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合集下载

哈工大孙德文 第三版 电信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哈工大孙德文 第三版  电信 微型计算机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3.1(1)解:AX=1352H (2)解:PA=DS*16+EA=10000H+1352H=11352H,(11352H)=0FFH,(11353H)=26H,AX=26FFH(3)解: EA=BX+0150H=1350H,PA=DS*16+EA=10000H+1350H=11350H, CH=33H,(11350H)=33H, (11351H)的值不变,(11351H)=3CH (4)解:EA= BP +0150H =1350H , PA=SS*16+EA=20000H+1350H=21350H,AX=5188H(5) 功能:dest ←(SP+1)_(SP),SP ←SP +2注意: dest 可以是MEM/REG/SREG(CS 除外)解:EA= SP=1350H,PA=SS*16+EA=20000H+1350H=21350H,AX=5188H, SP=1350H+2H=1352H(6)功能: dest ←dest+src 注意:(1)源和目的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单元;(2)标志寄存器中状态位随运算结果变化 (3)操作数是有符号或无符号数由程序员解释;解:EA=SI=1354H , PA=DS*16+EA=10000H+1354H=11354H , CX=339AH, (11354H)=52H ,(11355H)=OE7H(7)格式:SUB dest, src 功能:dest ←dest-src 注意:dest 、src 不能同时为存储单元。

标志寄存器中的状态位随运算结果改变。

减法时OF 溢出标志位何时为0,何时为1?当负数减正数时,若结果为正数,OF=1; 当正数减负数时,若结果为负数,OF=1;否则为0.解:EA=0150H+BX+SI=26A4H ;PA=DS*16+EA=10000H+26A4H=126A4H ;(126A4H)=9DH,BH=12H12H=00010010B- 9DH=10011101B01110101B =75H BH=75H, SF=0,ZF=0,PF=0, CF=1 ,OF=0(8)格式:INC dest 功能:dest ← dest +1注意:1)单操作数指令;2)不影响CF 标志;3)对内存单元进行加1时,要指明内存单元是字节,是字。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基础习题详解(初稿)孙德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3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区别?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离散量来表示,是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和运算的解算装置。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连续量来表示,是对连续变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

在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变量为连续变化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电荷。

1.2 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写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制好程序,将程序和运行程序中所用的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

使电子计算机有了通用性,只要能写出正确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时就无须人工干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机”(或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存储器(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1.3 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范围?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从1946年第一台ENIAC机至今可分为4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范围1.4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并举例说明。

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

1.5 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结构的特点?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共分8级,从L0~L7,其中:L0为硬联逻辑,实现微指令的控制时序,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内核;L1为微程序控制,根据机器指令配备一套微指令,给出微操作控制信号;L2为机器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就是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L3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环境;L4为汇编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由相应级的计算机进行解释、执行;L5为高级语言类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该级计算机基本上脱离了物理计算机,供程序员使用;L6 为应用语言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直接使用的应用语言;L7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系统总体分析级,用以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确定系统配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基础习题详解(初稿)孙德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3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区别?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离散量来表示,是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和运算的解算装置。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连续量来表示,是对连续变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

在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变量为连续变化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电荷。

1.2 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写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制好程序,将程序和运行程序中所用的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

使电子计算机有了通用性,只要能写出正确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时就无须人工干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机”(或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存储器(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1.3 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范围?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从1946年第一台ENIAC机至今可分为4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范围1.4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并举例说明。

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

1.5 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结构的特点?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共分8级,从L0~L7,其中:L0为硬联逻辑,实现微指令的控制时序,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内核;L1为微程序控制,根据机器指令配备一套微指令,给出微操作控制信号;L2为机器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就是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L3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环境;L4为汇编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由相应级的计算机进行解释、执行;L5为高级语言类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该级计算机基本上脱离了物理计算机,供程序员使用;L6 为应用语言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直接使用的应用语言;L7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系统总体分析级,用以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确定系统配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基础习题详解(初稿)孙德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3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区别?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离散量来表示,是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和运算的解算装置。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连续量来表示,是对连续变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

