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3-阴阳学说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27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 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 可表现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现为生命过程的 协调有序。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在 自然界表现为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示疾病的 发生。
“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以及“阳虚阴 盛”、“阴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 出现的超过正常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
水火为阴阳属性的标志,故有“水火者,阴阳之征 兆”之说。
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称为本体阴阳 将人体中具有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 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内守、凝聚、 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 阴。
学习交流PPT
10
5、阴阳与矛盾
• 共同点:均为哲学概念;均表述对立统一涵义。
2、阴阳的对立制约 3、阴阳的互根互用 4、阴阳的消长平衡 5、阴阳的相互转化
学习交流PPT
12
1.阴阳交感
•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 化的根源。
•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 感合和,产生云雨、雾露、雷电,滋生宇宙万物,并推 动
17
阴阳互藏,是指相 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 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 另一方,即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宇宙中的任何事 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 属性不同的成分,属 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 分,属阴的事物也寓 有属阳的成分。
学习交流PPT
18
•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
学习交流PPT
19
• 阴阳互藏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 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中医基础理论ppt阴阳学说最终版.ppt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比较对象不同
最新.课件
5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最新.课件
6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阴阳对立的概念 是指阴阳所概括的事物和现 象都具有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是阴阳之间最基 本的关系。
(2)交感发生的原因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达
到和谐状态进行的。最新.课件
19
(3)交感的意义
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是万物化生的根由和动力
最新.课件
20
2、阴阳互藏
(1)概念 相互 对立的阴阳双方中 的任何一方都包含 着另一方,即阴中 有阳,阳中有阴。
宇宙中的任何事
物都含有阴与阳两
种属性不同的成分,
2.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虚则补之
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最新阴.课阳件 双补
36
3. 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四气:寒,凉→阴 温,热→阳。 五味:酸、苦、甘、辛、咸 升降浮沉:升,浮→阳 沉,降→阴
最新.课件
37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资料 色泽分阴阳 气息分阴阳 动静喜恶分阴阳 脉象分阴阳
2、概括疾病证候
八纲辨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
里证、寒证、虚证属阴。
最新.课件
35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1.指导养生
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
养生的原则:“法于阴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学说 PPT课件
相反:阴阳的属性完全相反,故构成对立的关系。 例: 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 降、昼与夜、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等等,皆 为属性相反的矛盾双方 制约:阴阳双方相互抵制、相互压制、相互克制 或相互牵掣。 例: 水与火的相互制约, 寒与热的相互制约; 兴奋与抑制的相互制约, 如同力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电学中的正 电与负电一样。
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阴和阳之间的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 于静止的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 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基 本形式。 具体表现为二类八种。
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 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此消彼长, 此长彼消。
阴消阳长 阳长阴消 阳消阴长 阴长阳消
关联性 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 者同一统一体中相互关联的 两部分,才能分属阴阳。 前提 属于同一范畴、同一层次。
相对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 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 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阴阳的无限可分 阴阳互藏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事物、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
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 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 抑制的都属于阴;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 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 兴奋的都属于阳。
正常的阴阳对立制约 如: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 异常的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 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 “制约太过”。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 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 “制约不及”。
统一(动态平衡)
