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射性
认同的
概念研
究[李孟
潮]
2005年6月1日施琪嘉
【摘要】作者回顾研究了1950-1990年代精神分析中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发展。
【关键词】投射性认同精神分析概念研究
1序言
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式和精神病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实证研究范式有很大不同。
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1)精神分析研究的临
床现象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现存实证研究方法也许不适合这种系统结构;(2)精神分析学的基础学科进展缓慢,
从而使精神分析也仍然停留在经验和理论研究为主的水平上;(3)精神分析师大多为临床工作者,此领域缺乏强有力的
研究队伍;(4)精神分析的实证研究耗时长耗资巨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研究经费。
(Dahl , Kaec hele& Thomä, 1993;
Milton, Polmear & Fabricius,2005,施琪嘉、曾奇峰等译)
这几方面相互影响,故至今精神分析仍以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
其中概念研究是精神分析的一大传统基础研究范式。
而对目前国内精神分析的概念研究几乎是空白。
投射性认同是当代精神分析流传最广泛的理论概念之一,国际上对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有为数不多的一些,(Sandler,1986)但是普遍存在3方面方法学的问题:
(1)定位偏倚明显。
往往只总结自己学派内的观点。
(2)历时偏倚明显。
往往只研究到1980年代初期,对投射性认同的前概念史重视不足。
(3)结构偏倚明显。
缺乏统一的研究著录形式。
(4)语言偏倚明显。
往往只总结英语文献的研究。
本文作者参考医学领域的QUOROM的研究著录质量标准,就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做一初步尝试。
以帮助临床工作者统
一术语内涵,促进治疗判断、临床讨论和本土研究。
(M oher,C ook&Eas twood,1999)
2方法
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
包括P EP , OVID , P ro-Ques t,E BSCOhos t, O mini,CNKI等数据库和部分专业书籍。
用“projec tive identif ic ation ”,“identific ation +psyc hoanalysis”,“认同”,“投射性认同”分别进行作为主题词和摘要检索。
检索出文献经两位作者独立进行初选略读,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出重点参考文献。
纳入标准:
(1)文章摘要、小标题中出现meta-psyc hology, conc ept researc h;
(2)临床研究文章中有专门讨论概念发展历史;
(3)文章中在首次提到投射性认同时,专门提出投射性认同的定义;
(4)对投射性认同的概念提出有重要影响的作者的专著。
然后在筛选出的文献中进行重点阅读和讨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通过作者间口头和书面讨论解决。
3结果——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历史发展
3.1克莱因之前——概念提出前的基础
如克莱因所说,弗洛伊德有关群体认同的观点对她有很重要的影响。
其实弗洛伊德已经描述过群体中投射性认同的现象,不过他无法准确地提出这个概念。
(Freud,1921;Klein,1955)
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恋性认同也对克莱因有重大影响,克莱因自己也说投射性认同所形成的客体关系是一种“自恋性的客体关系。
”(Klein,1946)
弗洛伊德理论中,第三个对投射性认同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响的概念就是投射。
(Freud,1911,p. 66)
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安娜·弗洛伊德(A nna Freud)。
她提出的“利他性屈从( altruis tic s urrender)”,和后来所说的投射性认同有很大的重叠。
(A nna Freud,1936,p. 20)
对克莱因直接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她的导师费伦奇(Ferenczi),克莱因有关投射性认同的学说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建立在费伦奇的投射-内投的心理发育学说的基础上的。
(李孟潮,2004)
3.2克莱因学说——概念的提出
