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统一通信(UC)市场现状与
统一通信应用前景浅析
收稿日期:2012-01-03【摘要】文章阐述了统一通信的概念,分析了其核心业务的特征,从市场情况、目标客户群、产业链成熟度等方面展望统一通信的应用前景,并对促进统一通信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统一通信 企业客户 用户体验 安全风险统一通信应用前景浅析庞志鹏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马卫民 中国电信集团网络发展部统一通信(UC,Unified Communications)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大IT巨头纷纷涉足。
统一通信采用IP技术,在传输语音和数据时并不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有效降低了通信成本;统一通信系统中的语音、视频和IP通信产品与应用,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进行通信。
1 统一通信的概念及业务1.1 什么是统一通信统一通信把在线状态显示、消息、通讯、会议以及多种设备和通讯模式的共享等通讯技术结合在了一起,采用一种规则引擎管理这些技术。
即通过一个用户界面进行无缝连接,无论何时何地,统一通信都可以使用后台办公应用软件、系统和商务流程等资源实现这种连接。
1.2 统一通信的核心业务统一通信的核心业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具有Presence能力的通信录(2)以IM为核心的统一消息业务(3)语音通信和增值业务基本的语音通信、统一号码、统一彩铃等语音增值业务。
(4)多媒体通信和增值业务视频通信、视频会议以及各种数据会议相结合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和增值业务。
(5)ICT融合业务企业的各种业务逐渐实现了流程化和电子化,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中要能够随时调用统一通信的业务流程,以加速企业的商业决策,这需要实现通信和IT能力的融合。
2 统一通信产业前景展望2.1 全球市场研究分析近年来,统一通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2006年全球统一通信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2007年约为48亿美元,2008年为105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达到159.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1.5%。
另据Forrester Research公司最近发现,北美和欧洲有五分之四的企业都在部署或试点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中美通信行业竞争力分析
通信服务一.通信行业发展状况(一)国际发展状况电信2008年,全球通信服务市场保持平稳发展,移动电话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根据ITU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电话用户达到51亿户,其中移动用户数40亿,普及率约为60%;固定电话用户数为11亿,普及率为17%左右。
从地区看,亚太地区用户数排名首位,占全球比重为40%;欧洲次之,所占比重达20%以上;第三是北美地区,所占比重约为9%。
近五年来,全球新增移动用户数超过25亿,年均增长率为23.2%,其中2/3以上来自发展中国家,非洲年均增长率接近40%,亚洲的年均增长率接近30%。
新一代移动通信业务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年底,全球3G用户超过7亿户。
全球电话主线普及率逐步提高,2008年全球电话主线达到12.8亿线,近五年年均增长2.4%,普及率达到19.1线/百人,比五年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互联网使用不断普及,200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达15亿,普及率达到23%。
宽带业务发展迅速,全球宽带上网用户数超过4亿,普及率达到6.1%。
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在互联网用户和宽带上网用户上位居前列。
2008年全球电脑出货量达到3.1亿台,目前全球电脑拥有量已达15亿台以上。
邮政万国邮政联盟(UPU)对191个成员国的调查数据显示,2002-2007年,全球邮政业务持续平稳发展,函件业务保持稳定,包裹业务持续增长。
2007年全球国内包裹业务总量达到65亿件,比2002年增长7.9%,电子商务配送是拉动国内包裹业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国际包裹业务总量达到4400万件,比2002年增长1.4%;国内函件业务总量达到4330亿件,比2002年增长0.3%,其中广告邮件发展迅速,占函件业务总量的30%;国际函件业务受技术替代和市场竞争影响明显,2007年业务量为5500万件,比2002年下降2.6%。
邮政发展区域差异明显。
与2006年相比,拉美地区包裹业务量增长最快,增幅为38.6%;阿拉伯国家函件业务量增长最快,其中国内、国际函件增幅分别为17.4%和11.7%。
2008,中国统一通信的“渠道年”
中国网通庞大 的企业用户群体 和完善 的网络 ,共 同打造 掘与培养上 , 对渠道商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明显不够。
国内最大的统一通信运营平 台。 目前该平台处于系统搭
渠道 商将成 主角 要撬动如此 巨大 的市场 ,仅仅靠 合 ,与系统商 、软件开发商 共 同去 开拓这个 市场 。 目
建 的最后测试阶段,预计在奥运会前全面投入使用 ,这 几家厂商 自身的努力是不够 的,必须将渠道资源充分整 对于统—通信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 的推动作用。
维普资讯
2 0 ,中国统一通信的 “ 08 渠道年”
C 随着统一通信理念 的不断深入 ,利用统一通信将各 络设备、用来承载U 系统 的服务器、相关操作系统、数 种通信工具融入 网络 ,进一步拓展其应用 ,将成为20 据库 、中间件等支撑软件 ;终端产品包括传统 电话 、I 08 P 年网络通信业优先考虑的事情 。
4 期 ,即将步入信息化建设新的五年计划 ,这是市场变革 目前 市场情况来看 ,硬件 设备 的支 出 占近 8%的份额 ,
的内因。外因方面 ,许多先行厂商 的持续市场培育 ,尤 软件和咨询服务合计大概 占1%。 6 其是2 0年众多巨头厂商在I统一通信方面的大力宣传 , 07 P 统一通信涵括硬件 和软件咨询服务的产业链 , 目 前 为企业市场 中的高端部分 的快速启动打下了基础。从行 硬件方面 占据 了绝对 的优势 ,相关 的产品 比较完善 。从 业 的分布来看 ,物流 、金融、酒店等领域对 目前统一通 未来 的趋势分析 ,用户对于服务 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而 信领域 比较关注 ,如 国际物 流巨头U S P 已经在应用其解 厂商对于软件咨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这也是导致统 决方案 。金融行业如招 商银行, 当客户在使 用其 信用卡
2007-2008年中国通信市场年度总报告
2007-2008年中国通信市场年度总报告《2007-2008年中国通信市场年度总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2008年1-9 月份,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6605.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2%;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100.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
比较2008 年以来电信月度累计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可以看到,三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电信业重组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经济风暴影响的逐步显现,电信业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随着次贷危机程度的逐步加深,人们对其危害程度的预期也逐渐变坏,危机之初,很少有人预料到这将会成为又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尤其是在国内,乐观的情绪始终占据着主流,并且电信等信息产业被当成资本最好的避风港。
下半年,次贷危机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严峻挑战,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中国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置身于危机之外,而是深处漩涡之中,于是收缩开支成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电信业所受到的不良影响也自7月份以来出现加速趋势。
