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声甘州》优秀实用课件(完整)解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高中语文课件:-语文版必修三《八声甘州》课件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 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 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 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来年踪迹,何事苦淹 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苒 苒 物 华 休
是 处 红 衰 翠 减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归 思 难 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望 故 乡 渺 邈
不 忍 登 高 临 远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误 几 回 天 际 识 归 舟
想 佳 人 妆 楼
顒 望
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二﹑ 《八声甘州》分析
❖ 词的上片:描绘登高所见的秋景,用层层铺叙的手法 写出了秋天的旷远﹑阴冷﹑凄寒和寂寥。
三、词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 抒情的曲折、细腻、深婉
❖思考:
王国维说过:“昔人论 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见 《人间词话》)请谈谈《八声 甘州》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 发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先写雨景 再写雨后: 眼下(“当楼”)
近景(“是处”) 远景(“东流”) 景中融进了词人的愁思, 增添了词人的愁思。
❖ 词的下片:写游子思归。先写 自己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归思”),然后推想家乡 的佳人切盼自己的回归(“误 几回,天际识归舟”),最后 写对佳人的抚慰(“争知我”)
由现实—想象—现实,反映了 词人起伏翻腾的思绪。
八声甘州
柳永
一﹑作者简介
❖ 柳永(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年青时常出入歌楼酒馆,为歌伎乐 工填词写曲,因此为士大夫们所不耻。柳永是北 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 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词多反映都 市繁荣景象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善写“羈旅行 役”的离愁别恨。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 通俗的语言传情状物,雅俗共赏。著 有《乐章集》。
《八声甘州》ppt课件
乐章集凡一百五十 馀曲 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 田蹊径 柳氏家 法 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
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 之大 其词对后 世词家及金元戏曲 明清小说有
重大影响
柳词内容有三类:
1 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 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 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 们的深切同情的;如 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 恨的;如 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 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 迷 仙引
3 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 八声甘 州 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八声 甘州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 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 铃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 夜半乐和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八 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 词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受 怀人——想佳人
二 可以看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分析上片: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时间 天气 作者所见所感入手
时间——暮秋 傍晚暮雨 清秋残照 天气——雨 风潇潇 霜风凄惨 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红衰翠减
物华已休 江水东流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赏;认为此 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为什么
八声甘州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在扩大词境 发 展慢词 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 之大 其词对后 世词家及金元戏曲 明清小说有
重大影响
柳词内容有三类:
1 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 望海潮最为有名 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 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 描写男女情爱 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 们的深切同情的;如 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 恨的;如 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 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 迷 仙引
3 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 雨霖铃 八声甘 州 夜半乐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八声 甘州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 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 铃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 夜半乐和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 八 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 词
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受 怀人——想佳人
二 可以看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愁
分析上片:
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时间 天气 作者所见所感入手
时间——暮秋 傍晚暮雨 清秋残照 天气——雨 风潇潇 霜风凄惨 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红衰翠减
物华已休 江水东流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赏;认为此 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为什么
八声甘州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是北宋专力写词的第一人 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在扩大词境 发 展慢词 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杰出贡献
八声甘州 柳永 ppt课件
“渐”字转折,领起以下12字,景色由江天暮 雨转为霜风凄凄、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的雨 后寒秋图,境界寥廓高远。
“是处”再一转折,景象由远及近,由高及低, 写近处万物凋零之景,景象细化。
“惟有”两句视角又转,景象由近及远,目极 之处长江苍茫,寓情于PPT课件景,羁旅情怀隐然言18
品读探究
作用:
领字起到了转折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PPT课件
8
问题探究
1、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是怎样描写的?
2、赏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3、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怎样抒发的?
