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驱结构
顶驱(机械)培训PPT课件

检查齿轮箱油位、齿轮磨损情况、轴承是 否松动等,及时更换润滑油和磨损件,调 整轴承间隙。
05
顶驱(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Chapter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0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确保人员和 设备安全。
02
操作前检查设备各 部件是否完好,如 有异常及时处理。
03
操作过程中保持注 意力集中,禁止分 心或做与工作无关 的事情。
04
顶驱(机械)维护保养
Chapter
日常维护内容及方法
清洁工作
清除顶驱表面的油污、 泥土等杂物,保持外观
整洁。
润滑保养
对顶驱各润滑点进行定 期润滑,确保机械运转
顺畅。
紧固检查
检查并紧固各连接部位 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防止松动。
电气系统维护
检查电气线路、插头、 插座等是否正常,确保
用电安全。
定期保养周期与项目
采用优质材料和先进制造工艺, 确保顶驱在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 定工作。
高适应性
可根据不同钻井需求和地质条件 进行定制和调整,提高钻井效率 和质量。
03
顶驱(机械)工作原理
Chapter
动力传递过程
01
02
03
电机驱动
通过电动机提供动力,经 过减速机构将动力传递给 驱动轴。
液压驱动
利用液压泵将液压油压力 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液 压马达驱动顶驱旋转。
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
工作流程:启动→初始化→自检→待机→接受 指令→执行动作→反馈状态→停机。
01
启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油位、油 温是否正常。
03
02
操作规范
0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顶驱运行状态,发 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顶驱的机械构成

顶驱钻井系统的基本构成: 顶驱钻井系统的主要由电机部分和水龙头总成、管子处理器装置、滑架及导轨、司钻操作箱和变频房等组成。
一、电机部分和水龙头总成:该总成由以下部件组成,变速箱和水龙头部分,钻井电机和制动器变速箱和水龙头总成由以下组成:罩体、本体和传动箱、电机小齿轮(2)--34齿、复式齿轮(2)--63╳18齿、大齿轮--102齿、主轴、整体式水龙头总成、润滑系统。
双级减速的单速斜齿轮传动可以提供由电机到主驱动轴的10.5:1的传动比。
本体和齿轮箱盖体将传动齿轮、主轴承和径向轴承罩在其中。
齿轮箱盖体盖住上调节轴承并支撑交流电机和电机罩。
如下图所示:传动/水龙头总成34齿电机齿轮63╳18齿复式齿轮102齿大齿轮传动/水龙头总成主轴二、管子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旋转头、吊环倾斜装置、遥控式上旋塞、背钳、反扭矩架等。
如下图:三、滑架及导轨:顶驱钻井系统借助于与齿轮箱相连的滑动架沿悬立式导轨游动。
导轨悬挂在天车,并一直延伸到距钻台2.1米左右处。
在此,与安装在井架下部的扭矩反作用梁。
钻井扭矩通过滑动架作用到导轨上。
导轨各段用销子固定在一起,可在钻台上把各段连起,然后用绞车将导轨吊起与天车相连。
四、司钻操作箱:司钻可以通过该面板实现钻井过程中各种工况下(钻进、起下钻、倒划眼、处理事故等)的各种功能,此司钻操作箱均为按钮或旋钮式设计,操作方便、简捷。
安装在电动钻机的司空房内,具体外观如下图:钻井扭矩设定钻井/旋扣/扭矩转速手轮正转/关/反转上扣扭矩设定紧急制动转速表扭矩表液压泵自动/开刹车控制液动旋塞控制管子处理器控制五、变频房,变频房主要是为顶驱装置提供动力和进行各种控制的常场所,在其内部实现整流、变频和控制。
通常安装在井队发电房的附近,以方便获得动力。
顶驱解体图 ppt课件

o.新旧油封耐磨套对比。
32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新下轴承及耐磨套
33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p.行星齿轮轴承及轴。
零件号:105796 A 3个
34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刹车片
q.刹车及刹车盘。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931平台送回待修的顶驱
45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着陆套(承载环)
46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中心衬管与冲管连接处
47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电磁阀组:上 控制机械手, 下控制盘刹
48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修
复
后
顶
驱
英
姿
49
PPT课件
13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
g.新旧轴封对比,唇边有明显磨损。 零件号:17444-LUPW。 两个
14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e.主止推轴承。
零件号:TIMKENO T112O K USA DH
f.下轴承。
5238-WM R6TORRINGTON USA
23
PPT课件
二.Varco IDS-1顶驱内部结构(机械部分)
顶部驱动装置的简介

4500kN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二、顶驱的结构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主要有以下部件和附件组成:
1、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关键部件); 2、马达支架/导向滑车总成(关键部件); 3、钻杆上卸扣总成(体现最大优点的部件); 4、平衡系统;
5、冷却系统;
6、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控制系统(电、液); 7、可选用的附属设备。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动力水龙头
风冷电机 液压阀组
风冷装置
刹车机构 总成
散热器 主电机 提环 鹅颈管
减速箱
冲管总成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旋转头 倾斜机构 背钳
吊卡
管子处理装置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司钻操作台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DQ70BSC 主要技术参数
名义钻深
最大钩载
连续输出扭矩 转速范围 输出功率 倾臂最大倾斜角 最大卸扣扭矩 背钳夹持范围 主体重量 总体长度 输入电压 频率范围 6.1 m 600 VAC ~120Hz 75kN.m φ87 ~φ203mm 13.5 t 50kN.m 0~220rpm 400HP×2 前30º ,后55º 7000 m
三.顶驱的远程结构
型号DQ70BS
