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耀州瓷器的基本特征及识别方法
耀州窑简介
耀州窑
等。
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
在纹饰上,五
传统工艺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瓷器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宋,高24.5cm,口径5.5cm,足径9cm。
瓶撇口,细颈,鼓腹,圈足。
颈两侧对称置龙耳,腹上部凸起弦纹4道,下部阴刻两朵莲花图案。
灰
白胎。
釉色青绿。
此造型的瓶式俗称“玉壶春瓶”。
纹饰立体感强,花叶阴阳向背分明,刀锋犀利,线条流畅,别具风格。
耀州窑瓷器多为灰白胎,但多数器物透过青翠的釉层,使人感到的却是洁白、细腻的胎体,仿佛上釉前曾施一层化妆土,此件双耳瓶即为一例。
实际上这是由于胎土和釉料在烧成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密合层所致,这种现象在河南临汝窑及钧窑产品中也可见到,这是由于它们使用的坩土所含成分相似所致。
文章来源:宋代耀州窑/jingpaicssl.php?id=364。
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天工|2021年第2期文 关汉文[摘 要]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耀州窑的地位和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耀州窑独有的青瓷装饰和青瓷印花技术,记录了时代装饰审美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平面和立体相结合让耀州青瓷独具魅力,对于我国的青瓷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工艺技艺[中图分类号]J527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2-0112-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关汉文.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天工,2021(2):112-113.耀州窑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讨历经多年的考古挖掘和科学研究,我们对于耀州窑青瓷发展历程有了深入的认识,耀州青瓷烧制最早开始于唐代,后在宋朝时期达到巅峰,但是在元代之后又开始走向衰落。
耀州窑的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是我国北方青瓷中的典型代表,深受世人所喜爱,而且青瓷技术在全世界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同时对世界陶瓷领域有重大的影响。
一、耀州窑青瓷的概述耀州窑地处陕西西安,位于铜川市的黄堡镇,该窑以黄堡为中心,向周围的县市辐射,由于此地在宋朝的时候属于耀州管辖范围之内,所以该窑被命名为耀州窑。
耀州窑所出产的青瓷精品,是在宋朝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也反映了宋朝的工艺技术和社会审美意识。
耀州窑出产的青瓷立体感强,其外形以曲线为主,在瓷釉选择上主要是采用橄榄绿作为主色调,在器物的底部和端口多以黄色为主。
在耀州青瓷的装饰上,历代工匠会采用刻花和印花的装饰手法进行青瓷制作,或者是直接使用三角刀直刀进行轮廓雕刻和线条刻画,这样一来,就会让耀州青瓷的纹理装饰变得更加明显。
青瓷表面的纹理装饰,往往可以体现出古代雕刻工匠的精湛雕工和技术。
表面所浮现出来的纹理,不仅让青瓷更具立体感,而且可以给青瓷表面的淡青色釉面增加一种特别的光晕。
综观中国所有的传统陶瓷造型作品,耀州青瓷的花纹造型、釉色烧制技艺都有着自身的特色,跟其他传统陶瓷相比毫不逊色。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
浅谈耀州青瓷的刻花工艺及纹饰特征作者:李沛芫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1期[摘要]耀州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其青瓷刻花装饰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干净利落。
刻花装饰技法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耀州青瓷装饰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耀州青瓷;刻花技法;纹饰特征中图分类号:TH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1-0000-01耀州窑今陕西省同关县黄堡镇,因以前同关属耀州,故名耀州窑。
其烧制的瓷器称为耀州瓷。
以烧制青瓷为主又称为耀州青瓷。
耀州窑烧制规模宏大,技术精湛。
该窑始创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中晚期,到明代嘉庆年间停止烧造。
勤劳的古代陶瓷艺人,在长期的辛勤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最后得出了“简约巧妙”的刻花艺术工艺。
耀州瓷是古代青瓷的代表,其造型多彩多姿,装饰题材丰富,技法各式各样,纹样图案整体而变化多端。
耀州青瓷以别样的地方特色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成为陶瓷艺苑中的一只奇葩。
尤其是装饰纹样及技法和造型的结合,在技术与艺术上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耀州瓷的装饰技法丰富多样,有刻花、剔花、印花等,其艺术效果各不相同。
其中刻花成就最突出,素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之称。
直到现在,只要谈到耀州瓷,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精巧的刻花艺术。
《德应侯庙碑》赞道:“清水盈匀,昆虫动活,皆莫其所来,必曰神之化也”。
用“昆虫动活”来形容刻花技术的巧,装饰效果的真和技术的精,展示了耀州青瓷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一面。
刻花装饰与青中泛黄釉色的结合,体现在青釉填平凹痕,表面趋向平滑的坯体上,但奔放不羁、圆润生动、活泼多样的刻花装饰图案清晰再现,极富层次感。
装饰效果的别致,成就了耀州青瓷的别样风采。
耀州窑的刻花是用工具在器胎上刻出花纹,花纹的线条成斜面,称为“偏刀”。
它能在平面上显出浅浮雕的立体层次效果,而且行刀的的手法犀利、圆活而流畅,其特点是着力较大,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
耀州窑瓷器鉴定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基本概况耀州窑瓷器(20张)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
该窑唐代开始烧陶瓷,经五代、宋、金、元几朝。
早期唐时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
中期(宋、金)以烧青瓷为主。
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
后期(金、元)开始衰落,而终于元初。
编辑本段主要类型碗、盘、瓶、罐、壶、盆、炉、枕、彩合、香薰、注子、盏托、钵等,凡属生活需要的品种应有尽有。
编辑本段主要特征唐和五代时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耀州窑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
釉质稀簿而不润。
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
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
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
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
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
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
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
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
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编辑本段发展历程耀州窑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
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耀州窑内。
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
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
龙泉窑与耀州窑的鉴定区别你知道几条?
