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赏析
高考1977读后感
高考77:历史与梦想的交织
高考1977是一部反映中国高考改革历史的电影。
该片讲述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群不同背景、身份的青年人为了追求梦想,勇敢地参加了高考的故事。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优点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出色,能够让观众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从作者传递的信息和思想来看,该片强调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并展现了高考在中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
作者通过讲述这些青年的故事,传递了一个信息: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梦想和努力,都可以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些思想如何适用于当今社会呢?首先,电影告诉我们,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在当今社会,虽然高考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但学习知识和技能依然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和挫折。
这种精神也可以激励现代年轻人面对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高考1977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不仅展示了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信息和思想。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高考1977赏析(精选5篇)
高考1977赏析(精选5篇)第一篇:高考1977赏析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有点名不符实。
所谓《高考1977》,主要角色当然应该是参加高考的年轻人。
但实际上,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个父亲。
一个是孙海影扮演的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一个是赵有亮扮演的历史反革命陈甫德。
从性格和气质上说,这两个人物是截然相反的。
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
当然,老迟最后转变了。
从一个铁石心肠的工农干部,变成了一个“肩起命运的闸门,将年轻人放到光明中去”的勇敢的父亲。
看到老迟亲自开着农场拖拉机送知青赶考的场景,我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前面这句鲁迅曾经讲过的话。
影片开始,思想僵化的老迟像是飘浮在历史天空中毫无生命气息的一粒尘埃,而到影片最后,他终于向着人性的光辉敞开了胸怀。
相比之下,陈甫德的形象就显得苍白了许多,这个肩负着历史十字架,却极富自我牺牲的父亲形,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在影片的结尾不知所终。
对此我曾不无遗憾地说,这个人物的结局,不应该是一串欲言又止的省略号,而应该是一记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惊叹号。
与这两个父亲息息相关的,是那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
第一枚公章,是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
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
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
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
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
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
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
叩击历史的回音壁——影片《高考1977》解读
叩击历 史的回音壁
一
影 片 《 考 1 7) 读 高 97解 )
单桂 芬
●山东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
影 片《 考 17 ) 高 9 7 自上 映 以来 , ) 以简单 易懂 的故事 情节 , 实 自 朴 然 的拍摄风 格 , 唤醒 了老一 辈 知青对 过往 岁 月 的集 体 记忆 , 激起 也 了 8、 09 0后观众 的感恩 情怀 和对 知识 的重新认 定与 尊重 , 义不 同 意
凡响 。
上播 下希望 的种 子 。一个 叠化 镜头 , 荒原 的熊熊大 火叠化 为漫 天 将
的霞光 , 丈霞光 不仅 给年 轻人 带来 了生 活 的希望 , 给整 个 中华 万 也 民族带来 了发展 的曙光 。就是 在这样 的背景 下 , 农场 的~群 知青 们 开 始了他们痛 苦又兴奋 、 艰难 又幸 福的抉择 。影片 中小 根宝 、 陈琼 和 潘 志友三个 人物形 象分 别是那个 年代 里 三种 不同知青 群体 的代表 , 本 片 由书写 人物命 运展 现时代 风云变 迁 , 由对 个体 的关注链 接到 对 整个 知青群体 的关注 , 现出一种深 切的人 文关怀和理性 思考 。 体 片 中的小 根宝 是一个 悲情角 色 , 在他 的身上 体现 了一代 知青 太 多 的灰色记 忆和悲 剧性经 历 。他在上 五年级 时就被告 知不用 学 习 , 要 去闹革命 , 上初 中时 , 又被告 知复学 闹革命 , 他在本 该学习 的年 龄 却一直 在闹革命 , 从来没有 受过系统 的教育 。 下放到农 场后 , 么 被 什 好事 都轮不 到他 , 他想到过 自杀 , 但他 又不甘 心 , 以当用扛 麻包决 所 定推 选上大 学人选 时 , 他用 他孱 弱的身 体 以不 可量力 的行 为与 自己 的命运一 搏 , 是他失败 了。当潘志 友提 H让他 通过时 , 但 J 人们 善意地 应许 了 , 时的他 嚎啕大哭 , 此 在那 些哭声 中含有 多少 的辛 酸和不 易 , 多少 的感激 与无奈 啊 !而 当得知 可以参加 高考 的消息 时 , 他没 有其
我看《高考1977》
我看《高考1977》1977年12月10日是一个改变人一生命运的日子,这一天高考恢复了,不再是只有工农兵大学生才能通过审查上大学,而是公平的选拔,没有政治门槛。
30多年后当我们回首那一段往事时,不仅要感叹恢复高考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人们的世界。
邓小平,这位伟人的临时拍板,把还扎根于边疆农场的广大知识青年拉回了知识殿堂,让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力。