电控系统 液压源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谢谢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1、什么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顶驱——就是可以直接从 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 并沿井架内专用导轨向下送 进,完成钻柱旋转钻进,循 环钻井液、接单根、上卸扣 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操作的 钻井机械设备。
简要分析顶部驱动装置的性能构造与使用特点

简要分析顶部驱动装置的性能构造与使用特点结合实际对顶部驱动装置的性能构造和使用特点进行分析,首先阐述顶驱装置组成与结构特征,其次详细讨论顶驱装置的改进优化方向,希望分析后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顶部驱动;装置;性能构造;使用特点1顶驱装置组成与结构分析1.1 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该部分就是顶驱装置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有马达、变速箱、刹车装置、水龙头等关键的部分,该部分的作用在于钻井施工中的旋转钻井、上卸扣部分的处理,可以由水龙头为整个部分提供循环井液,以保证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以将马达分为电动与液动两种形式。
在整个结构中,一般需要设置一台或者两台马达,然后使用齿轮机达到减速的目的,可以有效的提升钻井动力。
某油田在进行钻井施工中选择使用的是DQ—60D1 型顶驱采用ZL490/390 直流电动机驱动,电动机立式安装,输出轴直接与齿轮轴连接起来,然后在通过驱动主轴来进行钻进施工。
因为电枢运动的转速与电枢的电压成正比,电机额定输出扭矩与电流成正比关系,所以立式中空直流电机的转速能够通过电枢电压的无极变速来进行速度的调整。
主电机的上部位置上需要安装一台冷却用的鼓风机装置,冷却的过程中可以先将风压至主电机的接线盒中,然后再通过电机与电枢定子间的间隙进行移动,在下部双层金属网的位置上直接排出到系统外。
1.2 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这是顶部驱动系统中非管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有转头、背钳、内防喷器以及操作部分、取送结构部分、吊环吊卡等结构部分组成。
该部分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下钻作业的正常进行,其主要应用在取送钻杆、上卸扣两个部分功能,井喷时遥控内部的防喷器将钻柱内部的通道关闭,可以在任何的高度位置上进行电机上卸扣。
综合分析当前所应用的常见顶驱背钳结构部分,环形背钳在使用中可以自动定心,卡紧效果最好,还具备较强的应用性能,这种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后期的维护也非常的方便,是当前最常使用的结构方式。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介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介目录•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概述•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结构组成•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安装与调试•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操作与维护保养•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实例01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概述定义与基本原理定义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称顶驱,是一种直接安装在钻柱顶端,能够旋转钻柱并施加扭矩的钻井设备。
基本原理通过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驱动齿轮减速机构,将扭矩传递给钻柱,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钻柱的旋转、提升、加压等操作。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顶驱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机械式到电动式、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历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顶驱已经成为现代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状目前,顶驱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热等领域的钻井作业中。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顶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更复杂、更恶劣的钻井环境。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应用领域顶驱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热等领域的钻井作业中。
它可以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减少井下事故等。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顶驱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市场对顶驱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结构组成提供驱动力,驱动传动系统工作。
柴油机或电动机液压泵站冷却系统为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提供液压动力。
对动力系统进行冷却,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030201将动力系统的输出转速和扭矩调整到适合钻井作业的范围。
变速箱实现传动系统与动力系统的连接与断开,方便操作和维护。
离合器将动力传递给钻井装置的其他部分,如转盘、绞车等。
传动轴主控制器对整个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进行集中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
传感器监测钻井装置的工作状态,如转速、扭矩、温度等,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器。
执行器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控制传动系统、辅助系统等的工作。
顶驱结构及原理课件

顶驱结构及原理
顶驱操作
v7、使用管子处理器时,在油泵运转情况下,先搬动顶驱上的阀手柄选 择进行上扣或卸扣, 确认各液压缸在正确位置,按动按钮直到上、卸扣 整个动作完成,松开按钮液压缸自动复位,在完全复位后方可进行重复 动作。 v8、使用摆臂时,提醒其它人员,拨动按钮气囊充气,吊臂摆出;拨回 按钮气囊放气,吊臂靠重力回位。 v9、运转时应随时注意检查 v1)、各个螺栓紧固情况。 v2)、顶驱水龙带、冲管、由壬接头有否泄漏,刺裂情况。 v3)、检查液压泵、气源压力是否正常。 v4)、检查顶驱各部分振动情况。 v5)、润滑油、液压油、气管线是否泄漏,油温是否正常。 v6)、注意倾听顶驱工作时的声响有无异常。 v7)、检查上下考克是否在正确位置使用,开关是否灵敏。 v8)、检查润滑油泵的运行情况。
