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宣传PPT【华夏有衣_襟带天地】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汉服宣传教育PPT课件(2024)

中国传统文化汉服宣传教育PPT课件(2024)

13
传承保护现状及挑战
2024/1/26
传承现状
01
概述当前汉服传承的现状,包括传承人数量、传承方式、传承
效果等方面。
保护措施
02
介绍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汉服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如制定相关
法律法规、设立专门保护机构等。
面临的挑战
03
分析汉服传承保护面临的挑战,如传统手工艺流失、市场需求
变化等,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2024/1/26
11
传统制作工艺展示
裁剪工艺
展示传统汉服裁剪方法,如平面 裁剪和立体裁剪,强调其独特性
和艺术性。
2024/1/26
缝制技艺
详细介绍汉服缝制过程中的各种技 艺,如镶、嵌、滚、宕等,展现精 湛的手工艺。
刺绣图案
展示汉服上常见的刺绣图案,如龙 、凤、牡丹等,分析其象征意义和 文化内涵。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汉服在当代社会的普及和认可度提高,相关文化产业如服饰、摄 影、妆造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弘扬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26
18
05 校园内外推广策 略与实践案例分 享
2024/1/26
19
校园内推广活动设计思路
举办汉服文化节
通过展览、表演、讲座等形式,展示汉服的历史 、文化和艺术价值,吸引学生参与。
7
常见汉服款式介绍
曲裾
流行于秦汉时期,最有 代表性的深衣,承袭了 “上衣下裳”的古制。
2024/1/26
襦裙
上衣下裳的变种,由短 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
襦下裙式,套装。
袄裙
流行于明朝,上袄下裙 ,是明代女子着装的基
本样式。
8
飞鱼服

2024年度-汉服文化介绍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汉服文化介绍ppt课件完整版
30
THANKS
感谢观看
31
设计创新
03
结合现代审美和时尚元素,设计出更具时代感和个性化的汉服
款式。
14
04
汉服文化内涵与价值
15
礼仪之邦的象征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 饰,是礼仪之邦的象 征。
汉服在重要场合和节 日中的穿着,彰显了 对礼仪的重视和尊重 。
汉服注重细节和礼仪 ,体现了中华民族尊 重礼仪、注重形象的 文化传统。
16
主要特点
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 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4
历史背景
01
02
03
起源
汉服起源于黄帝时期,历 经数千年的变迁,逐渐形 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
发展
在周朝时期,汉服制度逐 渐完善,春秋战国时期因 各诸侯国服饰不同而呈现 出多样化。
高峰
汉朝时期,汉服迎来了发 展的高峰,成为华夏文化 的代表之一。
5
汉服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文化传承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受到许多人的 喜爱和追捧。
时尚元素
社交圈子
围绕汉服文化形成了各种社交圈子, 如汉服爱好者群体、汉服摄影圈子等 ,这些圈子为汉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提供了平台。
随着复古风的流行,汉服也被越来越 多的人视为一种时尚元素,融入到日 常穿搭中。
穿着汉服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 和归属感,表达对民族文化的 热爱和自信。
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 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 。
18
05
汉服在当代社会的推广与传承
19
校园活动及课程设置
汉服文化节
在校园内举办汉服文化节,通过展览、走秀、讲座等形式 ,向学生普及汉服知识,提高学生对汉服文化的认知度和 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服PPT课件

中华传统文化之汉服PPT课件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等, 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汉服魅力,吸 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
体验式活动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举办汉服文化节、汉服体验馆等活动,让更 多人亲身感受汉服的魅力,加深对中华传统 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汉服文化推 向世界舞台,与不同文化进行碰撞与融合, 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02
CATALOGUE
汉服种类与风格
襦裙、曲裾等常见款式介绍
襦裙
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紧身,下裳为长裙,通常搭 配腰带或丝绦。襦裙流行于汉朝,是女性日常穿着 的主要服饰之一。
直裰
一种上下连裳的深衣,多用作士人、官员家居时的 便服。宋代以后,多用于僧道。
曲裾
深衣的一种,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 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 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曲裾流行于先秦至汉代。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 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
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
汉服的基本款式有九种,包括深 衣、襦裙、袄裙、直裰、飞鱼服、 曲裾、直裾、圆领袍衫和褙子等。
起源与历史背景
汉服起源于黄帝时期,历经数千 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服逐渐 融入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 文化元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
1
2
在汉服的实际穿着和搭配上还需进一步实践和学 习。
3
对汉服在现代社会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还需加强思 考。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中华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汉服作为文化符 号将受到更多关注。
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汉服的设计将融入更多现 代元素,实现创新发展。

