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相关设计规范
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
![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95eb9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3.png)
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据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支架是建筑结构中起到支撑和减震作用的重要构件。
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严格,以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以下是该规范对抗震支架的主要要求:1. 材料要求抗震支架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和抗剪性能。
常用的抗震支架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等。
材料的选取应考虑其耐久性、可靠性和抗腐蚀性能。
2. 结构要求抗震支架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设计要求,考虑到支架在地震作用下可能承受的力学性能。
支架的稳定性和连接方式也需符合规范规定,确保在地震作用下不会发生失稳或脱落。
3. 安装要求抗震支架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
支架的连接方式和固定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支架安装稳固可靠。
4. 检测要求抗震支架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检测内容包括支架的尺寸、连接方式、固定性能等方面,以确保支架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发挥其抗震作用。
5. 维护要求建筑抗震支架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防止因外部环境或使用条件导致支架的损坏或失效。
定期检查支架的连接部位、表面状况和固定性能,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以保证支架的正常使用和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GB50981-20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支架的要求主要涵盖材料、结构、安装、检测和维护等方面,旨在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设计者和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以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8927b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6.png)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抗震支架是一种用于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的重要结构组件。
其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
设计范围: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功能、地域、抗震等级等方面。
首先,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抗震支架的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高层建筑、桥梁、电力设施等结构对抗震支架的要求更高。
其次,建筑物的功能也会影响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
例如,医院、学校、消防设施等关键公共设施需要具备更高的抗震能力。
第三,地域特点也是抗震支架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地质条件等都对抗震支架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最后,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还与抗震设防等级相关。
不同的抗震等级要求不同的抗震支架设计。
技术要求:1.抗震支架的选材要求高强度、抗腐蚀、耐久性好。
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钢材、混凝土以及玻璃纤维等。
2.抗震支架的连接要牢固可靠。
连接件应采用高强度材料并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3.抗震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支架的布置应合理,满足抗震要求。
5.抗震支架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
使用合适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可以准确计算出支架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从而优化设计方案。
6.抗震支架的施工应符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安全要求。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施工质量。
7.抗震支架的维护和检修也是重要的技术要求。
定期检查支架的连接件、腐蚀情况等,并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确保其长期可靠的工作状态。
总之,抗震支架的设计范围和技术要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合规的施工,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不可不知的关于抗震支架的规范要求
![不可不知的关于抗震支架的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68e97a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c.png)
不可不知的关于抗震支架的规范要求BIM志17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抗震支架设计主要依据两个个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4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13.4.1 附属于建筑的电梯、照明和应急电源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通信系统、公用天线等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和部件的抗震措施,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使用功能、房屋高度、结构类型和变形特征、附属设备所处的位置和运转要求等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13.4.2 下列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可不考虑抗震设防要求:1 重力不超过1.8kN的设备。
2 内径小于25mm的燃气管道和内径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
3 矩形截面面积小于0.38m2和圆形直径小于0.70m的风管。
4 吊杆计算长度不超过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
13.4.3建筑附属机电设备不应设置在可能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障碍等二次灾害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与建筑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应使设备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后能迅速恢复运转。
13.4.4管道、电缆、通风管和设备的洞口设置,应减少对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削弱;洞口边缘应有补强措施。
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
13.4.5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的基座或连接件应能将设备承受的地震作用全部传递到建筑结构上。
建筑结构中,用以固定建筑附属机电设备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承受附属机电设备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
13.4.6建筑内的高位水箱应与所在的结构构件可靠连接;且应计及水箱及所含水重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