顶驱结构及原理
顶驱结构及原理
顶驱保养
v每日检查顶驱齿轮箱的油位。油位在油标玻璃管的中间为 合格,该项工作需在顶驱停止状态下检验为准(1点)。 v每班给顶驱的冲管盘根注黄油保养(1点)。 v每10天对顶驱调整杆的两端轴承注黄油保养(2点)。 v每日对顶驱旋转头的黄油嘴注黄油保养(5点),并检查旋 转头的下部轴承的密封是否有泄漏现象。 v每日对IBOP驱动杆及其附件的黄油嘴注黄油保养(6点), 并检查其各部件连接螺栓及开口销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
顶驱结构及原理
顶驱结构及原理
顶驱结构
5、托架总成与扭矩管
IDS托架总成在反扭矩管上移动。它还对钻井马达起支持作用。 两个反扭矩托架臂和12个独立润滑的驱动滚轮,将高达 38000ft-lbs的钻井扭矩传输到扭矩梁。钻井电动机装置通过电 机的两个耳轴与托架扭矩反抗臂连接。当上、下移动移动扭矩 管时,耳轴能使电动机与钻杆成一直线。扭矩梁通过扭矩臂和 托架反抗IDS的转矩。
顶驱钻机结构原理

顶驱钻机结构原理顶驱钻机是一种用于油田钻井作业的重要设备,它通过顶部的顶驱系统来传递旋转力和下压力,驱动钻杆和钻头进行钻井作业。
顶驱钻机的结构原理涉及到顶驱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等多个方面。
一、顶驱系统顶驱系统是顶驱钻机的核心部件,其主要由顶驱头、滑卡、电机和液压缸等组成。
顶驱头是顶驱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电机带动内部的传动装置旋转,产生旋转力;液压缸则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油压力,产生下压力,使钻杆和钻头能够顺利下入井口。
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顶驱钻机实现旋转力传递的关键部分,主要由主减速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链轮传动等组成。
主减速器通过电机带动,将驱动力传递给链条传动装置;链条传动装置再将力传递给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则将力传递给链轮传动装置,最终实现旋转力的传递。
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顶驱钻机实现自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气控制柜和控制软件。
电气控制柜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软件进行处理;控制软件则根据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控制电机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实现对顶驱钻机的旋转和下压力的控制。
四、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顶驱钻机实现下压力传递和控制的关键部分,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组成。
液压泵通过驱动力源提供的动力,将液压油压力提升,并通过液压阀控制液压油的流向和流量,从而实现对液压缸的控制。
液压缸则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产生下压力,使钻杆和钻头能够顺利下入井口。
顶驱钻机的结构原理使其能够实现高效、自动化的钻井作业。
顶驱系统通过顶驱头的旋转和液压缸的下压力,驱动钻杆和钻头进行钻井操作;传动系统通过主减速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和链轮传动,实现旋转力的传递;控制系统通过电气控制柜和控制软件,实现对顶驱钻机的旋转和下压力的控制;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泵、液压缸和液压阀,实现下压力的传递和控制。
通过以上的结构原理,顶驱钻机能够有效地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它具有自动化控制、高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钻井需求。
顶部驱动装置的简介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顶部驱动装 置的简介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什么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顶驱——就是可以直接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并沿井架内专用导轨向下送进,完成钻柱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单根、上卸扣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操作的钻井机械设备。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DQ
70
BS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DingQu)
名义钻深(7000m/4500kN) (5000m/3150kN)
驱动方式: B: 交流变频驱动 BS:交流变频驱动、双电机 Y: 液压驱动
H/C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顶驱的组成 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导向滑车总成、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和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中国顶驱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跟踪这一世界先进技术,1993年列入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科研计划,由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研究所、宝鸡石油机械厂及大港石油管理局等单位联合承担试制开发任务。 1995年完成样机,1997年4月样机安装在塔里木60501钻井队钻机上进行工业试验,完钻井深5649m,垂深5369 m,水平位移550 m,井斜角 70度 ,DQ-60D型顶驱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可以制造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国家 。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谢谢
渤 海 钻 探 工 程 公 司
渤钻第三钻井工程分公司
液压阀组
风冷装置
主电机
减速箱
刹车机构总成
散热器
提环
VARCO顶驱培训课件

液压油油压开关
主液压管 汇
吊环倾斜 管汇
系统蓄能器
内防喷器压力 开关
吊环倾斜 油缸
上内防喷器驱动油 缸
25加仑 113.65L 10马力 1800rpm交 流电机
平衡油缸
液压油池
旋转头马 达和定位 销总成
10马力交 流电机和 液压泵总 成
上内防喷器延 时蓄能器 系统蓄能 器
钻井主电 机制动器
所谓顶驱装置,简单的说,就是将转盘的功能集成到水龙头上,并 附加了部分钻具处理功能的一种装置.它彻底革新了传统的转盘- 方钻杆的钻井模式,将钻井动力〔交、直流电机或液压马达从钻台 转盘直接引至水龙头处,由顶部直接驱动钻具旋转钻进,不使用转 盘和方钻杆.
