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一、梁、柱的截面尺寸初选: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各层梁柱板的混凝土强度为C30,f c=14.3N/mm2,f t=1.43 N/mm2。
取相邻两个柱距的尺寸宽作为计算单元。
(1)梁截面初选:边跨梁(AB、CD跨)框架梁截面高度可按h=(1/18~1/10)l0确定其中l0为梁的计算跨度,为了防止梁发生剪切脆性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l/h≥4,梁截面宽度可取b=(1/3~1/2)h且b≥200mm梁截面高宽比h/b≤4.由上图可知:L边=6300mm,L中=2700mm,h边=(350~630),h中=(150~270),6300/h边≧4 2700/h中≧4H边≦1575mm h中≦675mm。
取h边=600mm h中=250mm 取b=250mm由于框架梁的各跨度相差较大,为了利于梁内上部纵筋的贯通和下部筋的锚固,梁各跨截面宽度应该相同取b=250mm.H中/b=250/250=1≦4 h边/b=600/250=2.4≦4(符合要求)(2)柱截面初选柱截面初选要同时满足最小截面,侧移限制和轴压比等诸多影响,对于较低设防裂度地区的多层民用框架结构,一般可通过满足轴压比限值进行截面估计。
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50mm,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小于400mm。
柱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1/20~1/15),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350mm.柱截面高不宜小于400mm。
取b c=h c=400mm(3)梁、柱的计算高度梁的跨度:取轴线间距,边跨梁为6.3m.中间跨梁2.7m,底层柱高为4.8m。
二、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的线刚度1、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取①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是0.45m,基础顶面标高为-0.900m。
具体如下图2、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公式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公式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公式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计算方式之一。
它
用于计算框架梁柱结构中的刚度,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梁的截面面积、柱的截面面积、弹性模量、长度,以及材料的系数等。
首先,对于单个梁而言,其刚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EI/L
其中,E代表弹性模量,I代表梁的截面惯性矩,L代表梁的长度。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单个梁的弯曲刚度,其数值越大,代表梁越不容易
弯曲,联通的强度也越高。
接下来,对于单个柱子而言,其刚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EA/L
其中,E代表弹性模量,A代表柱的截面面积,L代表柱的长度。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单个柱的抗压刚度,其数值越大,代表柱越不容易
被压倒,承载能力也越高。
最后,在计算柱和梁的联通刚度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系数,用以
下公式计算:
EI/L + EA/L
其中,E代表弹性模量,A代表联通截面面积,L代表联通长度。
这个公式表达的是联通的总刚度,包括了弯曲刚度和抗压刚度。
其数
值越大,代表联通的承载能力越高。
在建筑设计中,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公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准确地计算出建筑结构的刚度,可以保证建筑在承载负荷时稳定可靠,从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和舒适。
第二章计算简图

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案2.1 确定计算简图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选定具有代表性的⑦轴线作为计算单元,如图1-1中的斜线部分所示范围。
框架梁柱节点为刚接,框架柱与基础固结;各杆件用轴线定位,框架梁跨度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根据地质资料初步假定基础顶面到室外地坪的距离为500mm,则底层柱子的计算高度h1=4.0+0.45+0.5=4.95m,其余各层柱高取下层结构楼面到上层结构楼面的距离,即h2~h5=3.5m,由此确定该榀框架KJ- ⑦的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框架KJ-7计算简图2.2 构件材料选择混凝土:均采用C30混凝土(fc=14.3N/mm²,ft=1.43 N/mm²)。