4、全词词眼是哪个?结合作品说一说理解。
5、本词用语精炼,请找一处你认为表现力强 的字词进行鉴赏。
6、柳永善于在许多转折的地方安排一些强有
力的领字,用来承上启下。请你圈出本词的
④借意象抒情。词人借“登高临远”“倚阑 干”的动作意象,抒发PPT课了件 词人的愁思。 14
问题探究
4、全词词眼是哪个?结合作品说一说理解。
词眼是“愁”。全词都是围绕一“愁” 字进行铺叙。
上片是登高远望之景,深秋萧瑟凄冷,
境界高远雄浑,为愁情蓄势。江水无语,又
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
PPT课件
5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 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 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 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 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 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 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 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PPT课件
领字,说一说它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
的作用。
PPT课件
9
“是处”再一转折,景象由远及近,由高及低, 写近处万物凋零之景,景象细化。
“惟有”两句视角又转,景象由近及远,目极 之处长江苍茫,寓情于PPT课件景,羁旅情怀隐然言18
品读探究
作用:
领字起到了转折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PPT课件
8
问题探究
1、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是怎样描写的?
2、赏析“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3、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怎样抒发的?
4、全词词眼是哪个?结合作品说一说理解。
5、本词用语精炼,请找一处你认为表现力强 的字词进行鉴赏。
6、柳永善于在许多转折的地方安排一些强有
力的领字,用来承上启下。请你圈出本词的
④借意象抒情。词人借“登高临远”“倚阑 干”的动作意象,抒发PPT课了件 词人的愁思。 14
问题探究
4、全词词眼是哪个?结合作品说一说理解。
词眼是“愁”。全词都是围绕一“愁” 字进行铺叙。
上片是登高远望之景,深秋萧瑟凄冷,
境界高远雄浑,为愁情蓄势。江水无语,又
可谓言外有意,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
PPT课件
5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 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 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 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 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 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 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 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PPT课件
领字,说一说它们在结构全词、表达情感上
的作用。
PPT课件
9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PPT
诗人趣事
诗人的那些不被知晓却很有趣的传闻和故事。
奉旨填词
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 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 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 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 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 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 填词柳三变”。
眠花宿柳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处 境。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词则靠词 人填写。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 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 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 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 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歌伎是柳永 词的演唱者和主要歌咏对象,存世柳词中涉及歌伎情感方面的约150首,歌伎 激发了柳永的创作热情,满足了他的情感追求,促成了他的创作风格,也奠定 了他的文学地位。
写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有求仕用世之志。适逢北宋安定统一,首都歌楼妓 馆林林总总被流行歌曲吸引,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 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 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这首词大约作于柳永游宦江浙之时。
诗词赏析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诗句的内容既包括表层内容, 又包括深层的含义。联系意象和意理解感悟诗歌的内容,从 而理解诗歌的诗意美。
《八声甘州》公开课课件
离别之情
通过对离别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 和无奈。
思念之情
通过对思念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 思念和牵挂。
孤独之情
通过对孤独之情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 无助。
词与音乐的结合
节奏感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 强烈的节奏感,更加易于传唱和
记忆。
和声
通过与音乐的结合,使词句具有丰 富的和声效果,增强了词句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03 《八声甘州》的艺术特色
词句的修辞手法
01
02
03
比喻
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抽象 的情感或事物具象化,使 词句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 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 感和动作,使词句更具有 感染力。
借代
通过借代的手法,用具体 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 使词句更具有象征意义。
词中的情感表达
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 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宋朝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词人陈允平简介
01
陈允平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与辛弃疾、李清照等并称南宋词 坛的杰出代表。
02
陈允平的词作以抒情为主,表达 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浓郁的故国 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 美价值。
词的韵律与结构
总结词
遵循严格的韵律规则和结构格式
详细描述
在“八声甘州”这个词牌中,词的韵律和结构都有严格的规定。韵脚必须符合特 定的声韵,平仄交错,形成和谐的音乐美感。同时,词的结构也有一定的格式要 求,包括上下阕、段落等。
《八声甘州》的意境与意象总结词Leabharlann 表达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4《词三首(一)——八声甘州》优秀课件(共32张PPT)
•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七,人称“柳七” 。晚年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是北 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对词的发展做出巨大的 贡献:
• 1、形式上,发展了长调(慢词)。 • 2、内容上,扩大了题材:(1)歌伎生活;(2)羁
旅愁思;(3)都市美景。 • 3、表现手法:铺叙手法,语言浅近,吸收市井口
2021/1/20
作业
• 尝试把本词改写为一篇散文,注意领悟意境 之美。
2021/1/20
除夜作 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2021/1/2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2021/1/20
有人说“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化用 前人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佳人望归图
•
红(衰)翠(减) 物华
•
江水(无语)
• 这些意象的组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 凄凉萧瑟
• (意境)
2021/1/20
请闭上眼睛构想上片的“秋江雨景图”,尝试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注意写景的层次)
• 层层铺叙 • 加倍渲染 • 景中含情
2021/1/20
赏析下片
•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心生,那 么词人在上片的写景是想要抒发一种怎样的 情感呢?
