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磁流体推进技术

合集下载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动装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动装

结语:
磁流体技术作为新出现的动力装置 技术,近些年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还 不足以灵活应用,还有一些问题,相信 不久在诸多科学家研究下能突破瓶颈, 使其成为未来的最主要动力装置。
开端:70年代,七〇二所曾经研究过常规导体的磁 流体推进技术(推进效率极低)
近年成果:
•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回路试验装置的研制 • 螺旋式磁流体推进试验船-“HEMS-1”的研制 • 中日高场强磁流体推进器的试验研究
中国洛神号超导磁流体潜艇试车重 大突破,领先世界。超导电磁流体推进是 把电能直接转换成流体动能,以喷射推 进取代传统螺旋桨推进的新技术,它具 有低噪音和安全性等特点,在特殊船舶 推进应用中具有重大价值。中科院从 1996年开始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的研究, 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艘超导螺旋式电磁 流体推进实验船,2000年获中科院科技 进步二等奖。建成了用于磁流体推进器 水动力学研究的海水循环试验装置和用 于试验船综合性能研究的航试水池。
磁流体动力装置技术的特点
操作灵活:
通过改变磁流体推进器中电极的极性或电流的大小即 可改变推力的方向或推力的大小,而改变电极的极性或电 流的大小较机械逆转或变速更容易实现,并容易做到平滑 调速,从而提高了舰船的灵活性,改善了舰船的操纵性能。
磁流体动力装置技术的特点
缺点:
• 当前技术水平下成本高、速度慢; • 需大型发电机,增加船只重量。
磁流体推进原理简图
结构简图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的组成及结构形式
主要组成
超导磁体 通道 电极 电源和控制测量系统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的组成及结构形式
线形通道磁流体推进器
结构形式
螺旋形通道磁流体推进器
环形通道磁流体推进器
应用船舶主要构成部分

磁流体推进技术概述

磁流体推进技术概述

磁流体推进研究姓名: 娄树旗学号: 0916 班级: 04120901 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方向)摘要: 磁流体推进是利用海水中电流与磁场间相互作用力使海水运动而产生推力一个推进方法, 可用于船舶、鱼雷、潜艇等水中作业工具, 含有振动小、噪声低、操作灵活等优良特点。

因为超导磁体应用, 现在磁流体推进技术已处于推进实用化研究阶段, 大部分科学难题都已得四处理, 但仍有少部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比如怎样完善超导材料及磁体技术。

为了能够找到克服技术难题关键, 必需从工作原理对磁流体推进技术作具体叙述, 对磁流体推进器作系统分析和对比, 从中发觉线索, 找到突破口。

关键词: 磁流体推进; 超导磁体; 工作原理一、引言:传统船舶动力起源通常是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既耗时又耗力。

现代船舶改用电力作为推进装置, 大大简化了操控过程, 再加上核能发电技术日益完善, 现代船舶航行现实状况大为改观, 船速愈加快, 船向改变更灵敏。

而磁流体概念诞生又为现代推进技术增加了改善可行性。

二、磁流体推进工作原理:法拉第研究出电与磁关系后, 世人对电磁之间关系产生了极大爱好, 以至于电磁技术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

磁流体推进技术便是电与磁相互作用结果。

带电离子或者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作用, 带电粒子受力叫洛伦兹力, 通电导线受力叫安培力。

该力与离子运动速度或者导体棒中电流满足左手系, 即伸直左手, 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 四指指向离子运动或导体棒中电流方向, 大拇指指向就是带电粒子或者通电直导线受到力方向。

磁流体推进技术就是依据以上基础原剪发展起来。

越大。

当物体在流体中作低速运动时, 流体阻力近似与速率成正比; 高速时, 流体阻力近似与速率平方成正比。

当船体运动达成稳定时, 能够认为流体阻力与船速平方成正比, 即:2u k f e '=(k '为常数) (7) 若设船质量为m , 运动时加速度为a ,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 f F F e =-'+ (8) 考虑流速所引发压力改变, 利用伯努利方程:=++221P v gh ρρ常量 或者 2222211121P 21P v gh v gh ρρρρ++=++ (9)(其中221v ρ项与流速相关, 称为动压强; P 和gh ρ则称为静压强) 由伯努利方程可知: 流速高地方压力低, 流速低地方压力高。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磁流体推进器(Magnetohydrodynamic Propulsion,MHD)是一种利用磁场作用在电离气体中产生推力的推进技术。