钢筋:直径≥12mm时选用HRB335钢筋,其余采用HPB235钢筋。
2.3 构件截面尺寸估算2.3.1 框架柱截面初估根据经验估算钢筋混凝土多层建筑为5-10kN/m2 ,按N=12 kN/m2 估算;柱轴压比μ取0.91.2×S×N×n 1.2×4.0×3.6×12×4×1000边柱:A≥a2 = =μ×fc 0.9×14.3=80559 mm²a=253mm1.2×S×N×n 1.2×4.0×(3.6+1.8)×12×4×1000中柱:A≥a2 = =μ×fc 0.9×14.3=120839 mm²a=311mm由此,初步选取柱的截面尺寸:边柱b×h=400mm×400mm,中柱b×h=400mm ×400mm2.3.2 梁截面尺寸初选各梁的截面尺寸按梁的跨度初步确定如下:框架横梁、其他承重横梁和框架纵梁高h均取(1/8―1/12)L,L为梁的跨度;其他纵梁高h均取(1/12―1/18)L,L为梁的跨度梁的宽度b取(1/2―1/3.5)h各梁的截面尺寸(mm)见表2-1。
4.3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Bz脉动风荷载的背景分量因子 z B kH 1
Z
1
x
z
Z
φ 1(z)—结构第1阶振型系数,可由结构动力计算确定,混凝土框架结构 可近似的取φ 1(z)=(z/H)[2-(z/H)],z为计算点到室外地坪距离; H—结构总高度; ρx—脉动风荷载水平方向相关系数;
x
10 B 50e B / 50 50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现浇框架结构
刚接节点
装配式框架结构
装配整体式框架 柱与基础的连接
铰接节点或半铰接节点
刚接节点 固定支座 铰支座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2结构的计算简图
3.跨度与层高的确定 (1)梁的跨度 取顶层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 以最小截面的形心线来确定。 (2)层高 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底层层高取基础顶 面到二层楼板顶面之间距离。
荷载形式。
15.80kN
16.45kN
框架结构风荷载简图
风荷起算位置
ic Ec I Hi
装配整体式楼盖
Ec—— 混凝土弹性模量; I —— 框架柱截面惯性矩。
装配式楼盖
按实际截面计算I。
1 3 I bchc 12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2结构的计算简图
6.荷载的计算 作用于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两种: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分布荷载居多 竖向荷载 楼面活荷载 建筑结构自重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4.3.1截面尺寸的估计
1.梁截面尺寸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可近似预估:
第四章 混凝土框架结构
1 1 梁高 h ~ l , l 为梁的计算跨度 8 12
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三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一〕梁柱尺寸
1.梁高h b=(1/12~1/8)lb
横向h b=600~900mm,取800mm
纵向h b=650~900mm,取800mm
过道h b=250~375mm,考虑到次梁高度为600mm,也取为600mm
2.柱截面尺寸
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7度设防,高度<30m,抗震等级为三级,取底层C6柱估算柱尺寸,根据经验荷载为15kN/m2:
由轴压比限值得A c≥==260795mm2
为平安起见,取底层柱截面尺寸为650mm×650mm,其他层为600mm×600mm 〔二〕计算简图(取轴线⑥处)
初步设计根底顶面离室外地面500mm,那么底层层高为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三〕梁柱线刚度
(其中E=3.0×104N/mm2)
AC、BC跨梁
i=2E×3/7.2=3.56×10-3E
BC跨梁
i=2E×3/3.0=3.60×10-3E
上部各层柱
i= E×4/3.6=3.00×10-3 E
底层柱
i= E×4/5.3=2.81×10-3 E