龙泉窑与耀州窑的鉴定区别你知道几条?青瓷是我国著名的一种传统瓷器,中国历朝历代,青瓷曾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
青瓷的主要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些关于龙泉窑青瓷和耀州窑青瓷的区别。
龙泉窑与耀州窑是古代两个著名的瓷窑,也是分别代表着南北重要的瓷窑体系。
在它们共同发展的进程中,有着相互影响、传承的文化关系。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宋代六大窑系。
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省龙泉市而得名。
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北宋早期以前的产品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
宋龙泉窑青釉盘口瓶宋代时期分为南宋和北宋,龙泉青瓷在各阶段出产的青瓷也各有特征:北宋早期,龙泉窑生产的青瓷胎质较粗、胎体较厚呈白色,表面釉料薄而呈淡青色,到了中期龙泉窑生产的青瓷多采用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矿土做原材,瓷胎厚重,造型规整,呈灰色至灰白色,偶有泛黄现象,瓷胎表面釉料颜色从淡青砖为青黄,釉层较薄、有光泽,中期以后,龙泉窑生产的青瓷瓷胎呈现灰色至浅灰色,表面釉料颜色呈现青黄色;南宋早期,制作龙泉青瓷,人们依然使用含铁量较高的矿土作原料,制成的瓷胎比北宋中晚期的厚重,胎质较粗,并伴有较多气孔,瓷胎颜色呈现灰色至浅灰色,瓷胎表面颜色为透明,北京翰海秋拍藏品征集,壹叁壹陆柒柒贰,柒柒陆捌王女士。
呈现玻璃质感,到了中晚期,人们在制作龙泉青瓷的原材中加入了适量的紫金土,制作的瓷器更容易打弯,高温烧造不容易变形,同时胎体厚度变薄,瓷胎通施釉,同时釉色从原来的透明发展为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黄、蜜蜡、鹅皮黄、乌金色等。
明早期龙泉窑划花菱花口折沿盘北宋早期,龙泉窑青瓷多管瓶、盘口壶壶盖一般用花苞钮、花蒂钮装饰,多叶瓶盖顶主要以鸡、狗等动物作钮。
中期以生活用具为主,装饰工艺有刻花、划花和篦纹,图案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中期以后,装饰手法以刻花为主,并用篦点或篦划纹,团花、波浪、蕉叶纹等作为辅助装饰。
宋代耀州窑瓷器(组图)
宋代耀州窑瓷器(组图)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市,因地属古耀州得名,也叫铜川窑。
北宋耀州窑青瓷的胎子是灰白色,较薄,很坚密;釉子细密,光润,青中闪黄或略闪黄,类似北宋时期的龙泉窑。
主要装饰方法是刻花、划花、印花、堆塑等。
北宋初期开始出现非常草率的刻花,以后日臻成熟。
北宋中期,己采用刻划结合的手法,刻主题纹饰,刀法犀利,线条流畅而奔放;划陪衬纹饰时,纤细如丝,排列有序,整体纹饰层次清楚,繁而不乱,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
北宋晚期盛行在盘、碗内印花,既规整又洁晰。
耀州窑纹饰以花卉为主,以婴戏纹最有特色,有攀在花枝上的,有卧于花丛中的,有荡于花枝间的,有戏水的、夺球的,活灵活现。
耀州窑主要器型有盘、碗、怀、盏、钵、梅瓶、荷叶式高足盘、喇叭口瓶、葫芦形执壶、多子盒、枕、炉、凤头壶、花口尊、玉壶春瓶等。
北宋耀州窑的碗身较高,敞口,小圈足,器物一般施满釉,工匠多拿着底足蘸釉。
耀州窑虽属民间瓷窑,但制作非常规整,釉色很漂亮。
据史书记载,北宋中晚期的耀州窑有大量上乘之作作为贡瓷供宫廷使用。
宋代瓷器的特征与概况
宋代瓷器的特征与概况宋代瓷器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本文将从宋代瓷器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工艺技术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宋代瓷器的出现与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其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为瓷器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此外,宋代的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瓷器需求量也极大。
二、艺术风格1.宋代瓷器的风格多样,主要包括青瓷、白瓷、黑瓷、钧瓷、汝瓷等。
其中,青瓷是宋代的主要瓷器品种,以其深青色和瑰丽的装饰而著名。
2.宋代瓷器的造型简洁大气,线条流畅,注重比例和整体效果。
其表面装饰主要采用刻花、雕刻、烫金等技法,图案多以植物纹饰、人物故事和诗词等为主题,具有浪漫和诗意的特点。
3.宋代瓷器的釉色丰富多样,包括青釉、白釉、黑釉、黄釉、红釉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三、工艺技术1.宋代瓷器的胎体质地坚硬,细腻致密,采用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并添加适量的石英等物质。
瓷胎经过多次烧制,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和耐用性。
2.宋代瓷器的烧制技术进一步发展,采用了高温烧制和控制釉面流动的方法,使釉层均匀而光滑。
3.宋代瓷器在装饰技术上有所创新,主要包括刻花、雕刻、烫金、饰画等,使得瓷器的装饰更加精美。
四、代表作品1.青瓷:宋代的青瓷以河南开封的汝窑、河南宛丘的定窑、河南宜阳的哥窑等为代表,具有深青色和独特的纹饰装饰,被誉为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
2.白瓷:宋代的白瓷以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为代表,白色纯净,胎质坚密,通透如玉。
官窑白瓷的代表作品有《钧窑白瓷莲花碗》、《哥窑白瓷茶碗》等。
3.釉下青花瓷:釉下青花瓷是宋代的一项创新,通过在白瓷胎上涂刷青花瓷料,再进行一次烧制。
宋代的釉下青花瓷以江西景德镇的官窑为代表,釉下青花的图案丰富多样,碗盘、瓶罐、花瓶等都有。
代表作品有《宝瓶》、《平安壶》等。
总结:宋代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风格独特、工艺水平处于高峰期,代表作品广泛传世。
宋元瓷窑窑系特点
宋元瓷窑窑系特点
宋元时期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形成了著名的宋元瓷窑窑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耀州窑:始烧于唐,北宋末为鼎盛期,金代继续发展。
