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四章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介绍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檐沟外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2)内排水系统分类 ①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按每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 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两类。单斗排水系统一般不设悬 吊管,在多斗排水系统中,悬吊管将几个雨水斗和排水 立管连接起来。单斗系统较多斗系统排水的安全性好, 所以应优先采用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②敞开式和密闭式雨水排水系统 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内排水系统分为敞开式和 密闭式两种排水系统。前者利用重力排水,雨水经排出 管进入普通检查井。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3)内排水系统布置和安装
①雨水斗 雨水斗是一种专用装置,设在屋面雨水由天沟进入 雨水管道的入口处。雨水斗有整流格栅装置,格栅的进 水孔有效面积是雨水斗下连接管面积的2~2.5倍,能迅 速排除屋面雨水。格栅还具有整流作用,避免形成过大 的漩涡,稳定斗前水位,减少掺气,并拦隔树叶等杂物, 整流格栅可以拆卸以便清理格栅上的杂物。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雨水斗、平蓖 雨水斗等。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第四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②连接管 连接管是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连 接管一般与雨水斗同径,连接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物 承重结构(如桁架)上,管材可采用铸铁管或钢管。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中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 连接管宜采用斜三通与悬吊管相连。 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根立管 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 ③悬吊管 悬吊管是悬吊在屋架、楼板和梁下或架空在柱上的 雨水横管。悬吊管连接雨水斗和排水立管,其管径不小 于连接管管径,也不应大于300mm。塑料管的坡度不小于
④立管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 屋面排水系统
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屋面排水系统屋面排水是指通过屋面的导水装置,将屋面的雨、雪水迅速排出,避免产生屋面积水的措施。
是为了使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形成积水及时排除室外,避免造成积水四处溢流或屋面漏水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为了能够使积水迅速排除屋面,进行周密的排水设计是必要的。
一、屋面排水设计规范屋面排水设计的主要任务首先将屋面划分成若干个排水区,然后通过适宜的排水坡和排水沟,分别将雨水引向各自的落水管再排至地面。
具体步骤:(1)确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2)选择排水方式,划分排水区域;(3)确定天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4)确定落水管所用材料和大小及间距,绘制屋顶排水平面图。
单坡排水的屋面宽度不宜超过12m,矩形天沟净宽不宜小于200mm,天沟纵坡最高处离天沟上口的距离不小于120mm。
落水管的内径不宜小于75mm,落水管间距一般在18m~24m之间,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00平方米的屋面雨水。
水专业规范,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50平米的屋面汇水面积(汇水面积含屋面的墙面面积)。
二、屋面排水系统1.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多采用内排水。
内排水系统一般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附属构筑物几部分组成2.屋面雨水系统按照屋面的排水条件分为:檐沟排水、天沟排水檐沟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
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集流到檐沟,然后流入隔一定距离设置的立管排至室外的地面或雨水口。
根据降雨量和管道的通水能力确定1根立管服务的屋面面积,再根据屋面形状和面积确定立管的间距。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由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排水系统,主要用于将屋面雨水排出室外。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雨水斗:雨水斗是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的入口,它能够有效地收集屋面上
的雨水。
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雨水斗类型,如重力式、堰槽式和阻抗式等。