它能够在真空中无需使用传统的推进剂,而利用气体的电离状态进行推进。

磁流体推进器拥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因此在太空探索和航天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磁流体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流体力学的理论。

当电离气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磁场约束时,它们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通过合理地设计磁场结构和电离气体的流动状态,可以使电离气体中的电子流动形成推进力,从而驱动太空器或飞行器进行推进。

磁流体推进器可以根据其推进方式的不同分为直线型和脉冲型。

直线型磁流体推进器是连续供应电离气体,通过不断地加速气流来产生推进力。

脉冲型磁流体推进器则是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电离气体,产生瞬时的推进力。

这两种推进方式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进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磁流体推进器需要解决一些挑战。

首先是电离气体的供应和控制问题。

为了维持推进器的正常工作,需要持续地提供足够的电离气体,并且要能够精确地控制其流动状态。

其次是磁场的设计和控制。

合理地设计磁场结构可以提高推进效率和稳定性,但是也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和系统复杂性等因素。

磁流体推进器在太空探索和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作为主要推进系统,用于提供足够的速度和能量来到达目的地。

其次,磁流体推进器也可以作为辅助推进系统,提供微小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此外,由于磁流体推进器无需传统的推进剂,可以减轻整个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提高有效载荷比例。

总之,磁流体推进器作为一种创新的推进技术,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其工作原理和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磁流体推进器的发展,并为太空探索和航天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磁流体技术及发展方向综述

磁流体技术及发展方向综述

磁流体技术及发展方向综述磁流体技术(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Technology)是一种利用磁场调控流体性质的新兴技术。

磁流体是由微米级的磁性颗粒悬浮在稳定的基础液体中而形成的,通过外加磁场的调控,可以使磁流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从而改变其流变性质。

磁流体技术具有快速响应、可调性强、能量消耗低等优势,因此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磁流体技术最早应用于阻尼器方面。

在汽车、建筑和桥梁等领域,磁流体阻尼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不同的阻尼效果,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此外,磁流体技术还可应用于振动控制、减震减振、精密仪器等领域。

例如,在航空领域,磁流体技术可以用于调节飞机尾翼的阻力,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和稳定性。

随着磁流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磁流体悬浮技术是其中一个研究热点。

磁流体悬浮技术利用磁流体的流变性质,可以实现物体的悬浮和运动控制。

在交通运输领域,磁流体悬浮列车已经成为一种高速、平稳、节能的交通工具。

磁流体悬浮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磁悬浮轴承、磁悬浮风力发电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磁流体复合材料。

通过将磁流体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获得具有磁流体性质的新型材料。

这种材料不仅具有磁流体的流变性质,还具备其他材料的特性,例如强度、导电性等。

磁流体复合材料在电磁波屏蔽、电磁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磁流体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磁流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将继续扩大。

随着磁流体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其在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其次,磁流体技术在性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磁流体的流变性质主要受到其粒径和浓度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磁流体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调控方法。

此外,磁流体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新兴技术相结合,例如纳米技术、智能材料等,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和应用。

磁流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我国代号为“洛神”的“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潜艇研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开始进入试车定型阶段。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随着大洋经济的到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我国的海军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以近岸防御为主,而对保护稍远的海上利益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大力发展远洋海军,对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

可是,一味追赶,一味模仿外国海军的模式,总令中国头头脑脑们陷入极大的被动。

于是在90年代初期,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与中国舰船研究院负责,一个称为“剑鱼”(99工程)的计划实施了,其实质便是超导技术在海军舰艇方面的应用研究。