器物胎薄质坚,釉面光洁,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有“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之美称。
最具特色的是刻花与印花工艺。
尤其是刻花,刀法犀利,线条简洁明快,图案有深浅、浓淡之别,层次分明,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
2.汝窑: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
所产汝瓷工艺精湛,造型秀美,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传世品极为稀少。
3.官窑:产品主要有碗、盘、瓶、洗等,此外仿古代青铜器和玉器的也很多。
瓷器造型端庄,线条优美,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多种。
其中尤以粉青瓷为上,其釉面上布满纹片,这种釉面裂纹原是瓷器上的一种缺陷,后来却成为别具一格的瓷器装饰方法。
4.定窑:钧窑瓷器主要以尊、炉、瓶、洗、花盆、盆托等陈设用瓷居多。
钧窑瓷器属北方青瓷系统,胎质细腻坚实,造型端庄古朴。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了窑变色釉,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
此外,还有哥窑等窑系。
这些窑系在宋元时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貌和特色,对中国的瓷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需更多与瓷器有关的信息,建议阅读中国瓷器史等相关书籍。
耀州窑瓷器中的红釉瓷器鉴定
耀州窑瓷器中的红釉瓷器鉴定
红釉瓷器是宋朝以来景德镇窑烧制的传统瓷器,早在宋朝就有出现,以红釉色美艳而
备受世人宠爱,在格调上更具诗意之趣。
耀州窑的红釉瓷器的制作技艺一直保持着极高的
水准,被认为是全世界出品最精致最美的红釉瓷器之一。
最早烧制红釉瓷器的耀州窑,早在唐代就已经建窑,但以唐初张衡耀州窑为开山鼻祖,后来沿历明清以来出现了云汉堂、押西二叔、高必坤、九当俞家四大家烧变,都在各自创
建了不同风格的红釉瓷器。
要鉴定耀州窑的红釉瓷器,首先要确定这件瓷器的历史出处,看属不属于耀州窑;其
次要考察瓷器的材质,看砖质及釉质,看它是否是由多种材料烧制而成,是否具有明显的
窑口特征;再次要查看瓷器的外形样式,识别其传统工艺特征;最后再看瓷器该件内底上
的文字、口角等,以判断该件瓷器的前人著名的艺术家所作的特征。
耀州窑的红釉瓷器也具有独特的质地,它的釉质极其均匀而致密,釉色大多以凝细的
火红宝石色加以润饰,表面光泽润滑,后期醋麝香气馥郁,质坚细滑,保藏之后发现红泥
微粒仍可紧实,具有很好的质感特征,保存完好的瓷器仍可长期展示。
因此,对于鉴定耀州窑红釉瓷器,从历史出处、外形设计、材质品质以及红泥细节等
多方面都必须仔细斟酌,只有全方面的考察,才能确定瓷器的真伪。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耀州窑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窑场,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烧黑、白、褐、黄、花、酱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烧制陶瓷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处综合性窑场。
窑址以陕西铜川黄堡镇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
该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800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其产品质量、数量和工艺成就均达到很高水平,成为北宋六大瓷器窑系之一。
耀州窑瓷器在民国以前绝少仿品,20世纪30年代起始有仿品出现。
近年则刻意仿古的制品日见兴盛,不少仿品在市场上流通,甚至已登堂入室,为某些博物馆所“珍藏”。
因此,对耀瓷的真品和仿品的区别和鉴别,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侯。
在鉴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特征(—)、唐代1、器胎特征:早期多呈深灰色,仅少数为灰、黄色,胎质比较粗糙,有颗粒状石英和少量较大气孔,烧成后往往有点状铁斑痕出现。
盛唐青瓷,胎呈淡黄色,较粗糙,胎土不太均匀,内可见气泡和颗粒状物质。
到中晚唐时,胎质渐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往往出现小的点状铁斑。
2、器釉特征:盛唐青瓷,釉料不够精细,釉色青褐或青黄,透明度差,釉面往往缺乏光泽,甚至出现木光。
中晚唐时,青瓷釉呈灰绿、灰青或青中显灰色,釉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好。
3、造型特征:中唐以前造型较少,均为厚壁,以后造型渐多,器壁渐薄。
4、装饰手法:贴花、绘彩、并开始划花和戳印花。
5、装烧工艺特征:唐代主要采用三足支垫方法,烧成后盘碗内底中心均留有三点烧痕。
6、施釉特征:初唐施于口下,后渐向下发展;中唐时,器外大部饰釉,仅眮下和器底露胎;中唐以前,施釉不均匀,见有垂釉和流淌现象。
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变为通体施釉。
7、底足特征: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晚唐时期,盘碗底足为流行的宽矮圈足(玉璧型底),这种玉璧型底的发展规律是,时代早则挖足浅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别宽,时代晚则挖足渐深,玉璧足渐窄,晚唐时圈足演变为细窄的玉环底。
浅谈北宋耀州瓷器
中国陶瓷史论文——浅谈北宋耀州瓷器05123027 范广寅老师石志刚摘要:浅谈耀州窑瓷器的发展过程以及从胎釉、纹饰的特点。
关键词:北宋、耀州、瓷器、胎釉、纹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的建立,宣告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终结。