正是由于阴阳的相互制约,才使事物或 现象的阴阳双方之间取得统一,取得相对 的协调平衡——阴平阳秘 动态平衡:平衡的取得是阴阳双
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 中相互感应,即不断地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和变化的根本 条件。 阴阳交感是生命活动产生的基本条 件。
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木——其性为生发、柔和,既可弯曲,又能伸展的特点。凡是具有上述特性的事物,便可归属于木行的范畴。
火——其性为阳热、上炎(火焰上升的意思)的特点。凡是属于这种特性的事物,便可归属于火行的范畴。
土——其性为生长,养育万物的特点。凡是属于这种特性的事物,便可归属于土行的范畴。
金——其性为清肃、坚硬的特点。凡是属于这种特点的事物,便可归属于水行的范畴。
水——其性为寒凉、滋润和下行的特点。凡是属于这种特性的事物,便可归属于水行的范畴。
五行与人体及自然界的对应:
*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华
爪
面色
唇
毛
发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医学课件
心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内藏君火,故以火代表心。
甘:即是甜的滋味。如大枣、甘草、甘蔗、枸杞子等,具有滋补、和中、缓急的作用。一般药膳用滋补性药物及调和药性药物大多有甘味。
酸:如乌梅、醋、柑橘、石榴等。一般酸味食物大多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许多酸味食物往往带有涩味,其作用基本相似。一般药膳用有酸味的药物多具有止汗、止泻作用。
阴阳学说课件
中医认为饮食与健康密 切相关,通过调整饮食 可以辅助治疗疾病。饮 食调理包括食疗、药膳 等多种形式,具有简便 易行、疗效显著等特点 。
治疗原则与方法在中医中的应用
内科疾病
中医治疗内科疾病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 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例如,感冒可根据不同证型采用辛温解表、辛 凉解表等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中医主要的 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中 药煎汤内服、外用敷贴 、灌肠等多种形式。中 药治疗具有针对性强、 疗效显著等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的 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手 法作用于人体体表,调 节气血阴阳平衡,达到 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 按摩具有疗效显著、安 全无副作用等特点。
拔罐是通过负压作用吸 附在人体皮肤上,造成 局部淤血以达到治疗目 的的一种方法。拔罐具 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 、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 。
节情绪、适当锻炼等。
06
阴阳学说中的治疗原则与方
法
治疗原则的分类与特点
01
调整阴阳
保持机体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针对阴阳偏盛、偏衰等失衡
状态,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等措施,以达到阴阳平衡。
02 03
扶正祛邪
中医强调扶正祛邪,即通过补养正气、祛除邪气,达到扶助正气、祛除 病邪的目的。扶正主要包括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方法,祛邪主要 包括解表、清热、化痰、行气等方法。
妇科疾病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注重调理气血、平衡脏腑功能 。例如,月经不调可根据不同证型采用养血调经 、温经散寒等治疗方法。
外科疾病
中医治疗外科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结合针 灸、推拿等方法。例如,痈疽疮疡可采用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的中药进行治疗,同时结合针灸以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方法
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来判断阴阳的偏盛偏衰,从 而确定病证的性质和部位。如望诊观察面色、舌苔,闻诊听 声音、嗅气味,问诊询问病情、病史等。
治疗原则
调整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根据阴阳失调的具体 情况,采用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 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 阴阳五行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 阴阳五行学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学习阴阳五行学说的意义和方法
01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阴阳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形成于殷周时期,西周 末年,以伯阳父为代表的一些贵族卿大夫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
在建筑和风水布局中,阴阳五行学说 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合理的布局 和设计,可以营造和谐、宜居的环境 。
阴阳五行学说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根 据时令和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种植 和养殖活动,以获得更好的收成。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发展
春秋时期,阴阳学说被赋予哲学含义,战国时期,阴阳学说进一 步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
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五行学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方位 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
在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与阴阳学说相结合 ,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最初的含义是 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 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
阴阳学说 ppt课件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1.互根---指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例如: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
上下,左右,男女
2.互用---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促进、资生的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1.定义:
指阴阳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经常处于“阴消阳长” 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 衡状态。 消长的根本原因: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 互为消长:冬→春→夏 (气候呈“阴消阳长” ) 皆消皆长:气(阳)生血,血(阴)助气
二、阴阳的特性
3.相对性:夏天→春天←冬天 4.可分性: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昼为阳
夜为阴 前半夜—阴中之阴 后半夜—阴中之阳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主要表现于属性相反阴阳之间相互斗争、相互抑制,防 止对方过于亢盛。 例如: 春夏---温热? 秋冬---寒凉?