只有知识才能让人与众不同,人有知识,这是与动物不同的根本区别。
1977届恢复高考这届的大学生,现如今已经是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使我们国家走向辉煌的开始。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人们刚恢复高考时面临的困难确实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没有书而只能偷书,而现在我们周围的书店,身边的资料多的滥竽充数了。
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有很多次机会,参加高考使他们摆脱了多年的上山下乡的生活,而他们这时面临的还有地方领导的不放手,而他们只能据理抗争,影片中出现的绝食,恰恰反映了对参加高考的渴望,参加高考意味这和心爱的人远离,那种知识青年的爱情,是我们现在无法体会到的,苦涩而又让人回想。
影片中小根宝的结局是一个悲剧,这是对10年浩劫的控诉,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是光阴的流逝。
为了参加高考,多年没摸过书本的学生又孜孜不倦得钻研课本,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多年不教书的老师又为了学生重新站在了讲台上,在那个小屋课堂里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在1977年12月10日的考场里,沉睡了多年的巨龙醒了,他们如饥似渴的学习,那一刻中国的希望在这里,他们的心声就是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感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他们只有很少的机会,很低的录取率,没有丰富的资料,也没有老师的点拨,学习的时间很少,而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成长为主力军,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有老师的点拨指引,有同学的互帮互助,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和资料,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学习,招生门槛的降低,录取率的提高,我们比他们幸运得多,我们能不努力学习吗,在那样的环境里都能创造奇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怎能不感到羞愧吗,而今处在考研的路口上,我有充分的时间却不珍惜利用,和他们一比,真是自惭形秽。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这部电影,真的是让我感受挺深的。
它讲的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会儿,一群年轻人为了能参加高考而努力奋斗的故事。
电影里的场景特别真实,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看着那些年轻人,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学习,真的让人佩服。
他们为了能考上大学,每天起早贪黑地复习,有的甚至在田地里一边干活一边背书。
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都让我深受感动。
其中有一个情节,我记得特别清楚。
一个年轻人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有钱买复习资料,就到处去借,甚至在地上捡别人丢弃的纸片来学习。
他的毅力和决心,真的让我震撼到了。
我想,这就是真正的热爱学习,真正的为了梦想而努力。
电影里的人物形象也很鲜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梦想。
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还有对知识的追求,都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特别是那个女主角,她不仅学习好,而且特别坚强独立,真的是我学习的榜样。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跟他们比起来,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还有老师的悉心指导。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而且,这部电影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那些年轻人为了高考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高考1977》这部电影真的很有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高考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奋斗的电影。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有决心,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高考1977影评(精选11篇)
高考1977影评高考1977影评(精选11篇)影评即电影评论,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摄影、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视听语言、道具作用、转场、剪辑等进行分析和评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1977影评相关内容。
高考1977影评篇1晚上看了一直在电脑里头却一直没机会看的电影《高考1977》。
当考试的种类越来越多的时候,当国家的力量越来越强盛的时候,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参加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考试的时候,当考试已经成为了一种选拔手段而越来越离开不了的时候,甚至是到了考试似乎开始为人诟病的时候,突然发现,考试似乎融入了自己的那份感情和对自己理想的憧憬。
看到国强那么誓死捍卫考试的权利,看到那么冷的天气部分白天黑夜地奋战精神,看到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他们无助地追赶火车,那些末了的幸福理应属于他们。
想到自己的高考,自己的考研,突然觉得很不真实。
第二年考研,结果依旧。
在等待调剂的日子里,想到之前的种种,不禁泪流满面。
他们问我,为什么会执着地放弃优厚的工作而继续孤身考研,为什么在一次又一次地绝望中继续,似乎只有信念能够解答。
当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考研前拿不到准考证的时候,我同样经历了国强的煎熬。
辗转于几个邮局之间,最终只换来推卸的责任和杳无音信的挂号准考证。
不知道老天是否是捉弄我。