2021/1/20
词的派别
• 词基本分为: • 豪放派、婉约派 •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等
2021/1/20
2021/1/20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后用 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 八声,属慢词。
• 1、形式上,发展了长调(慢词)。 • 2、内容上,扩大了题材:(1)歌伎生活;(2)羁
旅愁思;(3)都市美景。 • 3、表现手法:铺叙手法,语言浅近,吸收市井口
2021/1/20
作业
• 尝试把本词改写为一篇散文,注意领悟意境 之美。
2021/1/20
除夜作 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 • 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 • 霜鬓明朝又一年。
2021/1/2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2021/1/20
有人说“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化用 前人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佳人望归图
•
红(衰)翠(减) 物华
•
江水(无语)
• 这些意象的组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 凄凉萧瑟
• (意境)
2021/1/20
请闭上眼睛构想上片的“秋江雨景图”,尝试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注意写景的层次)
• 层层铺叙 • 加倍渲染 • 景中含情
2021/1/20
赏析下片
•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心生,那 么词人在上片的写景是想要抒发一种怎样的 情感呢?
2021/1/20
词的派别
• 词基本分为: • 豪放派、婉约派 •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 •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等
2021/1/20
2021/1/20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后用 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成,所以叫 八声,属慢词。
《八声甘州》课件
课件布局
封面:标题、 目录:列出
作者、日期 所有章节和
等信息
子章节
正文:详细 讲解八声甘 州的内容
总结:总结 八声甘州的 特点和意义
参考资料: 列出参考资 料和引用来 源
结束语:感 谢观看和指 导
课件交互
课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讨论、投票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反馈机制:设置作业、测试等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课件更新:定期更新课件内容,保持课件的新鲜度和实用性
课件互动性强, 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课件更新及时, 能够紧跟学科发 展前沿
改进方向
课件内容:增加 互动环节,提高 学生参与度
课件设计:优化 界面布局,提高 视觉效果
课件功能:增加 辅助工具,如笔 记、书签等
课件反馈:设置 反馈渠道,收集 学生意见和建议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教育机构:用于 培训课程,提高 培训效果
使用场景
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 自学辅导:学生通过课件进行自学和复习 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使用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 企业培训:企业内部进行员工培训,使用课件进行讲解和演示
使用方法
打开课件,点击“开始”按钮 浏览课件内容,了解八声甘州的相关知识 观看视频讲解,加深对八声甘州的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保存课件,方便日后复习
制作技巧
课件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课件设计要美观大方,色彩搭配和谐 课件制作要注重互动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件制作要注重实用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06
课件使用
THEME TEMPLATE
使用对象
柳永《八声甘州》课件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
抒发人生迟暮之悲
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同类作品比较与鉴赏
章节副标题
06
柳永其他作品比较
《雨霖铃》:描写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蝶恋花》:以蝴蝶为引子,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望海潮》:描写杭州美景,展现出浓郁的江南风情
《八声甘州》:以秋景为背景,抒发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
对比分析:从主题、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了解柳永的创作风格与特点
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环节
章节副标题
07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课堂互动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思想感情与主题解读
章节副标题
05
柳永的情感世界
孤独与失意:柳永的词中常常流露出孤独和失意的情感,如《八声甘州》中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对爱情的执着:柳永的词中常常表达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如《八声甘州》中的“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八声甘州》的主题思想
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八声甘州》的格律结构
添加标题
词牌名:《八声甘州》
添加标题
格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添加标题
句式:四四、四四、七四、四四、五四。
添加标题
定格:上片首两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下片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第二句为四字句;中三句为平起仄韵之七言句。
八声甘州柳永 ppt课件
开阔博大。 阔江天景色,境界雄浑高远,好似全宇宙
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渐霜风凄惨” ,有的版本作“渐霜
风凄紧”,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PPT课件
12
“紧”比“惨”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 把悲慨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 不同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 把深剧的感情,融在所写的景物里。“惨” 字是写感情的字词,而且太重,用在这里 情调不调合。“紧”是写风,指强劲的风, 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 雨雨风风的交相侵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PPT课件
11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渐霜 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却大加赞 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唐三人句高词处不”仅:点把出山了水季自节然、和环自境、时 间和己地的点感,情而结且合展在现一了起骤且雨表冲现洗得后苍茫浩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 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 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任作白衣PPT课卿件 相,风前月下填词。4 ”
