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案例教学提纲
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
![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b769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0.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2)理解古诗《春晓》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春晓》。
2. 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古诗《春晓》的文本。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景色,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的春天的景象有哪些?”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春晓》,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跟读,体会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3)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和背诵。
3. 解释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解释。
(2)学生互动交流,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理解古诗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古诗《春晓》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背诵成果。
(3)教师鼓励学生欣赏更多的古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教师还应考虑是否有必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古诗《春晓》的内容和意境。
2.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和运用。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互动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整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f6c6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30.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CAI课件、版画学生画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美景。
教学过程:一、情景渲染。
1.导语引入,播放CAI课件,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唤起感知。
2.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景象,说说感受。
3.在这么美丽、这么可爱的春天里你最想干什么?4.听老师的范读,说说古代的小朋友在春天里最想干什么。
二、目标展示。
1.简单介绍作者和释题。
2.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背背、说说这首古诗。
三、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生字。
2.检测读音。
(多种形式检测)3.自由读、同位读正音。
4.汇报、检测。
四、悟读古诗。
1.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
你会用怎么样的心情来读呢?(配乐)自己在座位上练读。
2.汇报。
(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景象,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感受)3.生生交流。
(鼓励学生离开座位找别人读,交流感受)4.汇报。
5.这么美的一幅春景图、这么美的一首诗,能把它背下来吗?五、扩展。
(时间不允许的话,留到下节课)1.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到大自然去观察了我们身边的春天,请你把自己的`收获拿出来吧。
2.教师拿一位学生的画打出大屏幕,即席作诗。
鼓励学生也进行创作。
(因为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只要学生能抒发自己的感受就行,不作诗体、压韵等各方面的要求,能写一行的写一行、能写一句的就写一句,不作限制。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2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认读生字“古诗”,并书写生字“古”:⑴ 出示:“古诗”。
提问:怎么念啊?(指名回答)⑵ 你会背古诗吗?谁还会背古诗?⑶ 那大家会背什么古诗呢?同学们可以说说古诗的题目,也可以背背古诗。
(指名说或背,也可以请小朋友领背)⑷ 刚才有小朋友和我说不仅能读,能说能背,还会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4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f56e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c.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4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4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1 教学目的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生字2.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成诵教学设想: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教学时,首先出示课件的精巧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
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p 。
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
充分利用网络资,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熟知诗文的根底上进展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络,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
《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局部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可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互相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春晓》〕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
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二、学习古诗《春晓》〔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颖,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
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
《春晓》一年级语文教案
![《春晓》一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7dc6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9.png)
《春晓》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晓》一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二、教材说明本课是一首古诗,孟浩然。
“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
诗句的意思是:春夜,睡得香甜,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
回想起夜里我听到的风声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先写早晨的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他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学会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觉。
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和配乐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生字中的“声、知、少”都是翘舌音,要注意读准。
鼓励学生用熟字或生活积累自己设法记忆字形。
如,用“小”记“少”,用窗外的雨点形象记住“雨”。
