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通用16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通用16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篇1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连续积累文言常用词,连续培育文言文语感。
过程与方法体会擅长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廉、蔺品质珍贵处,培育机灵英勇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借鉴写法。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老师手记(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动措施、同学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一、课前检测二、导入新课师:蔺相如这次赴会跟上次出访的身份有什么不同?从什么地方看出?跟上次出访相距几年?明确:官职不同:上次是以舍人充当使者,这次是以上大夫充当国君副手。
∕唯书“相如从”,他人不书;“顾召赵御史”。
∕三年。
三、文本赏析㈠讲解第14至16段(“渑池会”)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⒈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样的背景说明白什么?明确:“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
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在军事上取得成功的状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削减动用武力的代价。
⒉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进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明确: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提问重点字词句。
★补充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在战后有进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
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诸侯。
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公子卬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
前3XX年,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
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
⒊同学齐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然后提问:依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
《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是基本篇目、讲读课文,是高一新生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一、怎样学习文言文;二、掌握和使用工具书。
因此,本文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在文言文中达到“双重结构”即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以及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本课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
①特点:《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一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语法现象;其二故事性强、篇幅长,叙述和描写技艺卓著;其三人物形象精神崇高,人格伟大,令人景仰。
②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文多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以及了解文言文句式的一般特点。
③难点:理解作者通过蔺相如这一大智大勇的形象所表达出的先进史学思想——鸿雁“匹夫精神”。
二、教学目标⒈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⒉体会本文把任务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旋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近世境界的写法。
⒊掌握“负”“幸”“引”“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羞”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句式,并能准确翻译。
三、教材设想⒈教学本文的教学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识结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⒉教法和学法: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教法:循序渐进,分布进行——先辨清词义,再翻译句子;先引导讨论“写什么”,再引导讨论“怎么写”。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优秀5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分享了5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篇一崔忠建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文中“沔池会”一段中有这样的话: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而到后面蔺相如怒逼秦王击缶之后,相如就让赵史官记录:“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一般人不大会注意这里的“令”与“为”二字的不同。
两句的差别还有一点,就是“秦王与赵王会饮”句。
赵御史记录的没有这句。
在这里我们倒不必在乎这一句话的有无的区别。
我们只分析这里“令”与“为”两个字。
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作为优秀史家的高超笔法。
在“沔池会”这一段故事中,司马迁要表现的是蔺相如大义凛然、为争国体不惜一切、大智大勇的气魄。
而要突出这一方面,须把他放到一个矛盾极为尖锐,甚至达到极端的场面。
在这里,秦王与赵王的会饮,可以说是一个特别恰当的场面。
首先是一个一贯飞扬跋扈蛮横不讲理的秦王,依仗自己的强大势力欺负赵王,让赵王为他奏瑟。
秦王表面上听瑟,而实际上听瑟之意不在音,是明摆着辱没赵王人格,以及赵国的国体。
如果赵国就这样哑然罢会而回的话,赵国将在历史上留下永远的污点。
(这是用当时的标准来衡量。
现在恐怕也是如此。
)而这对于任何一个有气有血的人,是难以承受的。
更有甚者,秦御史记录的时候,竟然用了一个上级对下级使用的粗劣字眼“令”字。
然而,在强弱不等的势态下,赵王无奈地接受了。
这样,秦赵两国的国君态势优劣就尽显无遗了。
而就是在这种场合下蔺相如的挺身而出“请奉盆缶”,就显得高大而威严了。
相如毫不畏惧秦王“左右欲刃”的威胁,用“以颈血溅大王”的拼命架势相要挟,较终逼迫秦王就范。
接着蔺相如顾招御史记录,御史记作“为赵王击缶”。
高一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模板
高一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模板一、背景简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一篇描写春秋时期名将廉颇和知名政治家蔺相如的传记。
该篇传记以史实为基础,通过描写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以及对于君主、国家和民众的贡献,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尚贤思想和忠诚信义的传统。
作为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经典篇目,本文将对如何设计和实施优秀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进行介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理解作品中廉颇、蔺相如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及其意义;•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感悟;•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历史文学作品,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忠诚、正义、勇敢等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深入理解古文阅读。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古代思想文化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真实含义。
2. 阅读体会法将作品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并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来获取更深入的理解。
3.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堂探究等交互式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五、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讲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导入40分钟左右,让同学们全面学习每个章节内容。
