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县志
壮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壮族语言文字([广东方言]清远市本地方言详情)
壮族人民的主要交际壮族语言文字([广东方言]清远市本地方言详情)清远,又称“凤城”,广东省地级市,地处北江中上游。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
清远位于广东省中北部,东北接壤韶关市,西南紧靠肇庆市,东南紧邻广州和佛山市。
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为广东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下辖清城、清新2区和佛冈、阳山、连南、连山4县并代管英德、连州2县级市,2018年末,清远市户籍总人口442.9万人,常住人口387.4万人。
《清远市志》(1998-2003)第二十三篇第七章第一节方言种类及其分布一、粤语粤语是市境内第一大汉语方言,使用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9.70%。
粤语有广州话、四会话、阳山话、连山话之分。
广州话主要分布于佛冈四九镇的全部以及龙南、水头、三八、民安、石角、汤塘、龙山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清城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全部,横荷、洲心、石角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大部分地区,东城街道办事处、龙塘镇、银盏林场的少数地区;清新山塘、回澜、浸潭等乡镇及华侨农场的全部,太平、三坑、石马、南冲、龙颈、石坎、禾云、沙河、石潭、桃源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高田、鱼坝等乡镇及笔架林场的部分地区;英德青坑、明迳、岩背、黎溪、九龙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英红、英城、浛洸、大湾、波罗、沙坝、望埠、连江口、水边镇、大洞镇等乡镇的部分地区。
此外,连州市区也说广州话。
四会话主要分布于连州,除大路边、清江、山塘、潭岭等乡镇外,其余乡镇都有使用,其中分布较广的有清水、西岸、东陂、附城、麻步、龙坪、西江等乡镇。
此外,连山小三江、加田两乡镇的部分地区,连南寨岗镇、三江镇的部分地区也说四会话。
阳山话主要分布于阳山阳城、江英、青联、水口、杜步、大崀、小江、犁头、岭背、黄坌、石螺、白莲、杨梅等乡镇。
连山话主要分布于连山北部的吉田、永和、太保、大富、上草等乡镇。
二、客家话客家话是市境内的第二大汉语方言,使用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7.2%。
菌类历史文化介绍
菌类历史文化介绍如下是有关菌类历史文化的介绍:说起美食,鲜美可口的食用菌自然是少不了的。
食用菌是世界最古老的食材之一,仅在我国,食用菌种类就达350多种。
无论是东北的榛蘑、华北的平菇、西北的羊肚菌,还是江浙的香菇、岭南的草菇、云南的牛肝菌,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古人认为食用菌无根无蒂、无体无形,是采纳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而生,因此将其称为“山珍”。
几千年来,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被人们通过千式百样的方式精心烹饪,在满足华夏先民味蕾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饮食文化与饮食风尚流传至今。
菌蕈美味宋人爱宋代商业的快速发展、都市消费的空前高涨,促使宋代经济展现出鼎盛态势。
与之相应的,是饮食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宋代食材原料的数量与种类大幅增加,食品生产与加工工艺亦愈加成熟,烹饪技术日渐臻进,且更加趋于艺术化与审美化,其逐渐形成的饮食文化对后世的饮食行为和饮食习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南宋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食用菌生产的重心由中原向南迁移。
当时浙江庆元菇农吴煜根据前人砍树出菇的经验,总结出了原木砍花法——用一把“砍花斧”,将原木伐倒,在树皮上剁上斧痕,空气中的天然香菇、木耳孢子在斧痕上萌发,在树皮内形成菌丝,经两年以上的培菌管理,形成香菇、木耳。
这种方法以刀痕深浅、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控制真菌生长的密度数量,辅以合乎科学的人工管理和加工工序进行生产,菌菇的产量由此得到大幅度提升。
直至今日,浙南山区种植香菇,依然沿用当时的技术。
人工栽培技术的成熟促进食用菌消费需求旺盛。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羊羔。
”在当时,食用菌被百姓乃至达官贵人认为是上等的美味。
士大夫们常常去城市中各大酒楼消费菌菇美食。
宫廷食用菌烹饪以奢华著称,且烹饪技术十分发达,方法包括油炸、水煮、油煎等多种方法。
不仅是贵族,民间也掀起了一股食用菌饮食潮流。
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以香菇为主料的蕈馒头是不可缺少的主食,苏轼就曾在词中写道:“天下风流笋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草菇的营养介绍
草菇的营养介绍草菇又叫做兰花菇,苞脚菇,南华菇,贡菇,而外国人一般把草菇叫做中国蘑菇。
草菇起源地就在我国广东韶关的南华寺,而人工栽培则源自300年前,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的食用菌品种。
草菇是在20世界30年代左右传到世界各国,虽然时间短,但是草菇是一种很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菌菇类,并且我们国家的草菇产量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
草菇名字的由来草菇主要是生长在腐烂潮湿的稻草中,在福建的《宁德县志》中有记载:“城北瓮窑禾朽,雨后生蕈,宛如星斗丛簇竞吐,农人集而投于市。
”,所以则被叫做草菇。
草菇又被叫做南华菇,是因为是由南华寺的僧人首先发现并且采摘之后食用的,在《英德县志物产略》中有记述:“南华菇:元(原)出曲江南华寺,土人效之,味亦不减北地蘑菇。
”在《广东通志土产篇》旨《舟车闻见录》上也有所记载:“南华菇:南人谓菌为蕈,豫章、岭南又谓之菇。
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
其味不减于北地蘑菇。
”草菇也被叫做兰花菇是因为草菇的肉质比较厚实,味道特别鲜美,味道清香。
草菇还被叫做贡菇,草菇问世的历史算是其他菌菇类中比较短的,在清朝的时候才被南华寺的僧人食用发现,在发现不久之后就成为了皇家宫廷的贡品,被当做御膳,而且有说法是清末时期的慈禧就很喜欢食用草菇,因为草菇曾被当做过贡品,所以也被叫做贡菇。
草菇的营养价值草菇中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草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0.47%-44.47%,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草菇的营养成分。
100克草菇的营养成分如下:碳水化合物:4.3克蛋白质:2.7克膳食纤维:1.6克脂肪:2.24克灰分:0.91克维生素B1:0.08毫克维生素B2:0.34毫克维生素C:207.7毫克维生素E:0.4毫克烟酸:8毫克钾:179毫克钠:73毫克磷:33毫克镁:21毫克钙:17毫克铁:1.3毫克锌:0.6毫克铜:0.4毫克锰:0.09毫克硒:0.02微克热量:23千卡在中医看来草菇性凉,味甘,微咸,不含有毒性,有清暑去热,健脾消食,滋阴补阳等等的功效,草菇中还含有一种异种蛋白物质,能够帮助人体消灭癌变的细胞,并且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大湾的传统经济与传统文化
大湾的传统经济与传统文化大湾镇,旧时称蕉冈乡、大湾区、大湾乡、上游公社、大湾公社,是英德市西北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边隅古埠。
自古以来,大水烟便闻名于世,有《英德县志》记载为证:“石基桥(即现在大湾镇的三拱桥)上通乳源大埔,下通大湾巨市。
”现根据笔者的耳闻目睹,父辈的经历,并多次去大湾进行田野调查,采访一些世居大湾且对大湾历史在一定了解的老人,结合有关的文献数据记载,对大湾的传统社会与乡间民俗文化,试作一粗略的介绍。
一、概述大湾镇位于英德西北部,距离县城60公里,东与石牯塘镇、浛洸镇、张陂镇相邻,南与明迳镇交界,西与岩背镇、阳山县青莲镇接壤,北与青坑镇、波罗镇交界,大湾镇地貌:西南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以河谷平原和盆地为主,其余为丘陵、台地等,地势基本上是四周高中部低。
总面积381.3平方公里,总人口83013人,其中农业人口75920人,圩镇面积3平方公里,有501个自然村,大湾镇交通运输方便,连江(又名小北江)横贯全镇,上行可通阳山、连县,下行可达清远、广州、佛山、东莞等地。
镇上有大小艇40余只,总计运力1000多吨,装卸码头4个。
另外,英阳公路主干线横贯全镇,东行60公里与京广铁路衔接可行全国各地。
大湾镇历史悠久,数百年前,就有本省的南海、三水、佛山、兴宁、清远、佛风、阳山、连州等地的移民来到此地安居谋生。
大湾镇地理环境优越,盛产水稻、玉米、花生、蚕桑、甘蔗、茶叶,大湾有大量的木薯、生姜、荞头、蔬菜、黄豆等。
大湾传说是因为连江(即小北江)流经此地时拐了一个大弯而得名。
从其所处的地域来说,大湾在春秋战国时期当属楚国管辖范畴。
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岭南,建南海郡(据史志载,当时岭南除南雄、始兴二县外,其余俱属南海郡),大湾当属南海郡辖。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广州北部(除南雄始兴外)和湖南南部区域置桂阳郡,其中置有浈阳县和浛洭县。
此时大湾当属浛洭县所辖。
从三国时代的吴国至宋、齐、梁、陈,浛洭先后划归始兴郡、阳山郡属,随复划归南海郡属。
【浈阳峡揽胜二】浈阳峡北江发现 “万人城”遗址
【浈阳峡揽胜二】浈阳峡北江发现“万人城”遗址这里虽然不是旅游热门地,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这里物华天宝、这里民风淳朴、这里山清水秀。
这便是北江畔的浈阳峡与浈阳坊旅游小镇,随着北江边上的浈阳峡发现宋代的“万人城”遗址,使得原本名胜古迹众多,并以河鲜美食著称连江口与浈阳坊旅游小镇越来越引人关注和向往。
我们来到了位于浈阳坊旅游小镇对面的江口咀村背后的小山岗上的遗址发掘地,这里东临北江,南靠连江口,西临连江,北与浈山相接。
据与我们一起同行的英德文化局的朋友李老介绍,遗址选址处在北江与连江两河的交汇处,水路交通十分方便,是两江船只的必经之地。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李老介绍到,文物工作队根据多年的实地考查,在山顶发现一座东西宽35米,南北长70米的近代土围墙,在南面土墙外4米的山腰处发现印纹硬陶。
在山腰因工作取土时切开的断裂面上,显露着延续30米长,厚10至20厘米不等的文化堆积层,出土的遗物有筒瓦、板瓦,均为泥质灰陶。
其中板瓦质较粗,火候不高,素面。
筒瓦质较好,瓦面光滑,布纹里,瓦的两侧有切痕。
还有大小方格纹、米字纹、水波纹等陶片及带横耳的器肩残片。
在山岗隔江相对的南岸小山岗上也发现有陶片,纹饰有方格纹、米字纹和水波纹。
其中有几件水波纹的残片可以拼合为一件平底陶罐的下半部,胎质灰色,表里挂有红色陶衣。
据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江口咀村前南北长200米,宽20米的河岸上发现有绳纹筒瓦、大方格纹硬灰陶片、小方格加戳印硬灰陶片及硬灰陶口沿,素面硬灰陶横耳口沿,其中内壁挂有红色陶衣,水波纹陶片。
在山顶北侧的断面层里采集到方格纹青砖,布纹里的板瓦,同时在山的东侧发现一平台,俗称“烟墩”。
该平台长31米,宽19米,三面是断壁。
江口咀遗址所出土的印纹陶和、板瓦具有明显的汉代特点,特别是筒瓦与中原地区标准汉瓦相同。
因此,该遗址可考证为汉代遗存。
又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志》、《韶州府志》、《英德县志》等史料记载,江口咀在汉初曾置有“洭浦关”和“万人城”。
连阳地区客家人历史文化概述
连阳地区客家人历史文化概述一.客家人主要分布地域及其入迁概略连阳地区客家人主要分布于连阳三县接壤略呈长方形的广大区域,计有连县县城及附城、九陂镇、云涛镇、小水镇、西江镇、朝天镇;阳山县黎埠镇、大崀镇、七拱镇、黄坌镇一部分;连南瑶族自治县县城及三江镇、寨岗镇、寨南镇、估量有人口30——40万人。
客家人最早入居连阳地区的首推五代时期南汉朝的三江人黄损,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品),墓在三江镇境西北部梅花岭上,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汉书》盛称其有王佐之才,他晚年归隐三江故乡时,咏诗曰:“一别尘寰岁月多,归来人事已消磨,唯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今其子孙仍有部分留居三江,蝉联递嬗。