要提醒学生注意易混淆之处:“声”上面是“士”不是“土”,最后一笔是撇,不是竖弯钩;“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夜”的第四笔是竖,不是竖提。
2.写字教学有的字重点笔画正好写在竖中线上,在指导学生观察范字时,可提醒学生抓住这些笔画,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以下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夜:夜夜夜夜夜。
雨:雨雨雨雨雨。
声:声声声声声。
(三)朗读指导这首诗语言、意境皆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
可以通过教师朗读或录音朗读进行示范,再引导学生联想自己早晨醒来听到鸟叫、想到花开的心情来读,语速稍慢,“晓、鸟、少”的字音适当延长,读出古诗的节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四)练习提示第三题是复习巩固生字的练习,可放在教过生字后进行。
让学生先把每个生字读一读,数一数笔画,再把笔画数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第四题填空,应在熟读背诵和书写生字以后进行。
(五)扩展活动咏春的诗不少,学完本课的《春晓》后,可在《学习园地》中介绍一些描写春色的诗句,注上拼音,让学生读读背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dc240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c.png)
一、案例背景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过程中,古诗《春晓》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典篇目。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大自然的神奇。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同时,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强调古诗的押韵特点、诗歌意境的描绘方法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作业小结
1.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背诵《春晓》,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画面,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课后实践: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象,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培养写作能力。
3.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春晓》这首古诗,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生词,如“春、晓、眠、觉、声、风雨、花”等,并能运用到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句,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了解古诗的押韵特点,想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描绘出春天的美好画面,锻炼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5.融合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
本案例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象,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这种做法既巩固了学科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春天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春晓》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3c28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3.png)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春天有一定的直观感受,但尚不能充分理解和表达诗中的意境。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词基础和朗读能力,但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对于新鲜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浓厚兴趣,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本节课中都能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方面:通过学习《春晓》,让学生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2.态度方面: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对古诗、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价值观方面: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a.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中的内容。
b.朗读古诗,并正确划分诗句的节奏。
c.仿写一首以春天为主题的诗句。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3.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讨诗中的美好意境。
4.朗读指导,培养语感: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培养好的语感。
语文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春晓》教案
![语文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8cb11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3.png)
语文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春晓》教案《语文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春晓》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语文一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4课《春晓》教案一、课题4、《古诗两首》二、教学目标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晓、眠、觉”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理解诗中内容,说出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图文结合,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第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老师:同学们听过这句话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
(二)出示图片:1.老师:同学们,你们从这张图片中能不能看出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色?赶快吧你眼中的春天分享给大家!(设计思路:出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观察。
)学生:这是春天,桃花开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的冰融化了······(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表述春天的美景。
)过渡:2.老师:同学们眼中的春天好美丽,那你们想知道古时候的人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吗?(引出新课,板书课题,生书空。
)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想去了解这首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师范读《春晓》。
2.老师:同学们,想不想比老师读得更好听,赶快打开书本第12页,你们用拼音拼读的方法,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你们能不能读懂这首诗歌。
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
![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3cd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b.png)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晓》这首诗。
(2)理解《春晓》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春晓》。
(2)理解《春晓》的内容和意境。
(3)学习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春晓》诗文、生字词卡片、图片等。
