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重要概念

合集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田锡全一、课程简介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政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又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专门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亦即历代的国家性质与形式问题。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也就是研究中国国家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其中,不但要重视研究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中各阶级间的关系、力量对比和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所占的不同地位,还必须认真探索各个历史时期各级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各个时期总的国家体制以及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人事、财政、文教、民族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情况,探讨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在当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据此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内容宏富,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相关文献,掌握基本知识,以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有总体的把握。

本课程重点关注中国历代国家元首制度、中枢辅政制度、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官员选拔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和考课制度、胥吏和幕府制度、军事制度、学校制度、乡里制度与乡绅制度、赋役制度与俸禄制度等典章制度的变迁及影响等。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olitical scie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special history of history. The searching object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in other words, the study aims to country's nature and form of the problem.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hat is to say, this course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a's na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various stages of Chinese history, the comparison of forces and the different status of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state power, but alsoseriously explore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t all levels of state organ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arious national systems and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judicial, military, supervisory, personnel, finance, culture and education, ethnic group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played in the political life at that time, and makes in line with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abundant, so, it guides students to extensively cover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with a view to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have overall grasp.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system of leader-selection of Chin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ystem, the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officials’ selection system, the legal system, the supervi sion and examination system, the military system, the school system, Gentry system, tax system and the salary system and so on.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read relevant literature extensively,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grasp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二、教学目标在方法上,每讲都梳理各个历史阶段的制度变迁总体态势及其时代特色,中间穿插权威观点、补充背景内容,课后提供讨论和探究活动的建议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涵盖了从古代封建时代到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变革历程。

以下将解释一些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重要名词。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政治经济制度,以君主的统治为核心,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存在封建的附属关系。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王朝建立了辽阔的封地,将土地分配给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则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封建关系。

2. 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的政治体制,以君主为核心,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决策和治理国家。

君主专制体制保留了中国封建制度时期的特点,君主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于天命、神权或家族血统。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强调知识和学问,形成了士人阶层,具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

科举制度充分发掘了人才潜力,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4. 五权分立:五权分立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指国家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和军事权各自独立,相互制约,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滥用。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之一,通过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立法、监督和决策等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调广泛民主和人民群众的参与。

6.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政治运动,由毛泽东发起,目的是推翻当时的政治体制和打破旧的社会秩序。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政治斗争和暴力活动广泛发生,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8.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十四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覆盖了2021年至2025年的计划。

十四五规划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和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

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演进,从君主制到共和制,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概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一部分,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可以追溯到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王朝。

在这一制度下,中国的政权由一个皇帝和一系列贵族统治。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通过封建制度将土地分配给贵族,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有其优势,比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社会稳定。

然而,这一制度也存在缺点,如皇帝权力过于集中,贵族享有特权,民众的权益受到压制。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民生的不满。

第二部分,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封建制度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政治制度。

其中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朝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采用了共和制。

它的特点是国家主权属于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

然而,在中华民国建立后不久,国内就陷入了动荡和分裂,政权频繁更迭,导致政治不稳定。

第三部分,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由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各个地方的代表组成。

代表们通过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法律和大政方针。

此外,中国还采用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通过党的领导来保证政府的稳定和效率。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封建制度和民国时期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然而,人权和民主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也是中国政治制度亟待解决的难题。

总结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封建王朝到共和制,再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

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

中国政治制度史.精讲一、什么是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政治制度: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政治方法与原则的总和。

研究内容:一是国家体制;二是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三是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1、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政治体制、社会生活背景、政治理论依据、政权结构、政治运作及其产生的各种制度。

2、中国古代出现的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形式、机关官员责、权、利的划分及其运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制度。

3、中国古代出现的制度对历史及现代的影响(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4、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的政治思想学说。

5、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监察制度等具体制度。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世界文化、世界文明的影响。

二、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君主专治、个人集权、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政权和神权是制定制度的标准。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体现为儒家学派。

4、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始终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5、在高度君主集权的制度上,行政权利包含一切,体现“人治”而非“法治”。

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公开承认等级差别,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对不同阶层的人的制度不同。

7、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无论汉族或是少数名族都对不同民族采取不同制度,“因俗而治”。

