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检测及补体参与的试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活物 :抗原—抗体(IgG、IgM)复合物
Immunocomplex,IC 循环免疫复合物 Circular Immunocomplex,
CIC
激活顺序:识别阶段-活化阶段-膜攻击阶段
2. 旁路途径的激活
三种补体激活途径比较
经典激活途径 激活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 物 替代激活途径 肽聚糖、酵母多糖、脂多 糖 C3 C3、C5-C9、B因子、D因子 Mg2+ MBL途径 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 酶 C2、C4 C2-C9、 MASP Ca2+
补体的表达方式
参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固有成分按其被发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称C1、 C2、……C9。C1由C1q、C1r、C1s三种亚单位组成 补体系统旁路激活途径及调节因子中另一些组分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 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等;补体调节成分多以其功能进行命名, 如C1抑制物(C1INH)、C4结合蛋白(C4BP) 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通常a为 小片段,b为大片段:C2a、C2b 具有活性成分的复合物在其字符上划一横线表示,如:C1~C9 灭活的补体片段在其字符前加英文字母i表示,如iC3b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1.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
2.调理作用
3.清除免疫复合物 4.引起炎症反应
5.免疫调节作用
第二节 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
•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CH50试验):以红细胞的溶解
为指示,以50%溶血为判断终点。
•CP-CH50 •AP-CH50 •MBL-CH50
(一)实验原理: 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可激活补体,导
补体系统的激活
1. 经典激活途径(classical pathway,CP)
2. 旁路激活途径 (alternative pathway,AP) 3. 甘露聚糖(MBL)激活途径
1.经典激活途径
抗原抗体复合物启动的,由C1—C9参与的一系列的酶促反
应,其结果是靶细胞因细胞膜受攻击复合物作用而被裂解
补体检测及补体参与的试验
补体(complement, C)
是一组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
表面,具有酶样活性、不耐热、功能上连续反应的糖蛋白
可辅助和补充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溶血作用 含量相对稳定,疾病状态时含量及活性可发生变化 补体系统: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0.1
全溶
•3 1:3000 •4 1:4000 •5 1:5000 •6 •7 1:6000 1:8000
血 血 血
0.1 37℃ 全溶血 0.1 30分钟 全溶血 0.1 大部分溶 0.1 0.1 微溶 不溶
•8 1:10000 0.1 0.2 0.2 0.1 不溶 以最高稀释度的溶血素仍能产生完全溶血为最大有效反应管 血 (1:4000)即为1个单位,一般试验使用 2个单位(1:2000) •9 对照 - - 0.2 0.1 不溶
第一节 补体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功能
90%的血清补体由肝脏合成 感染部位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分泌几乎所有种类的补体成分 血清补体总量约为4g/l,C3含量最高 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因素影响(热不稳定,56℃、 补体的理化特性
30min即被灭活;射线、机械振荡、酒精、胆汁等
可 破坏补体) 在0~10℃活性保持3~4天
50%溶血标准管配制
试剂 2%SRBC DH2O 1.8%Nacl 用量 0.5ml 2.0ml 2.0ml 100% 溶血程度
2%SRBC
0.5ml
50%
混匀后取2.5ml,随试验一起孵育。
血清总补体50%溶血活性测定(U/ml)
试管号
1:20稀释血清
巴比妥缓冲液
2u溶血素
2%SRBC
•1 •2 •3 •4 •5 •6 •7 •8 •9 •10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00
1.40 1.35 1.30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1.50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起始分子 C1q 参与成分 C1-C9 所需离子 Ca2+、Mg2+
C3转化酶 C4b2b
C5转化酶 C4b2b3b 参与特异性免Hale Waihona Puke Baidu疫的效应阶段, 生物作用 感染后期发挥 作用
C3bBb
C3bnBb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 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C4b2b
C4b2b3b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 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 作用
致红细胞表面形成跨膜小孔,使胞外水分渗入,
引起红细胞肿胀而发生溶血,溶血程度与补体的 活性有关,与补体的剂量依赖呈S型曲线。
30%-70%呈直线,50%溶血为终 点
(二)试验方法
•红细胞浓度的调整:2%~5%绵羊红细胞(SRBC)
悬液
•溶血素的配制:是以SRBC免疫家兔所得的兔抗血 清,即兔抗绵羊红细胞抗体。试验前要灭活补体及 进行溶血素的稀释和滴定。 •稀释缓冲液:PH7.2~7.4磷酸盐缓冲液,必须含 有Ca2+、Mg2+
管号 溶血素 稀释度
•1 1:1000 0.1
试管内加入的试剂量(ml) 溶血素
0.1
0.1 0.1 0.1 0.1 0.1
补体(1:60) 缓冲液
0.2 血 血 0.2
2%SRBC
0.1
结果
全溶
•2
1:2000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1:3000
0.2
1:4000 0.2 1:5000 0.2 1:6000 0.2 1:8000
不同稀释度溶血素的配制
0.2 0.8 0.2 0.2 0.2
所加溶血素
0.4
1:1000 1:2000 1:1000 1:3000 1:4000 1:5000
0.2
1:10000 0.2
溶血素的滴定
对补体受体以其结合对象命名,如CLrR、C5Ar、对C3片段受体则用
CR1、CR2……CR4表示
补体系统组成
补体固有成份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受体
C1~C9, B、D、P因子
C1qR、C3b/C4bR C1INH、C4BP、H、 (CRI)、 I、S蛋白和血清羧 C3dR(CRII)、H因 肽酶等, MCP, DAF, 子受体、C3a和C5a HRP 受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