47-=a ,48-=a ,49-=a ,410-=a ,511=a ∴11=S ,12-=S ,33-=S ,04=S ,35=S ,66=S ,27=S ,28-=S ,69-=S ,1010-=S ,511-=S∴111a S ∙=,440a S ∙=,551a S ∙=,662a S ∙=,11111a S ∙-= ∴集合11P 中元素的个数为5(2)证明:用数学归纳法先证)12()12(+-=+i i S i i 事实上,① 当1=i 时,3)12(13)12(-=+∙-==+S S i i 故原式成立② 假设当m i =时,等式成立,即)12()12(+∙-=+m m S m m 故原式成立 则:1+=m i ,时,2222)12(}32)(1(}1)1(2)[1()22()12()12()22()12(+-+++-=+-++==++++++m m m m m m S S S m m m m m m )32)(1()352(2++-=++-=m m m m综合①②得:)12()12(+-=+i i S i i 于是)1)(12()12()12()12(22}12(}12)[1(++=+++-=++=+++i i i i i i S S i i i i由上可知:}12(+i i S 是)12(+i 的倍数而)12,,2,1(12}12)(1(+=+=+++i j i a j i i ,所以)12()12()12(++=+++i j S S i i j i i 是)12,,2,1(}12)(1(+=+++i j a j i i 的倍数又)12)(1(}12)[1(++=++i i S i i 不是22+i 的倍数, 而)22,,2,1)(22(}12)(1(+=+-=+++i j i a j i i所以)22()1)(12()22()12)(1()12)(1(+-++=+-=+++++i j i i i j S S i i j i i 不是)22,,2,1(}12)(1(+=+++i j a j i i 的倍数故当)12(+=i i l 时,集合l P 中元素的个数为2i 1-i 231=+++)(于是当)(1i 2j 1j )12(+≤≤++=i i l 时,集合l P 中元素的个数为j i 2+ 又471312312000++⨯⨯=)( 故集合2000P 中元素的个数为100847312=+2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在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01=a ,且3215,22,a a a +成等比数列.(1)求n a d ,; (2)若0<d ,求.||||||||321n a a a a ++++【答案】解:(Ⅰ)由已知得到:22221311(22)54(1)50(2)(11)25(5)a a a a d a d d d +=⇒++=+⇒+=+224112122125253404611n n d d d dd dd a n a n==-⎧⎧⇒++=+⇒--=⇒⎨⎨=+=-⎩⎩或; (Ⅱ)由(1)知,当0d <时,11n a n =-, ①当111n ≤≤时,123123(1011)(21)0||||||||22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②当12n ≤时,1231231112132123111230||||||||()11(2111)(21)212202()()2222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所以,综上所述:1232(21),(111)2||||||||21220,(12)2n n n n a a a a n n n -⎧≤≤⎪⎪++++=⎨-+⎪≥⎪⎩ ; 28.(2013年高考湖北卷(理))已知等比数列{}n a 满足:2310a a -=,123125a a a =.(I)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II)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得121111ma a a +++≥ ?若存在,求m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解:(I)由已知条件得:25a =,又2110a q -=,13q ∴=-或,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或253n n a -=⨯(II)若1q =-,12111105ma a a +++=-或,不存在这样的正整数m ;若3q =,12111919110310mma a a ⎡⎤⎛⎫+++=-<⎢⎥ ⎪⎝⎭⎢⎥⎣⎦,不存在这样的正整数m . 2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设等差数列{}na的前n 项和为n S ,且424S S =,221n n a a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设数列{}n b 前n 项和为n T ,且 12n n na T λ++=(λ为常数).令2n n cb =*()n N ∈.求数列{}n c 的前n项和n R .【答案】解:(Ⅰ)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由424S S =,221n n a a =+得11114684(21)22(1)1a d a d a n a n d +=+⎧⎨+-=+-+⎩,解得,11a =,2d = 因此21n a n =-*()n N ∈(Ⅱ)由题意知:12n n n T λ-=-所以2n ≥时,112122n n n n n n n b T T ----=-=-+故,1221221(1)()24n n n n n c b n ---===- *()n N ∈所以01231111110()1()2()3()(1)()44444n n R n -=⨯+⨯+⨯+⨯+⋅⋅⋅+-⨯, 则12311111110()1()2()(2)()(1)()444444n nn R n n -=⨯+⨯+⨯+⋅⋅⋅+-⨯+-⨯ 两式相减得1231311111()()()()(1)()444444n n n R n -=+++⋅⋅⋅+--⨯ 11()144(1)()1414nnn -=---整理得1131(4)94n n n R -+=-所以数列数列{}n c 的前n 项和1131(4)94n n n R -+=-30.(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本小题满分16分.设}{n a 是首项为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0(≠d ,n S 是其前n 项和.记cn nS b n n +=2,*N n ∈,其中c为实数.(1)若0=c ,且421b b b ,,成等比数列,证明:k nk S n S 2=(*,N n k ∈); (2)若}{n b 是等差数列,证明:0=c .【答案】证明:∵}{n a 是首项为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0(≠d ,n S 是其前n 项和∴d n n na S n 2)1(-+=(1)∵0=c ∴d n a nS b n n 21-+==∵421b b b ,,成等比数列 ∴4122b b b = ∴)23()21(2d a a d a +=+∴041212=-dad ∴0)21(21=-d a d ∵0≠d ∴d a 21=∴a d 2=∴a n a n n na d n n na S n 222)1(2)1(=-+=-+=∴左边=a k n a nk S nk 222)(== 右边=a k n S n k 222= ∴左边=右边∴原式成立(2)∵}{n b 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1d ,∴11)1(d n b b n -+=带入cn nS b n n +=2得:11)1(d n b -+cn nS n +=2∴)()21()21(11121131b d c n cd n d a d b n d d -=++--+-对+∈N n 恒成立∴⎪⎪⎪⎩⎪⎪⎪⎨⎧=-==+--=-0)(0021021111111b d c cd d a d b d d由①式得:d d 211=∵ 0≠d ∴ 01≠d由③式得:0=c法二:证:(1)若0=c ,则d n a a n )1(-+=,2]2)1[(a d n n S n +-=,22)1(ad n b n +-=.当421b b b ,,成等比数列,4122b b b =,即:⎪⎭⎫ ⎝⎛+=⎪⎭⎫ ⎝⎛+2322d a a d a ,得:ad d 22=,又0≠d ,故a d 2=.由此:a n S n 2=,a k n a nk S nk 222)(==,a k n S n k 222=. 故:k nk S n S 2=(*,N n k ∈).(2)cn ad n n cn nS b n n ++-=+=22222)1(,cn ad n ca d n cad n n ++--+-++-=2222)1(22)1(22)1(cn ad n c ad n ++--+-=222)1(22)1(. (※)若}{n b 是等差数列,则Bn An b n +=型. 观察(※)式后一项,分子幂低于分母幂,故有:022)1(2=++-cn ad n c,即022)1(=+-ad n c,而22)1(ad n +-≠0,故0=c .经检验,当0=c 时}{n b 是等差数列.3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32=S a ,且124,,S S S 成等比数列,求{}n a 的通项式.【答案】3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首项为32的等比数列{}n a 不是递减数列, 其前n 项和为(*)n S n ∈N , 且S 3 + a 3, S 5 + a 5, S 4 + a 4成等差数列. (Ⅰ)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 设*()1nn nT S n S ∈=-N , 求数列{}n T 的最大项的值与最小项的值.【答案】33.(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正项数列{a n }的前项和{a n }满足:222(1)()0n n s n n s 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 (2)令221(2)n n b n a+=+,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n T .证明:对于任意的*n N ∈,都有564n T <【答案】(1)解:由222(1)()0n n S n n S n n -+--+=,得2()(1)0n n S n n S ⎡⎤-++=⎣⎦. 由于{}n a 是正项数列,所以20,n n S S n n >=+.于是112,2a S n ==≥时,221(1)(1)2n n n a S S n n n n n -=-=+----=. 综上,数列{}n a 的通项2n a n =. (2)证明:由于2212,(2)n n nn a n b n a +==+.则222211114(2)16(2)n n b n n n n ⎡⎤+==-⎢⎥++⎣⎦.222222222111111111111632435(1)(1)(2)n T n n n n ⎡⎤=-+-+-++-+-⎢⎥-++⎣⎦ (2222)11111151(1)162(1)(2)16264n n ⎡⎤=+--<+=⎢⎥++⎣⎦.3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1a =,2121233n n S a n n n+=---,*n ∈N .(Ⅰ) 求2a 的值;(Ⅱ)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Ⅲ)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 ,有1211174na a a +++<.【答案】.(1) 解:2121233n n S a n n n+=---,n N *∈.∴ 当1n =时,112212221233a S a a ==---=-又11a =,24a ∴= (2)解:2121233n n S a n n n+=---,n N *∈.∴ ()()321112122333n n n n n n S na n n n na ++++=---=-①∴当2n ≥时,()()()111213n n n n n S n a =-+=--②由① — ②,得 ()()112211n n n n S S na n a n n -+-=---+1222n n n a S S -=-()()1211n n n a na n a n n +∴=---+ 111n na a n n +∴-=+ ∴数列n a n ⎧⎫⎨⎬⎩⎭是以首项为111a =,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2111,2n n a n n a n n n∴=+⨯-=∴=≥当1n =时,上式显然成立. 2*,n a n n N ∴=∈ (3)证明:由(2)知,2*,n a n n N =∈①当1n =时,11714a =<,∴原不等式成立.②当2n =时,121117144a a +=+<,∴原不等式亦成立.③当3n ≥时, ()()()()221111,11n n n nn n >-⋅+∴<-⋅+()()()2221211111111111121324211na a a nn n n n ∴+++=+++<+++++⨯⨯-⋅-⋅+111111111111111121322423522211n n n n ⎛⎫⎛⎫⎛⎫⎛⎫⎛⎫=+-+-+-++-+- ⎪ ⎪ ⎪ ⎪ ⎪--+⎝⎭⎝⎭⎝⎭⎝⎭⎝⎭1111111111112132435211n n n n ⎛⎫=+-+-+-++-+- ⎪--+⎝⎭ 1111171117121214214n n n n ⎛⎫⎛⎫=++--=+--< ⎪ ⎪++⎝⎭⎝⎭ ∴当3n ≥时,,∴原不等式亦成立.综上,对一切正整数n ,有1211174na a a +++<.35.(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已知{a n }是由非负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n 项的最大值记为A n ,第n项之后各项1n a +,2n a +,的最小值记为B n ,d n =A n -B n .(I)若{a n }为2,1,4,3,2,1,4,3,,是一个周期为4的数列(即对任意n ∈N *,4n n a a +=),写出d 1,d 2,d 3,d 4的值; (II)设d 为非负整数,证明:d n =-d (n =1,2,3)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 n }为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III)证明:若a 1=2,d n =1(n =1,2,3,),则{a n }的项只能是1或者2,且有无穷多项为1.【答案】(I)12341, 3.d d d d ====(II)(充分性)因为{}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且0d ≥,所以12.n a a a ≤≤≤≤ 因此n n A a =,1n n B a +=,1(1,2,3,)n n n d a a d n +=-=-= . (必要性)因为0(1,2,3,)n d d n =-≤= ,所以n n n n A B d B =+≤. 又因为n n a A ≤,1n n a B +≥,所以1n n a a +≤. 于是n n A a =,1n n B a +=. 因此1n n n n n a a B A d d +-=-=-=,即{}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III)因为112,1a d ==,所以112A a ==,1111B A d =-=.故对任意11,1n n a B ≥≥=. 假设{}(2)n a n ≥中存在大于2的项.设m 为满足2n a >的最小正整数,则2m ≥,并且对任意1,2k k m a ≤<≤,. 又因为12a =,所以12m A -=,且2m m A a =>.于是211m m m B A d =->-=,{}1min ,2m m m B a B -=≥. 故111220m m m d A B ---=-≤-=,与11m d -=矛盾.所以对于任意1n ≥,有2n a ≤,即非负整数列{}n a 的各项只能为1或2. 因此对任意1n ≥,12n a a ≤=,所以2n A =. 故211n n n B A d =-=-=. 因此对于任意正整数n ,存在m 满足m n >,且1m a =,即数列{}n a 有无穷多项为1.36.(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设{}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Ⅰ) 导{}n a 的前n 项和公式;(Ⅱ) 设q ≠1, 证明数列{1}na +不是等比数列.【答案】解:(Ⅰ)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111111na a a a S a a q n n =+++== 的常数数列,所以是首项为时,数列当 ②n n n n n n qa qa qa qa qS a a a a S q ++++=⇒++++=≠--1211211 时,当.上面两式错位相减: .)()()()-11123121n n n n n qa a qa qa a qa a qa a a S q -=--+-+-+=- (qq a qqa a S nnn -1)1(.-111-=-=⇒.③综上,⎪⎩⎪⎨⎧≠--==)1(,1)1()1(,11q qq a q na S n n(Ⅱ) 使用反证法.设{}n a 是公比q ≠1的等比数列, 假设数列{1}n a +是等比数列.则①当1*+∈∃n a N n ,使得=0成立,则{1}n a +不是等比数列.②当01*≠+∈∀n a N n ,使得成立,则恒为常数=++=++-+11111111n nn n qa q a a a1,0111111=≠⇒+=+⇒-q a qa q a n n 时当.这与题目条件q ≠1矛盾.③综上两种情况,假设数列{1}n a +是等比数列均不成立,所以当q ≠1时, 数列{1}na +不是等比数列.。