2. 教学工具:白板、投影仪、音响等。
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出春天的主题。
(2)提问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跟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自主朗读,尝试背诵。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描写春天的诗词,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 朗读与背诵: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春晓》。
3. 生字词掌握: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生字词。
4. 诗歌理解:学生是否能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春晓》。
2.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可以描述春天的景色、活动等。
2024年《春晓》教学教案通用
![2024年《春晓》教学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37b7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b.png)
2024年《春晓》教学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春晓》。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春晓》的阅读与理解,以及生词、词组的解释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春晓》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习生词、词组,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用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的理解和生词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和课文背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科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2. 新课内容呈现: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讲解生词、词组。
过程细节:学生跟读课文,学习生词,教师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翻译讲解。
过程细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翻译等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过程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个别辅导,集体讨论答案。
5. 课文背诵:引导学生分组背诵课文,加强记忆。
过程细节:学生分组背诵,教师检查,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春晓》2. 生词:春晓、风雨、花落、鸟语、花香3. 重点句子翻译七、作业设计(1)填空题:春天的早晨,风雨(),花落()。
答案: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翻译题: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Last night, the sound of wind and rain, how many flowers have fallen?2. 课后作业:背诵《春晓》课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春天,用画笔描绘春天的美好。
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魅力。
2024年《春晓》教案通用
![2024年《春晓》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0d9a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8.png)
2024年《春晓》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晓》,具体内容包括:1. 熟读并背诵《春晓》全文;2. 学习并理解生字词:春、晓、眠、不、声、知、多、少;3. 分析课文中的意象,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4. 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春晓》;2. 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3.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2.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体会古诗词的韵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景象,引出本课《春晓》;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b.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c.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d.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春晓》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六、板书设计1. 课题:《春晓》2. 生字词:春、晓、眠、不、声、知、多、少3. 意象:春晓、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 诗人情感: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春晓》课文;b. 用生字词造句;c. 课文填空;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春晓》的内容,但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进行欣赏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年级下册春晓教案
![一年级下册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1d7f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4.png)
一年级下册春晓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下册《春晓》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春晓》,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之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春晓》的意境和主题。
2. 学习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3. 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1. 课文《春晓》的复印件。
2. 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天的景色和变化。
3. 学生的朗读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呈现一幅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春天吗?春天有什么特点和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导入:1. 分发《春晓》的复印件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诗歌的标题和作者。
2. 提问学生:“你们猜测一下,这首诗是关于什么的?”引导学生思考。
主体:1. 教师朗读《春晓》,让学生跟读。
2.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重要词语,确保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感。
4. 分组让学生合作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朗读技巧。
5. 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和变化,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表达。
总结:1. 回顾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诗歌《春晓》所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诗有什么启示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
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里观察春天的变化,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绘画、写作或拍摄照片等形式。
2. 邀请学生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作品。