2.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收
集的雨水输送到室外。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管道材料和规格,如铸铁管、PVC管和镀锌钢管等。
3.悬吊系统:悬吊系统是用来支撑和固定排水管道的,它能够确保管道在安
装和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设计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悬吊方式,如吊架、支架和托架等。
4.雨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是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的出口,它能够将排出的
雨水排入下水道或其他合适的场所。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排放口类型,如直排式、弯头式和堰槽式等。
总的来说,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排水系统,它能够有效地排除屋面上的雨水,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降雨量、建筑物结构、地理环境等,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⑴雨水斗:雨水斗应满足最大限度地迅速排除屋面雨雪水的要求,排泄雨水时最小限度的掺气,并能拦截粗大杂质。
分铸铁浇铸的65型和钢板焊制的79型两种晒台、屋顶花园等供人们活动的屋面上,宜采用平篦式雨水斗。
布置雨水斗时,应以伸缩缝或沉降缝为排水分水线,否则应在该缝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
当两个雨水斗连接在同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伸缩接头,并保护密封。
在防火墙外设置雨水斗时,应在防火墙的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
在寒冷地区,雨水斗应尽量布置在受室内温度影响的屋面及雪水易融化的天沟范围内,雨水立管应布置在室内。
雨水斗的间距一般采用12~24m.天沟的坡度可采用0.003~0.006.接入同一根立管的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应相同,当雨水立管的设计流量小于最大设计泄流量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同一立管或悬吊管内。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宜对立管作对称布置,并不得在立管顶端设置雨水斗。
雨水斗与屋面连接处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雨水斗的出水管管径一般不小于100㎜.设在阳台、窗井很小汇水面积处的雨水斗可采用50㎜.⑵连接管连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雨水斗短管的管径,连接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承重结构上。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中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连接管宜采用斜三通与悬吊管相连。
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
⑶悬吊管当厂房内地下有大量机器设备基础和各种管线或其他生产工艺要求不允许雨水检查井冒水时,不能设置埋地横管,必须采用悬吊在屋架下的雨水管,悬吊管可直接将雨水经立管输送至室外的检查井及排水管道。
当采有多斗悬吊管时,一根悬吊管上设置的雨水斗不得多于4个。
其管径不得小于其雨水斗连接管管径,与雨水立管连接的悬吊管,不宜多于两根。
为满足水力条件及便于经常的维修清通,需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在悬吊管的端头及长度超过15m的悬吊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检查口间距不得大于20m,其位置应靠近墙柱。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1.1.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雨水管渠或地面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类。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且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
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两种方式。
檐沟外排水由檐沟、雨水斗、承雨斗及立管组成。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及排出管组成。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且建筑物内部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或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系统按每根立管接纳的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两类,单斗系统一般不设悬吊管。
按雨水排至室外的方法,内排水系统可分为架空管排水系统和埋地管排水系统。
架空管内排水系统是通过架空管将雨水排人埋地管中,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又可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
内排水系统两种。
(1)架空管排水系统将雨水通过架空管道系统直接引到室外排水管(渠)中,室内不设埋地管,可以避免室内冒水。
架空管道需用金属管材多,易产生凝结水,管系内不能排入生产废水。