人们说平淡的日子里多些调味品,多些挫折,才会愈加成熟。
而自怨自艾似乎总是我的风格。
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不肯醒来,在失去的时光里寻找安慰。
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在逃避。
今天碰到几个考上的同学,他们所奋斗的生活是我羡慕而期待的。
对他们来说,那是充实的美好,对我来说,那是一切未知的期待。
当一切从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在我的生命力留下的只有憧憬。
生活,工作,梦想,现实,这些琐碎的事情交织到一起,突然发现自己还是无力承担。
试图让自己沉下来看会书,试图在音乐里寻找安慰,试图不那么脆弱,试图在黑夜里寻找到自己敏锐的未来。
讲讲人,这是奇妙的动物。
关于《高考1977》的一些想法
《高考1977》那辉煌而多感的过去这部电影有一种沧桑厚重的美。
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产生?我想出版者是为了纪念重获生机的高考制度,是为了给当代的精神空虚的我们给以鼓励和警醒,进而引导主旋律,促进文化建设等。
但是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我所得到的却是另一种感受,我深深的感觉到的是,这部影片中所包含的历史的沧桑感带给我的难以磨灭的深刻的美。
或许在这部影片的观众群里有一部分是经历过1977高考的,这一部分人应该最有发言权。
他们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经历了那个与当今完全不同的,在我个人看来是充满着激情与干劲儿的年代,其实他们这一辈人回忆时,总是会谈起过去的艰辛,毕竟痛苦确实会让人记忆的最为清楚,而我们作为局外人,由于没有亲身经历,在过后只是一声叹息,几处遐想也就罢了。
甚至有的人连想都懒得去想了。
而这也是时间所带来的距离感,它外化在了人的身上,更有着普遍的区别性而与那一时代产生距离感。
说实话,这部电影在选材上,演技上一点都不出彩。
但是我想说,这已经够了,这部影片已经传达出了它的价值。
我为什么说能感觉当那种沧桑感?也许就是物是人非之感。
以我们当前的世界,当前的高考,和对待高考,对待学习的态度,比对当年1977的高考甚至说是那个时代的学习与生活风气,我自己会深深的叹息,当前的时代真是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多……我们用麻木代替了激情;我们用“没时间”给自己不去做该做的事找借口;我们用冷漠代替了当年那不分彼此的火红而温暖的心。
当前社会的繁荣背后的冷漠已经是在潜滋暗长,不是我们每个人在排斥他人,而是我们自己丧失了热情而拒绝了他人,而他人丧失了热情,而不去或者是不敢于接触你。
我们当今是以同学,朋友相称,以同志相称呼,但是我们自己都清楚,这同学,这同志失去的是多少的意义……回到电影上,我突然又有了一个想法:原本这么好的一个电影,怎么就会又成为一部宣传的作品?(因为这类电影是官方的“博物馆”似的,非群众的东西)你导演不在影片中加上政治性的外衣,宣传,吹捧的套话你就不能发布么?这里就会不由的感到一些虚伪,中央领导呕心沥血地搞建设谋发展,下属的官员敲锣打鼓的宣传,支持,说政策好,大力支持弘扬中央政策!但马克思说过“物质决定意识”事实说话才最有理有据,你自己做过什么,你有多少私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高考1977》影评。
《高考1977》影评。
老旧的画面,或年轻,或苍老的面庞。
一条以赶考为主线的影片,呈现出了过去、今天和未来三个令人深思的横断面。
同样传达出了如何渡过的最佳方法:努力当下,展望未来。
以70年代为主题背景的影片并没有太多波澜起伏,也没有太多打动人心亦或是高亢激昂的曲调。
但却反映了一个最令人思考的问题:我们因何而读书,为何而读书?军绿色大衣包裹下的1977年的青年们诠释出了最好的答案。
那就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有偿与社会有偿与国家。
一部影片要想具有跨越时代的深刻价值,除了具有时代性,还要具有等同时代意义的精神价值和现实价值。
储备知识,不断丰富、创造、超越、实现自我。
最终将知识的力量转化为精神甚至物质的力量。
一个人、一群人拥有了这样一股力量,便会无形中为国家发展注入无形的动力。
个人处于群体之中,处于社会之中才有可能展望未来。
在这些青年的身后,那些最热切的话语,最焦急的等待,则是这一群学子背后最有力的支持。
个人,家庭,国家,三个独立而单一的存在,因影片中潜藏的相互关联,被串联到一起,紧紧的把握在一起。
以小家为大家,一个人聚集整体,以整体推动前行。
今天的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学习是为了丰富自我,以高考为跳板、为平台。
给予自己新的身份,新的价值定位。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这份价值以及数十几年来的学习生涯形成的文化素质。
以高考为节点做一个整合,投入下一站。
当一个人一群人都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品德,便在无形中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素修养。
当以后一批批青年才俊进入更高等的学府。
具备有更丰富的知识,迎来的将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大好前程。
更具有价值意义的还是个人投身于社会,投身于国家建设,所创造的更大价值。
那么拿什么作为我们的精神鼓舞?或许当那老旧的拖拉机冒出了突突突的黑烟,我们便须得流下感动的热泪了。
这是最直白最朴质的诉语,夜色很黑,行路艰难。
而同伴的相互告慰,这恰如当今千千万万高三学子一般。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在多个年头过去,高三依旧是高三,依旧是那个奋战高考的前夕。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高考——评电影《高考17977》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高考——评电影《高考1977》电影《高考1977》的背景是我国刚刚经历完十年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上台主持工作之后的事。
当时国家正在进行积极的拨乱反正,纠正文革中的种种错误。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1故事发生在东北一个农场的三分场。
三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带领一批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在这里奋斗。
下到农场来的知青只有一个机会重返城市,那就是高考。
在高考改革通知正式下达之前,上大学用的是文革时期的推荐制度,所以这里知青就穷尽自己自己的努力来争取那有限的名额。
片中有亲情、爱情、友情,也有矛盾争斗,还有制度的严苛无情。
但总的来说整部电影充满了人性,把各种矛盾冲突结合起来,使得即便在电影中严酷的环境中也能让人感觉到人性的温暖。
其次,这部反映那个特殊时期的电影,对经历过那个时期的老一辈来说是回忆的再现,显得亲切,会有恍若隔世之感;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一辈而言,电影是我们认识那段历史并且铭记它的最直观的方式。