圆锥曲线2013

圆锥曲线2013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9:圆锥曲线一、选择题1 .(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过点引直线l与曲线y=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当∆AOB 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 的斜率等于 ( )A .y EB BC CD=++B.C. D.【答案】B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双曲线2214x y -=的顶点到其渐近线的距离等于 ( )A .25B .45 CD【答案】C3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3,0F ,离心率等于32,在双曲线C 的方程是( )A.214x =B .22145x y -= C .22125x y -=D.212x -=【答案】B4 .(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0,0a b >>)则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14y x =±B .13y x =±C .12y x =±D .y x =±【答案】C5 .(2013年高考湖北卷(理))已知04πθ<<,则双曲线22122:1cos sin x y C θθ-=与222222:1sin sin tan y x C θθθ-=的 ( )A .实轴长相等B .虚轴长相等C .焦距相等D .离心率相等【答案】D6 .(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抛物线24y x =的焦点到双曲线2213yx -=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A .12BC .1 D【答案】B7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如图,21,F F 是椭圆14:221=+y x C 与双曲线2C 的公共焦点,B A ,分别是1C ,2C 在第二、四象限的公共点.若四边形21BF AF 为矩形,则2C 的离心率是( )A .2B .3C .23 D .26 【答案】D8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22(0)px p y =>的准线分别交于A , B 两点, O 为坐标原点.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 △AOB则p =( )A .1B .32C .2D .3【答案】C9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椭圆22:143x y C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12,A A ,点P 在C 上且直线2PA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1--,那么直线1PA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324⎡⎤⎢⎥⎣⎦, B .3384⎡⎤⎢⎥⎣⎦,C .112⎡⎤⎢⎥⎣⎦,D .314⎡⎤⎢⎥⎣⎦,【答案】B10.(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已知抛物线2:8C y x =与点()2,2M -,过C 的焦点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C 交于,A B 两点,若0MA MB =,则k =( )A .12BCD .2【答案】D11.(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若双曲线22221x y a b-=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 .y =±2xB .y= C .12y x =±D.y x =±【答案】B1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抛物线1C :212y x p =(0)p >的焦点与双曲线2C :2213x y -=的右焦点的连线交1C 于第一象限的点M .若1C 在点M 处的切线平行于2C 的一条渐近线,则p =( )ABCD【答案】D13.(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已知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的右焦点为(3,0)F ,过点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 的中点坐标为(1,1)-,则E 的方程为( )A .2214536x y +=B .2213627x y +=C .2212718x y +=D .221189x y +=【答案】D1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纯WORD 版含答案))设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点M 在C 上,5MF =,若以MF 为直径的圆过点)2,0(,则C 的方程为( )A .24y x =或28y x = B .22y x =或28y x = C .24y x =或216y x =D .22y x =或216y x =【答案】C15.(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已知 A B 、为平面内两定点,过该平面内动点M 作直线AB 的垂线,垂足为N .若2MN AN NB λ=⋅,其中λ为常数,则动点M 的轨迹不可能是 ( )A .圆B .椭圆C .抛物线D .双曲线【答案】C1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圆()()221:231C x y -+-=,圆()()222:349C x y -+-=,,M N 分别是圆12,C C 上的动点,P 为x 轴上的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 ( )A .4B 1C .6-D【答案】A 二、填空题1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双曲线191622=-y x 的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答案】x y 43±= 18.(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抛物线22(0)x py p =>的焦点为F,其准线与双曲线22133x y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F ∆为等边三角形,则P =_____________【答案】619.(2013年高考湖南卷(理))设12,F F 是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两个焦点,P是C 上一点,若216,PF PF a +=且12PF F ∆的最小内角为30 ,则C 的离心率为___.【答案】320.(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设AB 是椭圆Γ的长轴,点C 在Γ上,且4CBA π∠=,若AB=4,BC =,则Γ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 2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已知直线y a =交抛物线2y x =于,A B 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 ,使得ABC ∠为直角,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 _____.【答案】),1[+∞2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抛物线2x y =在1=x 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区域为D (包含三角形内部与边界).若点),(y x P 是区域D 内的任意一点,则y x 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21,22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0,0(12222>>=+b a by a x ,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短轴的一个端点为B ,设原点到直线BF 的距离为1d ,F 到l 的距离为2d ,若126d d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答案】2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椭圆2222:1(0)x y a b a bΓ+=>>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焦距为2c,若直线)y x c =+与椭圆Γ的一个交点M 满足12212MF F MF F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答案】1-25.(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双曲线22116x y m -=的离心率为54, 则m 等于___9_____. 【答案】9 2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C 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 B 两点,连接,AF BF ,若410,6,cos ABF 5AB AF ==∠=,则C 的离心率e =______. 【答案】5727.(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抛物线28yx =的准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答案】2x =-2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定点),(a a A ,P 是函数xy 1=(0>x )图象上一动点,若点A P ,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2,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 的所有值为_______.【答案】1-或102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设F 为抛物线x y C 4:2=的焦点,过点)0,1(-P 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两点B A ,,点Q 为线段AB 的中点,若2||=FQ ,则直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答案】1± 三、解答题30.(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9分.已知椭圆C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1 0)F -,、2(1 0)F ,,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12 B B 、 (1)若112F B B ∆为等边三角形,求椭圆C 的方程;(2)若椭圆C 的短轴长为2,过点2F 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 P Q 、两点,且11F P FQ ⊥,求直线l 的方程. [解](1) (2)【答案】[解](1)设椭圆C 的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根据题意知2221a b a b =⎧⎨-=⎩, 解得243a =,213b =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214133x y +=.(2)容易求得椭圆C 的方程为2212x y +=.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1x =,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k x =-.由22(1)12y k x x y =-⎧⎪⎨+=⎪⎩ 得2222(21)42(1)0k x k x k +-+-=. 设1122( ) ( )P x y Q x y ,,,,则2212121111222242(1) (1 ) (1 )2121k k x x x x F P x y FQ x y k k -+===+=+++ ,,,,, 因为11F P FQ ⊥ ,所以110F P FQ ⋅=,即 21212121212(1)(1)()1(1)(1)x x y y x x x x k x x +++=++++-- 2221212(1)(1)()1k x x k x x k =+--+++2271021k k -==+, 解得217k =,即k =故直线l的方程为10x +-=或10x -=.31.(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1,0),(1,0)F F -,且椭圆C 经过点41(,)33P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Ⅱ)设过点(0,2)A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点Q 是线段MN 上的点,且222211||||||AQ AM AN =+,求点Q 的轨迹方程.【答案】解:2+=所以,a =又由已知,1c =, 所以椭圆C的离心率c e a ===()II 由()I 知椭圆C 的方程为2212x y +=.设点Q 的坐标为(x,y).(1)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0,1,0,1-两点,此时Q点坐标为0,2⎛ ⎝ (2) 当直线l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x =+.因为,M N 在直线l 上,可设点,M N 的坐标分别为1122(,2),(,2)x kx x kx ++,则22222212(1),(1)AM k x AN k x =+=+. 又()222222(1).AQ x y k x =+-=+由222211AQAMAN=+,得()()()22222212211111k x k x k x =++++,即 ()212122222212122211x x x x x x x x x +-=+= ① 将2y kx =+代入2212x y +=中,得()2221860kx kx +++= ②由()()22842160,k k ∆=-⨯+⨯>得232k >. 由②可知12122286,,2121k x x x x k k +=-=++ 代入①中并化简,得2218103x k =- ③因为点Q 在直线2y kx =+上,所以2y k x-=,代入③中并化简,得()22102318y x --=.由③及232k >,可知2302x <<,即x ⎛⎫⎛∈ ⎪ ⎪ ⎝⎭⎝ .又0,2⎛-⎝满足()22102318y x --=,故x ⎛∈ ⎝. 由题意,(),Q x y 在椭圆C 内部,所以11y -≤≤, 又由()22102183y x -=+有()2992,54y ⎡⎫-∈⎪⎢⎣⎭且11y -≤≤,则1,22y ⎛∈ ⎝. 所以点Q 的轨迹方程是()22102318y x --=,其中,x ⎛∈ ⎝,1,22y ⎛∈ ⎝3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椭圆2222:1x y C a b +=(0)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2,F F ,,过1F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被椭圆C 截得的线段长为1.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点P 是椭圆C 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连接12,PF PF ,设12F PF ∠的角平分线PM 交C 的长轴于点(,0)M m ,求m 的取值范围;(Ⅲ)在(Ⅱ)的条件下,过P 点作斜率为k 的直线l ,使得l 与椭圆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设直线12,PF PF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若0k ≠,试证明1211kk kk +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答案】解:(Ⅰ)由于222c a b =-,将x c =-代入椭圆方程22221x y a b +=得2b y a =±由题意知221b a =,即22a b = 又ce a == 所以2a =,1b = 所以椭圆方程为2214x y +=204x ≠,将向量坐标代入并化简得:m(23000416)312x x x -=-,因为204x ≠,12118kk kk +=-=-为定值.33.(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3分+5分+8分)如图,已知曲线221:12x C y -=,曲线2:||||1C y x =+,P 是平面上一点,若存在过点P 的直线与12,C C 都有公共点,则称P 为“C 1—C 2型点”.(1)在正确证明1C 的左焦点是“C 1—C 2型点”时,要使用一条过该焦点的直线,试写出一条这样的直线的方程(不要求验证);(2)设直线y kx =与2C 有公共点,求证||1k >,进而证明原点不是“C 1—C 2型点”; (3)求证:圆2212x y +=内的点都不是“C 1—C 2型点”.【答案】:(1)C 1的左焦点为(F ,过F 的直线x =与C 1交于(,与C 2交于(1))±+,故C 1的左焦点为“C 1-C 2型点”,且直线可以为x =;(2)直线y kx =与C 2有交点,则(||1)||1||||1y kxk x y x =⎧⇒-=⎨=+⎩,若方程组有解,则必须||1k >; 直线y kx =与C 2有交点,则2222(12)222y kx k x x y =⎧⇒-=⎨-=⎩,若方程组有解,则必须212k < 故直线y kx =至多与曲线C 1和C 2中的一条有交点,即原点不是“C 1-C 2型点”. (3)显然过圆2212x y +=内一点的直线l 若与曲线C 1有交点,则斜率必存在; 根据对称性,不妨设直线l 斜率存在且与曲线C 2交于点(,1)(0)t t t +≥,则:(1)()(1)0l y t k x t kx y t kt =+=-⇒-++-=直线l 与圆2212x y +=内部有交点,<化简得,221(1)(1)2t tk k +-<+............① 若直线l 与曲线C 1有交点,则2222211()2(1)(1)10212y kx kt t k x k t kt x t kt x y =-++⎧⎪⇒-++-++-+=⎨-=⎪⎩ 22222214(1)4()[(1)1]0(1)2(1)2k t kt k t kt t kt k ∆=+---+-+≥⇒+-≥-化简得,22(1)2(1)t kt k +-≥-.....②由①②得,222212(1)(1)(1)12k t tk k k -≤+-<+⇒< 但此时,因为2210,[1(1)]1,(1)12t t k k ≥+-≥+<,即①式不成立;当212k =时,①式也不成立综上,直线l 若与圆2212x y +=内有交点,则不可能同时与曲线C 1和C 2有交点,即圆2212x y +=内的点都不是“C 1-C 2型点” .3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10,0),点C 的坐标为(0,10).分别将线段OA 和AB 十等分,分点分别记为129,,....A A A 和129,,....B B B ,连结i OB ,过i A 做x 轴的垂线与i OB 交于点*(,19)iP i N i ∈≤≤. (1)求证:点*(,19)i P i N i ∈≤≤都在同一条抛物线上,并求该抛物线E 的方程;(2)过点C 做直线与抛物线E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若OCM ∆与OCN ∆的面积比为4:1,求直线的方程.【答案】解:(Ⅰ)依题意,过*(,19)∈≤≤i A i Ni 且与x 轴垂直的直线方程为=x i (10,) i B i ,∴直线i OB 的方程为10=iy x 设i P 坐标为(,)x y ,由10=⎧⎪⎨=⎪⎩x iiy x 得:2110=y x ,即210=x y , ∴*(,19)∈≤≤i P i N i 都在同一条抛物线上,且抛物线E 方程为210=x y(Ⅱ)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10=+y kx由21010=+⎧⎨=⎩y kx x y得2101000--=x kx 此时2100+4000∆=>k ,直线与抛物线E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M N 设:1122(,)(,)M x y N x y ,则121210100+=⎧⎨⋅=-⎩x x kx x4∆∆= OCM OCN S S ∴124=x x又120⋅< x x ,∴124=-x x 分别带入21010=+⎧⎨=⎩y kx x y,解得32=±k 直线的方程为3+102=±y x ,即32200-+=x y 或3+2200-=x y 35.(2013年高考湖南卷(理))过抛物线2:2(0)E xpy p =>的焦点F 作斜率分别为12,k k 的两条不同的直线12,l l ,且122k k +=,1l E 与相交于点A,B,2l E 与相交于点C,D.以AB,CD为直径的圆M,圆N(M,N 为圆心)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线记为l .