(2)埋地管排水系统埋地管排水系统是通过架空管、立管将雨水接入室内埋地管排至室外,按使用要求又分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1)敞开式内排水系统。
由架空管道将雨水引入室内埋地管的检查井中,然后由埋地管引至室外。
若设计和施工不当,会引起检查井发生冒水现象。
此种系统可使用非金属材料,并可排入生产废水。
2)封闭式内排水系统。
封闭式内排水系统是压力排水,埋地管在检查井内装设封闭的三通管,管口用盖封闭以防冒水。
封闭式排水系统用于不允许冒水的建筑物。
系统不能排入生产废水。
1.2.雨水管的设计要求(1)雨水量计算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量的大小是设计计算雨水排水系统的依据,其值与该地暴雨强度、汇水面积、以及径流系数有关。
1)设计降雨强度应按当地或相邻地区暴雨强度计算确定。
建筑屋面、建筑物基地、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A.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按5min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概念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面雨水及时排除到室外。
2.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1)按雨水管道布置位置分类1)外排水系统: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形式。
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可分为檐沟外排水系统和天沟外排水系统。
2) 内排水系统:是指屋面设有雨水斗,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斗排水系统和多斗排水系统,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和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3)混合排水系统:同一建筑物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雨水排除系统,分别设置在屋面的不同部位,组合成屋面雨水混合排水系统。
(2)按管内水流情况分类1)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2)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由于在北方地区,气温比较寒冷,室外水容易结冰,故本设计采用内排水系统。
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1)外排水系统的组成1)檐沟外排水系统(重力流)。
2)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单斗压力流)。
(2)内排水系统的组成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的单斗或多斗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雨水斗的选型与外排水系统相同,需分清重力流或压力流。
无论何种屋面雨水的排除都必须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进行设计。
一般情况下,檐沟外排水系统应按重力流设计,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应按单斗压力流设计,内排水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
本设计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
4.雨水排水系统管材的选用外、内排水系统采用的管材有UPVC塑料管和铸铁管,其最小管径可用DN75mm,但注意下游管段管径不得小于上游管段管径,且在距地面以上1m处设置检查口,并牢靠地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
对于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管道,也可采用焊接钢管,但其内外壁应作防腐处理。
屋面雨水虹吸排水与重力流排水系统分析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1目前对于较大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两类,1是重力流排水系统,即雨水由天面天沟汇集后经雨水斗下接的立管靠重力自流排出。
这种系统管线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
水沿立管管壁流下时,一般情况下只占立管断面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为水,一部分为空气。
2是虹吸屋面排水系统;其作为密闭的内排水系统由于在技术上、经济上较之传统的重力流排水系统有明显的优势而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虹吸排水系统简介;虹吸排水系统是将传统的“重力流”变为“满管流”,而满管流会产生抽吸作用,提高排水速度。
虹吸排水系统就是使排水系统在一定的水量下,使系统达到“满管流”状态的系统。
1.形成虹吸排水的条件我们知道,如管内液体的流态达到虹吸状态,应有以下几个条件(参见图一): 1-1入水口和排水口之间存在高差;1-2管道中充满水;1-3立管与水平管中水的流速要足够大并同时能满足管道中的负压大于水的蒸发压力。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市政管图一:屋面虹吸排水系统示意图可见管道充满水是虹吸状态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即要达到虹吸状态,管道必须充满水,而达到了虹吸条件,管道必然是“满管流”。
这就是虹吸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
2.虹吸形成过程及其优势分析对大型屋面可“分区排水”,整个屋面排水系统可由数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一个天沟,这样天沟可避开伸缩缝。