在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变量为连续变化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电荷。

1.2 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写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制好程序,将程序和运行程序中所用的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

使电子计算机有了通用性,只要能写出正确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时就无须人工干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机”(或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存储器(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1.3 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范围?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从1946年第一台ENIAC机至今可分为4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范围1.4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并举例说明。

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

1.5 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结构的特点?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共分8级,从L0~L7,其中:L0为硬联逻辑,实现微指令的控制时序,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内核;L2为机器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就是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L3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环境;L4为汇编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由相应级的计算机进行解释、执行;L5为高级语言类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该级计算机基本上脱离了物理计算机,供程序员使用;L6 为应用语言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直接使用的应用语言;L7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系统总体分析级,用以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确定系统配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集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集解答

计算机组成基础习题详解(初稿)孙德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3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区别?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离散量来表示,是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和运算的解算装置。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连续量来表示,是对连续变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

在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变量为连续变化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电荷。

1.2 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写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制好程序,将程序和运行程序中所用的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

使电子计算机有了通用性,只要能写出正确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时就无须人工干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机”(或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存储器(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1.3 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范围?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从1946年第一台ENIAC机至今可分为4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范围1.4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并举例说明。

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

1.5 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结构的特点?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共分8级,从L0~L7,其中:L0为硬联逻辑,实现微指令的控制时序,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内核;L1为微程序控制,根据机器指令配备一套微指令,给出微操作控制信号;L2为机器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就是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L3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环境;L4为汇编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由相应级的计算机进行解释、执行;L5为高级语言类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该级计算机基本上脱离了物理计算机,供程序员使用;L6 为应用语言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直接使用的应用语言;L7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系统总体分析级,用以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确定系统配置。

微型计算机技术第三版孙德文编课后习题答案全

微型计算机技术第三版孙德文编课后习题答案全

2.1.4 Intel 80486微处理器的基 本结构特点


(3)采用突发式总线方式,使与一地址相 关的一组数据都可输入/输出,加速CPU与 内存的数据交换; (4)可模拟多个80286实现多层次的多任 务功能。
2.1.5 Intel Pentium微处理器的 基本结构



1993年推出,集成310万只晶体管,频率达 150MHz,性能超过工作站和超级小型机,同等 80486相比,结构上的特点: (1)超标量流水线 超标量:含多个指令执行部件和多条指令流水线。 有U和V两条指令流水线,各自有独立的ALU、地 址生成逻辑和Cache接口,每条流水线分指令预 取、指令译码、地址生成、指令执行和回写5个 步骤,这样每个时钟周期内可执行两条整数指令。
1.1.3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概述


(一)按数据总线位数划分 1、4位微机 应用: 2、8位微机 3、16位微机 4、32位微机 5、位片式
(二)按组装形式和系统规模划分





1、单片机(微控制器、嵌入式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制作在一个芯片中,有时包括A/D、 D/A转换器。 应用: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领域。 特点:体积小、功耗低。 常用:MCS-518系列,-96系列,MC6805。 2、单板机 微型计算机、小键盘、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监控程 序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 如:TP-801、TP-86
第二章 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



重点介绍8086和80386的结构特点、编程结构、 引脚信号功能及总线时序。 2.1 从8086到Pentium III 2.1.1 Intel 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16位,约29000个晶体管,频率有5、8、 10MHz。 一、组成 由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组成。

微型计算机技术答案孙德文

微型计算机技术答案孙德文

微型计算机技术答案孙德文【篇一:微型计算机技术课外习题(科技)】t>1.2.3.4.5.6.7. 简述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及微计算机系统三个术语的内涵。

8086是多少位的微处理器?为什么? eu与biu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如何协同工作? 8086/8088微处理器内部有那些寄存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086对存储器的管理为什么采用分段的办法?在8086中,逻辑地址、偏移地址、物理地址分别指的是什么?具体说明。

.给定一个存放数据的内存单元的偏移地址是20c0h,(ds)=0c00eh,求出该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