(I)若120,0k k >>,证明;22FM FN P < ;(II)若点M 到直线l,求抛物线E 的方程. 【答案】解: (Ⅰ),设),(),,(),,(),,(),,(),,().2,0(3434121244332211y x N y x M y x D y x C y x B y x A pF 02,221211=++-+=p x pk x E px k y l :方程联立,化简整理得与抛物线方程:直线),(2,20,2211211212112221121p k p k FM p p k y p k x x x p x x p k x x -=⇒+==+=⇒=-=⋅=+⇒),(2,2,222223422134p k p k FN p p k y p k x x x -=⇒+==+=⇒同理. )1(2121222221221+=+=⋅⇒k k k k p p k k p k k FN FM222121221212121212)11(1)1(,122,,0,0p p k k k k p FN FM k k k k k k k k k k =+⋅⋅<+=⋅∴≤⇒≥+=≠>> 所以,22p FN FM <⋅成立. (证毕) (Ⅱ),)]2(2[21)]2()2[(21,212121121p p k p p k p y p y p r r r N M +=++=+++=⇒的半径分别为、设圆,2同理,221211p p k r p p k r +=+=⇒.,21r r N M 的半径分别为、设圆则21212212)()(r y y x x N M =-+-的方程分别为、, 的方程为:,直线l r y y x x 22234234)()(=-+-0-)(2)(2222123421223421212341234=+-+-+-+-r r y y x x y y y x x x .))(-())(())(()(2)(212123412341234123412212212=++--+--+-+-⇒r r r r y y y y x x x x y k k p x k k p2))((1))(()(2)(2)(2222121222222122212212212212++-+++-+-+-+-⇒k k k k p k k k k p k k p y k k p x k k p 0202)(1)(222212221=+⇒=+++++--+⇒y x k k p k k p p y x55758751)41()41(2|512||52|),(212112121212==+-+-⋅≥++⋅=+=p p k k p y x d l y x M 的距离到直线点y x p 1682=⇒=⇒抛物线的方程为.3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如图,点)1,0(-P 是椭圆)0(1:22221>>=+b a by a x C 的一个顶点,1C 的长轴是圆4:222=+y x C 的直径.21,l l 是过点P 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中1l 交圆2C 于两点,2l 交椭圆1C 于另一点D (1)求椭圆1C 的方程; (2)求ABD ∆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1l 的方程.【答案】解:(Ⅰ)由已知得到1b =,且242a a =∴=,所以椭圆的方程是2214x y +=;(Ⅱ)因为直线12l l ⊥,且都过点(0,1)P -,所以设直线1:110l y kx kx y =-⇒--=,直线21:10l y x x ky k k=--⇒++=,所以圆心(0,0)到直线1:110l y kx kx y =-⇒--=的距离为d =,所以直线1l 被圆224x y +=所截的弦AB ==;由22222048014x ky k k x x kx x y ++=⎧⎪⇒++=⎨+=⎪⎩,所以28||4D P k x x DP k +=-∴==+所以(第21题图)11||||22ABDS AB DP ∆==⨯====≤=当252k k =⇒=⇒=时等号成立,此时直线1:1l y x =- 3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如题(21)图,椭圆的中心为原点O ,长轴在x 轴上,离心率e =,过左焦点1F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于,A A '两点,4AA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2)取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P P ',过,P P '作圆心为Q 的圆,使椭圆上的其余点均在圆Q 外.若PQ P Q '⊥,求圆Q 的标准方程.【答案】3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设椭圆2222:11x y E a a+=-的焦点在x 轴上 (Ⅰ)若椭圆E 的焦距为1,求椭圆E 的方程;(Ⅱ)设12,F F 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E 上的第一象限内的点,直线2F P 交y轴与点Q ,并且11F P FQ ⊥,证明:当a 变化时,点p 在某定直线上. 【答案】解:(Ⅰ)13858851,12,122222222=+=⇒+-==->x x a c a a c a a ,椭圆方程为: .(Ⅱ) ),(),,),,0(),,(),0,(),0,(2221m c QF y c x P F m Q y x P c F c F -=-=-(则设. 由)1,0(),1,0()1,0(012∈∈⇒∈⇒>-y x a a .⎩⎨⎧=++=-⊥=+=0)()(,//).,(),,(112211my c x c ycx c m Q F P F QF P F m c Q F y c x P F 得:由 解得联立⎪⎪⎪⎩⎪⎪⎪⎨⎧+-==-=-+=-⇒=+-⇒22222222222222111.))((c a a c y x a y a x c y x y c x c xy x y x y x yx y y x x -=∴∈∈±=⇒=+-++-⇒1)1,0(),1,0(.)1(1121222222222 所以动点P 过定直线01=-+y x .39.(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已知圆M :22(1)1x y ++=,圆N :22(1)9x y -+=,动圆P与M 外切并且与圆N 内切,圆心P 的轨迹为曲线 C.(Ⅰ)求C 的方程;(Ⅱ)l 是与圆P ,圆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B 两点,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答案】由已知得圆M 的圆心为M (-1,0),半径1r =1,圆N 的圆心为N (1,0),半径2r =3.设动圆P 的圆心为P (x ,y ),半径为R.(Ⅰ)∵圆P 与圆M 外切且与圆N 内切,∴|PM|+|PN|=12()()R r r R ++-=12r r +=4,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C 是以M,N 为左右焦点,场半轴长为2,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221(2)43x y x +=≠-.(Ⅱ)对于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x ,y ),由于|PM|-|PN|=22R -≤2,∴R≤2, 当且仅当圆P 的圆心为(2,0)时,R=2.∴当圆P 的半径最长时,其方程为22(2)4x y -+=, 当l 的倾斜角为090时,则l 与y 轴重合,可得|AB|=当l 的倾斜角不为090时,由1r ≠R 知l 不平行x 轴,设l 与x 轴的交点为Q,则||||QP QM =1Rr ,可求得Q(-4,0),∴设l :(4)y k x =+,由l 于圆M1=,解得k =±当k时,将y x =+代入221(2)43x y x +=≠-并整理得27880x x +-=,解得1,2x12||x x -=187.当k时,由图形的对称性可知|AB|=187, 综上,|AB|=187或|AB|= 40.(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 过点F 且与x(Ⅰ) 求椭圆的方程;(Ⅱ) 设A , B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 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C , D 两点. 若··8AC DB AD CB += , 求k 的值.【答案】41.(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如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经过点3(1,),2P 离心率1=2e ,直线l 的方程为=4x .(1) 求椭圆C 的方程;(2) AB 是经过右焦点F 的任一弦(不经过点P ),设直线AB 与直线l 相交于点M ,记,,PA PB PM 的斜率分别为123,,.k k k 问: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123+=.k k k λ?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解:(1)由3(1,)2P 在椭圆上得,221914a b+= ① 依题设知2a c =,则223b c = ② ②代入①解得2221,4,3c a b ===.故椭圆C 的方程为22143x y +=.(2)方法一:由题意可设AB 的斜率为k ,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y k x =- ③代入椭圆方程223412x y +=并整理,得2222(43)84(3)0k x k x k +-+-=, 设1122(,),(,)A x y B x y ,则有2212122284(3),4343k k x x x x k k -+==++ ④ 在方程③中令4x =得,M 的坐标为(4,3)k .从而121231233331222,,11412y y k k k k k x x ---====----. 注意到,,A F B 共线,则有AF BF k k k ==,即有121211y yk x x ==--. 所以1212121212123331122()1111212y y y y k k x x x x x x --+=+=+-+------ 1212122322()1x x k x x x x +-=-⋅-++ ⑤④代入⑤得22122222823432214(3)8214343k k k k k k k k k k -++=-⋅=---+++, 又312k k =-,所以1232k k k +=.故存在常数2λ=符合题意.方法二:设000(,)(1)B x y x ≠,则直线FB 的方程为:00(1)1y y x x =--, 令4x =,求得003(4,)1y M x -, 从而直线PM 的斜率为0030212(1)y x k x -+=-,联立0022(1)1143y y x x x y ⎧=-⎪-⎪⎨⎪+=⎪⎩ ,得0000583(,)2525x y A x x ---,则直线PA 的斜率为:00102252(1)y x k x -+=-,直线PB 的斜率为:020232(1)y k x -=-,所以00000123000225232122(1)2(1)1y x y y x k k k x x x -+--++=+==---,故存在常数2λ=符合题意.4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已知抛物线C 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0,0F c c >到直线l :20x y --=.设P 为直线l 上的点,过点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A PB ,其中,A B 为切点. (Ⅰ) 求抛物线C 的方程;(Ⅱ) 当点()00,P x y 为直线l 上的定点时,求直线AB 的方程; (Ⅲ) 当点P 在直线l 上移动时,求AF BF ⋅的最小值.【答案】(Ⅰ) 依题意,设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xcy =,0c >,解得1c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x y =. (Ⅱ)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x y =,即214y x =,求导得12y x '=设()11,A x y ,()22,B x y (其中221212,44x x y y ==),则切线,PA PB 的斜率分别为112x ,212x , 所以切线PA 的方程为()1112x y y x x -=-,即211122x x y x y =-+,即11220x x y y --=同理可得切线PB 的方程为22220x x y y --=因为切线,PA PB 均过点()00,P x y ,所以1001220x x y y --=,2002220x x y y --= 所以()()1122,,,x y x y 为方程00220x x y y --=的两组解.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00220x x y y --=.(Ⅲ) 由抛物线定义可知11AF y =+,21BF y =+, 所以()()()121212111AF BF y y y y y y ⋅=++=+++ 联立方程0022204x x y y x y--=⎧⎨=⎩,消去x 整理得()22200020y y x y y +-+=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212002y y x y +=-,2120y y y = 所以()221212000121AF BF y y y y y x y ⋅=+++=+-+又点()00,P x y 在直线l 上,所以002x y =+,所以22220000001921225222y x y y y y ⎛⎫+-+=++=++ ⎪⎝⎭所以当012y =-时, AF BF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92. 4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纯WORD 版含答案))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椭圆2222:1(0)x y M a b a b+=>>的右焦点F 作直0x y +=交M 于,A B两点,P 为AB 的中点,且OP 的斜率为12. (Ⅰ)求M 的方程;(Ⅱ),C D 为M 上的两点,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CD AB ⊥,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大值.【答案】44.(2013年高考湖北卷(理))如图,已知椭圆1C 与2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O ,长轴均为MN 且在x 轴上,短轴长分别为2m ,2n ()m n >,过原点且不与x 轴重合的直线l 与1C ,2C 的四个交点按纵坐标从大到小依次为A ,B ,C ,D .记mnλ=,BDM ∆和ABN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I)当直线l 与y 轴重合时,若12S S λ=,求λ的值;(II)当λ变化时,是否存在与坐标轴不重合的直线l ,使得12S S 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I)12S S λ=()m n m n λ⇒+=-,1111m n m n λλλ++∴==--解得:1λ=+(舍去小于1的根)(II)设椭圆()22122:1x y C a m a m +=>,22222:1x y C a n+=,直线l :ky x =22221ky x x y a m =⎧⎪⎨+=⎪⎩2222221a m k y a m +⇒=A y ⇒= 同理可得,B y =又 BDM ∆和ABN ∆的的高相等12B D B A A B A BS BD y y y y S AB y y y y -+∴===-- 如果存在非零实数k 使得12S S λ=,则有()()11A B y y λλ-=+,第21题图即:()()222222222211a n k a n k λλλλ-+=++,解得()()2222232114a k n λλλλ--+=∴当1λ>+时,20k >,存在这样的直线l ;当11λ<≤+时,20k ≤,不存在这样的直线l .45.(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已知A 、B 、C 是椭圆W :2214x y +=上的三个点,O 是坐标原点.(I)当点B 是W 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 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II)当点B 不是W 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 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答案】解:(I)椭圆W :2214x y +=的右顶点B 的坐标为(2,0).因为四边形OABC 为菱形,所以AC 与OB 相互垂直平分. 所以可设A(1,m ),代入椭圆方程得2114m +=,即m =. 所以菱形OABC 的面积是11||||22||22OB AC m ⋅=⨯⨯=. (II)假设四边形OABC 为菱形. 因为点B 不是W 的顶点,且直线AC 不过原点,所以可设AC 的方程为(0,0)y kx m k m =+≠≠.由2244x y y kx m⎧+=⎨=+⎩消去y 并整理得222(14)8440k x kmx m +++-=. 设A 1,1()x y ,C 2,2()x y ,则1224214x x km k +=-+,121222214y y x x mk m k ++=⋅+=+. 所以AC 的中点为M(2414km k -+,214mk+). 因为M 为AC 和OB 的交点,所以直线OB 的斜率为14k-.因为1()14k k⋅-≠-,所以AC 与OB 不垂直. 所以OABC 不是菱形,与假设矛盾.所以当点B 不是W 的顶点时,四边形OABC 不可能是菱形. 46.(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已知动圆过定点A (4,0), 且在y 轴上截得的弦MN 的长为8.(Ⅰ) 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Ⅱ) 已知点B (-1,0), 设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与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P , Q , 若x 轴是PBQ ∠的角平分线, 证明直线l 过定点.【答案】解:(Ⅰ) A (4,0),设圆心C2222,2),,(EC ME CM CA MNME E MN y x +===,由几何图像知线段的中点为x y x y x 84)422222=⇒+=+-⇒((Ⅱ)点B (-1,0),222121212122118,8,00),,(),,(x y x y y y y y y x Q y x P ==<≠+,由题知设.080)()(88811211221212222112211=+⇒=+++⇒+-=+⇒+-=+⇒y y y y y y y y y yy y x y x y 直线PQ 方程为:)8(1)(21121112121y x y y y y x x x x y y y y -+=-⇒---=-1,088)(8)()(122112112==⇒=++⇒-=+-+⇒x y x y y y y x y y y y y y所以,直线PQ 过定点(1,0)4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如图,抛物线()2212:4,:20C x y C x py p ==->,点()00,M x y 在抛物线2C 上,过M 作1C 的切线,切点为,A B (M 为原点O 时,,A B 重合于O )01x =,切线.MA 的斜率为12-. (I)求p 的值;(II)当M 在2C 上运动时,求线段AB 中点N 的轨迹方程.(),,.A B O O 重合于时中点为【答案】4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离心率为3,直线2y =与C 的. (I)求,;a b ;(II)设过2F 的直线l 与C 的左、右两支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且11AF BF ,证明:22AF AB BF 、、成等比数列.【答案】49.(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6分.已知抛物线24C y x =: 的焦点为F .(1)点 A P 、满足2AP FA =-.当点A 在抛物线C 上运动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2)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点Q 关于直线2y x =的对称点在抛物线C 上?如果存在,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设动点P 的坐标为( )x y ,,点A 的坐标为( )A A x y ,,则( )A A AP x x y y =--,, 因为F 的坐标为(1 0),,所以(1 )A A FA x y =-,, 由2AP FA =-得( )2(1 )A A A A x x y y x y --=--,,.即2(1)2A A A A x x x y y y -=--⎧⎨-=-⎩ 解得2A Ax x y y =-⎧⎨=-⎩代入24y x =,得到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284y x =-.(2)设点Q 的坐标为( 0)t ,.点Q 关于直线2y x =的对称点为( )Q x y ',,则122yx t y x t ⎧=-⎪⎪-⎨⎪=+⎪⎩ 解得3545x t y t⎧=-⎪⎪⎨⎪=⎪⎩若Q '在C 上,将Q '的坐标代入24y x =,得24150t t +=,即0t =或154t =-. 所以存在满足题意的点Q ,其坐标为(0 0),和15( 0)4-,.。