1929年,克莱因提出,为了逃避被死本能摧毁,婴儿的利比多强迫死本能指向外在客体。
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主要是内投、投射、内化、分裂)被调动起来处理死本能。
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婴儿的超我雏形。
(Klein,1929;Freud,1920)1935年,克莱因提出,从一开始,自我(the ego)就在对好客体和坏客体进行内投(introjec tion)。
通过对坏客体的内投,孩子们在自我中建立起内在迫害者。
随后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 re-externalize)。
此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 hizoid position)。
此外,孩子还渴望所爱的客体,对所爱客体的内投让孩子产生了对好客体被坏客体以及其毁灭冲动毁坏的担心和哀伤,称为抑郁态(the depressive position)。
(Klein, 1935)
1945年,她提出,投射和内投的互动“支撑着和现实双亲的关系,以及超我的发展。
”(Klein,1945, p. 409)
1946年,克莱因提出,在偏执-妄想期(paranoid-schizoid phas e),婴儿对母亲乳房的口欲-施虐冲动会逐渐扩展到母亲的身体。
此外,来自肛门和尿道的冲动也让婴儿想把有毒的物质排出,并让它们进入母亲。
随着排除有毒的物质,婴儿会把自体(s elf)的坏的部分分割开,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Klein,1946)
母亲这时候容纳了这些投射出的部分,克莱因说,母亲“不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且也感觉到是那个坏的自体。
”(Klein,1946, p. 8)
接着,克莱因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到了投射性认同这个词,她说,“很多针对自体的成分的仇恨现在指向了母亲。
这导致了一种特殊的认同形式,它建立起了一种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
我建议对这些过程使用术语…投射性认同‟”。
(Klein,1946, p.
8).
克莱因认为,母子间互动的认同过程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投射性认同,一个是内投性认同(I 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1952年,克莱因提到,投射和内投的互动能够加强孩子的自我及其整合性。
(Klein, 1952a).并强调孩子一开始内投了乳房,然后孩子对客体的印象受到了他自己在投射和内投作用下的幻想的歪曲。
(Klein,1952b, p. 63)
1955年,克莱因再一次讨论了投射性认同。
她说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是把自己投射到另外一个人那里,控制别人但是同时又没有失去自身的感觉。
如果被投射的部分没有被成功再内化的话,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会耗尽投射者的心理能量,让投射者筋疲力尽。
(Klein, 1955)
1957年,克莱因对好客体和病理性的理想化客体进行了区分——在好客体占优势的时候,自我的分裂能够得到整合,并认同客体,憎恨能够得到减轻,抑郁态能得到修通。
而病理性理想化客体的基础是病理性分裂,这种分裂不是把好客体和坏客体分开,而是分裂为理想化的客体和极坏的摧毁性客体。
(Kelin1957, p. 192)
1958年,克莱因进一步提出,上述过程中的对外的投射是由死本能支配的,而内投是由生本能决定的(Klein, 1958)。
1959年,克莱因开始扩展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外延。
她写道:“……内投和投射的双重过程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间的互动作出了贡献。
这种互动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持续存在。
内投和投射以同样的方式持续整个生命周期,而且在成熟的过程中被改进……”(Klein,1959, p. 250)。
到此为止,其实克莱因已经为后来者进一步拓展投射性认同的定义铺平了道路。
总结整个克莱因学说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虽然投射性认同这个词是她提出的,但是在她本人的学说中,更多的时候其实是使用投射和内投的交互作用来描述投射性认同所描述的现象。
投射性认同在她的学说中并不占据核心地位。
3.3克莱因之后——概念的发展和争论
比昂(Wilfred Bion)
1957年,比昂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病患者的病理性投射性认同中的攻击性成分。
(Bion, 1957)
1959年,他提出,通过投射性认同,分析师会感到受到了操纵,不得不在别人的幻想中扮演起一个角色。