VARCO公司的TDS-11SA顶驱装置较为常见,采用两台400HP的交 流变频电机提供动力,经两级齿轮减速后驱动顶驱主轴旋转.连续 输出扭矩37500ft.lb〔50842N.m,转速范围 0~228rpm.
• 卸扣时,扭矩卸开后旋出时使用Stand Jump使顶驱 上升,保护丝扣.
四、顶驱操作注意事项
4、关于扭矩设定旋钮 将正反开关置于"正转"位,刹车开关至于"开"位,旋 扣开关置于"冲扣"位,然后正时针旋转冲扣扭矩设 定旋钮同时观察扭矩表直至设定到需要的扭矩值.
将正反转开关置于"正转"位,刹车开关至于"开"位, 适当转动调速手轮,然后正时针旋转钻井扭矩设定 旋钮,同时观察扭矩表,直至设定到工程需要的扭 矩值.
二、顶驱主要组成部分
平衡蓄能器 上内防喷器延时蓄 能器
系统蓄能器
蓄能器 系统蓄能器
平衡蓄能器 IBOP延时蓄能器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件

9、便于维修。钻井马达清晰可见。熟练的现场人员约12小时就能 将其组装和拆卸。
10、使用常规的水龙头部件。顶部驱动装置可使用650吨常规水龙 头的一些部件,特殊设计后维修难度没有增加。
11、下套管。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提升能力很大(650吨),在套 管和主轴之间加一个转换头(大小头)就可以在套管中进行压力循 环。套管可以旋转和循环入井,从而减少缩径井段的摩阻力。
但在延续百多年的转盘钻井方式中,有两个突出的矛盾未能得 到有效的解决:其一、起下钻时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的功能,遇 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其二、方钻杆的长度限 制了钻进的深度(每次只能接单根),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劳动的 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动力水龙头,改革了驱动的方式,在 相当的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加快了钻井的速度以及同期 出现的“铁钻工”装置、液气大钳等等,局部解决了钻杆位移、连 接等问题,但远没有达到石油工人盼望的理想程度。
该系统是当前钻井设 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 出阶段成果之一。经实 践证明:这种系统可节 省钻井时间20%到30%, 并可预防卡钻事故,用 于钻高难度的定向井时 经济效果尤为显著。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二、顶部驱动系统的研制过程:
1、钻井自动化进程推动了顶部驱动钻井法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首先使用旋转钻井法获得成功,此种方 法较顿钻方法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据统计,美国有63%的石油 井是用旋转法钻井打成的。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研 制了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DS-3S 投入石油钻井的生产。80年代 末期新式高扭矩马达的出现为 顶驱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TDS—3H、TDS—4应运而生, 直至后来的TDS-3SB、TDS4SB、TDS-6SB。
钻井系统-顶驱结构

TDSTDS-8S (AC)
S
(1)液控扭矩扳手 用处:卸扣 卸扣。 用处 卸扣 原理:由液缸驱动 由液缸驱动横向夹 原理 由液缸驱动横向夹 紧活塞夹紧钻杆母接头 夹紧钻杆母接头, 紧活塞 夹紧钻杆母接头 , 两 个转矩液缸驱驱动扭矩筒完 成卸扣操作。 成卸扣操作。 (扭矩扳手上卸扣期间, 上升扭矩管使母花键同上部 上升 公花键相啃合,为液缸提供 反扭矩。) 转动保护接头及主轴松扣 转动保护接头及主轴松扣 然后启动钻井马达旋扣 旋扣。 , 然后启动钻井马达 旋扣 。 (扭矩液缸84kN-m;可旋转 25°。)结合图 结合图4-10分析。 分析。 结合图 分析
顶驱钻井系统 一、概述 顶驱钻井系统( 顶驱钻井系统(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 ) 简称顶驱系统( 简称顶驱系统(Top Drive System-TDS)。 ) 1. 什么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顶驱: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 沿井架内导轨 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 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 向下送进,完成钻进,循环钻井液,接立根, 向下送进,完成钻进, 循环钻井液,接立根, 上卸扣等 多种钻井操作,参见图4-1。 多种钻井操作 由三大部分组成 三大部分组成 三大部分组成: 水龙头一马达总成、导向滑车总成、 钻杆上卸扣总成。 水龙头一马达总成、导向滑车总成、 钻杆上卸扣总成。
(5)旋转头总成 ) 旋转头总成如图 4-13。 当钻杆上卸扣装 置在起钻中随钻柱 部件旋转时,旋转 头可自由旋转。 头可自由旋转。 图4-13 650t旋转头总成 旋转头总成
p
