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特展(一期20151031–20160417二期20160507–20161011 )
艺日志 互动
![艺日志 互动](https://img.taocdn.com/s3/m/1e0e1dc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77.png)
日常观:一种生活实践
——第五届上海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
上海
SHANGHAI
2012年12月22日-2013年1月13日 上海-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
本次展览将从艺术界、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本体的角度 关注和讨论当代青年创作中的日常观的实践方式,以及“日常” 在青年艺术创作和作品中的各种表述和呈现。“日常”有它的 多重逻辑和表达,在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对日常观有 几种不同的视觉介入角度,对生活经验的“借用”和“修辞” 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倾向 :一种是将日常物作为一种元素思考,表现为对生活空 间和物的经验和迷恋,进行艺术创作 ;二是对生活世界和日常经验的反思和认识, 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力量 ;还有一种情况是作品气质上对日常视觉的 内在书写。这个展览试图讨论这样的问题,除了艺术家挪用日常生活元素之外, 艺术与生活如何彼此影响,日常生活形态艺术又如何与日常生活区别?对生活实 践的私人化体验,以及日常的多重可能性汇总起来,会不会有一种共性的日常观?
瓷都风华
——江西省博物馆藏景德镇古代瓷器精品展
苏州
SUZHOU
2012年9月28日—2013年1月7日 苏州-苏州博物馆
/
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五代兴起,宋代勃发,尤其至元代, 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后,遂逐步成为古代中国的制瓷中心。 明、清两代制瓷业致臻高潮。本次展览中,专家从江西省博 物馆丰富的藏瓷中,遴选了一百件(套)景德镇古代瓷器, 涵盖了五代至民国景德镇陶瓷之精髓:宋代“佳者莹缜如玉” 的青白瓷 ;元代凝重浑厚的青花瓷,厚重失透的卵白釉瓷 ; 明代浓艳鲜亮的颜色釉瓷,工致淡雅的斗彩瓷 ;清代粉润秀 逸的粉彩瓷,古朴典雅的五彩瓷,丰富多变的窑变结晶釉瓷, 民国文人瓷画等都在此次展览中呈现。
弗利尔美术馆 为何拥有全美最多中国古画
![弗利尔美术馆 为何拥有全美最多中国古画](https://img.taocdn.com/s3/m/f16c023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2.png)
COVER STORY弗利尔美术馆为何拥有全美最多中国古画?文I 李崇寒1917年11月15日,一场以中国 为名的古代绘画、玉器、造像展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办,展品来自底特律大亨査尔斯•朗•弗利 尔(Charles Lang Freer, 1854—1919 ),包含唐以前佛像、商周古玉、宋元绘画,件件堪称精品,画者不乏顾恺 之、阎立本、王维、周昉、周文矩、张 萱、韩滉、李公麟、赵孟頫等宗师级人62|国家人文历史・大洋彼岸的屮国美・金/弗利尔美术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史密森学会总部大楼西侧,1923年向公众开放,由底特律大亨查尔斯•朗•弗利尔捐建,为史密森学会旗下首家艺术类博物馆。
弗利尔厌恶浮华的大理石虚饰,美术馆建筑低矮,由白色大理石和石灰石建造,馆藏中国古画1200多件,数量居全美之首物。
一位朋友向弗利尔汇报展厅中实况:上午和下午四个多小时内,只有不到二十位观众,所有人只是匆匆走过。
中国艺术的热潮正席卷美国博物馆界,美国民众却不买账。
两年前,建馆45年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立远东部,1916年,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不约而同推出东方艺术展,轮到弗利尔拿出毕生所藏,展厅却意外清冷,观者寥寥。
不同于朋友的愤愤不平,弗利尔表现得很平静,他相信一定会有观众从中国艺术中获得启发。
他所能做的,是继续扩大亚洲尤其是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为正在出资建造的弗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of Art)充实库存。
他发现过去数月中,很多中国收藏家因局势动荡都在出手他们的珍藏,这反倒刺激了美国艺术界,源源不断的清宫藏品、私人收藏及考古发掘品流入国际市场,部分抵达弗利尔底特律的家中,它们的最终归宿不在底特律,而是首都华盛顿一弗利尔设想中“未来国家艺术博物馆”所在地,他希望在那里“现代的作品与古代伟大文明某一时期的杰作达到统一,在神韵和形式上和谐共鸣”,以启迪美国人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纽约大都会书画特展上新!1000年珍品集结,诉说中国画中的隐逸与交游
![纽约大都会书画特展上新!1000年珍品集结,诉说中国画中的隐逸与交游](https://img.taocdn.com/s3/m/43acbaf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5.png)