汉服种类及礼仪,PPT

汉服种类及礼仪,PPT
华夏有衣,襟带天地
——序
我在我 已历来 漫史了 步的,
了长 五河 千边
年, 。
只繁看 留花见 下落, 缕尽
缕, 暗空 香气
浮中 动, 。


轻我

舞也

飞时

扬常

。忍



1
唱是而 一在现 曲古在 ,老, 似的我 水弦更 流乐多 年声的 。中,

又来我 将自是 往何谁 何方? 处? ?
……
姹留 紫下 嫣一 红片 。,
罩衫:外披御寒、居家、
休闲的外套,一般不作为礼服 穿着。
名称上有半臂、比甲、褙子(披
风)、斗蓬、大氅。
大氅 斗蓬 褙子
半臂
12
分裁制:在衣裳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为上衣下裳分开剪裁再相连缝制 成一件长袍,此类服制多统称为“深衣”,现多作为正装礼服穿着。
根据衣裾曲直可分为:曲裾、直裾(包括襕衫、朱子深衣、黄宗羲深衣) 根据曲裾长短可分为:长曲裾、短曲裾 *:襕衫在膝盖处续接下摆,圆领。
圆领袍
直裰
道袍
直身
15
婚服
汉服的禁忌:
右衽与左衽不可乱穿:右为阴左为阳,交领左衣襟(阳)压右衣襟(阴) 呈“y”状是为“交领右衽”,为生者服,反之“左衽”为逝者服。 又,孔子云:“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左衽为胡人服。
长短适宜:直立下摆至鞋面,不宜过长拖地弄脏了“污体”, 亦不宜过短显得“局促”。
袄:衣有衬里,夹层,若缀以棉是为棉袄。 衫:单衣无衬。 襕裙:有花边的裙子。 马面裙: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光面。
马面褶裙
襕边褶裙
马面襕裙

(2024年)《汉服文化介绍》ppt课件(1)

(2024年)《汉服文化介绍》ppt课件(1)

2024年《汉服文化介绍》ppt课件目录CATALOGUE•汉服概述•汉服种类与流派•汉服制作工艺与材料•汉服文化内涵与价值•汉服在当代社会的影响与推广•汉服穿着礼仪与场合选择01CATALOGUE 汉服概述定义与起源汉服定义01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起源时间02汉服起源于黄帝时期,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历史背景03汉服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初步建立,确立了上衣下裳的形制和基本的服饰制度。

发展历程商周时期服饰制度进一步完善,深衣等服饰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制度基本定型,曲裾深衣等成为主流服饰。

秦汉时期服饰风格变得飘逸自然,襦裙等服饰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风格变得华丽大气,齐胸襦裙等服饰盛行。

隋唐五代时期服饰风格逐渐趋于保守,袄裙等服饰成为主流。

宋元明清时期基本特点•交领右衽: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

两条直线的交叉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对称性,表现出独特的中性魅力,代表着一个人的公正性。

如果汉服表现出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

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

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

•宽衣大袖:汉服在外形上类似于戏曲服饰,袖子的标准样式是“圆袂收祛”。

“袂”指袖子,“祛”指袖口,就是说,衣服款式是腋部略窄,从袖子中部开始逐渐变宽,到袖口时逐渐收紧,袖子形态形成一个圆弧,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天道圆融”。

而宽衣大袖的设计也体现了古代人们追求舒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系带隐扣:汉服采用系带隐扣的设计,这种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方便实用。

