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西医诊断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症状学

1、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组织损伤及坏死产物性发热(2)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引起的发热(4)产热、散热异常(5)中枢性发热(6)致热类固醇性发热(7)其它:如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热型:■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1,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2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3、牵涉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此现象称为牵涉痛.如胆囊疾病—右肩背部的牵涉痛;心绞痛除心前区及胸骨后的疼痛外还可以牵涉至左上肢至左上肢内侧甚至牙痛;肾绞痛—会阴部;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

4、意识障碍的分级:■轻度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模糊、嗜睡状态和朦胧状态。■中度意识障碍包括混浊状态或精神错乱状态、谵妄状态。■重度意识障碍包括昏睡状态或浅昏迷状态、昏迷状态、深昏迷状态和木僵状态。

5、正常瞳孔直径在一般光线下约为3毫米,双侧对称,随光线的强弱而缩小和扩大。病理情况时,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颠匣类药物中毒;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有颅内病变。

6、胸痛常见病因的鉴别:

特点胸壁疾病胸膜病

心绞痛,心肌梗

食管,纵

膈疾病

部位固定于病

变处.带状

疱疹沿神

经走向,不

越过正中

线

患侧腋

中线肺

底部

胸骨后或心前

区,可牵涉至左

肩,左臂内侧

胸骨后

性质隐痛或剧

痛.带状疱

疹呈刀割

样痛或灼

干性胸

膜炎为

尖锐刺

压榨样伴窒息

感,心肌梗死时

更剧烈

食管炎为

烧灼痛;

纵膈肿瘤

为闷痛

持续时间不定.带状

疱疹可持

续数周

粘连性

胸膜炎

为长期

钝痛

心绞痛短暂

(<15分钟)心

肌梗死时长

纵膈肿瘤

呈持续性

且逐渐加

影响因素压迫局部

或胸廓活

动时加剧

咳嗽,呼

吸时加

心绞痛诱因明

显,含硝酸甘油

可迅速缓解;心

肌梗死诱因不

明显,含硝酸甘

油不明显

吞咽食物

时出现或

加重

(肺梗死为突然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和紫绀,)

7、呕血的常见原因:■食管疾病,如食管癌■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肝,胆,胰的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急性传染病中的急性重症肝炎或其他如尿毒症

8、呕血出血量的估计:■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达60ml可出现黑便;■胃内蓄积300ml时可出现呕血;■出血量一次达400ml以上可出现头昏,眼花,口干,乏力,皮肤苍白,心悸不安,出冷汗,甚至昏倒■出血量达800~100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

1、常见面容:■急性(热)病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有时面部与发际多汗,口唇干燥,呼吸急速,表情痛苦,有时鼻翼扇动,口唇疱疹.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疟疾,流行性脑脊髓炎等;■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双目无神,表情淡漠等,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贫血面容: 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肝病面容: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脏疾病;■肾病面容: 面色苍白,双睑及颜面浮肿,舌色淡,舌缘有齿痕,见于慢性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粘液性水肿面容: 面色苍黄,颜面浮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高热衰弱患者;■苦笑面容: 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满月面容: 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症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脸面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病危面容: 亦称Hippocrate面容.面色苍白或铅灰,眼窝凹陷,鼻梁,颧骨突起,表情淡漠,目光晦暗,面肌瘦削,唇干,皮肤干燥,松弛而无光泽.常见于大出血,休克,脱水及急性腹膜炎的患者;■面具面容: 又称面具脸,面肌运动减少,面部呆板,无表情,不转眼,双目凝视,似面具样,常见于震颤麻痹或脑炎等.

2、三种体位: ■自动体位: 患者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轻病或疾病早期;■被动体位: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 ■强迫体位: 患者为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如患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时,其体位为强迫右侧卧位)

3、草莓舌常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患者;牛肉舌见于糙皮病;镜面舌见于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或慢性萎缩性胃炎.

4、扁桃体肿大的分度(三度):I度肿大时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II 度肿大时扁桃体超过咽腭弓,介于I度和III度之间;III度肿大时扁桃体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扁桃体充血红肿,并有不易剥离的假膜,见于白喉.

5、常考知识点

■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第1、2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6、二尖瓣狭窄: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7、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8、主动脉瓣狭窄: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

10、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1、心脏叩诊的方法: 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逐个肋问向上,直至第2肋间.右界叩诊时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

12、左右心界的组成: 心脏左界自第2肋间起,依次为第2肋间

处相当于肺动脉段,第3肋间为左心耳,第4,5肋间为左心室.右界

第2肋间相当于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第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下止于第6肋软骨与胸骨附着处.