三、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历史上道路的选择,决定制约今天道路选择的理解?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我国的影响——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历史存在着广泛的名词,以下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封建制度:又称农奴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

封建制度下,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作为封建世袭地主,享有特权,并以征收农民赋税的方式来获取利益。

农民则被束缚于土地,缺乏社会流动性。

2. 三纲五常:又称「三纲」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等五个道德原则。

三纲五常是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

3.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官员制度,封建时期贯穿了1300多年,直到20世纪初清朝被废除。

科举制重视文化学识,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推崇以文治国。

科举制的实行强化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4. 皇权专制:指君主制政体中,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政治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中国历史上存在多个朝代的皇权专制制度,君主享有至高的权力,国家的决策和政策都由君主决定。

5. 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独立于国家的社会领域,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权利和利益为基础,民间组织和市场经济在其中发挥作用。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曾受到政治权力的限制,但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人们的权益保障和社会参与度逐步提高。

6. 民主集中制: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国家行政机构中实行的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旨在实现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中统一,党内的决策和选举通过民主程序进行,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7.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承认社会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中的一些重要名词的简要解释,说明了中国政治制度在不同时期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这些名词也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重点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考研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重点总结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绪论﹡“一治一乱”是中国的社会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中国的政治史。

﹡中国传统史观强调经验和秩序,对治乱兴衰的解读:强调道德人心的绝对性。

﹡对“忠、义”两种伦理观的解读:上层崇尚”忠“;下层崇尚”义“。

﹡中国形成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1)兴修水利工程的需要;(2)抵御自然灾害的需要;(3)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需要。

﹡西方的转变:(1)研究重心从“英雄”转移到经济发展、社会规则的考察上来(导致经济学、社会学的兴起)。

(2)把对“人”的研究从精英转移到大众对精英的制约上来(政治学的兴起)。

﹡西方:好制度;中国:好皇帝。

现在的转变。

﹡一个现代社会,一定是一个建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以有效的制约机制实现高度整合的社会,没有更多的民意机构去监督政府,无法祛除大集权、小集权的弊病。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以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

﹡内容:以政治制度的发展为主线,着重分析历代政治制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对国计民生的影响,从历代政治制度产生、发展、变革中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各种典章制度。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

政治制度史是一门边缘学科。

﹡制度的分类:(1)没有制度的制度:霍布斯的丛林法则(2)等级制度:强调尊卑有序,上下有别。

注重秩序。

(3)价格制度:交易费用最低,不创造社会财富。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一)政治制度的含义1、中国学者的界定。

广义:包括国体和政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内容和政权的构成形式。

狭义:指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统治政策和采取的方式。

从事政治活动时的游戏规则。

2、亨廷顿的界定﹡产生于各种社会势力间的分歧和相互作用,是解决社会各种势力间分歧的程序,组织手段逐步发展的结果。

﹡某种成分单一的统治阶级的解体,社会势力的分化,以及这些社会势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都是形成政治组织和程序、最终建立政治制度的先决条件,如雅典的例子。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名词解释1、官僚政治所谓的官僚政治,乃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

诸侯亲自觐见天子成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7、夷离堇制是辽代各部族的自治制度。

耶律阿保机曾把契丹和臣属契丹的部落编为20部,圣宗时扩展到34部,后来确定为48部。

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内四部族”,其次是“四大部族”,即: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奚六部。

各部设首领,称为“夷离堇”或“大人”,太宗时改为“大王”。

内四部族和四大部族是契丹统治的中坚力量,各有独立的治理权力。

4、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是中央政务管理体制中“因俗而治”的政治管理机构的一种。

猛安谋克制原来是女真族在部落联盟时期的组织形式,猛安为部落单位,谋克为氏族单位。

完颜阿骨打时规定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

金代进入中原以后,在地方行政中保留这一制度,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施用范围除女真族之外,还有归附的契丹和部分汉人所在地区。

8、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

清雍正时,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田锡全一、课程简介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政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又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专门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的国体和政体,亦即历代的国家性质与形式问题。

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也就是研究中国国家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其中,不但要重视研究在中国历史各个阶段中各阶级间的关系、力量对比和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所占的不同地位,还必须认真探索各个历史时期各级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各个时期总的国家体制以及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人事、财政、文教、民族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情况,探讨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在当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据此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本课程内容宏富,要求学生广泛涉猎相关文献,掌握基本知识,以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有总体的把握。