从开始研制到今天试车成功这十几年时间里,我们的科学家们可谓是创造了人类的一个奇迹。

下面我们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新型潜艇进行了解:中国“洛神”超导磁流体推进器潜艇90年代初期,由中国科学院电工所与中国舰船研究院负责,一个称为“剑鱼”(99工程)的计划实施了,其实质便是超导技术在海军舰艇方面的应用研究。

从开始研制到今天试车成功共花费这十几年时间.1、外型:当初分别参照了俄罗斯K级(“基洛”877-636)型艇,以及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还有法国“红宝石”核潜艇作为新舰风洞模型。

然而这些在以前的动力装置下,被喻为世界顶尖的水滴型设计的外型,在以超导磁流体作为动力的风洞实验中,其钝型的舰首在高速行驶下会与海水形成一个酷似音障的水障,因此大大影响了航速。

于是,凝聚着中国的设计人员的智慧和力量的鱼形外型出现,并近乎完美的通过了风洞试验。

其首部与尾部各有一对升降舵,在使用中,首升降舵主要用于产生正、负升力,改变或稳定航行深度;而尾升降舵用于产生纵倾或保持已有的纵倾角。

两侧及围壳、舵内壳采用最新的高强度塑钢,它的承受力比目前的潜艇钢高出三倍以上,下潜最深深度可达800―1000米。

而船体则包裹着一层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弹性“皮”称为“无回声蒙皮”,这种皮使艇壳对于声纳波几乎无反射.2、动力:“超导磁流体推进”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它由几个部分构成:A、蓄电池舱:作为备用能源,磁流体推进器仍须装备一定数量的蓄电池,该舱*近艇的中部指挥舱下层空间。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
磁流体推进器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流体相互作用产生推进力的推进装置。

其原理基于磁流体力学和电磁场理论,通过控制磁场和流体的相互作用,实现推进器的推进效果。

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可以分为磁流体力学原理和电磁场原理两个方面来进行解析。

首先,从磁流体力学原理来看,磁流体推进器利用磁场对流体的作用力来产生推进效果。

当流体通过磁场时,磁场会对流体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称为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流体的速度、磁场的强度和流体的电荷状态。

通过合理设计磁场的分布和流体的流动状态,可以实现对流体施加的洛伦兹力达到推进效果的目的。

其次,从电磁场原理来看,磁流体推进器利用电磁场的作用来控制流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推进效果。

通过在流体中施加电流,可以产生磁场,而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磁场的分布和强度。

通过控制磁场的分布和强度,可以实现对流体施加的力的调节,从而实现推进效果。

综合以上两个原理,磁流体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通过控制磁场和流体的相互作用,实现对流体的推进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磁流体推进器可以通过改变磁场的分布和强度,控制流体的流动状态,从而实现推进器的推进效果。

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推进效率高、推进噪音小、对环境无污染等。

因此,在航天、船舶、飞机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
佚名
【期刊名称】《船电技术》
【年(卷),期】2018(38)7
【摘要】传统机械传动类推进器(如螺旋桨、水泵喷水推进器等)主要使用机械
动力作为推力,但传统推进器具有机械振动强、噪音大、隐蔽性差等缺点。

磁流体推进器是利用局部空间内海水中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海水运动而产生推进力的一种新型推进装置,可用于船舶、鱼雷、潜艇等水中作业工具。

由于其具有振动小、噪声低、操作灵活等优点,因此在潜艇等军事单位方面极具研究和应用价值。

【总页数】4页(PJ0001-J0004)
【关键词】磁流体推进器;喷水推进器;技术;超导;机械传动;机械振动;相互作用力;推进装置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4.3
【相关文献】
1.船舶磁流体推进与高温超导 [J], 李亚旭;刘晓林
2.扬弃机械运动,海水源源喷涌,超静、极速源自:超导磁流体推进新技术 [J],
雨帆
3.超导螺旋式电磁流体推进试验船(HEMS-1) [J], 沙次文;周适;彭燕;杨爱华;秦军庆
4.扬弃机械运动,海水源源喷涌,超静、极速源自:超导磁流体推进新技术 [J], 雨帆
5.船舶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展望 [J], 王天奎;顾建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驱动及电推进技术报告