系带可以随意调节松紧度,适合各种身材的人穿着;而隐扣则使得衣服更加贴合身形,不易走光。

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汉服篇PPT课件-2024鲜版

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汉服篇PPT课件-2024鲜版

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穿着和展 示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艺术审美
社交礼仪
汉服独特的款式和图案设计体现了中华民 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对于现代服装设计和 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着汉服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 其作为一种社交礼仪和展示个人文化素养的 方式。
2024/3/27
6
02
丝绸
质地柔软光滑,色泽鲜艳 ,是制作高档汉服的首选 面料。
2024/3/27
棉麻
透气性好,吸湿性强,适 合制作夏季穿着的汉服。
其他面料
如缎、锦等,根据不同需 求和设计风格选择合适的 面料。
13
刺绣、镶嵌等装饰手法
刺绣
采用丝线在衣物上绣出各种图案 ,增加汉服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2024/3/27
镶嵌
结合现代审美
在保留汉服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趋势,设计出既古典又时 尚的服饰。
推广创新设计
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创新设计的汉服,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这种融合了 传统与现代的服饰。
2024/3/27
25
线上线下活动举办,提高知名度
2024/3/27
线上活动
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线上渠道,举办汉服相关的挑战、 话题讨论、直播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汉服种类与流派

2024/3/27
7
襦裙、曲裾等常见款式
2024/3/27
襦裙
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紧身且较短,下裳为长裙,通常搭配腰带或丝 绦。襦裙流行于各个朝代,是汉服中最常见的款式之一。
曲裾
深衣的一种,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 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文化宣传活动主题讲座古典文化知识培训PPT模板课件

中国传统服饰汉服文化宣传活动主题讲座古典文化知识培训PPT模板课件
28
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 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
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
“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
“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
唐代时期,新罗请求唐太宗赐汉衣冠,革除新罗服饰,以同于中国 。李氏朝鲜中期之后朝服吸收了明朝服装式样,悉遵华制 。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而官服、朝服、宫廷重要礼服亦一直保留汉服制度 。
中国曾享有“衣冠上国”之誉,其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汉服的面料,也就是丝。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丝织品源源不断的运向西方,使得丝绸成为了亚洲和欧洲各国向往羡慕的衣料。早起的传播中,拜占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起到了贯通中西的作用。拜占庭帝国时期的服装款式、纹饰等对西方各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所谓的拜占庭帝国的服装款式和纹饰,实际上已经是东西方服饰艺术结合的产物了。
23
输入文字内容
输入文字内容
输入文字内容
输入文字内容
24
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 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输入您的内容内容输入您的内容

汉服文化宣传ppt课件(图文)

汉服文化宣传ppt课件(图文)
击以要量最文 此准可言终, 处确酌简演文 输理情意示字 入解增赅发是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输 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 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 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输 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可需尽了正 以要量最文 准可言终, 确酌简演文 理情意示字 解增赅发是
您减的布您单 所文阐的思击 传字述良想此 达,观好的处 的以点效提输 信便;果炼入 息观根,,你 。者据请为的
可需尽了正 以要量最文 准可言终, 确酌简演文 理情意示字 解增赅发是
输 入 标 题
服于又汉
。 定 型 于 周 朝 ,
称 汉 衣 冠 、 汉 装 、 华 服 汉 服 “ 始
服 , 全 称 是 “ 汉 民 族 传 统 服 饰 ” ,
第 四 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的布您单 阐的思击 述良想此 观好的处 点效提输 ,果炼入
,,你 请为的 尽了正 量最文 言终, 简演文 意示字 赅发是
汉 服
文 化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 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 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 好效果,
起 汉 是
装“ 、汉
源 华 民
服族 传 统 服 饰 ” , 又

汉服入门宣传PPT【华夏有衣 襟带天地】配套解说词

汉服入门宣传PPT【华夏有衣 襟带天地】配套解说词

交领右衽:右衽被强调,谁要是左衽了会被看成是笑话的——不过,作为非华夏的南诏国公主,赵灵儿的左衽是情理之中,这里拿来对比一下。

“上衣下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

《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由此可见它的由来已久、可见它在后人心目中被重视的程度。

后来因为方便的需要,衣裳慢慢连成一体。

然而为了表示尊重祖先传统,后世男子的最高级别礼服一直是衣裳制的;一体式的大多是常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礼是相当严肃的一件事,自然穿最高级别的礼服。

先秦时代的最隆重礼服莫过于冕服了,冕服共有6种,最隆重的是十二章纹冕服——就是说衣裳的纹章有12种,当然,每种纹章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不能像很多古装剧那样随便画的——十二章纹冕服是天子祭祀山川天地的礼服。