8. 怎样确定8086的最大或最小工作模式?最大、最小模式产生控制信号的方法有何不同9. 8086基本总线周期是如何组成的?各状态中完成什么基本操作?10. 8086的中断向量表如何组成?作用是什么?11. “80386是一个32位微处理器”,这句话的涵义主要指的是什么?12. 8086cpu的起始取指的地址是多少?怎样形成这个地址?这个地址对于系统设计有什么影响?13. 字节扩展指令和字扩展指令用在什么场合?举例说明。

14. 用普通运算指令执行bcd码运算时,为什么要进行十进制调整?具体讲,在进行bcd码的加、减、乘、除运算时,程序段的什么位置必须加上十进制调整指令?15. 某计算机的主存为3kb,则内存地址寄存器需多少位就足够了?16. 若256kb的sram具有8条数据线,则它具有多少条地址线?17. 什么是随机存储器?它在系统中起什么作用?18. 什么是只读存储器?它在系统中起什么作用?19. 动态ram为什么要刷新?在芯片引脚上具备什么信号条件才能进行刷新?20. 8086最多可有多少级中断?按照产生中断的方法分为哪两大类?21. 非屏蔽中断有什么特点?可屏蔽中断有什么特点?分别在什么场合?22. 什么叫中断向量?它放在哪里?对应于1ch的中断向量在哪里?如1ch中断程序从5110h:2030h开始,则中断向量应怎样存放?23. 8259a的中断屏蔽寄存器imr和8086/8088的中断允许标志if有什么差别?在中断响应过程中,它们怎样配合起来工作?24. 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送的信息有哪几类?25. 为什么有时候可以使两个端口对应一个地址?26. cpu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有哪几种?实际选择某种传输方式时,主要依据是什么?27. 无条件传送方式用在哪些场合?画出无条件传送方式的工作原理图并说明。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微型计算机技术孙德文版课后习题答案全解

第1章(略)第2章(略)第3章3. 1. 已知DS=091DH,SS=1E4AH,AX=1234H,BX=0024H,CX=5678H,BP=0024H,SI=0012H,DI=0032H,(09226H)=00F6H,(09228H)=1E40H,(1E4F6H)=091DH。

在以上给出的环境下,试问下列指令或指令段执行后的结果如何?(1)MOV CL,[BX+20H][SI];(2)MOV[BP][DI],CX;(3)LEA BX,[BX+20H][SI]MOV AX,[BX+2];(4)LDS SI,[BX][DI]MOV[SI],BX;(5)XCHG CX,[BX+32H]XCHG[BX+20H][SI],AX解:(1)CL=[09226H]=F6H(2) [BP][DI]=[1E4F6H]=CX=5678H(3) BX=0056H; AX=[09228H]=1E40H(4) SI=[09226]=00F6H; [SI]=[1E4F6H]=BX=0024H(5) AX=5678H; [BX+20H][SI]=1234H3. 2. 设,DS=1000H:SS=2000H,AX=1A2BH,BX=1200H,CX=339AH,BP=1200H,SP=1350H,SI=1354H,(1135OH)=OA5H,(11351H)=3CH,(11352H)=OFFH,(11353H)=26H,(11354H)=52H,(11355H)=0E7H,(126A4H)=9DH,(126A5H)=16H,(21350H)=88H,(21351H)=51H下列各指令都在此环境下执行,在下列各小题的空格中填入相应各指令的执行结果。