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朗读材料和作品,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其他与春天相关的诗歌,扩展学生的诗歌欣赏和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春天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是否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3. 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春晓》这首诗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热爱。
2023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67f9e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e.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优秀7篇)《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春晓》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春晓》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学会“晓、眠、觉”三个字,知道这几个字在诗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诗意,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晓的字形。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背《春雨》。
2、默写:乃、随、润。
二、揭题:板书:春晓解题:晓: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老师告诉学生晓这个字的意思是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诗句的意思才查到答案的。
,鼓励学生多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在晓的三种答案中找到正确答案。
晓:1、天刚亮;2、晓得;3、使人知道清楚。
)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告诉学生他是李白的朋友,在以后我们将学到李白写给他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读古诗,学生字。
1、指名读古诗,其余同学画出生字词2、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自学:春眠不觉晓啼3、检查自学情况。
四、细读古诗:1、看图读古诗,试说古诗的"意思。
(请学生看书上插图,用优美的语句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举例: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一位女子起来后拉起竹窗帘,看到了杨柳依依,芭蕉油绿,桃花红艳,可是却有花瓣掉下来了,花瓣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我们学习诗的内容就知道了。
)2、学习古诗:3、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字义、词义,再理解句义,最后理解全诗的含义)4、理解字义:眠:睡觉。
(同样出示字典里查到的意思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选择)不觉晓:晓指天亮。
不知还、不觉天就亮了。
间:听到。
闻啼鸟:闻鸟啼,听到鸟的叫。
(老师讲解:古诗为了整齐押韵,便于吟唱,会省略一些词语,有时还颠倒次序,使意思变得曲折、跳跃。
《春晓》的一年级语文教案
![《春晓》的一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bf5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4.png)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参与情况,判 断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和作业等方式评估 学生对《春晓》这首诗的理解和记忆。
能力提升
情感态度
对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观察他们 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判断其 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判断 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以及对 《春晓》这首诗的情感体验。
《春晓》的一年级语 文教案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难点与重点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教具 • 教学总结与展望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春晓》的生字 、生词,理解诗歌大 意。
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 奏,感受诗歌的意境 和韵味。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 诗歌,培养语感和语 音语调。
本课总结
教学不足与改进 部分学生对古诗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背景知识的介绍。
对于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需要加强课后辅导和关心。
下节课预告
主题:学习《静夜思》 教学目标 掌握《静夜思》的生字和拼音。
下节课预告
01
理解《静夜思》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02
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静夜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多种 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 作学习。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 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 自然、体验生活,培养观察力 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培 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947dbb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c.png)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读通课文《春晓》并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点;(2)能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诗词的情感和意境;(3)能熟练朗读课文,并表现出相应的语调和语感。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1)通过诗歌的感受,使学生对春天产生更深厚的感情,培养爱生命、爱自然的情感;(2)让学生体验到用心倾听、用心感受诗歌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出示一张美丽的春日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好,并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的情绪和思维: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春天有哪些理由?你们在春天最喜欢做什么?2.展示(10分钟)老师对全班学生宣布,今天要学习的是学生口耳相传的名诗《春晓》。
切换幻灯片,展示诗词内容及与之对应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境。
3.品读(15分钟)老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诗词《春晓》,并自由掌握音、韵、声、调、节、速等朗读技巧。
然后,手抄一份诗文用于标注和注释,根据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用不同颜色的笔注释,并尝试理解其中的隐喻、比喻和修辞手法等。
4.听感(10分钟)请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来朗读诗词,让全班的学生细心倾听,并在朗读完毕之后,给他(她们)适量的肯定和赞赏。
询问学生对这首诗的感受,指导学生从语言、意境等方面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义。
5.创意(10分钟)请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这可以是原创的诗歌、绘画、视频、拍照等,也可以是一篇简短的文章。
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相信创意的火花会为课堂带来一份惊喜和欢乐。