纽约大都会书画特展上新!1000年珍品集结,诉说中国画中的隐逸与交游「幽居有伴」中国画中的隐逸与交游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隔离、独处、居家、线上对话……两年疫情,无形中在很多方面改变了当代人类的生活方式。
还记得展玩去年介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那场跨越一年的中国书画大展吗?主题很妙——“幽居有伴:中国画中的隐逸与交游”。
第一期展览开幕的第一天,大都会抛出了一个问题:“自我隔离一年?若是一辈子呢。
”一期的展览中,那件清石涛的《寻仙山水图册》中,或许就暗藏答案。
这位“清初四僧”之一云游了一生,最终在五十五岁那年,决定弃僧还俗成为职业画家,售画为生。
那年,他离京南下,最终停留在扬州,建立“大涤子草堂”,一边卖画,一边潜心研究绘画理论。
在这件定居不久后创作的画册中,他揉入了自己漂泊的一生。
那是1696年,距今三百二十五年。
清石涛寻仙山水图册局部如大都会在展览中所叙述的,尽管人们在这两年经历了实体的隔离,但又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他人保持联系,这个以中国传统文人的退隐和交会为题的展览,将引领大家深思现今的人际分合。
就在1月底,大都会博物馆更换了展品,开启了此次展览第二期,将持续至2022年8月14日。
· 关注「展玩视频号」第一时间获取更新·* 视频中部分作品为第一期展品此次特展共呈现自11世纪至21世纪1000年间的120余件书画器物珍品,探索中国文人如何用艺术表达自我的内心世界。
“隐逸”还是“交游”?展览试着探讨这个抉择,反映人们寻求避世或与他人沟通的原因和方式。
在这两大主题下,展览又分为八个主题陈列。
·林泉· 归隐· 渔樵· 名士· 距离· 庭园· 诗赋· 雅集在第二阶段的展期中,你将看到元代倪瓒早年的《秋林野兴图》、十六世纪画坛领袖文徵明为退隐友人的梦想所绘的经典之作《楼居图》;也有倪瓒同乡、明初画家王绂的《江山渔乐图》卷;明末清初“金陵八家”之首龚贤的两件精品书画册页;以及晚明书家王铎表现奇诡书风的《日暮孤亭诗》大轴等。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宋代绘画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宋代绘画](https://img.taocdn.com/s3/m/f0507ef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9.png)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宋代绘画宋李成(传)寒林骑驴图161.9cm×100.3cm宋李成(传)寒林骑驴图(局部)此图又名《寒林行旅图》,旧传为李成所作。
从作品的主要特征来看,这是一件重要的体现五代“江南画”特征的早期山水画。
整幅绘画的背景全部用淡墨渲染,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雪竹图》等作品类似,这是“江南画”的一个特征。
画面上出现“雪竹”题材,不是北方李成画派的绘画元素,而是南方的绘画元素。
同时,作为这件绘画中最精彩的“树木”的描绘,与现在已知的李成画派的任何作品都不一致。
因此,此画不应看作是李成画派的作品,而可能是受到五代南唐“江南画”影响的南方山水画。
此画近代曾为张大千所藏,上下隔水有张大千分别题签“大风堂供养天下第一李成画”和题跋,跋云:“米元章《画史》云,宝月大师收李成四幅,路上一才子骑马,一童随,清秀如摩诘画《浩然骑驴图》。
此云画马,一时误书耳。
”又云“松叶劲挺,枝叶郁然有阴,荆棘小木无一冗笔,不作龙蛇鬼神之状,即山此图是也。
”《中国绘画总合图録》、《海外遗珍绘画》有着录或影印。
宋徽宗赵佶竹禽图绢本设色33.8cm×55.5cm宋徽宗赵佶竹禽图(局部)画面上有“天下一人”签押,钤“御书”印。
这件作品的一些细节与赵佶亲笔画《柳鸦芦雁图》(上海博物馆藏)中的柳鸦部分非常接近,再加上落款是赵佶真迹,因此,可以认为这件作品是可信的赵佶亲笔绘画。
《竹禽冈》更加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此作的绘画技法与历史上对于徐熙“落墨法”的记载吻合。
《竹禽图》中,“竹干”显示的状况,正是李廌《德隅堂画品》说的“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间栉比,略以青緑点扫,而具萧然有拂云之气”;其绘画方法,正是《宣和画谱》说的“落墨以写其叶蕊萼,然后傅色”;其艺术效果,正是《图画见闻志》说的“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颜色没有掩去墨色,墨色没有破坏颜色。
这件作品显示了米芾《画史》所云“徐熙画不可摹”的原。
清龚贤水墨山水册(十六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龚贤水墨山水册(十六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https://img.taocdn.com/s3/m/ad2fe64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c.png)
清龚贤水墨山水册(十六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本文转载自网易潮河边人的同名日志
清龚贤水墨山水册(十六开) 纸本水墨27.3×41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