本课程重点关注中国历代国家元首制度、中枢辅政制度、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官员选拔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和考课制度、胥吏和幕府制度、军事制度、学校制度、乡里制度与乡绅制度、赋役制度与俸禄制度等典章制度的变迁及影响等。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ranch of political scie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special history of history. The searching objects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in other words, the study aims to country's nature and form of the problem.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that is to say, this course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a's na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various stages of Chinese history, the comparison of forces and the different status of the various classes in the state power, but alsoseriously explore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t all levels of state organ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various national systems and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judicial, military, supervisory, personnel, finance, culture and education, ethnic group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explores thei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played in the political life at that time, and makes in line with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abundant, so, it guides students to extensively cover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with a view to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have overall grasp.This course focuses on the system of leader-selection of China,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ystem, the central and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officials’ selection system, the legal system, the supervi sion and examination system, the military system, the school system, Gentry system, tax system and the salary system and so on. It requires students to read relevant literature extensively,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grasp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political system.二、教学目标在方法上,每讲都梳理各个历史阶段的制度变迁总体态势及其时代特色,中间穿插权威观点、补充背景内容,课后提供讨论和探究活动的建议和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要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内容要点

绪论1、中国政治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2、中国政治政治史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的结合(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始终(5)人治(6)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7)因俗而治3、近几年研究成果:(1)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2)中外政治制度史的比较研究(3)对珍稀典章、法律文献和史料的整理和挖掘(4)对政治制度史进行多方面的专题研究(5)对各朝代政治制度进行分期研究(6)对少数民族政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状况的研究4、学习意义:(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确立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2)有利于了解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3)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基础。

5、学习方法:(1)学以致用,体用结合(2)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3)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中国制度史。

上篇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酋邦制: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在其中以阶层的差异为社会结合的重要基础。

酋邦制是处于国家形成前夕的某些民族实际存在的制度体制。

酋邦制与部落联盟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没有通常所说的民众大会,而是各部酋长议事会,有政治分级和亲属制度。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大同是无序而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小康是有序而经济得到发展的社会。

3、商代内服官:国家政务官员是主要行政官,宗教事务官员,王家服务官员。

西周太官有政务官是两寮六大指卿事寮下有司徒、司马、司工,分管民政、军政、手工业,太史寮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分管宗教祭祀以及文字册命。

王家事务官地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种政务,反映出王权的增长。

4、霸主到君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到确立的过程。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个深奥的话题,涉及许多复杂的概念和名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演变过程。

1. 天命与天子中国历史上,天命和天子是两个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概念。

天命是指天道赋予君主的权力和责任,认为君权来自于天,君主是天意的代表。

天子则是指中国古代的皇帝,他们被视为天命的既定实现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 封建制与分封制封建制和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两种重要形式。

封建制是指君主通过封赏土地、授予爵位等手段,将国家权力下放给地方地主,以确保统治稳定和地方自治。

而分封制则是指君主将国家分成多个封国,由君主的亲属或功臣统治,以维持统一的政治权力。

3. 中央集权与分权中央集权与分权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政府组织形式。

中央集权是指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只是执行中央政府的指示和政策。

而分权是指政治权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分散,地方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4. 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君主专制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制度,指君主拥有独立的权力和统治权,政府决策主要由君主单方面决定。

而君主立宪是指君主与国家议会或者法院合作,通过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力,实现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制度。

5. 党国体制党国体制是中国现代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中国共产党在政治领域具有绝对领导地位的体制。

在党国体制下,党的领导是决策和权力执行的核心,在行政、立法和司法等各个领域具有决策和监督职能。

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现行政治制度的核心,也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制定法律和决策重要政策。

7. 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中国基层自治组织的两个重要形式。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地区的基层自治组织,负责处理村级事务和农村基本管理。