电驱动及电推进技术报告
电驱动及电推进技术报告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Lab of Electromagnetic Drive and Control
1
一、磁流体推进技术
磁流体推进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推进方式, 磁流体推进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推进方式, 它是利用导电流体中的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 导电流体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推进方法。 导电流体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推进方法。 当在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上加上电压时, 在 当在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极上加上电压时 , 两极间的电解质溶液中会产生电流。 两极间的电解质溶液中会产生电流 。 如果电流与外部 的磁场相互作用,那么, 的磁场相互作用 , 那么 , 电解质溶液将受到他们间产 生的电磁力的作用,力的方向遵守弗来明左手定律, 生的电磁力的作用 , 力的方向遵守弗来明左手定律 ,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Lab of Electromagnetic Drive and Control 19
在抵抗电磁力的反作用力方面: 在抵抗电磁力的反作用力方面:
由于螺管超导磁体结构紧凑,能够更好抵抗反作用力, 这 样就可简化超导磁体的固定装置,减轻了整个超导磁体的重 量。但是,由于螺管道式推进装置中电场和磁场不能相互垂 直,同样大小的磁场和电场产生的电磁力要小于直线管道式 推进装置,并且电磁力与海水的流动方向不重合, 电磁力的效 率也要降低,海水在管道内沿螺旋线流动,增大了海水的流动 损耗,降低了推进装置的效率。由于螺管超导磁体产生的磁 场方向为装置管道的轴线方向,磁场泄漏要远远大于直线管 道式的磁场泄漏,并且由于海水流动的关系,泄漏磁场很难屏 蔽,这是螺旋管道式推进方式的一大缺点。
8
直管式
1985年,日本开始了磁流体推进在船舶上实用化的研 年 并于1992年研制出“大和一号” 实验船,在海上进行 年研制出“ 究,并于 年研制出 大和一号”实验船, 了自航试验, 了自航试验,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艘无螺旋桨的磁流体推 进船的诞生。 进船的诞生。

超导磁流体推进新技术

超导磁流体推进新技术

超导磁流体推进新技术从船被“造”出来的第一天起,人们就没有停止思考怎样让它更好的“前进”……寻找可借之力据船史学家考证,距今约一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篙、短桨和橹等工具,驱驶着独木舟、木排以及皮筏等原始船只在水中航行。

大约在5000年前,埃及、腓尼基和巴比伦就出现了装桨的船只,靠众多奴隶划桨航行。

这是船舶发展史上最早的推进方式:肌肉加木桨。

公元前3000年,古希腊人首次使用了帆,利用风力驱动船只前进,这便是船舶的又一种推进方式:风力加船帆。

然而,在此后长达3500年的时间里,木桨一直仍是船舶最主要的推进器。

尽管在一些桨船上也挂有简易的横帆,但那只是辅助动力,如图2。

纯粹用帆作为推进器的船舶直到16世纪以后才开始普及,然后,风帆航海时代延续了将近300年。

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随之带来了船舶动力的革命,而机动篙、机动划桨、明轮及螺旋桨等动用新动力的新型推进器设计相继出现。

就19惜纪卜半叶蒸汽机的性能及工业条件而言,无疑明轮最为适宜,它由安装在船舷或船尾的大转轮旋转打水推动船舶。

因为巨大的叶轮一半暴露在水面之外一目了然,人们称之为“轮船”,而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了现在,如图3。

明轮风光了百余年,但在风浪下叶轮的桨板会完全露出水面而形成空转、导致主机“飞车”自毁,而桨板又极易受损坏。

因此,19世纪中叶以后,远洋船舶不得不寻找推进“新秀”——螺旋桨。

使用螺旋桨的想法由来已久,如图4。

有人认为早在15世纪,达芬奇就提出了类似构想,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一位叫伯努力的瑞士人于1752年的某天,因观看一木匠干活,而受螺丝钉的启发提出了螺旋桨的设想。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蒸汽机,所以直到80年后(1838年)英国人史密斯才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螺旋桨船“阿基米德”号。