政权得以统一,社会趋向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使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出现了“自三代以降,跨唐越汉,未有若今之盛者”的局面。
在手工业和商业得以空前发展,大批工商业小城镇不断出现的北宋,陶瓷业的生产和销售,更进入蓬勃发展的繁荣期。
全国各地创建的新窑场,犹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出现。
在众多窑场之间,展开了商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激烈竞争。
竞争的结果是一批名窑和名瓷的涌现,以及一批以往所没有的瓷窑体系的逐步形成。
今天,我们纵观宋代制瓷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最为著名的无非是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然而,耀州、磁州、越、建、景德镇、龙泉等,也在北宋陶瓷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着光辉的一笔。
这里我们着重来看看耀州窑。
在宋代的著名窑场中,耀州窑是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
它以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进而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和代表。
其精美优良产品的出现,是宋代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的产物,也是宋代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
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
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
此地在宋代辖于耀州,故名耀州窑。
其产品称为耀州瓷,或名耀瓷。
该窑创烧于唐代(公元618——906年),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八百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注:引自中华博物网]在耀州窑鼎盛发展的宋代,其精美的制瓷工艺和生动优美的装饰技巧,对陕、豫地区的众多瓷窑都曾有过很大的影响。
进而又对远距该窑数千公里外的广州、广西的个别瓷窑也起过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宋代瓷器款识大全
宋代瓷器款识大全宋代制瓷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陶瓷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无论是在选料还是在工艺、纹饰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与突破。
宋瓷的款识比前代也开始增多,形式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多彩。
款识的主要内容有作坊标记、工匠姓名、制作年份、吉祥语、宫殿名称和宫廷用瓷专用款铭等。
总的特点是款识文字简明扼要,仍以刻划款为主书写款较之以往有所增多,模印款前期增加,字体精瘦有力,具有宋代风格。
1、越窑瓷器款识鉴别宋代越窑瓷器款识以刻划的纪年款为主,所见款识基本上是北宋的纪年有“太平戊寅”(公元978年)、“太平二年”、“端拱元年”(公元988年)、“熙宁四年”、“淳化二年”、“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大中祥符五年”等。
还有款识是一个字的,如宋越窑青瓷款识“供”字。
北宋咸平元年(998)越窑刻花卷草莲瓣纹香熏,1987年11月浙江黄岩头陀灵石寺塔第四层北天宫铁函内出土。
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五代越窑瓷质刻“官”字款匣钵2、定窑瓷器款识鉴别定窑瓷器是进奉皇帝的,所以,瓷器款识多与宫廷有关。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带“官”字款的。
“官“字款白瓷在晚唐及五代都曾出土,宋代更为多见。
大多是盘、碗、瓶、壶和罐。
其中有'官”字款刻花莲瓣碗、“官”字款净瓶、“官”字款盖盒等,还有“新官”字样的,如“新官”字款莲瓣口碗等。
这些出土器物均为精工制作,是为上层人物制作的。
定州博物馆藏定窑官字款折沿洗另外,辽宁博物馆也藏有“官”字款碗、“官”字款鎏金口划花凤纹洗以及“官”字款葵口碗等。
杭州历史博物馆的官字款花口盏海棠杯在出土及传世定窑瓷器中有刻“尚食局”、“尚药局”款识的。
带“尚食局”款识的多为大型盘类器物,字体有粗细两种,河北曲阳出土一件白瓷印花云龙纹盘,上面刻有“尚食局”三字。
宋代“尚食局”款定瓷北宋·定窑“尚药局”款暗刻龙纹圆盖盒据记载,宋代宣徽院下设六局,其中尚食局掌管膳食之事,尚药局掌管和剂诊候之事。
故刻这些款识的器物是宫廷内食用及药用之器。
3、宋代耀州窑ppt
耀州窑
一.发展历程 二.特征 三.类型 四.名窑遗址 五.藏品欣赏 六.鉴定
一.发展历程
1.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旧称同官, 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
2.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 系,终于民国。,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 玉华宫等窑。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 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 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 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 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 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 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 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 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3、造型特征:造型清秀,底足渐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规整。