(1)MOV AX,1352HAX=(2)MOV AX,[1352H]AX=(3)MOV 0150H[BX],CH(11350H)=,(11351H)=(4)MOV AX,0150H[BP]AX=(5)POP AXAX=,SP=(6)ADD[SI],CX(11354H)=,(11355H)=,SF=ZF=,PF=,CF=,OF=(7)SUB BH,0150H[BX][SI]BH=,SF=,ZF=,PF=,CF=,OF=(8)INC BYTE PTR 0152H[BX](11352H)=,(11353H)=______,CF=______(9)INC WORD PTR 0152H[BX](11352H)=,(11353H)=,CF=(10)SAR BYTE PTR 0150H[BX],1(11350H)=,CF=,OF=(11)SAL BYTE PTR 0150H[BX],(11350H)=,CF=,OF=解:(1)AX=1352H(2)AX=26FFH(3)[11350H]=33H; [11351H]=3CH(4)AX=5188H(5)AX=5188H ; SP=1352H(6)[11354H]=ECH; [11355H]=1AH; SF==ZF=PF=OF=0; CF=1(7)BH=75H; SF==ZF=PF=OF=0; CF=1(8)[11352H]=00H; [11353H]=26H; CF不变(9)[11352H]=00H; [11353H]=27H; CF不变(10)[11350H]=D2H; CF=1; OF=0(11)[11350H]=4AH; CF=1; OF=13. 3. 设下列各转移指令的第一字节在内存中的地址为CS=2000H和IP=016EH,且环境均为;DS=6000H,BX=16C0H,(616COH)=46H,(616C1H)=01H,(616C2H)=00H,(616C3H)=30H,(61732H)=70H,(61733H)=17H。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基础习题详解(初稿)孙德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3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区别?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离散量来表示,是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和运算的解算装置。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连续量来表示,是对连续变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

在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变量为连续变化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电荷。

1.2 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写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制好程序,将程序和运行程序中所用的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

使电子计算机有了通用性,只要能写出正确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时就无须人工干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机”(或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存储器(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1.3 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范围?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从1946年第一台ENIAC机至今可分为4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范围1.4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并举例说明。

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

1.5 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结构的特点?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共分8级,从L0~L7,其中:L0为硬联逻辑,实现微指令的控制时序,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内核;L1为微程序控制,根据机器指令配备一套微指令,给出微操作控制信号;L2为机器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就是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L3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环境;L4为汇编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由相应级的计算机进行解释、执行;L5为高级语言类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该级计算机基本上脱离了物理计算机,供程序员使用;L6 为应用语言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直接使用的应用语言;L7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系统总体分析级,用以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确定系统配置。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孙德文课后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基础习题详解(初稿)孙德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3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区别?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离散量来表示,是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和运算的解算装置。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连续量来表示,是对连续变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

在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变量为连续变化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电荷。

1.2 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写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制好程序,将程序和运行程序中所用的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

使电子计算机有了通用性,只要能写出正确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时就无须人工干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机”(或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存储器(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1.3 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范围?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从1946年第一台ENIAC机至今可分为4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范围1.4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并举例说明。

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

1.5 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结构的特点?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共分8级,从L0~L7,其中:L0为硬联逻辑,实现微指令的控制时序,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内核;L2为机器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就是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L3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环境;L4为汇编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由相应级的计算机进行解释、执行;L5为高级语言类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该级计算机基本上脱离了物理计算机,供程序员使用;L6 为应用语言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直接使用的应用语言;L7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系统总体分析级,用以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确定系统配置。

微机原理孙德文第八章答案

微机原理孙德文第八章答案

8.22定时计数器8253输入时钟频率为1MHZ,并设定为按BCD 码计数,若写入的计数值为0080H,则该通道定时时间是多 少? 解: 对于BCD码计数则0080H表示计数值为80 通道的输出频率为:1M/80=12500HZ 定时时间为:1/12500=8×10-5(S)=80(μ S)
8.25 若8253计数器对设备的转轴的旋转速度进行测试,接口电路如图习8-5 所示。从图可知,若与转轴相连的转盘上均匀地钻有50个圆孔 ,当旋转时, 通过光电转换,每通过一个小孔,产生一个正脉冲,当转轴转一圈,就会产 生50个脉冲通过CLK输入8253计数器进行减法计数,若假设此转轴的速度范 围在50-1000转/秒,并设8253的端口地址为84H—87H。 (1)若采用定时测试已 转换过的脉冲个数而转 换为 测试转轴的速度 , 单位为转/秒。说明它的 D7-D0 计 算 过 程 。 (2)若用计数器0对脉 冲计数,用计数器1作为 RD 定时,设它的CLK1频率 WR 为 200KHz , 用 定 时 A0 100ms来计数。写出计数 A1 CS 器0、1的工作方式控制 字和计数初值,并注释, 8253 并 且 写 出 8253 的 初 始 化 程 序 。
方式字为:10000110B=86H; 中断允许:PC2=1 中断类型码:52H, 向量地址:52H*4=148H,14AH SEG INTRP送14AH OFFSET INTRP 送 148H
LOP:
DONE:
MOV AL,86H ;10000110 OUT83H,AL MOV AL,05h ;00000100;中断允许PC2=1 OUT 83h,AL MOV [4*52H],OFFSET INBUF MOV [4*52H+2],SEG INBUF STI …… INBUF PROC FAR ;子程序定义 MOV BX,OFFSET BUF1 IN AL,81H CMP AL,‘$’ JZ DONE MOV [BX],AL INC BX JMP LOP IRET