看了电影开头部分,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受文革思想荼毒还是很严重的。
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文革时期的成分决定论还很严重。
潘连长(潘志友)和陈琼的恋爱是影片中的爱情片段。
迟场长有心让潘连长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因为潘连长思想觉悟高还是党员干部——这一点也是那个年代的人评判人的特色指标,而陈琼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从成分上看两人不能在一起。
老迟让陈琼担任修路先遣队的队长是想借此给陈琼立功机会让她能上大学借此离开他的爱将。
这是本片第一次让人感受到人性。
老迟没有想过要像法海一样硬生生拆散两人,而是用一种更加高尚的成全的方式来达到他的目的。
在那个年代下,老迟作为三分场的最高级领导,就算用卑鄙手段去迫害陈琼也不一定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他。
虽说这里面有老迟顾忌潘连长的因素,但我任然认为人性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1《高考1977》电影台词接下来就是强子抗包比赛争取选票的情节。
我听老一辈人说过那个年代农场里是经常用抗包来决定一些事情的,这部分会勾起很多老一辈年轻时的回忆吧。
高考1977影评
高考1977影评导语:高考1977影评(一)我是专程到电影院,花70元一张的票去看此片的人,真不知道这样的观众多不多。
因为看的是个下午场,整个放映厅不多于10人,我无法判断喜欢看此片的人多不多。
在武汉的院线是多多少人喜欢?在全国是多少人喜欢看?不喜欢看?电影本身制作没有大片手法,故事情节注定无法有新的冲突出现,选用演员的形象基本符合角色气质,结局本身毫无悬念和科技可以运用。
影片所能够运用的就是电影的叙事,把观众的思绪拉回那一年、那个时代。
30年前的记忆应该是非常清晰地在当代人中再现和传递。
我不认识导演,但很敬佩他选择这个电影来拍,猜测他的目的许是让观众在近100分钟的黑暗中回忆那个年代,感受一次精神的压抑、释放的过程。
至少,他打动了我,影片让我的历史回忆不在空白,我能够感性地了解了那个时代,那一年高考的意义所在。
至于看片中用完一包纸巾,眼泪的宣泄正是我需要感谢此片的,精神上的洗涤和宣泄对于有压力的现代人显得多么珍贵。
从一部电影的创作质量上看,《高考1977》也许算不上是一部杰作,但看完这部承载着一代人集体记忆的影片,却仍免不了让人唏嘘感叹一番。
其实,这部影片可以为人们看待中国这30年的历史变迁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视角,它讲述的是30年前一群农场知青经由高考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故事。
当年,重新开放的高考为无数人生命转折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数以十万计的年轻人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拯救了出来。
而30年后的今天,高考却变成了遭人诟病和不满最多的一种国家制度形式。
在这30年里,高考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说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容易在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形成文化代沟,并且也由此造成不同年龄层次观众对这部影片观影反应的明显不同。
年前经由高考改变了生活轨迹的那代人,今天说起高考一定不会忘掉“感恩”二字。
对那一代人来说,假如不是当年邓小平当机立断决定在三个月后恢复高考,假如不是邓小平力排众议,决定把印刷毛选五卷的纸张调拨来用于印刷高考试卷,假如不是邓小平从报考须知中删去“组织批准”这四个字,那今天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将面临一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高考1977》观后感
《高考1977》观后感《高考1977》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后第一届高考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深受触动,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珍惜,以及高考对家庭和个人命运的重要性。
首先,影片通过细腻的画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整个社会充满了紧张、压抑和冷漠的氛围。
人们生活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下,无法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然而,这并没有击败人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和渴望。
影片中,很多学生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学习,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战胜困难,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考在这个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考是一个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时刻,整个家庭都会为此付出全力。
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前途舍弃了自己的利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电影中,主人公的父母为了供儿子上大学不惜卖掉了家里的贵重物品,甚至家里的饭都不放盐。
这种对高考的重视和牺牲让我感到震撼,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高考对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影响。
影片中还展示了高考对学生们心理的巨大影响。
他们经历了考前的紧张与压力,每一个敲击键盘的声音,每一次草稿纸上的划动,都体现出他们内心的焦虑和希望。
这些学生们用十几年的辛勤学习换来了一次能决定自己未来命运的机会。
每当失利,都会有一位学生选择自杀,或者被周围的人责怪,这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教育竞争的残酷和无情。
《高考1977》是一部温情的电影,它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珍视和追求,对家庭和个人命运的重视。
它让我明白了尽管历史在变,但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是不变的。