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与清初著名诗书画家吕潜并称“天下二半”(龚贤,字半千;吕潜,号半隐)。
工诗文,善行草,源自米芾,又不拘古法,自成一体。
著有《香草堂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收藏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d669782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d.png)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图二、清釉上珐琅彩碗图三、清青玉雕龙海图四、清画珐琅对瓶1879~1915年:明、清艺术首登西方艺术殿堂19世纪70年代末,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位董事、纽约有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埃弗利(Samuel P. Avery)将其收藏的1000多件中国明清瓷器转让给博物馆。
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是中国的外销瓷,也有一小部分明清官窑瓷器,其中不乏青花釉里红、单色釉和釉上珐琅彩的精品(图二、清釉上珐琅彩碗)。
1902年,另一位董事毕少普(HeberR. Bishop)无偿捐赠所收藏的中国玉器,随之捐赠的还有一笔数目可观的资金,用于扩建展厅和布置陈列。
这批收藏总数有1000多件,绝大多数是清代的玉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乾隆年间的精品(图三、清青玉雕龙海),有造型典雅、做工精致的陈设摆件、仿古礼器、文玩,还有一件玉版填金的御制七佛塔碑记。
此外,还包括300多件未完成的玉石标本,给其后玉器之琢玉、画线等工艺流程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继毕少普之后,纽约的收藏大家奥特曼(BenjaminAltman)在捐赠大批西方名画的同时,将所收藏的中国瓷器、珐琅器和鼻烟壶等一并捐给了大都会博物馆(图四、清画珐琅对瓶),其中仅鼻烟壶一项就有近两百件之多。
从埃弗里首次捐赠的1879年到奥特曼捐赠的1915年,前后的30多年是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中国艺术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美国人认知中国艺术的早期阶段,此时美国收藏家大多偏爱色彩绚丽、工艺精巧的明、清瓷器和装饰美术,对中国历史悠久的古代艺术和文化尚未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图五、北魏鎏金青铜佛立像1915~1945年:远东部的成立和中国艺术的扩充从1915年到1945的30年是大都会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的第二阶段。
这30年里,美国有幸躲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度过了二十年代末的大萧条,经济稳步上升,文化事业日渐发达。
西方开始认识到中国艺术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世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中国画市场
![美国的中国画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1f747dcbf705cc17552709dc.png)
美国的中国画市场在纽约,我不大见到有单纯的陈列中国字画的画廊。
在曼哈顿中城五大道第71街上,有一位来自上海的画家,开了一家很小的中国画廊,对外称“中华艺术研究会”,经常照顾一些祖国大陆来的国画家办画展。
常有少数美国收藏家和华人去光顾。
在下城“孔子大厦”的底楼,有个“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拥有一个展厅,主办人也是来自祖国大陆的国画家。
每年至少举办一、二次中国画展,参观者多为华人区的文化人。
为了经营目的,有些展览为求华人捧场,宣传上名不副实。
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大陆画家有时也能在此获得展览的机会。
至于纽约唐人街上几家中国画廊,情况不是太好,档次低,售价也混乱,作品有相当数量是从大陆低价趸来的。
在纽约有中国字画展出的、有较高层次的画廊,则是“亚洲文化协会”、“台北艺廊”以及Arthur M-Sackler Gallery、圣路易艺术馆等几处。
除展出中国画外,也常举办亚洲其它国家画展。
有的配合学术讲演、研讨会、电影录像等展示活动,如《张大千回顾展》、《八大山人画展》等,参观的中外人士很多,其学术性就不同于一般了。
此类画展的策划者除美国人外,还有美籍著名中国美术史家傅申、王方宇等先生。
在旧金山,中国字画展览活动散见在各地区,学术性展览活动比纽约少得多。
市内画廊区段的Sutter 街,有一家由美国人罗伯特?英格立许开设的画廊(Roberta English Gallery)专门收展中国及亚洲各国作品,前些年经营势头看好,不少中国画家得益于此画廊。
这几年随着美国经济萎缩,步履也很艰难了。
在美国其它城市,我能见到的中国画廊几乎没有(各博物馆例外)。
在波士顿和芝加哥等地,由华人开设的以当代旅美中国画家的作品为主的大小画廊有好几家,有的画廊布置得相当华丽。
不同风格的现代国画与现代派作品杂陈在一起,看似琳琅满目,可是这两年也每况愈下。
