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化学作业及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2004年诺贝小化学奖(Nobel Prize in Chemistry)被授予了通过发现protein degradation
的正规机制,从而为深入调控生物过程和重症等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发掘了广泛信号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这一重要发现。
这一发现是由三位科学家Aaron Ciechanover,Avram Hershko和Irwin Rose共同完成的。
他们首先发现了降解机制,即“ubiquitin-proteosome system”,指的是当细胞受到内在或
外在的刺激时,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即“ubiquitin”,然后這種特殊的蛋白質會與“proteosome”結合,将附着于觸及的蛋白質进行分解,从而形成一种稱為“ubiquitin-proteosome system”的蛋白質降解机制。
所形成的蛋白質降解机制,主要是經由信號传导
所誘導的,能够有效控制生物体中多種生物过程的穩定和变化。
该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它给多种生物和疾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为我们对疾病的解剖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为生物和医学研究添加了新的模型,并推动着生物识别技术和信
号转导技术的发展。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收稿日期 ! 3 4 4 5 6 4 7 6 4 5 作者简介 ! 焦姣 " 女 " 7 8 9 : ! # 上海枫林路 ! " # 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生 $ 主要研究细胞信 号转导过程的关键化学分子调控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1 / ( 1 / 1 2 姚祝军 $ 男 $ 3 4 5 6 !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组 长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细胞凋亡 的化学生物学 $ 天然产物与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化学以及分子影像学研究 # % & ’ ( ) * + 7 ( - 8 . ’ ( ) * / 0 ) - 1 / ( 1 / 1 2
9" : ;t;?7 0 / @=AA/ 3 4 5 B C6 D !E3 B 95 : 北京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组 / 原子能 $ 3 4 5 5 "! #+ F!6 $ 北京基本 粒子物理理论组 /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 3 4 5 5 %E &G HI2 J& 7 I( 2 K?I/ L=’ ) 2 ) 0 1 =2 1 = - M A?= NAO( A- 2 ;- P=* $ >O- 1 ==P) 2 J0 - M A?= 3 4 6 Q <RST<KHUR V- 2 M=O=2 1 = - 2 W?=- O=A) 1 ( * >?7 0 ) 1 0 $ @) AA- 2 % PI1 ( A) - 2 ( * >IX* ) 0 ?) 2 J$ B 9F: 北京基本粒子物理理论组 / 3 4 5 5 年暑期北 京 国 际 物 理 讨 论 会 上 报 告 G HI2 J & 7 I( 2 K?I/ L=’ ) 2 ) 0 1 =2 1 = - M A?= NAO( A- 2 ;- P=* $ >O- 1 ==P) 2 J0 - M A?= 3 4 6 Q <RST<KHUR V- 2 M=O=2 1 = - 2 W?=- O=A) 1 ( * >?7 0 ) 1 0 / @) AA- 2 % PI1 ( A) - 2 ( * >IX* ) 0 ?) 2 J$ B 96 : V/ T/ Y( 2 J ( 2 P L/ @ / ;) * * 0 / !"#$% &’(/ 3 4 " B Z4 5 [+ 3 4 3 94 : @ \ ]( PP==^ ’ _ ; >- ‘- ^/ !"#$% )’**+ , 3 4 5 F ZE" [+ E4 93 Q: N @ <* ( 0 ?- a/ -./0+ !"#$+ 3 4 5 3 ZEE[+ " F4 $N b=) 2 X=OJ/ !"#$+ &’(+ 1’**+ 3 4 5 F Z3 4 [+ 3 E5 B $S N( * ( ’ / >O- 1 ==P) 2 J0 - M A?= 6 A?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簡介蔡蘊明譯詹健偉校訂譯者按: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又落入了生化學家的口袋,連續兩年頒給生化學者並不常見,我想這應該是反映了現在化學研究的熱門趨勢。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注意到細胞是如何精妙的去控制它的蛋白質系統,昨日(十月六日)我在中研院生醫所聽了一場2002年諾貝爾生理及藥學獎的得主H. Robert Horvitz的演講,那是另一個熱門的題目:細胞凋亡,真是一場精采的演講,同樣的我們看到這些蛋白質的另一種運作。
前幾日與一位生技系的學生聊到他未來想走的方向,言談之間他似乎認為蛋白質的化學已經熱門了好一陣子了,恐怕熱潮已過。
不過從現實來看,在諾大的生命體系中,我們對它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了,由這些蛋白質的研究看來,我覺得蛋白質的化學仍應是方興未艾吧!後記:詹健偉是我在2003年教過的學生,他原在植微系,後來轉入了生化科技系,從起初對生物系統的興趣加上對化學的熱愛導致他轉入生化科技的領域,然而這些年他逐漸的體認:「只有化學才能完美的解釋生物體系」,現在他已經決定投入“化學生物學”的領域。
健偉是個認真的學生,他讀我的翻譯文章極為仔細,更進一步的從一個學生化的背景看出我許多翻譯的謬誤以及不通順之處。
約莫半年前碰到他,他主動的提及願意幫我修改,一直到最近才讓我如願。
有學生如此,是我的福分,感謝健偉也祝福他!(請參考本人另一譯文:化學生物學:等待你的探索.tw/lecture/chembio9508.htm)蔡蘊明謹誌於2006年十月九日這份文章是譯自諾貝爾獎委員會公佈給大眾的閱讀資料:/chemistry/laureates/2004/public.html。
有意進一步的瞭解就得詳讀以下資訊:/chemistry/laureates/2004/adv.html。
原文附有一個很精采的動畫,對這個蛋白質控制系統有畫龍點睛之妙,推薦各位看看:/chemistry/laureates/2004/animation.html一個人的細胞中含有上百萬種的不同蛋白質,它們具有無數的重要功能:例如以酵素(或稱為酶)的型式存在的化學反應加速者,以荷爾蒙的型式存在的訊息傳導物質,在免疫的防禦上扮演要角以及負責細胞的型態和結構。
第二章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第二章诺贝尔化学奖简介诺贝尔化学奖总表从化学诺贝尔奖看化学学科的发展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总表1901-19101901年荷兰雅克布斯·范特霍夫o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德国赫尔曼·费歇尔o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瑞典阿累尼乌斯o提出了电离理论,促进了化学的发展。
英国威廉·拉姆齐爵士o发现了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元素并确定他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
德国阿道夫·拜耳o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法国穆瓦桑o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德国爱德华·毕希纳o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新西兰欧内斯特·卢瑟福爵士o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德国威廉·奥斯特瓦尔德o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
德国奥托·瓦拉赫:o在脂环类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19201911年法国玛丽亚·居里o发现了镭和钋,提纯镭并研究镭的性质。
法国格利雅o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法国保罗·萨巴蒂埃o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瑞士阿尔弗雷德·沃纳o对分子内原子成键的研究,开创了无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美国西奥多·理查兹o精确测量了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德国理查德·威尔施泰特o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德国弗里茨·哈伯o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德国沃尔特·能斯特o对热力学的研究。