4、装饰手法:有划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辅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续, 中期后不见)、刻花、印花、贴花、捏塑、镂空。
5、装烧工艺特征:均采用刮掉器物底足釉装烧工艺。
6、底足特征:早期底足较宽,足底往往粘有石英托珠,纹饰简单,由于初将烧 柴改为烧煤,烧成气氛不稳,产品色泽与五代和宋中期相比,普遍发暗;中期 壁薄质细,致密度超过此前产品,底足增高,以饰釉后再经二次精修的高窄圈 足为特征;晚期盛行斗笠状小碗,以足底变矮、器胎变薄、出现鸡心底为特征, 还盛行印花器。
1、胎釉特征:前期胎呈浅灰色且略显偏褐,此时很少见到宋橄榄色,多见豆 青和翠青色,还烧有月白釉瓷;后期改为专为大众烧造的大路货,胎呈土白色、 浅黄色、白中微黄、白中微棕黄等色,致密度和精细度略差,青釉呈青黄、 黄青、姜黄等色。盘碗内底有涩圈。
宋代各大窑口瓷器特征汇总
宋代各大窑口瓷器特征汇总宋代陶瓷是世界陶瓷发展史的一个巅峰,如果说元青花是一统江山的君临天下,明青花是各领风骚火光乍天,那么宋瓷就是高山仰止卓越千古。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到了举世公认的顶峰。
宋代不仅出现了哥、官、汝、钧、定五大窑系,还有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青白瓷,吉州窑,建窑等各大窑口并存的盛世。
汝窑:汝窑是北宋后期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因窑址在河南汝州,因此而得名。
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
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
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厚实,有玉石般的感觉,釉面有细小的开片。
汝窑瓷采用的是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型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为主。
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
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钧窑鼓式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径9.5cm。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
器身上下饰鼓钉2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
洗内饰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
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
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
陶瓷历史文化(73):耀州窑—北方青瓷的代表㈠耀州窑概述
陶瓷历史文化(73):耀州窑—北方青瓷的代表㈠耀州窑概述北宋晚期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高8.5、口径20.8、足径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在讲解《磁州窑——沾溉天下的著名民窑》过程中,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专家学者把耀州窑归属为“磁州窑系”,而另一些专家学者却持明确的反对态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在南方越窑青瓷、北方邢窑白瓷“南青北白”交相辉映之后,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的耀州窑异军突起,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后来,耀州窑也确实烧造过不错的白地黑花产品,甚至还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耀州窑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柴窑”!好吧,今天我就来为大家拨云开雾,介绍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耀州窑。
一耀州窑概述耀州窑窑址,分布于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的黄堡镇和印台区的陈炉、立地坡、上店、玉华宫等处,其中核心窑区在黄堡镇。
黄堡镇北距铜川市中心城区十五公里,南距耀州区十三公里。
铜川,原名“铜官”,公元446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设置铜官县,隶属北地郡管辖。
公元575年(北周建德四年),铜官县改名同官县。
公元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由于与“潼关”同音而将同官改名为铜川。
从公元925年(五代后唐同光三年)起,历经宋、金、元、明、清,铜川地区(含黄堡镇)均隶属古耀州管辖,所以黄堡镇、陈炉镇周围的一系列窑区统称为“耀州窑”。
直到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耀州降格为无管辖县的耀州,公元1913年(民国二年)改称“耀县”,公元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撤耀县改为“铜川市耀州区”。
这就是耀州窑不在现今的铜川市耀州区的原因。
黄堡镇位于柒水河西岸狭长小盆地上,附近出产煤和优质瓷土(当地方言叫坩子土),柒水河穿镇而过,流经耀州区与沮河汇合,镇的东西面均有大道,水陆交通非常便利,是得天独厚的置窑烧瓷场所。
从考古挖掘地层发现的唐代器物和唐三彩来看,耀州窑始烧于隋唐。
因“耀州”在晚唐时期才设立,根据窑口命名规律,从其名称不叫“铜官窑”、也不叫“同官窑”而叫“耀州窑”来看,耀州窑在隋唐时期并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应该属于非常普通的一般陶瓷窑。