除三江黄姓人外,连阳地区客家人多是在清代时期迁入。
以三江、寨岗两地为例,清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两广总督石琳奏建三江城(三江口寨城),改韶州副总兵为三江协副总兵,并设理瑶同知,驻三江城,城于康熙四十四年竣工。
随着三江城的建立和三江协官兵的入驻,其中大部分官兵后裔留居三江,为构成三江城客家人的主要来源,今三江著姓何、罗、毛、董、肖、钟、杨、张、李等姓,皆为驻军后裔。
还有城西梅村潘姓,是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先后由本县寨南镇、阳山县小江镇、韶关乳源县三地迁入。
寨岗镇曾、罗、李三大姓,皆于清朝期间迁入,曾姓始迁祖九粦公,贡生,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从粤东河源县三篼竹村迁入寨岗安田村,迄今已历十三世,分为四大房,后裔分居安田、山心、金鸡、社墩、铁坑、石坑崀、新埠等处,人丁繁衍,世泽彝伦,约有人丁近万人。
罗姓遵奉达先公为始迁祖,原籍为粤东兴宁县大坪镇人,经辗转经惠阳、台山两县,后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77年)和道光年间先后迁入寨岗高滩坝、石坑崀,分为三大房,后裔分居高滩坝、石坑崀、官坑、独石坝、东昇村、金光村、阳山县黎埠镇大龙村、白石门村、黄坌镇雷村等地,有人丁近万人,蔚为巨族,世泽彝伦。
李姓多于清代嘉庆、乾隆年间从粤东梅县松口迁入,主要分布于官坑村、万角村、金光村等地,其始迁祖皆为梅县李姓同一源流,但支系不同。
谭氏宗祠对联大全
谭氏宗祠对联大全谭氏宗祠分布在“湖北省通山县谭氏宗祠、长来镇五汪村谭氏宗祠”,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谭氏宗祠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谭氏宗祠 (湖北省通山县谭氏宗祠)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有一座建造精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汉族祠堂建筑,它就是远近闻名的谭氏宗祠。
据介绍,这座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宗祠,始建于乾隆戍寅年间(1758年),为谭氏祖人谭计六首捐建造。
宗谱记载:“谭计六首捐百金为合族先声始建”。
宗祠的屋脊上有两条盘虬着的长龙,互相嬉戏着一颗红色的龙珠,四周屋朵点缀着各种水墨山水画,远远望去,整个建筑错落跌宕、浑然有致。
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石门墩和1只姿态威武的石狮子,前墙上还有4个十分别致的石马栓。
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遒劲有力的“谭氏宗祠”四个大字。
在10余米高的前墙顶端有一尊“魁星点斗”的塑像,那是族人冀望多出文人墨客的美好标志,宗祠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广东廉江市青平镇谭氏宗祠谭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老街325国道旁,祠堂座东向西,分上中下三座,为四水归堂格局,谭氏宗祠外墙以红色为主,室内图案雕塑精美,工艺精细,风格独特。
据谭氏老前辈讲最初建造的谭氏宗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谭氏宗祠有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成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和临时指挥中心,并在此顺利举行了多次抗日战争会议,可见“谭氏宗祠”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教育意义。
因文革时期动乱被毁掉没能及时重修,事隔多年后,谭氏宗亲经多方研究最终决定于原地重建祖祠,并于1995顺利竣工,2020年青平镇“谭氏宗祠”被广东省廉江市评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谭氏宗祠四言通用联七龄登第;三策摅奇。
——佚名撰谭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古代“神童”谭昭宝事典。
下联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谭世勋(字彦成,长沙人)事典。
宣猷边塞;锡春土茅。
——佚名撰谭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末长沙人谭世勋,字彦成,元符年间进士,历官郴州教授、秘书省正字。
中国地方志集成目录
目录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 (2)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4)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6)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7)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8)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 (9)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9)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1)安徽府县志辑(全63册)1998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4)福建府县志辑(全80册) 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16)江西府县志辑(全87册)1996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8)山东府县志辑(全95册)2004年南京凤凰出版社 (20)湖北府县志辑(全67册)200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2)湖南府县志辑(全86册)2002年7月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4)广东府县志辑(全51册)2003年上海书店 (26)海南府县志辑(全7册)2001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27)四川府县志辑(全70册)1992.8 成都巴蜀书社 (28)贵州府县志辑(全50册)2006年成都巴蜀书社 (34)西藏府县志辑(全一册)1995年成都巴蜀书社 (36)陕西府县志辑(全57册)2007 南京凤凰出版社 (37)宁夏府县志辑(全9册)2008.12 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甘肃府县志辑(全49册)2009-05凤凰出版社(暂缺内容) (41)青海府縣志輯(全5册)2008年12月鳳凰出版社 (41)台湾府县志辑(全五册)1999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42)乡镇志专辑( 全32 卷共33 冊) 1992年 (42)北京府县志辑(全7册)2002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至三册光绪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附录一卷第四册康熙昌平州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光绪顺天府志十八卷光绪昌平外志六卷第五册康熙宛平县志六卷康熙延庆州志九卷、续补一卷光绪延庆州志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康熙怀柔县新志八卷第六册民国密云县志八卷首一卷民国顺义县志十六卷、首一卷康熙通州志十二卷民国通县志要十卷金士坚修第七册民国平谷县志六卷康熙大兴县志六卷乾隆房山县志一卷民国房山县志八卷民国良乡县志八卷天津府县志辑(全6册)200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一第二册光绪重修天津府志 . 二第三册民国天津县新志第四册民国薊县志 , 乾隆宝坻县志第五册康熙静海县志 , 民国静海县志第六册光绪武清县志 , 光绪宁河县志河北府县志辑(全73册)2006.10上海书店第一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二册乾隆正定府志第三册光绪正定县志第四册光绪获鹿县志、乾隆行唐县新志、同治续修行唐县新志第五册同治灵寿县志、嘉庆束鹿县志、同治续修束鹿县治、民国晋县志第六册康熙藁城县志、光绪藁城县志续補、民国续修藁城县志、光绪直隶赵州志第七册民国高邑县志、雍正井陉县志、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咸丰深泽县志第八册乾隆新乐县志、光绪重修新乐县志、民国重修无极县志第九册乾隆赞皇县志、光绪续修赞皇县志、民国元氏县志、同治藁城县志第十册咸丰平山县志、光绪续修平山县至、光绪平山县续志、民国宣化县新志第十一册乾隆宣化府志第十二册乾隆赤城县志、同治赤城县续志、民国龙关县志、光绪怀来县志第十三册光绪蔚州志、民国张北县志第十四册道光保安州志、光绪保安州续志、民国怀安县志第十五册民国阳原县志、民国万全县志、民国隆化县志第十六册道光承德府志第十七册第十八册光绪永平府志第十九册光绪永平府志第二十册民国迁安县志、民国昌黎县志、民国卢龙县志第二十一册康熙玉田县志、光绪玉田县志、民国临榆县志第二十二册康熙遵化州志、光绪遵化通志第二十三册光绪抚宁县志、光绪乐亭县志、民国安次县志第二十四册民国滦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丰润县志、光绪丰润县志、康熙三河县志、民国三河县新志第二十六册同治霸州志、民国霸县新志第二十七册民国香河县志、乾隆永清县志、光绪续永清县志第二十八册民国固安县志、光绪大城县志第二十九册民国文安县志、民国清苑县志第三十册光绪保定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涞水县志、光绪定兴县志第三十二册第三十三册民国涿县志、民国容城县志第三十四册道光安州志、乾隆新安县志第三十五册光绪蠡县志、乾隆博野县志、民国定县志第三十六册同治阜平县志、光绪唐县志、光绪广昌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直隶易州志、民国新城县志第三十八册民国雄县新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民国高阳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祁州志、光绪祁州续志、光绪重修曲阳县志第四十册民国望都县志、民国完县新志、民国满城县志略第四十一册乾隆河间府新志、乾隆河间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沧县志第四十三册康熙盐山县志、民国盐山新志、乾隆肃宁县志第四十四册康熙吴桥县志、光绪吴桥县志、乾隆衡水县志第四十五册光绪东光县志、民国交河县志第四十六册康熙青县志、民国青县志、雍正阜城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南皮县志、乾隆饶阳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任丘县志、道光任丘县志续编第四十九册康熙献县志、民国献县志第五十册民国景县志第五十一册嘉庆枣强县志、枣强县志補正、康熙安平县志第五十二册同治深州风土记、道光武强县志重修第五十三册同治武邑县志、民国冀县志、雍正魏县志第五十四册雍正故城县志、光绪续修故城县志第五十五册光绪广平府志第五十六册光绪广平府志、民国广平县志第五十七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八册咸丰大名府志第五十九册民国大名县志第六十册康熙元城县志、同治续修元城县志、民国邯郸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永年县志、顺治曲周县志、同治曲周县志第六十二册雍正馆陶县志、民国续修馆陶县志、嘉庆涉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成安县志、民国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鸡泽县志、民国武安县志第六十五册民国肥乡县志、光绪临漳县志第六十六册民国磁县县志、民国刑台县志、民国宁晋县志第六十七册乾隆顺德府志、民国柏乡县志第六十八册乾隆隆平县志、光绪唐山县志、民国任县志第六十九册民国南宫县志、光绪钜鹿县志第七十册康熙沙河县志、民国沙河县志、民国威县志第七十一册康熙临城县志、道光内邱县志、民国新河县志第七十二册民国清河县志、同治平乡县志第七十三册民国广宗县志、康熙南和县志、光绪南和县志山西府县志辑(全70册)2005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乾隆太原府志(一)第二册乾隆太原府志(二) 