13.4.7在设防地震下需要连续工作的附属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较小的部位;相关部位的结构构件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管线抗震支架《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4条(强条)规定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677d71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1.png)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规范步骤是怎样的安装抗震支吊架是为了在地震中给予建筑机电工程设施给予可靠的保护,承受来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
很多朋友问我,抗震支吊架是怎么设计的,有何安装步骤和相关原则呢?1.设计范围:≥DN65的给水、热水、消防、空调水管道或重力超过1.8KN的其他设备,风管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管径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应设置抗震支吊架。
2.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或重力不小于150K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
3.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斜撑直接作用于管道时,可作为另一侧管道的纵向抗震支吊架。
4.每段水平直管应在两段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5.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大于等于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
6.每段水平直管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
安装前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勘查并与施工图进行比对。
同时要配合其他工种的安装进度。
按施工图纸勘查现场后,需进行放线、定位的工作。
同时标记出管道、桥架、风管等吊挂物需要爬坡及转弯处的位置,留出支吊架安装的空间。
多种管线集中在一起时,要按照小让大,有压让无压,常温让保温的原则。
支吊架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安装间距、安装方式、安装角度进行安装。
抗震支架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单水管系统、单风管系统、单桥架系统、组合系统。
一、单管抗震支吊架安装步骤根据单管的安装类型,单管的安装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
二、风管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以矩形风管为例,根据风管的外形,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来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的安装→斜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三、桥架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根据桥架的外形,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来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的安装→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四、组合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步骤组合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安装的步骤基本一致,现已水管组合为例来进行安装,根据组合的安装形式,选择对应的抗震支吊架进行安装,安装的步骤主要包括: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的安装→横粱槽钢的安装、水管的固定→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
建筑抗震支架最新规范标准
![建筑抗震支架最新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0629a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0.png)
建筑抗震支架最新规范标准建筑抗震支架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减少损害的关键构件。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地震学研究的深入,抗震支架的设计和应用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建筑抗震支架规范标准:1. 设计原则:建筑抗震支架的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原则。
支架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要求,同时考虑成本效益和施工便利性。
2. 材料选择:抗震支架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压和抗剪性能,常用的材料包括高强度钢材、铝合金等。
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 结构设计:抗震支架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用途和地震烈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支架应能承受预期的最大地震力,并在设计中考虑多向地震作用。
4. 连接方式:抗震支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锚固连接等。
连接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
5. 抗震性能评估:抗震支架的抗震性能应通过计算和试验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支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破坏模式等。
6. 安装与验收:抗震支架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支架的安装质量和抗震性能符合要求。
7. 维护与管理: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抗震支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8. 规范更新:随着地震学研究的进展和建筑实践的积累,抗震支架的规范标准可能会进行更新。
设计和施工人员应关注最新的规范动态,确保设计和施工符合最新的标准。
结尾:建筑抗震支架的最新规范标准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具有足够抗震能力的重要保障。
设计、施工和维护人员应严格遵守规范要求,不断提高抗震支架的设计和施工质量,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管抗震支架标准国标
![水管抗震支架标准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2ef28a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2.png)
水管抗震支架标准国标
根据中国建筑标准《GB 50103-2014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水管抗震支架的设计和施工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 抗震设计要求: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确保水管抗震支架在地震发生时能承受相应的地震力。
2. 材料选择: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优质材料,如钢材、钢筋等。
可以参考《GB 50017-2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3. 结构设计:根据实际水管的尺寸、重量及安装方式,设计合理的支架结构,使其能够稳固地支撑管道,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破坏或位移。
4. 安装要求: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安装,确保支架的准确安装位置和稳固性。
安装过程中,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如使用合适的紧固件、焊接工艺等。