将梁柱线刚度标于计算简图中。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一、框架梁柱线刚度初估梁柱截面尺寸: ⑴、梁:493010104254103010604.2500250121,500250·1093.4780010373.1108.2,10373.165030012122300,2173273121(,650,65097512181(,7800mm I mm mm h b mmN l EI i C mm I I mmb mm ~ h ~b mm h mm mm ~l ~h mm l b ⨯=⨯⨯=⨯=⨯⨯=⨯⨯⨯==⨯=⨯⨯⨯=========次梁取级,混凝土用取)取)⑵、柱:混凝土用30C 级按层高确定截面尺寸:底层取mm H 71006504506000=++=,mmN i mmmm h b mm mm ~H ~b c ·10896.15400/100.3800121800800,355473201151(1144⨯=⨯⨯⨯=⨯=⨯==取)底层mm N i c ·10442.17100/100.38001211144⨯=⨯⨯⨯=取梁的线刚度值为基准值1,则柱为:846.3,底层柱为:925.2,见下图2:G 44444G G G 3333321G21212121H J K L H J K L H J K L H J K L HJKL1.03.8462.9251.03.8461.03.8461.03.8463.8463.8463.8461.03.8461.03.8461.01.03.8461.03.8461.03.8461.03.8461.01.01.01.01.02.9252.9252.9252.9253.8463.846二、荷载计算双向板板厚:mm h mm ~l ~h 100,785.97501401(===取) 1、恒荷载计算:(标准值)⑴、屋面恒载:屋10 3.44 KN/ m 2 100厚现浇混凝土屋面板 0.1×25=2.5 KN/ m 2 10厚水泥砂浆抹灰 0.01×20=0.2 KN/ m 2 合计: 6.14 KN/ m 2 ⑵、楼面恒载:楼10 0.7 KN/ m 2 结合层一道100厚现浇混凝土屋面板 0.1×25=2.5 KN/ m 210厚水泥砂浆抹灰 0.01×20=0.2 KN/ m 2 合计: 3.4 KN/ m 2 ⑶、梁自重:主梁mm mm h b 650300⨯=⨯主梁自重 25×0.3×(0.65-0.1)=4.125 KN/m 10厚水泥砂浆抹灰 0.01×(0.65-0.1+0.3) ×2×20=0.34KN/m合计: 4.465 KN/m 次梁自重 25×0.25×(0.5-0.1 )=2.5 KN/m 10厚水泥砂浆抹灰 0.01×(0.5-0.1+0.25)×2×20=0.26KN/m 合计: 2.76KN/m⑷、柱自重:mm mm h b 800800⨯=⨯柱自重 25×0.8×0.8=16KN/m 10厚水泥砂浆抹灰 0.01×0.8×4×20=0.64KN/m合计: 16.64KN/m⑸、外墙自重: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自重取8.0 KN/ m3标准层 8×0.2×(5.4-0.65)=7.6KN/m 水刷石外墙面 5.4×0.5=2.7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5.4-0.65)×0.36=1.71KN/m 合计: 12.01KN/m 底层 8×0.2×(7.1-0.65)=10.32KN/m 水刷石外墙面 6.0×0.5=3.0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6.0-0.65)×0.36=1.926 KN/m 合计: 15.246 KN/m ⑹、内墙自重:(同外墙)标准层 8×0.2×(5.4-0.65)=7.6 KN/m 水泥粉刷墙面 (5.4-0.65)×2×0.36=3.42 KN/m 合计: 11.02 KN/m 底层 8×0.2×(6-0.65)=8.56 KN/m图2. 梁、柱相对线刚度图水泥粉刷墙面 (6-0.65)×2×0.36=3.852 KN/m 合计: 12.412 KN/m 2、恒载作用下框架受力分析:板传到次梁以及次梁传到主梁的荷载按三角形和梯形进行传递,计算时折算为均布荷载。
第三节-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三节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4.3.1 梁、柱截面尺寸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应根据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等要求确定。
初步设计时,通常由经验或估算先选定截面尺寸,以后进行承载力、变形等验算,检查所选尺寸是否合适。
1、梁截面尺寸确定2、柱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可直接凭经验确定,也可先根据其所受轴力按轴心受压构件估算,再乘以适当的放大系数以考虑弯矩的影响。
即框架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经不宜小于350mm,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为避免柱产生剪切破坏,柱净高与截面长边之比宜大于4,或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3、梁截面惯性矩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与梁一起现浇的楼板可作为框架梁的翼缘,每一侧翼缘的有效宽度可取至板厚的6倍;装配整体式楼面视其整体性可取等于或小于6倍;无现浇面层的装配式楼面,楼板的作用不予考虑。
设计中,为简化计算,也可按下式近似确定梁截面惯性矩I:4.3.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1、计算单元框架结构房屋是空间结构体系,一般应按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但对于平面布置较规则的框架结构房屋,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实际的空间结构简化为若干个横向或纵向平面框架进行分析,每榀平面框架为一计算单元。