道光阳曲县志道光太原县志第三册光绪续太原县志第四册乾隆大同府志第五册道光大同县志光绪天镇县志第六册崇祯山阴县志第七册雍正阳高县志第八册乾隆广灵县志第九册雍正朔平府志第十册民国马邑县志光绪左云县志雍正朔州志第十一册乾隆宁武府志咸丰续宁武府志光绪代州志第十二册乾隆忻州志光绪忻州志第十三册雍正定襄县志光绪定襄县补志第十四册光绪五台新志乾隆崞县志光绪续修崞县志第十五册道光繁峙县志光绪繁峙县志乾隆保德县志第十六册同治河曲县志同治榆次县志光绪榆次县续志第十七册光绪平遥县志第十八册民国昔阳县志第十九册乾隆太谷县志民国太谷县志第二十册嘉庆灵石县志民国灵石县志第二十一册光绪平定州志光绪平定州志补第二十二册光绪盂县志光绪寿阳县志第二十三册乾隆兴县志光绪兴县续志光绪祁县志第二十四册乾隆介休县志嘉庆介休县志第二十五册康熙永宁州志光绪交城县志乾隆孝义县志第二十六册光绪汾阳县志雍正石楼县志第二十七册乾隆汾州府志第二十八册康熙文水县志光绪文水县志乾隆长治县志第二十九册光绪长治县志乾隆应州续志第三十册乾隆潞安府志(一)第三十一册乾隆潞安府志(二) 康熙宁乡县志民国临县志第三十二册雍正泽州府志(一)第三十三册雍正泽州府志第三十四册民国襄垣县志第三十五册道光壶关县志康熙黎城县志光绪黎城县续志第三十六册乾隆高平县志同治高平县志光绪续高平县志第三十七册乾隆凤台县志光绪凤台县续志第三十八册乾隆阳城县志同治阳城县志光绪续阳城县志第三十九册乾隆沁州志光绪沁州复续志第四十册雍正沁源县志光绪沁源县续志民国沁源县志第四十一册乾隆武乡县志民国武乡县志光绪潞城县志第四十二册民国平顺县志乾隆陵川县志第四十三册民国重修安泽县志光绪屯留县志第四十四册光绪汾西县志雍正平阳府志(一)第四十五册雍正平阳府志(二) 光绪吉州全志第四十六册乾隆临汾县志民国临汾县志第四十七册民国永和县志光绪翼城县志第四十八册乾隆新修曲沃县志乾隆续修曲沃县志第四十九册光绪续修曲沃县志民国新修曲沃县志第五十册民国襄陵县新志乾隆蒲县志光绪蒲县续志第五十一册民国洪洞县志民国洪洞县水利志补第五十二册道光赵城县志道光太平县志(一)第五十三册道光太平县志(二) 光绪太平县志第五十四册道光直隶霍州志光绪续刻直隶霍州志第五十五册同治浮山县志光绪浮山县志第五十六册民国浮山县志光绪解州志第五十七册乾隆乡宁县志第五十八册民国解县志第五十九册光绪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第六十册乾隆闻喜县志第六十一册光绪垣曲县志乾隆绛县志光绪绛县志 *第六十二册光绪河津县志同治稷山县志第六十三册光绪续修稷山县志第六十四册民国芮城县志乾隆解州平陆县志光绪平陆县续志第六十五册光绪夏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蒲州府志第六十七册光绪永济县志第六十八册光绪虞乡县志民国虞乡县新志第六十九册乾隆荣河县志民国荣河县志第七十册民国万泉县志辽宁府县志辑(全23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宣统承德县志书/(清)都林布修;(清)李巨源,徐守常纂;(清)金正元增修;(清)张子瀛,闻鹏龄增纂民国沈阳县志/赵恭寅修;曾有翼等纂宣统新民府志/(清)管凤苏纂修民国新民县志/王宝善修;张博惠纂民国辽中县志/徐维淮修;李植嘉等纂第二至四册康熙辽阳州志/(清)杨镳修;(清)施鸿纂民国辽阳县志/裴焕星,王煜斌修;白永贞等纂光绪辽阳乡土志/(清)洪汝冲修;(清)白永贞编第五至六册光绪海城县志/(清)管凤和龢,陈艺等修;(清)张文藻等纂民国海城县志/廷瑞,孙绍宗修;张辅相纂第七至八册民国抚顺县志/张克湘修;周之桢纂民国海城县志/陈荫翘,常守陈修;戚星岩纂第九册宣统怀仁县志/(清)马俊显修;(清)刘熙春等纂民国桓仁县志/侯锡爵修;罗明述纂民国续修桓仁县志/常荷禄修;赵国栋纂第十册宣统抚顺县志略/(清)赵宇航,(清)程廷恒修;(清)黎镜蓉等纂民国兴京县志/沈国冕,苏显扬修;苏民等纂宣统昌图府志/(清)洪汝冲纂修民国昌图县志/程道元修;续文金纂宣统康平县乡土志/(清)李绍纲等编康熙铁岭县志/(清)贾弘文修;(清)董国祥纂;(清)李廷荣补辑第十一册民国铁岭县志/陈艺修;蒋龄益,郑沛纶纂民国铁岭县志/黄世芳,俞荣庆修;陈德懿等纂民国铁岭县续志/杨宇齐修;张嗣良纂第十二册万历开原图说/(明)冯瑗纂康熙开原县志/(清)刘起凡修;(清)周志焕纂民国开原县志/李毅修;王毓琪纂民国西丰县志/萧德润修;张思书纂;曹肇元补修;希廉等补纂第十三册康熙盖平县志/(清)骆云纂修民国盖平县志/石秀峰,辛广瑞修;王郁云纂光绪盖平县乡土志/(清)张国珍编民国盖平县乡土志/章运熺修;崔正峰,郭春藻纂光绪盘山厅乡土志/(清)柴朴编民国复县志略/程廷恒修;张素纂第十四册民国凤城县志/马龙潭,沈国冕等修;蒋龄益纂民国庄河县志/廖彭,李绍阳修;宋抡元等纂第十五册咸丰岫岩志略/(清)台隆阿修;(清)李翰颖纂民国岫岩县志/刘景文,高乃济修;郝玉璞纂民国宽甸县志略/程廷恒修;陶牧纂宣统彰武县志/(清)赵炳荣纂修第十六册民国安东县志/关定保等修;于云峰等纂康熙锦州府志/(清)刘源溥,(清)孙成修;(清)范勋纂康熙锦县志/(清)王奕曾修;(清)范勋等纂民国锦县志略/王文藻修;陈善格,朱显廷纂第十七至二十一册民国义县志/赵兴德等修;薛俊升,王鹤龄等纂康熙广宁县志/(清)项蕙修;(清)范勋纂光绪广宁县乡土志/(清)萧春雨编康熙宁远州志/(清)冯昌奕等修;(清)范勋纂民国兴城县志/恩麟,王恩士修;杨荫芳等纂第二十二册民国北镇县志/王文璞等修;吕中清纂;杨焕文续修;刘振翮续纂民国建平县志/田万生修;张滋大纂民国锦西县志/张鉴唐,刘焕文修;郭逵等纂第二十三册民国绥中县志/文镒修;范炳勋等纂民国朝阳县志/周铁铮修;沈鸣诗等纂乾隆塔子沟纪略/(清)哈达清格纂吉林府县志辑(全10册)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第一册民国长春县志/张书翰,马仲援修;赵述云,金毓绂纂民国德惠县乡土志/石绍廉编民国双阳县乡土志/吉人修;吴荣桂,陈永奉纂光绪打甡乌拉乡土志/(清)打甡乌拉总管衙门纂修第二册民国农安县志/郑士纯修;朱衣点纂民国延吉县志/吴录贞修;周维桢纂第三册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民国磐石县乡土志/姚祖训修;毛祝民纂民国珲春县乡土志/林珪修;徐宗伟纂宣统辉南厅志/(清)薛德履修;(清)张见田,于龙辰纂民国辉南县志/白纯义修;于凤桐等纂第四册民国辉南风土调查录/王瑞之编民国安图县志/马空群,陈国钧等修;孔广泉,臧文源纂光绪柳河县乡土志/(清)邹铭勋,奎斌编民国通化县志/李春雨,李镇华修;邵芳龄等纂第五册光绪通化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临江县志/刘维清,张之言修;罗宝书,邱在官纂民国临江县乡土志/俞荣庆编民国抚松县志/张元俊修;车焕文纂宣统西安县志略/(清)雷飞鹏等修;(清)段盛梓等纂光绪西安县乡土志/(清)孟宪彝,(清)金正元编第六册光绪海龙府乡土志/(清)海龙府劝学所编民国海龙县志/白永贞纂修民国海龙县志/王永恩修;王春鹏纂第七册民国辑安县志/刘天成,苏显扬修;张拱垣,于云峰纂光绪辑安县乡土志/(清)吴光国修;(清)于会清纂民国双山县志/李筠生修;李安仁纂民国双山县乡土志/牛尔裕编光绪东平县乡土志/(清)赵国熙编宣统奉天省靖安县志/(清)朱佩兰纂修光绪靖安县乡土志/(清)赵炳南编第八册宣统长白汇征录/(清)张凤台等修;(清)刘龙光,王大经纂民国怀德县志/赵亨萃,李宴春等修;赵晋臣,孙云章等纂光绪怀德县乡土志/(清)孙云章编光绪怀德县乡土志续补/(清)孙云章编宣统辽源州志书/(清)佚名纂民国辽源县乡土志/佚名纂第九册光绪奉化县志/(清)钱开震修;(清)陈文焯纂光绪奉化县乡土志/(清)陈嘉言编民国梨树县志/佚名纂民国梨树县志/包文俊修;李溶纂;曲廉本续修;范大全续纂民国奉天省洮安县志略/蒋国铨纂修光绪开通县乡土志/(清)忠林编第十册民国东丰县志/邢麟章,王瀛杰修;李耦纂光绪洮南府乡土志/(清)孙宝瑨编宣统安广县乡土志/(清)佚名编民国大赍县志/于英蕤纂修民国镇东县志/陈占甲修;周渭贤纂光绪伯都讷乡土志/(清)伯英纂修民国扶余县志/张其军纂修黒龙江府县志辑(全10册) 2006年南京凤凰出版社黑龙江府县志辑1 宣统呼兰府志/(清)黄维翰纂修民国双城县志/高文垣等修;张鼒铭等纂民国双城县乡土志/魏绍周修;温广泰纂黑龙江府县志辑2 民国呼兰县志/廖飞鹏修;柯寅纂光绪阿勒楚喀乡土志/(清)廖飞鹏编黑龙江府县志辑3 民国吉林方正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宾县志/赵汝梅,德寿等修;朱衣点等纂民国珠河县志/孙荃芳修;宋景文纂黑龙江府县志辑4 民国绥化县志/常荫廷修;胡镜海等纂民国望奎县志/严兆霖修;张玉书等纂民国庆城县志/佚名纂修民国青冈县志/兆麟纂修民国安达县志/佚名纂黑龙江府县志辑5 -6 民国宁安县志/王世选修;梅文昭纂民国安达县志/高芝秀修;潘鸿威纂民国肇州县志略/张樾纂修康熙宁古塔志/(清)方拱乾纂修康熙宁古塔纪略/(清)吴桭臣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7 光绪三姓志/(清)佚名纂修民国吉林依兰县志/杨步墀纂修民国宝清县志/齐耀珷修;韩大光纂黑龙江府县志辑8 民国汤原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桦川县志/郑士纯,朱衣点等纂修黑龙江府县志辑9 民国拜泉县志/张霖如修;胡乃新等纂民国林甸县志略/伊双庆纂修民国依安县志/梁岩修;何士举纂民国讷河县志/崔福坤修;丛绍卿纂黑龙江府县志辑10 民国瑷珲县志/孙蓉图修;徐希廉纂民国黑龙江通北设治局通志/熊良弼纂修民国嫩江县志/赵富安纂修民国布特哈志略/孟定恭纂民国景星县状况/佚名编上海府县志辑(全10册)1991年6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松江府志(一)第二册嘉庆松江府志(二)第三册光绪松江府续志第四册民国上海县志光绪重修华亭县志重修华亭县志拾补校讹第五册乾隆娄县志光绪娄县续志光绪南汇县志民国南汇县续志第六册光绪青浦县志民国青浦县续志第七册民国川沙县志康熙嘉定县志康熙嘉定县续志第八册光绪嘉定县志民国嘉定县续志第九册光绪宝山县志民国宝山县续志民国宝山县再续志光绪重修奉贤县志第十册光绪金山县志康熙崇明县志民国崇明县志江苏府县志辑(全68册)1991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第一册嘉庆新修江宁府志第二册同治续纂江宁府志第三册道光上元县志第四册同治上江两县志第五册光绪浦埤乘光绪靖江县志第六册光绪六合县志民国六合县续第七册同治苏州府志(一)第八册同治苏州府志(二)第九册同治苏州府志(三)第十册同治苏州府志(四)第十一册民国吴县志(一)第十二册民国吴县志(二)第十三册乾隆长洲县志第十四册乾隆元和县志第十五册道光崑新两县志第十六册光绪崐新两县续修合志(一)第十七册光绪崑新两县续修合志第十八册宣统太仓州镇洋县志第十九册民国镇洋县志雍正昭文县第二十册光绪吴江县续志乾隆吴江第二十一册康熙常熟县志第二十二册光绪常昭合志稿第二十三册乾隆震泽县志震泽县志续第二十四册光绪无锡金匮县志第二十五册光绪江陰县志第二十六册民国江陰县续志第二十七册乾隆镇江府志(一)第二十八册乾隆镇江府志(二)第二十九册光绪丹徒县志(一)第三十册光绪丹徒县志(二)第三十一册光绪丹阳县志民国应阳县第三十二册嘉庆溧阳县志光绪溧阳县第三十三册民国重修金壇县志光绪溧第三十四册民国高淳县志乾隆句容县第三十五册光绪续纂句容县志第三十六册康熙常州府志第三十七册光绪武進阳湖县志第三十八册光绪武阳志馀第三十九册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第四十册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光宣_ 第四十一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一)第四十二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二)第四十三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一)第四十四册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二)第四十五册道光重修仪徵县志第四十六册嘉庆高郵州志道光续增高第四十七册光绪再续高郵州志民国三第四十八册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民国续_第四十九册民国宝應县志第五十册道光泰州志泰州新志刊谬民国续泰泰州志第五十一册光绪泰兴县志宣统泰兴县第五十二册光绪通州直隸州志第五十三册民国南通县图志光绪海第五十四册光绪淮安府志第五十五册同汉重修山阳县志民国续第五十六册光绪安东县志民国泗阳县第五十七册民国重修沐阳县志乾隆重第五十八册光绪盱眙县志稿民国宿遷_第五十九册光绪盐城县志民国续修盐第六十册民国阜宁县新志嘉庆东臺第六十一册同治徐州府志第六十二册民国铜山县志第六十三册民国沛县志咸丰邳州志第六十四册嘉庆海州直隸州志道光云第六十五册光绪丰县志光绪睢宁县志第六十六册乾隆江都县志嘉庆江都县第六十七册光绪江都县志民国江都县第六十八册民国泰县志稿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册民国杭州府志. 一第二册民国杭州府志. 二第三册民国杭州府志. 三第四册康熙钱塘县志嘉庆钱塘县志补第五册康熙仁和县志嘉庆余杭县志光绪余杭县志稿第六册光绪富阳县志富阳县新旧志校记富阳县新志补正民国昌化县志第七册宣统临安县志临安县志补第八册光绪严州府志第九册民国建德县志民国寿昌县志第十册光绪於潜县志光绪淳安县志民国遂安县志第十一册康熙萧山县志第十二册光绪嘉兴府志. 一第十三册光绪嘉兴府志. 二第十四册光绪嘉兴府志. 三第十五册光绪嘉兴县志第十六册民国鄞县通志. 一第十七册民国鄞县通志. 二第十八册民国鄞县通志. 三康熙鄞县志第十九册乾隆桐庐县志光绪重修嘉善县志校勘光绪嘉善县志剳记第二十册光绪平湖县志民国平湖县续志第二十一册康熙海盐县志海盐县志补遗光绪海盐县志第二十二册民国海宁州志稿第二十三册光绪桐乡县志第二十四册同治湖州府志. 1第二十五册同治湖州府志. 2第二十六册光绪石门县志光绪乌程县志第二十七册光绪分水县志民国续修分水县志光绪归安县志第二十八册同治长兴县志民国德清县新志第二十九册同治安吉县志道光武康县志第三十册同治孝丰县志雍正宁波府志第三十一册光绪奉化县志民国奉化新志万历秀水县志康熙秀水县志第三十二册民国天台县志稿第三十三册民国象山县志象山县志文存疑第三十四册民国南田县志民国镇海县志镇海县新志备稿第三十五册光绪慈溪县志. 1第三十六册光绪慈溪县志. 2。
