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与心意六合拳谱与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心意拳十六步功夫浅释、心意拳身法六艺浅释
心意拳十六步功夫浅释、心意拳身法六艺浅释心意拳十六步功夫浅释所谓十六步功夫,即一寸,二践,三钻,四蹴,五夹,六合,七齐,八正,九警,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也。
一寸郭师讲:寸步是心意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步法,在心意拳各种步法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
拳谱中所谓“打遍天下老鸡形”,“三回九转是一势”,就是指寸步而言的。
至于走法与道理,郭师已有专文论述,不赘。
简言之,就是后退尾蹬寸、前腿提跨挤进步,前脚踩、后脚跟,拳触敌、丹抖决荡涌弹射冲击之圆融线滚、寸穿、点炸呼应和合发劲击敌运动之境。
由此可知,车心意“一寸”之内蕴,从现象上看,主指寸步。
透过现象看本质,乃是一为后蹬前跨、前踩后跟压崩弹簧式的寸弹射身步法,这里身法主体现扑击,步法主体现弹射;二是触敌“打透打毁”之“打透”寸穿劲法。
是故为寸身、寸步、寸劲相合全身之法,也体现了拳论“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之真意。
当代拳家李小龙先生学于咏春拳,创于截拳道,但却是以传统寸劲为本而打出的一片天地。
显然咏春拳与心意拳寸步寸身寸劲相合的特点不同,各有风格,但其主旋律寸劲却基本相同。
百步身劲,寸为先。
她是衡量一个人武功水平的基础试金石,故心意拳家自始至终天天盘练。
就是交换步法练用,后期运动形式和内质也与寸步相同。
故郭师讲,寸步是心意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步法。
两人近身肉搏交战,以动制静寸进攻击,体现了“硬打硬进无遮拦,打倒还嫌慢”的先发制人思想观念;以静制动防守反击,体现了先顾后打、借力乘势的后发制人观,这里舍己从人顺势寸退破力,而后寸进攻击;交战换打法,也是心意拳家时常运用的,即是对手以动制静进取击我,我原地发劲击敌后发先到击打,虽为原地发劲,亦主体现了寸步寸身寸劲相合内蕴。
二践拳谱中讲:“起无形、落无踪,去意犹如卷地风”;“历来顺理自成章,水中翻浪细思量,寄语君子来学艺,逆则难成莫强梁”;“步步不离鸡腿,把把不离鹰捉,势势不离虎扑”;“消息全凭后脚蹬,脚打踩意不落空”。
中华武术形意拳的内功怎么练
中华武术形意拳的内功怎么练形意拳顾名思义是结合了各种飞禽走兽的外形拳术,而形意拳更加注意练内功,熟练形意拳的内功后,再加以练习形,才能将形意拳更好的表现出来。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下形意拳的内功训练方法,欢迎大家学习。
形意拳的内功锻炼技巧形意拳内功之站功,也叫桩功。
一般人常练的有“三体式”(又名三才式)和“浑元桩” (又名乾坤桩)两种;前者适用于青少年,后者适用于老年人。
练三体式,姿势如同定步劈拳。
开始时,两足跟相并,两足尖外开45度一60度左右,两腿微屈,膝盖与足尖上下相对,两手握拳,紧靠大腿外侧,拳眼向内。
然后右拳上提,边提小臂边外旋,紧贴着右肋由前向上钻出,吸气随之上升。
吸气尽时,拳高与鼻平,拳心向面部.呼气时,左拳上提,小臂外旋,由左肋旁擦身向前自右拳上劈出,右拳同时变阳掌下按置于右日月穴旁(右软肋下高与脐平)。
与此同时,左足向前迈出一步,与右足相距约两脚半之远。
前腿斜直,膝微弯,膝盖在足跟上与足尖对准。
后腿微屈,膝盖在足尖正上方。
尾骨与后足跟上下相对。
形式上要作到外三合。
全身重量分在两腿之上,前三后七。
随即自大椎开始,将脊椎骨逐节向下依次松开,尾骨向前向上兜翻,内中意,气,力三合,思想高度集中,将神凝聚于“天心”,目视前方,定若钟鼎。
拳经云:“目视鼎,弃视脐,处处行迟不可移,彻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
”即指此也。
(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共24节,道家叫24楼,也叫12对连环锁。
)站桩虽系静功,且不可呆滞。
要气势腾挪,伏如横弩,动若发机。
以意领气随自己的意志活动,吸上呼下。
欲上则上,欲下则下,呼吸阴阳,纯任自然,毫无阻滞不通之处。
吸气时犹如一人张弓,万夫拔河,浑身上下毛发皆开,气上升而内脏紧缩,呼气时气下降,内脏亦随之松弛。
这是初学者站立不动的练法,既可为形意拳筑基,又可祛病延年。
浑元桩是一种老幼咸宜的练法,形意拳家年老时多练此功。
拳谚“少练三体式,老来浑元桩”即指此而言。
洛阳心意六合拳拳谱
洛阳心意六合拳拳谱一、武艺从来下乱传,无穷奥妙藏其间;艺蓄蹲涮摇拧插,踩扑裹束决外拿。
艺得不易难难难,万勿随意撒世间;如果尊公有师道,真传自会对吾言。
“X“是打杀吼为令,霹雳震川响雷声东击西;内叫守洞尖技艺,外称习意六合拳。
戴李二师传河北,回族马师落河南;追源溯本岳武穆,姬老先师从开元。
二、心意六合不乱传,无穷奥妙在其间,若教狂徒无知汉,惹祸招灾保身难。
三、三节明后,五劲相佐;踩扑裹束,惟决勿错。
四、八势之中,三节宜明;手身及足,八梢中根。
五、学拳容易得艺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人好似弓断弦。
六、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才为真;拳如炮形龙折腰,遇敌好似火烧身。
七、用必七拳,头肩肘手;胯膝合足,相助为友。
八、打法歌诀(七拳歌)头打起意站中央,浑身齐到人难挡;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亦难防。
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暗处藏;左右全凭盖势取,缩长二字一命亡。
肘打起意剑出囊,寒光一闪人则亡;盘沉横挑变无定,莫发人亡其不详。
手打起意在胸膛,其势好似虎扑羊;沾实用力须展放,两肘只在肋下藏。
胯打阴阳左右边,两足交换须自然;左右进取宜敛劲,得心应手敌自翻。
膝打要害能致命,两手空晃绕上中;金鸡独立势妙用,强身胜敌乐无穷。
足踩正意勿落空,消息全凭后腿蹬;九、四梢歌人之血肉筋骨之末端曰梢。
盖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牙为骨之梢,爪(甲)为筋之梢。
四梢用力,则可变其常态,能使人生畏惧焉。
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撼,肉坚似铁;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丧胆。