十二章纹冕服大约是这样的:上衣玄色,黑中带着红,象征着天;下裳纁色,黄中并赤,象征着地。

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

共十二章。

配饰也非常重要:12冕旒、佩玉、蔽膝、朱红色的舄(xi4,硬底的履)褒衣大袖宽衣大袖的国度向来禀赋浪漫。

随着时间的推移,袖子的大小虽反复变化,却从来都是流畅的线条,不会刻意去收勒。

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来汉人服装的基本特征是没有大的该变。

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

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剃发”)。

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

当时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闻謤上书多尔衮,请求保存孔府家服饰,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遭到多尔衮拒绝。

无扣结缨汉服几乎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一内一外就牢牢固定了衣襟,同时还利于腹部的保暖,这要比扣子固定衣襟的发明聪明吧;据人类学家总结出的规律,处在低纬度地区的人类服饰相对较高纬度的服饰要宽大。

汉族民族服饰汉服宣传课件

汉族民族服饰汉服宣传课件

汉服的文化符号
色彩
汉服的色彩有着丰富的文 化内涵,如红色象征喜庆 、吉祥,青色象征文雅、 庄重。
图案
汉服的图案多种多样,包 括龙、凤、鸟、鱼、花、 草等,这些图案都蕴含着 深刻的文化意义。
款式
汉服的款式多种多样,每 种款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 含义和象征意义。
汉服的文化象征意义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其款式和配饰都有着深 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汉服 也是现代人们表达自我和追求美
长衫是男性常穿的一种汉服, 衣身宽松,有长袖和直筒两种

直裰
直裰是一种上下连体的汉服, 衣身宽松,袖子肥大。

袍是一种上下连体的汉服,衣 身宽松,袖子肥大,通常为贵
族所穿。
汉服的特点
交领
汉服通常采用交领,即衣领交 叉在胸前。
右衽
汉服通常采用右衽,即衣襟向 右倾斜。
无扣
汉服通常采用无扣,而是用腰 带或绳带系扎。
01
02
03
04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 流不断加强,汉服文化也逐渐
走向世界舞台。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了解 和喜爱汉服文化,并将其融入
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在国内,汉服文化也得到了越 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成为了 一种新的时尚和文化现象。
我们期待汉服文化能够得到更 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世界
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03
CATALOGUE
汉服的配饰与文化符号
汉服的配饰
头饰
汉服中的头饰多种多样,包括发 髻、发钗、发簪等,其中发髻又 有多种不同的样式,如螺旋式、
双叠式等。
首饰
汉服中的首饰通常由金、银、玉等 贵重材料制成,其样式和佩戴方式 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问:为什么必须是右衽?
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 中原一带的右衽。成语“披发左衽”就是用于指受外族统治。 另,在某些地区,汉人使用左衽表示死者。 因此,“左衽”是汉服大忌!
【上衣下裳】
“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 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 而把下半身的穿着成为“裳”。 “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贯彻的服制。 为表尊重传统,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 (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
汉服的特点:
• 交领右衽 • 上衣下裳
• 长袖宽衣
• 系带暗扣 • 飘逸潇洒
接下来 让我们从这二十字一窥 汉服的真貌吧……
【交领右衽】
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 右衽:衽(音“认”),即衣襟。 汉服以交领为主, 还兼有—— 交领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呈字母y形。
圆领 它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特点, (配内交领) 对襟直领 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
全 清 这就是著名的“剃发易服” 城 军 许多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 或被杀,或逃到海外,或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合 暴 “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毁灭殆尽,历史潮流直转而下 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几十年, 仅有十万人的江阴城,八十一天后仅五十三人幸存…… 力 最后…… 力 为掩盖罪行,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最终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 清朝统治者修《四库全书》禁毁明代包括科技著作在内的书籍; 小县嘉定,居然被屠杀三遍之多(史称“嘉定三屠”)…… 抵 屠 修《明史》极尽歪曲历史之能事; “一人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 抗 杀 推行八股科举、兴文字狱,束缚控制民众的言论! 李白笔下那座“烟花三月”的扬州, 以牺牲当时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口, 屠杀持续十天(史称“扬州十日”), ! ! 据记载,光可被收敛的尸体就超过八十万具…… “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将“汉服”送进了坟墓!
韩服
出土的明代中前期实物
“华夏”一词到底是什么涵义? 我们又为什么被称作为“华夏民族”?
《尚书正义》注:
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左传· 定公十年》曰: 华夏有衣
中国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襟带天地
既然, 汉服传承了四千多年, 并将它的影响扩散到了日韩亚洲等国, 为什么我们现在却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呢? 汉服是如此飘逸美丽,清朗隽永, 我们又是如何失去了它的呢?
下面, 请我们一起去欣赏那些汉服带给我们的神奇体验——
在汉服复兴运动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之下,有些不明真相的 围观群众在某些人的煽动下妄图颠覆我汉服运动,认为汉 服复兴就是大汉族主义。事实证明,汉服只是传统文化的 一部分,只是汉民族服饰,正如满人穿满服、藏人穿藏服 一样。而我汉服复兴运动也只是要复兴我博大精深的华夏 文化,而非推行大汉族主义。