关于谭氏宗祠对联大全
关于谭氏宗祠对联大全据谭氏老前辈讲最初建造的谭氏宗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谭氏宗祠有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这是一篇关于谭氏宗祠对联大全,供您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谭氏宗祠 (湖北省通山县谭氏宗祠)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有一座建造精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汉族祠堂建筑,它就是远近闻名的谭氏宗祠。
据介绍,这座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宗祠,始建于乾隆戍寅年间(1758年),为谭氏祖人谭计六首捐建造。
宗谱记载:“谭计六首捐百金为合族先声始建”。
宗祠的屋脊上有两条盘虬着的长龙,互相嬉戏着一颗红色的龙珠,四周屋朵点缀着各种水墨山水画,远远望去,整个建筑错落跌宕、浑然有致。
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石门墩和1只姿态威武的石狮子,前墙上还有4个十分别致的石马栓。
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遒劲有力的“谭氏宗祠”四个大字。
在10余米高的前墙顶端有一尊“魁星点斗”的塑像,那是族人冀望多出文人墨客的美好标志,宗祠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广东廉江市青平镇谭氏宗祠谭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老街325国道旁,祠堂座东向西,分上中下三座,为四水归堂格局,谭氏宗祠外墙以红色为主,室内图案雕塑精美,工艺精细,风格独特。
据谭氏老前辈讲最初建造的谭氏宗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谭氏宗祠有着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成了抗日革命根据地和临时指挥中心,并在此顺利举行了多次抗日战争会议,可见“谭氏宗祠”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教育意义。
因文革时期动乱被毁掉没能及时重修,事隔多年后,谭氏宗亲经多方研究最终决定于原地重建祖祠,并于1995顺利竣工,2020年青平镇“谭氏宗祠”被广东省廉江市评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谭氏宗祠四言通用联七龄登第;三策摅奇。
——佚名撰谭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古代“神童”谭昭宝事典。
下联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谭世勋(字彦成,长沙人)事典。
宣猷边塞;锡春土茅。
上联典指北宋末长沙人谭世勋,字彦成,元符年间进士,历官郴州教授、秘书省正字。
省志办陈强主任分别到茂名市、珠海市调研
澳 门地方 志工作小组来粤调研考察
7 月1 8 — 1 9 日.澳 门特 区政 府社 会 文 化 司司 长办 公 室 主任 张 素梅 率 澳 门地 方 志 工 作小 组 ( 以下简 称 工 作 小组 )一 行 1 0 人 ,来 我省 调研 考察 地方 志书 编修 。受 常务 副省 长徐 少华 委托 .省政 府 副秘 书长杨 绍森 会 见 工作 小组 ,介 绍广东 省地 方志 工作情 况 1 8 至1 9日上 午 ,工作小 组 前往 广州 、中山 、珠 海等 市地 方 志办
页 ; 第8 8 4 页。
⑩ 《 博 罗县 志》 ,中华书局2 0 0 1 年版 ,第6 4 3 页。 ⑩ 《 珠 海市 志》,珠海出版社2 0 0 1 版,第8 9 1 页、5 3 4 页。 ⑨ 《 番 禺县 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 9 9 5 - g版第4 2 5 、7 5 3 页。 ④ 《 三水县 志》,广 东人 民出版社 1 9 9 5 年版 ,第7 4 1 页。
广州市地方志办省志办陈强主任分别到茂名市珠海市调研7月1012日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强率队到茂名市茂南区信宜市化州市和电白县调研了解第二轮修志综合年鉴编纂地方志资料年报工作以及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情况
2 0 1 3年 第 4明 ・ 遐第 5 8明
⑩◎ 《 英德 县志》,广 东人 民 出版社2 0 0 6 年版 ,第7 6 2
求 了各市县 区对 省地 方 志办在 实践 群众 路线 落实作 风建 设方 面 的意见 和建 议 。
7 月1 7 ~ 1 8日,陈 强 主任 率 队到 珠海 市 、金 湾 区 和香 洲 区调 研 ,了解 第 二 轮 修 志 、综合 年鉴 编 纂 、地 方志 资料 年报 工作 以及地 方志 资源 开发 利用 等情 况 。珠 海 市副市 长 龙广艳 、金湾 区委 常委兼 区党 政办 主 任
清远地区汉语方言研究综述
清远地区汉语方言研究综述曾建生【摘要】清远地区汉语方言不时有一些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与广东其他地区方言研究现状相比,该地区汉语方言的描写和阐释性研究均有一定差距.境内多种汉语方言杂处,宜从语言接触视角,对其诸种汉语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期刊名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0)004【总页数】7页(P26-32)【关键词】清远地区;汉语方言;研究【作者】曾建生【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社会科学部,广东广州5107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本文所说的“清远地区”,是指目前广东省地级行政区域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包括2区(清城区、清新区)4县(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以及所代管的2市(英德市、连州市),共8个县级行政单位,总面积1915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为广东最大的地级市。
该地区语言资源丰富,既有汉语,也有瑶语、壮语等少数民族语。
境内汉语方言主要有粤语(白话)、客家话、土话、闽语、西南官话、湘语等,其中粤语为其第一大汉语方言,使用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
清远周边地区语言也较为复杂。
其东北及东部与韶关市的乳源瑶族自治县、曲江区、翁源县、新丰县接壤,南部分别与广州市的从化区及花都区、佛山市的三水区相连,西南部与肇庆市的四会市、广宁县、怀集县为邻,西北及北部分别与广西贺州市、湖南永州市及郴州市交界。
这些毗邻的省内外地区的汉语方言或次方言,自东北起按顺时针方向罗列,主要有客家话、广府粤语、勾漏片粤语、西南官话、桂北湘南韶关土话、湘语等。
可以说,境内外这种语言生活状况既是该地区汉语方言研究的优势所在,同时又是一种不小的挑战,如同多种金属矿石共生,开采利用绝非易事。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
以下先对该地区汉语方言的已有研究成果略作梳理,再提出一些研究设想。
历代典籍中未曾发现对清远地区汉语方言成系统的记载。
英德市历史文化遗址与习俗
文峰塔
• 文峰塔 位于英德县城北 江东岸的台地上。一塔高 耸,显出傲然屹立的雄姿。 此塔为楼阁式砖塔,坐南 向北。八角九层,高约 48.5米,每层均有8个船篷 式券门,东南西北4门均 通塔心,其余4门为外壁, 有塔刹。1958年列为英德 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笔塔和文昌塔
• 文笔塔 位于英德岩背镇 • 北面约3公里处。为五层 八角实心砖塔,高9.3米 (不计塔刹),坐南向北, 首层高2.15米,周长9.3米, 砾石筑造,灰浆砌缝,外 抹灰后饰砖纹。正面和西 面各有一个小佛龛,正面 有对联一副,现仅存上联 “天辟文昌府”五字。上 以双砖叠涩出檐,砖已风 化碎落,以上各层递减, 有葫芦状塔刹。 文昌塔 位于英德九龙区 金造村东南2公里的水边 河岸山坡上,坐南向北。 为平面六角形三层楼阁式 空心砖塔。此塔为青砖建 筑,高12米,圆门,第一 层高4.3米,正面边3.38米, 其余五面为3.28米,墙厚 0.8米,建筑面积为30平方 米。据建筑结构和特点考, 建于清代末年,此塔虽小, 但玲珑剔透。是县内目前 惟一尚存的清代塔。
南山摩崖石刻
• 英德 南山摩崖石刻 位于英德县英 城镇南郊一公里的南山。南山由大 小十八个山峰组成。南朝梁中大通 五年(533年)在山脚建有“万寿 寺”,寄寓寿比南山之吉祥而得名。 唐宋时期南山建有亭台楼阁等32个 景点,吸引着历代游人赋诗题刻留 念。唐元和六年(811年)贞阳县令 侯著为南山景点“涵晖洞”题名石 刻,是南山第一题摩崖石刻。从唐 代至民国,南山摩崖石刻原有140多 题,现存106题。其中唐代5题,宋 代59题,明代11题,清代9题,民国 2题,年代不明的20题。内容有题 名、题记、题字与诗刻,以诗刻为
牛栏洞遗址
• 1983年,英德县文物普查队 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文物普查 时发现了牛栏洞遗址。1996 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英 德市文化局、市志办、博物 馆等单位的文物考古工作者 对英德市境内的重点文物遗 存进行了复查,并对牛栏洞 遗址进行试掘,清理第1~4地 点的堆积,布探方T1~T4, 发掘面积约20平方米,获得 了一批打制石器、少量磨制 石器和陶片以及大量的动物 骨骼,确认这是一处具有重 要意义的距今1万年前后的史 前时期洞穴文化遗存。
广东韶关特产-----罗坑茶
⼴东韶关特产-----罗坑茶简介罗坑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东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樟市镇,罗坑茶历史悠久,茶⽂化的形成与发展可谓源远流长,是⼴东最早的熟茶。
品质特性:罗坑茶浓醇回⽢,浓⽽不涩,郁⽽不腻,余味回⽢。
罗坑茶为条形茶,外形⾊泽红褐,带烟⽕味陈⾹,汤⾊红浓明亮,滋味浓醇回⽢,泡饮后存放2~3天也不会产⽣异味或馊酸味。
据当地的茶农介绍,天⽓好时做出来的茶叶,还有特殊的蜜⾹、兰花⾹味。
此外,放凉后的茶,⽐刚刚冲泡出来的热茶味道更⾹浓。
相传罗坑茶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当地世代种茶的瑶胞,感冒发烧拿茶叶加盐泡⽔洗澡就可治愈。
历史⽂化⽂献记载唐代陆⽻所著《茶经》记载:“岭南茶产于韶州”;清道光绪年间进⼠黄培嵘等⼈编修的《英德县志》中记载:“茶产罗坑、⼤埔、乌泥坑者,⾹古味醇,如朴茂之⼠,真性⾃然殊俗”;《韶州府志》中记载的:“茶产罗坑、⼤埔、乌泥坑者,⾊红味醇,经宿不变”;《曲江县志》记载:“罗坑茶,⾊红味醇,经宿不变,功专消暑” 。
做法加⼯⼯艺其⼯艺特殊为:杀青--揉捻--烘⼲--渥堆--蒸茶--揉捻--⼲燥--⽑茶。
杀青:采⽤直径90厘⽶的⼤铁锅进⾏杀青,杀青温度160~(2~180%:之间。
每锅投叶量1.5公⽄~2公⽄,先扬后闷,扬闷结合,杀青⾄梗叶柔软时即出锅,全程杀青时间约6-8分钟。
揉捻:采⽤布袋⽤脚搓揉。
杀青叶出锅后趁热装⼊布袋,⽤纽结法将布袋⼝纽结。
然后⽤脚搓揉,适时翻动布袋⽅向,直⾄将茶搓揉成条形后将揉捻叶倒⼊⽵帘上摊凉。
如果发现揉捻叶条索不理想,则⽤⼿将茶抛散后将粗⽼、条索不紧结之茶再装⼊布袋搓揉⼀阵⼦,直⾄将茶条搓揉成条状时为⽌。
烘⼲:烘⼲采⽤烘房明⽕进⾏。
烘房四周墙体⽤黄泥冲压⽽成,房顶⽤杉⽊树⽪、⽑⽵⽚当⽡构筑⽽成。
约存离地⾯2.2⽶的地⽅⽤杉树作横梁⽀承,横梁上铺上⽵帘。
烘茶时,将茶均匀地铺散在⽵帘上,茶少时铺的厚度约2厘⽶。
茶多时达3-4厘⽶;燃料采⽤松树、樟树、枫树等杂⽊,每间烘房堆放3~6堆燃料,明⽕燃烧,烘⼲时间2~3天。
广东省县志目录