血梢:怒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发毛虽微,摧敌下难。
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眦裂目突,惟齿之动,令人恍惚。
筋梢: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十、六合歌身成六式: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
六合者:鸡、龙、熊、虎、雷。
心意拳之身法,六形合为一体。
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为六合也。
《心意六合拳谱》
《心意六合拳谱》备注:此谱(由浙江上虞启蒙恩师刘雪炎师傅根据其师:李青山,汪百盛师傅的手抄拳谱整理!李青山,汪百盛皆是卢嵩高弟子)(宋玉喜2018年3月根据2010年刘雪炎师傅赠送打印稿谱整理)如有误,请校正!题词心意六合勿乱传,无穷奥妙在其间;若教狂徒无知汉,惹祸招灾保身难。
--岳武穆题精养灵根气养神原武艺从来不轻传,无穷奥妙在其间;果如岳公师有道,真传自会对我言;武艺从来是黄金,师长跟前要殷勤;果如武诚忠目敬,哪怕师长不用心。
--姬隆丰题《心意六合拳》内名《守洞尘技》心意拳中的心是指人的大脑而言,所以说:人根朝上,树根朝下,意就是意识,唯心有所感想,意必至,动则心与意合,二者不能分离。
六合者:即内三合与外三合也;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指: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再具体地讲,就是部位相合,左右皆同,气力一致。
例如:左手与右脚合,右手与左脚合;左肘与右膝合,前与后合,六合互相联系,结为一体,以心意支配六合,以六合贯穿心意。
锻炼要则:三练三不练三练:冷冬!三伏天!精神愉悦!三不练:刚吃饱饭!肚子饿!睡眠不足!无论何时锻炼要理解人体之三节,四稍,五藏,六腑,奇经八脉,六经,三焦,营卫气血,脉络和身法。
理解这些项目的意义,功夫才能练好,又能健身治病救人。
分述如下:(一)所谓三节,是指人体各部位关节而言;这三节总的从全身来说分为:稍节,中节,根节。
这三节之中,又分为稍三节,中三节,根三节,三三分为九节。
头为稍节,胸为中节,腹部丹田为根节,这是身躯的三节,也就是总节的三节;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这是臂三节,也是稍三节;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这是腿三节,也就是根三节。
这九节必须合而为一与六合的精神完全一致。
这九节合而为一叫作相合一气,也就是练功时必须气贯全身,各节一贯的精神。
除去三节中的九节之外,还必须理解这九节之窍。
在练功时,运动哪节,以意想窍,既可以使骨节松开,而气涌过九节之窍。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十六练法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一一十六练法“十六练法”是形意拳历代先师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的关于手、眼、身法、步的要诣与精华。
凡学形意拳的,要想学出一点上乘的功夫,务须逐字逐句地领会此“十六练法”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 没有捷径可走。
此“十六练法”是:一寸、二践、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惊、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现将这“十六练法”分述如下:一、“寸”,指步法而言。
它居形意拳“十六练法”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平时的演练或实际散手较技(太谷民间叫撕扒)时,无论是进步攻击、还是退步防守,都是前脚带后脚,后脚催前脚,要求进步要低,退步要高。
为防止被对方乘隙,一般来讲,步幅的大小不过“尺”,故名为“寸”。
拳谚云:“学者要知真消息,奥妙就在一寸间。
”这种“寸”的步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稳,即使攻击不成功,也极少被对方闪击;其次是发劲短促,一旦接触目标,就可充分发挥力达四梢的威力。
二、“践”,是指践步而言。
这种步法是后脚提起向前成虚步,同时束身向下,另一脚即利用束身的“弓弩劲”以“鹞子入林”之势尽力向前抢占有利地位,以达到攻击目的。
此步法一般在距对手两米左右时,突然发起攻击而用此步较适宜。
三、“躜”,是形意拳里特有的身法之一,所谓“躜”是说身、步二者相合相随,束身向前穿入,而瞬间贴近对方,叫做“躜”。
在形意拳谱中有“远践近躜、躜进合膝、沾身纵力”的理论。
“躜”的关键是身步二者必须相合相随。
四、“就”,是指对方攻击我的一瞬间,我即上下束身如一,犹如行进的槐虫,贴近对方,因势利导,弓I进落空,借势击之,以逸待劳,即拳谱所云:“打人如亲嘴,贴身近打全凭腿”。
五、“夹”,意指两股和两肘犹如夹剪,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较技,都要两股紧夹,肛要上提,沉肩坠肘,两肘不离肋,势要严,劲要整,周身现“四象”,威严不可挡,谨慎防护周身要害,不给对方留有空隙,这是形意拳中重要的技法和防护要诀之一。
秘传六合心意拳内功
秘传六合心意拳内功一、炼气的阶段和呼吸法练拳术的人,首要的是炼气,其次才练筋骨肌肉和关节韧性的发达。
如果只在拳术形式上追求而不结合炼气的实际,将来拳术恐怕是没有成就的,对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微,拳技也不能达到上乘。
1.浅呼吸六合心意拳在炼气方面,是以呼吸作用为功、以气与力合为用而进行拳术运动的。
初学六合心意拳,首先用后天自然呼吸,使肺活量和肺容积增大。
气壮力大,勇敢过人,这是第一阶段。
2.中等呼吸当第一阶段有了功夫,然后再练后天返先天的腹式呼吸,使气深而藏,气量更加增大。
鼻吸丹呼,鼻呼丹吸,此谓腹式逆呼吸,呼吸时必须带呼声畅气。
因为逆呼吸所起的是吐故纳新作用,一旦肺气充足肺部扩大,便不能含胸、降气、气沈丹田,而肺细胞的过分膨胀,容易使肺出血,使身体反受其害。
所以炼气必须得法,这是第二阶段。
3.先天呼吸两个阶段呼吸得法,使拳术工、顺、真,再把气故意松开,放至足底涌泉穴,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前任后督,气行滚滚。