5. 检测和验收:完成安装后,应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验收工作,确保水管抗震支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国标仅提供了一般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和施工。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参考更详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如市政设施设计规范、给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抗震支架标准
![抗震支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cf5f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d.png)
抗震支架标准
抗震支架是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设施,其设计和安装需符合一定
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减少破坏和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本文将就抗震支架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抗震支架的材料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如钢材应符合
GB700-88《碳素结构钢》的要求,混凝土应符合GB175-2007《普通混凝土材料》
的要求等。
对于连接件的选择,应符合GB3098.1-2010《钢制建筑结构用螺栓连接
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的规定。
其次,抗震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对于不同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设防烈度等级,应有相应的设计方案,并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和验收。
设计时需要考虑支架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等指标,以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有效性。
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支架的位置、
角度、连接方式等符合要求。
安装前应对支架进行检查,确保材料和连接件的质量,避免因为安装不当而导致支架的失效。
此外,抗震支架的维护和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对支架进行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支架的完好性。
在地震后,还需要对支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其是否受到损坏,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抗震支架的标准涉及材料选择、设计、安装和维护等多个方面,需
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保护建筑和人员的安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促进抗震支架的规范化应用和推广。
抗震支架设计规范
![抗震支架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1f1e1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f.png)
抗震支架设计规范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抗震支架的设计,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设计要求抗震支架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结构可靠性:抗震支架的设计应考虑结构可靠性,确保在地震情况下能够承受合理的荷载和变形。
2. 材料选择:抗震支架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3. 尺寸设计:抗震支架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荷载要求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连接方式:抗震支架的连接方式应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传递荷载和抵抗地震力。
5. 安装施工:抗震支架的安装施工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6. 检测与评估:抗震支架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设计流程抗震支架设计的流程如下:1. 收集设计信息:收集建筑物的结构信息、荷载信息、地震活动信息等。
2. 进行结构分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结构分析,确定抗震支架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3. 选择材料:根据设计荷载和结构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抗震支架的制作。
4. 设计尺寸:根据结构分析结果和材料性能,确定抗震支架的尺寸和截面形状。
5. 进行连接设计:设计抗震支架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6. 编制施工图纸:根据设计结果编制抗震支架的施工图纸,包括详细的尺寸和连接要求。
7. 进行施工: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抗震支架的制作和安装。
8. 进行检测与评估:定期对抗震支架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参考标准抗震支架设计应参考以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规范》- 《建筑抗震支架材料技术规定》- 《建筑抗震支架施工及验收规范》结论抗震支架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良好抗震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结构分析和材料选择。
管道抗震支架规范
![管道抗震支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756dc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a.png)
管道抗震支架规范管道抗震支架规范是指在设计和安装管道系统时,对支撑和固定管道进行抗震设计和安装的一套规定。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管道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并减少地震对管道系统造成的损坏和破坏。
一、管道抗震支架的分类及设计原则1. 管道抗震支架的分类- 高刚度支架:用于承受地震作用下的横向力和纵向力,适用于地震烈度较高的区域。
- 中等刚度支架:用于承受地震作用下的横向力和纵向力,适用于地震烈度适中的区域。
- 低刚度支架:用于承受地震作用下的纵向力,适用于地震烈度较低的区域。
2. 管道抗震支架的设计原则- 合理选择支架类型和材料,并根据管道的材质、直径、重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和选型。
- 根据地震烈度进行支架的抗震设计,确保管道在地震时不会倾斜、移位或变形。
- 考虑管道的伸缩变形和热胀冷缩,保证管道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自由伸缩。
- 合理设置管道抗震锚固点,确保管道在地震时能够稳定锚固在支架上。
- 对于地震烈度较高的区域,采取附加减震措施,如设置减震器或减震垫等。
- 定期检查和维护管道抗震支架,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
二、管道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1. 选择合适的材料:支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常用材料有碳钢、不锈钢等。
2. 支架安装位置:支架应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避免与其他设备或构件发生干扰。
3. 支架间距和高度:支架的间距和高度应根据管道的直径、材质、重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和确定,保证管道能够稳定固定在支架上。
4. 支架的刚度:支架的刚度应根据地震烈度进行设计,使其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下的力量,不发生破坏或变形。
5. 支架的安装:支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安装质量和可靠性。
6. 抗震锚固:管道抗震锚固点的设置应根据地震烈度进行设计,确保管道能够稳定锚固在支架上,不发生倾斜或移位。
三、管道抗震支架的检验和验收1. 管道抗震支架的检验内容- 支架的材料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抗震支架规范要求有哪些?