在当代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已经不再是人们命运的唯一决定因素,但是高考依然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看完电影后,我深思自己对高考的态度。
高考已经成为了现代中国教育的独特符号,它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局限性。
我认为,高考不应该成为一种评价学生绝对能力的标准,它应该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天赋和兴趣,高考应该更加公正地评价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才能。
高考1977赏析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有点名不符实。
所谓《高考1977》,主要角色当然应该是参加高考的年轻人。
但实际上,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两个父亲。
一个是孙海影扮演的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一个是赵有亮扮演的历史反革命陈甫德。
从性格和气质上说,这两个人物是截然相反的。
老迟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他讲组织原则,讲党性,讲立场,但有点不通情理,甚至对知青有点粗暴;陈甫德是个知识分子,他充满父爱,为女儿不惜以身犯险,但却毫无组织纪律观念,甚至为了女儿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
当然,老迟最后转变了。
从一个铁石心肠的工农干部,变成了一个“肩起命运的闸门,将年轻人放到光明中去”的勇敢的父亲。
看到老迟亲自开着农场拖拉机送知青赶考的场景,我脑子里最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前面这句鲁迅曾经讲过的话。
影片开始,思想僵化的老迟像是飘浮在历史天空中毫无生命气息的一粒尘埃,而到影片最后,他终于向着人性的光辉敞开了胸怀。
相比之下,陈甫德的形象就显得苍白了许多,这个肩负着历史十字架,却极富自我牺牲的父亲形,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在影片的结尾不知所终。
对此我曾不无遗憾地说,这个人物的结局,不应该是一串欲言又止的省略号,而应该是一记铿锵有力、斩钉截铁的惊叹号。
与这两个父亲息息相关的,是那两枚公章,这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影像符号。
第一枚公章,是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
它是组织与权力的象征。
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饭,每一个与活着相关的细节都必须盖上相当于组织认可的公章。
离开了公章,一个人就如同被剥夺了生的权利。
于是,老迟因为拥有公章而成为一个侧身于权力巅峰的人,对于农场知青来说,他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杀大权的上帝。
而陈甫德这样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历史反革命,竟然毫无顾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组织和权威发起了挑战。
在当年,这极可能为他带来杀身之祸。
但为了向女儿赎罪,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电影《高考1977》的观后感
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参加高考似乎是顺理成章;而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却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电影《高考1977》,正反映了这段历史,表达了特殊岁月里的激情。
《高考1977》以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主要讲述一群在东北农场下乡的各地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后,冲破重重阻力参加考试最终改变命运的故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影片一开始,小根宝的扛包争取回家名额的戏,就已经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气氛中,而为争取报名的权利,知青不惜绝食抗议;为了按时赶到考场,男女知青们在雪地里拼命追赶火车……这些令观众慨叹不已,并潸然泪下的感人场面,不仅触到了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的深处神经,就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也能从影片精心营造的历史气氛得到触动和启示。
影片的细节局部处理得十分精细。
去考试的路上,知青们乘坐的拖拉机抛锚了,男男女女只能在障碍重重的山林里飞奔着赶火车,有人摔倒了,很快被拉起来;有人摔伤了,就一把推开赶来帮助的人,哭喊着为前行者送上祝福……长达几分钟的奔跑镜头,看得观众眼中都闪着泪花。
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是权威的化身,在北大荒经历了大半辈子艰辛生活的他,其严肃、保守的言行作风已深入骨髓。
他随时随地将公章揣在身上,因为“一个章子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他是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因此千方百计阻止知青回城;同时,他又具有父亲的情怀,最终为知青们翻开方便之门。
《高考1977》完成了导演30年来的一个心愿,除了跟共同经历过的人寻找那时的回忆之外,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是一部说教的电影,也不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告诉观众铭记过去的艰辛;其实这是一部积极的电影,让观众在面对压力时,一定不要绝望,要用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
《高考1977》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word资料5页
《高考1977》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1977年出生的我,在恢复高考20年后的1997年参加了高考,或许是这个简单的原因促使我欣赏了这部励志影片。
这是一部讲述1977年党中央恢复高考的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影片,作为恢复高考的直接受益者――江海洋导演,没有按照以往主旋律影片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以亲身经历和当年同时经历高考的一代人的共同体验向我们描述了对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的感情。