八声甘州
柳永
《甘州》曲本身也是一个大曲,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
段改制的。因这个词调上下阕用了八个
“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
“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
“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既写自身,
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情深意长。
PPT课件
15
用散文化的笔法改写词的 上片或下片。
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渐霜风凄惨” ,有的版本作“渐霜
风凄紧”,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PPT课件
12
“紧”比“惨”字好。因为柳永在这里是 把悲慨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情。 不同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 把深剧的感情,融在所写的景物里。“惨” 字是写感情的字词,而且太重,用在这里 情调不调合。“紧”是写风,指强劲的风, 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 雨雨风风的交相侵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PPT课件
11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渐霜 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却大加赞 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唐三人句高词处不”仅:点把出山了水季自节然、和环自境、时 间和己地的点感,情而结且合展在现一了起骤且雨表冲现洗得后苍茫浩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 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 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宋仁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任作白衣PPT课卿件 相,风前月下填词。4 ”
八声甘州
柳永
《甘州》曲本身也是一个大曲,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
段改制的。因这个词调上下阕用了八个
“不忍”一句承上启下拓开词意,
“望”字兴起思乡怀人之情,
“叹”字转回到自身萍踪浪迹的处境。
“想”字引出对方倚楼怅望的形象,既写自身,
又用来对照双方相思之情,显得情深意长。
PPT课件
15
用散文化的笔法改写词的 上片或下片。
《八声甘州》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0
词白 人衣
卿 相 , 才 子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人。 柳生活在北宋仁宗时期,早年曾热中功名,但仕途 坎坷,屡试不第,于是失意无聊,常浪游于汴京、 苏杭等地,出入歌楼妓馆,与歌妓交往颇多,曾四 处飘流泊,饱尝羁旅滋味。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柳永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多反映都市繁荣景 象和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及青楼歌妓生活,特别善于 表达羁旅行役之苦,扩大了词的题材,他还大量制 作慢词,以慢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他以铺叙见长,善于用
32
所谓词的领字,就是指在词句的开头有一个或 两个、三个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 句子的字。这样的字就是领字,在句中起着领 起下文主句的作用,极为重要。如本词中的 “对”“渐”“是处”“惟有”等。
精选版课件ppt
33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 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 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 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 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 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 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精选版课件ppt
24
题解
《八声甘州》又名《甘州》唐坊大曲名, 后用为词调。全词共有八小段音乐组 成,所以叫八声,属慢词。
精选版课件ppt
25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我面对着从天空洒落到江上的潇潇暮雨,一番
《八声甘州》PPT课件(共16张PPT)
(这时让我们感到整个江天、关河、冷雨、霜风都集 于“当楼”,从而感受到诗人难以形容的羁旅愁思)
2.自由朗读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意境?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 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 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 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 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 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 空添几许伤感。 (残秋雨景图)营造了一 种萧瑟、清冷的意境。
布置作业: • 1. 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
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 符。 • 2.背诵全诗
•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2.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 霜风凄冷:使游子觉得寒风渐冷渐急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见之景一片凄凉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 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 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 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 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 值得珍惜啊! (佳人望归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旨
•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 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 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 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 想情绪。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及“从对 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 归之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掌握鉴 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2.自由朗读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说说这些意象组合成怎样意境?