阴 平 阳 秘 , 精 神 乃 治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破坏了
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出现了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阴长阳消 阳气相对不足 邪气盛则实 阳长阴消 阴气相对不足 阴绝对不足
精气夺则虚 阳绝对不足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在临床诊断疾病时,要首分阴阳,做到执简驭繁,抓 住病疾的本质。 例如:望诊---色泽 鲜明者属阳(阳黄) 晦暗者属阴(阴黄) 闻诊---声音 洪亮者属阳
(一)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划分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12
阴阳在临床运用
“阳胜则阴病”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耗人体的阴液。而表现 为口渴、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这是基于阳能制约阴的原 理。 “阴胜则寒”指阴邪致病,或阴邪留滞体内导致机能障碍, 呈现为阴的实性偏盛。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而表现出一 派寒象,如恶寒、面白、局部冷痛、舌 淡 、脉迟或紧等。由于是病邪有余的寒 证,故属实寒证。 “阴胜则阳病”指阴胜的病变 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表 现为踡卧、脉迟无力,这是 基于阴能制约阳的原理。
阳偏盛 阴阳偏盛 阴偏盛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实热证 实寒证
阴阳失调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偏虚 阳偏虚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阴阳两虚
虚热证 虚寒证
阴阳转化 阴证转阳
阳证转阴
17
临床诊治—先别阴阳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原 因在于阴阳失调。在诊察疾病时,只要善 于运用阴阳归纳法,就有助于对病变情况 的总体阴阳属性作出判断。故《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
的内部相关联的内容,都可以用阴阳的属性加以归类与分 析。此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之意。
2、相对性:事物的阴阳是相对
的,而不是绝对的。
阳
6
阴阳的基本内容
1、对立制约: 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
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的属性是相互对立、相反的。如上与 下、天与地、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动与静、出与入 、升与降、昼与夜等等。实际上,只要有阴阳,它们的属 性就是对立的,因此阴阳的对立具有普遍性。 制约是指属性对立的阴阳双方出现相互约束、相互抑制、 互为胜负。
20
常见食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在临床运用
“阳胜则阴病”指阳胜的病变必然损耗人体的阴液。而表现 为口渴、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这是基于阳能制约阴的原 理。 “阴胜则寒”指阴邪致病,或阴邪留滞体内导致机能障碍, 呈现为阴的实性偏盛。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而表现出一 派寒象,如恶寒、面白、局部冷痛、舌 淡 、脉迟或紧等。由于是病邪有余的寒 证,故属实寒证。 “阴胜则阳病”指阴胜的病变 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而表 现为踡卧、脉迟无力,这是 基于阴能制约阳的原理。
阳偏盛 阴阳偏盛 阴偏盛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实热证 实寒证
阴阳失调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偏虚 阳偏虚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阴阳两虚
虚热证 虚寒证
阴阳转化 阴证转阳
阳证转阴
17
临床诊治—先别阴阳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原 因在于阴阳失调。在诊察疾病时,只要善 于运用阴阳归纳法,就有助于对病变情况 的总体阴阳属性作出判断。故《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
的内部相关联的内容,都可以用阴阳的属性加以归类与分 析。此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之意。
2、相对性:事物的阴阳是相对
的,而不是绝对的。
阳
6
阴阳的基本内容
1、对立制约: 对立制约是阴阳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
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的属性是相互对立、相反的。如上与 下、天与地、明与暗、水与火、寒与热、动与静、出与入 、升与降、昼与夜等等。实际上,只要有阴阳,它们的属 性就是对立的,因此阴阳的对立具有普遍性。 制约是指属性对立的阴阳双方出现相互约束、相互抑制、 互为胜负。
20
常见食物的阴阳属性
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阴阳学说PPT课件
02 阴阳基本属性与相互关系
CHAPTER
阴阳对立制约原理
阴阳对立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 种属性或力量,如天与地、日与夜、 寒与热等。
阴阳制约