我们认为,随着实体经济面临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国内电信消费下降趋势将进一步延续,经济风暴对于电信业的波及程度会进一步加深。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业内权威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我中心的实地调研等大量数据,详尽描述了中国通信产业运行的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行业发展以及需求变化的长期和短期趋势。
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我们对通信产业产业发展的投资及战略建议。
本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通信相关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全文共八章183页,9余万字,其中图表180个,2008年11月出品)目录第一章2007~2008年中国通信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1)第一节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1)第二节2008年我国通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9)第三节2008年全球通信行业发展分析 (15)一、全球通信市场概述 (15)二、全球3G发展情况分析 (18)三、日韩3G发展情况分析 (27)四、国外“非对称管制”分析 (40)五、全球通信行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42)第二章2008年中国通信市场发展概述 (44)第一节历年我国通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44)一、年初以来行业重点指标稳步增长 (44)二、移动通信业务继续成为行业发展驱动力 (46)三、宏观经济通胀压力对行业整体影响有限 (47)四、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特征将基本等同于中期报告 (47)第二节2008年9月通信业运行状况 (48)一、主要指标发展情况 (48)二、业务结构分析 (50)三、地区发展比较 (53)第三节2008年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基本特点分析 (57)第四节2007-2008年区域市场结构分析 (67)第五节2007-2008年应用市场结构分析 (73)第三章2008年中国通信细分市场分析 (77)第一节基础语音市场 (77)一、竞争格局 (77)二、驱动力 (78)三、阻碍因素 (78)第二节增值业务市场 (79)一、竞争格局 (79)二、驱动力 (87)三、阻碍因素 (90)第四章2008年中国通信市场竞争分析 (92)第一节整体竞争格局 (92)一、现有厂商间竞争 (92)二、潜在进入者与替代产品 (103)第二节重点厂商竞争策略与SWOT分析 (106)一、中国移动 (106)二、中国联通 (106)三、中国电信 (107)第五章2008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08)第一节2008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总体运行分析 (108)一、总体运行 (108)二、市场供需 (110)三、产品产量 (117)四、进出口情况分析 (118)第二节2008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19)第三节2008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各类型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20)第六章2008~2009年中国通信市场预测分析 (121)第一节2008~2009年中国通信市场规模预测 (121)第二节2008~2009年中国电信运营市场预测 (129)第三节2008~2009年中国通信设备市场预测 (131)一、移动通信设备 (131)二、无线市话设备 (138)三、互联网设备 (140)第七章2008-2012年中国通信市场趋势分析 (144)第一节产品与技术 (144)第二节价格 (151)第三节渠道 (153)第四节服务 (154)第八章2009年中国通信市场投资分析 (159)第一节未来几年通信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159)一、行业业务的供应量将出现大幅增长 (159)二、我国对通信业务的需求量远未饱和 (161)第二节2009年中国通信用户需求分析 (163)第三节2009年中国通信市场投资风险分析 (166)第四节2009年通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67)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通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68)二、通信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69)三、通信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 (174)第五节2009年中国通信市场投资机会及建议 (176)一、电信运营行业 (177)二、电信增值服务业 (178)三、通信设备制造业 (178)附录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 (179)附表表1.1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具体要求 (14)表1.2 国际主要通信厂商2007Q3与2008Q2业绩简单对比 (18)表1.3 各国运营商正通过3G网络提供各类增值服务 (21)表1.4 全球3G用户将继续高速增长,09年底有望达到6.3亿,11年底有望达到11.6亿 (24)表1.5 日本是世界上3G最发达的国家,3G用户7806.3万户,占比76.2% (30)表1.6 目前日本3G手机的主要增值服务 (32)表1.7 韩国是亚洲3G发达程度仅次于日本的国家,3G用户2634.6万户,占比59.5% (35)表2.1 2008年第三季度通信行业主要通信能力 (48)表2.2 2008年1-9月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通话量比较 (52)表2.3 中国市场移动资本支出 (59)表2.4 国内移动网络投资不同部分的投资规模预测 (59)表2.5 众多上市公司将会从中受益 (60)表2.6 2007年我国电信总量、、收入、投资、用户地区分布情况 (67)表2.7 2007年电信总量、收入、投资、用户分省情况 (70)表2.8 2007年光缆、交换机容量、电话普及率分省情况 (71)表2.9 2008年9月通信水平分省情况 (72)表2.10 2007年长途电话通话时长 (75)表4.1 电信竞争格局(重组前) (92)表4.2 电信竞争格局(重组后) (92)表5.1 四大运营商的投资额 (112)表5.2 2008年1-9月我国通信设备产品产量及增长 (118)表5.3 2008年上半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主要出口产品增长情况 (118)表5.4 2008年上半年我国通信设备行业主要进口产品增长情况 (119)表5.5 通信设备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情况 (119)表5.6 2008年1-8月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情况 (120)表5.7 2008年1-8月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经营情况 (120)表6.1 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注:以中国的用户普及率为1) (127)表6.2 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127)表6.3 中国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128)表6.4 国内通信运营行业未来10-15年依旧处于“黄金增长期“ (130)表6.5 2008年二季度交换接入设备主要生产企业销售情况 (131)表6.6 2008年二季度CDMA设备主要生产企业销售情况 (132)表6.7 2008年二季度GSM设备主要生产企业销售情况 (137)表6.8 2008年二季度宽带接入设备主要生产企业销售情况 (141)表7.1 移动运营商的降价空间估计 (153)表7.2 日本运营商在不同阶段提供的增值服务 (155)表7.3 3G用户现状 (158)表8.1 从供应角度看行业的景气标准描述 (159)表8.2 主要发达国家3G牌照发放、商用时间与移动电话普及率 (161)附图图1.1 2005年第三季度至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量走势 (1)图1.2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量走势 (2)图1.3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工业增加值走势 (3)图1.4 2003-2007年全球电信行业收入(亿美元)与全球GDP增长率对比 (16)图1.5 2002-2007年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移动通信用户数量CAGR(%) 16图1.6 2002-2007年金砖四国移动通信用户数量CAGR(%) (17)图1.7 各国运营商希望通过3G网络开展更多的增值业务 (18)图1.8 07年全球移动用户已达33亿,发达地区渗透率高 (19)图1.9 07年全球语音收入依旧占总收入的80%左右 (19)图1.10 过去五年各国运营商的ARPU值都面临下行压力 (20)图1.11 过去五年各国移动通信收入占GDP比重持续提升 (20)图1.12 韩国运营商SKT的四大增值业务:电影、商业、音乐、游戏 (21)图1.13 2007年底全球3G用户达2.9亿,75%的新增用户来自过去24个月 (22)图1.14 2007年底全球3G用户仅占移动用户的8.6%,未来增长空间巨大23图1.15 2007年底40%的3G用户在亚太地区,并且主要集中在日本和韩国 (24)图1.16 全球3G用户2009年底将达到6.3亿,2011年底将达到11.6亿.. 24图1.17 发源于欧洲的GSM,正朝着EDGE、WCDMA、LTE的方向演进 (25)图1.18 发源于美国的CDMA,正朝着1X、EVDO、Rev.A.B的方向演进 (25)图1.19 在全球移动市场中(包括2G、3G),GSM(3G阶段为WCDMA)占压倒性优势 (26)图 1.20 在全球3G市场中WCDMA占压倒性优势,320个3G网络中WCDMA-HSDPA制式的网络为220个 (26)图1.21 全球已有228个WCDMA网络在94个国家运营 (27)图1.22 2007年底全球68%3G用户是WCDMA网络用户 (27)图1.23 亚太地区3G用户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 (28)图1.24 日本韩国的3G用户占比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9)图1.25 08Q1日本四家运营商3G用户市场份额 (30)图1.26 05-07年日本3G用户高速发展,08Q1占比达76% (31)图1.27 03-07年日本ARPU值持续下降,年均降幅5.4% (31)图1.28 03-07年日本Data ARPU金额及比重持续上升 (32)图1.29 03-07年日本MOU值持续下降,年均降幅4.8% (33)图1.30 03-07年日本运营商收入差强人意,增长率仅1% (33)图1.31 03-07年日本运营商利润差强人意,增长率为-4.6% (34)图1.32 移动渗透率高企,用户增长有限是主要原因 (34)图1.33 08Q1韩国运营商3G用户市场份额 (36)图1.34 过去18个月韩国WCDMA用户急速上升 (36)图1.35 02-07年韩国数据业务收入比重持续提升 (37)图1.36 03-07年韩国ARPU值较为稳定,年均升幅1.4% (37)图1.37 03-07年韩国Data ARPU金额及比重持续上升 (38)图1.38 03-07年韩国MOU值较为稳定,年均升幅4% (38)图1.39 03-07年韩国运营商收入稳定增长,年均增长6.8% (39)图1.40 03-07年韩国运营商利润差强人意,增长率为-2.9% (39)图1.41 韩国移动渗透率高企,用户增长有限是重要原因之一 (40)图1.42 韩国三大运营商最近两年CAPEX持续增长 (40)图2.1 2000-2007年我国通信业务总量、通信业务收入与GDP增长率对比 (44)图2.2 2002-2008年1-7月行业三项指标绝对量对比 (45)图2.3 2002-2008年1-7月行业三项指标年增幅对比 (45)图2.4 2002-2008年1-7月通信业务总量收入比与固定资产投资业务收入比 (46)图2.5 2002-2008年1-7月各项业务收入占通信业务收入的比重对比 (47)图2.6 2005-2008年各月电信业务收入比较 (48)图2.7 2005-2008年固定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49)图2.8 2005-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50)图2.9 2005-2008年互联网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50)图2.10 2007年1-9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51)图2.11 2008年1-9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 (51)图2.12 2008年1-9月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 (52)图2.13 2006-2008年同期长途电话通话时长构成 (53)图2.14 2007-2008年同期东、中、西部电信业务收入 (54)图2.15 2006-2008年同期东、中、西部净增固定电话用户 (54)图2.16 2006-2008年同期东、中、西部净增移动电话用户 (55)图2.17 2008年1-9月电信业务收入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55)图2.18 2008年9月固定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56)图2.19 2008年9月移动电话用户排名前十名的省份 (56)图2.20 移动网络投资构成 (59)图2.21 CDMA设备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61)图2.22 中移动GSM设备厂商市场份额 (61)图2.23 各厂商在中移动一期TD的无线份额 (62)图2.24 各厂商在中国联通GSM基站份额 (62)图2.25 国内光纤需求量预测 (65)图2.26 2008-2012年国内电信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66)图2.27 2007年我国电信业务总量地区分布 (67)图2.28 2007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地区分布 (68)图2.29 2007年我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地区分布 (68)图2.30 2007年我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地区分布 (69)图2.31 2007年我国电信移动电话用户地区分布 (69)图2.32 2008年1-8月电信行业分地区产品销售收入 (73)图2.33 2003~2008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的构成 (73)图2.34 2003-2007年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 (74)图2.35 2003-2007年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 (74)图2.36 2003-2007年长途电话市场构成 (75)图2.37 2006-2007年IP电话发起方式 (76)图2.38 2004-2007年短信业务发展情况 (76)图3.1 移动对固话的替代、分流作用明显 (77)图3.2 2008年1-6月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市场规模 (79)图3.3 2004-2008年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及占比变化情况 (80)图3.4 2008年上半年中国手机支付业务收入分布情况 (81)图3.5 200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细分产品市场收入分布情况.. 81图3.6 无线增值业务市场容量占比 (82)图3.7 历年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84)图3.8 中国联通历年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85)图3.9 2006年中国移动增值市场核心SP企业市场份额 (87)图3.10 2008年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市场总体规模预测 (87)图3.11 2008年中国短信市场规模预测 (87)图3.12 2008年中国WAP市场规模预测 (88)图3.13 2008年中国彩铃市场规模预测 (88)图3.14 2008年中国彩信市场规模预测 (88)图3.15 中国移动增值服务市场规模 (91)图4.1 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每月累计 (93)图4.2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每月累计 (93)图4.3 中国电信CDMA 用户每月净增 (94)图4.4 中国电信CDMA 用户各月累计用户及同比增速 (94)图4.5 中国电信CDMA 后付用户每月净增 (95)图4.6 中国电信CDMA 预付用户每月净增 (95)图4.7 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每月净增 (96)图4.8 中国移动移动GSM用户各月累计用户及同比增速 (96)图4.9 中国移动预付卡用户每月净增 (97)图4.10 中国移动签约用户每月净增 (97)图4.11 联通GSM用户每月净增 (98)图4.12 联通GSM用户各月累计用户及同比增速 (98)图4.13 中国联通GSM后付用户每月净增 (99)图4.14 中国联通GSM预付用户每月净增 (99)图4.15 中国联通固定电话每月净增 (100)图4.16 中国联通宽带用户每月净增 (100)图4.17 固定电话用户市场份额比较 (101)图4.18 固定电话用户各月环比增速比较 (101)图4.19 宽带用户市场份额比较 (102)图4.20 宽带用户各月环比增速比较 (102)图4.21 移动电话用户市场份额比较 (103)图4.22 移动电话用户各月环比增速比较 (103)图4.23 电信运营商重组以后的新格局 (105)图5.1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销信收入与利润总额(亿元) (108)图5.2 