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
合集下载
药理抗精神失常药分析PPT课件
水常肿3用、.低者细温有胞3缺麻种氧醉:,与进而人产工生冬弥眠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
过冬度眠的合应剂临激I号床不:常但哌用无替氯利啶丙,10嗪反0m与而g哌、(如氯替休丙啶嗪克、5)异0起m丙到g、嗪火异组上丙成加嗪冬油50眠的mg作用, 以至合发剂展,到用不于可严挽重救感的染地、步高。热人惊工厥冬、眠甲疗状法腺,危就象在和于妊减轻 机冬体娠眠的高合过血剂度压II号应综:激合哌反征替应等啶,。10使0m机g、体异处丙于嗪冬50眠mg状、态氢(化如麦类角似碱过0.6冬m的g 青 免冬蛙 于目 增眠等 细的 加合动 胞降: 耐剂物 遭低受IV)受体性号,严:温,以哌重、减降替损基轻低啶害础机代10,代体谢0m为谢对、g其、、伤减异原组害轻丙发织性细嗪病耗刺胞50的氧激耗m治量的g氧、疗和反、乙争器应改酰取官,丙善了活嗪有微2时动助循0m间,环g,、 提供于了机前体提度。过危险期。
最近越来越严重,现已经不能出门,就算是在家里,也 是一个人自己在床上裹着被子不停地胡说着一些话,和她所谓 的大神对话,目前已经1天多没吃东西了。
5
第5页/共48页
精 神 分 裂 症 是 一 组 以 思 维 、 情精感神、 行分为裂之 间症不 协 调 , 精 神 活 动与 现 实 脱 离 为 主 要特 征 的 最 常 见 的 一类
第11页/共48页
11
11
抗精神病药
作用机制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多巴胺受体
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DA系统功能亢进的学说 氯丙嗪
2.阻断5-HT受体 氯氮平 利培酮
5-HT-DA受体阻断剂
12
第12页/共48页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
【药理作用】 抗D、M、α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过冬度眠的合应剂临激I号床不:常但哌用无替氯利啶丙,10嗪反0m与而g哌、(如氯替休丙啶嗪克、5)异0起m丙到g、嗪火异组上丙成加嗪冬油50眠的mg作用, 以至合发剂展,到用不于可严挽重救感的染地、步高。热人惊工厥冬、眠甲疗状法腺,危就象在和于妊减轻 机冬体娠眠的高合过血剂度压II号应综:激合哌反征替应等啶,。10使0m机g、体异处丙于嗪冬50眠mg状、态氢(化如麦类角似碱过0.6冬m的g 青 免冬蛙 于目 增眠等 细的 加合动 胞降: 耐剂物 遭低受IV)受体性号,严:温,以哌重、减降替损基轻低啶害础机代10,代体谢0m为谢对、g其、、伤减异原组害轻丙发织性细嗪病耗刺胞50的氧激耗m治量的g氧、疗和反、乙争器应改酰取官,丙善了活嗪有微2时动助循0m间,环g,、 提供于了机前体提度。过危险期。
最近越来越严重,现已经不能出门,就算是在家里,也 是一个人自己在床上裹着被子不停地胡说着一些话,和她所谓 的大神对话,目前已经1天多没吃东西了。
5
第5页/共48页
精 神 分 裂 症 是 一 组 以 思 维 、 情精感神、 行分为裂之 间症不 协 调 , 精 神 活 动与 现 实 脱 离 为 主 要特 征 的 最 常 见 的 一类
第11页/共48页
11
11
抗精神病药
作用机制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多巴胺受体
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DA系统功能亢进的学说 氯丙嗪
2.阻断5-HT受体 氯氮平 利培酮
5-HT-DA受体阻断剂
12
第12页/共48页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
【药理作用】 抗D、M、α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精品PPT课件
1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
药物 氯丙嗪
抗精神病 剂量 (mg/d)
300-800
副作 用
镇吐作用
镇静作用 锥体外系 降压作用 反应
强
较多
较大
强
氟奋乃静 1-20
弱
多
弱
强
奋乃静
8-32
弱
多
弱
较强
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结构相似,有弱抗抑郁作用 用于焦虑、忧郁型精分症
压),易产生耐受性
阻断M-受体:作用较弱(口干、便秘、排尿
困难等副作用)
三、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抑制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FSH、LH
乳房肿大、泌乳 延迟排卵
临床应用
❖ 精神分裂症 ❖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 人工冬眠
1、治疗精神分裂症
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 对 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 种疾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
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 前庭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呕
人工冬眠
体温 基础代谢 组织耗氧量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精神分裂患者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 连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合用时,后者应适当减量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 层D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
药物 氯丙嗪
抗精神病 剂量 (mg/d)
300-800
副作 用
镇吐作用
镇静作用 锥体外系 降压作用 反应
强
较多
较大
强
氟奋乃静 1-20
弱
多
弱
强
奋乃静
8-32
弱
多
弱
较强
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
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结构相似,有弱抗抑郁作用 用于焦虑、忧郁型精分症
压),易产生耐受性
阻断M-受体:作用较弱(口干、便秘、排尿
困难等副作用)
三、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抑制
催乳素抑制因子