来自大陆的中国画家为适应异国文化的欣赏习惯,大都作了各种变革试验,使本来不容易让西方人接受和理解的中国画精髓,丧失殆尽,宣纸上脱尽传统的笔墨情趣,呈现不伦不类之状。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https://img.taocdn.com/s3/m/4ee8957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d.png)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展开全文2016-11-20,第十个周末。
参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中央公园旁,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纽约第五大道80到84街的一栋庞大建筑。
博物馆常年的展品就占有三层及各自的夹层,内有埃及艺术,中世纪艺术,希腊与罗马艺术,非州、大洋州及美州艺术,欧洲雕塑及装饰艺术,美国艺术,近现代艺术,亚洲艺术,阿拉伯地区、中亚及后期南亚艺术,古代近东艺术等等各个展区。
馆内的陈列室共有248个,所有展品数量已达330余万件。
包括古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
大堂中央有一个比较大的咨询台,可以免费领取一份中文版的大都会博物馆导游图。
图上每一个展厅的位置和通道,以及主要内容都标示得清清楚楚。
最重要的是要租个中文导览器(7$/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你欣赏每一幅作品。
由于博物馆太大太大,展品又太多太多,这里只能介绍其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丹铎神庙【131】展厅宽敞明亮,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庙屹立在水平如镜的水池中央。
这座神庙的名字叫丹铎神庙(Temple of Dendur)。
这个硕大的展厅整整一扇墙壁都是玻璃幕墙(照片右面),外面是中央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林,厅内除了神庙本身之外,只有围绕在神庙周围的水池与几座埃及雕像做为陪衬,它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体积最大的镇馆之宝。
1963年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水坝,尼罗河水位上升要将丹铎神庙淹入水下,美国出手相助,埃及政府提出为保护古迹愿把神庙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埃及素来喜欢文物外交---埃及政府称为分享制度)。
美国如获至宝,1965年开始把这座由八百吨重的石头神庙切割成每块6.5吨左右的石块运到美国。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你不容易看到的油画经典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你不容易看到的油画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af74789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4.png)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你不容易看到的油画经典年轻女子作画薇乐思法国 1801年画布油画 161.3 x 128.6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幅画完成于1801年,可能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一个女子倚窗而坐。
从窗外透进来的光线将她的轮廓勾勒得十分清晰。
临窗远眺,一对恋人正在天台上耳鬓缠绵互诉着衷肠,女子却心无旁骛,全神灌注于手中的画作。
这幅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把它当作新古典主义巨匠大卫的作品。
在20世纪中后期,研究者惊奇地发现,原来这是薇乐思的第二十七幅作品。
有两个学生的自画像吉亚尔法国 1785年布面油画 210.8x151.1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作为史上201位值得铭记的杰出艺术女性之一,吉亚尔在绘画,建筑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杰出的贡献。
她的传世名作虽然不多,但从这幅画上看,吉亚尔是个美女画家,面容清婉可人,眼神清澈如水,衣着打扮时尚,帽子上的羽毛以及用光滑绸緞做成的裙子都非常完美。
后面站着的两位学生专注又可爱,构成了整个画面若闻肌香,如沐春风。
沃尔芙肖像卡巴内尔法国 1876年布面油画 80x60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幅肖像画是沃尔芙住在巴黎时,请当时法国最红的肖像画家卡巴内尔为她所画。
画中,她穿着一款法国1876年最时尚的白色缎面晚装,同时代的人都欣赏画中这位女士优雅的双手和她的姿态。
沃尔芙(Catharine Lorillard Wolfe,1828–1887),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史上第一位女性赞助者,大都会的沃尔芙遗赠品和用她捐赠资金购买的展品大约有127件,其中包括暴风雨、灰色宫女、温德姆姐妹等名画。