系统的设计是当天沟内雨水深度达到一定深度时,首先是尾管充满水达到虹吸条件,继而使整个系统产生虹吸,即可使天面雨水快速排放。
因虹吸排水流速很大,要通过消能井再排入市政雨水排水系统。
而当雨量较小时,该虹吸系统也只有做为重力流系统使用。
这样,虹吸排水系统可用比重力流排水系统小得多的管线能排出几十年一遇的暴雨雨水。
再有,在相同排水量的情况下,虹吸排水系统所需的斗前水深要小于重力流系统。
比如,计算表明排水量为40L/s 时,用直径300mm 的重力流雨水管,其斗前水深需100mm,而直径100mm 的虹吸雨水管,其斗前水深仅需73mm,这对屋面的建筑和结构设计都非常有利。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4-1屋面雨水排放方式
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
在实际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建筑结构形式,
屋面面积大小,当地气候条件及生产生活的要求,经过技术
经济比较来选择排除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外排水
系统或者两种排水系统综合考虑。
外 排 水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内排水系 统设计计 算包括 选择 布置雨水斗,布 置并计算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 地管的管径。 为简 化 计 算 过 程,可将雨水斗和雨 水管道的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不同小时降雨厚 度h5情况下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F=N· Q / k1
F—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k1—渲泄能力系数,屋面坡度小于2.5%,按1计算。 Q— 最大允许泄流量 L/s N—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度系数表7-5
2 3 1 2
1 v R I n
2 3
1 2
天沟的设计计算—计算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1)确定屋面分水线,计算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F 2)根据暴雨强度重现期计算5min暴雨强度q5; 3)利用(7—1)式计算雨水量Q; 4)初步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5)计算天沟泄流量QT=ω· v; 6)比较Q与QT,若QT<Q,应增加天沟的宽或深, 重复第5和6步,直至QT≥Q; 7)根据雨水量Q,查表7—2确定立管管径。
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位置宜靠近墙柱,以利检修。
• • 连接管与悬吊管,悬吊管与立管间宜采用450三通或900斜三通连接。 悬吊管采用铸铁管,用铁箍,吊卡固定在建筑物的桁架或梁上。 在管道可能受振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 连接。
屋面排水系统
屋面排水系统简介屋面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屋面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降水(如雨水、融雪水)从屋面上顺利排往下水道或雨水收集系统,保护建筑物免受水的侵害。
本文将介绍屋面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屋面排水系统类型。
组成部分屋面排水系统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排水管道排水管道是屋面排水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将降水导向下水道或雨水收集系统。
排水管道通常由PVC(聚氯乙烯)或铝材料制成,其直径和长度根据建筑物大小和屋面面积而定。
雨水集水器雨水集水器位于屋面的低点,用于收集降水并导向排水管道。
雨水集水器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不锈钢或塑料,其设计可以使雨水顺利流入排水管道,阻止杂物进入系统。
漏斗排水口漏斗排水口是屋面排水系统的一部分,通常安装在屋面上的低点。
其作用是将水从屋面集中导向排水管道,并防止杂物进入系统。
漏斗排水口通常采用特殊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堵塞的风险。
檐口排水系统檐口排水系统是常见的屋面排水系统类型之一,适用于屋顶有檐口的建筑物。
檐口排水系统通过檐口安装排水管道,并将水从屋面引导到下水道。
该系统通常包括檐檩、排水槽和排水管道。
平顶排水系统平顶排水系统适用于平顶建筑物,其设计旨在有效排水,并防止水在屋面上积聚。
平顶排水系统通常包括排水板、排水斜坡和排水孔,以确保水可以迅速排出屋顶。
内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适用于那些没有外部排水系统的建筑物,如地下室或封闭式阳台。
该系统通过内置排水管道将降水引导到下水道或储水设施。
工作原理屋面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降水从屋面流入雨水集水器。
2.雨水集水器将水导向排水管道。
3.水沿着排水管道流动,最终达到下水道或雨水收集系统。
在整个流程中,漏斗排水口和排水管道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水能畅通地从屋面流向目标位置,并防止杂物堵塞系统。
维护与保养屋面排水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和保养措施:1.清洁排水系统中的杂物和积水。
第4章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屋面分水线,计算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w。 2)计算天沟过水断面面积。