13、心脏听诊部位: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的心脏听诊区

为主动脉瓣区>

14、蛙腹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乎卧位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

腹腔两侧,致腹部呈扁而宽状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腹水量

多亦可见于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腹膜癌转移

15、颅神经分布及其核位置:■嗅神经,传导嗅觉感受器在鼻

粘膜;核位于大脑颞叶;■视神经,传导视觉,感受器在视网

膜;核位于大脑枕叶;■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共同支

配眼球运动;其核分别位于中脑和脑桥;■三叉神经,传到感觉

为主,头面部;其核位于脑桥■面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

及舌前2/3的味觉;其核位于脑桥;■位听神经,感受器在内耳;

其核在中枢颞叶;■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分布在舌

后1/3和咽部,软腭和咽肌。迷走神经广泛分布于内脏;其核

均接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副神经,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

肌;其核受大脑双侧脑神经支配■舌下神经,分布于舌肌;其核只

受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

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血红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 g/l;新生儿:180~190 g/l。

红细胞:男:(4.0~5.5)x10^12/L(400万~500万/mm^3) 女

(3.5~5.0) x10^12/L; 新生儿:(6.0~7.0) x10^12/L(两者临床意义

基本相同,降低见于贫血,白血病等)白细胞总数: 成

人:(4~10)x10^9/L (4000~10000)/mm^3; 儿童:(5~12) x10^9/L

新生儿:(15~20) x10^9/L (伤寒病不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白细胞

分类计数:N中性粒细胞0.51~0.75(中性杆状核0.01~0.05,中性分

叶核0.50~0.70); E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 B嗜碱性粒细胞

0~0.01; L淋巴细胞0.20~0.40; M单核细胞0.03~0.08血小板

计数PC/Plt: (100~300)x10^9/L (生成障碍见于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7~11fl(减低见于白血病); 血小板分布

宽度:15%~17%; 血小板粘附率PadT:62.5%+8.61%(降低见于

急性白血病);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淋巴0.2

-0.4;单核0.03-0.08

1、中性粒:(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

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

素等。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

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

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3)

核象: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

肿瘤。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

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

2、嗜酸粒(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

敏、)寄生虫病;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2)

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

3、嗜碱粒: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淋巴细胞:(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

日咳)、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2)减少:应用激

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

5、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

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某些血液病(单核细

胞白血病)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

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

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1、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

(1)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2)

损伤及坏死,心梗(3)恶性肿瘤(4)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

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炎,肝硬化)(5)贫血

二、骨髓检查: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

有核细胞;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骨

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原发

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

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一)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定量umol/L 尿液粪便

总胆红

非结合

胆红素

结合

胆红

尿胆

尿

3.4~17.1 1.7~10.2 0~6.8 1:20(-) - 黄

↑↑↑↑轻度

↑或

正常

强+ - 加

↑↑轻度↑

或正常

↑↑- + 变

↑↑↑↑+或- + 变

(二)血清酶

1、转氨酶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

(1)肝病: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

明显;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肝硬化(终末期):

正常或降低;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

(2)心梗:6-8小时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增高:胆道阻塞;急慢性肝炎;肝胆系

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Υ-谷氨酰转移酶(Υ-GT)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

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

转移性肝癌);急性心梗;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三)HBV标志物检测与分析

H

B

s

A

g

-

H

B

s

H

B

e

A

g

-

H

B

e

-

H

B

c

H

B

V-

D

N

A

临床意义

+ - + - + + 急性或慢性乙

肝,传染性强(俗

称”大三阳”)

+ - - - + + 急慢性乙肝,或

慢性HbsAg 携

带者

+ - - + + + 急性乙肝恢复

期,或慢性乙肝,

传染性低

- + - - + - 急性乙肝感染

恢复期,或既往

感染乙肝,有免

疫性

- - - + + + 乙肝恢复期,传

染性低

- - - - + + 急性乙肝感染

诊断空白期,或

乙肝平静携带

- + - - - - 既往感染或接

种过疫苗

- + - + + + 急性乙肝恢复

中,正在产生免

疫性

- - - - - - 排除乙型肝炎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血清尿素氮(BUN) 3.2-7.1mmol/l;意义:反映肾小球

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血肌酐(Cr)88-177;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120;意义:判断肾小球损