阅读中的女子柯罗法国 1869年布面油画 54.3x37.5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柯罗并不像其他巴比松风景画家那样纯粹的画风景画,他还是一名卓越的人物画家。
这幅《阅读中的女子》画中的年轻女子,就像他画的自然风景那样,清纯、朴实、沉着,优雅自如的姿态,宁静安详的表情,清秀纯真的风度。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其中国艺术收藏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其中国艺术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7db211ac4a7302768e9939e3.png)
路界商人约翰'泰勒"约翰斯顿(John Taylor Johnston )的 个人艺术收藏品是博物馆最早的收藏。出版商乔治•帕尔 默•普特南是博物馆创建时期的监督人,艺术家伊士曼•约 翰逊当时担任博物馆的共同创办人。在他们的指导下,博物 馆的馆藏由最初的罗马石棺和大部分来自欧洲的174幅绘画 迅速扩张。1873年,博物馆收购了卢吉•帕尔玛•德•塞 斯诺拉(Luigi Palma di Cesnola )所收集的塞浦路斯文物。此 后,在博物馆各部门历代策展人一百多年的努力下,来自世 界各地的文物和艺术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大都会,最终造就了 这座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艺术殿堂。
馆藏中国文物精品举例
大都会的“远东艺术部”成立于1915年,在1986年改 名为“亚洲艺术部”,拥有5992平方米的展厅。经过历任策 展人的努力,大都会共收藏有亚洲艺术品6万件以上,上起 新石器时代,下迄21世纪,包括来自东亚、南亚、东南亚 和喜马拉雅地区的书法、绘画、版画、雕塑、金属器物、陶 瓷品、漆器、丝织品等,是西方国家中最大和最全面的亚洲 艺术收藏,几乎涵盖了亚洲的各个文明。它尤其以书法和绘 画作品而著名,无论巨大的日本屏风和成套的版画,还是中 国的卷轴画,均不乏名家之笔。此外,还有来自东南亚的石 雕和铜质雕塑、印度的微型绘画、尼泊尔和西藏等地区的绘 画和金铜造像等,也是馆藏的优势所在。
从大都会水墨展看西方眼中的中国当代水墨
![从大都会水墨展看西方眼中的中国当代水墨](https://img.taocdn.com/s3/m/0696363dd15abe23482f4df9.png)
从大都会水墨展看西方眼中的中国当代水墨作者:陈美君来源:《艺术评论》 2014年第3期近年来,中国当代水墨逐渐引起国际重要博物馆的关注,并为其举办了专场展览。
2010年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举办了“新水墨:十位中国当代水墨画家的回应”展;2011年5月,大英博物馆策划了“现代中国水墨画”展览;同年萨奇画廊也策划了“墨:中国艺术”展览。
在博物馆和画廊的推动下,中国当代水墨在世界市场上的风潮悄然兴起,2013年上半年,苏富比和佳士得先后在纽约推出了“SHUIMO水墨:中国当代水墨”展售会以及“阅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的私人洽购展览。
2013年年底的“当代中国水墨的过去与现在”则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首次推出的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经过五年筹备,展览挑选出了过去30年间活跃于中国及海外的35位中国艺术家的70件作品,以“文字”、“新风景”、“抽象”以及“画外的风景”四个专题呈现。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表示,这些作品与传统的水墨有很大的差异,展览试图展示中国古老的文化模式如何通过多变的方式重新解读过去,从而探索文化的创新,让观众从传统在当代延伸的语境中去理解作品。
美国各大博物馆有着丰富的中国书画收藏历史,据资料显示,19世纪开始,波士顿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相继开始收藏中国书画,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古代资源的逐渐减少,便把眼光放到当代水墨作品上,当代水墨相对便宜,又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因而更能得到青睐。
这样一来,许多美术馆、博物馆便通过一系列的展览收藏,对西方艺术市场形成了引导作用。
目前西方对当代中国水墨还是持有谨慎保守的态度,而大都会博物馆这一大型展览必将推动西方当代中国水墨市场的发展。
由于美国在当代艺术文化中拥有主导性的话语权,所以他们的一些价值判断常常会引起国际艺术圈的骚动,甚至还会被放大为一种国际性的认可或否定。
但对于中国来说,应该辩证地分析西方国家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水墨艺术这个问题。
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体制内的带有官方审美趣味的创作;另一条是体制外的“新型水墨”,以探索和实验的方式既继承传统的水墨精神又迎合了当下的视觉趣味。
关于美术
![关于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18e82e10661ed9ad51f34a.png)
关于美术作者:汤伟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6期1.傅抱石画展:见证当代中国历史的画卷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傅抱石画展,引起了主流美国人的极大关注。