6.总结(5分钟)教师在最后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以过程和体验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平时多读、多写、多感受诗歌,培养对语言、文化和美的兴趣与追求。
三、教学反思这节课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名诗《春晓》,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学会快乐地朗读和感受,以及初步领会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fef4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1.png)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春晓》的内容和作者。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及意境。
3. 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和韵律。
4.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春晓》的内容和诗歌的语言特点。
2. 难点: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清晰的诗歌《春晓》的课件或教材。
2. PPT课件或纸质素材。
3. 彩色笔、毛笔等助教工具。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教师先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诗歌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诗歌的基本概念,并鼓励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诗歌作品。
Step 2: 介绍作者和诗歌1. 逐字逐句地展示《春晓》的内容和诗歌的作者,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理解。
2. 利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诗歌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3: 探究诗歌意象1. 引导学生观察关键词,如:黄鹂、春、江水、入、青山、兰。
2. 提问学生诗歌背后表达的是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分享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喜爱。
Step 4: 理解诗歌语言1.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诗句的点题作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2. 逐句解读诗句,理解作者转述春天的方式及情感。
Step 5: 朗读诗歌1. 唤起学生对春天的浓厚情感,利用音乐为诗歌伴奏。
2. 指导学生合理运用音量和语调,朗读出态度饱满,情感真实的音读。
Step 6: 教学总结1. 让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
2. 引导学生思考,从《春晓》中能够体会到的文化和人生价值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春晓》全文。
2. 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春天的一天所看到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学习目标】1. 了解和体验春天的美好。
2. 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及意义。
3. 学会诗歌朗读和韵律。
4. 培养对诗歌的欣赏和热爱。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春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59447ec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9.png)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
知识目标
•读懂古诗《春晓》
•熟记古诗《春晓》
•理解古诗《春晓》传递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内容
古诗《春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春晓》传递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掌握古汉语难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1.教师先唱一遍古诗《春晓》,并试图传递古诗的情感。
2.请学生从中选取一至两句最喜欢的句子,并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
3.教师让学生尝试朗诵古诗《春晓》,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体悟作
者想要表达的思情志向。
4.分析古诗《春晓》的语言特点,如意境描写、运用象征、修辞巧妙等
等。
5.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生疏词汇,教师解释古汉语中的生疏词汇,帮助
学生理解整首古诗。
6.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回顾细节。
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
•白板
•小黑板
•音频播放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古诗《春晓》为重心,让学生通过朗读、阅读古诗,进一步了解
和认识这首优美的古诗。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可能会发生的生疏古汉语问题,并尽量呈现出古诗形象丰富的情景,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春晓》。
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动活泼的动手实践环节,增强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感。
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不同的帮助,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课本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和有效。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9dda5e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1.png)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教学目标•掌握《春晓》的词语、语句及原意;•认识《春晓》的作者王之涣,了解其生平及还原其创作背景;•能够模仿《春晓》的语言及旋律,体验春季美好气息。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和诗句的作者原始意义;•学习模仿诗歌的语言和旋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诗歌中用到的比喻手法,以及比喻之间的相互呼应。
教具准备•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显示诗歌《春晓》的文章,并播放音频,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带来的美好。
让学生寻找一些共性,比如万物复苏、春色盎然。
第二步:呈现•介绍《春晓》的作者王之涣,讲述他是唐代诗人,能营造这样诗情画意,让人怀疑他在春天创作时的心境可能是怎样的。
学生也可以自己推测和展开想象。
•讲解诗歌中的生动描绘和比喻手法。
通过学习《春晓》诗句,向学生展示一定的类比关系,鼓励他们自我启发更多的比喻范畴,理解自然生态中的生态相互依存关系。
比如“送春”类比了东风解冻、春色已经到来等等。
•在讲解的同时,教师可以逐渐板书,将学生的探讨意见和认识用图像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第三步:实验•让学生自行模仿《春晓》的语言和旋律,通过朗诵和完形填空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倡导学生在学习中肯定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同时也欣赏他人的成绩。
让他们从中找到学习的新动力。
第四步:巩固•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来分享自己对《春晓》、王之涣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从而进一步巩固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认识。
第五步:评估•对于学生是否亲切、诚实、友善,以及朗诵和表达的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依据不同方式进行适当的纠正和引导。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音乐、诗歌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美好与愉悦,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并模仿诗歌的语言和音律,激发他们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之情。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可以用创造性的方式去理解、模仿和表达诗歌,这也为今后的自由表达和创新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d8e0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c.png)