中国政治制度史_绪论

中国政治制度史_绪论

(2)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恢复期
• 研究内容:突破官制典章史的范围,涉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官制度、权力制 衡、终身制、世袭制、封建特权等课题。 • 研究方法:仍多运用历史学的方法,较少 运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研究视野:多角度、分散的阐述,多于全 面而系统的研究。
• • • • • • • • • • • •
• 1、古代的研究及其特点 • 著述最多:正史、政书、会要、会典、专 门著作、类书。 • 历代著录政治制度的文献偏重于官制 • 历代关于政治制度的考索侧重于对官制作 某些静态的考证
2、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 总体特点 • 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理 论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 • (1)起步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一二十年 代 •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 •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 考》、《殷周制度论》 ;郭沫若、王亚南。
中央集权型 单一制国家 地方分权(自 治)型 专制制(官僚制) 中央集权
联邦制 复合制国家 邦联制
几个术语的概念
• 单一制国家——由分层级的行政区域组成的具有 统一主权的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立法机 关、统一的中央政府;国家内部分层级划分行政 区域,设置行政机构。中央政府行使国家权力, 地方政府行使中央政府所赋予的地区管理权。
参考书:近现代各阶段重要著作举例
•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 •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续考》、《殷周制度论》等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陶希圣:《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 • • • • • •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陶希圣:《中国政治制度史》 张晋藩、王超:《中国政治制度史》(1987) 李进修:《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1988) 韦庆远等:《中国政治制度史》(1989)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1992) 白钢主编:十卷本《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996)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 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 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 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 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设军机处,大兴文 字狱,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8)结束于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专题归纳
二、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它是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中 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组成,其中丞相制度 延续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2)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而创立 的一种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为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是中 央最高政府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 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 部即吏、户、礼、兵、形、工六部,是尚书省的下设机构。三省六 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监督和牵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 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 治力量。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元、明、清 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础上稍加变化,实质情况变化不大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 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4)科举制:随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原来的选官制度已 经无法推行下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这一制度为 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①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②人才逐渐趋向制度化,形 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中国政制史

中国政制史

xx政治制度xxxxxx编著xx年主讲2012.09.20绪论0.1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0.1.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0.1.2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0.1.3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0.1xx政治制度xx研究的对象(1)xx政治制度史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研究xx政治制度史的两种形式以不同的xx为主体,分朝代论述以不同的制度为主体,分体制论述0.1xx政治制度xx研究的对象(2)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 2.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状况 3.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对历史及现代产生的影响 4.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各种有关政治的学说 5.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活动及文化传统 6.中国历史上对政治制度的妥善运用7.有必要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纳入世界范围进行评价0.2xx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xx政治制度史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4.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加强0.2xx政治制度史的特点(2) 5.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6.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7.无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0.3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和参考书0.3.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0.3.2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0.3.1xx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概况早期xx政治制度xx学科研究总结前代的统治经验,局限于对政治制度的解释、注释和制度应用方面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研究作为法律学、政治学的学习科目,出版了一些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教材和著作新xx的xx政治制度xx学科研究近几年的研究焦点有传统政治文化,中外政治制度史比较,珍稀典章的发掘,各专题研究等0.3.2研究xx政治制度史的参考资料经书诸子、正史实录会要、政书典章诏令、类书丛书工具书、研究考论、公告档案方志、野史笔记案例、谱牒契约金石碑刻、出土文物考古等类除上述各类参考书外,还有许多实物和文化古迹可以作为实证0.4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和方法0.4.1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0.4.2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0.4.1学习xx政治制度史的意义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确立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有利于了解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基础0.4.2学习xx政治制度史的方法必须注意学以致用,体用结合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xx政治制度xx绪论复习思考题1.xx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专制政体所存在的普遍意义的矛盾是什么?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两个要点和三个不可解决的矛盾是什么?4.近年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集中在哪些方面?5.名词解释:官僚政治《三通》政书会要类书丛书绪论推荐阅读书目1.韦庆远,王德宝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美】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xx:商务印书馆,19614.【法】伊曼纽埃尔.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上编:xx历代政治制度(xx-1911年)第一章xx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1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 1.1.1三皇五帝 1.1.2原始社会氏族组织 1.1.3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 1.1.4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1.1.1xx三皇燧人氏、xx、xx五帝时期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进入了部落联盟,或者是酋邦制阶段酋邦制酋邦是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这个分层式的系统以一个地位和位置即酋长为其中心”1.1.2原始社会氏族组织氏族原始胞族原始氏族部落其他相关概念:部落酋长、部落军事酋长、部落议事会、部落民众大会氏族胞族部落联盟1.1.3部落联盟和酋邦组织部落联盟设有联盟首领、联盟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联盟民众大会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是以酋长为中心两者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尧舜禹时代是部落联盟或酋邦发展的成熟阶段,以公职为特征的管理机构的雏形出现了联盟或酋邦选举制改变为世袭君主制1.1.4从习惯到制度的转变过程部落联盟或酋邦首领以强权为基础,依靠宗教和军事力量来维持自己的强权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神权与政权两者的完美结合。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绪论政治制度史:政治制度史就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