但是,投射性认同除了是一种幻想外,还是一种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操纵,是一种人际交流模式。
投射性认同是个别治疗和集体交流中最重要的互动形式。
比昂认为,如果这些投射的成分能够在分析师这里停驻一阵子,它们就会以修正的形式被重新内投。
如果分析师不能够接受这些投射的感受,患者就会把这些感受强加到自己身上,这些感受的强度和暴力性都会提高。
(Bion, 1959a, 1959b)
1962年前后,比昂的术语体系发生了转变,他发明了一对新的术语,容纳者(the c ontainer)和被容纳者(the c ontained)。
他认为,婴儿会幻想着把毁灭性冲动投射入母亲中,而母亲接受了这种投射,容纳它,并且修正它,这样它的毁灭性就得到了中和,让孩子可以再次内投所投射的东西。
投射性认同代表了母子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内化影响到了孩子的认知。
此时,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射性认同变成了反复发生在两个人——容纳者和被容纳者——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
(Bion,1962)这个转变对临床的影响很大。
1977年,比昂着重研究了容纳者(c ontainer),也就是接受者的体验。
他把这种体验描述为“没有思考者的思维(a thought without a thinker)” 也就是说,作为投射性认同的接受者,会感到自己的很多想法不是来自自己的。
(Bion, 1977)
他的思想的另外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作为正常心理发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就是孩子感到父母能够让他进行投射性认同。
比昂把一种系统的观点带进了精神分析的术语体系,他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与其说是一种防御机制,不如说是对一个两人系统的无意识交流模式的描述。
罗森费尔德(H erbert Ros enfeld)
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是最早期的客体关系类型,精神分裂者从来没有完全走出这种最原始的客体关系,混淆了客体和自体,这种混淆不仅仅是有作为口欲期合并(oral incorporation)的内投性认同(introjec tive identification)的幻想的影响,也有投射性认同的影响。
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者把自体或自体的一部分“刺入”到客体中,作为投射性认同的结果,自体和客体之间出现了混淆。
(Ros enf eld,1952, 1954)
他提出:“……投射性认同和内投性认同通常同时发生。
上述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造成基本的混淆并且无法区分主体和客体。
无法区分现实和幻想,因而也无法区分真实客体和其符号表象(s ymbolic representation)” (Ros enfeld,1964, p. 333)。
罗森费尔德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抓住了主、客体混淆这个特点来描述投射性认同。
西格尔(H anna Segal)
1957年,西格尔(H anna Segal)提出,符号是从偏执-妄想态开始形成的,孩子此时对母亲身体的利比多和攻击性的灌
注制造出了焦虑和内疚,让他不得不把兴趣转移到环境中,并且赋予环境符号(象征)意义。
抑郁态时,通过符号的建立,孩子开始使用内在客体来代表丧失的客体,但是两者并不等同。
这是一般人的符号形成的过程。
然而,如果符号是通过投射性认同建立的话,符号就不仅仅是代表客体,而是被看作客体本身,从而否认了主体和客体的分离,西格尔称为“符号等式(s ymbolic equation)” (Segal, 1957)。
1964年,西格尔进一步澄清了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她写到:“在投射性认同中,自体的部分和内在客体被分裂开并且投射进入外在客体,接着变成了被投射部分所占有,控制和认同投射部分。
”
她认为投射性认同有多重的目的:避免分离,获得对坏客体的控制,投射自体的坏部分,或者保存自体的好部分等。
她同样认为投射性认同是非常早期的防御,在偏执妄想态时开始。
(Segal, 1964,p. 28)
西格尔对投射性认同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她明确了投射性认同这种机制的使用对言语的形成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如果她的假说得到确证的话,投射性认同对认知功、言语功能的损害以及如何处理这种认知缺损就是治疗师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一点的确影响到了临床技术的变更,特别是肯伯格的技术。
格林贝格(L. Grinberg)
格林贝格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投射性反认同”。