3)计算天沟水流速度。
4)求天沟允许泄流量。 5)确定设计重现期,计算5min暴雨强度。
6)计算汇水面积上的雨水量,比较Q与Qy,检验重现期是否满足。
4)初步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5)计算天沟泄流量Qr。 6)比较Q与,若Qy<Q,应增加天沟的宽或深,重复第(5)和(6)步,
直至Qy>Q。
7)根据雨水量,查表确定立管管径。
四、按重力流设计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重力流内排水设计计算的内容包括选择布置雨水斗,布置开计算确 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地管的管径。计算步骤为: (1)根据建筑物内部墙、梁、柱的位置,屋面的构造和坡度划分为 几个系统,确定立管的数量和位置; (2)根据各个系统的汇水面积,查教材表4.3.4确定雨水斗的规格; (3)确定连接管管径,连接管管径与雨水斗出水管管径相同。对于 单斗系统,悬吊管、立管、排出横管的管径均与连接管管径相同; (4) 计算悬吊管连接的各雨水斗流量之和,确定水力坡度,查教材 表4.3.5或表4.3.6,确定悬吊管的管径,悬吊管的管径宜保持不变。 (5) 计算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泄流量之和,查教材表4.3.7确定立管 管径,当立管只连接一根悬吊管时,因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悬吊管管径, 所以立管管径与悬吊管管径相同。 (6)排出管管径一般与立管管径相同,如果为了改善整个雨水排水 系统的泄水能力,排出管也可以比立管放大一级管径。 (7)计算埋地干管的设计排水量,确定水力坡度,为保障排水通畅, 埋地管坡度应不小于O.003,查教材表4.3.8确定埋地横干管的管径。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总结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总结1. 引言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处理雨水排放,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本文将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进行总结,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主要技术。
2. 组成部分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2.1 屋面收水系统屋面收水系统是指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导引的部分。
它通常包括天沟、屋脊线、排水口等。
天沟是屋面上最常见的收水方式,它可以将雨水引导到屋脊线,然后通过排水口排出建筑物。
2.2 雨水收集设备雨水收集设备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以备后续使用。
常见的雨水收集设备包括雨水桶、雨水收集罐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管道与屋面收水系统相连接,将收集到的雨水导入到储存设备中。
2.3 雨水利用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用于处理和利用收集到的雨水。
它可以通过滤网、沉淀池等方式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并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冲厕、洗车等方面。
2.4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用于将收集到的雨水排出建筑物。
它通常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排放口等。
排水系统需要合理设计,确保雨水顺畅地从建筑物中排出,防止漏水和积水的发生。
3. 设计原则设计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3.1 性能可靠性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性能可靠性。
它不仅要能够应对正常的雨水排放,还需要能够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降雨。
系统的排水能力和排水速度需要满足建筑物的设计要求。
3.2 经济性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和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
3.3 环境友好性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环境友好性。
它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3.4 可持续性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
它应该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并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k1
(接下页)
(接上页)
N=3600/ h5 F —— 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 Q —— 最大允许泄流量; K1 —— 渲泄能力系数; N —— 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的系数度,取值见下表
h5(mm/h) N
降雨强度h5与系数N的关系表
50 60 70 80 90 10 11 12 14 16 18 20 0000000
吊管内出现不同的压力状态:
重力流状态
气水混合 两相流
压力流状态
• 重力流状态:天沟水深比较小时,雨水进入雨水斗时呈自由堰流 状态,悬吊管内空气贯通,为不满流的重力流状态。