天子的十二章冕服
【长袖宽衣】
中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于衣服亦是如此。
古人认为衣服必须要“蔽体”,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礼貌的, 所以袖子要做到“回袖过肘”的长度。 这里的“宽衣”仅是针对现代的紧身束身衣而言。
疑问:穿汉服不方便? 长袖一般仅针对于上层社会所要求的礼制而言。 在部分传世的写实古画中,对劳动人民有短打穿着的描绘。 汉服不是空中楼塔,在其数千年的流传中,在各个阶层中 都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
我们正在做的——
• 考证服制、推广汉服 • 恢复传统节日 • 恢复传统礼仪 • 祭祀先烈 • 推广儒家文学 • 传统乐器的传教 • 精研历史、正本清源
其实我们还会努力地更多……
到此,我们有了一个短暂的段落, 汉服的体系实在太庞杂,华夏文明也太渊深,在此我无法一一讲述。 其实本篇所介绍的仅是最基本的一些了解, 如果下次还有机会,我愿为你们讲述更多, 那些关于各个类别汉服的美丽,那些关于汉服运动的激动人心
四、腰带 六、衣缘 五、下摆 三、袖子 二、领口 一、线条
汉服的腰带系在腰上,是束 汉服的领口有衣缘,或者有镶 汉服的下摆宽大,可以行走自 汉服的袖子下边是弧形,长 汉服的领子是紧贴颈子的, 汉服的线条是流畅的曲线, 腰的,一般在前面打结,多 边,衣缘上或绣有花纹,或使 如,活动不受限制。 度能盖住手,弯臂时不露手 显得端庄,这是符合汉族对 显得婀娜飘逸。 余部分自然下垂。 用锦缎,显得有层次感。 腕,显得大气。 气质的要求。 和服的下摆窄小,走路只能迈 和服的线条是直线,像几个 和服的腰带又厚又宽,在背 和服的领口有衣缘,但使用和 小碎步,行动十分不便。 和服的袖子是方形,长度不 和服的领口比较大,后面向 大方块组成的,显得呆板拘 后打结,结很大,以至于很 衣身一样的布料,袖口没有衣 及手腕,缝合,后面却开口, 后翻,露出颈部。 谨,上下一样粗,不显身材。 多人以来 缝上去的一样。
什么是汉服?
所谓“汉服”,就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 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至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 汉服延续了超过四千年的时间。
疑问:汉服是汉朝的衣服?
汉服的“汉”指的是汉族; 汉朝的服饰属于汉服系统,但是汉朝的服饰不能概括汉服。
辨析:唐装也是汉服的一种?
唐装并非是唐朝服饰,而是当初的设计师人为命名的。 这种服装带有强烈的满族特色,并不能代表所谓的“中式”特色。
辨析:汉服与和服、韩服
每当汉服爱好者穿汉服上街时, 旁人总是将之误认为和服或者韩服。 那么, 到底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和服:
日本的民族服饰——和服是在中国唐代服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因为是由当时遣唐使从吴越地区带去了当地服装的特点,所以和服 也被称作为“吴服”。 相较于汉服,和服有款式单一、穿着复杂等缺点。
无言相见列祖列宗也!
所以…… 今天…… 我们想要做的事就是——
汉服复兴!
在新世纪的今天,在传统文化几近消亡之下,面对西方和日韩文化的侵蚀, 断层和失根的文化,不可能使我们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 汉服承担着重铸再造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步骤——
华夏复兴
汉服先行
辨析:汉服运动是一场文化cosplay秀? 汉服不仅仅一件好看的衣服,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外在显示。 许多汉服爱好者为复兴文化、恢复传统、肃清不公正的历史 上做了不懈地努力。 的确,目前的汉服运动鱼龙混杂,但是所有真正的汉服复兴 者一直在做好本职使命以外规整队伍,并且耐心地劝导这些跟风者, 希望他们可以真正身心合一地接受汉服。
当介绍汉族的时候…… 当宣传汉族的时候…… 当你以汉族的身份走向国际的时候…… 当五十六个民族合影的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代表汉族的民族服饰是什么?
? ? 错!
你可曾 在民族大合影中 看到过它?