催乳素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FSH、LH
乳房肿大、泌乳 延迟排卵
临床应用
❖ 精神分裂症 ❖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 人工冬眠
1、治疗精神分裂症
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 对 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 种疾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
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 前庭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呕
人工冬眠
体温 基础代谢 组织耗氧量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精神分裂患者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 连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合用时,后者应适当减量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 层D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优秀课件
2、镇吐作用
小剂量: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的呕吐(阻断 D2受体)。
大剂量:呕吐中枢。 对顽固性呃逆有效:呃逆调节中枢 (延脑催吐
化学感受区旁)。 对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如晕动症)无效。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无治疗意义,主要表现副反应。 抗α受体——体位性低血压 抗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等副作用
氟哌利多(droperidol)
属于丁酰苯类, 作用与氟哌啶醇基本相似。临 床主要用于增强镇痛药的作用。
与芬太尼配合使用,使病人处于一种特殊的麻醉
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对环境淡漠,被称为神 经阻滞镇痛术(neuroleptanalgesia),作为一种外科
➢氯氮平:选择性阻断5-HT2A和D4受体,协调 5-HT与DA 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
➢利培酮:阻断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 于其阻断D2亚型受体。 ➢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也几乎无锥体外系
反应发生。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吩噻嗪类,1952年,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各种器质性精 神病 、 症状性精神病。 急性效果显著,慢性疗效差,不 能根治。 Ⅰ型有效,Ⅱ型无效,甚至加重病 情。 阳性症状有效,阴性症状不显著。
2、止吐
氯丙嗪对多种药物(如强心苷、 吗啡、四环素等)和疾病(尿毒症和 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有显著止吐作 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但 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DA受体:
D1样受体:D1、D5; D2样受体:D2、D3、D4。
药理学第十一讲抗精神失常药
不能 原因:氯丙嗪α受体阻断,保留了β受
体作用,引起肾上腺素的血压翻转作用,
使其升压转为降压。
医学ppt
28
2. 锥体外系反应
⑴ 急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以下三种形式: 帕金森综合症最常见; 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
机制: 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DA受体,
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所致。
治疗:可用中枢性抗胆碱药(安坦或东莨菪碱)
小剂量 阻断延髓催吐化学
感受区的D2受体;
。
大剂量 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医学ppt
21
Pharmacological Effect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机制: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 体温调节失灵。
特点:
A 体温随环境温度改变;
B 不仅降低发热者的体温,而
且也能降低正常人体温(不同于解热
镇痛药)。
医学ppt
17
表18-1 常用吩噻嗪类药的化学结构
医学ppt
18
Pharmacological Effect
减少动物的攻击行为,使之驯服;
1 中枢神经作用 正常人一次口服氯丙嗪100mg后,出现
(1)抗精
安定、镇静、感情淡漠和对周围事物不 感兴趣,在安静环境中易诱导入睡,但
神病作用: 易于唤醒。此作用可出现耐受性;
燥狂症(Mania)
抗燥狂症(Antimanic drugs)
抑郁症(Depression)
抗抑郁症 (Antidepressive drugs)
焦虑症(Anxiety)
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
医学ppt
6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氯丙嗪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 •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氟哌啶醇(Haloperidol):选择性阻断D2样受体,抗精神
病作用强。明显控制各种精神运动兴奋性症状,同时对慢 性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同类药:氟哌利多(Droperidol):
神经阻滞镇痛术:与镇痛药芬太尼合用,使病人处于一种
特殊的麻醉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感情 淡漠。用于外科麻醉及进行内镜检查等、亦用于控制精神 病人的攻击性行为。