![抗震支架规范要求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476a0f1195f312b3169a597.png)
点击文章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全面阐述了抗震措施的设计基本要求,标准是使建筑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机电工程设施经抗震设防后,以减轻地震破坏,防止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护管理方便。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抗震支架的规范要求。
1、对位于抗震支架设防烈度为6的地区除甲类建筑以外的机电工程设施,可不作抗震计算。
2、如果室内给水、热水、消防管的直径,需要设置大于或等于DN65、抗震支架应设置在与8章的要求一致时,悬吊固定。
3、机电设备不应设置在可能导致其使用功能发生障碍等二次灾害的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
4、8度、9度以上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垂直管应采取线性长度大于50m的抗振措施,当直线长度超过100m时应采取抗振措施。
5、建筑物在8度、9度范围内的水泵及其他设备应配置防振基础,并应固定在固定位置上,并计算和确定限位装置。
6、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点击文章飘蓝词可直接进入官网7、管道不得穿越抗震缝。
跨越时,应在抗震接头两侧安装柔性管接头,或在抗震接头处设置"门"弯或伸缩缝。
8、锅炉房、冷却机、横向和纵向地震支撑管的传热站应可靠,蒸汽水管共用或直径300毫米或以上的单宜使用门式地震汽水管道架;矩形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0.38 m2,直径大于或等于0.70米的风道可用作抗震水蒸汽,设置和汽水管道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9、抗震支吊架不应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其设置和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10、防烟风道、事故通风管道及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条(强)气的一部分:11、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的抗震支吊架侧向最大间距为12m,纵向最大间距为24m。
fm认证抗震支架标准
![fm认证抗震支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e972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2.png)
fm认证抗震支架标准
一、支架设计
1.支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设计,确保其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2.支架的设计应考虑支撑物的重量、支撑高度、使用环境等因素,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分析。
3.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负载的重量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支撑材料
1.支架的支撑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负载的重量和变形。
2.支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能够长期保持其性能和外观。
3.根据需要,可以选择钢材、铝合金、塑料等不同材质的支撑材料。
三、连接方式
1.支架的连接方式应安全可靠,能够保证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连接部位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并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3.对于需要调节高度的支架,应采用可靠的调节机构,确保调节稳定、准确。
四、抗风能力
1.支架应具有良好的抗风能力,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风力作用。
2.支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充分考虑风力的影响,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抗震性能
1.支架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
2.支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充分考虑地震的影响,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负载要求
1.支架的负载要求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包括支撑物的重量、使用环境等因素。
2.支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满足负载的要求,确保支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七、防腐处理
1.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的支架,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防腐处理可以采用涂层、镀层、热处理等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腐处理方法。
建筑抗震支架大小规范要求
![建筑抗震支架大小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3c179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f.png)
建筑抗震支架大小规范要求1. 引言建筑抗震支架是用于提供支撑和稳定建筑结构的重要装置。
正确选择和安装合适大小的抗震支架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建筑抗震支架大小规范要求的指导,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抗震支架大小选择原则抗震支架的大小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抗震性能要求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抗震等级以及设计地震烈度,确定所需的抗震支架的最小尺寸。
抗震支架的尺寸应能满足建筑物在设计基准地震力作用下的变形需求。
2.2. 结构形式和类型不同结构形式和类型的建筑物对抗震支架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支架大小选择可能有所不同。
2.3. 支架的材料和质量抗震支架的材料和质量是决定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根据支架的材料和质量级别,选择合适的支架大小。
2.4. 设计参数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参数,包括楼层高度、平面布置、结构刚度等,确定抗震支架的大小。
3. 抗震支架大小规范要求根据前述选择原则,以下是建筑抗震支架大小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3.1. 最小尺寸和截面尺寸抗震支架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最小高度: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抗震需求,抗震支架的高度应足够满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要求。
•最小截面尺寸:抗震支架的截面尺寸应满足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2. 抗压能力要求抗震支架在地震作用下承受大量的垂直荷载,因此其抗压能力至关重要。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强度要求,确定抗震支架的抗压能力和尺寸。
3.3. 抗弯承载能力要求抗震支架在地震作用下还需承受水平荷载引起的弯曲力。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强度要求,确定抗震支架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尺寸。
3.4. 抗剪承载能力要求抗震支架还需承受地震作用引起的剪力。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强度要求,确定抗震支架的抗剪承载能力和尺寸。
3.5. 阻尼器尺寸要求在一些高层建筑中,还需要使用阻尼器来减小建筑结构的振动。
抗震支架的设计规范
![抗震支架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3bcc92b6f1aff00bfd51e9b.png)
抗震支架的设计规范
1、对于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的除甲级建筑以外的机电工程设施,不需要进行抗震计算。
2、如果室内给水、热水和消防管道的直径需要设置为大于或等于DN65,则抗震支架应设置为在符合第8章要求时悬挂和固定。
3、机电设备不应设置在可能导致使用功能障碍等次生灾害的地方;对于带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强振动对连接部件的影响,防止设备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共振现象.