投射性反认同指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治疗师体验到自己完全就像患者的投射性认同所描绘的,他感觉到自己不能够让自己不成为患者无意识中想要让它成为的那个人。
也就是说,治疗师认同了患者投射出来的客体表象或自体表象。
(Grinberg 1962,1979)
马林和格罗特斯坦(M alin and Grots tein)
他们认为,投射性认同有三个基本成份:第一,投射,第二,把投射出去的自体和外在客体创造成一个融合体,第三,再内化( re-internalization)。
他们也认为,治疗便是通过投射性认同的过程,调整了患者的内在客体。
而解释的作用就在于让患者观察到他的投射是如何被分析师接收到的和反映的。
(M alin and Grotstein ,1966)
不难看出,其实他们的定义实际上是广泛流传的奥格登的定义的前体,而且他们用投射性认同作为主要的视角来观察治疗过程的提法也是现在很多分析师的取向。
奥格登(T. H. O gden)
奥格登认为,投射性认同发生在婴儿试图感知、组织、管理他的内在和外在体验并且与环境进行沟通的时候。
此时婴儿接受到大量的刺激,如果他有一个“恰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 (Winnicott, 1952), 就可学会组织自己的体验。
在此过程中,婴儿应用分裂(s plitting)把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分开,形成了早期的心理组织模型。
这种假设似乎在精神分析的历史中是被得到广泛承认的。
早在弗洛伊德本人论述分裂时,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Freud, 1920,Jac obs on, 1964,Kernberg, 1976)
但是接着上面的假设,奥格登等人提出,为了巩固、丰富这个最基本的早期心理组织,婴儿使用了投射性幻想和内投性幻想(introjec tive fantasies)两种方式。
而这两种方式又进一步促进分裂。
然后,婴儿开始使用投射性认同帮助婴儿把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分隔开,从而保证了自体的安全。
通过投射性认同,婴儿能够感受到他正在感受着,婴儿无法通过言语告诉母亲他的感受,但是通过投射性认同,他在母亲心里诱发了出和他一样的感受。
反复投射性认同让婴儿形成了一种原始的客体关系模式。
婴儿和一个仅仅是部分和自己分离的客体进行互动。
投射性认同形成的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客体关系。
所以投射性认同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它必然会引起心理结构的进一步改变。
奥格登认为,在讨论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投射性认同确实是涉及到两个人的,一个投射者(projec tor),一个接受者(rec ipient)。
这两个人投射性认同的互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O gden,1974,1976,1979,1982)
第一阶段——
投射者一开始感觉到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内在的,他会觉得自己内心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自己的自体摧毁,或者这些部分可能会伤害到他的自体,为了安全起见,他采用投射这种防御机制,把他内心的这些部分放到其他人那里。
第二阶段——
接受者会感觉到投射者传递过来的压力,产生相应的感觉,并会根据投射者的投射幻想采取相应的行动。
奥格登认为,没有投射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不可能完成,所以他把投射性认同的第一,第二阶段称为诱导期(induc tion phase)。
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接受者体验到自己有一部分变得像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但是接受者同时以一个和投射者不同的人的身份来体验、修正这些投射过来的情感和观念,(Langs, 1976;Bion, 1959a)。
也就是说,在接受者处理投射过来的感受的过程中,如果接受者处理这些感受的方式和投射者不同,就会有一些新的感受产生,这些新感受既包括了原来投射过来的情绪、想法、表象,也包括了接受者自身的感受,在治疗中,如果这些新产生的感受对自体和客体以及表象都不具有威胁性的话,就可以说治疗师对投射过来的感受得处理比较成功(Little, 1966)。
当然,这些新感受中有时候还包括了接受者(治疗师)自身的病理性成分。
而投射者又把这些修正了的东西再次内化。
奥格登认为,投射性认同的功能在于4个方面:
(1)作为一种防御,能够让人们远离自体的不想要的或者是有危险的部分。
同时通过幻想让自体的某些部分存活在另一个人那里。
(2)投射性认同是一种交流模式,投射者通过这种交流模式,让另外一个人体验到压力,体验到和投射者类似的情感,从而接受者能够理解投射者的内心情感。
