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与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危机干预与处理流程

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危机干预的主要问题

是防止自杀。尽管自杀的比例在整个人群中相对较低,但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的负效应很大。因此,要认真

研究并积极干预。现结合我校几例干预事件,谈谈心理危机的干预与处理:

、自杀预防的困难及可能

预测自杀行为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自杀行为的原因非常复杂,常常连与自杀者接触极其密切的人都难以觉察其

细小的变化。而且自杀行为常常带有突发性,令周围的人措手不及。即使通过种种征兆发现了自杀的迹象,进行危机干

预也并非易事。直接对当事人说,会使当事人感到自己隐私被侵犯,反而增加危险性。

但是,自杀的预防又是可能的,自杀行为有一定规律可循,原因有四点:(1)想要自杀的人,当他面临生活中的危

机而产生消极态度和情绪,如羞耻、罪恶、自责等,到选择自杀行为之间要经过一段时间。(2)想自杀的人大多数有想死同时又

期待得到帮助的矛盾心态,因此会表现出种种自杀征兆。(3)想自杀的人在采取行动之前,当考虑到自己死会对亲人、朋友、老

师带来极大的痛苦和震惊时,会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4)自杀者一般都会经历使之震惊、困扰的诱发事件。

因此,只要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预防自杀行为的可能性是有的。

二、改变对自杀的模糊观念

社会上对自杀这种行为所持的态度和认识差别很大。其中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若不加以纠正,对自杀预防不利。

1、自杀无规律可寻自杀事件常常带有突发性,一旦发生,周围的人常感意外诧异。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曾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

他们在决定自杀前会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生种种信号。

2、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当有些人向他人透露自己会自杀,尤其当用语带有恐吓成分时,他人以为他不过是说说而已,真正想死的人是不会把自己

的打算告诉别人的。其实,研究表明,80%得自杀企图者在自杀前曾向他人谈论过自杀,这种人很可能会有自杀的举动,

必须高度重视。

3、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

很多人以为一般人不会有自杀念头。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30%~50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一次或多次自杀念头。对于性格健康,

家庭关系好的人,自杀意念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很少发展为真正的自杀行动;而性格或精神卫生状况存在问题的人在缺乏社会支持

时,自杀念头有可能转变为自杀的行为。

4、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

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自杀。但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0%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

者是正常人,他们只是有暂时性的情绪障碍。

5、自杀危机改善后就不会再有问题

有自杀企图的人经过危机干预状态改善后,情绪会好转。周围的人常常会误以为自杀危险性减低了,而放松防范措施。而

事实上,自杀危机改善后,至少在三个月内还有再度自杀的可能。尤其是抑郁病人在症状好转时最有危险性。

6、对有自杀危险的人不能提及自杀

很多人担心,对那些有情绪困扰的人,有自杀意念的人,主动谈及自杀会加强他们自杀的意欲。事实恰好相反。严重情绪困扰的人往

往愿意别人与他倾谈,听他述说自杀的感受。如果故意避开不谈,反而会因被困扰的情绪无从分解而加重情

绪问题。

7、学业问题是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不少人认为青少年正处在求学阶段。学业问题的困扰是导致青少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但学者们研究发现,50%以上青少

年自杀者的自杀原因涉及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是男女感情,然后是学校问题。

三、自杀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1、自杀者的性格特征日本松原达哉认为,从自杀者的性格看,多有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缺

乏兴趣爱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等特征。而这些性格特征常常与偏颇的父母教养态度、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

精品文库2、自杀者的心理状态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

幸、最痛苦。

因此绝望,想以死来解脱困境。

(1)矛盾心态。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者的幻想中得以

解决和满足。但死亡毕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方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认识。企图自杀者的直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绝对化是

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概括化”指以

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关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

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愿、自伤自毁。

(3)冲动行为。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波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

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

(4)关系失调。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

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和鼓励时,常常感到彷徨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孤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5) 死亡概念模糊。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人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因此对自杀的

后果没有充分估计。

四、自杀者的临床表现及自杀前兆自杀者的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经验,有以下表现者一般具有自杀的危险性,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具有明显外部精神因素的刺激者。如突然受打击、失恋等。

(1)

情绪低落、悲观抑郁者。

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者。

严重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缺乏温暖关怀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

曾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的方法。

过去曾有过自杀企图或行为者。

亲友中曾有人自杀过。

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者,应及时干预援助。

自杀前兆: 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

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据南京危机中心调查,61例自杀的大学生中,有22人曾明显地流露出各种消

极言行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常见的征兆有:

(1) 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 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日本长冈利贞认为自杀前会有种种信号。可以从言语、身体、行为三方面观察。

(1) 言语。有自杀意念的人会间接地,委婉地说出来,或者谨慎的暗示周围。如“想逃学”、“想出走”、“活着没有意思”。

(2) 身体。有自杀意念的人会有一些身体症状反映,比如感到疲劳、体重减轻、食欲不好、头晕等。这往往是抑郁情

绪所致,不能简单的认为是身体有病,应引起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