1921-19301921年英国弗雷德里克·索迪o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英国弗朗西斯·阿斯顿o使用质谱仪发现了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奥地利弗里茨·普雷格尔o创立了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1-2014)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2014)年份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 “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 赫尔曼·费歇尔 德国“在糖类和嘌呤合成中的工作” 1903年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 “提出了电离理论” 1904年 威廉·拉姆齐爵士英国 “发现了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里的位置” 1905年 阿道夫·冯·拜尔德国 “对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促进了有机化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1906年 亨利·莫瓦桑法国 “研究并分离了氟元素,并且使用了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电炉” 1907年 爱德华·比希纳德国 “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工作和发现无细胞发酵” 1908年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国 “对元素的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9年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德国 “对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和对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的研究” 1910年 奥托·瓦拉赫德国 “在脂环族化合物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促进了有机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的研究” 1911年 玛丽·居里波兰 “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1912年 维克多·格林尼亚 法国 “发明了格氏试剂” 保罗·萨巴捷法国 “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 1913年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 “对分子内原子连接的研究,特别是在无机化学研究领域” 1914年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美国 “精确测定了大量化学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德国 “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6年 未颁奖1917年 未颁奖1918年 弗里茨·哈伯德国 “对从单质合成氨的研究” 1919年 未颁奖1920年 瓦尔特·能斯特德国 “对热化学的研究” 1921年 弗雷德里克·索迪英国 “对人们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上的贡献,以及对同位素的起源和性质的研究” 1922年 弗朗西斯·阿斯顿英国 “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且阐明了整数法则” 1923年 弗里茨·普雷格尔奥地利 “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1925年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德国“阐明了胶体溶液的异相性质,并创立了相关的分析法” 1926年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瑞典 “对分散系统的研究”1927年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德国 “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1928年 阿道夫·温道斯 德国 “对甾类的结构以及它们和维他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1929年 阿瑟·哈登 英国 “对糖类的发酵以及发酵酶的研究” 汉斯·冯·奥伊勒-切尔平 德国1930年 汉斯·费歇尔 德国 “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血红素的合成的研究”1931年 卡尔·博施 德国 “发明与发展化学高压技术” 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 德国1932年 欧文·兰米尔 美国 “对表面化学的研究与发现”1933年 未颁奖1934年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 美国 “发现了重氢”1935年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法国 “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伊伦·约里奥-居里 法国1936年 彼得·德拜 荷兰 “通过对偶极矩以及气体中的X 射线和电子的衍射的研究来了解分子结构”1937年 沃尔特·霍沃思 英国 “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的研究”保罗·卡勒 瑞士 “对类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A 和维生素B2的研究”1938年 里夏德·库恩 德国 “对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1939年 阿道夫·布特南特 德国 “对性激素的研究”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 瑞士 “对聚亚甲基和高级萜烯的研究”1940年 未颁奖1941年 未颁奖1942年 未颁奖1943年 乔治·德海韦西 匈牙利 “在化学过程研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示踪物” 1944年 奥托·哈恩 德国 “发现重核的裂变”1945年 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 芬兰 “对农业和营养化学的研究发明,特别是提出了饲料储藏方法”1946年 詹姆斯·B·萨姆纳 美国 “发现了酶可以结晶”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 美国 “制备了高纯度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 美国1947年 罗伯特·鲁宾逊爵士 英国 “对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1948年 阿尔内·蒂塞利乌斯 瑞典 “对电泳现象和吸附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血清蛋白的复杂性质的研究”1949年 威廉·吉奥克 美国 “在化学热力学领域的贡献,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质的研究”1950年 奥托·迪尔斯 西德 “发现并发展了双烯合成法” 库尔特·阿尔德 西德1951年 埃德温·麦克米伦 美国 “发现了超铀元素” 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美国1952年 阿彻·约翰·波特·马丁 英国 “发明了分配色谱法” 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英国格1953年 赫尔曼·施陶丁格 西德 “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发现”1954年 莱纳斯·鲍林 美国 “对化学键的性质的研究以及在对复杂物质的结构的阐述上的应用”1955年 文森特·迪维尼奥 美国 “对具有生物化学重要性的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首次合成了多肽激素”1956年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爵士 英国 “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尼古拉·谢苗诺夫 苏联1957年 亚历山大·R·托德男爵 英国 “在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研究方面的工作”1958年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 “对蛋白质结构组成的研究,特别是对胰岛素的研究”1959年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捷克 “发现并发展了极谱分析法”1960年 威拉得·利比 美国 “发展了使用碳14同位素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1961年 梅尔文·卡尔文 美国 “对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1962年 马克斯·佩鲁茨 英国 “对球形蛋白质结构的研究” 约翰·肯德鲁 英国1963年 卡尔·齐格勒 西德 “在高聚物的化学性质和技术领域中的研究发现” 居里奥·纳塔 意大利1964年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 英国 “利用X 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1965年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美国 “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杰出成就”1966年 罗伯特·S·马利肯 美国 “利用分子轨道法对化学键以及分子的电子结构所进行的基础研究”1967年 曼弗雷德·艾根 西德“利用很短的能量脉冲对反应平衡进行扰动的方法,对高速化学反应的研究”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 英国 乔治·波特 英国1968年 拉斯·昂萨格 美国 “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倒易关系,为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奠定了基础”1969年 德里克·巴顿 英国 “发展了构象的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奥德·哈塞尔 挪威1970年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阿根廷 “发现了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所起的作用”1971年 