阴阳之间通过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关 系,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如人体内的 阴阳平衡,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阴阳互根互用原理
阴阳互根
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阴 精与阳气的互根关系,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是阴精的功能表现。
04 诊断方法中应用阴阳学说
CHAPTER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阴阳状况
望诊
闻诊
观察病人面色、神态、舌象等,判断阴阳盛 衰。例如,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为阳盛,面 色晦暗、精神萎靡为阴盛。
听病人声音、呼吸等,判断阴阳状况。如声 音洪亮、呼吸有力为阳盛,声音低微、呼吸 短促为阴盛。
问诊
切诊
询问病人病史、症状等,了解阴阳失调情况。 如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为阳虚,潮热、盗 汗等症状为阴虚。
通过触摸病人脉搏,判断阴阳状况。如脉象 有力、节奏明快为阳盛,脉象细弱、节奏缓 慢为阴盛。
辨证施治过程中考虑阴阳平衡问题
辨别阴阳失调类型
根据四诊合参结果,辨别病人阴 阳失调类型,如阴阳俱虚、阴盛
阳衰等。
确定治疗原则
针对阴阳失调类型,确定相应的治 疗原则。如补阳益阴、滋阴降火等。
选择药物和疗法
根据治疗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和 疗法。如阳虚者可选用温阳散寒的 药物,阴虚者可选用滋阴降火的药 物。
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和转归
判断疾病性质
根据阴阳失调情况,判断疾病的 性质。如寒证、热证等。
预测疾病发展趋势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PPT课件
这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高度概括。
.
17
(三)阴阳消长平衡:
1、涵义:
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 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 互为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相对 的平衡。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 消:减少、消亡
❖ 长:增加、增长
.
18
❖ 2、表现: (1)阴阳互为消长:
阴消阳长:寒 热
物质 功能
阴长阳消:热 寒 功能 物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
1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什么?
.
2
.
3
阴阳是什么?
❖阴阳是一种自然现象
单纯
❖阴阳是一组自然现象
发展
❖阴阳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属性 高级
.
4
1、阴阳哲学的意义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既可代表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 方。如:男与女,天与地,明与暗,冷与暖等。
.
8
自然界: 从冬 春 夏 阳 气 阴 气 “冬至一阳生” (寒 温 热) 从夏 秋 冬 阴气 阳气 “夏至一阴生” (热 凉 寒) 人体生命活动: 功能活动的产生,消耗营养物质即“阳长阴消” 营养物质的化生,依赖功能活动即“阴长阳消”
.
9
❖ (3)关联性:阴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 的事物属性,是在同一层次,同一范畴
阴 晦暗的 寒冷的 静止的 消极的 抑制的 物质的 下降的
.
12
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涵义:
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 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
17
(三)阴阳消长平衡:
1、涵义:
阴阳之间的对立互根不是处于静 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在一定限度内 互为互为消长的运动中,维持相对 的平衡。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 消:减少、消亡
❖ 长:增加、增长
.
18
❖ 2、表现: (1)阴阳互为消长:
阴消阳长:寒 热
物质 功能
阴长阳消:热 寒 功能 物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
1
(一)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什么?
.
2
.
3
阴阳是什么?
❖阴阳是一种自然现象
单纯
❖阴阳是一组自然现象
发展
❖阴阳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属性 高级
.
4
1、阴阳哲学的意义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既可代表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 方。如:男与女,天与地,明与暗,冷与暖等。
.
8
自然界: 从冬 春 夏 阳 气 阴 气 “冬至一阳生” (寒 温 热) 从夏 秋 冬 阴气 阳气 “夏至一阴生” (热 凉 寒) 人体生命活动: 功能活动的产生,消耗营养物质即“阳长阴消” 营养物质的化生,依赖功能活动即“阴长阳消”
.
9
❖ (3)关联性:阴阳代表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 的事物属性,是在同一层次,同一范畴
阴 晦暗的 寒冷的 静止的 消极的 抑制的 物质的 下降的
.