广东省县志目录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万江区志》2010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东城区志》2011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南城区志》2015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79-2000》上册2013版.pdf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79-2000》下册2013版.pdf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79-2000》中册2013版.pdf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志》1995版.pdf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莞城志》2011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东区志》2014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南区志》2017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1979-2005》上册2012版.pdf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1979-2005》下册2012版.pdf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上册1997版.pdf广东省中山市《中山市志》下册1997版.pdf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志》2011版.pdf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云城区志1979-2000》2012版.pdf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市志》2012版.pdf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志1979-2003》2012版.pdf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城区志1984-2002》2012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一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三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二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1979-2002》第四册2011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上册1994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志》下册1994版.pdf广东省佛山市《佛山市石湾区志1984-2002》2012版.pdf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市志1979-2002》2009版.pdf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志》2009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志》1999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市志1981-2002》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志1979-2004》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保税区志》200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东山区志1991-2005》200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东山区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天河区志1991-2000》200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天河区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1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2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3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4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5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6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7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8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1991-2000 第9册》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 大事记》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0 政权政务》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1 地方组织卷》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2 公安志检察志审判志司法行政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3 军事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4 教育志科学技术志社会科学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5 体育志卫生志》1997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6 文化志文物志出版志报业志广播电视志》1999版.pdf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7 社会卷》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8 华侨穗港澳关系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19 人物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2 自然地理志建置志人口志区县概况》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3 城建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4 交通邮电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5 上工业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5 下工业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6 商业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7 外经贸综述外经志外贸志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志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8 农业志》1996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9 上经济管理综述计划管理志统计志劳动志物资志物价志工商行政管理志标准计量管理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9 下财政税务金融审计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末本届修志始末附录》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志卷首总目录总述》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海珠区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白云区志1996-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芳村区志1991-2005》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芳村区志》1997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荔湾区志》1998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越秀区志1991-2005》200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越秀区志200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黄埔区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黄埔区志》1999版.pdf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1991-2000》2004版.pdf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志》1993版.pdf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市志1992-2000》2010版.pdf广东省广州市《花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市志1993-2000》2010版.pdf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一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三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二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志》四2008年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惠城区志1988-2002》2012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志》2007版.pdf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志1979-2004》2011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志》2002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志1992-2010》2012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志1979-2003》200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志1986-1991》200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桂岭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霖磐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白塔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磐东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新亨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县玉湖区志》1987.