格哈德·赫茨贝格 加拿大 “对分子的电子构造与几何形状,特别是自由基的研究”1972年 克里斯蒂安·B·安芬森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的研究,特别是对其氨基酸序列与生物活性构象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斯坦福·摩尔 美国 “对核糖核酸酶分子的活性中心的催化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威廉·霍华德·斯坦 美国 1973年 恩斯特·奥托·菲舍尔 西德 “对金属有机化合物,又被称为夹心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开创性研究”杰弗里·威尔金森 英国 1974年 保罗·弗洛里 美国 “高分子物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 约翰·康福思 英国 “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瑞士 “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的研究” 1976年 威廉·利普斯科姆 美国 “对硼烷结构的研究,解释了化学成键问题”1977年 伊利亚·普里高津 比利时 “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贡献,特别是提出了耗散结构的理论”1978年 彼得·米切尔 英国 “利用化学渗透理论公式,为了解生物能量传递作出贡献”1979年 赫伯特·布朗 美国 “分别将含硼和含磷化合物发展为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格奥尔格·维蒂希 西德 1980年 保罗·伯格 美国 “对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特别是对重组DNA 的研究” 沃特·吉尔伯特 美国 “对核酸中DNA 碱基序列的确定方法” 弗雷德里克·桑格 英国1981年 福井谦一 日本 “通过他们各自独立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罗德·霍夫曼 美国 1982年 阿龙·克卢格 英国 “发展了晶体电子显微术,并且研究了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1983年 亨利·陶布 美国 “对特别是金属配合物中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1984年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美国 “开发了固相化学合成法” 1985年 赫伯特·豪普特曼 美国 “在发展测定晶体结构的直接法上的杰出成就” 杰尔姆·卡尔 美国1986年 达德利·赫施巴赫 美国“对研究化学基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的贡献” 李远哲 中国台湾约翰·查尔斯·波拉尼 加拿大1987年 唐纳德·克拉姆 美国 “发展和使用了可以进行高选择性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 让-马里·莱恩 法国 查尔斯·佩德森 美国1988年 约翰·戴森霍费尔 西德“对光合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的测定”罗伯特·胡贝尔 西德 哈特穆特·米歇尔 西德1989年 悉尼·奥尔特曼 加拿大 “发现了RNA 的催化性质” 托马斯·切赫 美国1990年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美国 “发展了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1991年 理查德·恩斯特 瑞士 “对开发高分辨率核磁共振(NMR )谱学方法的贡献” 1992年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 “对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理论的贡献”1993年 凯利·穆利斯 美国 “发展了以DNA 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开发了聚合酶链锁反应(PCR )”迈克尔·史密斯 加拿大 “发展了以DNA 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方法,对建立寡聚核苷酸为基础的定点突变及其对蛋白质研究的发展的基础贡献”1994年 乔治·安德鲁·欧拉 美国 “对碳正离子化学研究的贡献”1995年 保罗·克鲁岑 荷兰 “对大气化学的研究,特别是有关臭氧分解的研究”马里奥·莫利纳美国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美国 1996年 罗伯特·柯尔美国 “发现富勒烯” 哈罗德·克罗托爵士英国 理查德·斯莫利美国 1997年 保罗·博耶美国 “阐明了三磷酸腺苷(ATP )合成中的酶催化机理” 约翰·沃克英国 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丹麦 1998年 沃尔特·科恩 美国 “创立了密度泛函理论” 约翰·波普英国 发展了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 1999年 亚米德·齐威尔埃及 “用飞秒光谱学对化学反应过渡态的研究” 2000年 艾伦·黑格美国 “发现和发展了导电聚合物”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美国 白川英树日本 2001年 威廉·斯坦迪什·诺尔斯美国 “对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野依良治日本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 “对手性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 2002年约翰·贝内特·芬恩美国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软解析电离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质谱分析” 田中耕一日本 库尔特·维特里希 瑞士 “发展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利用核磁共振谱学来解析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发现了水通道” 罗德里克·麦金农 美国 “对细胞膜中的离子通道的研究,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的研究”2004年 阿龙·切哈诺沃 以色列“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阿夫拉姆·赫什科 以色列 欧文·罗斯 美国2005年 伊夫·肖万 法国“发展了有机合成中的复分解法”罗伯特·格拉布 美国 理查德·施罗克 美国2006年 罗杰·科恩伯格 美国 “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 德国 “对固体表面化学进程的研究”2008年 下村脩 美国“发现和改造了绿色荧光蛋白(GFP )”马丁·查尔菲 美国 钱永健 美国2009年 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 英国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托马斯·施泰茨 美国阿达·约纳特 以色列2010年 理查德·赫克 美国“对有机合成中钯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根岸英一 日本 铃木章 日本2011年 丹·谢赫特曼 以色列 “准晶体的发现”2012年罗伯特·莱夫科维茨[2]美国“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2013年马丁·卡普拉斯美国[3]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4]迈克尔·莱维特亚利耶·瓦谢尔2014年埃里克·白兹格(EricBetzig)美国“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美国斯特凡·W·赫尔(Stefan W.Hell)德国。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名单及贡献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超分子化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学者及其主要贡献
超分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由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组装而成的超分子结构。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现象、设计新型功能材料以及推动化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多位杰出的科学家在超分子化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部分学者凭借其卓越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殊荣。
本文将介绍超分子化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学者及其主要贡献。
一、 Jean-Marie Lehn1. Jean-Marie Lehn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他于198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主要是因为他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2. Lehn教授是超分子化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提出了分子识别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概念,成功地设计和构建了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分子结构。