第一章1、作为政治制度史的开端,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其次我们还将讨论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和过程。

2、服内和服外:是夏后直接控制区,也就是夏族自己的城邦国家。

服外则是其他方国。

3、封建制的盛世——西周4、西周宗法制度:1)合乎礼法的贵族配偶制度的确立2)继承制度:以贵以长原则3)宗法体系。

从周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构成了树根状的宗法体系。

4)宗庙祭祀,与宗法关系相对应,在宗法每一层,都强调嫡长子的地位,嫡长所在,即是宗庙所在。

第二章1、春秋战国是中国制度变迁中的重大转折时期,经过这个转折,中国就进入了帝制时代。

2、春秋战国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秀。

3、东宫制度:就是皇帝预先确定继承人,即预立太子、配备官属的制度,因太子所居被称为东宫而得名。

东宫制度的核心是皇位的继承。

4、汉朝官僚体系p551)外朝官2)中朝官3)地方官5、征辟,是指自上而下的选拔。

所谓天子的选拔叫做“征”,公卿二千石的选拔叫做“辟”。

第三章1、三国,贵族和豪强政治是如何表现出来的?p851)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落2)地方豪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3)农民变成了豪强的依附者4)三国政府对豪强贵族的依赖5)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度的变化,加强了贵族政治2、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征辟制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

其目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第四章1、隋唐制度转变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实现了官僚体系的考试录用制度,即我们常说的科举制。

2、隋唐恢复并且健全了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确立了中书省(时称内史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

形成了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和工部的六部行政部门。

3、隋唐科举时代如何运行?p109-117(了解各要点)1)科举制度的科目民经科、进士科2)科举取士的过程3)唐朝科举考试的隐性制度因素4)科举与学校5)唐代科举制度的评价4、唐代的官吏任用考核制度p117-120(全面把握,了解要点并阐述)1)官员的任用和任用方式2)官员的考核(1)考核机构、(2)考核标准、(3)考核方式5、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五刑、十恶和八议十恶: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中国古代政治史
6、宰相开府辅政制
宰相开府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设置自己的衙署,可以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意图,独立行使权力。宰相府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职能机构,他们各有分工,按照不同的职责来贯彻执行皇帝和宰相的指示。宰相开府辅政制主要出现在隋代以前。
二、简答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第一,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一、名词解释
1、官僚政治
所谓的官僚政治,乃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2、礼崩乐坏
所谓“礼崩乐坏”,即是原来的以血缘构成的宗法制受到破坏,原来的社会意识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新的社会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并通过权力使之达到合法化,新的政治治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并且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3、朝聘
“朝聘”,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一种政治交往方式。诸侯亲自觐见天子成为“朝”,派遣卿觐见天子称为“大聘”,派遣大夫觐见天子称为“小聘”。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的交往也开始称为朝聘,而在西周时是不许可的。
16、发奴兵役制
是特殊情况下出现的征兵制,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征发四家僮奴充当兵役。第二种则是国家征调官府所有的僮奴为军,立功者可以免去僮奴身份。第三种是在战争需要的情况下征发徒刑犯为军,立功者可以免去罪责。此外,有些王朝还通过战争征服或掠夺的形式,收编一些降附军,胁迫被掠来的丁壮充军,或编为独立军伍,或分隶于各营。
9、君临之术
君临之术又称制横术,是君主驾驭臣子的权术之道,最常见的就是平衡术,这有利于君主独掌大权,防止臣下做大,但是却使君主与臣下相互猜忌,丧失了君主的执政同盟基础.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材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材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材料中国政治制度史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①、居住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始终。

——家国同构②、政权与神权相结合。

——政教合一③、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政德合一(以德治国)④、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伴随始终。

