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课堂》2019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课堂不能只要“学”不要“教”,而应通过更得法得体、更
高水平的“教”来促进“学”。课堂中,教师审时度势、适时适
度地介入,应体现为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聚焦,
对疑点、易错点的关注,以及对“方法”的提炼,对“思想”的
感悟。
选自《警惕课堂学习的“浅尝辄止“》
寻变
教改行动应有哲学思考而更有理性,更自觉。哲学思考应有 教改行动而更丰富、更有切实的引领。这样,寻变的结构在理论 与实践的统一上形成了一种逻辑。因而有了充分的张力,寻变的 过程也因此更Baidu Nhomakorabea美丽,即充满了审美意义。
选自《哪有那么多的不一样》
寻变
教师多想一点儿,课堂上就更灵活一点儿、从容一点 儿、机敏一点儿。或者说,教师要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 根据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制造一些波折,由此激活学 生的思维。
选自《不妨让课堂出乎学生的意料》
贲友林观点 1.我们老师不拘泥于和别人同课异构,更需要和自己同课异构:今 年的教学方案跟去年的是完全一样还是有所变化呢?有没有把体会 融入到新的课堂中? 2.教学智慧,心向着学生。 3.教师的等待会赢得学生更多的精彩,放手让学生去学的话,带给 你的总是你想不到的。 4.学,不是从上课铃声开始的;教,更多的是由学生完成的;练, 不仅仅是巩固。
学为中心
只有慢,才能把握住课堂节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 和空间;只有慢,才能留给学生解释自己想法的空间,也给教师 自己留下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机会。
学习的过程,不应当像暴风骤雨般拳击比赛的过程,而应当 像那舒缓的、连绵的打太极拳的过程;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用 好自己的耳;要学会等待,学会沉默;要舍得慢下来,还给学生 更多的思考时间。
9.缺乏思考的忙碌,犹如疯长的野草,如果熟视无睹、不求革除, 将在习惯的支配下蔓延。 10.我不能让所有孩子成为数学尖子生,但可以帮助孩子不畏惧数 学,愿意思考、会思考、会表达。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坚持
看花容易绣花难。我认为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坚持不懈的韧劲。 贲老师坚持每天在上完课之后就写教学手记。每次,或几十字或 几百字或几千字,无论繁忙与悠闲、疲惫与轻松。都要完成他给 自己布置的作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因为贲友林老师每 一天都在认真记录着课堂上的精彩,教学设计中的失误,才有今 天的成就。“纪实+思考”应该是一种美丽的沉淀,是最朴实的积 累。我们也要学会积累,将“坚持”进行到底。
学为中心
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善于倾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 争先恐后地举手,自信大方地表达,或补充,或修正,或肯定, 或质疑,充满有主见又不失童趣与深刻性的争辩,一个个“小 精灵”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生产者,是学习的主人。这样 的课堂生机勃勃、兴味盎然,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成长。 这就是我理想中课堂的样子。
《我所理解的学生的学习》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是一种消化过程;是一 种积累过程。慢下来才能从容地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拉近 与孩子的距离,从细微处体味孩子、关爱孩子。
教师的作用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要认识到,放手让学生学习就能实现
学生究性,理性学习、这是一种教条主义。无论如何突显学生
“学”的地位,教学中的“学”都是在教师的干预和影响下进行
纪实+思考
纪实,就是真实地记录自己原生态的课堂教学实践与当时 的想法,记录时不加工、不修饰。做了什么,就写下什么;想 了什么,就写下什么。他的教学手记大多是分两次写成的。第 一次是在刚下课的时候,在教室里用简要的文字记录学生课堂 中的精彩表现,为后继以追忆的形式描写课堂场景留下线索。 第二次是课后回到办公室或家中,比较翔实地记录自己和学生 的失误与错误。
选自《课堂的样子》
学为中心
就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听,是一种姿态;听,是一种需求; 听,是一种技术活儿。教师不仅要听清学生讲了什么,更要明白 学生想的是什么——即从学生外在的声音,听出学生内在的想法, 乃至于听出“话外之音”;从学生所讲的内容分析出学生对所学 内容的认识与理解。真正的听,其标志是:教师听后所讲的与学 生所讲的是彼此关联的。也就是说,紧承其后的教师的讲,应是 顺水推舟的“接着说”,而不是另起炉灶的“重新说”;紧承其 后的教师的讲,既基于学生的想法,又提升了学生的想法。仅仅 听懂,这只是开始。
5.教师的看家本领在课堂。要想做一名好教师,一定要能上好课。 6.对学生视而不见的人,对自己也是盲目的 7.课堂,必然带着教师个人的印记,没有个性的课不可能是好课。 8.教师关注教什么,“教材”是依据,但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教 材”是例子,是引子。数学学习比习得知识更有意义和品质的是, 打开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享受数学思考的酸甜苦辣,发现“原来如 此”“原来并非如此”,感受思考、交流数学问题获得的“解放 感”。
纪实+思考
“因为思考,我们对自己的教育生活保持着警觉;因为思 考,我们与学生的交往将不再简单,不再草率,不再敷衍, 我们的教育行为将更多地由‘随便’走向‘有意’。反思, 对我们的教育行为持有约束力、改造力,让行动拥有灵魂 与方向。”
贲友林的数学课堂,不是为了完 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师生彼此共同 的不可再有的生命体验。
纪实+思考
“我记录课堂的亮点,既有预设之中的精致,也有即时 生成的精彩;记录课堂的败笔,既有教师的不妥不当,也 有学生的失误错误;记录课堂的意外,既有难以预料的遗 憾,也有至今仍存的心结。面对亮点,我欣喜若狂过;面 对败笔,我懊悔沮丧过;面对意外,我茫然无措过。然而, 伴随着思考,我的内心渐趋平静,行动增添了理性。”
选自《上课,你“听讲”了吗》
学为中心
教师“不讲”,是为了给学生更多讲的机会,更多深入思 考、充分交流的机会。教师“不进”,意味着给学生更多学的 机会与学的时间,以激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意味着 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依靠学生组织学习过程,把每名学 生的学习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
选自《上课,你会“不讲”吗》
寻变
20多年来,贲友林勤奋于从“此岸”到“彼岸”的一次次摆 渡,硕果累累,却从未停止探索与创新的脚步,在行动与反思的 交互过程中,默默地改善与改变着自己,在有“故事”的教学生 活里,孜孜不倦于寻找“另一种可能”,每一步都为超越。
寻变
我以为,每一位教师更需要自己与自己“同课异构” 的自觉、勇气与能力,即由与他人“同课异构”转向与自 己“同课异构”。某一课题,我们往往先后多次执教,那 我们是将曾经的教学方案复制到当下的课堂,还是带着新 的思考对自已原先的教学方案进行刷新、“异构”?
读书分享
《重新认识课堂》
特级教师,国家 “万人计划”数 学名师……
贲友林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
·他追求有创意的课堂教学,追求深刻的教育思考。 ·从教27年,他坚持用文字为课堂纪实,将流动的课堂凝固成 文字,在反思与探索中,将“学为中心”的课堂做到了极致。 ·力求创新是他的不变的追求,他教课不炒冷饭,刻意“课不 惊人誓不休”,坚持不懈地用“常上常新”的行动,来践行这 一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