船上的那只螺旋推进器是一只“长尾巴”一样的木制单螺纹蜗杆,最初试航时,达到了约4节航速。

然而,一次偶然的螺杆断裂却证明螺旋越少、航速越高,断杆竟然跑出了13节的航速。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

磁流体推进器原理磁流体推进器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流体动力学原理来实现推进的新型推进技术。

其原理基于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流体施加磁场来产生推进力,从而实现航天器的推进和定位。

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虽然复杂,但是其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高的推进效率和灵活性。

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主要包括磁流体力学、磁流体动力学和磁流体控制三个方面。

首先,磁流体力学是研究磁场和流体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对流体施加磁场可以改变流体的运动状态,产生推进力。

其次,磁流体动力学是研究磁场对流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流体施加磁场可以改变流体的密度、粘性和导电性,从而影响流体的运动状态。

最后,磁流体控制是研究如何通过对磁场的控制来实现对流体的操纵,从而实现推进器的精确控制和定位。

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实际上是利用磁场对流体的影响来实现推进,其核心是通过对流体施加磁场来改变流体的运动状态,从而产生推进力。

在磁流体推进器中,通常会采用等离子体或离子化的气体作为推进剂,通过对推进剂施加磁场,可以改变推进剂的运动状态,从而产生推进力。

同时,磁流体推进器还可以通过对磁场的精确控制来实现推进器的定位和姿态控制,从而实现航天器的精确操纵。

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不仅适用于航天器,还可以应用于地面交通工具和水下航行器。

在地面交通工具中,磁流体推进器可以通过对地面轨道施加磁场来实现磁悬浮列车的推进和定位;在水下航行器中,磁流体推进器可以通过对水流施加磁场来实现潜艇的推进和操纵。

因此,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类的交通工具和航天器提供高效、环保的推进技术。

总之,磁流体推进器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流体动力学原理来实现推进的新型推进技术,其原理基于磁流体力学、磁流体动力学和磁流体控制三个方面。

通过对流体施加磁场来改变流体的运动状态,从而产生推进力。

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不仅适用于航天器,还可以应用于地面交通工具和水下航行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磁流体推进器的原理和应用。

浅谈磁流体推进器

浅谈磁流体推进器

题目:浅谈磁流体推进器院系:理学院物理系2017年6月14日浅谈磁流体推进器摘要磁流体推进器是利用局部空间内海水中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海水运动而产生推进力的一种新型推进装置,可用于船舶、鱼雷、潜艇等水中作业工具。

由于其具有振动小、噪音低、操作灵活等优点,其在潜艇等军事单位方面的极具研究与应用价值。

本文将浅谈磁流体推进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简要分析影响磁流体推进器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并试提出改进方向。

磁流体推进器投入使用已有约三十年的历史,一些在世界上对磁流体推进器应用处于领先水平的船舶、潜艇等大都采用超导磁体提供磁场,但磁流体推进技术目前仍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关键技术有待深入研究和突破。

关键词:磁流体推进器,推进力,潜艇,超导磁体.一、引言传统机械传动类推进器(譬如螺旋桨、水泵喷水推进器等)主要使用机械动力作为推力,但传统推进器具有机械振动强、噪音大、隐蔽性差等缺点。

磁流体推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高新技术,它涉及电磁学、流体力学、电化学等相互交叉学科的理论,又涉及新结构、新材料、新控制方法等综合性技术。

船舶磁流体推进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方式,它是利用海水中的电流与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海水运动而产生反作用推进力的一种推进方法。

船舶磁流体推进器具有高速、振动小、噪声低、操纵灵活、布置方便等特点。

【1】1992 年世界第一艘超导磁流体推进船“大和1号”的试航成功,标志着磁流体推进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目前许多造船大国纷纷对此技术进行详细研究,并预测此种推进方式将是本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船舶推进方式之一。

1二、相关概念1.磁流体推进器:磁流体推进器(英语:Magnetohydrodynamic Drive,MHD)狭义上是指贯通海水的通道内建有一个磁场,这个磁场能对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作用,使之在通道内运动,若运动方向指向船艉,则反作用力便会推动船舶前进。