• 气水混合两相流:天沟水位增加,泄流量增大,悬吊管内压力会 出现壅水状态的气水两相流。如立管中形成水塞,则会产生抽吸 作用,利于雨水的排泄。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
• 屋面天沟为明渠排水时,天沟水流流速 可按明渠
• 均流公式计算:
v —— 天沟水流速度;
v
1
21
R3I 2
n
R —— 水力半径;
I —— 天沟坡度;
n —— 天沟粗糙系数与天沟材料及施工情况有关;
(见下页表格数据)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
各种抹面天沟 n 值
天沟壁面材料 水泥砂浆光滑抹面 普通水泥砂浆抹面 无抹面 喷浆护面 不整齐表面 豆砂沥青玛地脂表面
• 压力流状态:满流时为压力流。
4.2.2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 多斗系统雨水排水系统:
•
一根悬吊管上接几个(一般不超过4个)雨水斗。
• 特点:
•
一根悬吊管上的不同位置的雨水斗的泄流能力不同,距离
立管越远的雨水斗,泄流量越小,距离立管越近的雨水斗泄流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根据立管 连接雨水斗 个数分为单 斗、多斗雨 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 水系统
根据系统是 否与大气相 通分为密闭 系统、敞开 系统
内排 水系 统
外排 水系 统
按雨水管中水流 的设计流态可分 为重力有压流雨 水系统、重力无 压流雨水系统、 压力流雨水系 (虹吸式雨水系 统)
天沟设置在两跨中间并坡向端墙(山墙、 女儿墙),外立管连接雨水斗沿外墙布置。
天沟外排水
附图2 天沟布置示意图
伸缩缝
补充: 防止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墙体
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 缩缝。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主要取决于屋盖 或楼盖的类别和有无保温层,而与砌体的种类、 材料和收缩性能等无直接关系。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 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 系统
屋面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1.外排水系统 (1)檐沟外排水系统 组成:檐沟、水落管(见附图1) 管径75mm、100mm。 间距8~12m。 适用: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小型 厂房。
单跨
屋面雨水有檐沟汇水,然后流入雨水斗、 经连接管至承雨斗和外立管,排至室外散水坡。
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 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 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二、按管内水流情况分类 1、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
采用虹吸式雨水斗,管道中是全充满的压 力流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 水过程。
2、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设计水流状态为半有压流,系统的设计流量、
可见在我国,伸缩缝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因建 筑过长在结构中出现竖向裂缝,它一般不能防 止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的干 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简述屋面雨水排水的方式及其组成
简述屋面雨水排水的方式及其组成屋面雨水排水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的是将屋顶上的降雨水迅速排除,防止水渗漏和楼顶积水。
本文将简述屋面雨水排水的方式及其组成。
一、屋面雨水排水的方式1. 自然排水方式自然排水是指通过自然力以及屋顶的坡度将降雨水排至地面或其他地方。
这种方式适用于屋顶坡度较大的建筑,可以节省排水设备的成本。
常见的自然排水方式包括:(1) 背斜坡排水:通过在建筑物背侧形成坡度,将雨水自然排至背侧的排水口或者排水槽中。
(2) 锯齿形坡道排水:通过在屋面铺设一系列锯齿形坡道,使雨水在坡道上形成涓流,自然流向排水口。
(3) 梯形坡道排水:将屋面分割成一系列梯形,使雨水依次流向下方,最终排至地面。
2. 人工排水方式人工排水是指通过排水设备和管道将雨水排除。
这种方式适用于屋顶坡度较小或需要集中管理和控制排水的建筑。
常见的人工排水方式包括:(1) 屋面排水路线:在屋面设置排水路线,通过排水口将雨水排至建筑物周围的排水系统中。
(2) 集水器和管道排水:通过在屋面设置集水器,并通过管道将雨水引导排除。
(3) 屋面收集雨水系统:将雨水收集、储存并进行合理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降低水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屋面雨水排水的组成1. 屋顶覆盖材料屋顶覆盖材料是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中的基础组成部分。
常见的屋顶覆盖材料包括瓦片、屋面油毡、金属片、沥青瓦等。
这些材料应具备一定的耐候性和耐水性,能够有效防止雨水渗漏。
2. 屋面坡度屋面坡度是指屋面的倾斜度,决定了雨水的流向和排水速度。
合理的屋面坡度可以确保雨水迅速排除,减少水渗漏的风险。
3. 排水设备排水设备包括排水口、排水槽、雨水篦子等,用于收集和引导雨水。
排水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防止雨水渗漏。
此外,排水设备的数量和布局也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4. 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用于将收集到的雨水引导至地面或其他地方。