12
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涵义:
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 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 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 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
阴阳互藏示意图: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7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8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说明人体的物质性 如:气 阳气:温养内脏、肌表 阴气:濡养内脏、滋润人体 2、划分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6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 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7
事物现象的阴阳属性分类
类别 阳 阴
空间 天 地
时间 昼 夜
季节 春夏 秋冬
性别 温度 亮度 重量 男 女 热 寒 光亮 晦暗 轻 重 上升 下降
事物运动状态 向外 向内 明显运动 相对静止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2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用于疾病的防治
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确定治疗的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 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 秘。
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23
阴盛
实寒证 (阴盛则寒) 寒者热之
阴阳 偏盛 实证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 实热证 急性肺炎
正常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阴偏盛 阳偏盛
25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实寒证 痛经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阴阳属性可以相互转化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素问.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1
阴阳的相互关系
对立制约 阴阳交感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相互转化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交感 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 《易传· 咸》“咸,感也。柔下而刚上,二气感应以相与。” 阴阳对立制约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 约和相互排斥。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阴阳互根互用 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 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 也”。
人体部位 组织 功能活动的阴阳属性分类
类别 阳 阴
人体部位 表、背、上肢 里、腹、下部
组织结构 皮毛、六腑、气 筋骨、五脏、血
功能活动状态 兴奋、亢进 抑制、衰退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8
(四)指导疾病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阳 阴
色泽
声息
鲜明
高亢宏亮
晦暗
低微无力
症状
脉象 病变部位
热、燥、动
伤阳
阳盛
兼阳虚(阴胜则阳病) 实热证 (阳盛则热)热者寒之
泻 其 有 余
伤阴
兼阴虚(阳胜则阴病)
阴虚
虚热证(阴虚则热) 补阴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不能生阳 阳虚(阴损及阳) 虚寒证(阳虚则寒) 补阳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不能生阴 阴虚(阳损及阴)
阳虚
补 其 不 足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消长平衡
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静止 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此长彼消:“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此消彼长:“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 消阴翳” 此长彼亦长 此消彼亦消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4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0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力、适应 力、康复力。 邪气:泛指一切致病因素。
正气分阴阳:阳——阳气,阴——阴精 邪气分阴阳:阳邪——风、暑、火 阴邪——寒、湿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21
2、分析病理变化规律
病变总纲——阴阳失调,其规律包括阴阳 偏胜、偏衰。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学习要点】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2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 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 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 用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 面。 阴阳概念的起源
(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二)概括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是 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 果。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5
(1)、阴阳的属性规定 即:对立双方具有属性规定,不能反称。 (2)、阴阳的主从规定 即:阳为主,阴为从。 (3)、阴阳消长运动的平衡状态是保持事物 正常状态的基本条件。 (4)、阴阳运动是造成天地万物节律性变化 的根源。
数、浮、大、洪、滑 表、外、上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寒、润、静
迟、沉、小、细、 涩 里、内、下
9
运动的
外向的 上升的
静止的
内向的 下降的
温热的
无形的 明亮的 兴奋的 ……
属阳
寒冷的
有形的 晦暗的 抑制的 ……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属阴
10
阴阳属性的划分
阴阳属性的普遍性 阴阳属性的绝对性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3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 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 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 论。它是中国古代的对立统一理论,是 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 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 论和辩证法范畴。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下可
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5
阴阳对立制约 对立——属性相反(绝对的) 制约——相互克制(相对的)
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相互依存(绝对的)
互用——相互促进(相对的)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6
部位分阴阳 阴:内脏、腹部、内侧 阳:体表、背部、外侧
脏腑分阴阳 :阴——五脏;
阳——六腑
经络分阴阳:阴——经 ;阳——络 气血分阴阳:阴——血;阳——气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19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生理状态:阴阳协调平衡。
表现为: 物质与功能的协调统一
阴阳二气的运动协调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