庄子云:“真人之息通於踵。
”这是第三阶段的“先天呼吸”,也称“胎呼吸”,是儒道两家追求达到的“大周天”气运全身法。
二、丹田功六合心意拳是内功拳,全凭丹田之功。
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必须在炼内功的基本上练外功即练拳术。
丹田功有七种:竖丹田、搂丹田、坐丹田、闸丹田、开丹田、逞丹田、养丹田等。
这七种丹田功,互为结合,不能严格分开。
开始站立,两足与肩平。
先入静,“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即意)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
入静以后,进行周身运气(也叫贯气)。
贯气的方法是:两眼闭上,内视祖窍(眼与心合),稍停即向上意视,至囟门与意合一,这叫心与意合。
以意引气,向后往下降气,经玉枕、大椎、大杼、肺俞、气向下行,垂肩,沈肘,塌背,尾闾回收经下丹田顺两腿内侧下行达涌泉,此时两手随之下搂,两膝微屈而稍下蹲。
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此乃阴气下降),即由涌泉顺两腿外侧上行,身也随之而起,恢复原状。
心意拳16处练法
心意拳16处练法1,一寸之法:寸是步也,步要急快,成其寸也。
我们知道,寸劲是武术中一种劲法,心意拳当然也有。
这里的“一寸之法”并不是纯地指“寸是步”,而是指心意拳的寸步和寸劲。
心意拳的寸步,这种步法快,古谱曰:“远上一丈步为疾,两头回转寸为先;早知回转这杀路近去眼前一寸中。
”“寸步快,以寸为先。
”这是足上的“一寸之法”。
但手也有寸劲,这种劲因为离敌人近,所以发力也快,其杀伤力也更强,这是心意拳手上的“一寸之法”。
所以,单纯地将一寸之法说成是“寸是步也”是不全面的。
也有的将一寸之法说成是“一存之法”,当然有些牵强附会了。
2,二践之法:践是腿也,腰要勇猛,成其践也。
我们知道,践和踏是同义词,人们常说“践踏”就这个意思。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践之法”理解成心意拳在演练进步时脚用力向前向下踩踏的行为。
当然,践是用腿上的劲,腿要健壮才能有劲。
心意拳在演练或者动意时的踢,踩仍要用脚。
有人单纯地把“践”说成是腿是不是全面的。
心意拳古拳谱上有“马踏虎践”之说。
但真正动意时还是既要“腿要勇猛”,还要速度疾快才行。
踩而践之,才能练而有力,击敌必胜。
3,三躦之法:躦即身也,身要强半壮,成其躦也。
此处所说的“躦”,是指人的身体向上或向前冲即为躦,是指心意拳法在进攻敌人时身体呈螺旋状前进。
拳谱上说:“脚起而躦,脚落而翻;不躦不翻,武艺不管。
”所以单纯地说“身要强壮”是不行的,身体强壮不等于武艺高强。
也有的人将躦字说成钻。
因为是用在拳法上,而不是用在工具上,当然应是足旁的躦而不应是金字旁的钻了。
4,四就之法:就即束也,上下束为一,成其就也。
这里“就”有二种意思:一是“就”有往前的意思;二是“就”有束缩的意思。
往前就是进攻,束缩就是準备进攻和防守。
拳諳上有“长身而起,束身而落”和“就如蛋”的说法,这就是指心意拳的“就”5,五夹之法:夹剪之夹,即穀道上提,两股夹紧也。
这个“夹”有夹剪之形和夹剪之力两种意思。
所以拳谱上说:“夹剪之力牮柱之势。
心意六合拳图文教学
心意六合拳图文教学把者,拳也;拳者,势(式)也,山西、河南等地也有称作把势(式)和势(式)口。
四把即四种拳势(式)的打法。
姬龙峰祖师老年得道,方创的早期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势,前后各六势”和“上四把捶”。
上四把捶,只是“头肩肘手”上四把打法,没有编人下三把(胯膝脚)意(气)。
故《姬氏墨本拳经》曰:“四把捶明练上四把,暗寓下三拳。
”经典上四把捶系根据《易》、《道》之“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阴一阳……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之理,从简从易,不逐花架招式。
不过上四把捶说来说去,练来练去也就是“横拳、挑领、鹰捉、斩拳”阴阳二式,故“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一)熊出洞(侵扑站)震右脚出左脚。
右腿屈膝半蹲支撑身体重量,左腿屈置身前,脚尖上翘,脚跟点地;腰背一屈一伸,抖膀晃肩(二次),尔后两臂屈肘夹肋,两手自然下垂耷拉,一手在前护胸,一手在后护脘;头脸略上抬,眼睛下吊,谱曰:“熊似观天不看天”。
(如图1)劲意:熊出洞要体现熊的沉稳之态。
(二)虎扑右腿一蹬,提左膝上左脚,向前纵身猛一蹿,带动双掌向前推捉并寓以向下扑按之意。
左脚落定,左弓步,手心内含,掌根着力,拇指紧扣。
眼睛圆睁上翻,逼视前方,有虎视耽耽之意。
(如图2)上动不停,双掌推捉出去,立即收回,置于腹前。
两肘用力夹胁。
(如图3)劲意要点及说明:(1)推捉(扑)出手,先快速吸气下沉丹田,当推捉到极点,用鼻喷气,顿发雷声“嗯——”,声随势落,声势俱厉。
(2)推捉(扑)出击立即回收:第一,体现心意拳“打中有顾,顾中有打,打顾不分”。
第二,体现心意拳“不合不打”,即手足、肘膝、肩胯之合(后人所创“十字把”是也);第三,体现“虎不现爪”之意。
(3)《姬氏墨本拳经》记载着练秘传十二把“虎扑双把”和“雷声鹰捉把”,皆有“三心要实,三尖要照”之说。
即手心足心背心要实,和鼻尖肩尖膝尖脚尖要照(垂)直。
谱曰:心一颤,气贯四梢,五行封闭……可见心意拳出手定势,内(真)气充盈,方达坚实。
心意六合拳“十六字诀”,可谓字字千金,不可不看的好文(下篇)
心意六合拳“十六字诀”,可谓字字千金,不可不看的好文(下篇)心意六合是中国武术的一种,是形意拳的母拳。
其劲力迅猛,身法刁钻,即便是传武没落的今天,也不可小视其实战威力。
武术,毕竟是从搏杀中过来的。
今天接着上篇文章,介绍下心意六合拳的十六字诀后八字:九脛之法:即摩脛也。
手起手落,手、臂摩擦肋、腹、胸,两手相互拧转互相摩擦小臂内侧,称為手摩内五行。
有搓把专练於此,心意拳之决劲之骤发,含劲之运用,皆由此搓把功夫导引而出。
下肢摩脛比较单壹,重点在踝关节上下,仿鸡形腿法在过步中的壹种特殊练法。
鸡有独立之能,踩鸡步时前进足与支撑足相摩,进步低而步幅大,两腿并於壹线,能增强进击力量,同时两腿封闭,不予敌以可乘之隙。
因此摩脛是速度与力量的感应。
在摩脛的瞬间,能使人萌发增加速度与力度的思想,促进运动神经兴奋,促使劲力爆发,產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良好感觉。
与人交手是配合丹田内劲,心动意随,磨脛而出,拳脚著人之身,直如摧枯拉朽,旁若无人。
十警之法:即警起血、肉、筋、骨之四梢。