《纽约时报》为这次展览发表的《展示历史的画卷》文章写道:“这次傅抱石画展,是一个标志:它是大都会博物馆首次举办的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家作品全面回顾展。
为了这次展出,大都会博物馆的现任亚洲艺术部主任Maxwell K. Hearn 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
此前大都会博物馆曾经展出过一些过张大千、齐白石作品,但是他们的画和中国的政治社会似乎没有太多的关联。
而傅抱石则完全不同,他不仅仅生活在中国,而且亲历了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他的作品正反映出了中国这些特殊阶段的历史,让我们看到艺术和创作自由、美学和政治,创新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傅抱石出生在1904年,一生经历了中国推翻满清皇帝、中国的抗日战争、三次中国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苏友好、文革初期等历史阶段。
这一段历史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剧烈震荡的时期。
大都会博物馆这次展出了他不同时期的90幅作品,他的这些画正是这段中国历史的最好见证。
傅抱石最善于根据古人的诗立意,从中汲取灵感,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
抗战时期在重庆,他大量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为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诗配画。
重庆时期的作品,分为人物画和山水画两部分。
人物画主要表现人物故事,如屈原、苏武、石涛,抒发他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中国山水的热爱。
同时也以古代诗为创作的题材,创作了《琵琶行》、《长干行》、《唐人诗意》、山水画以《夏山图》为代表。
屈原、李白、杜甫、石涛等古人,不仅是他研究的对象,还成了挚友。
抱石能与古人息息相通,使他笔下的古代人物个个栩栩如生。
五十年代出现中苏友好热潮,他也间接受到苏联画派和美术理念的影响,作品开始大量采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赞扬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成就。
1957年5月,傅抱石以中国首个美术家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领其他画种的五名团员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进行友好访问,这不仅是傅抱石第一次在异域写生作画,而且也是傅抱石平生第一次写生作画。
纽约大都会馆藏中国书画展,“一夜飞度”梦唐宋(上)
![纽约大都会馆藏中国书画展,“一夜飞度”梦唐宋(上)](https://img.taocdn.com/s3/m/9d1d0bb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9.png)
纽约大都会馆藏中国书画展,“一夜飞度”梦唐宋(上)大都会馆藏中国书画精品展 (Masterpieces of Chinese Painting from the Metropolitan Collection)地点 |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间 | 第一期 2015年10月31日- 2016年4月17日门票 | 25美元正值大都会博物馆(Met)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年之际,Met 举行《大都会馆藏中国书画精品展》,展出其旷世的中国绘画收藏。
此次展览分2期展出110幅作品,第一期作品的展出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2016年4月17日。
我们将分两次介绍展览的第一期展览展出的作品,此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 Met 中国绘画收藏史和此次展出的唐宋部分的展品。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韩幹《照夜白图》相比中国历代王朝的宫廷收藏,西方认真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历史并不悠久,美国开始得则更晚。
在19世纪中叶的西方评论家看来,中国画和日本画一样,毫无透视观念,不值一看。
但1876年费城世博会开幕,日本艺术还是吸引了万千观众,中国展却相形见绌。
随着美国内战创伤愈合,美术馆依仗着大收藏家兴起。
直到波士顿美术馆的芬那罗萨(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1853-1908)认识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极大影响、日本绘画源于中国,西方才开始重视中国古典艺术的收藏。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陆续涌现出弗利尔(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席克门(Laurence Sickman,1907-1988)、李雪曼(Sherman Lee,1918-2008)等收藏和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人物。