教育类网站大全

教育类网站大全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家长频道 - 包括家教信息、育儿知识、专家服务、家长学校等内容。
学海中学教育网 - 含教育新闻、教育资源、文学走廊、软件下载、论坛等。
学科“四结合” -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基础教育课题。
燕山教研中心小教研室 - 教育论文、精品课件、试题集锦、软件下载等。
安全在线 - 含小学安全常识教育、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知识等。
百分网 - 素材交流,是、课件下载,教研论文等,教育教学资源。
百分网 - 主要提供中小学教育资讯服务。
北京教研网 -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网站。
北京阳光旅程咨询公司 - 面向青少年个人发展、家教辅导、心理咨询、移民留学、国际交流教育咨询公司。
海浪时空 - 小学教育资料。
和风论坛 - 含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教案、课件、试题等。
湖北教研网 - 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指导。
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 面向中小学教育的网站,含各类教育资源。
华慧网络教育 - 提供中学教育资料,中考高考模拟试卷,中学各科试卷。
西部教育网 - 提供中小学教育论文、教案、试题、课件等。
香港教育城《BIG5》 - 提供有关升升学信息和辅导资料。
文科教育网 - 提供中学文科课件、教案、教学资料等。
湘西基础教育信息网 - 提供教育培训、教程下载、高考和考研试题及当地学校介绍。
温州教育资源网 - 提供本地教育信息、课件、教案、论文、素材、习题等教育资源。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 提供学历教育、教育培训、教研指导、教育资源。
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 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和开展中小教师继续教育。
双烛行 - 提供中小学教育资源。