宋代贡瓷——耀州窑瓷器
宋代贡瓷——耀州窑瓷器
耀州窑是我国著名瓷窑之一,它以烧制青瓷为主,创建于唐朝,历经五代,宋代鼎盛,金元连续,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终止,有800多年的连续烧造史。
其商品质量、数量和技术成果均到达很高水平,在宋代北方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
于神宗元丰至徽宗崇宁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
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耀州窑的刻花浮雕装饰在宋代独具一格。
由此,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宋史·地理志》中就记录了“耀州贡瓷器”。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釉质细润,釉色稍显青翠,且颜色深浅不一,其釉色中都会在青色中闪现黄色。
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有的则是在青中微显出淡红的色调。
金后期至元明,所产青瓷都具有姜黄色特色,青色者少,器表里施釉,足底露胎。
金、元时釉质稀簿而不润。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瓷胎跟龙泉窑、越窑的瓷胎相似,以灰白色胎质为主,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
金、元时期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
宋代耀州窑瓷器的造型规整、精巧。
纹饰多是用模印、刻划、堆塑等描绘的,有犀牛望月图、鱼水纹、莲花、缠枝花卉等。
宋代耀州窑瓷器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下图《博雅聚宝斋12》藏耀州窑瓷器
1、《宋代耀州窑梅瓶》高 31 厘米
2、《金代耀州窑长颈瓶》高 40 厘米
3、《元代耀州窑棒槌瓶》高 30厘米
4、《宋代耀州窑盖碗》高10 厘米直径 10.5厘米
(手机自然光拍摄)。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试论耀州窑的工艺特征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试论耀州窑的工艺特征施泳峰【期刊名称】《文物鉴定与鉴赏》【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4页(P76-79)【作者】施泳峰【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西郊的金代中都遗址内发现了一处窖藏,所藏均为北宋耀州窑的青釉瓷器,制作极为精美,可惜发现时已经破碎。
据冯先铭先生推测,这处窖藏的耀州窑青瓷实际上是“靖康之变”时金朝军队从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开封)掠夺的战利品[1]。
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因在宋代属耀州,故得名。
铜川古称“同官”,夏代隶雍州,汉代属左冯翊,魏晋归北地郡,隋唐为京兆郡,宋代隶属于耀州管辖[2]。
耀州窑始烧于唐代,在宋代以生产青瓷而闻名于世,形成“耀州窑系”,到明代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铜川直到宋代才属于耀州管辖,所以宋代以前的耀州窑被称为“黄堡镇窑”,但本文出于论述上的简便均称之为“耀州窑”。
耀州窑在唐代以烧造黑瓷和白瓷为主,兼烧青瓷,产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具,同时也是唐代彩色釉陶器(唐三彩)的重要烧造地点。
五代受到浙江越窑的影响,开始以生产青瓷为主,釉色以天青色、淡青色或水绿色为最佳。
器物造型以仿金银器为典型,制作精细。
所以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3]。
北宋是耀州窑发展的鼎盛阶段,窑场鳞次栉比,星罗棋布,规模空前,《同官县志》称“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4]。
北宋耀州窑的制瓷技术纯熟,烧造质量精细。
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记》称耀州窑制品是:“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日,赫然乃成。
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5]这一段记载把北宋耀州窑的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近年来,在北京、辽宁、内蒙古等地的辽代墓葬中都出土有北宋耀州窑的产品,这表明北宋耀州窑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超乎想象。
宋元考古耀州窑
(一)窑址地点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附近,漆水河两岸。唐宋时 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创烧于唐代,成熟于宋代中期,一直 延续至元代。
1958年至1997年,耀州窑遗址经过多次 发掘,发现了唐代至元代各个时期的遗迹、 遗物。陆续出版四部报告:唐耀州窑、五代 耀州窑、宋耀州窑、金元耀州窑。
《宋代耀州窑址》 ,文物出版社, 1998年。
莲花
(2)瓜果纹 石榴、葡萄、莲蓬。
(3)动物纹 龙、虎、狮、鹿、象、凤、孔雀、仙鹤、昆虫、鱼等。
(4)人物纹
婴 戏 纹
佛 教 、道教人 物 造 像
飞天——又叫吉祥天,是吉祥和欢乐的象征。宋代目前 所见只有耀州瓷器有飞天。
化生——佛教认为世界众生的出生可以分为“四生”: 人和哺乳动物为胎生,鸟类为卵生,虫类为湿生,最后一类 是化生——无所依托(如孙悟空、哪吒)。
5、北宋耀州窑的分期特征 (1)北宋早期
北宋早期延续了唐、五代 瓷器胎中有气泡和小颗粒的特 点,在釉与胎之间有一层白色 化妆土。这一时期耀州窑的特 点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越窑 青瓷在器型、纹饰上接近,都 是仿自越窑。“减地”刻花纹饰 引人注目,有浅浮雕的效果。
(2)北宋中晚期
北宋中期开始不再使用化妆土,颗粒细而均匀,胎釉结 合紧密,相互渗透。印花装饰开始流行,不见“减地”刻花 纹饰,刻划花相结合的纹饰工艺逐渐发展和成熟,形成了具 有耀州窑自身特色的“深刻划”。而且此时耀州窑的瓷器开 始销往南方,并且被北宋宫廷选中成为了“土贡”瓷器。