方闻提出中国书画一件件地搜集为时已晚,必需收藏“收藏家”而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 Met 的收藏时,注意到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方闻。
他1930年出生于上海,少时学习书法,1957 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 1999 年。
纽约大都会:中国古代书画特展(第四集)
![纽约大都会:中国古代书画特展(第四集)](https://img.taocdn.com/s3/m/2a79337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9.png)
纽约大都会:中国古代书画特展(第四集)去年以来,全球中国古代书画方面?最重要的展览,国内当推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国外则非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书画精品展”莫属,该展览分两期共展出多达百件古代书画珍品,第一期今年5月已结束,第二期正在进行中。
为期一年的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为全球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近距离观赏重要书画实物(特别是宋画)的机会。
联盟去年年底曾推出三篇图文介绍第一期展览,现加推两篇图文,继续介绍第二期重要展品。
去年的三期图文,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快速回看,重要资料,值得收藏,欢迎分享。
(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北宋徽宗《竹禽图》手卷(此处请横屏/侧屏欣赏)北宋佚名仿李成《寒林策驴图》立轴此画为北宋佚名画家所仿,李成(919—967),字咸熙,唐宗室后裔,五代及北宋画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尤以画平远寒林著称,所画山水在宋时被誉为“古今第一”。
北宋郭熙《树色平远图》手卷(此处请横屏/侧屏欣赏)北宋 (传)屈鼎《夏山图》手卷(此处请横屏/侧屏欣赏)南宋 (传)李唐《晋文公复国图》手卷绘于北宋末年,描绘晋文公重耳被其父放逐在外十九年,最后回国即位的故事,全图分为六段,采用连环绘图形式,每段都有宋高宗赵构手书《左传》有关章节。
(此处请横屏/侧屏欣赏)南宋刘松年《溪山雪意图》手卷(此处请横屏/侧屏欣赏)南宋金处士《十王图》轴(之二)南宋金处士《十王图》轴(之五)南宋马和之《诗经幽风图》手卷马和之,杭州人,南宋著名画家,其画承吴道子笔法,线条多“兰叶描”,飞动飘逸,有清俊闲雅之韵。
高宗和孝宗曾书《毛诗》三百篇,命他补图,故有多卷《诗经图》传世。
乾隆时,清宫以皇室之力,搜集到《毛诗图》十七卷,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和《续编》中,清末时局动荡,溥仪以赏赐溥杰为名,陆续将这些《毛诗图》卷带出宫外,伪满覆灭后,这些画卷悉数散佚,部分流失海外。
(此处请横屏/侧屏欣赏)南宋佚名《竹梅小禽图》团扇南宋 (传)阎次于《松壑隐栖图》团扇宋 (传)赵克敻《藻鱼图》册页南宋梁楷《泽畔行吟图》团扇。
明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十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十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https://img.taocdn.com/s3/m/4de82d4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78.png)
明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十开)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十开) 绢本水墨设色各28.6×29.2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The Collection OnlineTen Paintings of LuohansArtist: Unidentified ArtistArtist:After Song Xu (Chinese, 1525–after 1606)Period: Qing dynasty (1644–1911)Culture: ChinaMedium: Album of ten leaves; ink and color on silkDimensions: Each painting: 11 1/4 x 11 1/2 in. (28.6 x 29.2 cm) Classification: PaintingsCredit Line: John Stewart Kennedy Fund, 1913Accession Number: 13.220.131a–j宋旭:(1525-1606),字初旸,号石门,后为僧,法名祖玄,又号天池发僧。
浙江嘉兴(一作湖州)人,居松江。
工山水、人物。
画学沈周,能作大幅,笔墨苍劲,世称“苏松派”,为吴门派支流。
赵左、沈士充、宋懋晋等都出于他的门下。