影片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芒是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
亮点之一:同伴间的热情、团结、信任、支撑影片中,潘志友、陈琼、强子等知青在黑龙江一个国营农场的分场插队,无论是在寂寞的劳动中,还是在争取一个回家的名额时,或者是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都表现出了同伴间的无私无畏、互助友爱,而没有勾心斗角和明争暗斗。
镜头1:生性懦弱的小根宝为了一个名额,毅然参加扛包比赛,潘志友主动替他扛起了300斤的包,小根宝却哭着求潘志友“让我自己扛吧,让我自己选择一次”。
在距终点仅一步之遥的地方,根宝终于支撑不住摔倒了,同样是潘志友把象征终点的木棍搬到了小根宝身后,大家向潘志友伸出了大拇指。
镜头2:强子为了对抗场长兼革委会主任老迟给高考设置障碍的决定毅然绝食,平时不显眼的女知青小闻和本与强子是对头的老皮毅然加入。
小闻加入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佩服强子的那句话――“人活着是为了尊严”,而老皮的一句话则让很多人落泪:你要是去死,我老皮陪你!镜头3:场长老迟觉得原来的喇叭太旧而让人换掉,而一向胆小懦弱的小根宝在喇叭从塔楼上意外坠落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推开强子,自己被砸死,血一下染红了雪地,那景象不禁使人震撼。
在强子送根宝骨灰回家的路上,老皮发誓要考上海的大学,要照顾根宝的爹妈。
亮点之二:父女间的无言大爱影片中,女主人公陈琼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给陈琼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一直生活在“黑五类”的阴影中,难以解脱,就连自己的爱情都受到了影响。
她对父亲的责怪和又爱又恨的矛盾心情不言而喻。
高考1977观后感800字
《高考1977》是一部以1977年中国高考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考生在高考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反映高考的电影,更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变革的电影。
电影中的年轻考生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为了能够考上大学而奋斗。
他们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同时,这部电影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197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夜,高考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
通过高考,年轻人们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更好的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影中还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电影中,有的家庭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而有的家庭则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
这种差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高考1977》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高考的历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除了反映中国高考的历史和年轻人的精神面貌,电影《高考1977》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在电影中,有一位老师说:“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公平的出路。
”这句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高考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流动的重要方式。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帮助他们更好地备考。
而有些家庭则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孩子只要有一个好的家境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努力。
这种观念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非常普遍,但是电影也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外,在电影中还有一位考生因为家庭原因无法参加高考,他选择了参军。
虽然他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有些人可能无法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但是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
总之,电影《高考1977》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高考的历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高考1977影评
高考1977影评引言《高考1977》是中国大陆导演程耳执导的一部影片,该片于2021年上映。
这部电影通过描述1977年中国高考期间的一段真实故事,向观众展示了那个特殊时期中国学子们的奋斗和坚持。
本文将对该影片进行详细的影评和分析。
剧情概述《高考1977》的主要背景设置在1977年的中国,这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后的重要时期。
电影以一群普通的高中生为主角,以他们在高考前夕的日常生活为线索,展示了他们面对压力和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主角们身处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们必须面对家庭的期望、社会的压力以及自身的困境。
在这个他们最重要的时刻,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拼搏。
电影展现了他们的奋斗历程,描绘了高考前夕的复杂情感和艰难抉择。
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各种阻碍,但他们从不放弃,毅然前行。