3. 他的贡献不仅在理论方面,还在实验技术和方法上有重要突破,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 Donald J. Cram1. Donald J. Cram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家,他于1987年与Jean-Marie Lehn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他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2. Cram教授主要是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空腔结构的分子,实现了对其他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为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3.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化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 Jean-Pierre Sauvage1. Jean-Pierre Sauvage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他于201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他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开拓性研究成果。
2. Sauvage教授在超分子化学中提出了“机械化学”这一新概念,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机械运动功能的分子结构,实现了分子的机械运动和控制。
3. 他的研究成果为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重要思路,为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 Fraser Stoddart1. Fraser Stoddart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他于2016年与Jean-Pierre Sauvage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他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190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诺贝尔化学奖历年得主(1901-2020)1、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Hoff)(1852–1911)国籍:荷兰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
2、埃米尔·费雷(Emil Fischer)(1852–1919)国籍:德国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为有机化学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3、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国籍:瑞典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运用物理化学规律阐述了毒素和抗毒素的反应。
4、威廉·拉姆赛(William Ramsay)(1852–1916)国籍:英国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了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5、阿道夫·冯·贝耶尔(Asolf von Baeyer)(1835–1917)国籍:德国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靛青、天蓝、绯红现代三大基本柒素分子结构。
6、亨利·莫瓦桑(Henri Moissan)(1852–1907)国籍:法国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首次制得单质氟。
7、爱德华·毕希纳(Eduard Buchner)(1860–1917)国籍:德国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发现无细胞发酵工艺,对制糖、酿酒工业产生重大意义。
8、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国籍:英国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对元素蜕变以及放射化学的研究成果为“人工核反应”技术奠定基础。
9、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Wilhelm Ostwald)(1853–1932)国籍:德国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获奖理由:为催化剂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作出突出贡献。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
以下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果的部分介绍:
1901 年:雅各布斯·范特霍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因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原理以及渗透压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2 年:赫尔曼·费歇尔(Hermann Emil Fischer)因对糖和嘌呤的合成做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 年:阿道夫·冯·拜尔(Adolf von Baeyer)因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 年:爱德华·比希纳(Eduard Buchner)因发现了无细胞发酵的原理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8 年: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因对放射性物质和原子结构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9 年: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因对催化作用、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0 年:奥托·瓦拉赫(Otto Wallach)因对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1 年:玛丽·居里(Marie Curie)因发现了镭和钋元素,并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以上只是历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一小部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化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解读
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解读
星月
【期刊名称】《中学生物教学》
【年(卷),期】2004()11
【总页数】1页(P44-44)
【关键词】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蛋白质控制系统;生物教学;中学;教学参考
【作者】星月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1
【相关文献】
1.以泛蛋白为中介的蛋白质降解的发现--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介绍 [J],
2.以、美三位科学家发现蛋白质降解的泛素调节机理、共享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J],
3.200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细胞内"死亡之吻"摘桂 [J], 杨慧敏
4.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化学奖揭晓 [J], 无
5.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成果解读 [J], 星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
近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诺贝尔奖化学奖是一项用于表彰在化学领域最优秀研究贡献的非凡奖项,一直以来,科学家持续的研发历经不懈的努力奠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基础,诺贝尔奖十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也诞生了一系列优秀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近1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吧:2010年:1.理查德·希尔顿因他将量子化学应用于考虑配位化学问题以及环状结构的研究而获奖。
2.简·温斯特因他开发了以水杨酸为催化剂的碳碳键缩合反应而获奖。
2011年:1.芮伊·瑟弗因其发现异构香草酸可以用于对酸基改性金属表面以及有机合成研究而获奖。
2.马修·德里斯特因其发现光化学可以用作调节分子的环装反应而获奖。
2012年:1.伊曼纽尔·卢卡斯因其探索Rutherford-Bohr模型的物理原理及其精准计算和模拟能力而获奖。
2.比尔·布莱恩斯因其圈离反应的精准合成及其在分子对的解离的形成而获奖。
2013年:1.玛丽·弗劳斯莱特因其为设计和合成可控分子机械系统奠定基础而获奖。
2.托尼·科林斯因其在无机纳米尺度上创新、调控和能源存储等机理而获奖。
2014年:1.芭芭拉·苏莱尔因其在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系统生物学的方面而获奖。
2.米歇尔·弗雷因其在用于催化不对称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分子的研究而获奖。