就承受竖向荷载而言,当横向(纵向)框架承重,且在截取横向(纵向)框架计算时,全部竖向荷载由横向(纵向)框架承担,不考虑纵向(横向)框架的作用。
当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时,应根据结构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竖向荷载按楼盖的实际支承情况进行传递,这时竖向荷载通常由纵、横向框架共用承担。
2、计算简图在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中,梁、柱用其轴线表示,梁与柱之间的连接用节点表示,梁或柱的长度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框架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即为框架梁的计算跨度;框架柱的计算高度应为各横梁形心轴线间的距离,当各层梁截面尺寸相同时,除底层外,柱的计算高度即为各层层高。
对于梁、柱、板均为现浇的情况,梁截面的形心线可近似取至板底。
对于底层柱的下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地下室;且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时,可取至地下室结构的顶板处。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第2章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1 结构选型和布置1. 1.1结构选型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为使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本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2. 1.2结构布置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及建筑物的平面形状,本结构横向尺寸较短,纵向尺寸较长,故把框架结构横向布置,即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施工方案采用梁、板、柱整体现浇方案,楼梯采用整体现浇板式楼梯,基础采用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3. 1.3初步截面尺寸本建筑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且建筑地处某省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2001) 6.1.2知, 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楼盖、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为IOOmnb各层梁板及三、四、五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一、二层柱及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其余钢筋采用IIPB2350根据建筑平面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2-l0图2T结构平面布置图框架柱的最大承载力范围:5.lw×5.25//Z2. 1.3. 1柱截面尺寸估算:柱的截面尺寸估算公式:N = yβ4G"A _ NLrarN一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夕一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
A一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G一折算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为12 kN∕m2on—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
上,/一框架柱轴压比限值,对一级、二级、三级抗震等级,分别取0.7、0.8 和0.9 OA—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所以有TV = 1.25x5.1x5.25x12x5 = 2008.125^则取柱的截面尺寸为400〃w? × 400/7?/??。
2. 1.3. 2梁截面尺寸估算:框架梁的截面尺寸确定时,应综合考虑竖向荷载大小、跨度、抗震设防 烈度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多方面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楼面次梁:(3.4×1.95××2+2.76)×3.9×2=86.17KN
8
⑵、G~H跨:
屋面板传荷载:
梯形部分:6.14×1.95×(1-2×0.412 +0.413)×2=17.54KN/m
5三角形部分:2×1.5×6.14×=11.51KN/m 8
框架:
11
l?7800mm,h?(~)l?975mm~650mm,取h?650mm,
812
11
b?(~)h?327~217mm,取b?300mm
23