4. 平衡系统 平衡系统总成 如图4-14所示。 主要对上卸扣 起伸缩作用。 起伸缩作用。 防止上卸接头 扣时螺纹的损坏 ;在卸扣时可帮 助公扣接头从母 扣接头中弹出, 类似于大钩的 152mm的减震冲 减震冲 程。
顶驱培训课件演示文稿

顶驱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齐全的 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 、安全鞋、防护服等。
操作人员必须遵循顶驱设 备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 拆卸或修改设备部件。
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顶 驱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 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 全纪律,不得在设备运行 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
顶驱培训课件演示文 稿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顶驱设备介绍 • 顶驱设备操作流程 • 顶驱设备维护保养 • 顶驱设备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顶驱设备安全使用规范 • 顶驱设备应用案例及经验分享
01 顶驱设备介绍
顶驱设备的结构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主要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旋转系统、 控制系统和润滑系统等组成。 动力系统主要由电动机、柴油机或燃气轮机等提供动力。
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旋转系统,旋转系统则负责驱动钻杆 旋转。 控制系统主要控制设备的启动、停止和运行速度等。
润滑系统则确保设备的润滑和冷却。
顶驱设备的工作原理
01
顶驱设备利用动力系统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和旋 转系统驱动钻杆旋转,实现钻井作业。
02
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设备的运行速度和钻井深度等参数, 以满足不同的钻井需求。
03
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则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
顶驱设备的性能参数
1.A 顶驱设备的性能参数包括最大钻井深度、最大 扭矩、最大转速、最大功率等。
1.B 最大钻井深度是顶驱设备能够钻探的最大
深度,最大扭矩则是设备能够施加的最大 扭矩。
1.C 最大转速和最大功率则是设备能够达到的最 大转速和最大功率。
遵守顶驱设备的安全使用规 范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 常运行的重要前提。
浅谈石油机械——顶驱结构与发展

浅谈石油机械——顶驱结构与发展摘要: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型钻井技术,是旋转钻井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在国际石油工业中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顶驱装置的应用明显提高了钻井作业的速度和效率,已成为石油钻井先进装备的代表。
虽然国产顶驱在设计制造时都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但同国外的顶驱相比,国产顶驱的质量和性能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因此,顶驱整体的设计与研究,对缩短与国外之间的技术差距、提高顶驱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顶驱产品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顶驱结构、发展、性能特点1顶驱装置1.1顶驱装置概述及结构顶驱的全称为顶部驱动钻井装置TDS(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是美国、法国、挪威近20年来相继研制成功的一种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它可从井架上部空间直接旋转钻杆,沿专用导轨向下送进,完成钻杆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立柱,上卸扣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操作。
该系统显著提高了钻井作业的能力和效率,并已成为石油钻井行业的标准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现在已发展为最先进的整体顶部驱动钻井装置IDS(INTEGRATED 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是当前钻井设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出阶段成果之一。