附注:不仅可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低,而
且可使正常人的体温下降
PPT课件 7
(5) 增强中枢抑制药物的作用
氯丙嗪可以增强镇静催眠药、麻醉 药、镇痛药的作用
PPT课件
8
2. 对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 的影响
① 降压作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Ⅰ 阻断α受体,引起血管扩张
Ⅱ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Ⅲ 对心脏直接抑制 ② 有弱的M受体阻断作用,其表现有口干、 便秘、视力模糊。
1.对CNS作用: 正常人出现抑制性作用,但抑 郁症病人出现精神振奋现象. (2-3W后才 起效). 2.对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M-R作用 3.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BP↓,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PPT课件 39
丙米嗪非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
NA、5-HT,使NA、5-HT在突触间隙 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
第十八章
Antipsychotic drugs
药理学教研室
PPT课件 1
概述
精神失常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思维、情感和
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
包括: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 焦虑症等。
PPT课件 2
抗精神失常药物分类:
1.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氯丙嗪、氟奋乃静、奋乃静 硫杂蒽类:氯普噻吨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兰扎平
病作用强。明显控制各种精神运动兴奋性症状,同时对慢 性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同类药:氟哌利多(Droperidol):
神经阻滞镇痛术:与镇痛药芬太尼合用,使病人处于一种
特殊的麻醉状态:痛觉消失、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感情 淡漠。用于外科麻醉及进行内镜检查等、亦用于控制精神 病人的攻击性行为。
附注:不仅可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低,而
且可使正常人的体温下降
PPT课件 7
(5) 增强中枢抑制药物的作用
氯丙嗪可以增强镇静催眠药、麻醉 药、镇痛药的作用
PPT课件
8
2. 对植物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 的影响
① 降压作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Ⅰ 阻断α受体,引起血管扩张
Ⅱ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Ⅲ 对心脏直接抑制 ② 有弱的M受体阻断作用,其表现有口干、 便秘、视力模糊。
1.对CNS作用: 正常人出现抑制性作用,但抑 郁症病人出现精神振奋现象. (2-3W后才 起效). 2.对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M-R作用 3.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BP↓,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PPT课件 39
丙米嗪非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
NA、5-HT,使NA、5-HT在突触间隙 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
第十八章
Antipsychotic drugs
药理学教研室
PPT课件 1
概述
精神失常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思维、情感和
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
包括: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 焦虑症等。
PPT课件 2
抗精神失常药物分类:
1.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氯丙嗪、氟奋乃静、奋乃静 硫杂蒽类:氯普噻吨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兰扎平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抗精神失常药(药理学课件)
二、抗 抑 郁 药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 发病时情绪低落,思维迟钝, 意志减退,动作和语言减少, 可成木僵状态,有的悲观厌 世,有自杀倾向。
治疗药物: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和氟哌啶醇 )、
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碳酸锂或枸 橼酸锂。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快,不与血浆蛋白结合,通过 血脑屏障较慢(2-3周显效)。主要经肾排泄,与 钠离子竞争重吸收。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躁狂症,有时也 用于抑郁症。对急性和轻度躁狂疗效显著,对精 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也有效。
抗精神病药
学习目标
➢ 具备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意识,主动学习精湛技 术,践行医者精神。
➢ 掌握氯丙嗪的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和 注意事项,熟悉氯氮平、利培酮的临床应用。
➢ 能够正确指导基层群众应用抗精神病药,并具有 正确处理其不良反应的能力。
01
02
目录
03
04
吩噻嗪类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其他类
3
这种药物能否用 其他同类药物替 代?