2015年:1.瑞恩·斯坦特因其在形成有机和无机分子外圈环状结构以及用于动态精准合成的催化剂而获奖。
2.安东尼奥·蒙地因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分子精准合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奖。
2016年:1.贝内特·科尔贝因其进行大空间体系分子改性催化反应的研究而获奖。
2.约瑟夫·萨默伯勒因其在运用荧光用于检测生物化学反应的研究而获奖。
2017年:1.尤里·艾加莫夫因其发明特征定基体的反应理论,以及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分析测量准确度上实现突破性发展而获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自1901年诺贝尔化学奖设立以来,已经有许多杰出的化学家因其在化学领域的重大贡献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本文将回顾历届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及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展示他们对化学科学的巨大贡献。
1901年,首届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雅各布斯·范特霍夫,他因在化学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而获奖。
范特霍夫的工作对于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后来化学动力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维克托·格丁,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电解质溶液的研究上。
格丁通过实验证明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解离现象,为电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奥特·哈恩和格奥尔格·热里格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光合作用中氧气释放的研究成果。
他们的工作揭示了植物如何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质,为生物化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1962年,诺伯特·温纳和马克斯·佩尔茨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光谱方面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为分子结构的确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推动了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
1997年,保罗·克鲁特和约翰·威廉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酶催化反应的机制,为药物设计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4年,埃里克·贝特兹和斯特凡·霍夫曼因其在发展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研究推动了分子自组装和功能材料的发展,为纳米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回顾历届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和成就,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化学家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其他领域的进展。
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的化学家们能够继续努力,开拓创新,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第20卷 第1期今日化学2005年2月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项征3 魏平33 杨震33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2004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Aar on Ciechanover,Avra m Hershko 和美国科学家Ir win Rose,因为他们共同发现了泛素(ubiquitin )调节的蛋白降解过程。
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过程的机制是什么?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过程的发现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就这一领域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Aar on Ciechanover Avra m Hershko Ir win Rose 图1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图片来源:htt p://nobel p rize .org/chem istry/laureates/2004/index .ht m l )1 泛素 泛素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高度保守的多肽链,最早是在1975年从小牛的胰脏中分离出来的,后来发现其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而得名[1]。
1979年,Ciechanover,Hershko 和Rose 在研究兔网织红细胞裂解物的生物化学分离2重组过程中发现,有一种多肽可以启动蛋白降解过程,后来证明这个多肽就是泛素[2,3]。
很多分子、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和临床研究表明,泛素参与的蛋白水解过程在很多基本的细胞过程中都起重要的作用。
这些过程包括细胞周期的调控、分化与发育、细胞对细胞外的效应物和应激产生的反应、细胞表面受体与离子通道的调节、DNA 的复制、免疫与炎症反映的调节、细胞器的生物合成等。
既然这么多细胞过程都包括泛素参与的蛋白水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疾病的致病机理都与这种体系有关,这也8333333项征:北京大学博士生。
魏平:北京大学博士生。
杨震:北京大学长江教授,博士生导师。
是深入研究其调节机理的意义所在。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贡献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贡献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当地时间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A.Doudna),以表彰她们“开发了一种基因组编辑的方法”。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A .Doudna)诺贝尔化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截至2019年,共颁奖111次,有183人获奖。
其中,最年轻的化学奖得主是法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他在35时与其妻子因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最年长的化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他因对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在97岁时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古迪纳夫也是目前所有诺奖获得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以下是近1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及其主要成就:2019年:约翰·古迪纳夫(美)、斯坦利·惠廷厄姆(美)和吉野彰(日),因在锂电池研发领域做出的贡献分享诺奖。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美)、乔治·史密斯(美)和格雷戈里·温特利(英),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2017年:约阿希姆·弗兰克(德/美),理查德·亨德森(英),雅克·杜博歇(瑞士)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结构。
2016年:让-皮埃尔·索维奇(法)、弗雷泽·斯托达特(英)和伯纳德·费林加(荷)三位科学家因“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获奖。
2015年:托马斯·林达尔(瑞典)、保罗·莫德里奇(美)、阿齐兹·桑贾尔(土耳其/美),因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获奖。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成就(1960——2008)(2009-04-03 11:30:05)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2000年美国的阿兰?黑格和阿兰?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的白川秀树,表彰他们发现了导电的塑料和研发具有传导性能的聚合体2001年美国的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的野依良治,表彰他们在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科学家研发出的多尺度模型的辅助下,化学家们让计算
机做“做帮手”来揭示化学过程。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
型的出现无疑翻开了化学史的 J.