(3)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原始的客体关系形式,一种客体联系的类型,其中投射者体验到接受投射者是一个独立的程度能够达到容纳自我的某些部分的客体,而这个投射的客体的未分化的程度有能够达到维持投射者的幻想发现,让投射者能够幻想着彼此能够分享投射出的情感。
(4)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心理改变的通路。
通过投射性认同一个人的情感能够被另外一个人体验到,然后,投射者认同接受者对投射出的情感的处理方式。
(O dgen,1974)
奥格登的概念是最全面,临床运用最广泛的概念,但是其对第三个阶段的描述及投射性认同和心理发育的关系的描述其实是不准确的。
迈斯讷(W. W. M eiss ner)
迈斯讷认为,应该废除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有七点理由:(M eiss ner,1980)
第一,投射性认同本来的含义是指幻想排除自体的某些部分,并把它们侵入到他人。
早期克莱因学派的学者们根本就没有提到投射性认同包含了现实的心理过程,也没有把这个过程和元心理学联系起来。
第二,投射性认同本来的含义是指一种精神病性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中包含了对自体某些部分的排除,包含了通过控制客体体验到丧失的自体部分,所以客体会变得和自体认同,这是通过内投的认同 (identific ation by introjec tion)。
这些过程至少有一部分意味着自我界限的丧失(loss of ego boundaries),自体凝聚力的丧失( loss of s elf-cohesion), 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object repres entations,)以及自体-客体分化的丧失。
第三,和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相关的内化过程更多是合并(inc orporation),而不是认同。
(M eissner, 1971, 1972) 第四,无论是在个人内心,或者是在家庭、组织的互动中,投射性认同的原始定义及其在人际关系范畴中的扩展都没有超出投射和内投的互动这个过程。
第五,在人们使用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的时候,一个常见的倾向是把它简化成一个认知过程,通常仅仅把投射性认同简单地用来指称某人自体的体验或感知及某人对客体的关系。
这种倾向没有看到我们是在说精神分析学中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对内在的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对认知、体验、表象产生影响。
(M eiss ner, 1973)
第六,在应用投射性认同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假设,这来源于克莱因学派的背景,这个假设关注本能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机体最早时期对这些本能冲突的处理。
第七,投射性认同概念的不准确造成了应用上的混乱,很多时候投射性认同是被作为一种比喻在使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比昂把投射性认同转换为容纳者/被容纳者(c ontainer/c ontained)的比喻,然后又把这个比喻扩展到所有可以用容纳/被容纳比喻的关系中。
综上所述,迈斯讷认为,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的概念混淆了幻想和过程,混淆了比喻和机制,从而无法对精神组织和功能
的形式和水平进行区分。
所以,这个术语基本上是可以放弃的。
至少应该严格限制这个术语的使用范围。
迈斯讷的确指出了投射性认同概念上的不足,但是仅仅因为概念不完美就放弃概念本身其实是因噎废食。
肯伯格(O tto Kernberg)
肯伯格提出投射性认同的定义是“主体把不能承受的内在精神体验投射到客体,和他所投射的东西保持共情,要试图控制住客体,以产生可以持续防御不可忍受的体验的效果,而且,潜意识中和客体保持现实的互动,导致客体能够体验到所投射到他那里的体验。
” (Kernberg,1987)
他认为投射性认同是边缘性人格组织的患者的原始性防御之一,正是这些患者强烈的投射性需要和普遍存在的自我的虚弱,让他们在投射攻击性的时候自我的边界变得模糊。
(Kernberg,1967,1975)
肯伯格认为,不能简单地说投射性认同就是精神病性的防御机制,以投射性认同为基础的客体关系就是精神病性的。
只有在客体关系中出现和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混淆,自我和他人之间缺乏区分的时候,才能用到“精神病性”这个词。
而投射性认同的基础不一定就是自体和客体的混淆,虽然投射性认同会让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降低,但是投射性认同的结果不见得就是会引起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失分化。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肯伯格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中,首先出现的是投射性认同,其自我(ego)结构基础是分裂(s plitting)或者说原始性分离(primitive dissoc iation),然后进化到投射,其自我结构的基础是压抑(repression)。