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五岳图》卷及上海博物馆藏《天香书屋图》轴等。
半托迦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一)罗怙罗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二)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三)宾度罗跋离阇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四)宾头卢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五)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六)因竭陀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七)戍博迦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八)迦力迦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九)迦诺迦伐蹉尊者-宋旭画罗汉图册页(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特展 (一期20151031–20160417,二期20160507–20161011 )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特展一
期:10/31/2015–4/17/2016 二期:5/7/2016–10/11/2016 【高清图片,建议在wifi环境下阅读】
大都会博物馆第一期书画展览清单
(10/31/2015~4/17/2016):
▼唐韩干照夜白图卷▼唐传钟绍京楷书灵飞经册(局部)
▼南宋佚名明皇幸蜀图轴▼五代/北宋佚名乞巧图轴▼北宋佚名仿范宽山水图轴▼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局部)▼北宋李公麟孝经图卷(局部)▼北宋佚名睢阳五老, 毕世长像册页▼南宋高宗草书天山阴雨七绝诗团扇
▼南宋杨皇后楷书瀹雪凝酥七绝团扇▼南宋马远月下赏梅图团扇册页绢本
▼南宋夏珪山市晴岚图册页▼南宋理宗赵昀行书北宋梅尧臣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诗团扇▼南宋赵孟坚水仙图卷(局部)▼南宋赵孟坚行书梅竹诗谱卷(局部)▼元耶律楚材行书赠别刘满诗卷(局部)
▼北宋传黄宗道旧传李赞华猎鹿图卷(局部)▼北宋传杨邦基聘金图卷(局部)
▼南宋传陈居中胡骑春猎图团扇▼元佚名莲花图轴
▼南宋佚名阿弥陀如来图轴▼元李尧夫芦叶达摩图轴▼南宋传直翁药山李翱问道图轴▼元赵苍云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卷(局部)▼元赵孟俯, 赵雍, 赵麟吴兴赵氏三世人马图卷(局部)▼元周东卿渔乐图卷(局部)▼元方从义云山图卷(局部)▼元倪瓒秋林野兴图轴▼元张逊石上松花图轴▼元陆广丹台春晓图轴▼元盛懋秋林渔隐图团扇
▼元盛著秋江垂钓图团扇▼元吴镇老松图轴▼元王冕墨梅图轴▼元唐棣摩诘诗意图轴▼元罗稚川古木寒鸦图轴▼明传谢环杏园雅集图卷(局部)▼明林良二鹰图轴
▼明刘俊纳谏图轴▼明陈子和古木酒仙图轴▼清王原祁辋川图卷(局部)▼清王翚等康熙南巡图,第三卷: 济南至泰山(局部)▼清朱耷(八大山人) 鱼石图轴▼清朱耷(八大山人) 莲塘戏禽图卷▼清朱耷(八大山人) 二鹰图轴▼清徐扬等乾隆南巡图, 第六卷﹕大运河至苏州(局部)第二期书画展览清单(5/7~10/11/ 2016)
▼北宋传屈鼎夏山图卷▼北宋郭熙树色平远图卷
▼北宋徽宗竹禽图卷▼北宋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卷(局部)▼五代传董元溪岸图轴▼宋佚名仿李成寒林策驴图轴
▼北宋米芾草书吴江舟中诗卷▼南宋米友仁云山图卷▼南宋传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卷(局部)▼南宋高宗草书天山阴雨
七绝诗团扇▼南宋杨皇后楷书瀹雪凝酥七绝团扇▼南宋传
阎次于松壑隐栖图团扇▼南宋梁楷泽畔行吟图团扇▼南宋
佚名旧传五代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卷(局部)▼宋传赵克敻藻鱼图册页▼南宋佚名竹梅小禽图团扇▼南宋马和之诗经豳
风图卷(局部)▼南宋李结西塞渔社图卷(局部)
▼南宋传刘松年仿高克明溪山雪意图卷▼南宋金处士十王
图轴(之二)
▼南宋金处士十王图轴(之五)▼南宋佚名阿弥陀如来图轴▼北宋维摩诘经卷(局部)▼南宋/元颜庚钟馗嫁妹图卷(局部)▼元钱选王羲之观鹅图卷(局部)▼元赵孟俯双松平远图卷▼元赵孟俯行书右军四事卷(局部)▼元王振鹏维摩不二图卷(局部)
▼元唐棣滕王阁图卷(局部)▼元夏永黄楼图册页▼元鲜于枢草书石鼓歌卷(局部)▼元姚彦卿(廷美) 雪山行旅图轴▼元张羽松轩春霭图轴▼元赵原(元) 晴川送客图轴▼元吴镇芦滩钓艇图卷▼元/明宋克草书负郭堂成七律诗卷(局部)▼元赵原(元) 仿燕文贵范宽山水图卷(局部)▼元/明沈巽竹石图卷▼元倪瓒江渚风林图轴▼元倪瓒虞山林壑图轴▼元王蒙素庵图轴▼元邓宇竹石图轴▼元李衎竹石图轴二幅
▼明沈周溪山秋色图卷▼元/明吴伯理龙松图轴▼明夏昶清
风高节图轴▼明戴进雪归图轴▼明钟礼观瀑图轴▼明杜堇伏生授经图轴▼明文征明楼居图轴▼明陆治种菊图轴▼明
董其昌溪山樾馆图轴纸本▼清王鉴仿古山水图册纸本(局部)▼清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卷(局部)▼清徐扬等乾隆南巡图, 第六卷﹕大运河至苏州(局部)
▼清石涛(朱若极) 十六罗汉图卷(局部)
【不要小气,分享给你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