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XXXXXXXXXXXXX质量部 XXX 摘要: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已从仅满足使用要求发展到对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要求。而很多的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注重产品的“量”而忽略了产品的“质”,或者对质量的认识还停留在“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的阶段,殊不知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科学的、严密的、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体系,即全面质量管理。所谓质变引起量变,好的质量带来的益处和坏的质量带来的损失也会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全面质量管理所带来的实效。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从“人、机、料、法、环、测”(5M1E)六个方面来阐述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通俗点说就是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最科学的管理方法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其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机、料、法、环、测”。

一、人,即人员。人是管理中的最大的难点也是管理的重点,人包括企业中从上至下的每一个人,即全员参与。为使“人尽其才、各尽其用”,企业首先应对相关人员所掌握的技能、具备的知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其次应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进行培训,例如检验技能培训、质量知识培训、质量意识教育,其中质量意识教育应被视为培训的首要内容。质量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改进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培训效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并预先确定评价规则和评价阶段,确保培训按要求进行、实施和管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企业应实施方针目标管理,所谓方针目标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方针目标管理是从“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监督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从“专制管理”转变为“民主管理”,从“纪律约束”转变为“激励管理”,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企业实行系统的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科学的方法、充分的培训、合理的激励,使“人”转变为“质量人”。

二、机,即机器、设备。包括过程中所有的和产品实现相关的机器、设备、仪器、以及各种辅助工具,并科学安全地布局、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持证上岗。设备的操作必须有相配套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例如作业指导书、SOP(标准化操作规程)等等,需要注意的是,SOP不仅仅只针对某一设备或仪器,它可以是过程中某个关键控制点的规范性程序,也可以是某个事件的标准实施步骤。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实行,制定相应的点检表、记录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TPM(全面生产维护),是源于TQM的一种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护的管理体系。TPM和TQM都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系统管理方法,二者相互结合从上至下的推广实施可以使企业进行全方位改进和发展。

三、料,材料。包括元器件、原材料、辅料、流程性材料、软件、服务等等。从材料的采购、检验、存放、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供应商管理等方面实行全面管理,确保过程持续输出合格的产品。应充分使用信息化工具,以提高效率,ERP(企业资源计划),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集成的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ERP系统的推广使用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升物资流效率。制定原材料的入厂检验标准,防止不合格原材料、元器件流到下一工序。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分级管理不合格品,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外流,对不合格品及时标识、隔离、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包括供应商的整改措施,以防不合格品再次发生。供应商是质量体系中的输入环节,应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加强对其的质量控制,定期对其实施审查和评价从而对其实行动态管理,以达到输出环节的目标——顾客满意。

四、法,即法则、方法。《产品质量法》的制定为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促使企业的质量意识从法律层面上升为更深层次职业道德规范。法包括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图纸、流程卡等。质量管理体系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付诸实施的有力武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应遵从以下原则: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基础,2)领导作用是关键,3)全员参与是根本,4)注重实效是重点,5)持续改进求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应贯穿企业所有部门、所有人员以及和产品相关的所有过程,并充分运行、持续改进、定时审核、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标准化方面应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还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针对过程应制定各类程序文件,程序文件应通俗易懂,清楚明白,便于操作和实行。

五、环,即环境。环境包括仪器设备要求的环境、人员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大环境、小环境等等。企业应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为了确保环境的充分性、适宜性、安全性、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并容性等满足过程的要求,可实施6S管理,

即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S是从最初的4S、5S发展而来的,4S(整顿、整理、清扫、清洁)到5S的发展,体现了对人员的生硬要求上升到人员自我的“素养”提升,即“质量是一种习惯”,6S更体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六、测,即测量。包括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测试人员。企业应制定科学的测量方法,确保操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测量工具仪器应按要求进行计量、校准、检定,测试时应按需求从技术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选用适宜的测量仪器。测试人员应经培训合格方可从事测量工作。测量结果应客观、公正、准确,并科学地修正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满足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并实时记录。高质量的测量结果来源于可靠的测量系统,MSA(测量系统分析)能保证的测试结果的充分性、有效性、适宜性满足要求。

以“人”为本,以“法”为纲,“机”、“料”、“环”、“测”为目,纲举目张,环环相扣,全面推动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在企业内部从上至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来提高产品质量、加速生产流程、增强质量意识、降低成本、追求卓越。质量管理从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到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发展过程,是顾客对质量要求的一个变化过程。全面质量管理既能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也能持续长期的给企业带来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持续改进、共同受益,最终达到顾客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