2009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湖南卷)含答案

2009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湖南卷)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数学(理工农医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2log a <0,1()2b>1,则 (D)A .a >1,b >0B .a >1,b <0 C. 0<a <1, b >0 D. 0<a <1, b <0 2.对于非0向时a,b,“a//b ”的确良(A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将函数y=sinx 的图象向左平移ϕ(0 ≤ϕ<2π)的单位后,得到函数y=sin ((D )A .6π B .56π4.如图1,当参数2λλ= 1C 和2C , 则A 10λλ<<B 10λλ<<C 120λλ<< D210λλ<<5.从10名大学生毕业生中选种数位 [ C] A 85 B 56 C 49 D 286. 已知D 是由不等式组2030x y x y -≥⎧⎨+≥⎩,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则圆 224x y +=在区域D 内的弧长为 [ B] A 4π B 2π C 34π D 32π7.正方体ABCD —1A 1B 1C 1D 的棱上到异面直线AB ,C 1C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个数为(C ) A .2 B .3 C. 4 D. 58.设函数()y f x =在(-∞,+∞)内有定义。

对于给定的正数K ,定义函数 (),()(),()k f x f x Kf x K f x K≤⎧=⎨>⎩取函数()f x =12x e ---。

若对任意的(,)x ∈+∞-∞,恒有()k f x =()f x ,则A .K 的最大值为2 B. K 的最小值为2C .K 的最大值为1 D. K 的最小值为1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9.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兵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12__10.在32(1)(1(1x +++的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为___7__(用数字作答)11、若x ∈(0,2π)则12、已知以双曲线C 60 o,则双曲线C13、一个总体分为A ,B 10的样本,已知B 14、在半径为13的球面上有(1)球心到平面ABC (2)过A,B 15、将正⊿ABC 分割成n 2(n=2,3的情形),使位于⊿ABC 的三遍及平行于某边的任一直线上的数(当数的个数不若顶点A ,B ,C 处的三个数互不相同且和为1,记所有顶点上的数之和为f(n),f(n)= 16(n+1)(n+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2012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 )一、选择题(1)、复数131ii-++= A. 2 B. 2 C. 12 D. 12i i i i +-+- 【考点】复数的计算 【难度】容易 【答案】C 【解析】13(13)(1)24121(1)(1)2i i i ii i i i -+-+-+===+++-.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计算。

在高二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下学期,第四章《复数》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复数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2)、已知集合A ={1.3.},B ={1,m } ,A U B =A , 则m =A. 0B. 0或3C. 1D. 1或3 【考点】集合 【难度】容易 【答案】B 【解析】(1,3,),(1,)30,1()3A B A B A A m B m m A m m m m m ⋃=∴⊆==∴∈∴=====或舍去Q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及集合元素的性质。

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下学期课程讲座1,第一章《集合》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讲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中有对集合相关知识及综合题目的总结讲解。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 一条准线为x =﹣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A. 216x +212y =1B. 212x +28y =1C. 28x +24y =1D. 212x +24y =1【考点】椭圆的基本方程【难度】容易 【答案】C【解析】椭圆的一条准线为x =﹣4,∴2a =4c 且焦点在x 轴上,∵2c =4∴c =2,a=22=184x y+【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基本方程,根据准线方程及焦距推出椭圆的方程。

在高二数学(理)强化提高班,第六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中有详细讲解,其中在第02讲有相似题目的详细讲解。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文)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圆锥曲线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3: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S)

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13: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S)

2013年高考数学(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10: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一、选择题1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数学(理)(纯WORD 版含答案))已知5)1)(1(x a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为5,则=a ( )A .4-B .3-C .2-D .1-【答案】D2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用0,1,,9十个数字,可以组成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 )A .243B .252C .261D .279【答案】B3 .(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设m 为正整数,2()m x y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 ,21()m x y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 ,若137a b =,则m =( )A .5B .6C .7D .8【答案】B4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8411+x y +的展开式中22x y 的系数是( ) A .56B .84C .112D .168【答案】D5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满足{},1,0,1,2a b ∈-,且关于x 的方程220ax x b ++=有实数解的有序数对(,)a b 的个数( ) A .14 B .13 C .12 D .10【答案】B6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使得()3nx n N n+⎛+∈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的最小的为( ) A .4 B .5C .6D .7【答案】B7 .(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为,a b ,共可得到lg lg a b -的不同值的个数( ) A .9B .10C .18D .20【答案】C8 .(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设函数61,00.,()x x f x x x ⎧⎛⎫-<⎪ ⎪=⎝≥⎭⎨⎪⎩ , 则当x >0时, [()]f f x 表达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20B .20C .-15D .15【答案】A9.(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x 2-32x )5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 .80 B .-80C .40D .-40【答案】C二、填空题10.(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二项式5()x y +的展开式中,含23xy 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101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将F E D C B A ,,,,,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B A ,均在C 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答案】4801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从3名骨科.4名脑外科和5名内科医生中选派5人组成一个抗震救灾医疗小组,则骨科.脑外科和内科医生都至少有1人的选派方法种数是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答案】5901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6x ⎛⎝的二项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______.【答案】151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设二项式53)1(xx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A ,则=A ________.【答案】10-15.(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设常数a R ∈,若52a x x ⎛⎫+ ⎪⎝⎭的二项展开式中7x 项的系数为10-,则______a =【答案】2a =-16.(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将序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参观券全部分给4人,每人至少1张,如果分给同一人的2张参观券连号,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_________.【答案】961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若8x ⎛+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为7,则实数a =______.【答案】2118.(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6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两人不相邻的不同排法共有__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答案】48019 .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10(1)x +的二项展开式中的一项是( )A .45xB .290xC .3120xD .4252x【答案】C 二、填空题1.(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36的所有正约数之和可按如下方法得到:因为2236=23⨯,所以36的所有正约数之和为22222222(133)(22323)(22323)(122)133)91++++⨯+⨯++⨯+⨯=++++=(参照上述方法,可求得2000的所有正约数之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48362.(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二项式5()x y +的展开式中,含23x y 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_.(用数字作答)【答案】103.(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从4名男同学和6名女同学中随机选取3人参加某社团活动,选出的3人中男女同学都有的概率为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答案】454.(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将序号分别为1,2,3,4,5的5张参观券全部分给4人,每人至少1张,如果分给同一人的2张参观券连号,那么不同的分法种数是_________.【答案】96。

2013年高考试题及解析:理科数学(北京卷)

2013年高考试题及解析:理科数学(北京卷)

2013北京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1,0,1},B={x|-1≤x<1},则A∩B= ( )A.{0}B.{-1,0}C.{0,1}D.{-1,0,1}【答案】B【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即包含关系.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1,第一章《集合》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在高考精品班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中有对集合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2.在复平面内,复数(2-i)2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解析】【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计算。

在高二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下学期,第四章《复数》中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节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中有对复数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

3.“φ=π”是“曲线y=sin(2x+φ)过坐标原点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难度】容易【点评】本题考察简易逻辑关系,.在高一数学强化提高班上学期课程讲座1,第一章《集合》中有详细讲解,例题中有完全相同类型题目的计算.在高考精品班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中有对集合、简易逻辑相关知识的总结讲解.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1B.23C.1321D.610987【答案】C【解析】【难度】中等【点评】本题算法初步。

在高二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上学期,第一章《算法初步》有详细讲解,其中第02讲有完全相似的题目。

在高考精品班数学(理)强化提高班中有对程序框图题目相关的总结讲解。

5.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y =e x 关于y 轴对称,则f (x )= ( )A.1e x +B. 1e x -C. 1e x -+D. 1e x --【答案】D【解析】【难度】中等【点评】本题考查分段函数值域求解。

巧思妙构繁中求简--高考数学选择题解法技巧例析

巧思妙构繁中求简--高考数学选择题解法技巧例析

,也别无选择 ,果断用此方法. 接解答 、代入检验 、分析排 除、特例代替 、割补转换 、估值推 方法) 算 、图解操作和趋势判 断等技巧 ,对 2 1 0 0年高考数学全 国卷 I
理 科 中的 选择 题 进 行剖 析 ,真 正 实现 “ 招拆 招 ,巧 中淘 金 ” 见 . 关键 词 : 高考 数 学 ;选 择 题 ;解 题技 巧
得 出正确的结论 ,然后与选择支对照来确定. 对简单 、明晰及概
分析 :此类题 型 比较 常见 ,而且 数 字小 ,运算 简便 .由题
念辨析 的选择题可通过 直接演算或判断得 出结论 . 因此 ,对于 意,可分 两种情 况讨论.①A类选修课选 1门,B类选修课选 2
比较 熟 悉 的题 型 ,如 果 在 脑 海 里 解 题 思 路 清 晰 ,运 算 量 小 ,就 门,有 c 种不同的选法. 山 1 2 ②A类选修课选 2门,B类选修课选
顺序从最 简单 的选择支开始 ,若选择支是 一个区间 ( 集合) ,则 体 A C 的 体积 的最 大 值 为 ( BD 取选择支中的特殊数值代入检验排除选择支. 而计算 、化简等题 根据题 目具体 而定 ,也能较 大幅度提高解题速度. 例 4 (O0年 高考数学全国卷 I 21 理科第 1 题)复数 芝二 i= 3 _2 +
切割转换成平 面图形 ,使问题得到简化 . 此法常用于立体几何题
目,特 别 是 不 规则 的几 何 图形 . 例 8 (0 0年 高 考 数 学 全 国 卷 I理 科 第 7题 ) 正 方 体 21
分 析 :从 为正 ,t 0 。 负 ,排 除 A 与 C a 10 为 n ;再 从 正 切 是 正弦 与余 弦之 比知 分母 应含 有 ,从 而排 除 D .
这些 问题 的解 决 所 需 要 的 知 识 都 是 学 生 已 经 掌 握 的 ,但 学 生 在