4、8度、9度以上的高层建筑给排水立管应采取直线长度大于50m的防振措施,当直线长度大于100m时应采取防振措施。
5、8度和9度范围内的建筑物水泵等设备应设置防振基础,固定在固定位置,并计算确定限位装置.
6、抗震吊架应与结构主体可靠连接。
根据工程现场抗震设防烈度,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抗震吊架由锚具、钢筋吊杆、抗震连接件和抗震斜撑组成.。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99be9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1.png)
抗震支架设计要求抗震支架是一个重要的结构组件,用于提供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设计抗震支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求:1.地震设计参数:首先,根据所在地区的地震设计参数确定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
这些参数包括地震烈度、设计基本加速度、最大地震位移等,以确保支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2.构件材料:抗震支架的构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一般来说,选择强度高、韧性好、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耐久性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材等。
3.结构形式:抗震支架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地震作用特点进行选择。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剪力墙、框架、筒体等。
不同结构形式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支架布置:抗震支架的布置要合理,以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均匀受力。
支架之间的间距和布置密度要满足相应的设计规范,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
5.强度和刚度:抗震支架的强度和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以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不会过度变形或发生破坏,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6.连接方式:抗震支架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应选用适当的连接件,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连接件的性能要满足强度、刚度和耐疲劳等要求,以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
7.抗震评估:抗震支架的设计要进行抗震性能评估,以验证其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地震动力学分析或物理模型试验等方法,评估支架的抗震性能,并对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8.建筑施工:在抗震支架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
确保支架的安装质量和连接质量,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9.定期检测和维护:抗震支架的定期检测和维护是保证其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
定期检查支架的变形、裂缝等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加固,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最后,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支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要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和地震作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以提高抗震支架的抗震性能。
管道抗震支架设置要求
![管道抗震支架设置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052a58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b.png)
管道抗震支架设置要求
根据相关规范,抗震支架的设置原则如下:
-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
- 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距离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
- 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超过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线槽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
- 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
- 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超过150mm应设置抗震支撑。
- 所有抗震支吊架必须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
- 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必须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 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其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
- 沿墙敷设管线当设有入墙的托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将其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c9587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8.png)
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抗震支架是一种用于增加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装置。
它可以在地震发生时减少建筑物的震动,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和人员安全。
抗震支架设计的范围涉及材料选择、结构形式、工程施工等方面,同时需要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对抗震支架设计范围及技术要求的详细介绍。
一、设计范围1.材料选择:抗震支架主要由钢材制成,包括角钢、工字钢、圆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
2.结构形式:抗震支架有多种形式,包括单层支架、多层支架、框架支架等。
在选择结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包括结构类型、高度、使用功能等。
3.设计参数:抗震支架的设计参数包括支架的尺寸、位置、布置密度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抗震需求和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确定。
4.工程施工:抗震支架的施工包括支架的制作、安装及连接等环节。
施工过程需要遵循相关的工艺规范,保证质量和安全性。
二、技术要求1.抗震性能:抗震支架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因此,支架在地震发生时应能充分发挥其减震效果,降低建筑物受到的地震影响。
2.结构强度:抗震支架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地震力产生的水平和垂直荷载。