顶部驱动装置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转盘钻井法发生了变革,诞生了顶部驱动钻井方法。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旋转钻柱和接卸钻杆立根更为有效的方法。
该装置可起下28米立柱,减少了钻井时三分之二的上卸扣操作。
它可以在不影响现有设备的条件下提供比转盘更大的旋转动力,可以连续起下钻、循环、旋转和下套管,还可以使被卡钻杆倒划眼。
图1.1为我公司生产的DQ70III-A型顶驱主要部件图。
图1.1我公司生产的DQ70III-A型顶驱主要部件图1.2顶驱的特点作为当前最新的钻井方式,有许多不同于方钻杆钻井的优点。
同以前的方法相比,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还有一些特定优点:1.在起下钻及遇阻遇卡时,能及时旋转钻杆和循环泥浆。
顶驱装置主体结构——管子处理装置

顶驱装置主体结构——管子处理装置管子处理装置是为起下钻作业服务的,主要由旋转机构、吊环倾斜机构、背钳三大部分组成,是最能体现顶驱装置优越性的地方。
一、旋转机构大多数顶驱装置都设计有旋转机构,它独立于主轴运动,通过旋转头两侧的吊耳连接吊环及吊卡,其功能是使吊环、吊卡正反360°自由旋转(或只旋转一定的角度),去鼠洞抓取单根,或是对准二层台的架子工,或是转至某一位置,使顶驱装置本体在钻井时有一个较开阔的空间。
目前在一些小吨位的顶驱装置上取消了旋转机构的设计,而将旋转头与箱体做成一体,主要是由于受到井架空间结构和顶驱装置工作高度的限制。
图1为管子处理装置。
(图1管子处理装置)旋转机构主要由液压马达、大齿轮、旋转头等组成。
旋转头靠液压马达带动大齿轮驱动,可通过调节液压马达的转速来调节旋转头的转速,通常设定旋转头的转速为4~6r/min。
由于顶驱装置配有环形与侧挂式两种不同的背钳结构,旋转头也相应略有改变。
环形背钳不与旋转头安装在一起,而是与内套(与减速箱连接,相对静止)相连,因此在旋转头旋转过程中环形背钳是不动的,在使用背钳进行上卸扣时也不需要锁紧装置。
这样就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少了编程时的逻辑控制。
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环形背钳旋转头)侧挂式背钳上端与旋转头连接在一起,作业时与旋转头一起旋转,因此需增加锁紧装置,在上卸扣时将旋转头锁紧,否则旋转头会跟着背钳运动,反扭矩无承受之处。
锁紧装置的锁紧方式通常有插销式和齿啮合式,前者采用多点定位,锁紧可靠,后者不需定点,随处可实现锁紧功能。
如图3所示。
(图3侧挂式背钳旋转头)北石顶驱采用双负荷通道,即旋转头直接座落在内套上,其内部有一个止推轴承和两个扶正轴承,因此在起下钻或下套管时能够直接承受吊环的载荷,而钻井时的载荷是通过主轴传递到减速箱内部的止推轴承上,可有效提高主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保证连接的通用性,旋转头上悬挂吊环的吊耳外形应按图4所示设计,连接尺寸符合表1的规定。
顶驱钻机介绍

顶驱钻机
(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 )
一、概述顶部ຫໍສະໝຸດ 动技术是转盘钻机问世以来的几项重大变革 (液压盘式刹车、液压钻井泵、交流变频驱动等)之一。自
1981年12月美国Varco公司研制的顶部驱动系统 (简称TDS、
顶驱)投人使用以来,顶驱逐渐被世界各国石油钻井界所 采用。目前,浅海上钻井船或平台,几乎全部装备了顶驱, 陆地石油钻机也越来越多地装备了顶驱,继美国Varco公 司之后,挪威的Maritime Hydraulics公司、法国的ACB-
空气。
5.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提供给操作者一个操作顶驱所有动作的控制
台,包括司钻控制及仪表控制台、电缆、液压管线、气管 线等。 6. 钻井液循环系统 美国Varco公司生产的IDS-1型顶驱及国产DQ-60D型
顶驱的钻井液可由电动机轴上部相连的冲管总成经空心电
动机轴内衬管流入钻柱进行循环。而加拿大TESCO 公司 的顶驱安装在普通钻井水龙头下面。前者将马达、水龙头、 齿轮减速机构集于一体,设计紧凑。
2、倾斜装置
倾斜装置由机械臂、吊环、驱动机构
组成,驱动机构又分气动、液动两种。气 囊或液缸使机械臂带动吊环前摆、后摆, 在接单根及从指梁取放立柱时使吊卡可自 动摆到位。
3、管子处理装置
该装置体现了顶驱的最大优点。它由 扭矩钳、内防喷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组成。 扭矩钳在液压作用下,可在任何时候、任 何位置完成上卸扣作业。内防喷器控制阀 在停泵情况下,可操作机械臂任意开关, 这既可节约钻井液又可实施井控。
(5)提起卡瓦,开泵循环钻进。
2、操作安全
由于顶驱采用立柱钻进,接单根总次 数仅为通常的l/3,倾斜装置可以使吊环、 吊卡摆至小鼠洞或二层台指梁,大大减少 了作业者工作的危险程度。 在起下钻遇阻、遇卡时,管子处理装 置可以使中心轴与钻杆在任何位置相接, 开泵循环,进行立柱划眼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结构本章将简述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主要部件和选择件。