孙德文+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

孙德文+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

计算机组成基础习题详解(初稿)孙德文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2009.3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1.1 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的区别?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离散量来表示,是对离散变量进行处理和运算的解算装置。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据由连续量来表示,是对连续变量进行运算的解算装置。

在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变量为连续变化的直流电压、电流或电荷。

1.2 说明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写出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程序设计者按计算要求编制好程序,将程序和运行程序中所用的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程序。

使电子计算机有了通用性,只要能写出正确的指令,计算机执行时就无须人工干预。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机”(或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与存储器(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而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合称为“外部设备”。

1.3 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应用范围?解:电子数字计算机从1946年第一台ENIAC机至今可分为4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应用范围1.4 计算机软件的组成?并举例说明。

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人工智能等。

1.5 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各层次结构的特点?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共分8级,从L0~L7,其中:L0为硬联逻辑,实现微指令的控制时序,是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内核;L1为微程序控制,根据机器指令配备一套微指令,给出微操作控制信号;L2为机器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就是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L3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环境;L4为汇编语言级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汇编语言,由相应级的计算机进行解释、执行;L5为高级语言类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各种高级语言,该级计算机基本上脱离了物理计算机,供程序员使用;L6 为应用语言计算机,该级的机器语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直接使用的应用语言;L7为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是系统总体分析级,用以建立数学模型和算法,确定系统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略)第2章(略)第3章3. 1. 已知DS=091DH,SS=1E4AH,AX=1234H,BX=0024H,CX=5678H,BP=0024H,SI=0012H,DI=0032H,(09226H)=00F6H,(09228H)=1E40H,(1E4F6H)=091DH。

在以上给出的环境下,试问下列指令或指令段执行后的结果如何?(1)MOV CL,[BX+20H][SI];(2)MOV[BP][DI],CX;(3)LEA BX,[BX+20H][SI]MOV AX,[BX+2];(4)LDS SI,[BX][DI]MOV[SI],BX;(5)XCHG CX,[BX+32H]XCHG[BX+20H][SI],AX解:(1)CL=[09226H]=F6H(2)[BP][DI]=[1E4F6H]=CX=5678H(3) BX=0056H; AX=[09228H]=1E40H(4) SI=[09226]=00F6H; [SI]=[1E4F6H]=BX=0024H(5)AX=5678H; [BX+20H][SI]=1234H3. 2. 设,DS=1000H:SS=2000H,AX=1A2BH,BX=1200H,CX=339AH,BP=1200H,SP=1350H,SI=1354H,(1135OH)=OA5H,(11351H)=3CH,(11352H)=OFFH,(11353H)=26H,(11354H)=52H,(11355H)=0E7H,(126A4H)=9DH,(126A5H)=16H,(21350H)=88H,(21351H)=51H 下列各指令都在此环境下执行,在下列各小题的空格中填入相应各指令的执行结果。