二、硫 杂 蒽 类
基本结构:与吩噻嗪类相似,但10位N换成了C。
氯普噻吨(chlorprothixene,泰尔登)
调整情绪、控制焦虑抑郁作用较强,但抗幻觉妄 想作用不如氯丙嗪。适用于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的 精神分裂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更年期抑郁症。
氟哌噻吨(flupenthixol,三氟噻吨)
3. 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与物理降温(冰袋、冰浴) 配合用于低温麻醉;与哌替啶和异丙嗪合用组成 冬眠合剂,使患者处于“人工冬眠状态”,辅助 治疗严重创伤、休克、甲亢危象等病症。
*冬眠合剂Ⅰ号: 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
抗精神失常药 ppt课件
脑内神经末梢突触前部的囊泡中释放出一些包括5HT及NE类的神经介质,这些介质会被重摄取而含 量降低 研究认为,当缺乏正常的5-HT及NE的含量,可导 致精神失常 NE功能亢进——躁狂症, NE功能低下——抑郁症 抗抑郁药和抗躁狂药可通过调节脑内NE的过多或 23 ppt课件 过低以及提高5-HT的含量,达到治疗效果
分类
a.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b. 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c.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d. 新抗抑郁药
ppt课件
24
一、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主要是三环类(叔胺或仲胺侧链)
机制:抑制神经末梢对NE和/或5-HT的再摄取, 增加突触间隙的NE和5-HT的浓度 叔胺类同时抑制此两种递质的重摄取,仲胺类 仅抑制NE的重摄取
1)吩噻嗪环及取代:环非共平面;2-位吸电子基,
该基团与侧链同方向 2)N10侧链的修饰:3个碳原子(无取代) 3)叔胺 4)吩噻嗪母核中的S原子和N原子的修饰: -S- →-O- 、-CH2-、-CH=CH-、-CH2-CH2- N - →-CH= 、 =C=
ppt课件 8
3. 作用机理
黑质纹状体 中脑边缘脑 结节漏斗
ppt课件 16
二苯丁哌啶类
R OH N Cl H C CF3 R N O NH N C6H5 O N N NH
五氟利多
长效
氟司必林
F
F
匹莫齐特
ppt课件
17
(四)苯酰胺类(Benzamides)
O O S H2N O N H OCH3 * N H3CO CH3 O H H N N CH3 OCH3 Br
HCl
N S
. HCl
ppt课件
12
分类
a.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b. 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c.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d. 新抗抑郁药
ppt课件
24
一、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主要是三环类(叔胺或仲胺侧链)
机制:抑制神经末梢对NE和/或5-HT的再摄取, 增加突触间隙的NE和5-HT的浓度 叔胺类同时抑制此两种递质的重摄取,仲胺类 仅抑制NE的重摄取
1)吩噻嗪环及取代:环非共平面;2-位吸电子基,
该基团与侧链同方向 2)N10侧链的修饰:3个碳原子(无取代) 3)叔胺 4)吩噻嗪母核中的S原子和N原子的修饰: -S- →-O- 、-CH2-、-CH=CH-、-CH2-CH2- N - →-CH= 、 =C=
ppt课件 8
3. 作用机理
黑质纹状体 中脑边缘脑 结节漏斗
ppt课件 16
二苯丁哌啶类
R OH N Cl H C CF3 R N O NH N C6H5 O N N NH
五氟利多
长效
氟司必林
F
F
匹莫齐特
ppt课件
17
(四)苯酰胺类(Benzamides)
O O S H2N O N H OCH3 * N H3CO CH3 O H H N N CH3 OCH3 Br
HCl
N S
. HCl
ppt课件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杀率比正常人群高20倍
我国抑郁症人数2600万 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3%~ 5% 可能自杀的 10%~ 15%
精神病学家所 见的抑郁症病 人
冰山现象
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遗传、性别、年龄、个性因素、事件影响、 药物、疾病等因素
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上升 的原因主要有:
✓ 心理失衡 ✓ 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增大 ✓ 学习压力增大 ✓ 失恋 ✓ 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D2样受体 :D2、D3和D4亚型同源性45%,与Gi耦联。
DA受体亚型
✓黑质-纹状体系统存在D1样和D2(D2、D3亚型) 样受体 。
✓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叶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 。 D4亚型仅存在于此。
✓结节-漏斗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的D2亚型。
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
抑 促性腺激素--FSH、LH -- 延迟排卵 制
生长激素--生长发育迟缓,试用于治疗巨人症
ACTH:糖皮质激素下降
临床应用
✓治疗精神病
主要用于Ⅰ型,对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临床应用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种 疾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
中脑-皮 质通路
中脑-边缘 系统通路
结节漏 斗通路
阻断D2 样受体
黒质-纹状 体通路
阻断α受体
抗精神病药
阻断M受体
锥体外系综 合症:运动 不能;静坐 不能;急性 肌张力障碍, 迟发性运动
障碍
体位性低 血压
口干、便 秘、视力
模糊
吩噻嗪类药物小结
药物 抗精神病(mg/d) 镇静 锥外系 降压作用
氯丙嗪
不良反应
✓ 锥体外系反应
Important
早期表现
帕金森综合征: 多见中、老年肌张力增高,面具脸,动作迟缓, 肌震颤,流涎。
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青少年,用药1-5天, 病人张口,伸舌, 斜颈,呼吸运动障碍。
静坐不能: 青、中年多见,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原因: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治疗:抗胆碱药-苯海索
✓其它:偶见皮疹、粒细胞减少及黄疸等过敏反应, 还可引起原因不明的出汗。过量引起急性中毒,出 现高热、高血压、惊厥、昏迷。
禁忌证:癫痫,昏迷,肝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萎靡、淡漠、兴奋、 躁动、消极、抑郁、幻觉等
✓惊厥与癫痫 ✓过敏反应:皮疹,皮炎,黄疸 ✓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
直立性低血压处理:对症治疗,升压