一阵骤雨过后,秋色更加凄冷,傍晚的 江边,寒风渐起,远处山河苍茫辽阔,一 抹夕阳依傍在天际,近处霜叶飘零,落英 遍地,满眼残破景象。江风习习,吹起词 人衣襟,偶有江鸟传来两声鸣叫,越发让 人感到几分沉寂,只有秋江秋水逝者无声, 空添几许伤感。 (残秋雨景图)营造了一 种萧瑟、清冷的意境。
布置作业: • 1. 将这首词改为二三百字的散
文,要求意境、情感与原词相 符。 • 2.背诵全诗
• 艺术手法:情景交融,层层铺垫,衬托。
上片:——状写登高所见之景(层层铺叙)
1.开头两句,以“对”字领起,总写暮秋傍晚雨景。 “对”字,写出登临纵目、望尽天涯的境界 “洗”字,描摹出秋天雨后天空清朗的状态
2.接三句以“渐”字领起,具体写雨后暮景。 霜风凄冷:使游子觉得寒风渐冷渐急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所见之景一片凄凉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佳人行为的画面。
常待闺阁的佳人急切盼望丈夫返回家园,梳洗 打扮,登楼望望,总以为那出现在地平线上的 就是丈夫的归船,等到近头,方才知道误认了。 如此再三再四,仍站楼头凝神观望,这是何等 的深情啊!对一个在外漂泊之人来说又是多么 值得珍惜啊! (佳人望归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旨
•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 表现了因事业无成而生的内心矛盾 与苦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 代中下层士子典型的生活遭遇和思 想情绪。
1.体会词中意象的抒情作用及“从对 方着笔”的抒情方法;
2.感受词人登楼临远所抒发的羁旅思 归之情;
3.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掌握鉴 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 词人倾吐了萍踪飘泊的坎坷经历,表现了因事业 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矛盾苦闷,及思乡之情。
2、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
“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 上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景, 下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想。
愁 3、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
品读探究上阕 上片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都用了哪些手法? 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请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
高峰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
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 “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 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 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 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 的文学体裁。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简介柳永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 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 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 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 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 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 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 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 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 著名的《鹤冲天》: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 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 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 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 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 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真的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 填词柳三变” ,从此无所顾忌的纵游 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俚 语俗词的创作。
词俚语。
深婉含蓄。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 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闲愁。
八声甘州
初读理解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物华已休、江水东流
自由朗读上片,说说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 景图。“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 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 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冷落、夕阳残照展现骤雨冲 洗后苍茫浩阔、清寂寒凉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 峻肃的悲秋气韵。“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 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 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 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 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二、词的派别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 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 种为花间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 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 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 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 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 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 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 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 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三、词的发展流程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 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但 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 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 “小气”。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 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 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 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当时的词被认为是 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
他是北宋婉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是第一个 专业写词的作家。
他对词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1、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
到了百多字的长调(慢词),打破了小令一统
天下的格局。
2、内容上,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
(1)歌伎生活;(2)羁旅愁思;
(3)都市美景
3、表现手法:白描、铺叙;语言浅近,不避俗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 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 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 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 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 来红颜一笑 ”
牢 骚 一 曲 《 鹤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 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 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 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 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 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 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 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八声甘州》优秀实用课件 (完整)解析
清末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 的著作《宋元戏曲史序》中有这 么一句评论:“凡一代有一代之 文学:楚之辞 ,汉之 赋,六代 之 骈语 ,唐之 诗 ,宋之 词 , 元之 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宋词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古代诗歌包括:诗、词、 曲。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 余”“曲子词”“乐府”等。
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意象)?