害的敏感指标。

(二)肾小管功能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反映肾功

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低比重尿

2、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22-31;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

吸性碱中毒;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三)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要点

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

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化学或物

理刺激

外观淡黄,浆液性可为血性,脓性,乳糜

性等

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多混浊

比重低于1.018 高于1.018

凝固不自凝能自凝

粘蛋白定

阴性阳性

蛋白定量少于25G/L 大于25G/L

蛋白数量

葡萄糖定

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

细胞计数常<100x106/L 500x106/L

细胞分类以淋巴,间皮细胞为

不同病因,分别以中性

或淋巴为主

细菌检查-+

细胞学检

-+

六、生化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TC):2.9-6.0;血清甘油三酯(TG):男0.44

-1.76,女0.39-1.49;

血钾:3.5-5.1;血钠:136-146;血氯:98-106;血钙:

2.25-2.75。

七、免疫学检查

(一)免疫球蛋白:IgM单独明显增高――巨球蛋白血症

(二)补体C3: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

性肿瘤(肝癌)。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

(三)感染免疫检测

1、抗链O (ASO):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

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

2、伤寒与副伤寒检查: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类风湿固子(RF)检查――可作为病变

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

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

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

量坏死。(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2)鉴别原发

性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

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3、深黄色(胆红素尿)――

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5、

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6、盐类结

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减低――

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

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2、细胞管型:红细

胞管型――肾小球疾病;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

(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

有病变。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

肾小管损伤;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

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

九、粪便:水样或粥样稀便――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米泔

样便――霍乱;鲜血便――肠道下段出血(痔疮,肛裂);柏

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灰白色便――阻塞性黄疸;细条状

便――直肠癌;绿色粪便――消化不良。

十、痰液: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粉

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

梗死;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

有化脓性感染;黑色痰――矽肺。

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各主要波段的意义:P波——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

QRS——左右两心室的去极化。T波——两心室复极化。P-R

间期——房室传导时间。Q-T间期——从QRS波开始到T波

结束,反映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ST段——从QRS

波结束到T波开始,反映心室各部分都处于去极化状态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一、常规导联: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

左心室;V1、V2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V3、V4反映室间隔及

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V5、V6反映左心室的电位

变化。

二、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轴:0-+90之间;心电轴轻中度右

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心电轴显蓍右偏:

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

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

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三、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1、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

aVF导联最突出;2、V1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二)左心房肥大:1、P波增宽>0.11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

峰型(I、II、aVL);2、V1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

宽。

(三)双房肥大――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四、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1、左室电压增高:RV5>2.5或RV5+SV1>

3.5(女)-

4.0(男)。2、心电轴左偏。3、QRS波群时间延

长:达0.1-0.11s。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T段下

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右室肥大:1、QRS波群电压改变:RV1>1.0,RV1+SV5

>1.2,RaVR>0.5。2、QRS波群形态改变。3、心电轴右

偏。4、QRS波群时间并不延长。5、V1或V3 R等右胸导

联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五、心梗:1、缺血型T波改变: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

2、损伤型ST段移位:S-T段抬高。

3、坏死型Q波改变。

六、心绞痛:1、典型: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

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2、变异型:S-T段抬高,常伴T波

高耸,对导联同表现为S-T段压低

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S-T段压低(除aVR导

联):水平型、下垂型ST段下移。2、T波改变:低平、双

向或倒置

八、心律失常

(一)早搏:1、室早: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宽大畸

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2、

房早: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形态与P波不同;P’-R

新时期>0.12;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房性早挖

墙脚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3、交界性早搏:提早出现的

QRS,形态基本正常;其前或后可有逆行P’波;常有完全

性代偿间歇。

(二)异位性心动过速:1、阵发性室上性心速:频率快,

节律规则。2、室性心速:R-R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

QRS波畸形、增宽,时间延长,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

反;P与QRS无固定关系。

(三)房颤: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

均、形态各异f波;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

完全不规则;3、QRS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相同。

(四)室扑:一过性。QRS-T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

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

(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

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六)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QRS波;P-R

新时期延长>0.21(老年人>0.2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

间期呈进行性延长;II度II型:P波规律出现;QRS波成

比例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P

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心房率>心室率,即P

波频率高于QRS波频率;QRS波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

第六单元影像诊断

一、基础:X线摄影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感光效应;X线

透视检查主要应用:X线的荧光效应

二、肺与纵隔:■胸部肿块的平片检查方法:胸部正侧位

片■正常胸膜X线表现:不显影■肺纹理主要成分:肺动

脉和肺静脉分支■肺门阴影的主要组成部分:肺动脉、肺

静脉和支气管

1、慢性支气管炎: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有时可见肺间

质纤维化的网状阴影。常见并发症:肺气肿

2、支气管扩张――用支气管造影可确定其类型和部位。

3、肺炎(1)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在实变期。(2)