2011年高考试题及解析:理科数学(北京卷)

2011年高考试题及解析:理科数学(北京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北京卷)本试卷共5页,150分。

考试时间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P={x ︱x 2≤1},M={a }.若P ∪M=P,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 )[1, +∞) (C )[-1,1] (D )(-∞,-1] ∪[1,+∞)(2)复数212i i-=+( )。

(A )i (B )-i (C )4355i -- (D )4355i -+ 【答案】A 【解析】因为i i i i i i i i i =+-+=-+--=+-5422)21)(21()21)(2(212,故选A 。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复数的概念和运算,网校高考数学(理)百日冲刺班第五章《模拟试卷点评分析》中有相关知识和题目的详细讲解。

(3)在极坐标系中,圆ρ=-2sin θ的圆心的极坐标系是( )。

(A) (1,)2π (B) (1,)2π- (C) (1,0) (D) (1,π)(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3 (B )-12 (C )13(D )2【答案】D列三个结论:○1AD+AE=AB+BC+CA;○2AF²AG=AD²AE③△AFB ~△ADG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A,C为常数)。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Ⅰ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新课标Ⅰ卷)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数学(理科)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标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国腾教育,中小学各科精品小班,1对1个性化辅导。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x|(x+1)2<4,x∈R},N={-1,0,1,2,3},则M∩N=()(A){0,1,2}(B){-1,0,1,2}(C){-1,0,2,3}(D){0,1,2,3}(2)设复数z满足(1-i)z=2i,则z=()(A)-1+i(B)-1-i(C)1+i(D)1-i(3)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S3=a2+10a1,a5=9,则a1=()(A)(B)-(C)(D)-(4)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

直线l满足l⊥m,l⊥n,lβ,则()(A)α∥β且l∥α(B)α⊥β且l⊥β(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5)已知(1+ɑx)(1+x)5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5,则ɑ=(A)-4(B)-3(C)-2(D)-1(6)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10,那么输出的s=(A )1+++…+(B)1+++…+(C)1+++…+(D)1+++…+(7)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1,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时,以zOx平面为搞影面,则得到正视图可以为(A)(B)(C)(D)(8)设ɑ=log36,b=log510,c=log714,则(A)c>b>a(B)b>c>a(C)a>c>b(D)a>b>cx≥1,x+y≤3,y≥a(x-3).{(9)已知a>0,x,y满足约束条件,若z=2x+y的最小值为1,则a= (A)(B)(C)1(D)2(10)已知函数f(x)=x2+αx2+bx+,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xα∈R f(xα)=0(B)函数y=f(x)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C)若xα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α)单调递减(D)若xn是f(x)的极值点,则f1(xα)=0(11)设抛物线y2=3px(p≥0)的焦点为F,点M在C上,|MF|=5若以MF为直径的园过点(0,3),则C的方程为(A)y2=4x或y2=8x(B)y2=2x或y2=8x(C)y2=4x或y2=16x(D)y2=2x或y2=16x(12)已知点A(-1,0);B(1,0);C(0,1),直线y=ax+b(a>0)将△ABC分割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b的取值范围是(A)(0,1)(B)(1-,1/2)(C)(1-,1/3)(D)[1/3,1/2)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修作答。

走进高考 2013函数

走进高考 2013函数

走进高考2013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函数一、选择题1 .(2013年高考江西卷(理))函数的定义域为A.(0,1)B.[0,1)C.(0,1]D.[0,1] 【答案】D2.(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若a b c <<,则函数()()()()()()()f x x a x b x b x c x c x a =--+--+--的两个零点分别位于区间( )A.(),a b 和(),b c 内B.(),a -∞和(),a b 内C.(),b c 和(),c +∞内 D.(),a -∞和(),c +∞内【答案】A3 .(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函数12()f x x -=的大致图像是( )【答案】A4 .(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设函数()f x =a R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sin y x =上存在00(,)x y 使得00(())f f y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1,]e (B)1[,-11]e -, (C)[1,1]e + (D)1[-1,1]e e -+ 【答案】A5 .(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已知函数()f x =22,0ln(1),0x x x x x ⎧-+≤⎨+>⎩,若|()f x |≥a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A.(,0]-∞B.(,1]-∞C.[2,1]-D.[2,0]- 【答案】D6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函数()()21=log 10f x x x ⎛⎫+> ⎪⎝⎭的反函数()1=f x -(A)()1021x x >- (B)()1021x x ≠- (C)()21x x R -∈ (D)()210xx -> 【答案】A7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数学(理))已知y x ,为正实数,则A.y x y x lg lg lg lg 222+=+B.y x y x lg lg )lg(222∙=+C.y x y x lg lg lg lg 222+=∙D.y x xy lg lg )lg(222∙=【答案】D8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已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当x >时,21()f x x x=+,则(1)f -= (A) 2- (B) 0 (C) 1 (D) 2 【答案】A9 .(2013年高考陕西卷(理))在如图所示的锐角三角形空地中, 欲建一个面积不小于300m 2的内接矩形花园(阴影部分), 则其边长x (单位m )的取值范围是(A) [15,20] (B) [12,25] (C) [10,30] (D) [20,30] 【答案】C10.(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y =()63a -≤≤的最大值为( ) A.9 B.92C.3【答案】B1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21f x -的定义域为(A)()1,1- (B)11,2⎛⎫- ⎪⎝⎭ (C)()-1,0 (D)1,12⎛⎫⎪⎝⎭【答案】B12.(2013年高考湖南卷(理))函数()2ln f x x =的图像与函数()245g x x x =-+的图像的交点个数为A.3B.2C.1D.0 【答案】B13.(2013年高考四川卷(理))函数231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C14.(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已知函数()()()()222222,228.f x x a x a g x x a x a =-++=-+--+设()()(){}()()(){}{}()12max ,,min ,,max ,H x f x g x H x f x g x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大值,{}min ,p q 表示,p q 中的较小值,记()1H x 得最小值为,A ()2H x 得最小值为B ,则A B -= (A)2216a a -- (B)2216a a +- (C)16- (D)16 【答案】B1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定义域为R 的四个函数3y x =,2x y =,21y x =+,2sin y x =中,奇函数的个数是( )A . 4 B.3C.2D.【答案】C1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数学(理))若函数3()=+b +f x x x c 有极值点1x ,2x ,且11()=f x x ,则关于x 的方程213(())+2()+=0f x f x b 的不同实根个数是 (A)3 (B)4 (C) 5 (D)6 【答案】A17.(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函数0.5()2|log |1x f x x =-的零点个数为(A) 1 (B) 2 (C) 3 (D) 4 【答案】B18.(2013年高考北京卷(理))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与y =e x关于y 轴对称,则f (x )=A.1e x +B. 1e x -C. 1e x -+D. 1e x -- 【答案】D19.(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若函数()21=f x x ax x ++在1,+2⎛⎫∞ ⎪⎝⎭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A)[-1,0] (B)[1,)-+∞ (C)[0,3] (D)[3,)+∞【答案】D 二、填空题20.(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函数2log (2)y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2,)-+∞21.(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方程1313313x x-+=-的实数解为________ 【答案】3log 4x =.22.(2013年高考新课标1(理))若函数()f x =22(1)()x x ax b -++的图像关于直线2x =-对称,则()f x 的最大值是______. 【答案】16.23.(2013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方程28x=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5.(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时,x x x f 4)(2-=,则不等式x x f >)(的解集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___.【答案】()()+∞-,50,526.(2013年高考上海卷(理))设a 为实常数,()y 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97a f x x x=++,若()1f x a ≥+对一切0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87a ≤-.。