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毛利率与税前利润率 (109)图5.3 国内光纤销量 (110)图5.4 近年来中国的电信投资规模(亿元) (111)图5.5 我国历年各月电信投资(亿元) (111)图5.6 全球各大洲移动电话普及率(用户/每百人) (113)图5.7 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新增量(万) (113)图5.8 主要发达国家的新增移动用户数(万) (114)图5.9 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新增移动用户数(万) (114)图5.10 全球各大洲互联网普及率 (115)图5.11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非洲的GDP增长率 (115)图6.1 2007 年固定电话普及率分布特征分析 (122)图6.2 2007 年没有普及的固话家庭用户数量(万户) (122)图6.3 07 年移动电话普及率区域分布特征 (123)图6.4 全国没有普及的移动用户数量(万人) (123)图6.5 中国GDP 增速与电信收入增速关系分析 (124)图6.6 世界GDP 与电信收入增速相关性分析 (124)图6.7 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比较(美元/年) (125)图6.8 ICT 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析(%) (125)图6.9 06 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电话普及率比较(%) (126)图6.10 2007 年中国与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比较 (127)图6.11 1995-2007,国内人均通信消费和人均GDP 增长情况 (128)图7.1 GSM//UMTS 阵营具有绝对优势 (145)图7.2 UMTS 用户和CDMA2000 用户数量比较图 (146)图7.3 中国移动价格弹性趋于下降 (151)图7.4 中国联通G网价格弹性快速走低 (152)图7.5 非话音业务的话务量在3G 业务中的占比逐渐提高 (156)图7.6 3G产业链支持的增值业务种类 (157)图8.1 2008-2010年三大运营商对3G投入预测 (160)图8.2 上表中六大国家在2007年移动电话普及率(%) (162)图8.3 3G时代消费者能接受的月消费额度调查结果 (163)图8.4 宽带接入服务最应改善的内容 (164)图8.5 对全业务服务的选择依据 (164)图8.6 绿色环保信息的获取来源调查 (165)第一章2007~2008年中国通信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分析源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渐加深,全球陷入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2008中国手机市场回顾:六大因素影响
2008中国手机市场回顾:六大因素影响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2008年中国移动终端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监测数据显示,在季节性增长情况来看2008年与2007年的表现是基本一致的。
但实际增长率相比来看,2008年各季度的环比增长率相比2007年出现的大幅度下滑,总体市场增长能力下降迅速,市场进入增长乏力阶段。
季度同比增长率则呈现了快速下降的趋势,从一季度的14.13%迅速下降到三季度的-6.57%。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预测2008年四季度国内手机终端市场将继续持续本年度的颓废趋势,虽然在春节销售高峰期的影响下会比2008年三季度有所增长,但同比增长率会继续保持下降到-11.04%的较高负增长。
根据上图所示,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认为,2008年国内手机终端市场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在多种外部因素影响下整体市场增长乏力。
但在运营商重组和3G市场启动临近等因素影响下,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认为2008年手机终端市场并非进入衰退期,而是在多因素影响下的调整型下滑,整体市场实际上进入了盘整期。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市场盘整以后,随着新格局下的运营商竞争和3G市场的正式启动,国内手机终端市场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也会来临。
总体来看,导致2008年国内手机终端市场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取消五一长假,降低五一黄金周销售对整体销量的促进力今年政府正式发布法定节假日修改计划,取消了五一长假,使得往年手机产品销售关键期的五一黄金周的作用大幅度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销量提升。
2. 汶川地震影响,影响2季度销量在五一黄金周改为三天,销售促进力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
五月中旬又发生了汶川地震,使得大量资金和用户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地震灾区,用户的购买需求出现了延期或者取消的情况,同样导致了产品销量的下滑。
统一通信业务介绍
提纲
业务说明和背景 统一通信为企业带来了什么 产品简介及功能介绍 平台架构及部署方案
网络架构-综合型智能通信网络
统一通信业务平台
VIG
3G网络
NGN网络
WCDMA接入
DSL
Cable
软交换
LAN
3G网络
家庭网络
企业网络
➢ 用户可以通过家庭网络的ADSL接入以及企业网络的专线接入,使用 PC版的统一通信客户端使用业务,并可以随时进行与固定电话、手机的 电话通信,以及与固定可视电话和3G终端的可视通信。 ➢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版的统一通信客户端,通过移动网络(3G)接入, 实现方便的移动办公并使用移动的全方位多媒体个人通信业务。
巨大的统一通信潜力市场现在已燎原至中国,设备商、软件商、 电信运营商的巨大投入都在昭示,一张新的通信业版图正在形成, “统一通信”将以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划分IT和通信产业的竞争格 局。
业务背景介绍
业务趋势 市场容量 实现目标
目前,将即时通信、电子邮件、语音通信、视频会议、客户 资料、企业信息等进行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统一 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s)概念的提出及推广应用, 无疑正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统一通信 业务 整体情况介绍
2010年市场部
提纲
业务说明和背景 统一通信为企业带来了什么 产品简介及功能介绍 平台架构及部署方案 业务推广
统一通信提供全方位通信解决方案
统一通信:让人们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网络,任 何终端,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统一通信将音视频语音、多 媒体会议、短信与彩信、各类信息应用等通信服务类型合为一体,从而为 人们带来选择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它区别于网络层面的互联互通,而是 以人为本的业务应用的融合与协同,是新一代全业务通信融合服务的体现。
统一通信时代来临 UC整合改进势在必行
统一通信时代来临UC整合改进势在必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加强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和有效利用,IT 产业迎来了信息化办公的新格局,统一通信成为焦点,它能够充分发挥电信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优势,以网络电话、视频通信、即时通信和协同办公等核心业务能力,通过多样化的终端,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合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好的通信方式。
统一通信能够提高企业协作能力和生产率,为企业员工提供一种更个性化、更及时的通信方法,有效加强信息沟通,其核心内容就是将现在各种沟通方式进行融合,让人们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办公。
统一通信是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新通信模式,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和应用,企业内部应用统一通信,能够体现企业办公的透明性和协同能力,同时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提供无缝的平台。