【2】2.磁流体:磁流体又称磁性液体、铁磁流体或磁液,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

超导磁流体推进技术现代舰舶的螺旋桨,自19世纪初问世以后,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与蒸汽动力一起,推动了人类航海史的巨大跨越。

毫无疑问螺旋桨和蒸汽机一样,是200多年前第一次工业的产物。

今天,无论是内河还是大洋,冒着浓浓黑烟的蒸汽船早就不见了踪迹,可大大小小的船艇上螺旋桨还在隆隆地旋转。

可是人类进入电器时代已超过100年了,陆地上的磁悬浮列车已经创造速度纪录,而在水面上,为什么不能用电与磁的力量,替代庞大而笨重的机械转动推进舰船呢?设计师将目光聚焦到了“磁流体推进”技术。

所谓磁流体推进,是对一个贯通海水的通道加上磁场,使导电的海水产生电磁力而在通道内流动,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舰船前进。

而采用超导磁体作为磁场来源,则称为超导磁流体推进器。

超导磁流体推进器外观磁流体推进器由磁体、电极和通道3部分构成,其推进过程可以借助物理学中的“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这一现象解释。

将金属直导线放入磁场中,当导线通电时,磁场就会对通电导线施加一个侧向力而使导线发生移动,力的方向为右手拇指所指方向。

若将金属导线视替换为带电的海水,则海水就会像导线一样向拇指所指方向运动。

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可以控制速度;改变电极极性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与传统推进器相比,磁流体推进装置没有转动机构,可以使船舶几乎在安静的状态下航行,从而大大改善了航海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并可极大的增加军用舰艇隐蔽性。

由于克服了转动机械的功率限制,不会像螺旋桨那样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空泡,磁流体推进还可以大幅提高输出功率,为制造超高速舰船创造条件。

超导直线电磁推进系统试验船“大和一号”此外,磁流体推进器各个部件,如发电机、推进器、辅控设备等,相互之间没有“刚性连接”,可集中安装也可分散于任何舱室之中,从而极大地增加了舱室布置的灵活性。

虽然有突出的优势,但目前超导磁流体推进器在实用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系统轻量化、小型化问题,高性能电极材料技术、磁流体漏磁问题,以及高效率的通道设计等。

磁流体推进原理

磁流体推进原理

磁流体推进原理引言:磁流体推进是一种利用磁场和磁流体相互作用产生推力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导弹和某些水下器械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流体推进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磁流体的基本原理磁流体是由纳米级的磁性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体。

这些磁性颗粒具有可控的磁性,可以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来调节其磁性强度和方向。

磁流体在磁场中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行为,即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二、磁流体推进的原理磁流体推进利用磁场与磁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产生推力。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述为:当磁流体暴露在外加磁场中时,磁性颗粒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

通过适当的磁场调节,可以使磁流体在推进装置内部形成一个流动的磁流体流体层。

当磁流体流动时,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推动整个推进装置向相反方向运动。

三、磁流体推进的工作过程1. 磁流体注入:将磁流体注入到推进装置内部的流道中。

流道通常采用环形或螺旋形结构,以便形成连续的流动。

2. 磁场控制:通过外加电磁铁或永久磁铁产生一个均匀的磁场,并将磁场引导到推进装置的流道中。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通过电流或磁铁的位置来调节。

3. 磁流体运动:磁场的作用下,磁流体中的磁性颗粒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

磁流体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4. 推进装置运动:磁流体流动时会产生反作用力,推动整个推进装置向相反方向运动。

推进装置通常由磁流体流道和喷嘴组成,喷嘴可以加速磁流体的流动,增加推力。

5. 控制与调节:通过调节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控制磁流体的流动速度和推力大小。

这样可以实现对推进装置的精确控制和调节。

四、磁流体推进的优势和应用1. 高效能:磁流体推进可以实现高效能的推进效果,相比传统的化学推进系统,具有更高的推力和较长的运行时间。

2. 精确控制:通过调节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推进装置的精确控制和调节,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3. 无污染:磁流体推进不需要燃料燃烧,不存在废气排放和污染物产生,对环境友好。