遇敌脑子反应快,即心急,心壹战而内动,气自丹田发。
舌(肉梢)抵齿,牙(骨梢)咬紧,指(筋梢)如戟,发(血梢)冲冠,四梢齐而内劲发,如虎之狠,蛇之惊,气随声发,手随声落,“壹枝动而百枝摇”,“四梢齐,而内劲无不出也”。
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此為警也。
十一起落之法:起為上、鉆、横、去;落為下、翻、顺、打,结合身法的束展,高低起伏,起如浪翻,落如浪绝,收如伏猫,纵如放虎,能大能小,忽小忽大,如同水中翻腾,壹波未平壹波又起。
如拳势中猴纵身,沉劈挑领等尤為突出。
起落的练习,既是攻守转换之练习,又有攻击对方不同部位之功用。
如沉劈,势如闪电,形如天塌,由上而下,连格带劈,斜肩铲背,猛击对方之脸、颈、臂、肩,打的是落劲;紧接挑领,由束到展,由下而上,进敌中门,以“恨地无环”之势,挑打对方腹、胸、下頜等处,打的是起劲。
同时,两足由沉劈之刮踢到挑领之前踩,打的又是壹个上下起落之势。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李洛能的《形意拳谱》完整版岳武穆王以枪为拳六合形意李门世根形意拳五形为先论身法六合为首少揽闲事心田静多读拳谱武艺精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山西形意拳嫡传内功——十六把气功
山西形意拳嫡传内功——十六把气功*•山西形意拳十六把气功,是形意拳内功功法之一,是我在从师学艺十年之际,由授业恩师王喜亮正式口授心传的。
我自学习之日至今,每日练习不敢懈怠,并深有体会和心得。
正所谓大道至简,此功法简单易学,老幼皆宜,凡正常之人都可习之,练功时不加任何意念,强调顺其自然。
经常练习十六把气功有疏通经络、强筋壮骨、增进体魄、壮肾壮力等功效。
•为了发扬推广形意拳内家功法,纪念王喜亮恩师,造福广大群众,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今发表出来以飨读者,愿有缘、有德者得之,并经常练习,以达身体健康、精神健硕。
不当之处还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预备势:全身放松正立,先定心,排除杂念,双目平视前方(图1)。
•起势:在预备势基础上,左脚向旁开与肩同宽,双手抱气下按,呈无极之势。
掌尖朝前,略停(图2)。
•双手翻成阳掌向前伸出,臂微屈,同时吸气,(本功法吸气、呼气,均为鼻吸、鼻呼)以吸纳天地之正气,略停(图3)。
•一、阴到中:承上势双手向里扣成阴掌,徐徐收回到小腹(下丹田),男士左掌在下、女士右掌在下(下同)。
同时呼气,双腿微屈,略停(图4)。
•二、阳开:承上势双手呈阳掌向外打开,双臂微屈,双手如托物状,同时吸气,略停(图5)。
•三、阴到中:承上势双手内翻呈阴掌,缓缓收于小腹(下丹田),同时呼气,双腿微屈,略停(图6)。
•四、翻阳回乳:承上势双手外翻呈阳掌,向外划大圈收于乳下(腋下),同时吸气(图7),稍停呼气。
•五、阳出:承上势双手呈阳掌,向前伸出如接物状,双臂微屈。
同时吸气,双腿微蹲(图8)。
•六、阴到中:承上势双手内扣成阴掌,缓慢收于小腹(下丹田),同时呼气(图9)。
•七、阳开:承上势双手翻成阳掌向外打开,双臂微屈,双手如托物状,同时吸气(图10),稍停呼气。
•八、阴到顶:承上势双手向上捧气到头顶(捧起气灌顶),掌心向下,同时吸气(图11)。
•九、翻阳落耳:承上势双手向下自然落到耳际,掌心向前,同时呼气(图12)。
心意六合拳谱
心意六合拳谱凌汉兴先生早年曾就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化层面很高。
这首盘法总诀写的非常深入、细腻、全面,对心意六合拳的修炼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这是真正的拳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凌汉兴先生对心意六合拳的巨大贡献。
现在奉献给广大爱好者,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现代武术爱好者的通病是说多于练不肯下苦功夫,浅尝则止。
练了没几天就自以为是,到处评论,谁都敢骂。
所以,我认为请大家多在技术上追求,对拳术技术之外的东西少关心一些,不知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反正说出来与大家共勉吧!这里附录了马胜利老师对这首歌诀的简单注释,虽然简单却依然透露出马老师心意六合拳的深厚修养。
其中讲了一些心意六合拳修炼的关窍,比如内肩内胯相合一线劲发如牵烈马等等,请大家仔细研习,必然有所获益!两来风凌汉兴心意六合拳艺传真盘法总诀凌汉兴心与意合谓之神,意与气合谓之精;气与力合谓之劲,肩与胯合龙折身;(注释一)肘与膝合势乃正,手与足合顾打全。
(注释二)“形如”始得外三合,脚手齐到才为真;“神似”方符六合艺,周身合一势无伦。
(注释三)势势侧身膀领前,手足鼻尖照一线;头若顶天足践地,目视前方意无边。
(注释四)舌舔上腭谷道提,精气贯顶津液咽;含胸拔背左右分,气沉丹田稳重心;(注释五)搨肩垂肘护中线,松腰坠胯攒翻灵。
肩要摧肘肘摧手,胯要摧膝膝摧足;(注释六)虽然手足有前后,但须手足齐起落。
出手处处成弧形,迈步在在扣裆际;(注释七)手足运行身前驱,身动务必意在先。
(注释八)着点之顷刚呼息,运转之时柔吸气;柔非软弱攻不破,刚非生硬乃为坚。
虚运实发一言罄,呼吸束长即拳经;(注释九)学者欲知其中理,要在揣摩习艺勤!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一日马胜利先生的注释——注释一:内肩内胯相合一线是“龙折身”,也就是螺旋拧裹。
肩胯相合才能打出猛烈的折叠闪劲。
注释二:劲分整与正,整固然重要正比整更重要,这是很多人忽略的。
注释三:形骸不似不是心意六合拳;神意不真形骸再似也是枉然。
《心意六合拳拳谱》
《心意六合拳拳谱》心意六合拳拳谱姬夫子曰: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头,雷声以此作身法,此拳名曰七拳,揝捷括胯挑领,去势虎扑,把把鹰捉。
又曰:但遇人者,手摧搐不止,多出变化,三存者不上,心里所昧,原来是本身不明,四稍上中下,三节分明,四稍具齐,无不取胜。
又曰:头打乐意随身起,去而未去召中央,踏动中门去夺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又曰:肩打意合并阴阳,两手只在动内藏,出动入动紧随身,脚手齐到绝为真。
又曰: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稍要和全,气孚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能教不是莫教停,蛰应未起雷先行,风吹大树百枝摇,心要动,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落要顺,站身平,进中间,手起似虎扑,脚起不落空,遇敌方耐战,放胆尽成功。