——精英化(少部分人掌握政权)⑤、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官本位⑥、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

——等级制度(把不平等当原则)⑦、实行“因俗而治”的实用主义政治制度,而从未上升至“法理”层面的理想主义政治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式的政治思想家,从而未能出现宏观理念和价值观念,没有政治智慧。

——庸俗政治3、封建(分封建制):即西欧封建时代那种分封式的世俗君主制和封建主与农奴共存的社会制度。

即封土地、建诸侯主要包括: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的关系;②、形成了与封君封臣制度相适应的封土制度;③、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4、服内:夏代的统治区域分为服内与服外两个部分。

服内是夏后直接控制区,也就是夏族自己的城邦国家。

服内设官统治,有六卿、六事、牧正等,由族内贵族担任。

5、服外:是指其他方国。

服外分为同族方国和异族方国,所有的方国均需参加宗主国组织的会盟,交纳一些象征性的贡物和必要时提供军事援助。

6、夏代三个统治阶层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能够形成这样的统治地位?夏代的统治阶层分为王族、宗教贵族与军事贵族。

①、夏无常备军。

遇有战事,所有能打仗的成年男子全体出征,武器和农具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军事专业化程度不高,那些战功卓著的家族往往世袭军事首领的职位,形成军事贵族,只有军事贵族拥有精良的武器。

②、君主凡有重大事务,必须经过专人卜筮,以占凶吉,由于卜筮是一种掌控符号的专门技术,所以其技术往往由一些特定的家族内部继承,在外人看来只有他们能够与鬼神想通,因此形成特殊的宗教贵族。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改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阶段和关键事件。

先秦时期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初期阶段,先秦时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以君主为核心,贵族占据重要地位。

在这个时期,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理论,如仁政、君子等,并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这个时期实行的是法家的政治思想,强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性。

然而,秦朝的统治并不长久,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汉朝修改了秦朝的一些法律政策,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来减轻百姓的负担。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三个国家:魏、蜀、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统治者。

虽然这个时期的政权更加分散,但仍然保留了封建制度的一些特点。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鼎盛时期。

隋朝和唐朝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隋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恢复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唐朝。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种制度让人才得到了更好的选拔机会。

此外,唐朝也实行了律令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末期时期。

明朝继承了前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然而,明朝的统治逐渐衰落,进入了末期。

清朝于1644年建立,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并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其统治一直延续到1912年。

现代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在20世纪初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进入了现代化的新阶段。

随后,中国历经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政权更迭,包括北洋政府、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国共内战等。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间疾苦,只知墨守成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的变化,遇事模棱两可,动作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酋邦制;是一种尖锥体的分层社会系统,以酋长为中心,每一人都依据他与酋长的关系的远近而决定其阶层。

P10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宗法制: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质变和扩大而成,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83)郡县制: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秦朝正式确立为地方行政区划,最初在全国36郡,郡以下设县,郡首和县令都由朝廷任命,郡县制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为后世广泛采用。

禅让制:中国古代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旨在为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

是一种原始的民主制度。

形式上,禅让制是在为君主自愿进行的,通过选举继承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

世袭制: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

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

年号:年号是反映在位皇帝的执政纪年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起的名号。

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的称号。

尊号:皇帝是最高的尊号,在皇帝的名号前加新的东西,也就是尊号,也称徽号。

P64议政王会议:清代前期,满族宗王、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其制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重要概念

中国政治制度史重要概念

一.票拟,又称票旨、票本、条旨、拟票、拟旨。

系指对中央、地方衙门以及臣僚呈送皇帝的题本章奏,不直接送往皇帝处,由皇帝直接办理,而是先送往内阁,由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参照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情况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如果参考意见得到皇帝首肯,明清时代,内外臣工向皇帝报告政务的题本和奏本,亦即通常所称的题奏本章,都要经过内阁“票拟刀的制度,是当时公文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自明代永乐以后及至清代顺康年间内阁实际上逐渐高于六部、执掌朝政的具体体现之一。

所谓内阁“票拟”制度,就是指内阁有权代皇帝对内外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或批办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写在“票签刀之上,供皇帝阅审定夺。