2、器型和釉色
(1) 耀州窑器型有罐、碗、盘、瓶、壶、枕、 炉等,每类器物都有多种样式。
蟠龙瓶
梅瓶
三足瓶
玉壶春瓶
(2)胎——宋代的石灰釉与胎结合得紧密, 有一层“介面”中间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宋代耀州瓷器的基本特征及识别方法·朱绍炳(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耀州窑是我国北方唐宋时期著名民间瓷窑,其遗址主要分布在今天陕西省铜川市辖区内的黄堡镇、陈炉镇、立地坡、上店村和玉华村等地。
铜川因为旧称同官,在唐末天钓、五代后唐同光年间以及宋代均属耀州治,故文献中称耀州窑[1]。
我们要对一种古代工业品的社会背景的认识,都必须了解这种工业品的基本特征。
本文为探讨宋朝时期耀州窑的真伪问题提供一些基本知识,通过明确耀州窑的基本特征来对耀州窑陶瓷器的真伪作出识别,为规范当今陶瓷市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为每一位陶瓷爱好者在当今市场中能够更好的鉴别出耀州窑陶瓷品的真假提供参考。
关键词:宋代;耀州瓷;基本特征;识别方法一、耀州窑发展简介耀州窑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
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
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
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
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
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
于神宗元丰(公元1078年——公元1085年)至徽宗崇宁(公元1102年——公元1106年)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
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
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2]。
因此凡是这个范围内相似的陶瓷工艺产品,我们都把它归入到耀州窑的大系统中。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团结、经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这些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手工制造业的发展。
黄堡窑场此时卓然兴起,开始了创烧的勃兴时期,乃势所必然。
耀州窑利用区位优势,窑工们大胆创新,博采众家之长,技法精湛,通过实践工匠们逐步掌握了原料的特性,由多品种釉色的广泛烧造逐渐重点加强了青瓷的烧造,慢慢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方向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工艺。
五代时,耀州窑的青瓷己占主导地位,从唐代多品种多釉色的烧造转为以烧造单一青瓷为主。
所烧造的青瓷无论胎、釉、造型、装饰等均属上乘,已不仅是北方的青瓷代表,而且贡奉皇室,可和越窑秘色青瓷相媲美。
两宋时期,耀州窑作为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以大批量生产独具特·作者简介:朱绍炳.(1990——),男,汉族,贵州省清镇市人,贵州民族大学,2010级民族学专业学生,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民族文化学习研究。
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无可争辩地成为北青瓷的代表。
金代是和南宋南北对峙的时代,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北方瓷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然而耀州地处关中,是金人的统治中心之一,社会相对比较稳定,所以,虽然耀州窑遭战争波及,而瓷业生产仍能持续,并在宋代制瓷业的雄厚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到了元代,由于残酷的民族压迫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社会分化,民生凋蔽,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瓷器的需求则仅限于日常生活用品,而对青瓷精品已经缺乏认知很少有人过问。
所以,这时耀州窑的产品粗俗不堪。
于是,为了生存,耀州窑便找回了民窑的风格和传统,以烧造大宗民用瓷为主。
耀州窑到了明初仍在烧青瓷,但数量和质量已远不能与前代相比。
二、宋代耀州瓷的基本特征1.器胎特征:南宋多呈灰白色,少数有浅灰和土灰色,不施化妆土。
在宋代,耀州窑场拥有一批技术高超的工匠,他们所做的瓷胚,“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烧制成的瓷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这里的窑场范围很大,制陶业已经形成了一项产业,“居人以陶器为利,赖之谋生”。
往来的商贾如云,这里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
他们还把产品运到外地销售,这在《续资治通鉴长编》里就有记载,在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耀州遗子弟载陶器四车,进京(汁京,今开封)贸易[3]。
耀窑之胚胎比柴窑之胎,质略粗,性略糠,色略白,惟无釉漏胎之处不反黄土色耳。
2.器釉特征:南宋出现了暗青、青绿、青黄、淡青、月白等多种色调。
宋代耀州窑生产的瓷器胎薄质硬,品种繁多,具有相当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
当时,耀州瓷已经形成以青瓷釉色为主的瓷器系列,民间以白瓷、黑釉、酱红釉、白釉绿彩、白釉黑彩、素底黑彩、釉下彩等品种,釉色十分丰富。
3.造型特征:造型清秀,底足渐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规整。
烧造于宋朝初年的倒装壶,造型别致,结构奇特,融合了当时瓷艺和科技的成果,是我国陶瓷史上的杰作。
