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李溪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投资环境

第一节李溪镇简介

李溪镇位于渝东南边陲,地处渝黔一市一省五县结合部,与周边南腰界、秀山毛坝乡、贵州省沿河县中界乡等近十余个乡镇接壤,326国道与渝东南地区出境公路交汇于此,历来商贾云集,商气人气两旺,有较强的汲纳能力和辐射功能,是酉阳县的南部边贸重镇,被誉为酉

阳的南大门。全镇幅员面积224平方公里,所辖9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32000多人。其中集镇面积1.57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近7000人,公安、司法、工商、税务、供电、通讯、邮政、银行、教育、卫生等相关单位齐全。

近年来,该镇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为本,团结和带领全镇3万多人民群众团结拼搏,开拓创新,视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以富民强镇为目标,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手段,加强集镇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文明新村,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齐头并进,小集镇建设日新月异。2006年,全镇实现国民经济总收人1120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6018万元,实现财政收人170 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915元,人均增收245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该镇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拥有烤烟(6500亩)、药业(青蒿、黄莲、白术等6200亩)、畜牧业(生猪年出栏近20000头,山羊年出栏近10000头)三大基地和铅锌矿、锰矿等多种矿产资源。

随着集镇防洪隧洞的全面贯通,出境铜李公路、326国道改造扩建工程的建设完工,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修建以及集镇

功能的日趋完善,加上宽松的投资建设环境和“十一五”期间的政策倾斜,李溪将会迎来千载难逢的新的发展机遇,区位优势和边贸经济的发展平台也将日渐凸现。到“十一五”期末,李溪将会成为镶嵌在渝东南边陲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时不待我,岁不与我。李溪镇正迎着知识经济、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浪潮,依托基地壮大产业,依托产业建设新村,建设边贸经济强镇。

第二节历史

李溪由李子溪而来,1950年冬解放建立区政府,设在李子溪,1952年区政府由李子溪迁往现政府所在地杨家坝,为了尊重历史,又与李子溪有所区别,就取名为李溪。李溪地处渝黔一市一省五县结合部,与周边南腰界、秀山县毛坝乡、贵州省沿河县中界乡等近十余个乡镇接壤,326 国道与渝东南地区出境公路交汇于此,历来商贾云集,商气人气两旺,有较强的汲纳能力和辐射功能,是酉阳县的南部边贸重镇,被誉为酉阳的南大门。2001年酉阳县行政区划调整,原蚂蝗乡、天台乡,李溪乡三乡合并为李溪镇,辖21个行政村,218个村民小组。2004年并村并组,组建成为现在9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

第三节展望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各级加大对“三农”资金投入,铜李公路、国道326线开建完工等大小机遇,是李溪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更是李溪镇域经济社会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六次全委会、镇第二届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李溪。

总体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做强四大产业(烟、畜、药、林),培植壮大劳务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集镇规模,完善集镇功能,整体推进社会事业;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到2010年,全镇地区生产总产

值达到9000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本级财政收入达到250万元,年均增长25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年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城乡互动、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卓有成效地推进全镇新农村建设。

1.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力

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突破口,全面恢复水毁堰渠、河堤,整治维修病险水库,重点整治栋青水库、小溪水库,修复官坝大堰、龙泉大堰和长岩大堰尾堰,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大力普及良种和农业适用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使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长。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打造区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瞄准市场、调优结构,发挥区域优势、做强”

四大产业“。一是稳增烤烟。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大力推进烟水烟路配套工程建设,适度扩大规模,做大做强优质烤烟基地。二是做大畜牧。以抓规模饲养和品种改良、疫病防治为重点,增大畜禽饲养总量,提高养殖水平;注重畜牧营销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发展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条。三是优化药业。以市场为导向,稳步发展以青蒿、黄莲、白术、金银花为主的特色药业基地,到2010年,实现药材种植面积10000亩,其中金银花5000亩。四是突破林业。以实施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为契机,以市场运作、自主发展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积极扶持以脐橙、空心李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发展,到2010年,脐橙面积突破4000亩,使林果业迅速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以通村公路、人畜饮水为重点,实施排难解困工程。用好、用活、用够国家扶贫政策,千方百计立项争资,加大对通村(组)公路和人畜饮水工程的投入。实现百分之百的行政村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组通公路;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实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组通自来水。

以生态家园建设和易地移民扶贫工程、库区移民迁建为切入点,改善村容村貌。广泛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建为主,争取政府投资为辅,对一批居住相对集中,海拔在800米以下的自然村落实施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