在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市场环境下,统一通信逐渐成为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强大支撑,在连接数据纽带的信息管理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统一通信和协作(UC&C)整体市场,包括设备、产品和服务,将在2012年达到约273亿美元的收入。
此外,IDC公司预计2010-2015年统一通信(UC)和协作(UC&C)全球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3%。
作为传统电信、软件和互联网三大领域的融合,统一通信解决了企业对外沟通和服务、对内沟通和协作,对于软件厂商和运营商,统一通信服务体现了庞大的价值,它能够加强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整合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资源,解决企业对外沟通服务、对内沟通和协作,企业办公模式,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节省运营成本,为处于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企业员工提供了一种更个性化、更及时的通信方法,让每个员工、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信息互通变得简而易行。
统一通信应用方面,包括邮件系统,即时通话,应用平台,多方支持等等方面。
越来越多的内容已经加入了IP和通信,我们知道,统一通信是将通信方式进行统一和融合,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多元化的业务流程及管理需求,统一通信集成各种通信手段并能够融合企业现有的办公系统、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集成各种企业业务应用和流程。
2008年中国手机业特点与国产手机发展之路
但增长保守估计20082008年前三季6.7%,较2007年同6.6%的而在下游
面对压力
际经济环境,场环境中努力经营才可分得一杯羹。
体市场份额的26.5%。
中诺基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围内金融危机对诺基亚、摩托罗拉、压力,出现下滑。
诺基亚第三季度利润下滑30%,售额下滑5%15.6亿欧元减少了4.7亿欧元。
的手机出货量为1.178亿部,期增长5%,但较上季度下滑3%。
10% 28.08亿欧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
爱预计2008年的11亿部增长10%。
损3.9715%,达74.8亿美元,6000万美元。
幅度下滑,处于低迷的状态,
新应用的研发周期,从而运营商重组将有利于打破现有电中电信正式接手联通C3~5年在C网投入国产手机企业应该也需要 在用户保有量上,电信拥有2亿万宽带用户,为CDMA为国内手机厂商 中国电信为和大量的中高端政企、家庭用户的全业务捆绑,手机厂商在加强与运营商合作基础上,分别针对小灵通转网用户提供低价实用手机,针对政企、家庭用户推出支持全业务并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终端都将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广阔的市场诉求。
同时,为培养终端市场,中国电信在接手CDMA初期仍会以集采方式为主,同时为了提高手机厂商参与的积极性和产品竞争力,中国电信集采会增加的品牌和功能种类,因此加强产品差异化将有利于增大采购份额,电信第一批
其中波导、立、英华达等厂商的手机凭借MMB手机电视、GPS导航等差异化;为了不断增强手机的多样性和竞争力,电信会“集CDMA手也为手机厂商带对于各手机生产企业而言,终端能是厂商成败哪个品牌在终端与服务融合的才可以在。
统一通信的概念、现状和发展
客户服务与支持
呼叫中心
01
建立呼叫中心系统,为客户提供电话、邮件、在线聊天等多种
渠道的咨询和服务。
智能客服
02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问答、语音导航等自助服务,提
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信息管理
03
整合客户信息,建立统一的客户视图,便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客
户需求和行为。
移动通信与集成
移动办公
支持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接入统一通信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办 公和沟通。
Zoom
专注于视频会议领域,提供高质量的 视频通话体验和丰富的功能,如虚拟 背景、实时字幕等。
谷歌
Google Meet作为其统一通信产品, 强调简单易用和跨平台支持,与G Suite等谷歌服务紧密集成。
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
统一通信市场竞争激 烈,厂商众多,市场 集中度逐渐提高。
中小厂商通过创新和 差异化竞争策略,寻 求市场突破。
3
设定明确的业务目标,如提高沟通效率、降低通 信成本等。
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与厂商
了解市场上主流的统一通信解决 方案,包括硬件、软件及服务。
对比不同厂商的产品特点、功能、 性能及价格等因素。
参考行业案例和用户评价,选择 最适合企业需求的解决方案和厂
商。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与时间表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项 目启动、需求分析、方案设计、 系统部署、测试验收等阶段。
头部厂商凭借技术优 势和品牌影响力,占 据市场份额较大。
行业法规与政策环境
01
政府对统一通信行业给予支持和引导,推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 出台。
02
行业法规不断完善,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和技术发展,为统一通信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统一通信(UC)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统一通信(UC)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从最初的书信、打电话,到现在的移动通讯、网络通讯,沟通方式的变化不仅带来了我们生活的便利,而且也孕育了一系列的商机,其中统一通信(UC)作为当前较为热门的行业之一,在市场发展中崭露头角,成为了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统一通信是指通过网络集成不同的通信方式,在保证信息安全和通讯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企业沟通的效率和便利度。
它是一种融合了语音通信、视频会议、传真邮件、即时通信等各种通信方式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了不同终端、不同平台、不同应用之间沟通的互通。
目前,统一通信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下:1. 市场容量持续扩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统通信方式的淘汰,统一通信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统一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330亿美元以上,其中,中国也将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 科技进步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高科技的领域,统一通信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统一通信市场也在不断得到推动和促进。
例如,5G的低延时和高速率特点能够大大提高统一通信的使用体验,云计算可以极大地简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则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服务,为统一通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3. 企业需求驱动市场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企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因此,如何高效地沟通交流成为了企业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统一通信以其高效、便利的特点,成为了企业解决通信、协作难题的不错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这个领域。
4. 行业互联互通不断深化统一通信在多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医疗领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提高专家远程诊断的精准度;银行业在客户服务方面也大量使用了统一通信技术;制造业中,通过集成多个通信方式,可以实现生产、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2008年12月电信业运行状况