排水管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应对各种气象条件和长期使用的需求。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一般规定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一般规定1.1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非下沉地面、雨水控制利用设施或雨水管渠,当设有雨水利用系统的蓄存池(箱)时,可排到蓄存池(箱)内。
1.2 建筑屋面雨水积水深度应控制在允许的负荷水深之内,50年设计重现期降雨时屋面积水不得超过允许的负荷水深。
1.3 建筑屋面雨水应有组织排放,可采用管道系统加溢流设施或管道系统无溢流设施排放。
采取承雨斗排水或檐沟外排水方式的建筑宜采用管道系统无溢流设施方式排放。
对于建筑要求有水帘效果的坡屋面,可将雨水排放至地面后进行有组织汇集。
1.4 当设有溢流设施时,溢流排水不得危及建筑设施和人员安全。
1.5 屋面排水的雨水管道进水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屋面、天沟、土建檐沟的雨水系统进水口应设置雨水斗;2 从女儿墙侧口排水的外排水管道进水口应在侧墙设置承雨斗;女儿墙的侧入式雨水斗等侧排水口,应通过承雨斗或其它具有溢流、通气功能的排水管件与外排雨水管道连接;3 成品檐沟雨水管道的进水口可不设雨水斗。
1.6 设有雨水斗的雨水排放设施的总排水能力应进行校核,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校核雨水径流量应按50年或以上重现期计算,屋面径流系数应取1.0;2 压力流屋面雨水系统排水能力校核应进行水力计算,计算时雨水斗的校核径流量不得大于本规程表3.2.4中的数值;3 半有压屋面雨水系统排水能力校核中,当溢流水位或允许的负荷水位对应的斗前水深大于本规程表3.2.4中的数值时,则雨水斗的校核径流量不得大于本规程表3.2.4中的数值。
1.7 建筑屋面雨水系统的横管或悬吊管应具有自净能力,宜设有排空坡度,且1年重现期5min降雨历时的设计管道流速不应小于自净流速。
1.8 屋顶供水箱溢水、泄水、冷却塔排溢水、消防系统检测排水以及绿化屋面的渗滤排水等较洁净的废水可排入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9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独立设置,严禁与污水、废水排水管道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和混合排水系统。
一、雨水外排水系统
1、檐沟外排水系统
又称水落管排水系统或普通外排水系统,由檐沟、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组成。
雨水多采用屋面檐沟汇集,然后流入隔一定间距沿外墙设置的水落管排泄至地下沟管或地面。
适用于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等建筑屋面雨布的排除。
水落管的布置间距应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屋面汇水面积和水落管的通水能力来确定。
据经验,一般为15~20m设一根DN100的水落管,其汇水面积不超过250m2。
阳台上的水落管可采用DN50。
2、天沟外排水系统
天沟外排水即利用屋面构造上所形成的天沟本身容量和坡度,使雨雪水向建筑物两端(山墙、女儿墙方向)泄放,并经墙外立管排至地面或雨水管道。
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组成。
适用于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以及厂房内不允许布置雨水管道的建筑。
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天沟外排水的方式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采用天沟外排水不仅能消除厨房内部检查井冒水的问题,而且具有节约投资、节省金属材料、施工简便,利于合理地使用厂房空间和地面以及为厂区雨水系统提供明沟排水或减少管道埋深等优点;但若设计不善或施工质量不良,会出现天沟翻水、漏水等问题。
天沟外排水,应以建筑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屋面分水线。
天沟的流水长度,应结合天沟的伸缩缝布置,一般不宜大于50m,其坡度不宜小于0.003。
为防止天沟末端处积水,应在女儿墙、山墙上或天沟末端设置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沟上檐低50~100㎜。
立管直接排水至地面时,需采取防冲刷措施,在湿陷性土壤地区,不准直接排水,冰冻地区立管需采取防冻措施。
二、雨水内排水系统
大屋面面积的工业在,尤其是屋面有天窗、多跨度、锯齿形屋面或壳形屋面等工业厂房,其屋面面积大或曲折,内跨屋面雨水用水落管排除有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雨水管系统。
对建筑立面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也应设置建筑雨水管系统;此外,高层大面积平屋顶民用建筑,特别是处于寒冷地带的此类建筑物,均应采用内排水方式。
由厂房或高层建筑设有的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和排出管等组成。
1、雨水内排水系统分类按每根立管接纳雨水斗的个数,分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
单斗排水系统一般不设悬吊管,在多斗排水系统中,悬吊管将几个雨水斗和排水立管连接起来。
单斗系统较多斗系统排水的安全性好,所以应优先采用单斗雨水排水系统。
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内排水系统分为敞开式和密闭式。
前者是重力排水,由架空的管道将雨水引入建筑内埋地管道和检查井或明渠内,然后由埋地管渠排出建筑。
易引起冒水现象,但可接纳生产废水排入。
后者为压力排水,在建筑物内设有密闭的埋地管和检查口,当雨水排泄不畅时,室内也不会发生冒水
现象,该系统不能接纳生产废水排入。
为安全起见,当屋面雨水为内排水系统时,宜采用密封式系统。