(1)MOV AX,1352HAX=(2)MOV AX,[1352H]AX=(3)MOV 0150H[BX],CH(11350H)=,(11351H)=(4)MOV AX,0150H[BP]AX=(5)POP AXAX=,SP=(6)ADD[SI],CX(11354H)=,(11355H)=,SF=ZF=,PF=,CF=,OF=(7)SUB BH,0150H[BX][SI]BH=,SF=,ZF=,PF=,CF=,OF=(8)INC BYTE PTR 0152H[BX](11352H)=,(11353H)=______,CF=______(9)INC WORD PTR 0152H[BX](11352H)=,(11353H)=,CF=(10)S AR BYTE PTR 0150H[BX],1(11350H)=,CF=,OF=(11)S AL BYTE PTR 0150H[BX],(11350H)=,CF=,OF=解:(1)AX=1352H(2)AX=26FFH(3)[11350H]=33H; [11351H]=3CH(4)AX=5188H(5)AX=5188H ; SP=1352H(6)[11354H]=ECH; [11355H]=1AH; SF==ZF=PF=OF=0; CF=1(7)BH=75H; SF==ZF=PF=OF=0; CF=1(8)[11352H]=00H; [11353H]=26H; CF不变(9)[11352H]=00H; [11353H]=27H; CF不变(10)[11350H]=D2H; CF=1; OF=0(11)[11350H]=4AH; CF=1; OF=13. 3. 设下列各转移指令的第一字节在内存中的地址为CS=2000H和IP=016EH,且环境均为;DS=6000H,BX=16C0H,(616COH)=46H,(616C1H)=01H,(616C2H)=00H,(616C3H)=30H,(61732H)=70H,(61733H)=17H。

写出下列各无条件转移指令执行后CS和IP值。

各指令左首的16进制编码是该指令的机器码。

指令中的目的地址用相应的标号表示。

(1)EBE7 JMP SHORT AGAIN(2)E90016 JMP NEAR PTR OTHER(3)E3 JMP BX(4)EA JMP FAR PROB(5)FF67 JMP WORD PTR 0072H[BX](6)FFEB JMP DWORD PTR[BX]解:(1)CS=2000H; IP=0157H(2) CS=2000H; IP=1771H(3) CS=2000H; IP=16C0H(4) CS=3000H; IP=0146H(5)CS=2000H; IP=1770H(6)CS=3000H; IP=0146H3. 4. 阅读下列各小题的指令序列,在后面空格中填入该指令序列的执行结果。

(1)MOV BL,85HMOV AL,17HADD,AL,BLDAAAL=,BL=,CF=(2)MOV AX,BXNOT AXADD AX,BXINC AXAX=,CF=(3)MOV AX,OFF60HSTCMOV DX,96XOR DH,OFFHSBB AX DXAX=,CF=(4)MOV BX,OFFFEHXOV CL,2SAR RX,CLBX=,CF=解:(1)AL=02H; BL=85H; CF=1(2)AX=0000H; CF=0(3)AX=0000H; CF=0(4)BX=0FFFFH; CF=13. 5. 阅读分析下列指令序列ADD AX,BXJNO L1JNO L2SUB AX,BXJNC L3JNO L4JMP L5若AX和BX的初始值分别如下列五种情况所示,则执行该指令序列后,程序将分别转向何处执行(注:即写出转移去的目的地址L1~L5中的一个)。

(1)AX=14C6H,BX=80DCH(2)AX=0B568H,BX=54B7H(3)AX=42C8H,BX=608DH(4)AX=0D023H,BX=9FD0H(5)AX=9FD0H,BX=0D023H解:(1)转向L1(2)转向L1(3)转向L2(4)转向L5(5)转向L53. 6. AND AL,ALJZ BRCH1RCR AL,1JZ BRCH2RCL AL,1INC ALJZ BRCH3…上述程序运行后,试回答:(1)当(AL)=时,程序转向BRCH1(2)当(AL)=时,程序转向BRCH2(3)当(AL)=时,程序转向BRCH3解:(1)AL= 00H(2)AL=01H(3)AL=0FFH3 .7. 完成下列操作,选用什么指令:(1)将AX的内容、减去0520H,和上次运算的借位;(2)将变量名TABL的段地址送AX;解:(1)SBB AX, 0520H(2)MOV AX, SEG TABL3. 8. D1 DB 20H DUP(?)D2 DW D1请写出用一条指令实现取D1的偏移地址→SI中的三种方法。