汉,是我们民族的名称 ……为您找回华夏民族失去的一件衣服…… 我们的文字,叫做“汉字”; 我们的语言,叫做“汉语”; …… 那么,如果这个民族有一件属于自己的衣服 我们就会叫它“汉服”!
就让时间回到明末清初…… 公元十七世纪中下叶的中国…… 到底发生了怎样巨大变故的事情……
1644年4月22日,明朝驻辽东总兵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 汉族自古就非常重视衣冠,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 作为一个乘虚而入建立政权的关外少数民族 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求援,多尔衮率后金军入关参战, 致使农民军败退山、陕,后金军则直抵北京, 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颁发“剃发令”: 满清政府为了扼杀广大汉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顺治于同年10月1日在北京登皇帝位,满清帝国建立。 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 用暴力手段强迫全国汉族人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服 这就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其中的汉族人民进行的反抗和清军的血腥镇压都是空前震惊的!
历史不可否认,而剃发易服作为汉服消亡的原因,我们更 要正视历史、了解历史、还原历史,不可停驻历史、埋没 历史、甚至篡改历史。但有些居心叵测人把我们的正视历 史说成破坏民族团结、把我们的求实精神当成大汉族主义, 殊不知,我们的复兴运动,不想破坏民族团结,而想复兴 汉服,不是大汉族主义,而是弘扬华夏文化。 所以,我们每个汉人、乃至每个中国人,都是应该支持汉 服复兴、参与到汉服复兴运动中的。
疑问:满服、旗袍为什么不能算作汉服?
许多人穿着旗袍、唐装,便觉得这是汉族的民族服饰, 更有甚者,便以为这些衣服可以代表中国了。 为什么汉服的传承只计算到明末呢? 满服和旗袍是不是也是汉服的一种呢?
作为一位汉服复兴者, 请让我说几句题外话——
汉服刚刚推行时,被媒体斥责为“穿寿衣上街”, 他们说的一点没有错,寿衣也是汉服的一种。 那是因为,在那样的暴虐之下,汉人活着是不能穿自己的汉服。 媒体却不知道, 那时的葬礼上,往生者须以白布蒙面方可入土。 那是何意?
韩服:
韩服,本作朝鲜服,是朝鲜半岛的传统民族服饰。 最早的韩服是从三国时代演变而来,而后受到唐代服饰的巨大影响。 朝鲜半岛长期是中国的属国,所以它的服饰特点也随中国各朝代风 格的变化而变化。 如今看到的韩服带有强烈的中国明代服饰风格。
韩服的发展趋势是背离汉服俊逸潇洒的特点, 而逐渐丧失了其实用性,趋于装饰意味。 图中的韩服面料有如纸折的,僵硬如雕塑,缺 少汉服最基本的灵动的感觉。
【系带暗扣】
汉服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 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点。 所谓暗扣,一般用于圆领衫,其实一颗布纽。 这其实也说明了,汉服的系带并非因为古人未能发明纽扣(古 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
【潇洒飘逸】
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之下,汉服的审美 始终在追求一种体现穿着者内在气质的美。 尽管历经数朝,时势潮流具变,但是“潇洒飘逸”这四个字始终 是汉服不变的审美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