“票,,与“标,冈义,“票拟刀就是标写处理意见的意思,后来就成为明清两代内阁草批题奏本章的专用名词,也是当时内阁权力的集中表现。

二,内阁明、清最高官署名。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

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

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

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

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

乾隆年间,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

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

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

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票拟,又称票旨、票本、条旨、拟票、拟旨。

系指对中央、地方衙门以及臣僚呈送皇帝的题本章奏,不直接送往皇帝处,由皇帝直接办理,而是先送往内阁,由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参照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具体情况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如果参考意见得到皇帝首肯,明清时代,内外臣工向皇帝报告政务的题本和奏本,亦即通常所称的题奏本章,都要经过内阁“票拟刀的制度,是当时公文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自明代永乐以后及至清代顺康年间内阁实际上逐渐高于六部、执掌朝政的具体体现之一。

所谓内阁“票拟”制度,就是指内阁有权代皇帝对内外臣工的题奏本章草拟出批复或批办的意见,并把这些意见写在“票签刀之上,供皇帝阅审定夺。

“票,,与“标,冈义,“票拟刀就是标写处理意见的意思,后来就成为明清两代内阁草批题奏本章的专用名词,也是当时内阁权力的集中表现。

二,内阁明、清最高官署名。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

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

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

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

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

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

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

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

乾隆年间,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

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

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

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远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

虽有正统末年的反复,但是到成化、弘治之际,内阁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正德荒嬉好战不亚于隋炀,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大乱,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

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后来,明宣宗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

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

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

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紫禁城东部的这片建筑在明代叫做文渊阁。

明朝的内阁就设在这里。

在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让这个紫禁城里最不起眼的房子成为声名显赫的所在。

在文渊阁办公的内阁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务流程似乎并没有改变,但决策权却出现了转移。

张居正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首先,当时的万历皇帝还是个孩子,张居正身为皇帝的老师,很容易影响皇帝的决策。

再者,万历的“批红”是在司礼监冯保指导下完成,而冯保跟张居正关系密切。

张居正把自己的意见授意他人,写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拟”赞同。

幼年皇帝的批红自然毫无问题。

就这样,大臣的“奏章”,阁臣的“票拟”,皇帝的“批红”,由张居正一手操控,达到空前一致。

他的新政也就毫无障碍地顺利推进。

自明初以来,明朝的政务中心就在紫禁城这几个地方转换,权力的交替,左右着明朝的国运。

宫闱重重之中、争权夺权的阴谋时有发生。

通过几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务体系,它在权力平衡方面堪称完善。

清朝沿用明制,亦设内阁和大学士。

但清初军政大权掌握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1732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实权又在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变成只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

清末设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内阁均废。

(民国初年的内阁性质不同,已不是明清内阁的继承。

)我国明清的内阁组织内阁是我国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设置于内廷的官署之一。

它主秉皇帝的意旨办事,直接为皇帝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堪称皇帝的办公厅或秘书厅。

内阁始置于明代。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先是废中书省,罢黜了中书丞相之职。

继而设“四辅官”,不久亦罢去。

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作为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

这些大学士的品秩皆为正五品,其职掌为“侍左右,备顾问”,各种权力则全集中于皇帝一身。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繁杂的事务,需要有人协助。

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在中央行政机构中,正式设置了内阁,参与机务。

即在皇帝的意旨下协助办理一些政务之事,其作用犹如现今的高级顾问班子或智囊团,永乐中期以后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仁宗继位(公元1425年)后,内阁职权渐重。

出现了阁臣加太师太保,或加尚书、侍郎,但仍兼学士、大学士衔的情况。

英宗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内阁大学士杨荣、杨博和杨土奇(号称“三杨”)揽政,处理朝廷大政,都由他们这些阁臣事先代拟诏令旨意。

到了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朝令之时,大学士的排位班次列入六部尚书之上。

至此,内阁地位崇极,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内阁大学士有首辅、次辅和群辅之别。

首辅又叫“首揆”,主持内阁大政,位极人臣,为内阁首席阁臣。

明正德、嘉靖年间,首辅与次辅、群辅界限严格,一切朝政都由首辅调度,次辅和群辅不敢与之较量。

当时,皇帝口述旨意,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用朱笔记录(称批红)后,交由内阁,由内阁首辅依照“批红”拟成诏谕(称“票拟”,亦称“条旨”或“调旨”,即用小票写所拟之批答,以备皇帝朱笔批答。