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市志1992-2004》2013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市榕城区志》1999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志1989-2004》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志1979-2005》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志1979-2000》2010版.pdf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志》199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志1979-2000》2010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1979-2000》上册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1979-2000》下册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上册1999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下册1999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志》中册1999版.pdf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梅江区志1988-2000》2011版.pdf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1979-2000》上册2013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1979-2000》下册2013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一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三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二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志第四册》1999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濠江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龙湖区志1979-2003》2013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市志1979-2003》上册2012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市志1979-2003》下册2012版.pdf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市志》2012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城区志1988-2007》2012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志》上册2013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汕尾市志》下册2013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志1988-2004》2012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志》上2005版.pdf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志》下2005版.pdf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县志》2007版.pdf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志1988-2004》2012.12.pdf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县志》上册200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县志》下册200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县志》2004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志1979-2004》201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1979-2000》上册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1979-2000》下册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1979-2000》中册201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上册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志》下册1998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江海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蓬江区志1984-2004》2012版.pdf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地区志》上册2012.01.pdf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地区志》下册2012.01.pdf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志1988-2004》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志》1999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市志》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市志》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河源市源城区志1988-2003》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志1979-2004》2012版.pdf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保税区管理志》2005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南山区志》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南山区志》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信息志1984-2000》2001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改革开放卷》201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政党政权卷》2009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教科文卫卷》200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法制政务卷》2006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社会风俗卷》2014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第一二产业卷》2008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第三产业卷》2011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志经济管理志》2007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盐田区志》2011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区志》2010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罗湖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龙岗区志1993-2003》上册2012版.pdf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龙岗区志1993-2003》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志1988-2005》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志1988-2003》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志1988-2003》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清远市清城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县志》2006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志1979-2004》2012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县志》1985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1979-2005》2010版.pdf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志》2011版.pdf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志1979-2000》2014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县志》1995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志1979-2005》2012版.pdf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海康县志》2005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坡头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志》上册2004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志》下册2004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赤坎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霞山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麻章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志》2010版.pdf广东省湛江市《湛江郊区简志》1997版.pdf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志1989-2005》2013版.pdf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志》2003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志1992-2005》2011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1992-2005》上册2014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1992-2005》下册2014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上册1995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志》下册1995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枫溪区志1996-2010》2013版.pdf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湘桥区志》2013版.pdf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志1979-2005》2011版.pdf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县志1991-2000》2012版.pdf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县志》2001版.pdf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志》2001版.pdf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区志》上册2012版.pdf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区志》下册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大旺简志》2008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志》1996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志》上册1999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志》下册