人的身体是由数十亿细胞相互作用的微调系统,每
Lefkowitz,美国)和布莱恩・克 个细胞都包含能感知周围环境的微小受体,因此才能适
同的形式和功能,它们在化学层面上组成并控制着
生命。因此,有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能够被
迅速应用到实际中,没有核糖体存在,病菌就无法
存活,当今医学上很多抗生素类药物都是通过抑制
病菌的核糖体来达到治疗目的的。
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工作,分别采用
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方法绘制出3D模型来体现
合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的位置,他们绘制的
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
国)、托马斯·施泰茨(美国)、 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
阿达·约纳特(以色列) 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体每个细胞中都含有脱氧核糖核酸(D
NA),基于DNA上携带的信息,核糖体便能合
成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免疫系统的抗体、胰岛素、
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等。这些蛋白质在生命中具有不
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
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下村修(日本)、马丁·沙尔菲
在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研究领域
(美国)、钱永健(美籍华裔)
绿色荧光蛋白的出现,解决了缺少跟踪活体细
胞内部和外部分子实时变化的办法。绿色荧光蛋白
“已经成为现代生物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
它的帮助下,研究人员能够看到以前所不能见的新
“马达”,只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那么大
2015
托马斯·林达尔 (Tomas Lindahl,瑞典)、保 罗·莫德里(Paul Modrich,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成就
2000年以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如下: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
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
他们因为在细胞膜通道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他们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
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关于高分子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与其贡献
•
奥拉(George Andrew Olah),美国有机化学家,拉对碳正 离子的研究贡献,不仅在实验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1972 年提出碳正离子的系统新概念。根据这个概念,所有碳正 离子(Carboeation)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三配位碳正离子, 中心碳原子为sp2杂化轨道称为Carbeniumion,即通常所称 的经典式碳正离子如CH+3第二类为五配位(或更高配位)碳 正离子称为Carboniumion,有人也称为非经典碳正离子。 这类碳正离子不能用两电子、两中心的成键理论来解释, 但可以用三中心(或多中心)、两电子的理论来解释,其中 ( ) 处于桥键位置的碳原子的配位数高于通常的价键数如CH+5。 正是奥拉对碳正离子研究的贡献,他为此获得了1994年诺 贝尔化学奖。此外,奥拉还把超强酸——碳正离子广泛用 于研究碳氢化合物的新反应,开拓了在超强酸介质中进行 许多有机化学反应的新领域。尤其是烷烃化学,在超强酸 介质中,它可以进行氧化、卤化、硝化等反应,而且有很 高的收率和很好的选择性,具有应用价值。奥拉对有机化 学反应机理、合成方法、合成试剂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功绩
1997年
Paul Delos Boyer(美国),
John Ernest Walker(英国)
阐明了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生物催化原理
Jens Christion Skou(丹麦)
发现了Na+,K+-ATP酶
1998年
Walter Kohn(美国)
提出了电子密度泛函理论
1928年
Adolf Windaus(德国)
甾醇的结构测定和维生素D3合成
1929年
Arthur Harden(英国),
Hans vonEuler-Chelpin(瑞典)
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ans Fischer(德国)
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的研究,合成了高铁血红素
1931年
Carl Bosch(德国),Friedrich Bergius(德国)
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dolf Fredrerick Johann Butenant(德国)
性激素的研究
Leopold Stephen Ruzicka(瑞士)
聚亚甲基多碳原子大环和多萜烯研究
1943年
George de Hevesy(匈牙利)
用同位素作示踪物研究化学反应过程
1944年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
1947年
Robert Robinson(英国)
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研究
1948年
Arne Wilhelm kaurinTiselius(瑞典)