1
I?2I0?2??300?6503?1.373?1010mm4,混凝土用C25级,
12
EI2.8?104?1.373?1010
合计:15.246 KN/m⑹、内墙自重:(同外墙)
标准层8×0.2×(5.4-0.65)=7.6 KN/m水泥粉刷墙面(5.4-0.65)×2×0.36=3.42 KN/m合计:11.02 KN/m
底层8×0.2×(6-0.65)=8.56 KN/m
2
水泥粉刷墙面(6-0.65)×2×0.36=3.852 KN/m合计:12.412 KN/m
1520
1
i??8004?3.0?104/5400?1.896?1011N·mm
图2.梁、柱相对线刚度图
二、荷载计算
双向板板厚:h?(11~)l?97.5~78mm,取h?100mm 4050
1、恒荷载计算:(标准值)
⑴、屋面恒载:
屋10 3.44 KN/ m2 100厚现浇混凝土屋面板0.1×25=2.5 KN/ m2 10厚水泥砂浆抹灰0.01×20=0.2 KN/ m2合计:6.14 KN/ m2⑵、楼面恒载:
50.3852 +0.3853)×3.9+2.76×3.9+2××6.14×1.95×3.9+2.768
5×3+2×1.5××6.14=236.79 KN 8
5标准层柱恒载=4.465×7.8+2×3.4×1.95××3.9×2+2×3.4×1.5×(1-28
5×0.3852 +0.3853)×3.9+2.76×(3.9+3)+2×1.5××3.4=8
⑹、K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5标准层柱恒载=4.465×7.8+2×1.95×3.9×3.4×+2.76×4.8+2×3.4×1.958
2 3×(1-2×0.41+0.41)×4.8+12.01×7.2=213.5KN
⑷、H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5顶层柱恒载=4.465×7.8+2×6.14×1.95××3.9+2×6.14×1.5×(1-2×8
147.96 KN
⑸、J、K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55顶层柱恒载=4.465×7.8+7.8×2××6.14×1.95+7.8×2.76+2×7.8××88
6.14×1.95=289.83 KN
5标准层恒载=4.465×7.8+7.8×2××3.4×1.95×2+7.8×2.76=185.64 KN 8
合计:16.64KN/m
3⑸、外墙自重: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自重取8.0 KN/ m
标准层8×0.2×(5.4-0.65)=7.6KN/m水刷石外墙面5.4×0.5=2.7KN/m水泥粉刷内墙面(5.4-0.65)×0.36=1.71KN/m合计:12.01KN/m底层8×0.2×(7.1-0.65)=10.32KN/m水刷石外墙面6.0×0.5=3.0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6.0-0.65)×0.36=1.926 KN/m
楼10 0.7 KN/ m2
结合层一道
100厚现浇混凝土屋面板0.1×25=2.5 KN/ m2 10厚水泥砂浆抹灰0.01×20=0.2 KN/ m2合计:3.4 KN/ m2⑶、梁自重:主梁b?h?300mm?650mm
主梁自重25×0.3×(0.65-0.1)=4.125 KN/m 10厚水泥砂浆抹灰0.01×(0.65-0.1+0.3)×2×20=0.34KN/m
ib???4.93?1010N·mm
l7800
1
次梁取b?h?250mm?500mm,I0??250?5003?2.604?109mm4
12
⑵、柱:混凝土用C30级
按层高确定截面尺寸:底层取H?6000?450?650?7100mm,
11
b?()H?473mm~355mm,取b?h?800mm?800mm
合计:4.465 KN/m
次梁自重25×0.25×(0.5-0.1)=2.5 KN/m
10厚水泥砂浆抹灰0.01×(0.5-0.1+0.25)×2×20=0.26KN/m
合计:2.76KN/m
⑷、柱自重:b?h?800mm?800mm
柱自重25×0.8×0.8=16KN/m 10厚水泥砂浆抹灰0.01×0.8×4×20=0.64KN/m
3
5次梁传荷:2×3.9×[2.76+6.14×1.95×+6.14×1.5×(1-2×0.3852+ 830.385)]=134.54 KN
楼面板传荷载:
梯形部分:3.4×1.95×(1-2×0.412 +0.413)×2=9.71KN/m
5三角形部分:2×1.5×3.4×=6.38KN/m 8
5次梁传荷:2×3.9×[2.76+3.4×1.95×+3.4×1.5×(1-2×0.3852+ 830.385)]=84.11 KN
2、恒载作用下框架受力分析:
板传到次梁以及次梁传到主梁的荷载按三角形和梯形进行传递,计算时折算为均布荷载。框架计算单元受力见下图3:
⑴、H~J、J~K、K~L轴线间受荷相同,取H~J跨计算:
5屋面板传荷载:6.14×1.95××2=14.97KN/m 8
5楼面板传荷载:3.4×1.95××2=8.29KN/m 8
⑶、G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
天沟自重:25×[0.6+(0.2-0.08)]×0.08+(0.6+0.2)×(0.5+0.36)=2.13 KN/m
5顶层柱恒载=2.13×7.8+4.465×7.8+2×1.95×6.14××3.9+2.76×4.8+4.88
×[6.14×1.95×(1-2×0.412 +0.413)×2]=207.28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