高考数学试卷理科00323

高考数学试卷理科00323

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小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已知集合M{﹣1,0,1},N={0,1,2},则M∪N=()A.{0,1} B.{﹣1,0,1,2} C.{﹣1,0,2} D.{﹣1,0,1}2.(5分)已知复数z满足(3+4i)z=25,则z=()A.3﹣4i B.3+4i C.﹣3﹣4i D.﹣3+4i3.(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z=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和n,则m﹣n=()A.5 B.6 C.7 D.84.(5分)若实数k满足0<k<9,则曲线﹣=1与曲线﹣=1的()A.焦距相等B.实半轴长相等C.虚半轴长相等D.离心率相等5.(5分)已知向量=(1,0,﹣1),则下列向量中与成60°夹角的是()A.(﹣1,1,0)B.(1,﹣1,0)C.(0,﹣1,1)D.(﹣1,0,1)6.(5分)已知某地区中小学学生的近视情况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A.200,20 B.100,20 C.200,10 D.100,107.(5分)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l1,l2,l3,l4,满足l1⊥l2,l2⊥l3,l3⊥l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l1⊥l4 B.l1∥l4C.l1与l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l1与l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8.(5分)设集合A={(x1,x2,x3,x4,x5)|xi∈{﹣1,0,1},i={1,2,3,4,5},那么集合A中满足条件“1≤|x1|+|x2|+|x3|+|x4|+|x5|≤3”的元素个数为()A.60 B.90 C.120 D.13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一)必做题(9~13题)9.(5分)不等式|x﹣1|+|x+2|≥5的解集为.10.(5分)曲线y=e﹣5x+2在点(0,3)处的切线方程为.11.(5分)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12.(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osC+ccosB=2b,则=.13.(5分)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10a11+a9a12=2e5,则lna1+lna2+…+lna20=.(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作一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14.(5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1和C2的方程分别为ρsin2θ=cosθ和ρsinθ=1.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1和C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AB上且EB=2AE,AC与DE交于点F,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已知函数f(x)=Asin(x+),x∈R,且f()=.(1)求A的值;(2)若f(θ)+f(﹣θ)=,θ∈(0,),求f(﹣θ).17.(13分)随机观测生产某种零件的某工作厂25名工人的日加工零件个数(单位:件),获得数据如下:30,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49,34,33,43,38,42,32,34,46,39,36.根据上述数据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25,30] 3 0.12(30,35] 5 0.20(35,40] 8 0.32(40,45] n1 f1(45,50] n2 f2(1)确定样本频率分布表中n1,n2,f1和f2的值;(2)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画出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在该厂任取4人,至少有1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30,35]的概率.18.(1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1)证明:CF⊥平面ADF;(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19.(14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Sn=2nan+1﹣3n2﹣4n,n∈N*,且S3=15.(1)求a1,a2,a3的值;(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0.(14分)已知椭圆C:+=1(a>b>0)的右焦点为(,0),离心率为.(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若动点P(x0,y0)为椭圆C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 的轨迹方程.21.(14分)设函数f(x)=,其中k<﹣2.(1)求函数f(x)的定义域D(用区间表示);(2)讨论函数f(x)在D上的单调性;(3)若k<﹣6,求D上满足条件f(x)>f(1)的x的集合(用区间表示).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小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已知集合M{﹣1,0,1},N={0,1,2},则M∪N=()A.{0,1} B.{﹣1,0,1,2} C.{﹣1,0,2} D.{﹣1,0,1}【分析】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集合M{﹣1,0,1},N={0,1,2},∴M∪N={﹣1,0,1,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比较基础.2.(5分)已知复数z满足(3+4i)z=25,则z=()A.3﹣4i B.3+4i C.﹣3﹣4i D.﹣3+4i【分析】根据题意利用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计算求得z 的值.【解答】解:∵复数z满足(3+4i)z=25,则z====3﹣4i,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个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法,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3.(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且z=2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和n,则m﹣n=()A.5 B.6 C.7 D.8【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z的几何意义,进行平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由z=2x+y,得y=﹣2x+z,平移直线y=﹣2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A,直线y=﹣2x+z的截距最小,此时z最小,由,解得,即A(﹣1,﹣1),此时z=﹣2﹣1=﹣3,此时n=﹣3,平移直线y=﹣2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B,直线y=﹣2x+z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由,解得,即B(2,﹣1),此时z=2×2﹣1=3,即m=3,则m﹣n=3﹣(﹣3)=6,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利用z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5分)若实数k满足0<k<9,则曲线﹣=1与曲线﹣=1的()A.焦距相等B.实半轴长相等C.虚半轴长相等D.离心率相等【分析】根据k的取值范围,判断曲线为对应的双曲线,以及a,b,c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当0<k<9,则0<9﹣k<9,16<25﹣k<25,即曲线﹣=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其中a2=25,b2=9﹣k,c2=34﹣k,曲线﹣=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其中a2=25﹣k,b2=9,c2=34﹣k,即两个双曲线的焦距相等,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根据不等式的范围判断a,b,c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5分)已知向量=(1,0,﹣1),则下列向量中与成60°夹角的是()A.(﹣1,1,0)B.(1,﹣1,0)C.(0,﹣1,1)D.(﹣1,0,1)【分析】根据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不妨设向量为=(x,y,z),A.若=(﹣1,1,0),则cosθ==,不满足条件.B.若=(1,﹣1,0),则cosθ===,满足条件.C.若=(0,﹣1,1),则cosθ==,不满足条件.D.若=(﹣1,0,1),则cosθ==,不满足条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计算,根据向量的坐标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5分)已知某地区中小学学生的近视情况分布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A.200,20 B.100,20 C.200,10 D.100,10【分析】根据图1可得总体个数,根据抽取比例可得样本容量,计算分层抽样的抽取比例,求得样本中的高中学生数,再利用图2求得样本中抽取的高中学生近视人数.【解答】解:由图1知:总体个数为3500+2000+4500=10000,∴样本容量=10000×2%=200,分层抽样抽取的比例为,∴高中生抽取的学生数为40,∴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为40×50%=20.故选:A.【点评】本题借助图表考查了分层抽样方法,熟练掌握分层抽样的特征是关键.7.(5分)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l1,l2,l3,l4,满足l1⊥l2,l2⊥l3,l3⊥l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l1⊥l4 B.l1∥l4C.l1与l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l1与l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分析】根据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二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或异面可得,∴l1与l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解答】解:∵l1⊥l2,l2⊥l3,∴l1与l3的位置关系不确定,又l4⊥l3,∴l1与l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故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判定,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空间中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二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或异面.8.(5分)设集合A={(x1,x2,x3,x4,x5)|xi∈{﹣1,0,1},i={1,2,3,4,5},那么集合A中满足条件“1≤|x1|+|x2|+|x3|+|x4|+|x5|≤3”的元素个数为()A.60 B.90 C.120 D.130【分析】从条件“1≤|x1|+|x2|+|x3|+|x4|+|x5|≤3”入手,讨论xi所有取值的可能性,分为5个数值中有2个是0,3个是0和4个是0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解:由于|xi|只能取0或1,且“1≤|x1|+|x2|+|x3|+|x4|+|x5|≤3”,因此5个数值中有2个是0,3个是0和4个是0三种情况:①xi中有2个取值为0,另外3个从﹣1,1中取,共有方法数:;②xi中有3个取值为0,另外2个从﹣1,1中取,共有方法数:;③xi中有4个取值为0,另外1个从﹣1,1中取,共有方法数:.∴总共方法数是++=130.即元素个数为130.故选:D.【点评】本题看似集合题,其实考察的是用排列组合思想去解决问题.其中,分类讨论的方法是在概率统计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也是高考中一定会考查到的思想方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5分.(一)必做题(9~13题)9.(5分)不等式|x﹣1|+|x+2|≥5的解集为(﹣∞,﹣3]∪[2,+∞).【分析】把原不等式去掉绝对值,转化为与之等价的三个不等式组,分别求得每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解答】解:由不等式|x﹣1|+|x+2|≥5,可得①,或②,或③.解①求得x≤﹣3,解②求得 x∈∅,解③求得x≥2.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转化、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10.(5分)曲线y=e﹣5x+2在点(0,3)处的切线方程为y=﹣5x+3..【分析】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切线的斜率,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解答】解;y′=﹣5e﹣5x,∴k=﹣5,∴曲线y=e﹣5x+2在点(0,3)处的切线方程为y﹣3=﹣5x,即y=﹣5x+3.故答案为:y=﹣5x+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属基础题.11.(5分)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为.【分析】根据条件确定当中位数为6时,对应的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从0,1,2,3,4,5,6,7,8,9中任取七个不同的数,有C107种方法,若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则只需从0,1,2,3,4,5,选3个,从7,8,9中选3个不同的数即可,有C63种方法,则这七个数的中位数是6的概率P==,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率的计算,注意中位数必须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比较基础.12.(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osC+ccosB=2b,则=2.【分析】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再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及诱导公式化简,再利用正弦定理变形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将bcosC+ccosB=2b,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sinBcosC+sinCcosB=2sinB,即sin(B+C)=2sinB,∵sin(B+C)=sinA,∴sinA=2sinB,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a=2b,则=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以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熟练掌握正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3.(5分)若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10a11+a9a12=2e5,则lna1+lna2+…+lna20=50.【分析】直接由等比数列的性质结合已知得到a10a11=e5,然后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化简后得答案.【解答】解:∵数列{an}为等比数列,且a10a11+a9a12=2e5,∴a10a11+a9a12=2a10a11=2e5,∴a10a11=e5,∴lna1+lna2+…lna20=ln(a1a2…a20)=ln(a10a11)10=ln(e5)10=lne50=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运算性质,考查对数的运算性质,考查了计算能力,是基础题.(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作一题)【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14.(5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1和C2的方程分别为ρsin2θ=cosθ和ρsinθ=1.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1和C2交点的直角坐标为(1,1).【分析】首先运用x=ρcosθ,y=ρsinθ,将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然后组成方程组,解之求交点坐标.【解答】解:曲线C1:ρsin2θ=cosθ,即为ρ2sin2θ=ρcosθ,化为普通方程为:y2=x,曲线ρsinθ=1,化为普通方程为:y=1,联立,即交点的直角坐标为(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考查极坐标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考查解方程的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AB上且EB=2AE,AC与DE交于点F,则=9.【分析】利用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AB上且EB=2AE,可得=,利用△CDF∽△AEF,可求.