2、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布置与安装
⑴雨水斗:雨水斗应满足最大限度地迅速排除屋面雨雪水的要求,排泄雨水时最小限度的掺气,并能拦截粗大杂质。
分铸铁浇铸的65型和钢板焊制的79型两种晒台、屋顶花园等供人们活动的屋面上,宜采用平篦式雨水斗。
布置雨水斗时,应以伸缩缝或沉降缝为排水分水线,否则应在该缝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
当两个雨水斗连接在同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伸缩接头,并保护密封。
在防火墙外设置雨水斗时,应在防火墙的两侧各设一个雨水斗。
在寒冷地区,雨水斗应尽量布置在受室内温度影响的屋面及雪水易融化的天沟范围内,雨水立管应布置在室内。
雨水斗的间距一般采用12~24m。
天沟的坡度可采用0.003~0.006。
接入同一根立管的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应相同,当雨水立管的设计流量小于最大设计泄流量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同一立管或悬吊管内。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宜对立管作对称布置,并不得在立管顶端设置雨水斗。
雨水斗与屋面连接处必须做好防水处理。
雨水斗的出水管管径一般不小于100㎜。
设在阳台、窗井很小汇水面积处的雨水斗可采用50㎜。
⑵连接管
连接管的管径不得小于雨水斗短管的管径,连接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承重结构上。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中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连接管宜采用斜三通与悬吊管相连。
变形缝两侧雨水斗的连接管,如合并接入一根立管或悬吊管上时,应采用柔性接头。
⑶悬吊管
当厂房内地下有大量机器设备基础和各种管线或其他生产工艺要求不允许雨水检查井冒水时,不能设置埋地横管,必须采用悬吊在屋架下的雨水管,悬吊管可直接将雨水经立管输送至室外的检查井及排水管道。
当采有多斗悬吊管时,一根悬吊管上设置的雨水斗不得多于4个。
其管径不得小于其雨水斗连接管管径,与雨水立管连接的悬吊管,不宜多于两根。
为满足水力条件及便于经常的维修清通,需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在悬吊管的端头及长度超过15m的悬吊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检查口间距不得大于20m,其位置应靠近墙柱。
悬吊管一般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在可能受到振动和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接口,外刷防腐漆。
⑷立管立管接纳悬吊管或雨水斗的水流。
埋设于地下的一段排出管将立管引来的雨水送到地下管道中去。
管材一般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在管道可能受到振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应采用钢管,接口要焊接。
沿墙、柱明装或暗装于墙槽或管井内,但要设检查口,并在其处设检修门。
检查口中心至地面的距离宜为1.0m。
立管的下端宜采用两个45或大曲率半径的90弯头接入排出管。
当管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悬吊管时,其管径不得小于最大一个悬吊管的管径。
⑸排出管
排出管管径不得小于立管的管径。
排出管管材宜采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当排出管穿越地下室墙壁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⑹埋地管
埋地横管与雨水立管或排出管的连接可用检查井,也可用管道配件。
检查井的进出管道的连接应尽量使进出管之轴线成一直线,至少其交角不得小于135°;为改善水流状态,在检查井内还应设置高流槽。
埋地横管可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或带釉的陶土管。
对于建筑内部地面不允许设置检查井的建筑物,可采用悬吊管直接排出室外。
埋地管不得穿越设备基础及可能受水而发生危害的地下构筑物。
其坡度按工业废水管道坡度的规定执行,并且不应小于0.003。
封闭系统的埋地管道,应保证严密、不漏水。
敞开系统的埋地管道起点检查井内,不宜接入生产废水排水管。
埋地雨水管道可采用非金属管,但立管至检查井的管段宜采用铸铁管。
雨水封闭系统埋地管在靠近立管处,应设水平检查口。
⑺检查井(口)
封闭系统埋地管道交叉处或长度超过30m时,应设水平检查口,并应设检查口井。
敞开系统埋地管道交叉、转弯、坡度及管径改变,以及长度超过30m 处,均应设置检查井。
井内接管应采用管顶平接、水平转角不得小于135°。
敞开式系统的检查井内,应做高流槽,槽应高出管顶200㎜。
敞开式系统的排出管应先接入放气井,然后再接入检查井,以便稳定水流。
三、混合式排水系统
当大型工业厂房的屋面比较复杂时,可在屋面的不同部位,采用内外排水系统结合;压力、重力排水结合;暗管、明沟结合等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深度。
天沟的实际断面面积应增加保护高度50~100㎜,天沟起端深度不宜小于80㎜。
天沟末端山墙、女儿墙上设置溢流口,用以排泄超过排水立管泄水能力的那部分雨水量。
雨水斗斗前水深愈大,则泄流量愈大。
斗前水深一般不超过100㎜。
一般情况下,一根连接管上接一个雨水斗,因此,连接管的管径一般与雨水斗相同。
连接雨水斗的数量愈多,则雨水斗掺气量愈大,水流阻力大;雨水斗至立管愈远,则水流阻力愈大,悬吊管的排水量愈小。
立管只连接一根悬吊管时,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悬吊管管径,可与悬吊管管径相同。
排出管管径一般采用与立管相同的管径,不必另行计算,如果加大一号管径,可以改善管道排水的水力条件,增加立管的泄水能力。
埋地管道按重力流计算,采用建筑排水横管水力计算方法,控制最大计算充满度和最小坡度。
埋地管道最小管径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