2008年12月电信业运行状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一、主要指标发展情况1.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2008年1~12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2439.5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1.0%;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139.9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7.0%。
图1 2005~2008年各月电信业务收入比较2.用户发展(1)固定电话用户:2008年1~12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2483.2万户,达到34080.4万户。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减少1660.2万户,达到23199.5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减少823.0万户,达到10881.0万户。
无线市话用户减少1563.1万户,达到6893.1万户,在固定电话用户中所占的比重为20.2%,比2007年底下降2.9个百分点。
图2 2005~2008年固定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2)移动电话用户:2008年1~12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392.4万户,达到64123.0万户。
图3 2005~2008年固定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3)互联网用户: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用户进一步趋向宽带化。
2008年1~12月,互联网拨号用户减少503.3万户,达到1437.7万户,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1701.0万户,达到8342.5万户。
图4 2005~2008年互联网用户各月净增比较二、业务结构分析1.电信业务收入构成图5 2007年1~12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图6 2008年1~12月电信业务收入构成15.1%和35.1%,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2007年同期分别上升了3.87和2.04个百分点。
而长途电话业务收入和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收入比2007年同期分别减少7.0%和9.4%,在电信业务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2007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14和3.77个百分点。
2.本地电话业务2008年1~12月,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2007年同期下降8.5%,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2007年同期增长27.8%。
《2008年全球手机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2008年全球手机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8年全球手机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研究对象《2008年全球手机市场发展研究报告》中的手机包括GSM手机、CDMA手机、WCDMA手机、TD-SCDMA手机、CDMA2000手机、无线市话(国内为小灵通及固定台),双模或多模手机根据手机网络使用情况,按如下标准归类:CDMA/GSM双模计入CDMA手机、3G双模或多模计入3G手机、小灵通双模计入无线市话。
目录研究对象 (6)第一部分市场规模与特点 (10)一、全球手机市场规模与特点 (10)1、新兴市场与3G手机激发全球手机市场继续保持增长,2008年手机销量将达到12.8亿部 (10)2、主流手机厂商格局变动 (11)3、3G手机成为增长亮点,引领产品发展趋势 (13)二、中国手机市场规模与特点 (13)1、内需、出口市场双重驱动以及产业集群优势使中国成为全球手机生产基地132、国际厂商总体份额下降,中兴手机生产规模国产第一 (14)3、手机出口销量高,但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国产厂商较少 (15)第二部分产品结构 (16)一、全球手机市场产品结构 (16)二、中国手机市场产品结构 (16)第三部分品牌结构 (18)一、全球手机市场品牌结构 (18)二、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结构 (18)1、GSM手机市场品牌竞争结构 (18)2、CDMA手机市场品牌竞争结构 (19)3、TD-SCDMA市场品牌竞争结构 (20)第四部分全球手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 22一、生产规模发展趋势 (22)1、全球市场 (22)2、中国市场 (22)二、定性发展趋势 (23)1、3G手机将成为主流产品 (23)2、智能与3G应用成为技术研发方向243、市场竞争激烈,规模化生产能力厂商必将胜出 (25)4、运营商定制将是主要销售方式 . 25第一部分市场规模与特点一、全球手机市场规模与特点1、新兴市场与3G手机激发全球手机市场继续保持增长,2008年手机销量将达到12.8亿部2008年,尽管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增长有所滞缓,但在3G手机和新兴市场的带动下,手机市场一枝独秀,仍保持稳定的增长。
2008年电信业统计公报
2008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2009-02-17 08:32:59)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08年,是我国电信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电信业遭遇严峻挑战和考验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电信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企业改革重组、3G牌照发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全力做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和奥运通信保障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行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企业业务与战略转型更加深入,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一、总体情况初步核算,2008年累计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2439.5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电信业务收入8139.9亿元,同比增长7.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2953.7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电信增加值4726.2亿元,同比增长0.3%。
2008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了11.5%。
移动通信资费下降明显,移动电话用户基本实现单向收费(包括准单向收费),移动长途和漫游资费也大幅下降。
图1.2004~2008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情况二、电信用户2008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6909.2万户,总数达到98203.4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5.3%,移动电话用户与固定电话用户的差距超过3亿户。
表1.2004~2008年电话用户到达数和净增数单位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到达数万户64658.1 74385.1 82884.4 91273.4 98203.4净增数万户11388.1 9727.0 8499.3 8389.1 6909.2图2.2004~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一)移动电话用户2008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9392.4万户,达到64123.0万户。
2008年是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最多的一年,其中2月份净增移动电话用户945.8万户,刷新单月增长纪录。
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8.5部/百人,比上年底提高6.9部/百人。