小结:抗精神病药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催乳素增高, 促性腺激素减 少,促皮质激 素减少,垂体 生长激素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叶和中脑-皮质通路
中D2样受体。
特点:正常人, 镇静作用;
精神病人,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 连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镇吐作用: 机制:
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器 D2- 受体 镇吐作用
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
躁狂症--抗躁狂药 (antimanic drugs)
抑郁症--抗抑郁药 (antidepressants)
焦虑症--抗焦虑药
(antianxiety drug)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其它药
氯丙嗪 * 氯普噻吨 氟哌啶醇 五氟利多
抗躁狂药 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碳酸锂 * 丙咪嗪* 氟西汀 * 苯二氮䓬类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多塞平(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NA再摄取抑制药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5-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amit,米帕明)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人: 安静、思睡、头晕、口干、困倦、视力模糊、血压下降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机制:① 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的再摄取 ② 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NA增加,并 使α2受体数目下调。
✓植物神经系统: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心血管系统: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低血压及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治疗抑郁症:治疗内源性,反应性和更年期抑郁 症。
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不能作为 应急药物应用,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病人, 应加用其它措施防治。
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前庭 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吐
临床应用
✓人工冬眠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人 体温
工 冬
基础代谢
眠 组织耗氧量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α受体阻断: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
静坐不能。
其它药: 五氟利多 (penfluridol)
✓长效抗精神病药,每周口服一次即可; ✓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作用强, 镇静作
用弱; ✓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clozapine)
✓ 苯二氮䓬类药物 ✓ 起效快,一周内见效 ✓ 抗精神病作用强 ,对I和II型,慢性患者均有效
机制:阻断5- HT和D4受体。 ✓ D4亚型受体拮抗剂,几无锥体外系反应 ✓ 抗胆碱、抗组胺、抗α肾上腺素能作用,可致粒
阻断作用弱; ✓有较弱抗抑郁作用;对幻觉妄想作用弱 ✓不良反应较轻 ✓用于焦虑抑郁情绪的精神分裂症, 焦虑性神经官
能症, 更年期抑郁症。
丁酰苯类代表药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作用强,镇静,降压 作用弱;
✓用于治疗以兴奋躁动,妄想,幻觉为主的精神 病和躁狂症;
✓镇吐作用强,用于疾病和药物引起呕吐; ✓锥体外系反应高达80%,见于急性肌张力障碍,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 自责:过分责备自己或夸大过失和错误 ✓ 自罪: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有严重过失或错误,甚至坚信犯了
罪恶,对不起所有人,应受惩罚——赎罪 ✓ 自杀:自觉的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的行为
47
抗抑郁药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三主症) ✓ 情绪低落、压抑、郁闷 ✓ 兴趣减退、愉快感缺失 ✓ 精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无——无助、无望、无价值
✓ 无助:感觉孤立无援, 别人帮助无济于事
✓ 无望:对现在和未来都 没有希望甚至绝望
✓ 无价值:自己所作事情 甚至存在对自己、他人 和社会都毫无价值
长期服用
表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不自主,节律性刻板运动,出现口-舌-颊
三联症。病人吸吮,舐舌,咀嚼。
原因:长期阻断DA受体,DA受体敏感性增加,数目增加。
治疗:用苯海索可加重,可换氯氮平治疗。
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反应:一次服用氯丙嗪1-2 g
症状: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 至死 抢救: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严重者行血透
✓代谢:肝脏代谢 ✓排泄: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
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 坚持剂量个体化
作用机制
阻断多种受体:
DA受体(D2样>D1样):抗精神病作用; M-受体: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受体:扩血管、体位性低血压; 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 H1受体: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阻断
中脑-边缘系统 中脑-皮质通路 D2样受体
发挥疗效
阻断
黑质-纹状体通路 D2样受体
结节-漏斗通路
锥体外系反应 内分泌影响