1999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端州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鼎湖区志》2012版.pdf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县志》1993版.pdf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志1979-2000》2012版.pdf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志1979-2000》2014版.pdf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志1979-2000》2013版.pdf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市志》上册1997版.pdf广东省茂名市《茂名市志》下册1997版.pdf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县志1》2006版.pdf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县志2》2006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志1988-2000》2008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县志》1996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志1979-2000》2013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春简志》1990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县志》2000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市志1988-2000》上册2010版.pdf广东省阳江市《阳江市志1988-2000》下册2010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县志》1994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志1988-2000》2010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志1990—2003》2011版.pdf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志1979-2000》2014版.pdf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志》1992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志》199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志》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志1990-2000》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志1979-2005》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志》1998版.pdf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县志1979-2000》201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志》1997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1988-2000》上册2011版.pdf 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1988-2000》下册2011版.pdf 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上册200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下册200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志》中册2001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武江区志》2009版.pdf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市浈江区志》2012版.pdf。
清远风流人物
清远风流人物一、吴光亮驻台总兵抗倭名将他曾官至台湾总兵、记名提督,他是英德籍人在清末最后一位朝廷大官,他是一位具有高度爱国精神和崇高民族气节的抗倭名将。
他就是———吴光亮。
吴光亮一生征战南北、战绩显赫,其管辖台湾时间之长,为清代台湾文武职官所罕见,对近代台湾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100多年后的今天,吴光亮在台湾仍享有较高知名度,其逝世100周年之际(1998年),台湾竹山、鹿谷、社寮等地还特意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历史镜头少年失学壮而从军吴光亮(1834—1898年),字霁轩,书名家霁,英德黎溪松岗村人,生于道光十四年,卒于光绪二十四年。
官至记名提督(二品官),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赐“诚勇巴图鲁”名号,赏给三代正二品封典(其妻刘氏封“一品夫人”),御笔“梅花”、“福”、“禄”、“寿”等字。
吴光亮早年靠父亲砍柴割草,将其兄弟三人抚养成人。
他童年曾读过两年私塾,终因生活贫困而辍学。
后跟随伯父给财主做长工,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性格,立志长大从军报国,出人头地。
13岁那年,吴光亮毅然离家出走,走上了从军之路。
开山抚番驻台20年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六月初八,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等以吴光亮打仗勇敢,会衔奏调渡台湾,统领开山抚番事宜。
所谓“开山抚番”,就是对台湾东部(后山)地区进行开发,并对沿途居民(包括少数民族)进行安抚教化,令民众归服朝廷。
六月十五日奉准,光亮即于原籍招募军勇1000名,至七月成军,分飞虎左营及飞虎右营渡台,他担任中路统领(当时分南、中、北三路同时开路)。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开通彰化林圯埔至后山璞石阁之道路。
事成,沈葆桢奏奖,请以记名提督简放。
翌年,补授福宁镇总兵;三年(公元1877年)调任台湾镇总兵,兼任“台湾后山中、南、北三路诸军办理开垦抚番事务”统领,驻兵后山。
五年(公元1879年),才正式赴任台湾镇总兵。
十年(公元1884年),调署漳州总兵,旋回任台湾镇。
南越国建置演化之考析
历史地理第二十辑南越国建置演化之考析曾新关于南越国的建置,在研究南越国的相关论著中多从疆界的角度来论及,极少有从南越国建置体系演变的由来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文中尤其对苍梧地区的建置及海南岛的辖属问题做岀细致的考证,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秦朝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岭南后,着手经略岭南,其重要项目之一便是援例推行郡县制,设置了三郡及数县,标志着岭南越人地区正式归入秦朝版图。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秦末,天下纷争。
接替任嚣行南海尉事的赵佗“移檄告横浦、阳山、淳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
'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亡后,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史记•南越尉佗列传》九因此赵佗建立的南越国的疆域基本上与秦在岭南设置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范围相当,其行政管理体制亦承袭秦代郡、县二级制。
与秦朝在岭南所设置的郡县相比,南越国时期主要的变化有:1.秦时象郡的越人部族势力仍颇为强大,故虽建立象郡,但未如南海郡一样设置郡尉直接统辖其地,而是授“铜印青绶”给诸骆侯、骆将,由他们进行管治,这从《交州外域记》称:越王“乃拜二使者为交趾、九真太守,诸雒将主民如故”的记载中得到印证。
及至赵佗攻破安阳王后,析象郡为交趾、九真二郡,分而治之,以削弱雒越人的势力。
《史记•南越尉佗列传》索隐曰:“姚氏案《广州记》云: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人,有骆王、骆侯。
诸县自名为骆将。
铜印青绶,即今之令长也。
后蜀王子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治封溪县。
后南越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人,寻此骆即瓯骆也。
”2.赵佗将桂林郡南部苍梧析出,封亲族赵光为苍梧王,以控制西江中游,防止西瓯、骆越的叛乱。
3.在南海郡始分含眶、浹阳二县,以加强控制北江水道。
罗坑野生茶开发纪实
广东茶业2018第4期罗坑野生茶开发纪实黄亚辉 徐安安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罗坑位于韶关市曲江区西南部,与英德、乳源等交界,是韶关主要林区之一。
境内居住着汉瑶两族居民一万多人,因地理环境特殊、生态资源保护良好,罗坑镇 2013年6月从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罗坑境内山林广袤,连绵峻岭中散落着不少野生古茶树。
罗坑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明代,当地风物志中有零星记载。
到了清道光年间,进士黄培嵘等人编修的《英德县志》中已有了对罗坑茶的具体描述“茶产罗坑、大埔、乌泥坑者,香古味醇,如朴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
改革开放后,罗坑主制炒青绿茶,一度稍有起色。
但一直未成产业化,而且因管理不善,茶叶生产销售停滞,茶树听任山民砍伐,一再错过发展机遇。
近年来,罗坑充分发挥野生茶树资源优势,以能人带头,调整发展思路,茶叶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2010年,曲江区成立了“罗坑茶保护与开发办公室”。
2011年3月,首期投资近2000万元的“广东雪花岩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现已成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业界的百强企业。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品牌打造,有效推出了“雪花岩”“猴采红”“仙塘红”等品牌。
在2015年广东十大茶乡暨名茶评选活动,罗坑茶荣获广东十大茶乡和十大名茶称号。
近两年,全镇茶叶生产收入已占GDP的5成多,茶农收入人均超过2万元,是5年前的10倍,拥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20多家大小茶厂,同时辐射到邻县多个乡镇,有效带动毗邻乡村产业发展。
野生茶树是指生长在原始森林或天然林中,未经人类栽培驯化过的茶组植物。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近年来,野生茶被市场炒作得沸沸扬扬。
也因为资源稀少且不可再生,如果对野生茶的开发没有合理的引导及有效的控制,其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这方面,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的做法有几点值得借鉴。
一 有一个得力的引路人近年来,每当提起粤北罗坑茶,当地人都会与黄桂祥联系在一起。
在近期广东省委宣传部表彰的广东十大“南粤新乡贤”中,以振兴罗坑茶业,扶持瑶汉山民脱贫致富的黄桂祥名列其中。
英德县志
英德县志第一节民族全县有汉族、瑶族、壮族、维吾尔族、满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藏族、黎族、侗族、京族、土族、畲族、佤族、白族、傣族、布依族、彝族、塔塔尔族、傈僳族、土家族23个民族。
汉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县内汉族有89008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66%,遍布全县各乡镇和厂矿场。
县内汉族,源始于中原炎黄,流始于秦人入粤,大量流入在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