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工信部报告)
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09年02月16日】【来源:运行监测协调局】【字号:大中小】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波动、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不利局面,我国电子信息全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克服多重困难与挑战,化解各种问题与矛盾,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更加深入,在推动两化融合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5.1万亿元,增长12.8%,软件业7573亿元,增长29.8%。
实现增加值1.49万亿元,增长14.6%。
(二)经济效益平稳增长。
前11个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利润1559亿元,增长4.1%;税金528亿元,增长19.8%;企业应收账款净额8254亿元,下降0.2%。
计算机、家用视听、电子元件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三资企业利润也下降了2%。
(三)外贸出口进一步攀升。
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885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5%。
其中,出口5218亿美元,增长13.6%,占全国出口的36.5%;进口3637亿美元,增长5.4%,占全国进口的32.1%。
通信、计算机、家用视听产品仍是出口主要力量,比重接近3/4;加工贸易比重超过80%,但增速同比出现下降。
2008年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完成情况(亿美元)(四)产品产销衔接良好。
从部监测的重点产品看,产品产销率均达98%以上。
手机产量达到5.6亿部,增长2%;彩电9033万台,增长6.5%;微型计算机1.37亿部,增长13.2%;数码相机8188万台,增长9.3%;集成电路417亿块,增长1.3%。
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五)软件产业保持快速增长。
软件产品收入3166亿元,同比增长32%。
软件技术服务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39.9%,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收入203亿元,增速达100%以上。
2008年手机行业报告
智能手机:多普达优势显现 智能手机:多普达优势显现
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搜索智能手机网民 最关注的品牌依然是诺基亚,关注度比例 最关注的品牌依然是诺基亚,关注度比例 为52.28%。第二名是多普达,其在智能手机 52.28%。第二名是多普达,其在智能手机 领域的优势开始显现,关注度份额为10.20%, 领域的优势开始显现,关注度份额为10.20%, 超过了三星和索尼爱立信。 超过了三星和索尼爱立信。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关注度排名仅为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关注度排名仅为 第十,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多数网民喜欢 IPHONE并非看重苹果手机的智能功能。 IPHONE并非看重苹果手机的智能功能。
2008年手机行业报告 简版) 2008年手机行业报告(简版) 年手机行业报告(
截至2008年11月,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首 截至2008年11月,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首 次突破6 ,达到6.338亿。 次突破6亿,达到6.338亿。 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人数和网络规模均 居世界第一,但手机普及率仍未及全球平 均水平,手机市 场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异军突起
第一梯队——诺基亚 第一梯队——诺基亚 三星、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依然保持在第 三星、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依然保持在第 二梯队,三星逐渐拉大了与后两者的差距, 二梯队,三星逐渐拉大了与后两者的差距, 取得了较明显的优势地位。 与2007年相比,联想和CECT(China 2007年相比,联想和CECT( Eletricity Company Technology 中电高科)的网 民关注度明显下跌,多普达取代联想成为最 民关注度明显下跌,多普达取代联想成为最 受关注的国产品牌。苹果和天语异军突起, 受关注的国产品牌。苹果和天语异军突起, 在2008年的不俗表现赢得了较高的网民关注 2008年的不俗表现赢得了较高的网民关注 度,两者均为本年度上升最快的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年中国统一通信(UC)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摘要版)2008 年1 月一、统一通信产生的背景及基本概念1.1 统一通信产生的背景在当前整个IT、通信领域里,曝光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就是统一通信(UC Unified Communications),也有一些厂商称之为“融合通信”、“智能通信”和“统一沟通”等,尽管每个厂商所给出的定义均有些细微的差别,但总体来看,其核心内容就是指将现在各种沟通方式进行融合,目的是让人们无论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实现自由的沟通。
而目前常用的沟通方式有电话、传真、短信、email 、Web 会议、视频会议、语音信箱、IM 软件、协同工作平台等等,而这些沟通方式覆盖了电信、IT 和互联网三大领域,因此统一通信是这三大领域逐步发展,自然融合的结果。
1.2 统一通信的基本概念笔者认为统一通信和我们通常所说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是同一个意思,它不是特指一种新的技术,而是指特定的解决方案和应用,通过对各种沟通方式进行融合,无论使用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从任何设备上都能从一个“单一的界面”访问其所需的应用和信息,达到降低沟通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通常情况下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将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用户◇ 展示在用户面前的是一个统一的操作界面◇ 必须要具备所传输的数据在电信网和互联网两个网络转换的过程◇ 实现同步沟通方式和异步沟通方式的融合◇ 具有状态感知的功能下面是企业在部署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时,考虑实现融合功能的优先次序列表:图表 1 统一通信功能表功能分类 部署时的优先次序模拟电话 中数字电话 中IP 电话 高视频电话 低 电话PC 软电话 高电话会议 中视频会议 中 会议WEB 会议 高普通传真 低 传真电子传真 中 IM(即时消息) 高PC/笔记本 高 耳麦/摄像头/USB 电话 高WIFI 终端 中 移动终端GSM/CDMA 手机 高电子邮箱 高语音邮箱 中短信 中 消息统一信息 低状态感知 高协同工作平台 中 二、统一通信生态系统分析2.1 当前统一通信生态环境现状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统一通信已经被业界一致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尤其是随着微软、IBM 加入一向被认为是属于思科(Cisco)、亚美亚(Avaya)、北电(Norte)等电信设备厂商领域的统一通讯市场,再次验证这个领域的庞大商机。
而软件巨头的加入又吸引来更多软硬件厂商、电信设备提供商、终端产品制造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厂商、IT 咨询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关注这个领域,并且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促使统一通信这个新生领域的生态环境快速形成,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还有很多环节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发展。
下面将具体介绍统一通信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