引起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 effects)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抗精神病药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 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对Ⅰ型疗效好,Ⅱ型疗效差/无效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NA功能的不足;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遗尿症:丙咪嗪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焦虑和恐惧症
不良反应
✓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眼 内压升高等,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和传导阻滞,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中枢神经系统:嗜睡、乏力、头痛、幻觉、肌肉震 颤、共济失调。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前10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5 种是精神疾病: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酗酒 ✓强迫性神经症
( 摘自中国/WHO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 1999 )
凡能直接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统称为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 (antipsychotic drugs)
20世纪50年代初,Laborit 术前使用氯丙嗪
Denika DS 将氯丙嗪用 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镇静作用明显、出现 无意识的淡漠状态
精神分裂症 状明显好转
体内过程
我国抑郁症人数2600万 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3%~ 5% 可能自杀的 10%~ 15%
精神病学家所 见的抑郁症病 人
冰山现象
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遗传、性别、年龄、个性因素、事件影响、 药物、疾病等因素
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上升 的原因主要有:
✓ 心理失衡 ✓ 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增大 ✓ 学习压力增大 ✓ 失恋 ✓ 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D2样受体 :D2、D3和D4亚型同源性45%,与Gi耦联。
DA受体亚型
✓黑质-纹状体系统存在D1样和D2(D2、D3亚型) 样受体 。
✓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叶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 。 D4亚型仅存在于此。
✓结节-漏斗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的D2亚型。
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
抑 促性腺激素--FSH、LH -- 延迟排卵 制
生长激素--生长发育迟缓,试用于治疗巨人症
ACTH:糖皮质激素下降
临床应用
✓治疗精神病
主要用于Ⅰ型,对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临床应用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种 疾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
中脑-皮 质通路
中脑-边缘 系统通路
结节漏 斗通路
阻断D2 样受体
黒质-纹状 体通路
阻断α受体
抗精神病药
阻断M受体
锥体外系综 合症:运动 不能;静坐 不能;急性 肌张力障碍, 迟发性运动
障碍
体位性低 血压
口干、便 秘、视力
模糊
吩噻嗪类药物小结
药物 抗精神病(mg/d) 镇静 锥外系 降压作用
氯丙嗪
不良反应
✓ 锥体外系反应
Important
早期表现
帕金森综合征: 多见中、老年肌张力增高,面具脸,动作迟缓, 肌震颤,流涎。
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青少年,用药1-5天, 病人张口,伸舌, 斜颈,呼吸运动障碍。
静坐不能: 青、中年多见,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原因: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治疗:抗胆碱药-苯海索
✓其它:偶见皮疹、粒细胞减少及黄疸等过敏反应, 还可引起原因不明的出汗。过量引起急性中毒,出 现高热、高血压、惊厥、昏迷。
禁忌证:癫痫,昏迷,肝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萎靡、淡漠、兴奋、 躁动、消极、抑郁、幻觉等
✓惊厥与癫痫 ✓过敏反应:皮疹,皮炎,黄疸 ✓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
直立性低血压处理:对症治疗,升压
小结:抗精神病药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催乳素增高, 促性腺激素减 少,促皮质激 素减少,垂体 生长激素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叶和中脑-皮质通路
中D2样受体。
特点:正常人, 镇静作用;
精神病人,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 连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镇吐作用: 机制:
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器 D2- 受体 镇吐作用
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
躁狂症--抗躁狂药 (antimanic drugs)
抑郁症--抗抑郁药 (antidepressants)
焦虑症--抗焦虑药
(antianxiety drug)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其它药
氯丙嗪 * 氯普噻吨 氟哌啶醇 五氟利多
抗躁狂药 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碳酸锂 * 丙咪嗪* 氟西汀 * 苯二氮䓬类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多塞平(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NA再摄取抑制药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5-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amit,米帕明)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人: 安静、思睡、头晕、口干、困倦、视力模糊、血压下降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机制:① 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的再摄取 ② 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NA增加,并 使α2受体数目下调。