各有何特点? 描绘登高所见的秋 出远 了雄 秋浑 天, 的用壮层阔层、铺悲叙凉的。
霜风—凄惨 情关景河交—融冷。落 (日)照—残
红翠—衰减 物华—休 长江水—无语
上片:残秋雨景图 凄清
时间—— 暮秋、傍晚(“暮雨”、“清秋残照” 天气—— 雨、风(潇潇、霜风凄惨) 所感—— 霜风凄惨 所见——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减、
词产生于隋唐而盛于宋代,它以特 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 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 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 体裁。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2、找出贯串全词的句子。
“登高临远”这是全篇的背景。 上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景, 下片写的是登高临远之想。
愁 3、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
品读探究上阕 上片都描绘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都用了哪些手法? 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请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
高峰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
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 “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 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 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 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 的文学体裁。
白 衣 卿 相 , 才 子 词 人
简介柳永
柳永 (约980--约1053年),原 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 大约在公元1 0 1 7 年,宋真宗天禧 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 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 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 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 了5 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 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 著名的《鹤冲天》: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 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 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 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 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 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 柳永真的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 填词柳三变” ,从此无所顾忌的纵游 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俚 语俗词的创作。
词俚语。
深婉含蓄。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 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闲愁。
八声甘州
初读理解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物华已休、江水东流
自由朗读上片,说说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 景图。“潇潇”状其雨势之狂猛;“洒江天”状暮雨 铺天漫地之浩大,洗出一派清爽秋景。“霜风凄紧” 以下写雨后景象:以关河冷落、夕阳残照展现骤雨冲 洗后苍茫浩阔、清寂寒凉的江天境象,内蕴了萧瑟、 峻肃的悲秋气韵。“是处”二句写“红衰翠减”的近 景细节,词人情思转入深致低回,以“物华休”隐喻 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视野转远,景中见情, 暗示词人内心惆怅、悲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为 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下片抒情。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 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二、词的派别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 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还有一 种为花间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秦观、晏殊、晏几道、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 岳飞、陈亮、陆游、欧阳修等。
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 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 地充实和提高。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 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 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 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 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 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表 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花间派的代表人物:温庭筠等。
三、词的发展流程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 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但 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 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 “小气”。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 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 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 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当时的词被认为是 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
他是北宋婉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是第一个 专业写词的作家。
他对词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1、形式上,他把过去只有几十个字的短令发展
到了百多字的长调(慢词),打破了小令一统
天下的格局。
2、内容上,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会。
(1)歌伎生活;(2)羁旅愁思;
(3)都市美景
3、表现手法:白描、铺叙;语言浅近,不避俗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 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 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 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 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一世英名 我不要, 只求换 来红颜一笑 ”
牢 骚 一 曲 《 鹤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 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 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 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 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 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 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 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
《八声甘州》优秀实用课件 (完整)解析
清末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 的著作《宋元戏曲史序》中有这 么一句评论:“凡一代有一代之 文学:楚之辞 ,汉之 赋,六代 之 骈语 ,唐之 诗 ,宋之 词 , 元之 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宋词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古代诗歌包括:诗、词、 曲。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 余”“曲子词”“乐府”等。
上片描绘了哪些景物(意象)?
各有何特点? 描绘登高所见的秋 出远 了雄 秋浑 天, 的用壮层阔层、铺悲叙凉的。
霜风—凄惨 情关景河交—融冷。落 (日)照—残
红翠—衰减 物华—休 长江水—无语
上片:残秋雨景图 凄清
时间—— 暮秋、傍晚(“暮雨”、“清秋残照” 天气—— 雨、风(潇潇、霜风凄惨) 所感—— 霜风凄惨 所见——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减、
词产生于隋唐而盛于宋代,它以特 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 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 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 体裁。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