从统一通信最核心部分UC 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来看,目前已有微软、IBM、思科、北电、Avaya 、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等众多厂商的参与,同时在UC 相关的接入设备和终端使用设备环节来看也聚集了大量传统的电信话音、网络设备厂商,在视频会议部分目前也有RADVISION、POLYCOM 等多家世界领先的视频会议厂商进入,而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传统的手机厂商也开始关注UC 的应用,但目前来看大多还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UC 还吸引了一些做及时通信(IM)厂商进入这个领域,但总体来看,统一通信整个生态环境中,目前还主要是一些国际一流的大公司参与,而那些中小型的厂商还没有参与进来,这就导致用户部署UC 的整个成本比较高,很多地方有较大的下降空间,特别是在终端应用设备上。
虽然UC 已经有了一些平台解决方案,但是真正能够打动用户的关键是UC 如何和用户业务系统进行融合,从而为用户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就显现出UC 相关咨询服务的重要性,从目前来看,国内对UC 比较了解的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数量寥寥无几,不过现在已经有些公司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同样能够提供相关UC 整套解决方案咨询服务的服务商及如何改造用户业务流程,UC 与用户IT 战略咨询相结合的高端咨询等方面更是当前UC 生态系统中非常薄弱的环节。
2.2 企业用户在部署UC 时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下面,我们将从企业部署一套完整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维度来看具体会涉及到哪些产品和服务项目。
一般而言,企业除了购置各种内置UC 功能的终端产品;专门的服务器及相关UC 服务器端软件;还需要配置相关的电信和网络专用设备以实现和各种不同类型网络的连接,以下给出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具体产品,当然这些产品对于企业个体而言,不一定需要全部进行配置,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的进行配置。
服务器端:用户需要配置相应的服务器硬件产品、UC 平台服务器端软件以及相关的支撑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安全软件、存储系统等。
接入设备:通过接入以下设备可以实现UC 和用户传统沟通方式的融合,方便操作,包括:IP PBX 、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媒体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同时为满足用户在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内部网、广电网、卫星等多种网络之间实现无缝式的沟通,还需要租用相应的线路和服务。
用户终端产品:传统模拟电话、IP 电话、UC 智能电话、USB 电话、手机、传真机、装有UC 客户端软件的PC/笔记本、耳麦、摄像头、打印机等。
企业用户在考虑该选择哪家厂商的UC 解决方案,如何更好的和自己的情况相匹配,适合自身的业务发展,还会选择相关的咨询、实施、管理、维护等服务。
图表 2 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全景图三、国内统一通信市场规模及现状3.1 统一通信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 年国内统一通信市场规模达到31.5 亿元人民币,而上一年的市场规模为16.2 亿元,市场增长率达到94%,主要原因是由于2006 年,国内才刚刚开始引入统一通信的相关解决方案,并且只有思科、微软等少数几家,到了2007 年,更多的厂商开始发力统一通信市场,国内的广大企业也开始逐步接受统一通信的概念,因此在市场初期,呈现出较大的增幅,但总体来看,市场还处于培养期。
我们所定义的统一通信市场规模是指企业为实现统一通信的目的,而采购和部署UC 相关产品、解决方案,以及与统一通信相关的咨询、实施、管理和售后服务方面的总体投入。
具体而言,企业用户在部署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时,通常采用全部更新或者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升级两种方式。
具体涉及到的产品包括:统一通信平台产品、相关的IP PBX 、VOIP 网关、路由器等电信和网络设备、用来承载UC 系统的服务器、相关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支撑软件、终端产品包括传统电话、IP 电话、移动电话、UC 定制电话、PC、耳麦、摄像头、安全软硬件产品、存储设备、视频会议系统等,以及为部署UC 而支付的相关咨询、实施和售后服务费用等。
图表 3 2006 年-2007 年国内统一通信市场规模3.2 统一通信的市场现状与特点2007 年,市场上有关统一通信的并购事件此起彼伏,国内统一通信市场在众多厂商一致的努力下逐渐成形;以微软、IBM、思科为代表的厂商纷纷推出自己最新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各厂商通过联盟或组建合作伙伴等方式相互合作,市场呈现出一种竞合的趋势;有更多的国际厂商加入到统一通信的阵营中,统一通信整个生态系统正逐步形成。
而各家统一通信平台厂商在国内进行大力宣传,有些还在全国举办巡展,积极挖掘潜在客户,市场上呈现出比较火爆的场面,国内广大企业用户对统一通信的认知程度也有很大提高。
目前统一通信市场形成了两类供应商的竞争:电信网络设备厂商(如思科、北电)和软件厂商(如微软、IBM)。
电信设备厂商的优势集中在硬件产品上,比如路由器、VoIP 网关产品、软交换设备;而软件厂商,像微软、IBM 的优势在于其在电脑桌面上的绝对统治力,几乎所有的统一通信企业都需要和微软、IBM 进行合作。
3.3 国内统一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从当前国内统一通信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综合技术实力,具体是从厂商所提供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中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沟通方式融合的程度以及每个具体功能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考虑,处于前几位的分别是思科、微软、北电、IBM 和AVAYA ,它们目前产品线功能相对比较全面,在国际市场上也是目前的主要竞争力量。
从各厂商在国内的推广力度来看,微软、思科、IBM 处于第一梯队,AVAYA 紧随其后,由于北电和微软结成战略联盟,由于微软在2007 年有比较多的市场宣传活动,因此也带动了北电的宣传,如分别在2007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与微软进行全国巡展等,但总体来看,北电的宣传力度不是很强;像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也非常重视在国内的市场宣传活动,其它厂商则稍弱一些。
从它们各自在国内的市场占有情况来看,由于目前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在国内还没有被广大的企业用户所接受,因此相关案例不是很多,各家都在重点培养自己的典型用户,思科是最早将统一通信引入中国的企业之一,因此,它在国内的知名度较高,其开展的试点也比较多,其次微软也开始在2007 年发力,加大统一通信的推广力度,借助其桌面霸主地位和强大的市场营销力量,因此2007 年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同样,IBM 在企业级市场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同时IBM 也非常重视统一通信市场,尤其在服务方面,它对用户的业务理解方面比较超前,再加上和思科的密切合作,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AVAYA 、北电则依靠它们在传统电信领域模拟和数字语音方面的深厚沉淀,并且其在统一通信领域也属于比较早的进入者,未来也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图表 4 国内统一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四、未来五年国内统一通信市场发展趋势分析4.1 未来五年统一通信市场规模据最新预测数据显示,到2008 年,国内统一通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1 亿元人民币,而从2008 年到2012 年,未来五年的时间里,国内统一通信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4%,截止到2012 年,国内统一通信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12 亿元人民币。
图表 5 2008 年-2012 年国内统一通信市场规模4.2 未来统一通信市场发展趋势据相关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国内统一通信市场发展趋势如下:◇ UC 瘦客户端模式将会占主导地位◇在线服务方式比重将增加◇企业用户在部署UC 时软件和服务的比重将会增加◇统一通信领域将会出现更广泛的联盟合作◇ SI、ISV 将在整个统一通信产业链上处于重要位置◇企业并购现象将更加明显,未来将会出现几家大的垄断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