英德县境,古为百越诸族聚居之地,秦始皇平定百越之后,发遣大批中原“谪徙民”入岭南,这是第一批入粤的炎黄后裔,称为汉人。
此后,自东汉末年到南宋末,经过多次汉人从中原和江南迁入广东的浪潮,到英德定居的不少。
《宋史·地理志》载,英州有主户6690、客户1329。
明初人口骤降,《英德县志》(乾隆本)称“地无居人”,成化年间大量汉族人从闽之上杭和赣迁入。
直至清代和民国,北人南迁一直没有停止过。
中原汉族开发较早,文化水平较高,生产技术比较先进,他们南迁后勤劳俭朴,富有创造精神,与百越族逐步融合,成为岭南的主要居民。
原有土著逐步汉化,现在居住英德境内的客家人,大多是宋以后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
下面收集到的一些族谱资料,虽虚妄不实之处甚多,但也可看出县内汉族源流的大概(族谱随收随录,不分先后,未认真考证)。
李姓明洪武初年李公政从福建上杭迁英德县竹径都头村定居。
李公政生4子:贵聪、贵明、贵胜、贵会。
贵胜任直隶省常州府武进县知县,生7子。
第七子文任广西庆州府荔波县知县。
文六世孙泽迁黎洞三坑车定居。
贵聪生6子,长子文海迁居洋高乡白沙村,其余在头附近散居。
青塘、鱼湾李姓也不少。
谢姓谢枋得之后裔景圣、景贤、景智三兄弟明初从福建宁化石壁村入粤。
老大定居本县大镇,至今未有分支居它地。
老二定居横石塘围子下,后分支散居马口、连江口、黎溪、白沙及清远县源潭等地。
老三定居于连平县。
丘姓明初,丘氏第六十八世孙丘颗棱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来英德西牛桥头村落户,生子6人,散居西牛、九龙、张陂、石灰铺、浛洸等地,以及阳山、清远、新丰、花县几个县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德县志第一节民族全县有汉族、瑶族、壮族、维吾尔族、满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藏族、黎族、侗族、京族、土族、畲族、佤族、白族、傣族、布依族、彝族、塔塔尔族、傈僳族、土家族23个民族。
汉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县内汉族有89008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66%,遍布全县各乡镇和厂矿场。
县内汉族,源始于中原炎黄,流始于秦人入粤,大量流入在唐代、宋代、明代和清代。
英德县境,古为百越诸族聚居之地,秦始皇平定百越之后,发遣大批中原“谪徙民”入岭南,这是第一批入粤的炎黄后裔,称为汉人。
此后,自东汉末年到南宋末,经过多次汉人从中原和江南迁入广东的浪潮,到英德定居的不少。
《宋史·地理志》载,英州有主户6690、客户1329。
明初人口骤降,《英德县志》(乾隆本)称“地无居人”,成化年间大量汉族人从闽之上杭和赣迁入。
直至清代和民国,北人南迁一直没有停止过。
中原汉族开发较早,文化水平较高,生产技术比较先进,他们南迁后勤劳俭朴,富有创造精神,与百越族逐步融合,成为岭南的主要居民。
原有土著逐步汉化,现在居住英德境内的客家人,大多是宋以后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
下面收集到的一些族谱资料,虽虚妄不实之处甚多,但也可看出县内汉族源流的大概(族谱随收随录,不分先后,未认真考证)。
李姓明洪武初年李公政从福建上杭迁英德县竹径都头村定居。
李公政生4子:贵聪、贵明、贵胜、贵会。
贵胜任直隶省常州府武进县知县,生7子。
第七子文任广西庆州府荔波县知县。
文六世孙泽迁黎洞三坑车定居。
贵聪生6子,长子文海迁居洋高乡白沙村,其余在头附近散居。
青塘、鱼湾李姓也不少。
谢姓谢枋得之后裔景圣、景贤、景智三兄弟明初从福建宁化石壁村入粤。
老大定居本县大镇,至今未有分支居它地。
老二定居横石塘围子下,后分支散居马口、连江口、黎溪、白沙及清远县源潭等地。
老三定居于连平县。
丘姓明初,丘氏第六十八世孙丘颗棱从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来英德西牛桥头村落户,生子6人,散居西牛、九龙、张陂、石灰铺、浛洸等地,以及阳山、清远、新丰、花县几个县份。
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以尊孔为由,为避孔丘之讳,令丘姓改为邱姓,因此,丘邱实为一姓。
郑姓明初,郑姓后裔从福建迁徙至岭南。
本县县城郑家巷、横石塘、大镇等地的郑姓是明朝从佛冈大陂郑姓分支出来的。
谭姓谭宏政(改名宏帙)于宋初建隆三年(962年)从江西虔州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宏帙后随长子洪迁广州,并在今越华路建了宗祠。
其孙伯仓迁仁化。
伯仓第十四世孙大钦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仁化迁来英德竹迳都(今属大站镇管辖),其后裔在县城何公桥东南侧建有谭氏宗祠。
英德谭姓有大钦、大明、大赦三系。
大钦、大明两系散居寿塘、江边咀、江湾、矮山坪、沙口、连江口、高良等地;大赦一系散居浛洸、大湾、郎坡、深塘岭(朗菰)等地。
刘姓刘氏后裔于唐末迁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以彭城为堂号。
刘开七于南宋嘉定年间率兵至兴宁平乱,战死葬于该地。
其子刘广传落户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生14子。
第九子于明初迁来英德西牛塘头,后分支散居西牛金竹、沙坝、水边、大洞、九龙、明迳、云岭及邻近几县,今传至23世。
第十四子的后裔民国初年来英德经商,后散居县内各地。
赖姓以“颖川”为堂号。
迁来英德的赖姓有两支:大镇赖姓,明永乐年间从江西宁都迁来大镇雅堂村,以烧瓦为业,在村附近挖了108口塘,村便称瓦塘,后美称为“雅堂”。
今有341户,1481人。
大湾赖姓,清嘉庆年间由福建宁化石壁村迁来大湾,后在桐油村居住,今有106户,615人。
曾姓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曾氏54世孙曾之后裔佑荪由福建宁化石壁村葛藤窝迁广东长乐。
元初,佑荪之子广新定居于兴宁。
明初,曾奇从兴宁迁来英德大镇茶山村,今传23世,有470户,2034人。
分支散居于清远、罗定等县。
陈姓陈思盛是元末明初从福建汀州上杭迁来桥头板铺村,生子8人,其中第八子叫宗养,建了一座形似八卦罗盘的村庄,叫罗庚围。
今传至23世,有230户,1265人。
周姓以汝南为堂号。
周中和北宋庆历七年(1042年)任知英州,举家从江西泰和县信实乡万岁里迁来英德城今裕光中路西侧建村定居,建“周氏宗祠”。
明末清初,其后裔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兄弟五人,到大镇蒲岭创业。
宋仁宗念其为官政绩卓著赐银三千两。
后念一迁太平回龙岗;念二迁青塘老树园;念三的儿子一支迁往横石水铁炉坡,一支留居蒲岭;念四迁回英德城,分支迁往江湾、石灰铺、西牛、水边、大洞等地;念五后裔迁往横石塘、沙口、望埠等地。
邓姓北宋元年(1088年),邓邦仁次子邓友振携8子2女从江西泰和迁至南雄珠玑巷,再迁至广州,在菠萝庙旗冈住了3年,至宋绍圣三年(1096年),迁往增城庆福都大埔心定居。
其6世孙邓新仔于元朝从增城迁来英德象山潭头村创业。
以后由潭头分支望埠、大镇、桥头、上下、波罗坑、连江口、湖溪等地。
黄姓大湾黄姓,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福建迁来大湾平地乌塔村,后在古道上街村落居,今130户,800人。
清溪黄姓,先祖黄,江苏泗州人,元朝进士,元至正三年(1343年)任英州别驾,后定居沙口清溪村。
沈姓原居苏州嵩山县,明末清初,迁至福建古田村,再迁南雄,最后迁来英德白沙象贵镇村,从第四世沈智慧起至今传至22世,有223户,1010人。
冯姓明初冯禧从福建迁至曲江,后到增城,其子冯辉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迁来英德麻寨(今英城镇廊步)定居。
其后,分支到连江口、黎洞、水边等地创业。
颜姓英德颜姓,明初从江西迁来英德城东门街(今陵园路),以后迁到明迳,又由明迳分支到马口长岭,今传21世,有2000多人。
陆姓陆千七郎于正统三年(1438年)从福建入粤居潮州。
其子太二郎于天顺七年(1463年)从潮州徙始兴,成化六年(1470年)从始兴迁来英德下高沙岗定居,为高沙岗陆姓一世。
万历四十年(1612年)在高沙岗建陆氏宗祠。
高沙岗陆姓从第八世开始排辈,其辈序是:万登禧连,如尔宗祖,观光上国,奕世永昌。
今传至“昌”字辈,分支散居连江口、黄岗、黎溪以及相邻的清远县。
卢姓以青塘卢姓为大支,原居福建上杭,明正(德)嘉(靖)之间由母冯氏携子卢千、卢万迁来英德青塘。
卢千、卢万兄弟先在青塘唐屋卢家山创业,其子孙分支后散居于附近的吊水寨、马石水、榄村、石桥塘。
青塘卢姓从第三世开始排辈,其辈序是:本宗学士,奇上廷朝;邦国荣盛,(勋的异体字)绍元扬;象贤崇德,惠吉恒康。
今传至“象”字辈,有5500多人。
另一支传其先祖于唐末南迁入粤定居南雄珠玑巷。
至南宋开禧年间,卢明远(生4子)、卢敏(生3子)为避兵祸,携室逃散于英德、花县、罗定等地。
吴姓吴氏以“至德堂”为堂号。
元末,主要分支吴桂禄从江西迁广东韶州府翁源县木枕坡。
桂禄生六子: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千五郎、千六郎。
明代千一郎迁英德浛属(今石灰铺镇)白沙塱;千二郎由翁源迁英德浛属美村枫树影;千三郎由翁源迁英德浛属石牯塘长铳村;千四郎由翁源迁英德浛属青峰背,后又移居王坭坡、中心坪、芒头窝;千五郎由翁源迁英德横石水塘、云岭坪田村;千六郎仍住翁源木枕坡,其分支后迁英德对面河立业。
吴氏入英德后,至今约传25代,5万多人。
光绪五年(1879年),吴光亮定其辈序为:“上祖开基、华国文章、家传忠厚、永世如常、行仁积德、致福兆祥、培成原本、泽荫腾芳、克承先业、品贵端芳、修为举念、必以善良、友恭慈信、同庆安康、朝廷正学、礼义昭彰、选贤登进、喜见赓、时逢荣盛、锡汝恩光、才全功大、名誉显扬、宏图启裕、禄寿延长、万载基昌”。
蓝姓以汝南为堂号,祖茂、祖清、祖松三兄弟从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胜运里筠竹山官田巢村迁到广东大埔县,再转徙兴宁县,后迁至英德县内之鱼湾、横石水、白沙、大站、沙口、石灰铺、水边、浛洸、坪塘、黎溪等乡镇村,以及曲江樟市、佛冈、翁源、高州县等地方。
林姓林氏原居福建,以“西河”为堂号。
元代林氏134世祖林文德迁居广东韶州,生九子: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郎,明代迁居英德、翁源,在翁城建祠一座,按字辈排,确定兄弟9人为翁字辈。
其辈序是:翁老孙增盛,英才萃满堂,灵钟双桂茂,秀毓九龙昌,宗合财丁旺,枝分甲第长,大家文字会,发达永流芳。
尔后,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迁曲江樟树潭;念四郎、念七郎分别迁曲江马坝石宝洞和风湾;念五郎迁乳源后,又回迁英德江古山,其后代分别迁黄陂、黎洞鸡坑、翁源上香、打鼓岭、清远等地;念六郎迁居翁源后,回迁英德塔岗,建祠立业,其后代分别迁往仙蕉坑、黄竹径、金竹铳和翁源南铺。
现英德、翁源、韶关、曲江、乳源、清远等地均有林氏后裔。
胡姓胡氏原居福建上杭,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迁江西省赣州府龙南县。
胡均实生3子,长子胡千一郎(德润公)迁广东省翁源县新江镇大胡屋;二子胡千二郎(德瑗公)迁广东省新丰县遥田镇马蹄石榕树下;三子胡千三郎(德贤公)迁回原籍福建上杭居住。
胡德瑗在新丰遥田马蹄石榕树下村居住两代后,子孙繁衍,又先后迁往英德、佛冈、从化、清远、四会、番禺、东莞等县。
在英德境内的,分布于白沙、鱼湾、大站、石灰铺、石牯塘、横石塘、沙口、连江口、黎溪、西牛、浛洸、青坑、英城13个乡镇4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约15000人,以鱼湾、白沙、大站为最。
张姓张氏一支原居福建,其后裔张念一郎于明洪武年间由闽来粤,居英德塔冈乡(今西牛镇)莲塘村,其后,五世二房祖张祥迁居英城南郊之岩前村,子孙繁衍,后裔分居全县部分乡镇。
瑶族瑶族是少数民族,从前受歧视,被贱称为“”,建国后改为“瑶”,体现其地位的改变。
瑶族分排瑶和盘瑶(又称过山瑶)2系,县内瑶族属盘瑶系,以犬为图腾。
瑶民最早出现在县内的时间当在宋代(《英德县志》道光本载)。
之后,逐渐有瑶民居住下来。
他们从湖南的洞庭湖和福建的瑶田迁徙来此,先到石牯塘的上天堂山居住,后扩展到横石塘的石门台、沙口的滑水山、横石水的唐皇山和大镇的温塘山等地。
他们的语言基本上与曲江、始兴、翁源、仁化、阳山的瑶语相通。
瑶族的姓氏,据瑶族史料《过山榜》和《平皇卷牒书》记载,有盘、沈、危、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12个姓。
赵姓后来又分为大赵和小邵。
1990年人口普查瑶族主要有赵、晁、邵、傅、黄、邓、林、朱8姓,人口有119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13%。
其他少数民族建国后,国家为了支援英德山区建设,在各个时期调来不少外地人:有解放军南下干部,有土改的干部,有大学中专毕业生;其次,因国际环境变化,1964年安置一批印尼难侨,1978年至1979年又安置了几批共15700多名越南难侨;还有因婚嫁经商或筑铁路复线而迁入。
这些人大多是汉族,也有壮族、瑶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藏族、黎族、侗族、京族、土族、畲族、佤族、白族、傣族、布依族、彝族、塔塔尔族、傈僳族、土家族22个少数民族。
壮族1510人,占总人口0.17%,主要分布在英红茶场、英华茶场、大镇、鱼湾等地;其余民族,共401人,大多是国家干部和企业职工,散居在一些乡镇和厂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