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研究,发现血清蛋白的复杂本质
1949年
William Francis Giauque(美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超分子化学的认识1.1发展历史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C.J Pedersen (佩德森)、J.M Lehn (莱恩)、D.J Cram (克来姆)三位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超分子化学理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1967年Pederson等第一次发现了冠醚。
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发现的在人工合成中的自组装作用。
Cram和Lehn在Pedersen工作的启发下,也开始了对超分子化学的研究。
从此之后,超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快速发展起来。
1.2简介超分子化学不仅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而且涉及材料、信息和生命科学,它是一门处于近代化学、材料化学和生命科学交汇点的新兴学科。
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不仅与大环化学(冠醚、环糊精、杯芳烃等)的发展密切相连,而且与分子自组装(双分子膜、胶束、DNA双螺旋等)、分子器件和新兴有机材料的研究息息相关。
到目前为止,尽管超分子化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精确的定义和范畴,但它的诞生和成长却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
1.3研究内容与分子化学相对照,分子化学基于原子间的共价键,而超分子化学则基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造块依靠分子间键缔合。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分子识别,分为离子客体的受体和分子客体的受体;环糊精;生物有机体系和生物无机体系的超分子反应性及传输;固态超分子化学、分为晶体工程、二维和三维的无机网络;超分子化学中的物理方法:模板、自组装和自组织;超分子技术(分子器件及分子技术的应用)。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所谓分子识别即是指主体(受体)对客体(底物)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
它们不是靠传统的共价键力,而是靠称为非共价键力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如范德华力(包括离子—偶极、偶极—偶极和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等。
分子识别主要可分为对离子客体的识别和对分子客体的识别,而以人工合成受体的分子识别主要包括冠醚、穴醚、臂式冠醚、双冠醚、环糊精、化学修饰环糊精、桥联环糊精、杯芳烃、环番等大环全体化合物选择性键合客体(离子或分子)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过程。
超分子化学的重要目标是研究组装过程以及组装体,并是通过分子组装形成超分子功能体系。
生物的奥秘和神奇不是由于特殊的结合力和特殊的分子与其体系,而是在于特殊的组装体之中,这种通过组装所形成的稳定结构具有一些根据其个别组件的特征无法预测的新特性。
天然体系所具有的自组装性、府应答性、协同性与再生性,也正是人工体系所追求的目标。
1.4研究前景现代化学与18、19世纪的经典化学相比较,其显著特点是从宏观进入微观,从静态研究进入动态研究,从个别、细致研究发展到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研究,从分子内的原子排列发展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超分子化学淡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和材料化学之间的界限,着重强调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将四大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为分子器件、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且为21世纪化学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
2.冠醚的发现、合成、分子识别与组装2.1冠醚的发现第一个冠醚的发现纯属偶然,正是由于科学家的敏锐洞察力奠定了它的发展基础。
1967年美国du Pond公司的C J.Pedersen为了合成双酚I,用四氢吡喃将邻苯二酚的一个羟基保护起来和二氯乙醚进行缩合时,发现除了得到I以外,还得到了极少量的白色纤维状结晶性副产物。
对分离的副产物进行研究,发现是原料中混存的少量游离邻苯二酚和二氯乙醚闭环缩合成的大环多元醚化合物II。
Pedersen发现此化合物在甲醇中的溶解度随着氢氧化钠的存在而显著地增大,这一不同寻常的溶解行为引起了他的兴趣,促使Pedersen对大环多醚的性质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此类大环多醚能和各种碱金属盐及碱土金属盐等形成稳定且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络合物,进而根据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的形状和特征而称之为“冠醚”。
2.2冠醚的合成冠醚合成的关键是关环反应。
常用的关环反应的类型有:二醇与多甘醇二卤醚的反应、二胺或其衍生物与二卤化物、二磺酸酯或环氧乙烷衍生物的反应、二羧酸衍生物与二胺的反应、二羰其化合物与二胺的反应等。
这些关环反应都需要双功能基中间体,最常用的中间体有多甘醇及其二卤化物、多甘醇二对甲苯磺酸酯、二胺、二醛、二酮等等。
2.2.1一般对称性冠醚的合成简单对称冠醚一般是指以CH2CH2连接的含氧、氮、硫、硒等杂原子的冠状化合物。
在Pedersen的第一篇关于冠醚的论文中,所合成的经典冠醚大多是这类冠醚。
以金属离子作为模板是合成这类大环化合物的主要方法。
Liotta等以Li+作为模板,使用二甘醉二氯化物和乙二醇反应得到12-冠-4,产率13.2%。