支架的材料和连接方式应能满足设计要求,不发生破坏或变形。
3.稳定性:抗震支架在地震发生时会受到水平荷载的作用,因此其稳定性也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支架应具备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
4.耐久性:抗震支架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在长期使用条件下保持稳定性和强度。
因此,在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
5.运输和安装便利性:抗震支架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其运输和安装的便利性。
支架应能够方便地进行拼装、拆卸和运输,以提高施工效率。
6.环境适应性:抗震支架需要适应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因此,支架的材料和防腐处理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综上所述,抗震支架设计的范围涉及材料选择、结构形式、工程施工等方面,同时需要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抗震支架规范
![抗震支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58e4d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a.png)
抗震支架规范抗震支架规范是指针对建筑物在地震时的抗震性能进行规定和要求的一套标准。
抗震支架规范主要包括抗震支架设计和安装方面的要求,下面就抗震支架规范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抗震支架的设计要求1. 抗震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并按照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
2. 抗震支架的设计应考虑到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受力分布、强度与刚度等因素。
3. 在设计抗震支架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荷载情况和地震烈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置。
二、抗震支架的材料选择1. 抗震支架的主要材料应选用抗震性能好、强度高、刚度大的材料,如冷弯型钢材等。
2. 抗震支架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并采用可靠的焊接工艺和控制措施。
3. 抗震支架的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验收。
三、抗震支架的安装要求1. 抗震支架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其布置的平整和牢固。
2. 抗震支架的连接件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焊接等,并进行必要的防松措施。
3. 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
四、抗震支架的验收要求1. 抗震支架的设计、生产和安装应有相应的资质,并经过相应的验收。
2. 抗震支架的检测应按照国家有关的抗震检测标准进行,确保其抗震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3. 抗震支架的验收应由有关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五、抗震支架的维护和管理1. 建筑物的抗震支架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2. 建筑物的抗震支架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使用、维护、检查和更新等方面的规定。
3. 建筑物的抗震支架管理部门应负责对抗震支架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总结起来,抗震支架规范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遵循抗震支架规范的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设计、生产、安装和维护抗震支架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抗震支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通用规范抗震支架要求有哪些
![通用规范抗震支架要求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6d14f3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4.png)
通用规范抗震支架要求有哪些
通用规范抗震支架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要求:抗震支架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能有效地承受地震力,并保护被支撑的构件或设备。
2. 材料要求:抗震支架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地震力的荷载,并保证抗震支架的稳定性。
3. 安装要求:抗震支架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其能够正确、牢固地与被支撑的构件或设备连接。
4. 强度要求:抗震支架的承载能力应能够满足被支撑构件或设备的重量和地震力的要求,确保其不发生断裂或变形。
5. 刚度要求:抗震支架的刚度应能够保持被支撑构件或设备的稳定姿态,避免其产生过大的位移或倾斜。
6. 稳定性要求:抗震支架的稳定性应得到保证,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不会产生失稳和倒塌。
7. 防腐要求:抗震支架应采用防腐措施,以增加其使用寿命,并保证支架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因腐蚀而失效。
8. 检测要求:抗震支架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9. 其他要求:抗震支架的设计和安装还应考虑到易拆卸、易维修等因素,以方便抗震支架的使用和维护。
总之,通用规范抗震支架要求包括设计要求、材料要求、安装要求、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防腐要求、检测要求、其他要求等方面,以确保抗震支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保护被支撑的构件或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支架相关设计规范
本设计执行国家现行(或即将实施)设计规范、标准、通用图集的有关规定,主要包括:
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2.《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6.《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2016)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8.《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9.《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0.《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
11.《锌铬涂层技术条件》(GB/T18684-2002).
12.《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2004)
13.《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912-2002)
14.《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GB/T9799-2011)
如有最新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等,应按最新标准、规范执行,如多个规范对同一问题的标准和要求不一致时,应按较高标准和要求内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