一年级下册《春晓》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能正确朗读《春晓》这首古诗。
2.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一天的变化。
3. 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 学习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一天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
2. 《春晓》这首古诗的大字课件或挂图。
3. 春天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放春天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春天景色。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春天的感受和喜爱之处。
2. 引入新课教师出示《春晓》这首古诗的大字课件或挂图,读一遍这首诗,然后询问学生有没有听到耳熟的词语。
3. 学习诗歌教师再读一遍这首古诗,并让学生跟读。
然后解释一些不易理解的词语,如“依依”、“林床”等。
然后进行诗歌朗读,注意韵律和节奏。
4. 分析诗意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a. 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b.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c. 为什么在清晨醒来时,春天已经来了?5. 观察春天的变化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学校的花坛或操场上观察春天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如花儿开放、鸟儿歌唱等。
6. 感受春天的美丽学生回到教室,教师放春天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五、课堂小结教师将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强调春天的美丽和变化。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本上与《春晓》相关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一天的变化。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春天表现出兴趣和热爱,并能正确朗读这首诗歌。
但是,在观察春天的过程中,学生对春天的特点和变化的记忆还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巩固。
八、教学延伸1. 扩展诗歌知识让学生学习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歌,如《春夜》、《春夜喜雨》等。
让学生欣赏这些诗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和诗歌的魅力。
一年级春晓教案
![一年级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712f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8.png)
一年级春晓教案---一年级春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春晓》的基本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身边的季节变化,培养爱护环境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使学生通过朗诵感受春天的气息。
-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春眠不觉晓”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春天的自然景观图片2. 相关的诗词、童谣3. 教具:春天主题的手工材料四、教学过程引入阶段1. **情景导入**教师播放春天的自然音效,如鸟鸣声、溪水声,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2. **讨论交流**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对春天的印象,比如春天的天气、植物以及动物的变化。
新授阶段1. **阅读课文**教师领读《春晓》,并在黑板上写下诗句,重点强调“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句。
2. **分段分析**将诗分为两部分进行解析:- **春眠不觉晓**讨论春天的早晨,温暖的阳光让人沉醉,学生可以描述自己早晨的感受。
- **处处闻啼鸟**让学生表达春天的声音,想象他们听到的鸟鸣,鼓励他们用形象的词汇来描述。
练习阶段1.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春天带来的变化,制作春天的手工作品,比如折纸花。
2. **诗歌朗诵**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朗诵《春晓》,并分享他们对诗的理解和春天的感受。
反馈阶段1. **学生展示**各组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谈谈他们的创作意图和灵感来源。
2. **全班交流**请几位同学分享朗诵后的感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春天的美好之处。
五、教学总结- 总结《春晓》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春天的特征。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大自然的变化,感受四季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1. **观察春天**要求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春天变化,写一段感受,记录下春天的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境潜入心悟情细无痕-----《春晓》教学案例及评析------光明小学贾支美《春晓》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情感。
《春晓》这首诗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欣赏春景走进“春晓”-----游戏识字初读“春晓”------图文悟情品读“春晓”---古诗新唱拓展“春晓””为教学主线,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古诗教学变得情趣横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多元诵读中无痕的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达到“意境潜入心,悟情细无痕”。
片断一:一、欣赏春景,激趣导入,走进“春晓”。
(播放伴有音乐的春光美景图片,让学生观看,然后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
)师:认真的孩子请看大屏幕,想想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生:欣赏画面。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你看到的画面?生1:春回大地、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生2:莺歌燕舞、万里无云、生3:我看到花红了,燕子飞回来了,草绿了,春姑娘回来了。
生4:我看见花开了,小鸟在树枝上叫,树叶发芽了。
师:是啊,春天多美呀,有人说春天是一首歌,有人说春天是一幅画,其实春天还是一首优美的古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题目叫《春晓》,请孩子们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从课题你读出了什么呢?生1:我从课题中的“春”知道了写的是春天、、生2:“晓”是“日”字旁,我想这首诗说的是早晨的时候。
师:你能根据字形理解字的意思真了不起。
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呢?生3:那“春晓”的意思就是讲春天的早晨,是吗?师:是呀,你真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孩子。
【评析:有位特级教师这样说过:“精彩的开课最能抓住孩子们的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
”因此,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老师先让孩子们欣赏春天美景的图片,并伴以音乐进行渲染,让孩子们一下子陶醉于春天的美景中,然后利用学过的词语或者是句子描述看到的美景,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这样既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激发了孩子口头表达的愿望,培养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再加上老师对春天美景的生动描述,让孩子不知不觉在情境中走近文本,产生阅读愿望,形成阅读期待,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