最终,他们在高考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潜力,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影片亮点真实还原历史背景《高考1977》通过细致的历史考证和真实还原的场景设定,完整呈现了1977年中国高考的真实面貌。
观众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氛围和教育制度的严苛。
真实刻画角色形象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形象塑造得非常鲜活和真实。
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背景,观众可以感同身受地与他们一起经历他们的成长历程。
这让观众更容易代入故事情节,与角色们产生共鸣。
情感真挚动人《高考1977》更多地聚焦于人物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场景设置,使观众更能深入了解主人公们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整个影片更具有感染力。
寓意深刻影片中虽然以高考为背景,但它所探讨的主题并不仅限于高考本身,而是涉及到每个人在面对困境时所必须经历和感受的。
它传递了一种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使得观众不仅仅在观影过程中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影片评价《高考1977》是一部真实感人的电影,它以一种温情的方式讲述了这一特殊时期中国青少年的故事。
2024年观看高考1977观后感
2024年观看高考1977观后感《高考1977》是一部以1977年中国高考为背景的电影,通过一个班级的故事,展现了当时高考对于学生和家庭的巨大影响。
这部电影着重表现了高考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压力、家庭关系以及社会背景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观看这部电影,我对于那个年代的高考和学生们的感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反思了现代的高考制度与学生们的处境。
下面是我对于《高考1977》的观后感,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这部电影向我展现了高考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压力。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学生们因为高考而产生的紧张和忧虑。
每天的学习任务繁重,他们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参加各种模拟考试,并且还要面对各种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
在他们眼中,高考是一个重要的关卡,决定了他们的未来。
他们担心考试成绩不好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所以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高考而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兴趣爱好。
这让我感叹现代教育制度对学生们的压力可能也是如此巨大。
每年的高考,也许是一个机会,让一些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感到焦虑和困扰。
其次,电影在展示学生们的家庭关系方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家长们对于孩子高考的期望与关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走上成功的道路。
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备考,一些家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力支持孩子的学习。
然而,也有一些家庭并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甚至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这让我反思了现代家庭对于孩子成长、学习的态度。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过度要求和压力。
在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关注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关注分数和考试成绩。
同时,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当时学生们的社会背景与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来自寒门的学生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拼搏。
他们一边面对高考的压力,一边还要应对经济上的困难和无尽的努力。
《高考1977》赏析
电影《高考1977》赏析由江海洋执导的电影《高考1977》再现了1977年国家回复高考后首次考试的场景,本片以东北三分场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当年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青想要参加高考而进行努力拼搏的各种情节的展现,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学习的热爱,同时也勾起了大家对于曾经年代的阵阵回忆。
影片线索:整个影片虽然主体表现的是刚刚恢复高考的场景,但故事并没有只是通篇用大家追求知识、渴望考试这一单一的线索来安排故事,而是从中引入了主人公陈琼的政治身份及陈琼与男主潘志友的爱情故事这两条线索作为与主线索的结合,一方面更加全面具体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境,使故事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相互交错的故事情节更加突出了事件的矛盾性,让整个故事更加耐人寻味,有可观赏的价值。
影片影响:可以说,77年的高考恢复是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对文革中错误的正确纠正,是一个民族对于知识文化的重新审视与重视,而江海洋导演正是抓住了这个思想,并对它进行了加工、演化与再生,从大方面看,影片是对党的决策的赞颂,是对时代变迁的记叙与歌咏,从小方面看,影片有确确实实让曾经经历过77年高考乃至刚刚恢复高考那几年的国民感受到了昔日的风风雨雨,因此也让人唏嘘不已。
影片表现手法:1.巧妙的伏笔:影片一开始并没有用画外音来告诉观众这是一次怎样的变革,其影响有事有多么的深远等等,而是运用了一个当时很正常的场景——大家看电影时,影片前的一段新闻,即小平同志复出来巧妙地埋下一个伏笔,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大的变革,情境简单而又不乏趣味性。