支气管肺炎:(渗出)两肺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粗,有散

在多数密度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小儿

表现为两肺中下部内、外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3)

间质性肺炎:以中下肺野肺纹理增粗模糊

4、肺结核(1)原发型(I型):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

门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状影――原发综合征早期为渗出

性病变。(2)血行播散型(II型):急性粟粒型:两肺广

泛而均匀的粟粒样阴影,边界清楚。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

散型:病灶数目较多,大小不等,新旧不一。(3)浸润型:

病变大多在肺尖或锁骨下区,很快干酪化。(4)胸膜炎:

干性结胸:无异常表现或有膈肌运动受限;渗出性结胸:

多为一侧。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X线:在相应部位反复发作、吸

收缓慢的炎性实变。■CT:中央型:支气管腔狭窄;肺门

肿块;侵犯纵隔;纵隔淋巴结转移。(最早出现的征象――

肺门阴影增浓)

■周围型:肿块边缘可有分叶,伴或无毛刺,密度均匀。

(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细支气管)

三、心脏与大血管

(一)基础:观察主动脉全貌的位置:左前斜位。心包积

液的最佳投照位置:心脏立、卧位像;肺门截断征见于――

肺动脉高压;在正常胸部正位片上:组成老年人右心缘上

部的是:升主动脉,组成青年儿童右心缘上部的是:上腔

静脉。在后前位片上右心缘的下部是:右心房。在心脏左

前斜位片上右心缘的下部是:右心室。

(二)病变:

1、左室增大: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左前斜位,

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在心脏后下缘

明显凸出;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

食管前间隙消失。

2、右室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右

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心右缘双弧影,心底

部双心房影;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早期增大的观察位

置:右前斜位像。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

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4、缩窄型心包炎:心包钙化

四、消化系统

(一)基础:食管静脉曲张最常用的X线方法:食管吞钡

造影;口服胆囊造影的造影剂:碘番酸;静脉胆道造影的

造影剂:30%或50%胆影葡胺;消化道X线诊断目前常用的

最佳方法:钡剂双重对比造影。

(二)疾病

1、食管癌:粘膜皱襞消失、中断、破坏,形成表面杂乱不

规则影像;管腔狭窄;月初八内充盈缺损。

2、胃溃疡:龛影,多见于胃小弯、胃窦部。

3、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激惹征

4、胃癌:充盈缺损;龛影。好发于胃窦部幽门前区。

5、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远侧结肠(如直肠和乙状结肠)

结肠有痉挛,可见向心性狭窄,肠袋变浅,肠壁见小毛刺

状凸出龛影。

6、结肠癌:结肠局限性不规则充盈缺损,结肠袋消失,管

腔变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清楚。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五、泌尿系统

(一)基础:观察肾的分泌排泄功能的检查:静脉肾盂造

影;静脉肾盂造影合用的造影剂:60%或76%的泛影葡胺;

泌尿系统结石首选的检查:腹平片。

(二)疾病

1、慢性肾盂肾炎:肾影变小,表面呈波浪状,多累及双肾。

2、肾癌:肾轮廓局限性外突。

3、肾结核:自截肾

六、骨与关节:

X线平片不能显示正常骨骼的:骨膜;X线透视仅用于:

骨髓炎;小儿骨骼的X线特征:骨端;Colle’s骨折是指:

桡骨远端骨折;退行性骨关节病早期病变在:关节软骨;

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

端;骨软骨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掌骨趾骨骨折需拍:

正斜位片;类风湿性关节炎周围型需拍:双手正位片包括

腕关节;

(一)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

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骨性强直及关节脱位。

(二)疾病

1、骨质疏松: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网状结

构空隙增大,骨皮质变薄。

2、骨质软化: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粗糙,长骨弯曲

变形

3、骨质破坏:局部骨密度减低。发生在骨松质时,骨小梁

模糊和消失;发生在骨皮质时,骨皮质缺损或完全消失。

4、脊椎结核:椎旁冷脓肿

5、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出现在发病2周后。骨质破坏。病

变区骨膜反应重

6、骨肉瘤: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有瘤骨形成。表现疼痛

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