✓植物神经系统: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心血管系统: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低血压及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治疗抑郁症:治疗内源性,反应性和更年期抑郁 症。
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不能作为 应急药物应用,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病人, 应加用其它措施防治。
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前庭 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吐
临床应用
✓人工冬眠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人 体温
工 冬
基础代谢
眠 组织耗氧量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α受体阻断: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
静坐不能。
其它药: 五氟利多 (penfluridol)
✓长效抗精神病药,每周口服一次即可; ✓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作用强, 镇静作
用弱; ✓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clozapine)
✓ 苯二氮䓬类药物 ✓ 起效快,一周内见效 ✓ 抗精神病作用强 ,对I和II型,慢性患者均有效
机制:阻断5- HT和D4受体。 ✓ D4亚型受体拮抗剂,几无锥体外系反应 ✓ 抗胆碱、抗组胺、抗α肾上腺素能作用,可致粒
阻断作用弱; ✓有较弱抗抑郁作用;对幻觉妄想作用弱 ✓不良反应较轻 ✓用于焦虑抑郁情绪的精神分裂症, 焦虑性神经官
能症, 更年期抑郁症。
丁酰苯类代表药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作用强,镇静,降压 作用弱;
✓用于治疗以兴奋躁动,妄想,幻觉为主的精神 病和躁狂症;
✓镇吐作用强,用于疾病和药物引起呕吐; ✓锥体外系反应高达80%,见于急性肌张力障碍,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 自责:过分责备自己或夸大过失和错误 ✓ 自罪: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有严重过失或错误,甚至坚信犯了
罪恶,对不起所有人,应受惩罚——赎罪 ✓ 自杀:自觉的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的行为
47
抗抑郁药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三主症) ✓ 情绪低落、压抑、郁闷 ✓ 兴趣减退、愉快感缺失 ✓ 精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无——无助、无望、无价值
✓ 无助:感觉孤立无援, 别人帮助无济于事
✓ 无望:对现在和未来都 没有希望甚至绝望
✓ 无价值:自己所作事情 甚至存在对自己、他人 和社会都毫无价值
长期服用
表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不自主,节律性刻板运动,出现口-舌-颊
三联症。病人吸吮,舐舌,咀嚼。
原因:长期阻断DA受体,DA受体敏感性增加,数目增加。
治疗:用苯海索可加重,可换氯氮平治疗。
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反应:一次服用氯丙嗪1-2 g
症状: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 至死 抢救: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严重者行血透
✓代谢:肝脏代谢 ✓排泄: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
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 坚持剂量个体化
作用机制
阻断多种受体:
DA受体(D2样>D1样):抗精神病作用; M-受体: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受体:扩血管、体位性低血压; 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 H1受体: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阻断
中脑-边缘系统 中脑-皮质通路 D2样受体
发挥疗效
阻断
黑质-纹状体通路 D2样受体
结节-漏斗通路
锥体外系反应 内分泌影响
引起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 effects)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抗精神病药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 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对Ⅰ型疗效好,Ⅱ型疗效差/无效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NA功能的不足;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遗尿症:丙咪嗪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焦虑和恐惧症
不良反应
✓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眼 内压升高等,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和传导阻滞,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中枢神经系统:嗜睡、乏力、头痛、幻觉、肌肉震 颤、共济失调。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前10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5 种是精神疾病: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酗酒 ✓强迫性神经症
( 摘自中国/WHO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 1999 )
凡能直接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统称为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 (antipsychotic drugs)
20世纪50年代初,Laborit 术前使用氯丙嗪
Denika DS 将氯丙嗪用 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镇静作用明显、出现 无意识的淡漠状态
精神分裂症 状明显好转
体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