这是一件盛酒器,但从外观看去,只有壶嘴,好像没有进口而倒酒时,酒却从壶嘴流出来,那么,酒是从哪里装进去的呢?原来,这个进口开在壶的底部,往壶内连着一根小管;在壶的底部做成夹层,仅和壶嘴相连。
装酒时,把壶倒过来,酒沿着小管倒进去,因为原来在壶的最底部和壶嘴是夹层,所以酒不会从壶嘴流出:当壶放正以后,酒压向壶底,倒酒时,酒便通过夹层从壶嘴流出了,据专家介绍,这在物理学上叫“连通器液面等高原理”[4],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工匠们便利用这一原理,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实在令人赞叹。
4.装饰手法:有划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辅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续,中期后不见)、刻花、印花、贴花、捏塑、镂空。
在宋朝装饰手法以具有浮雕特征的刻花为主,开始出现与刻花工艺相似的印花工艺。
刻花工艺宋初偏晚出现,此期以达到最高水平,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它亦称“偏刀”,即先用刀具垂直刻出纹样的轮廓线,再在其旁用刀具余}刻,然后剔掉直刻和斜刻后夹在刀痕中间的地子,使纹样突凸,施釉少剖浇后呈现出花纹清晰、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印花新工艺的发明使用不仅方便快速提高生产工效,而且使装饰纹样更臻丰富生动,达到了同时期印花工艺的最高水平[5]。
5.装烧工艺特征:均采用刮掉器物底足釉装烧工艺。
宋代耀州青瓷则用还原焰烧制、中温1000摄氏度——1100摄氏度之间,进行强还原焰烧成,限制烟火排放,达到重还原气氛,时间在60——100分钟,升温缓慢,待釉色达标后再转入弱还原状态,直至1260——1300摄氏度成瓷[6]。
只有这种独特的烧制技术才能造就耀州窑的辉煌,其烧制温度把握的准确性相当高。
6.施釉特征:施满釉足底露胎。
中国古代的陶瓷器就有“南青北白”的称号,但很例外的是,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
其釉色皆以青釉为主,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特色,在宋代曾经为皇宫烧制贡品。
它有一个典型的上釉特征,就是所上的釉没有覆盖器物的底部,许多耀州窑生产的陶瓷品底部都是没有上釉的,器物的底部总是能清晰的看到胎质本色。
例如宋代早期的碗,以侈口圆弧腹内底下凹圈足造型为多,口部或饰以葵口,腹部往往饰有瓜棱、出筋和多层刻花仰莲瓣纹,也有光素无纹的,还有敞口圆弧腹内底下凹圈足碗等,与五代相比,器腹加深,腹弧增圆,圈足虽外撇,但渐高渐窄。
中期,碗的造型大量增加,其中最多见的是侈口翻唇圆弧腹内底下凹圈足碗,不仅有瓜棱、出筋、光素腹,还有浅腹型、瘦腹型和侈口折沿型,等等。
与早期相比,底足渐小,圈足增高变窄,且往往施釉后又经二次精心修足,中期的器足修整得最为齐整。
晚期,碗的造型继续发展,造型多样亦多变,其变化规律是底足变小,腹下削瘦,圈足变矮,外底中心凸起,俗称“鸡心底”,底足修饰多不如中期规范,或不进行二次刮修。
北宋时期耀州窑在装饰艺术和烧造技巧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地,进入了它的繁荣兴盛时代。
正如刻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的耀州窑窑神碑——《德应侯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中所载:“居人以陶业为利,赖之谋生。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
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日,赫然乃成。
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这段文字很清楚地把耀州窑工匠的高超技艺、宋代的烧瓷盛况及瓷器的质量描写出来。
这时期主要以烧造青瓷为主,酱釉、黑釉瓷次之,白釉瓷最少。
其中尤以北宋中期及以后的青釉刻花、印花瓷驰誉中外,代表了当时北方青瓷艺术的最高成就。
刻花装饰使用“偏刀”,先用金属刀具垂直刻出花纹的轮廓线,再用刀具斜刻,剔掉直刻与斜刻间的底子,使纹样微凸,施釉后花纹清晰,层次分明,浓淡相间,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印花是用刻好花纹的陶模在尚未干透的坯体上压印出花纹,这种装饰手法是为了适应日益需求的产量而产生的一种简捷便利的方法,其特点是布局严谨,讲求对称。
另外,通常在刻花、印花装饰上,配以划花技法,即以篦状工具划出水波纹或花叶中的脉络,内容丰富且生动。
北宋青釉刻印花瓷“式样雅朴,刻画工巧,釉色精美,上裂冰纹,虽欧瓷之艳丽,景瓷之细致,亦弗能相匹”(见《同官县志》)。
酱釉瓷是北宋时期耀州窑另一个重要的品种。
这一时期中国的许多窑口都烧造酱色釉瓷,其釉色颇似芝麻酱色,故多数学者认为它是有意模仿当时发达的酱色漆器的呈色而烧制的。
北宋耀州窑的酱色瓷造型规整,釉质莹润。
三、宋代耀州瓷的鉴定方法1.从造型上鉴定:耀州窑属于宋代民间窑场,所生产的器物多是以民间生活用品为主。
其主要器型有碗、盘、碟、杯、瓶、盆等等诸多日常生活用品,而且主要釉色都是青色。
如耀州窑瓷碗的腹部特征就相当复杂,造型向多样化发展,主要有深腹、浅腹、曲腹、斜曲腹、斜直腹、斜腹、浅盘腹等[7]。
这些特征都是宋代瓷碗的共同特征,在宋代成为了所有窑场的一种造型风格。
耀州窑以生产饮食具、寝具、照明用具、妆具、供器等生活日用品为主,可谓无所不备。
器型丰富,有荷叶式、花瓣式、瓜棱式、六方式等,在宋代同期瓷窑中品类之多居上。
如瓶,就有10种样式,瓶体或硕长秀丽,或丰满端庄,皆具优雅之风。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花长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花盘口瓶最为典型。
另有一种卷口、短颈、折肩,瓶身垂直细长,形似莱菔,俗称“萝卜瓶”,为耀州窑特有瓶式[8]。
这些独特的样式正是我们能够清楚辨别其真伪的标志,我们不能小看了,应该仔细看清。
2.从釉质上鉴定:耀州窑所出产品种以青瓷为主,兼有酱釉、黑釉、窑变黑釉及白瓷。
青瓷胎质细,色灰白,釉色以艾青为上,青中闪黄者居多[9]。
耀州青瓷釉的呈色,基本上与龙泉青瓷釉相同,即(Fe)离子在釉中由Fe³+转变为Fe²+的结果。
从离子的吸收光谱曲线图得知,Fe²+在红外光区有强烈的吸收,当扩展到可见光区时,吸收能力逐渐减弱而使玻璃(釉)透出青蓝色;Fe³+在紫外光区有强烈的吸收,至可见光区时,吸收能力减弱,致使玻璃(釉)呈现出黄绿色或棕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