各主要部件在用户服务手册中都有独立章节予以叙述,不同类型钻机专用设备在操作说明书里有叙述。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由以下主要部件和附件组成:l)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关键部件之一);2)马达支架/导向滑车总成(关键部件之一);3)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关键部件之一,它是体现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最大优点的设备);4)平衡系统;5)冷却系统;6)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控制系统;7)可选用的附属设备。
第一节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主体部件,见图2-l。
它由水龙头、马达和一级齿轮减速器组成。
钻井水龙头额定载荷是6500 kN;采用串激(或并激)直流电动机立式传动,驱动主轴。
轴上端装有气动刹车(16VC600气离合器)。
当气压为0.62 MPa时,可产生47.5 kN•m的扭矩,用于马达的快速制动。
这是由于主轴带动质量很大的钻具旋转时,旋转体转动惯量大,惯性则大,因此立即刹止,改变运动方式是不易的,故要有气刹车刹止才能克服惯性,制止钻具的旋转运动。
马达轴下伸轴头装有小齿轮(Z=18),与装在主轴上的大齿轮(Z=96)相啮合,主轴下方接钻杆柱,最大转速为430 r/min。
钻井时,当马达电枢电流为1325 A时,间隙尖峰扭矩51.5 kN•m,而当电流为1050A时,连续运转扭矩为39.1kN•m,主轴转速可达180r/min。
由上可见,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包括下述主要部件:。
1)钻井马达和制动器(气刹车)2)齿轮箱(变速箱);3)整体水龙头;4)平衡器。
以下将分别对每个部件进行说明。
一、钻井马达在TDS-3S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上安装的是1100/1300hp的并激直流钻井马达。
马达配置双头电枢轴和垂直止推轴承。
气刹车用于承受钻柱扭矩,避免马达停车并有利于定向钻井的定向工作。
气刹车由一个远控电磁阀控制。
如需要输出扭矩和齿轮传动比卡片,可参阅用户手册。
二、齿轮箱(变速箱)总成TDS-3S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单速变速箱由下述主要部件组成:1)96齿大齿轮;2)18齿大齿轮;3)上、下箱体;4)主轴/驱动杆;5)马达支座机罩。
TDS-3S变速箱是一个单速齿轮减速装置,齿轮减速比5.33:1。
由于大齿轮的缘故,马达中心线与主轴中心线距离为579.1mm。
水龙头主止推轴承装在上齿轮箱内,后者固定于整体水龙头提环上。
由主止推轴承支撑的主轴/驱动杆通过一个锥形衬套连接大齿轮。
两个齿轮箱体构成齿轮的密封润滑油室,并支撑钻杆上卸扣装置。
TDS-3S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油润滑系统为油泵强制供油系统,油泵由普通3~4hp电马达驱动、可使润滑油通过一个自由流动的小间隙滤网由油泵泵到齿轮箱底。
齿轮箱是一台重型钢制壳体,在其底部有筋板散热。
过滤了的润滑油通过主止推轴承、上轴承,再经齿轮间隙连续循环。
油热交换器是水冷或空冷的。
热交换器的类型依赖于钻井马达冷却系统的选择。
油泵、油热交换器和油滤清器安装于传动箱外壳上,传动箱上开有玻璃窗可监视油面高度。
三、整体水龙头整体水龙头的功能是整个钻井装置功能的集合。
水龙头主止推轴承位于大齿圈上方的变速箱内部。
主轴经锻制而成,上部台阶坐于主止推轴承上以支承钻柱负荷。
龙头密封总成装在钻井马达上方由标准冲管、组合盘根、联管螺母组成。
联管螺母使密封总成作为一个整体运动。
水龙头密封总成工作压力为42MPa。
盘根盒为快速装卸式,与普通水龙头的一致,只要松开上、下压紧盘根帽,即可很快装卸冲管和盘根。
四、马达冷却系统马达冷却系统为风冷。
冷却动力由两台5hp电动机提供。
第二节导向滑车总成导向滑车类似于海洋钻机上使用的滑车结构,它由导向滑车焊接框架和马达支架两部分组成。
一、导向滑车焊接框架该框架上装有导向轮,并且当马达支架的支点位于排放立根的位置上时,可为起升系统设备运作提供必要的间隙空间。
二、马达支架(底座架)该底座架包括支架与马达壳体总成间的一个支座,用以支承马达和其它所有附件。
整个导向滑车总成沿着导轨与游车导向滑车(如果需要的话)一起运动。
当钻井马达处于排放立根的位置上时,导向滑车则可作为马达的支承梁。
导轨装在井架内部,对游车及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起导向作用,钻进时同时承受反扭矩。
导轨间距1.57 m,当导轨上钻井反扭矩为565.4 kN•m时,每根导轨上承受载荷33.1kN。
对于为给定的导轨系统设计的导向滑车结构,用类似于海洋钻机滑车和运动补偿器的矩形管和工字梁来制造。
导轨有双轨及单轨两种,加拿大制造的还有浮动式的。
导轨两端用支座固定。
钻井马达总成通过马达壳体上的两支耳轴销与导向滑车相连。
耳轴销允许马达总成在钻柱沿导轨上下运动时,二者保持良好对中。
马达自身的重量由马达对中液缸来平衡,该液缸安装在马达齿轮箱和马达支架下横梁之间。
钻井时液缸允许自动找正,而当钻具重量减小时还能维持马达沿垂直轴向不偏移。
导向滑车适用于三种标准轨距,以便用户安装所需导轨时选定。
第三节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钻杆上卸扣装置,它为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提供了提放28m长立柱、并用马达上卸立柱扣的能力。
它由下列部件组成:1)扭矩扳手;2)内防喷器和启动器;3)吊环联接器和限扭器;4)吊环倾斜装置:5)旋转转头。