磁流体推进器主要技术指标

磁流体推进器主要技术指标

磁流体推进器主要技术指标
磁流体推进器是一种利用磁流体作为工作介质进行推进的装置,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力:磁流体推进器的推进力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推力大小直接影响着装置的推进效果和使用范围。

推力通常以牛顿(N)为单位进行计量。

2. 速度:磁流体推进器的速度指的是介质(磁流体)在推进器中流动的速度。

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介质的流量和装置的工作效率。

速度通常以米/秒(m/s)为单位进行计量。

3. 效率:磁流体推进器的效率指的是其能量转化效率。

高效率的推进器能够更有效地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推力输出,减少能源的浪费。

效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4. 耗能:磁流体推进器的耗能指的是其在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低耗能的推进器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耗能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进行计量。

5. 可调性:磁流体推进器的可调性指的是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推力和速度调节的能力。

具有较高可调性的推进器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提高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6. 磁场强度:磁流体推进器中所需的磁场强度会影响推进器的性能。

较高的磁场强度可以提高推进器的工作效率和推进力输出。

以上是磁流体推进器主要的技术指标,不同类型和应用领域的磁流体推进器可能会有所差异。

船舶磁流体推进技术的实际应用

船舶磁流体推进技术的实际应用
也 随 之 改变 。这样 就 可 以利用 调 节 电 流大 小 的 方 法
振 动小 、噪声低 、操纵灵 活 、布 置方便 等特点 。 19 来 控 制船 的速 度 ,利 用 改 变 电极 的极性 来 操 纵 船 的 92 年 世界 第 一艘超 导 磁流 体推 进船 “ 和一 1 大 ”号 的试 方 向。
I opm e nt
船舶磁流体推进技术 的实 际应用
陈 颖
( 海军驻上海7 1 1所军事代表室 ,上海 2 10 ) 0 8 1
摘 要 :船舶磁流体推进是一种新型推进方式,许多国家对此技术进行详细研 究。本文简单介绍此项技 术 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详细阐述现阶段各 国研 究方 向和工程应用事例。虽然磁流体推进技术 目前 尚处 在初级阶段,但随着许多关键技术的深入研 究和突破, 已 使人们看到 了希望。 关键词 :船舶;超导磁体;磁流体推进流和磁 场 间的相互 作
用 力 使海 水 运动 而 产生 的一种 推进 方 法 。具 体说 , 磁 流体 推进 是把 海水 作为 导 电体, 用磁 体在 通道 内建 利
立磁场 , 通过 电极 向海水 供 电, 时载流海水 就会 在与 此
图1 通 电海 水在电磁 力的作用下运动
苏联 的研究 工作 起 步较早 ,投资也 很大 ,但 目前 还停
它们是 美 国海军水 下 系统 中心 ,戴 维 ・ 勒舰 船研究 留在实 验室 中 。高温物理 所负责 磁体 的研 究 ,研 制 的 泰 大 ”号 的偶 极 发 展 中心 ,阿贡( ro n ) A gn e国家试 验室 ,阿夫 可( V O 螺管 磁体 螺 旋通 道 不 同于 日本 “ 和一 1 A C)
2 1 国外磁 流体技 术研 究现状 .
开 展超 导磁 流体 推进 研究 较广 泛 的 国家 主要 有美 泛关 注 ,但存 在 的主要 问题是推 进效率太 低及试 航 中

磁流体技术

磁流体技术

磁流体技术磁流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技术,它将磁性粒子与液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可以通过外部磁场控制的特殊流体。

这种流体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机械、电子、医疗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磁流体技术的原理、制备方法、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磁流体技术的原理磁流体是由微米级别的铁氧化物或铁粉等磁性粒子组成的液态介质。

这些粒子在外部磁场作用下会发生定向排列,并形成链状结构,从而使整个液体呈现出类似固态材料的特性。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磁流体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可控变形、可控黏度、可控导电性等。