【解答】解:∵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AB上且EB=2AE,∴=,∵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CDF∽△AEF,∴=()2=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三角形的面积比,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已知函数f(x)=Asin(x+),x∈R,且f()=.(1)求A的值;(2)若f(θ)+f(﹣θ)=,θ∈(0,),求f(﹣θ).【分析】(1)由函数f(x)的解析式以及f()=,求得A的值.(2)由(1)可得f(x)=sin(x+),根据f(θ)+f(﹣θ)=,求得cosθ 的值,再由θ∈(0,),求得sinθ 的值,从而求得f(﹣θ)的值.【解答】解:(1)∵函数f(x)=Asin(x+),x∈R,且f()=.∴Asin(+)=Asin=A•=,∴A=.(2)由(1)可得 f(x)=sin(x+),∴f(θ)+f(﹣θ)=sin(θ+)+sin(﹣θ+)=2sin cosθ=cosθ=,∴cosθ=,再由θ∈(0,),可得sinθ=.∴f(﹣θ)=sin(﹣θ+)=sin(π﹣θ)=sin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属于中档题.17.(13分)随机观测生产某种零件的某工作厂25名工人的日加工零件个数(单位:件),获得数据如下:30,42,41,36,44,40,37,37,25,45,29,43,31,36,49,34,33,43,38,42,32,34,46,39,36.根据上述数据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如下:分组频数频率[25,30] 3 0.12(30,35] 5 0.20(35,40] 8 0.32(40,45] n1 f1(45,50] n2 f2(1)确定样本频率分布表中n1,n2,f1和f2的值;(2)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画出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3)根据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在该厂任取4人,至少有1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30,35]的概率.【分析】(1)利用所给数据,可得样本频率分布表中n1,n2,f1和f2的值;(2)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可得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3)利用对立事件可求概率.【解答】解:(1)(40,45]的频数n1=7,频率f1=0.28;(45,50]的频数n2=2,频率f2=0.08;(2)频率分布直方图:(3)设在该厂任取4人,没有一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30,35]为事件A,则至少有一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30,35]为事件,已知该厂每人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30,35]的概率为,∴P(A)==,∴P()=1﹣P(A)=,∴在该厂任取4人,至少有1人的日加工零件数落在区间(30,35]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概率的计算,属于中档题.18.(13分)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1)证明:CF⊥平面ADF;(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分析】(1)结合已知又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PC⊥平面ADF,即得所求;(2)由已知数据求出必要的线段的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向量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PD⊥平面ABCD,∴PD⊥AD,又CD⊥AD,PD∩CD=D,∴AD⊥平面PCD,∴AD⊥PC,又AF⊥PC,∴PC⊥平面ADF,即CF⊥平面ADF;(2)设AB=1,在RT△PDC中,CD=1,∠DPC=30°,∴PC=2,PD=,由(1)知CF⊥DF,∴DF=,AF==,∴CF==,又FE∥CD,∴,∴DE=,同理可得EF=CD=,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1),E(,0,0),F(,,0),P(,0,0),C(0,1,0)设向量=(x,y,z)为平面AEF的法向量,则有,,∴,令x=4可得z=,∴=(4,0,),由(1)知平面ADF的一个法向量为=(,1,0),设二面角D﹣AF﹣E的平面角为θ,可知θ为锐角,cosθ=|cos<,>|===∴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为:【点评】本题考查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准确求出相关点的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19.(14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满足Sn=2nan+1﹣3n2﹣4n,n∈N*,且S3=15.(1)求a1,a2,a3的值;(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分析】(1)在数列递推式中取n=2得一关系式,再把S3变为S2+a3得另一关系式,联立可求a3,然后把递推式中n取1,再结合S3=15联立方程组求得a1,a2;(2)由(1)中求得的a1,a2,a3的值猜测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解答】解:(1)由Sn=2nan+1﹣3n2﹣4n,n∈N*,得:S2=4a3﹣20 ①又S3=S2+a3=15 ②联立①②解得:a3=7.再在Sn=2nan+1﹣3n2﹣4n中取n=1,得:a1=2a2﹣7 ③又S3=a1+a2+7=15 ④联立③④得:a2=5,a1=3.∴a1,a2,a3的值分别为3,5,7;(2)∵a1=3=2×1+1,a2=5=2×2+1,a3=7=2×3+1.由此猜测an=2n+1.下面由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n=1时,a1=3=2×1+1成立.2、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ak=2k+1.那么,当n=k+1时,由Sn=2nan+1﹣3n2﹣4n,得,,两式作差得:.∴==2(k+1)+1.综上,当n=k+1时结论成立.∴an=2n+1.【点评】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式,训练了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考查了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计算能力,是中档题.20.(14分)已知椭圆C:+=1(a>b>0)的右焦点为(,0),离心率为.(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若动点P(x0,y0)为椭圆C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 的轨迹方程.【分析】(1)根据焦点坐标和离心率求得a和b,则椭圆的方可得.(2)设出切线的方程,带入椭圆方程,整理后利用△=0,整理出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k1•k2,进而取得x0和y0的关系式,即P点的轨迹方程.【解答】解:(1)依题意知,求得a=3,b=2,∴椭圆的方程为+=1.(2)①当两条切线中有一条斜率不存在时,即A、B两点分别位于椭圆长轴与短轴的端点,P的坐标为(±3,±2),符合题意,②当两条切线斜率均存在时,设过点P(x0,y0)的切线为y=k(x﹣x0)+y0,+=+=1,整理得(9k2+4)x2+18k(y0﹣kx0)x+9[(y0﹣kx0)2﹣4]=0,∴△=[18k(y0﹣kx0)]2﹣4(9k2+4)×9[(y0﹣kx0)2﹣4]=0,整理得(x02﹣9)k2﹣2x0×y0×k+(y02﹣4)=0,∴﹣1=k1•k2==﹣1,∴x02+y02=13.把点(±3,±2)代入亦成立,∴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轨迹方程的相关问题.对于求轨迹方程,最重要的是建立模型求得x和y关系.21.(14分)设函数f(x)=,其中k<﹣2.(1)求函数f(x)的定义域D(用区间表示);(2)讨论函数f(x)在D上的单调性;(3)若k<﹣6,求D上满足条件f(x)>f(1)的x的集合(用区间表示).【分析】(1)利用换元法,结合函数成立的条件,即可求出函数的定义域.(2)根据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解答】解:(1)设t=x2+2x+k,则f(x)等价为y=g(t)=,要使函数有意义,则t2+2t﹣3>0,解得t>1或t<﹣3,即x2+2x+k>1或x2+2x+k<﹣3,则(x+1)2>2﹣k,①或(x+1)2<﹣2﹣k,②,∵k<﹣2,∴2﹣k>﹣2﹣k,由①解得x+1>或x+1,即x>﹣1或x,由②解得﹣<x+1<,即﹣1﹣<x<﹣1+,综上函数的定义域为(﹣1,+∞)∪(﹣∞,﹣1﹣)∪(﹣1﹣,﹣1+).(2)f′(x)===﹣,由f'(x)>0,即2(x2+2x+k+1)(x+1)<0,则(x+1+)(x+1﹣)(x+1)<0 解得x<﹣1﹣或﹣1<x<﹣1+,结合定义域知,x<﹣1﹣或﹣1<x<﹣1+,即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1,﹣1+),同理解得单调递减区间为:(﹣1﹣,﹣1),(﹣1+,+∞).(3)由f(x)=f(1)得(x2+2x+k)2+2(x2+2x+k)﹣3=(3+k)2+2(3+k)﹣3,则[(x2+2x+k)2﹣(3+k)2]+2[(x2+2x+k)﹣(3+k)]=0,∴(x2+2x+2k+5)(x2+2x﹣3)=0即(x+1+)(x+1﹣)(x+3)(x﹣1)=0,∴x=﹣1﹣或x=﹣1+或x=﹣3或x=1,∵k<﹣6,∴1∈(﹣1,﹣1+),﹣3∈(﹣1﹣,﹣1),∵f(﹣3)=f(1)=f(﹣1﹣)=f(﹣1+),且满足﹣1﹣∈(﹣∞,﹣1﹣),﹣1+∈(﹣1+,+∞),由(2)可知函数f(x)在上述四个区间内均单调递增或递减,结合图象,要使f(x)>f (1)的集合为:()∪(﹣1﹣,﹣3)∪(1,﹣1+)∪(﹣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法,以及复合函数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利用换元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高考数学试卷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已知集合{124}A =,,,{246}B =,,,则A B =▲.【答案】{}1,2,4,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0}
A x x
=+=,集合2
{|40}
B x x
=-=,则A B=
I()
(A){2}
-(B){2}(C){2,2}
-(D)∅
2.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表示复数z,则图中表示z的共轭复数的点是()
(A)A(B)B(C)C(D)D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4.设x Z
∈,集合A是奇数集,集合B是偶数集.若命题:,2
p x A x B
∀∈∈,则()
(A):,2
p x A x B
⌝∃∈∉(B):,2
p x A x B
⌝∀∉∉
(C):,2
p x A x B
⌝∃∉∈(D):,2
p x A x B
⌝∃∈∈
5.函数()2sin(),(0,)
22
f x x
ππ
ωϕωϕ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ωϕ的值分别是()
(A)2,
3
π
-(B)2,
6
π
-(C)4,
6
π
-(D)4,
3
π
6.抛物线24
y x
=的焦点到双曲线
2
21
3
y
x-=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A)
1
2
(B
3
(C)1(D3
y
x
D
B
A
O
C
7.函数2
31
x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8.从1,3,5,7,9这五个数中,每次取出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为,a b ,共可得到lg lg a b -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
(A )9 (B )10 (C )18 (D )20
9.节日里某家前的树上挂了两串彩灯,这两串彩灯的第一次闪亮相互独立,若接通电后的4秒内任一时刻等可能发生,然后每串彩灯在内4秒为间隔闪亮,那么这两串彩灯同时通电后,它们第一次闪亮的时刻相差不超过2秒的概率是( ) (A )
14 (B )12 (C )34 (D )78
10.设函数()x f x e x a =+-a R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sin y x =上存在00(,)x y 使得
00(())f f y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e (B )1
[,1]e - (C )[1,1]e + (D )1
[,1]e e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二项式5
()x y +的展开式中,含2
3
x y 的项的系数是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 AD AO 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λ=_________.
13.设sin 2sin αα=-,(
,)2
π
απ∈,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_.
14.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当x ≥0时,2
()4f x x x =-,那么,不等式(2)5f x +<的解集是________ .
15.设12,,,n P P P L 为平面α内的n 个点,在平面α内的所有点中,若点P 到12,,,n P P P L 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 为12,,,n P P P L 点的一个“中位点”.例如,线段AB 上的任意点都是端点,A B 的中位点.则有下列命题:
①若,,A B C 三个点共线,C 在线段上,则C 是,,A B C 的中位点;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点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 ③若四个点,,,A B C D 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且唯一; ④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
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数学社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等差数列{}n a 中,218a a -=,且4a 为2a 和3a 的等比中项,求数列{}n a 的首项、公差及前n 项和.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
2
3
2cos cos sin()sin cos()25
A B B A B B A C ---++=-. (Ⅰ)求cos A 的值;3
5
-
(Ⅱ)若42a =5b =,求向量BA u u u r 在BC uuu
r 方向上的投影.
22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的变量x 在1,2,3,,24⋅⋅⋅这24个整数中等可能随机产生.
(Ⅰ)分别求出按程序框图正确编程运行时输出y 的值为i 的概率(1,2,3)i P i =;
(Ⅱ)甲、乙两同学依据自己对程序框图的理解,各自编写程序重复运行n 次后,统计记录了输出y 的值为
(1,2,3)i i =的频数.以下是甲、乙所作频数统计表的部
分数据.
甲的频数统计表(部分) 乙的频数统计表(部分)
当2100n =时,根据表中的数据,分别写出甲、乙
所编程序各自输出y 的值为(1,2,3)i i =的频率(用分数表示),并判断两位同学中哪一位所编写程序符合算法要求的可能性较大;
(Ⅲ)按程序框图正确编写的程序运行3次,求输出y 的值为2的次数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运行 次数
n 输出y 的
值 为1的频数
输出y 的值 为2的频数 输出y 的值 为3的频数
30
14
6
10




2100 1027 376 697
运行
次数n 输出y 的值 为1的频数 输出y 的值 为2的频数 输出y 的值
为3的频数
30 12
11
7




2100
1051 696 353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柱11ABC A B C -中,侧棱1AA ⊥底面ABC ,12AB AC AA ==,
120BAC ∠=o ,1,D D 分别是线段11,BC B C 的中点,P 是线段AD 的中点.
(Ⅰ)在平面ABC 内,试作出过点P 与平面1A BC 平行的直线l ,说明理由,并证明直线l ⊥平面11ADD A ; (Ⅱ)设(Ⅰ)中的直线l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求二面角1A A M N --的余弦值.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1,0),(1,0)F F -,且椭
圆C 经过点41
(,)33
P .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
(Ⅱ)设过点(0,2)A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点Q 是线段MN 上的点,且222
211
||||||AQ AM AN =+,求点Q 的轨迹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22,0
()ln ,0x x a x f x x x ⎧++<=⎨>⎩
,其中a 是实数.设11(,())A x f x ,22(,())
B x f x 为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
(Ⅰ)指出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Ⅱ)若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A B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且20x <,求21x x -的最小值; (Ⅲ)若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A B 处的切线重合,求a 的取值范围.
1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