清代仍沿用此制,但自“军机处”成立之后,重要奏章改为奏折,此制遂废),然后再交由皇帝批准颁布。

可见,内阁首辅的权力大大超过了其他阁臣。

但自宦官专权,首辅听命于内侍后,职权才渐渐削弱。

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在内政事务方面创立了“考成法”,督促公务,考核办事人员。

具体做法是:由中央各衙门的官吏起草工作计划,把拟办的公事登记选册,分别制订一式三份的收发文簿,用以留底、备注和送内阁查考,严格限期完成来往公文公事,每月考查,每年总结。

凡有拖延积压公文、违期不报结果者,都要论罪处之。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把军政大权高度集中于内阁,做到“事权归一,法令易行”。

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明代内阁作为封建王朝的中央办事机构,在皇帝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

后由初时的“侍左右,备顾问”的皇帝的个人助手,发展到后来的全国的政务中心并且一直为清代所沿袭,说明了当时的政权设置本身存在着这样一种需要。

而且,内阁中无论是首辅,还是次辅、群辅,都是明代中央集权机器运转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他们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清代内阁是清王朝中央政府的办事机构。

它是继承了明代体制,根据政权自身设置的需要,并掺入满族民族特色而形成的。

清军入关前,辅佐皇帝、佐理政务的是文馆。

清太宗时(公元1627年),文馆改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

内三院的职掌皆为文书事务,它既不是最高决策机关,也不是中央执行机关。

清王朝定都北京之后,统治的地区扩大了,各衙门掌管的事务也日益繁多起来。

为此,清王朝收内三院置于皇帝与大部之间,以加强其专制集权统治。

各部奏事之后,收本章带回拟旨,如有错讹,由皇帝交于内三院修正。

至顺治15年(即公元1658年),内三院仿照明代内阁制度,正式改称内阁。

另设翰林院掌管原内三院所掌管的部分职权。

于是,内阁制度确立起来,直至清末。

清内阁置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学士、侍读学士、内阁侍读、内阁中书等官职。

大学士是内阁中的最高官员,满、汉各一人,为正一品(明之内阁大学土始终为五品,至清代才升为正一品。

最初满大学士品高,汉大学士低一品,雍正时改为相同)。

高宗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定三殿三阁大学土之街,即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调阁、东阁,每一大学士分别有殿阁之衔,如文华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大学士的职掌是:“赞理机务,表率群僚”,也就是说,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从而统治全国人民。

协办大学土、辅助大学土管理内阁事务,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置,初无定员,乾隆13年(公元1748年)始定为满、汉各一人,为从一品,由六部尚书内特旨简派,仍兼尚书。

学士,掌复奏,满六人、汉四人,从二品,都兼礼部侍郎。

侍读学士,掌典校,满四人,蒙、汉各二人,从四品。

内阁侍读,掌勘对,为正六品。

内阁中书,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人员定额为满七十人,蒙十六人,汉八人,官阶为从7品。

清进士参加期考以后,除择优任“翰林院庶者士”者外,较次者部分用于内阁中书,经过一定年限,可补同知或直隶州知州,或保送充军机处章京(即大军机的僚属,俗称“小军机”)。

内阁诸官除各司日常事务外,其主要职责有两项:即向下颁发皇帝谕诏,向上递进奏章。

皇帝颁发的谕诏有四种:制书、诏书、制命和敕书。

向上递进奏章比第一项任务更繁重,凡是各部院和直省的公文奏章,首先都要送到内阁,由大学士代皇帝起草批示,再经皇帝审阅后,作为谕旨发给六科,最后再抄发各部院和直省执行。

源源不断的文牍,经内阁往来于皇帝与部院、直省之间,从而成为内阁的一项主要工作。

为了有效保存内阁所属文书,内阁又设大库(即内阁大库)存放档案。

大库分东、西二库,东库叫“书籍奏章库”,主要存放“实录”(奉敕编撰,与事实每多忌讳的编年大事记)、“起居德”(皇帝的言行录)“表奏”等。

西库称“红本库”,存放“红本”(内阁代皇帝以红笔批过的官员题本或皇帝亲自朱批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