又曰:六合,五行,四稍,三节,三心,三意,三尖。
六合要合,五行要顺,四稍要齐,三节要明,三弯要对,三心要实,三意要连,三尖要照,原来是本身去处。
又曰:六合:外形,手与足合,肘与腠合,肩与胯合;内形,心与意合,气与力合,乃为六合。
又曰:五行,心动如火焰,肝动如飞剑,肺动阵雷吼,脾动肋加功,肾动快如风,五行顺一气,放胆即成功。
又曰:四稍,舌为肉稍,手指、脚指为筋稍,牙为骨稍,浑身毛孔为血稍,乃四稍分明。
又曰:三节,上节不分明,多出七千十二般神拿,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多出七二盘跌,乃三节也。
诗曰: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转身挑领阴阳势,莺捉四平足下抛。
三节分明,手起横拳势,势难招展,展开四平前后稍,望眉攒,加反背,如虎搜山,斩手炮,掉形如风,鹰捉四平,足下存身,进步踩打莫容情,抢了起字立,剪子股势,如擒拿,进不能胜,必有寒势之心,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胆上如风响,起落如践鼠战壕,遇着要取胜,四稍俱要齐,手起脚不起是枉然,脚落手不下扑是狂然,未起是占子,未落是墜子,三心不连,必定学艺浅,拳出莫空回,空回总不奇,兵行论道,抢夺如射箭,兵战杀气,拳上一气,无不取胜,君与臣,将与兵,共合为一气,盖乾坤,并无反意,远近一丈步为捷,两头回转一寸为先,早知回转这条路,尽在眼前一寸中,守住一心行正道,小路虽好事难行。
心意六合拳秘传内功
心意六合拳秘传内功释秘一、盘法承上式左足收并右足,同时两手五指鸉开向下或握拳。
两手五指自然伸直鸉开,掌心内顶,除拇指外余四指端微内扣,掌心含空,虎口撑圆。
此掌可使全手贯气、指尖生力,形成气贯四梢之意。
同时以意开启上三节窍,从上丹田眉冲窍,至肩井穴、肘曲池穴,达掌劳宫穴,这样意到、气到、力到,内气在臂部鼓荡,骨节松开,两臂才能越盘劲越大,即心意门五指鸉开意就在此。
双手从下向上提过左肋,屈肘贴肋上提朝胸前钻出,左拳左前方与鼻尖相交,拳心朝内裹,右拳背或掌贴于右胯上部,两拳相同朝外拧劲,手向上时有向前的锉、扑、钻、挑、顶撑和向下的外裹、拔按、挂捋劲。
指尖也可前顶成掌时两肘相向裹劲,肘弯微屈,两手从下向上翻起,此为心门的起钻翻落劲,是梢节劲,惊起四梢劲功夫与肋的前撞劲,要以胯催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催劲击出。
过胸前擦过肩前尖再经前腮,屈肘向前五指向上钻画圆而出。
在右手画圆同时左掌也从下向上画圆指前顶,肘尖向前同前手之劲,后手为暗手,其劲向前扑钻,有护前肘之意。
同时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谷道上提,目向上翻视。
左足向前跨一大步脚摩胫而出,出时有前下方踩劲,膝也有踩劲,屈膝下蹲,左腿前伸右腿屈,两膝裹扣,两足尖相对,足尖朝右前斜,脚尖内扣15°,身重心坐于后腿上。
同时两拳向里翻变掌,掌心似轮而向下,蹲身塌双手向前拧翻至指尖向前,有塌微带抽捋意。
手腕宜直,掌根按劲,犹如拉绳,双手如天有环把它拉下一般,掌落如钩撕拽而下之意,如同鹰之捉物。
左足前挺,右肘后张,左掌根朝前,右掌根朝后而右拧,塌腰提肛,左肩领前,目前视。
继而两手握拳向胯收拢,左拳在前高与鼻尖齐,拳心向里,右掌在后背贴于左肱上部。
两拳相互拧翻转劲,同时展身而起,含胸拔背、提肛收腹,势如背锅,左足后抽退步,右足尖微滑进前过左足,两足一挺及胫互相碰击,骤然作声,足掌抓地,足趾踮起,足尖左扭成身腰左拢之势,而以右脚掌为轴向左并转如是两足尖原朝左前斜方起立并合后朝鼻前方两肩紧滚。
心意六合拳古武内功揭秘,十形,四把
心意六合拳古武内功揭秘,十形,四把心意六合拳古武内功揭秘,十形,四把姬龙峰先公将其“神枪”劲气贯于拳功诸形,由万千招势提炼而创十二大势,直至姬氏第三代弟子仍盛传不已。
此技分前后各六势,前六势:金钢捣碓、夜马奔槽、熊膀、真形实象等;后六势:白鹤亮翅、虎扑、燕子取水、鹞子钻林等。
其中真形实象有歌曰:“一身寒冷战悚悚,身子如背锅,两手把腮托,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
”然天地万物总在变化发展,龙峰遗技随其传人之更迭和传域的变迁而变化发展。
仅就此技北支而言,传至先公第三代弟子“神拳”李能然,即已经三期变化:一期,十形、四把;二期,三拳、五行;三期,进退连环、五行炮及有明显发展的五行、十形等。
因第三期也远在一百二十年前,故此三期者皆称早期拳法。
—期拳法:十形,四把龙峰十二大势经充实和发展变为十形和四把。
(一)十形。
十形也称十大形,乃十路短拳,拟取天地间凶禽猛兽诸如龙、虎、鹰、鹞、蛇、马、熊、猴、燕、鸡等十物搏击之绝: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食之勇;鹰有捉拿之巧;鹞有束翅之能;蛇有分草之力;马有奔蹄之功;熊有竖项之力;猴有纵身之灵;燕有取水之巧;鸡有斗食之.勇。
兹就龙、虎等形概言如下:龙形:由左手足在前,重心偏于右后腿的六合势开始,蹬右腿、身前移,随即蹬左腿,右腿屈膝猛上挺,两足右上左下离地腾身;同时,右拳前上冲,左掌附于右肘内侧,两手心皆向后上,此为“起似蛰龙登天”之龙形起势。
继之,右足外展前落,左足内扣而后落,两腿屈膝;下势,坐盘,上身前倾约四十五度,同时右手里旋变掌向前下扑落,收贴右胯前,左掌擦经右掌背,前探至腹前,两掌掌心向下,掌指向前,两眼炯视前掌,此为“落如霹雳击地”之龙形落势。
说时迟,那时快,拳中蹬腿、移身、起纵、冲空、下落、坐盘,及手起复落,乃一气呵成,瞬间即定,此为龙形之左势。
右势者,由左势起身、蹬腿、移身、起纵等均与左势对称。
虎形:由左顺步六合势开始,随身之前移,右足提^左踝关节,两腿紧靠,足尖上翘i同时,两手阳拳收抱腹前,此为起势。
心意六合拳的手法、脚法、十二形与五行合一法
心意六合拳的手法、脚法、十二形与五行合一法心意六合拳是历史名拳,它的创立与发展,对中国近现代拳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意六合拳的手法、脚法、十二形与五行合一法。
欢迎阅读!心意六合拳的手法、脚法、十二形与五行合一法起手横拳势难招,展开四平前后梢,望眉斩夹反见背,如虎搜山截手炮。
俱行如风,鹰捉四平,足下存身,进步踩打莫容情。
抢上步,十字立,剪子股势如擒拿。
进步不胜,必有寒势之心。
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
遇敌要取胜,四梢俱要齐。
手起足不起,刚枉然;足起手不起,亦枉然。
未起是摘子,未落是坠子,三意不相连,必定艺儿浅。