解:(1)MOV SI, OFFSET DI(2)MOV SI, D2(3)LEA SI, DI3. 9. 程序段1 程序段2MOV AX,147BH MOV AX,99D8HMOV BX,80DCH MOV BX,9847HADD AX,BX SUB AX,BXJNO L1 JNC L3JNC L2 JNO L4上述两个程序段执行后,分别转移到哪里?解:(1)转向L1(2)转向L33. 10. MOV BX,0FFHAND BX,0FFFHOR BX,0F0FHXOR BX,00FFH上述程序段运行后,BX=,CF=解:BX=0F00H; CF=03. 11. CMP AX,BXJGE NEXTXCHG AX,BXNEXT:CMP AX,CXJGE DONEXCHG AX,CXDONE:…试回答:(1)上述程序段执行后,原有AX,BX,CX中最大数存放在哪个寄存器中?(2)这三个数是带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解:AX ; 带符号数第4章画出下列语句中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情况。

ARRAYB DB 63,63H,‘ABCD’,3DUP(?),2 DUP(1,3)ARRAYW DW 1234H,5,‘AB’,‘CD’,?,2DUP(1,3)解:4. 2. 程序中数据定义如下:DATA1 DW ?DATA2 DB 32DUP(?)DATA3 DD ?DLENGTH EQU $-DATA1此时DLENGTH的值是多少?解:DLENGTH=38=26H4. 3. 程序中数据定义如下:ARRAY D B ‘ABCDEF’RESULT DB ?TABLE DW 20 DUP(?)则执行指令MOV AX,TYPE RESULT后,AX=?MOV BX,TYPE TABLE后,BX=?MOV CX,LENGTH TABLE后,CX=?MOV DX,LENGTH ARRAY后,DX=?MOV SI,SIZE TABLE后,SI=?MOV DI,SIZE ARRAY后,DI=?解:AX=1; BX=2; CX=20; DX=1;SI=40; DI=14. 4. 指令AND AX,7315H AND 0FFH中,两个AND有什么差别?这两个AND 操作分别在什么时候执行?解:左为助记符,由CPU执行指令时运算;右为运算符,由汇编程序在汇编时运算。

4. 5. 设BX=1034H,则执行下列指令MOV AX,BX AND0FFHMOV CX,BX EQ1234H后,AX和CX各为多少?若BX=1234H,则结果如何?解:AX=0034H; CX=0000H;AX=0034H;CX=FFFFH4. 6. 设已知语句为:ORG 0024HDATA1 DW 4,12H,$+4则执行指令MOV AX,DATA1+4后AX的值是多少?解:AX=002CH4. 7. 已知数据定义语句为:BUFFER DB 16 DUP(O,2DUP(1))则其中字数据单元内容为0100H的单元数是多少?解:16个4. 8. 要在以DA1为首址的数据区中依次存放下列数据;‘A’,‘B’,O,0,‘C’,‘D’,0,0请分别用DB、DW和DD语句实现。

解:DAT DB ‘A’, ‘B’,0,0,’C’,’D’,0,0DAT DW ‘BA’,0,’DC’,0DAT DB ‘BA’,’DC’4. 9. 试按下列要求在数据段中依次书写各数据定义语句:(1)以DA1为首字节的连接存储单元中存放20H个重复的数据序列:2,3,10 个4,一个7。

(2)DA2为字符串变量,用字变量(DW)设置一字符串;‘STUDENTS’(按此顺序存放在各单元中)(3)用等值语句给符号COUNT赋值以DA1为首址的数据区共占有的字节数,此等值语句必须放在最后一语句。

解:(1) DAT1 DB 20H DUP (2,3,10 DUP (4),7)(2) DAT2 DW ‘TS’, ‘DU’ ,’NE’,’ST’(3) COUNT EQU DATA2-DATA14. 10. 下面程序段是实现从键盘输入十个一位10进数后累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