在Liotta 以前的研究中,全部是采用酸催化环氧乙烷的方法制备12-冠-4,但是产率极低。
Liotta也采用类似的方法以Na+作为模板方便地制得15-冠-5(14.2%)。
由于可以在芳香环上可以很方便地引入各种基团,因而苯并冠醚—直被认为是一类非常有用的主体化合物。
模板效应在合成苯并冠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hang等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手段研究了金属离子在合成苯并15-冠-5的过程中的模板效应,发现在各种碱金属阳离子中,Na+是合成苯井15-冠5最好的模板。
2.2.2低对称性醚的合成:低对称冠醚一般是指除以CH2CH2连接的含氧、氮、硫、硒等杂原子冠醚以外的其他无支链冠状化合物的总称。
由于合成的可行性和高的阳离子键合能力,对称性的3m-冠-m(m≥4)骨架被广泛地用作最优先合成和研究的结构。
事实上,从合成的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这类冠醚与一般对称性冠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
2.2.3臂式冠醚的合成:Gokel等首先在冠醚环上引入功能侧臂,由此而推动了—类新型冠醚—臂式冠醚(Lariat Ether)的发展。
一般分为单臂冠醚和双臂冠醚两种。
2.2.4双冠醚的合成其合成方法通常是利用单冠醚的活泼侧基与桥链链端的官能团反应,直链的醚、烷烃、胺、酯类、酮类以及席夫碱类为桥联的双冠醚是最为常见的这类大环化合物。
2.3冠醚的分子识别2.3.1一般对称性冠醚1)对金属离于的识别尽管各种新型冠醚层出不穷,但是,由于一般对称性冠醚简易而成熟的合成路线和高的阳离子键合能力,因此对称性的3m-冠-m(m≥4)骨架被广泛地用作最优先合成和研究的结构。
当金属离子与冠醚尺寸匹配时,一般给出较强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并显示出较强的离子键合能力。
当在柔性的3m-冠-m(m≥4)上并入一个或两个苯环后,一方面使整个分子更具刚性,从而不利于调节环腔的大小形状与金属离子匹配;另一方向,苯环的吸电子性降低了与苯环相连的两个氧原于上的电子云密度。
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苯并冠醚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降低,与3m-冠-m一样,尺寸匹配效应在苯并冠醚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过程中间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1.1 不同的供电原子对配位稳定常数的影响一般对称性冠醚不仅对碱/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有选择络合作用,而且也也以选择键合稀土离子。
2)对铵盐的识别冠醚与铵离子配位的方式不同于与金属阳离子配位,冠醚与金属离子配位主要是通过静电-偶极相互作用,而与铵离子配位则是通过氢键(N-H…O)作用力(75%)和一部分静电作用力[N+…G)(25%)形成配合物。
铵离子中R也可和冠醚发生作用,若由于R引起的空间位阻将降低配合物的稳定性;R与冠醚间的偶极—偶极作用和电荷转移作用则将增加配合物的稳定性。
2.3.2低对称性冠醚这一部分将从环扩大的冠醚和环收缩的冠醚介绍滴对称性冠醚对离子的识别。
1)扩环冠醚拥有小洞穴的9-冠-3在溶液中不与任何金属离子产生配位作用,然而,在9-冠-3的环上引入额外的亚甲基.扩大的环腔就能够配位金属离于。
设计和合成对Li+、Na+具有高选择性的冠醚在生命科学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体中Li+含量的异常使人呈现狂暴或痴呆。
通过在较刚性的冠醚分子中引入额外的亚甲基,改变分子的对称性,是设计和合成高选择性主体化合物的一条新途径。
一般地,冠-4是用作选择性地络合小的阳离子,例如L1+、Na+而被合成。
2)缩环冠醚环收缩的冠醚就是指对称性冠醚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减少一个亚甲基后得到的具有(3m-1)-冠-m骨架的冠醚。
环收缩的低对称14-冠-5(179)、17-冠-6(180)以及类似的硅杂化合物181和l82对金属苦味酸盐的萃取能力远比相应的15-冠-5及18-冠-6低。
一般认为,这种离子键合能力的急剧降低并不是归因于环的收缩,而是内环的收缩所诱导的构型错乱引起,因为减少一个亚甲基并没有从本质上减小环的尺寸。
CPK模型显示179或180分子中的其小—个供电氧原于无法容入由其余供电氧原于组成的平面中,这也解释了17-冠-5(158)和17-冠-6(180)对大多数阳离子都给出非常相近的萃取能力这一事实。
2.3.3臂式冠醚Gokel在冠醚环上引入功能侧臂,由于在臂中具有供电子原子,在配位过程中可以产生诱导的三维空间,从而增加了对于分属离子的配位能力和配位选择性,由此而推动了一类新型冠醚——臂式冠醚(LadatEther)的发展。
图中分别为单臂和双臂冠醚与金属离子的配为方式。
单臂式冠醚的配位方式双臂式冠醚的配位方式1)碳支点臂式冠醚当在冠醚环的碳原子上引入不同的功能基,尤其是在低对称的冠状化合物中引入功能侧臂,它对金属离子表现出特殊的选择配位能力。
2)氮支点臂式冠醚氮原子不仅是较氧原子软的碱、给电子能力强、对多种金属离子及有机离子都有良好的配位能力,而且是其他取代基的生长点。
以氮为支点的臂式冠醚较之以碳为支点的臂式冠醚具有一定的柔性,在配位过程中可以调节诱导的三维空间,因而既增加了配位能力,又提高了选择性。
3)苯环支点臂式冠醚一方面,苯并冠醚醚的苯环上易于修饰,比较容易得到各种各样的苯并冠醚衍生物,另—方面,苯环易于与其他基团形成共轭体系而表现出特殊性能,因而它是构成臂式冠醚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都分。
光化学转换是基于在光线的作用下由受体基团(也叫做“天线”)引发配体结构的变化而言。
以臂作为支撑点或焚光探针、两个臂式冠醚分子上一端的冠醚单元与一个金属离子形成2:1的包结配合物作为识别点,成为臂式冠醚识别客体分子的新思路。
2.3.4双冠醚Smid和他的合作者们首先设计和合成了在一个分子内拥有两个冠醚单元的双冠醚,并可以通过形成夹心配合物提高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由此以来,大量的双冠醚被合成出来阳。
当金属离子的直径大于冠醚环空腔直径时,双冠醚在配位过程中通过两个冠醚单元的协同配位作用,可以形成1:1的开式夹心结构和2:2的夹心配位方式,主要取决于冠醚环与金属离子的相对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