二、磁流体技术的制备方法1. 化学合成法:该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或共沉淀法等化学合成方法来制备纳米级别的铁氧化物或铁粉等磁性粒子,然后将其与液体相混合,形成磁流体。

2. 机械法:该方法通过机械粉碎等机械方法来制备微米级别的铁氧化物或铁粉等磁性粒子,然后将其与液体相混合,形成磁流体。

3. 离子注入法:该方法通过离子注入技术来将磁性离子注入到液态介质中,从而形成磁流体。

三、磁流体技术的应用1. 机械领域:利用磁流体的可控变形特性,可以制备出具有可控变形能力的机械零件,如可变形机械臂、可控变形传动装置等。

2. 电子领域:利用磁流体的可控导电性特性,可以制备出具有可控导电能力的电子元件,如可控导电屏幕、可变电感器件等。

3. 医学领域:利用磁流体的生物相容性和可控黏度特性,可以制备出具有生物医学应用价值的医学材料和器件,如药物输送系统、人工关节润滑剂等。

四、磁流体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磁流体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未来,磁流体技术有望在以下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1. 制备方法的改进:目前,磁流体制备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粒子分散度不高、稳定性差等。

因此,未来需要通过改进制备方法来提高磁流体质量和稳定性。

2. 应用领域的拓展:目前,磁流体主要应用于机械、电子和医学领域。

比电磁弹射更先进的技巧

比电磁弹射更先进的技巧

比电磁弹射更先进的技巧
目前比电磁弹射更先进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 磁流体动力学推进器:该技术利用可控磁场推动磁流体,产生推力。

磁流体动力学推进器相比传统喷气发动机更高效、更安全,且具有更大的推力和更低的噪音。

2. 等离子体动力学推进器:该技术利用等离子体的推力,通过产生等离子体来产生推力。

等离子体动力学推进器具有高效的推力和较短的作业时间,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3. 高超声速飞行器:这是一种能够以超过5倍音速飞行的飞行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可以实现更快的机动性、更远的航程和更高的有效载荷能力,被用于军事和太空探索等领域。

4. 激光武器:与传统的弹药武器不同,激光武器利用激光束对目标进行攻击。

激光武器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近实时命中目标的能力,可以快速摧毁敌方目标。

5. 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该技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来提供电力,以替代传统燃烧燃料。

高能量密度电池具有更大的储能能力、更短的充电时间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辆和可再生能源储存系统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军事和航天领域的能力,还可以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成果——磁流体推进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项目简介
该技术是利用海水通过磁场而产生的电磁力来推动海洋装置前进的新技术,它取代了传统螺旋桨、轴系、减速齿轮等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噪声;推进器的磁体、电极等是相对静止的固定装置,不受旋转机械极限功率的限制,可制造超大功率的高速海水推进器,理论航行速度可达150节。

操作简便灵活,改变电极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就可以改变推进装置推力的方向及大小,空间布局灵活,推进器安静舒适。

目前,已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艘超导螺旋式电磁流体推进试验船HEMS-1号,船长为3.2米,排水量约1吨,可搭乘1人,中心磁场为5特斯拉,采用不锈钢镀铂电极,推力可达40-50牛顿,船速2节。

该成果获中国科学院200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应用范围低噪音海洋环境勘察、海洋观光旅游。

项目所处阶段实验室研究。

市场前景
世界游轮协会资助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口中有12.3%的人曾经乘坐过游轮,每年还有数以百万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超过6800万的美国人希望乘坐游轮,超过4300万人确定会成行,这意味着潜在的游轮度假市场至少达到570亿美元,最高可能达到850亿美元。

我国自1976年9月日本国际游轮珊瑚公主号首次停靠大连港,
访问中国沿海港口的游轮数量逐年上升。

据《2010-2011中国邮轮发展报告》,2010年乘坐游轮赴海外旅游的出入境大陆游客达到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

同时还有正在兴起的游艇项目,可见我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应用磁流体推进技术,可形成海上观光游轮、游艇,海底观光的水下推进器,实现广大民众的海底观光愿望。

磁流体推进技术噪音低、环保,对水下生物影响小,是一种环保、绿色的海洋观光技术。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