”】片断二游戏识字,观察记忆,初读“春晓”。
(第一关:摘苹果,认读苹果树上带拼音的字宝宝,并说说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窍门。
)师:听说我们一(2)班的孩子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现在我们采用比赛闯关的办法来认读诗中的生字宝宝,聪明的孩子们有信心吗?生齐:有师:注意第一关开始了:认读苹果树上的生字宝宝,(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苹果。
)师:每个字音都读的很正确,就连翘舌音也读得非常准确,谁来把你识记这些生字宝宝的窍门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生1:“闻”字是“门”里面一个“耳”,因为有“耳”,所以是“听”的意思。
生2:“眠”是“目”加“民”,因为有“目”,所以是“睡觉”的意思。
师:你会利用字形来理解字意,真了不起!生3:“啼”是“口”加皇帝的“帝”。
因为有“口”,我想是“叫”的意思师:你理解的真准确!(第二关:小猴过河: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并组词)师:一只小猴子要过河,可是要认准这些生字宝宝,并给他们找个词语朋友才能过河,谁来帮帮它呢?生:我来、、我来、、、、生1、眠、睡眠。
处、处处生2、诗、古诗。
生:、、、、、、师:小猴谢谢你们帮它过河。
(第三关:花园采花,认读不带拼音的字,组两个词语。
)师:下面进入第三关,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玫瑰花,老师很想采几朵带回家,可是玫瑰花说:要想采我,得认准我身上的字宝宝,并且组两个词语,才能把我采摘回家,谁来帮帮老师呢?)生1:我来帮老师、闻:新闻、闻名生2:道:知道、道理、、、、、、师:谢谢聪明的孩子们帮老师采回了这么美丽的玫瑰花。
三关你们都顺利闯过,真不愧是识字小能手,鼓励一下自己吧!生齐:棒棒,我最棒!师:现在把生字宝宝放进古诗中自由的读一读,要注意读正确、读流畅、读准古诗的节奏。
(生自读古诗、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老师采用多种方式检查自读效果,并对读准古诗的节奏加以点拨和指导。
)【评析:设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
而且,新课标在低学段阶段目标中第一条也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这都说明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性。
遵循课标要求,老师在识字这一板块儿,变“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为“游戏闯关快乐识字”,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每个孩子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个个小手举得老高,生怕失去了自己展示的机会,尽管识字的要求难度一关比一关大,可孩子们却是越战越勇,整个识字环节把孩子们的心激灵得直扑腾,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境中主动识字、主动记忆,品尝识字的快乐,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达到了低学段“自主识字”的最佳效果!】片断三图文解意,诵读悟情,品读“春晓”。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古诗描写的画面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CAI播放春天早晨鸟儿歌唱的景象)生1:我看到树上有许多小鸟。
生2:我看到诗人端着一杯茶,推开窗子好像在看小鸟。
生3:我还看到有很多花落在地上,我想是不是风吹落的呢?生4:我看到许多小鸟在树上飞来飞去,还听见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生5:我看出这是在早上,诗人好像是刚刚睡醒的样子。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观察的真仔细,那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前两行。
)师:一齐读一读这两句。
生:齐读这两句古诗。
师:是啊,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枝上飞来跳去,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让我们感受到小鸟此时心情是多么高兴啊!诗人看到小鸟如此高兴,诗人的心情也会怎样呢?生1:诗人看到小鸟这么开心,诗人自己也开心。
生2:诗人这时候很高兴。
生3:诗人很兴奋。
师:你们真是诗人的朋友啊,(生大笑)谁能把诗人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呢?生1:读古诗前两句。
师:你读出了诗人高兴的心情,谁来读的更加高兴一点?生2:读古诗一二句。
师:听着你的朗读,我好像看到了诗人孟浩然高兴的笑脸,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诗人高兴的心情,好吗?师生:齐读一二句。
师:那落在地上的花瓣又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呢?(CAI播放花落的景象)生1:我看到树上的花都落了。
生2:我看到地上到处都是飘落的花瓣,好可惜呀!生3:我看到大树弯着腰,我想一定是在刮风,我好像听到了呼呼的风声。
生4:我想不仅刮风了,一定还下雨了,因为落在地上的花儿好多呀!师:是啊,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把花儿都给吹落了,谁来说说诗中哪两行在描写画面中的情景呢?生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根据回答板书:诗句后两行。
)师: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吧。
(生齐读3、4两句。
)师:如果你是诗人孟浩然,看到如此娇嫩美丽的花朵被昨夜的风雨打落在地上,你的心里感到怎么样呢?生1:我会伤心、生2:我会难过生3:我会为这些刮落在地上的花儿感到惋惜。
师:是啊,诗人为打落在地上的鲜花感到伤心和惋惜,谁能带着惋惜的心情来读这两句诗呢?生1读、生2读师:听着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诗人伤心、惋惜的心情!谁来说说他是怎样读出这种伤心惋惜的心情来?生1:语调要低沉一点儿。
生2、语速要慢一点儿。
生3、“风雨声”要读的重一点儿。
师:说的真好,谁再来试试?生读三四两句师:你真是小小朗读家,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诗人伤心、惋惜的情感吧!生齐读。
(动画配乐情景再现朗读全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吧。
师:配乐配画面读范读全诗。
生1配乐配画试读全诗。
生2配乐配画试读全诗。
生齐读全诗。
【评析:儿童的想象如同自由飞翔的翅膀,他们敢想象,也会想象。
这部分教学,老师为孩子创设古诗所表达的情境,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画、聆听鸟叫声、感受风声、雨声,从而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拓宽孩子思维的领域,让孩子在多元、开放、灵动的课堂氛围中放飞自己的想象,并用生动稚嫩的语言口头表达自己想象的画面,化抽象的古诗意境为具体呈现,在想象表达的基础上采用多元诵读的方式进一步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达到“解读古诗意思,体会古诗意境,感悟诗人爱春、惜春情感”的目的。
】【总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富有诗意的春天,课堂上老师带给我们的也是清新的富有诗意的课堂:一是目标定位准确,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
老师在课中紧紧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教学,采用游戏形式识字,利用情境体验进行朗读,使低年级的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整合在一起,并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是生字教学扎实,识字教学一向枯燥无味,老师另辟蹊径,根据低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爱好,设计了游戏闯关的方式来学习生字,让孩子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识字,游戏中记忆,把生字的教学落到实处。
三是朗读指导到位。
古诗朗读和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老师采用“初读读正确—再读读流畅---细读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儿----品读读出古诗情感”这种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既扎实又有效,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古诗的意境,在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整节课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沁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学的主动,学的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