拳去不空回,空回总不奇。
用兵行诡道,枪扎如射箭。
拳去一气,兵战杀气,无不取胜。
君与臣,将与兵,合一气,盖乾坤并无反意。
远近一丈步位疾,两头回转寸为先,早知回转这条路,近在眼前一寸中。
守住一心行正道,小路虽好车难行,拳打遍身之法,脚踏浑身是空。
远去不发足,发足不打人。
见空不打,见空不上。
先打顾法,后打人。
何为顾法,浑身是法,俱打的是本身,随机应变。
手起莫要望空落,闪展两边,提防左右,强退者,往后退,拾连紧追。
随高打高,随低打低。
起为横,落为顺,为其正方。
心不勇,手不推,不止,多出变化。
三存者不上,心有所悟,原来是本心不明四梢。
上节不明,多出七十二把神变,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多出七十二法盘跌。
有反意必有反气,有反气必有反力。
言其形未动,必有意反之心。
面笑眉喜不动唇,提心防他,必有伶俐之能。
知其归一合顺,则天地之事无不可推矣!识见不是随时意,遇教事无有不到头。
姬寿云:文武古今之圣传,且系国家之大典,上有益社稷,下能趋吉避凶,此生不可缺也。
今之习武者,专论架势,封闭闪法,不知日间了然在目,还可少用;若黑夜之中,伸手不见,如何用之?必自误其身,悔何及哉!惟刚大之气,养之平素,而忽然发于一旦,依本心本性,直扑上去,逢左打左,逢右打右,不怕他身大力勇者,一动而即败也。
心意六合拳练法
心意六合拳练法火烧身交拳贵意火烧身,势若崩翻藉灵根。
意动如飞拳似炮。
心合气力艺通神。
火烧身之意是说习拳交手之时心胸虚灵,内不着力,外不露形,于无形中突然发动,四梢惊起,内动外随。
犹如肤着火星,梦魔惊醒,滚油锅滴水,硬弓断弦一般,灵动无比,迅猛异常。
“火烧身”威力非同小可,交手中动辄连击,不让对手有丝毫喘气的功夫,往往敌方在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就被击倒,出其不意而攻之,乘其不备而取之,出手发招都在敌人意料之外,令敌张惶失措,防不胜防,要领为以意领气,以气催声,声助拳威,个手投足皆需在一瞬间完成。
“火烧身”锻炼人的敏捷的反应能力以及增强出招应招的灵敏度。
雷声蛰龙乍起迅雷鸣,虎啸山林百兽惊。
气意疾发雷贯耳,先声慑胆助功成:练习雷声之要求:气自丹田生,意领气,气催声,遽发“噫”声,声如迅雷,响亮短促,令敌方有霹雳击顶,滚雷轰耳之感。
敌未中拳,其心已惊,其意已乱,手足无措,斗志全无,于惊炸惶乱之中身已作靶。
“雷声”锻炼丹田之功,久习之气足声亮,脏腑坚实。
声助拳威。
配合其它功法练习,发招凌厉,迅猛有力,拳威会陡增数倍。
横开三簧锁巨锁悬门视等闲,强开硬打意当先;三节并用无遮挡,陡起神威破险关。
三簧锁:古时一种有三道簧的巨锁、坚固无比。
横开:用蛮力硬将物体打碎击破。
“横开三簧锁”要求心勇劲猛、脚踏中门,手足齐到。
如同面前一把三簧巨锁悬门,我意欲破门而进,凝神聚气,硬打硬进,倾全力和身撞击,用蛮力将锁一举击得粉碎。
横开三簧锁最能体现心意拳技击发力的风格,静如山岳,动则崩翻,绝不因对手高大凶猛而畏缩不前,视敌如插标卖首,勇猛进击,快速果断,不遗余力,具有无坚不摧,勇不可挡的气势。
恨天无把凝神抱意拽天环,力俾天塌一瞬间;手落声随须意领,霹雷骤降躲身难。
“恨天无把”为罩打之意。
训练中如从上往下击打发力时,我似两手抓住天之把柄,用力下拉,如同要将青天扯塌一般。
训练时意领气,气催声,周身用力,折腰甩膀,势猛劲足。
恨天无把在技击应用中神勇无比,使对手有霹雳击顶,塌天之祸临头之感,一旦击中对方,往往使对手像一堆泥一样瘫倒在自己脚下,再无起身还手之力。
六合心意拳内功
六合心意拳内功六合心意拳内功一、炼气的阶段和呼吸法练拳术的人,首要的是炼气,其次才练筋骨肌肉和关节韧性的发达。
如果只在拳术形式上追求而不结合炼气的实际,将来拳术恐怕是没有成就的,对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微,拳技也不能达到上乘。
1.浅呼吸六合心意拳在炼气方面,是以呼吸作用为功、以气与力合为用而进行拳术运动的。
初学六合心意拳,首先用後天自然呼吸,使肺活量和肺容积增大。
气壮力大,勇敢过人,这是第一阶段。
2.中等呼吸当第一阶段有了功夫,然後再练後天返先天的腹式呼吸,使气深而藏,气量更加增大。
鼻吸丹呼,鼻呼丹吸,此谓腹式逆呼吸,呼吸时必须带呼声畅气。
因为逆呼吸所起的是吐故纳新作用,一旦肺气充足肺部扩大,便不能含胸、降气、气沈丹田,而肺细胞的过分膨胀,容易使肺出血,使身体反受其害。
所以炼气必须得法,这是第二阶段。
3.先天呼吸两个阶段呼吸得法,使拳术工、顺、真,再把气故意松开,放至足底涌泉穴,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前任後督,气行滚滚。
庄子云:“真人之息通於踵。
”这是第三阶段的“先天呼吸”,也称“胎呼吸”,是儒道两家追求达到的“大周天”气运全身法。
二、丹田功山西六合心意拳是内功拳,全凭丹田之功。
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必须在炼内功的基本上练外功即练拳术。
丹田功有七种:竖丹田、搂丹田、坐丹田、闸丹田、开丹田、逞丹田、养丹田等。
这七种丹田功,互为结合,不能严格分开。
开始站立,两足与肩平。
先入静,“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即意)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
入静以後,进行周身运气(也叫贯气)。
贯气的方法是:两眼闭上,内视祖窍(眼与心合),稍停即向上意视,至囟门与意合一,这叫心与意合。
以意引气,向後往下降气,经玉枕、大椎、大杼、肺俞、气向下行,垂肩,沈肘,塌背,尾闾回收经下丹田顺两腿内侧下行达涌泉,此时两手随之下搂,两膝微屈而稍下蹲。
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此乃阴气下降),即由涌泉顺两腿外侧上行,身也随之而起,恢复原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内功 (转摘)形意拳是我国流传较广的内家拳,动作朴实无华,体用兼备,且非常注重内功的修炼,它的内功就是三体式和周天内养功。
三体式求的是内外三合,使习练者的精气神旺盛。
形意拳的所有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基本姿势,因而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也有“三劈不如一站”之说。
可见三体式在形意拳练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体式三体式外形姿式上要体现出十二形来:即熊顶、龙梗、猴眼、乌嘴、燕膀、鹰爪、蛇腰、虎胯、蛤蟆肚、龟尾、鸡腿和马足。