与后面大家高高兴兴地走出三分场时潘志友的一段独白相照应,同时也与影片的最后相承接,是这样一种预示与召唤,造就了那些知青最后考入大学,被不同专业录取。
2.渐变的思想:我认为影片中革委会主任老迟的一系列行为表面上是对大家参加高考从不支持到支持的一种思想转变,实质上是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从无知到清醒的一种变化。
一开始的时候,老迟不相信高考恢复,事实到来之后,他又是不断地阻碍,但到后来,他又在青年们对知识的渴求中,对人生的不服输中进行妥协自己的思想,以致最后帮强子报名,开拖拉机送大家去考场,与教育人员一起解决陈琼的后顾之忧,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是影片的发展脉络,也是对时代发展的渲染与展现,所以我认为,老迟这一角色,是角色,更是一种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高考1977》赏析
由江海洋执导的电影《高考1977》再现了1977年国家回复高考后首次考试的场景,本片以东北三分场为故事背景,通过对当年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青想要参加高考而进行努力拼搏的各种情节的展现,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学习的热爱,同时也勾起了大家对于曾经年代的阵阵回忆。
影片线索:
整个影片虽然主体表现的是刚刚恢复高考的场景,但故事并没有只是通篇用大家追求知识、渴望考试这一单一的线索来安排故事,而是从中引入了主人公陈琼的政治身份及陈琼与男主潘志友的爱情故事这两条线索作为与主线索的结合,一方面更加全面具体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境,使故事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相互交错的故事情节更加突出了事件的矛盾性,让整个故事更加耐人寻味,有可观赏的价值。
影片影响:
可以说,77年的高考恢复是国家教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对文革中错误的正确纠正,是一个民族对于知识文化的重新审视与重视,而江海洋导演正是抓住了这个思想,并对它进行了加工、演化与再生,从大方面看,影片是对党的决策的赞颂,是对时代变迁的记叙与歌咏,从小方面看,影片有确确实实让曾经经历过77年高考乃至刚刚恢复高考那几年的国民感受到了昔日的风风雨雨,因此也让人唏嘘不已。
影片表现手法:
1.巧妙的伏笔:影片一开始并没有用画外音来告诉观众这是一次怎样
的变革,其影响有事有多么的深远等等,而是运用了一个当时很正常的场景——大家看电影时,影片前的一段新闻,即小平同志复出来巧妙地埋下一个伏笔,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大的变革,情境简单而又不乏趣味性。
与后面大家高高兴兴地走出三分场时潘志友的一段独白相照应,同时也与影片的最后相承接,是这样一种预示与召唤,造就了那些知青最后考入大学,被不同专业录取。
2.渐变的思想:我认为影片中革委会主任老迟的一系列行为表面上是
对大家参加高考从不支持到支持的一种思想转变,实质上是体现着一个民族
的思想从无知到清醒的一种变化。
一开始的时候,老迟不相信高考恢复,事实到来之后,他又是不断地阻碍,但到后来,他又在青年们对知识的渴求中,对人生的不服输中进行妥协自己的思想,以致最后帮强子报名,开拖拉机送大家去考场,与教育人员一起解决陈琼的后顾之忧,这一系列的思想变化,是影片的发展脉络,也是对时代发展的渲染与展现,所以我认为,老迟这一角色,是角色,更是一种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射。
3.复杂的矛盾:老迟对于组织的固执、知青对于知识的向往、陈琼受到父亲政治错误的牵连的无奈、潘志友与陈琼爱情的迷离、坎坷,几种矛盾相互交叉,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全局,老迟对于组织的坚持是一种保守,知青向往知识是一种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潘志友最后一个人提前走出考场是对老迟的承诺,陈琼父亲来到三分场给陈琼送书并让她高考是一种父爱,潘志友与陈琼的相恋是新生知识分子对于自由爱情的渴望。
因此,这一种保守的思想与一种冲破传统的势力融合在一起,使矛盾激化,亲情与爱情的相互搭配,又使人在这激化的矛盾中找到人性的温馨,而陈琼的政治身份又引发出新的矛盾,所以整个影片的故事情节简单而感情却相当复杂。
4.朴实的表现:没有华丽的画面,只是东北的荒凉,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主人公的平实对白,没有过多的悬疑,只是事情发展的顺序。
整个影片就是这样,写真,务实,将事实尽量合理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老迟的一口东北味儿,更给影片增加了几分色彩。
冰冷的东北,皑皑的白雪,朴实的人们,求知的眼神,这些奠定了影片的总体基调,就是一种写实、就是一种普通。
作为从1977年走过的一代导演,亲身感受了当年的政治和社会,再加上如此长时间对于影片事件的酝酿,造就了这朴实无华的影片,是一群淳朴的人,在这白山黑水的土地上,上演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故事,然而就是这一点的普通,却承载着多少人的昔日思绪。
5.大气的象征:犹记得那个场面,大家手拿火把,将其扔到荒草之中,烧干荒草,以备来年耕种,此时收音机里传来高考改革的声音。
我认为此情景是剧情的一部分需要,但更是一种象征。
我们从影片中能够看到,当时的荒草地遇火即燃,且声势浩大,而此时又加上高考的消息,无疑是在象征恢复高考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全国蔓延,其脚步已势不可挡。
影片漏洞:
故事大多是经不起太严谨的推敲的,本部影片的故事也不例外,其情节设计也具有不合理之处。
1.潘志友与陈琼的浪漫戏被老迟撞见:即使是在今天这么开放的时
代,情侣亲热也是要锁门的,但在那个时候,二人竟无视道德,只是将门虚掩,以致后来被老迟抓住,此种精神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我只能心生佩服。
2.潘志友对于老迟的承诺:最后打算继续和老迟留在一起。
任何人
都会想到,有这样的机会肯定是要走出去的,凭着当年年轻人的思想与道德,无论如何他们功成名就之时都会来用自己的力量为三分场多多少少做点事,但潘志友竟然为了曾经的一个承诺放弃了大好的机会,难道说对于老迟的是承诺,对于陈琼的爱就不是承诺吗?时代是在变的,思想也应该改变,不能信守一条承诺走到黑嘛。
这是知青们最起码的思想,难道说潘志友是反被聪明误吗?
3.最后的录取:结果真让人难以置信,仿佛大家都是考试高手,短
短的几个月的复习,便造就了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吉林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中国重点高校的人才,总感觉太夸张了点,当然影片是要表现出大家都熟知的学校,这一点也无可厚非。
一句深刻的话:
“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这是一种期盼,一种独白,一种胜利,是对一种新生体制的颂扬,感人肺腑。
总之,《高考1977》以朴实见长,以故事带动回忆,不失为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