钻杆上卸扣装置具有84 kN•m(即60000ft•lb)的卸扣扭矩,故命名为PH-60型,可在井架任意高度卸扣。
钻进时,钻杆上卸扣装置固定不动,不妨碍钻柱的起下。
钻井马达通过主轴、内防喷器和保护接头将扭矩传给钻柱,驱动钻柱旋转。
当使用钻杆吊卡起下钻时,吊环联结器将提升载荷转移到主轴上。
液路和气路均通过旋转头,旋转头允许吊卡自由旋转。
自动复位机构使自由转动吊卡复位。
各型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均可使用额定提升能力为650t的PH-60型钻杆上卸扣装置。
以下就上面述及的几个主要部件进行介绍。
1)扭矩扳手;扭矩扳手总成提供卸开钻杆的手段。
吊杆可悬挂于旋转头上,支撑扭矩扳手。
扭矩扳手位于内防喷器下部的保护接头一侧,它的两个液缸连接在扭矩管和下钳头之间,下钳头延伸至保护接头公扣下方。
钳头有一直径10 in的夹紧活塞,用以夹持与保护接头相连接的钻杆母扣。
夹持的标准接头直径范围为5.5~7.5in。
为适应不同直径的接头还准备了可供用户选用的6.5或3.5 in 钻杆接头。
扭矩扳手上卸扣期间,扭矩管上的母花键同上部内防喷器下方的公花键相啮合为液缸提供反扭矩。
扭矩扳手启动后,自动上升2 in同内防喷器上的花键相啮合,在得到程序控制压力后,夹紧活塞夹住母接头。
在上升至夹紧压力后,另一程序阀自动开启将压力传给扭矩液缸。
扭矩液缸在84 kN•m的最大扭矩下可旋转25度,整个作业由司钻控制台上的电按钮自动控制完成。
使用扭矩管升降机构上的一挡,夹紧装置可以升起。
到能夹住保护接头为止,从而可根据需要上紧和卸开保护接头。
换用二挡则可以卸开下防喷器或调节接头。
手动阀控制上卸扣旋转方向。
在上扣方式中,可以调节减压阀和预置上扣扭矩,但在卸扣方式时减压阀处于旁通状态。
简而言之,液控扭矩扳手由连接在钻井马达上的吊架支承。
卸扣时夹紧活塞(又称夹持爪)先夹紧钻杆母接头,该动作由夹紧液缸驱动完成。
然后,与扭矩管相连的两个扭矩液缸动作,转动保护接头及主轴松扣(即井场上称为“崩扣”的瞬间操作)再启动钻井马达旋扣,完成卸扣操作。
钻杆上卸扣装置另有两个缓冲液缸,类似大钩弹簧,可提供丝扣补偿行程125mm。
二、内防喷器和启动器内防喷器是全尺寸、内开口、球型安全阀式的。
带花键的远控上部内防喷器和手动下部内防喷器形成内井控防喷系统。
内防喷器采用6.5 in正规扣,工作压力为105 MPa。
远控上部内防喷器是钻杆上卸扣装置的一部分。
当上卸和时,扭矩扳手同远控上部内防喷器的花键啮合形成扭矩。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使用的下部内防喷器型式与上部内防喷器相同,但外表面没有经过特殊加工。
二个内防喷器一直接在钻柱中,因此可随时将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同钻柱连接使用。
在井控作业中,下部内防喷器可以卸开留在钻柱中。
顶部驱动装置还可以接入一个转换接头,连接在钻柱和下部内防喷器中间。
扭矩扳手架上安装有二个双作用液缸。
液缸推动位于上部内防喷器一侧的圆环。
同液缸相连接的启动器臂(即启动手柄)与圆环相啮合;远控开启或关闭上部内防喷器。
位于司钻控制台上的电开关和电磁阀控制液缸的动作。
三、吊环联结器、吊环和钻杆吊卡吊环联结器通过吊环将下部吊卡与主轴相连,主轴穿过齿轮箱壳体,后者又同整体水龙头相连。
吊环联结器额定负荷650 t,可配350 t至650 t提升能力的标准吊环。
一般钻井配用3.35 m长350 t吊环和中开闩钻杆吊卡。
为留出一定的空隙装固井水泥头,固井时要用4.57 m长吊环。
Varco BJ吊环是由优质、高抗拉强度的合金钢坯锻制而成。
吊环配对使用,以保持最佳平衡效果。
吊环联接器、承载箍和吊环将提升负荷传给主轴,在没有提升负荷的条件下,主轴可在吊环联接器内转动。
吊环联接器可根据起下钻作业的需要随旋转头转动。
Varco瓶颈状中开闩的钻杆吊卡承重350t,能适应恶劣的油田条件。
该吊卡在连接吊环处的形状不同于常规吊卡,常规吊卡使用直吊环而Varco BJ钻杆吊卡使所接吊环向二侧展宽,增大吊环间的宽度。
中心距的加大主要是避免钻进时同其他设备相碰。
非金属的防磨引鞋保护吊卡的内表面,使吊卡在钻进时同钻柱接触而不致损坏吊卡体。
Varco钻杆吊卡均符合API标准,实验拉力为额定拉力的1.5倍。
吊卡内表面经高频硬化达到最高的抗磨能力。
运动部件都配有润滑油嘴,以延长使用寿命。
四、吊环倾斜装置吊环倾斜装置上的吊环倾斜臂位于吊环联接器的前部,由空气弹簧启动。
钻杆上卸扣装置上的2.7m长吊环在吊环倾斜装置启动器的作用下,可以轻松的摆动提放小鼠洞内的钻杆。
启动器由电磁阀控制。
该装置的中停机构便于井架工排放钻具作业。
因此,吊环倾斜装置有两个主要功用:1)吊鼠洞中的单根;2)接立根时,不用井架工在二层台上将大钩拉靠到二层台上。
若行程为1.3m的吊环倾斜装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则可使用行程为2.9m的长行程吊环倾斜装置,同时配备双空气弹簧。
五、旋转头总成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旋转头是一个滑动总成。
当钻杆上卸扣装置在起钻中随钻柱部件旋转时,它能始终保持液、气路的连通。
固定法兰体内部钻有许多油气流道,一端接软管口,另一端通往法兰向下延伸圆柱部分的下表面。
在旋转滑块的表面部分有许多密封槽,槽内也有许多流道,密封槽与接口靠这些流道相通。
当旋转滑块就位于固定法兰的支承面上时,密封槽与孔眼相对接,使滑块和法兰不论是在旋转还是任一固定位置始终都有油气通过。
旋转头可自由旋转。
如果锁定在24个刻度中任意刻度位置上,那么通过凸轮顶杆和自动返回液缸对凸轮的作用,旋转头会象标准钻井大钩一样自动返回到原预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