①熊顶:是指头部的后脑骨往上顶,象站的熊似的。
注意不能用力,要找感觉。
②龙梗:百会上顶,下颌微收,喉咙要含,项自然伸直,尤如看龙出水升天。
③猴眼:在站桩时,其精神状态象猴子似的,外精灵内安逸,要内视丹田,要跟随或领着意念精气走,要随着或领着精气意念进行穴位间的开合或经络的运转。
④乌嘴:要象乌鸦嘴一样,嘴似张非张,嘴角微挑,这样做有助于脸部放松;舌微顶上齿龈,道家为搭鹊桥,用以连通任督二脉。
⑤燕膀:两手臂要象燕膀一样弧形弯曲,沉肩坠肘,手臂之间要有抱气球感。
⑥鹰爪:五指自然分开,虎口撑圆,拇指微屈,拇指和食指好象扣着一个圆棍,有擒拿之意。
中指微挑伸直有点穴的功能,无名指和小指微含,可起揽带作用。
⑦蛇腰:腰椎要垂直中正,腰关节要自然松开,活动要灵活、快捷、有力,象蛇一样柔软富有弹性。
⑧虎胯:要象老虎在纵跳山涧时往下胯一坐的姿势一样。
⑨蛤蟆肚:小肚要象青蛙、蛤蟆的肚子鼓起,气沉丹田,虚心实腹。
龟尾:脊椎尾骨的形态要象乌龟的尾骨似的,尾闾骨往里收提,谷道内提。
这样可使身体中正,任督二脉畅通。
鸡腿:前脚板为平直,后脚板成45°角,后脚的内侧脚跟在前脚的内侧线的延长线上,有鸡走一条线之势。
鸡腿有独立站立平稳的特性,故象其形取其意。
两腿一虚一实为鸡腿,两腿站成使身体重心在前三后七,因双重则滞,单重则灵。
鸡腿主要是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的互相转化,使进退、腾挪、翻转起伏等变化灵活而敏捷,迅速而稳重。
马足:马有“疾蹄之功”,故两足要有蹬踏劲,在站桩时,两足要用意念直插入地下,足趾抓地,脚心要含。
手心足心含、胸含,则气自然会聚集到自身来而回归丹田,也有利于采纳天地阴阳之灵气。
以上是对三体式要领的简单叙述,是对外形的要求,但它们不是孤立的,一定要有整体意识。
周天内养功就是通过入静得气,气运周天来练功的,它可以通过站桩或座式的单盘、双盘来练习,其练法如下。
①站式或座式:身体放松、思想放松入静,意守丹田,以一念带万念,要做到勿忘勿助。
思想安静后,把下丹田看成一个发光的球体随着呼吸一开一合进行练习。
一吸,则把宇宙中的气通过全身各部位,包括皮肤的毛孔直接吸至下丹田,此即为一合;然后一呼,把丹田气通过全身的各部位呼到宇宙之中去,此即为一开,从而很快地练出丹田内气来,此为养气之法。
②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之间的开合练气,如:下丹田与命门的开合,一吸气到命门,一呼气到下丹田;下丹田与中丹田之间的开合,一吸气到中丹田,一呼气到下丹田;膻中穴与夹脊穴的开合;任督二脉开合运转,吸气顺督脉上行,呼气顺任脉下行,一吸气从会阴到百穴,一呼气从百会到会阴。
以上练习要做到气息匀、细、慢。
无论养气还是练气最后都要收功,也即“化气”。
“化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叫法,它们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化气”的方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化法,初级阶段在练完功之后,气沉丹田,稍作静养,然后进行全身活动、放松、按摩,散散步即可。
第二阶段开始炼精化气,在练完穴位开合气运周天之后,气沉丹田稍作静养,再以脐眼为出发中心,从下往上,从左往右转圈转到脐上为吸为合;接着从上向下,从右向左转圈为呼为开。
如此一吸一呼为一圈。
转圈从小到大,一共转36圈。
然后方向相反从大到小转24圈,返回入脐眼。
最后从脐眼吸入(约1寸深),再呼至下丹田,静养片刻即可。
女性练法与此相同,而方向相反。
第三阶段就是炼气化神,方法是从会阴沿中脉吸至百会,然后反方向按督脉路线从百会呼回会阴穴。
这样呼吸开合20个来回即结束。
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容以后有机会再介绍。
cyq02131版心意六合拳谱(转)(cyq02131大叔在中国武网发的 - - 拿回来.嘿嘿........)心意六合拳谱心意六合拳拳谱是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总纲,是武术前辈经过几代人的实战交流得出的经验总结,其中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结晶。
在旧时代,武技是一些习武之人的饭碗,他们往往将拳谱视如珍宝,不肯轻易传示外人,即使本门中也并不公开,练了一辈子拳而从未见过拳谱的拳家比比皆是,因而拳谱多以手抄本形式出现。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冷兵器时代的来临,加上西洋拳法的不断渗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许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武术渐渐陌生起来,习武之风眼见日益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却有许多拳家仍抱残守缺,要么拿着祖宗留下的东西舍不得撒手,遮遮掩掩,生怕别人抢去;要么故弄玄虚,有意增加拳术的神秘感,让想习者也望而却步,致使传统武术正逐步失去它原有的魅力。
鉴于此况,我师山西晋中王太晨先生深明大义,为了能更好地将心意六合拳这一优秀拳种发扬光大,愿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手抄本《心意六合拳谱》奉献给真正热爱心意六合拳的同道。
由于打印此谱需要时间,因此本论坛将分系列逐步推出。
又由于此文摘自手抄本,文中可能有些是白字或错字,甚至有些还缺字,望有此谱者能对照补齐,也希望同道能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积极交流自已的看法。
心意六合拳序戴龙邦天下之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有二:曰文、曰武。
然武之所重者,技艺也。
况国家讲礼有法,狝、蒐、苗、狩各有其时。
而其间精微奥妙,更有不容率意妄陈者。
余尝拟著为论,公诸同好,特恐言论不精,贻误后世,此心耿耿,曷其有极。
兹见岳武穆王拳经,意既精纯,语亦明畅,急录之,以志余爱慕之情。
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也。
父早亡,事母至孝,少负气节,优于将略,刚毅多谋,智勇绝伦,当时名将无出其右者。
及长应试于东京,留守宗泽与谈兵法,曰:“如将军者,方可与言孙吴。
”此后屡立战功,遂成大将。
善以少击众,尝自师八百人,破王善等五十万于南熏门;又八十人破曹城十余万众于极岭;其战兀术于顺昌,则背蒐军八百余。