所以自我的核心防御是分裂还是压抑决定了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究竟是投射性认同为主,还是投射为主。
肯伯格对投射性认同的研究其实集中在对临床的处理上,对其概念的元心理学研究并没有超人之处。
格罗特斯坦(J. Grots tein)
Grotstein提出,“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心理机制,在其中,自体体验到把自身或自身的一部份的位置改变到客体里去的无意识的幻想,为了探查或防御的目的。
”
他提出了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是共情的一部分。
(Grotstein,1981)
他的研究在于注意到了投射性认同的正性作用和治疗作用,而且概念仍然泛善可陈。
汉弥尔顿(N. Gregory H amilton)
1986年,Hamilton 又提出一个新概念——正性投射性认同(P ositive P rojec tive I dentification)。
正性投射性认同是指把自体好的部分投射入另一个人,同时部分地体验到这些被投射的表象是自体的部分。
和正性投射性认同相联系的驱动力是力比多,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被用来分裂愤怒、嫉妒和其他情绪,但是H amilton主要强调的是力比多和整合。
他提出,文献中把投射性认同看作是把自体“坏”的部分投射出去的看法是不够充分的,投射性认同中也有“好”的品质。
他建议把投射性认同分为正性和负性两个成分。
这样的划分也能让我们更容易地注意到精神病患者虽然在客体关系中存在明显的敌意,但是仍然存在建立良好客体关系的能力。
H amilton说,实际上,好的部分能够被投射,用来消除攻击性行为引起的内疚和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正性投射性认同用来服务于攻击性驱力。
同样的,对坏的部分的投射可以用于服务于让攻击冲动最小化的目的,从而保护好客体。
”
(H amilton,1986)
汉弥尔顿的概念的提出,让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具有了辩证的特性。
也更加符合临床的观察。
波特(M ic hael S. P order)
1987年,Mic hael S. P order提出投射性认同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妥协形式,其主要部分是“和攻击者的认同”或者“变被动为主动”,其中有两层移情/反移情结构。
表层是常见的移情/反移情结构,即分析师作为强有力的父母,患者作为无助的孩子,更深一层的结构是,患者无意识地“与攻击者认同”,扮演了支配性的父母的角色,而分析师体验到了患者作为孩子体验到的情绪。
通常患者的这种防御模式也是其有心理障碍的父母使用的。
Porder说:“我把它(投射性认同)看作一种变被动为主动(turning passive into ac tive)的方式,并且是一种妥协形式(c ompromis e formation),是用来调整所有心理性欲发育期的父母和孩子之间过度的冲突的。
”(P order,1987) Porder的理论的一个特点是他认为投射性认同在心理发育分期上不见得就是生命最早期的冲突的产物。
这几乎和所有理论家的说法都不同。
他认为投射性认同中的冲突可以起源于心理发育分期的任何时期,如口欲期,肛欲期,青春期,俄狄浦斯期等等。
投射性认同的共同特点就是上述的双层移情/反移情结构,其核心是“与攻击者认同”,或“变被动为主动”。
但是,P order强调,投射性认同不仅仅是个防御机制,而是妥协形成的一种形式,这种妥协形成有多种功能,表达本能,满足超我,对抗移情等等。
正如Brenner提出的,妥协形成有用一种防御来对抗对移情的恐惧的功能。
(Brenner, 1982)
可以看出,他的投射性认同的定义中更多强调了其中适应和满足超我需求的一面。
他的这个定义其实比较符合防御的基本概念,即防御结构是一种妥协形式,这个概念一开始是Brenner提出,后来由A bend,Willick以及P order本人得到发展。
(Brenner ,1981;A bend,1981;Willick,1983;Abend, Porder, and Willic k, 1983)
他的概念无疑造成了投射性认同概念的新一轮的混乱,特别是在心理分期方面。
而其定义中把投射性认同中的认同和与攻击者认同混为一谈其实是偏移这个术语的本义的。
4讨论
结合临床讨论的经验,作者认为,符合中国临床工作者使用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件:
(1)投射性认同是发生在投射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无意识交流的基本形式之一,其本质是两人系统中循环发生的外化-内投过程;
(2)投射性认同根据功能划分为顺行性投射性认同和退行性投射性认同。
顺行性投射性认同是正常发育过程中不可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