故有胜无败,猝遇劲敌不为所动,,故敌为之言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浚尝问用兵之术于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
”王平生好礼贤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然如书生。
每战胜,必辞功,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而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余深为宋惜之。
当童子时,王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
神妙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
王以后,金、元、明各代鲜有其技也。
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国初,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浦,时人不知其勇。
先生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
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钦命为陕西靖远总镇大都督,致仕归籍。
余游至池,先生以此拳授余,学之十易寒暑,先生曰:“子勇成矣。
”余回晋至洛阳,遇马公学礼,谈艺甚洽,属余为序,余不文,焉能当此,但见世有能悍之士,未尝无兼人之力,及视其艺,再扣其学,手不应心,论不合道,何也?不得个中真传故也。
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
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
岂世传捉拿、钩打、封闭、闪战,逞其跳跃,悦人耳目者可比。
有其论,古今英勇之气,刚正之慨,威武矫矫不群者,尽为所失,而与作戏之辈,夫相同也。
而论此艺,其大要不外阴阳、五行、动静、起落、进退、虚实,而其妙又须六合。
六合者,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
苟能日就月将,则智无不圆,勇无不胜。
得乎之知礼,会乎之知情,自然知之乎精。
自然能去、能就、能弱、能强、能进、能退、能柔、能刚。
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足如太仓,浩渺如沧海,炫耀如三光。
以此观近世之演武者,同乎不同乎?异乎不异乎?学者不可详辩之。
是为序。
时在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荷月书于河南洛阳马公学礼书屋意拳目录斩、截、裹、胯、挑、顶、云、领,出势虎扑,起手鹰捉、鸡腿、龙身、熊腰、虎抱头。
践钻法一寸、二践、三钻、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经、十胫、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寸,是步也。
践,是腿也。
钻,是身也。
就,束身也,上下束而为一也。
夹,是剪也,两腿行如剪也。
合,内外六合也,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如一,成其六合。
疾,是毒也。
正,是直也,看正却是斜,看斜却是正也。
经,手摩内五行也。
胫,是惊起四梢也,火机一发物必落,摩经摩胫意气响连声。
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也打,落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滚,方为起落也。
进退,进步低,退步高,进退不识枉学艺。
何为阴阳,看阴而有阳,看阳而有阴,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技阴阳相合能成其一块,此谓阴阳之气也。
五行,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
动静,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
,动静要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也。
虚,是精也。
实,是灵也,精灵皆有成其虚实。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自古六合无双传,多少无妙在其间,设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
武艺都道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岂知悟得婴儿玩,打法天下是真形。
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墙倒容易推,天塌最难擎,雨洒尘灰净,风顺薄云回。
熊出洞,虎离窝,硬棚摘豆角,犁之下项,将有所去,虎闭其势,将有所取。
势正者不上,势远者不上,知远、知近、知老、知嫩、知宽、知窄,上下相连。
心动身不动则枉然,身动心不动亦枉然。
一战要势吊鬼,闪展腾挪,足底随明,只是把势,打来亦算好武艺。
或问曰:尔以何艺为先?答曰:行势如槐虫,起势如挑担,若遇人多,三摇两旋;我的场中,不执一定,或把或拳,望着就是,随高打高,随低打低,打遍天下,即如老鸡。
心意六合拳论起手横拳势难招,展开四平前后梢,望眉斩夹反见背,如虎搜山截手炮。
俱行如风,鹰捉四平,足下存身,进步踩打莫容情。
抢上步,十字立,剪子股势如擒拿。
进步不胜,必有寒势之心。
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
遇敌要取胜,四梢俱要齐。
手起足不起,刚枉然;足起手不起,亦枉然。
未起是摘子,未落是坠子,三意不相连,必定艺儿浅。
拳去不空回,空回总不奇。
用兵行诡道,枪扎如射箭。
拳去一气,兵战杀气,无不取胜。
君与臣,将与兵,合一气,盖乾坤并无反意。
远近一丈步位疾,两头回转寸为先,早知回转这条路,近在眼前一寸中。
守住一心行正道,小路虽好车难行,拳打遍身之法,脚踏浑身是空。
远去不发足,发足不打人。
见空不打,见空不上。
先打顾法,后打人。
何为顾法,浑身是法,俱打的是本身,随机应变。
手起莫要望空落,闪展两边,提防左右,强退者,往后退,拾连紧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