将作品分成46节,每节安排303. 阅读应用在学习完每个章节后,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总结书中人物形象、事件、情节等。
4. 综合运用引导同学们就蔺相如、廉颇等人物形象做一个整体性概括,展示对于整个作品的理解。
5. 课堂检验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形式,检验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
6. 课堂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理解达到了较好的程度,他们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人教版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学习目标:1.理解文言字词,品味简洁形象的语言。
2.深入进行探究,学习明暗交织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明暗交织的写法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用时:一学时学习过程:导入:大道至简。
2500年前,老子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就像烹煮小鱼,生活即如此,小事寓大道。
岁月千年,真理永恒,智慧之光,烛照古今,种树老农的一番话,又让我们明白怎样的治国大道呢?我们一起走进《种树郭橐驼传》。
一、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病偻莳飧饔2.解释词句爪其肤不我若也二、整体感知:文体(一)解题1.题目是文眼所在,题目中哪个字标示了文体?明确:传是一种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2.本文传何人何事?明确:郭橐驼种树(二)分层人(第1-2段)——事(第3段)——理(第4-5段)过渡语:现在,让我们去认识郭橐驼其人。
三、品读鉴赏(一)品不辱使命1.外患突来,廉蔺二人如何做到不辱使命?(课件展示)请自由诵读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找出相关语句品读鉴赏。
2.以学生找到的第一处鉴赏为例: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课件展示)重点翻译“许”置换比较:是否能换成“予”?(足智多谋??)(言简义丰一字千金)3.学生依例进行其他角度的鉴赏。
(1)不畏强暴: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重点翻译“怒发上冲冠”作者用夸张写愤怒,用“持、却、倚”行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言简意赅)(2)机智:蔺相如前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让秦王“击缶”而不同样“鼓瑟”,以缶与瑟的文化内涵差别,展开文化上的较量,回击侮辱)(3)生死置之度外: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请翻译“相如……”司马迁为何不直说要“与秦王同归于尽?”对,是一种有节制的反抗,是外交婉辞)小结:蔺相如——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置生死于度外 (这些优秀品质确保了在隐去了刀光剑影的外交场合,蔺相如不辱使命。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要内容,掌握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和主要事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知错能改”、“宽容待人”的道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是司马迁为纪念两位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廉颇和蔺相如而作。
文章通过叙述廉颇、蔺相如的事迹,展现了他们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2 教学重点: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和主要事迹;文中表现出的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2.3 教学难点: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理解文中使用的战国时期的成语和典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廉颇、蔺相如的主要事迹。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总结他们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强调廉颇、蔺相如在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3.5 课堂练习:选用一些战国时期的成语和典故,让学生进行解释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3.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课文重点段落,加深对廉颇、蔺相如事迹的印象。
4.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知错能改”、“宽容待人”的理解和体会。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5.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廉颇、蔺相如的传奇故事,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介绍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谈话法: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生平。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介绍。
2. 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知道《史记》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史记》?2. 讲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二、介绍廉颇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廉颇?2. 讲解廉颇的生平事迹。
三、介绍蔺相如1. 提问:同学们知道蔺相如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蔺相如?2. 讲解蔺相如的生平事迹。
2. 强调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章: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分析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分析法:分析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及战争表现。
2. 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2. 讲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二、分析廉颇在战争中的表现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在战争中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吗?2. 分析廉颇在战争中的表现。
三、分析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1. 提问:同学们知道蔺相如在战争中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吗?2. 分析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2. 强调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及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当阳二高李文忠一、说教材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一、怎样学习文言文;二、掌握和使用工具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高二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是基本篇目、讲读课文。
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
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
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
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
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
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
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
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
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1、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
3、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高二下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高二下册《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重点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
2、整体感知文章最后一局部,自主阅读。
3、通过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性格鲜明对照,进而领略将相交欢对当时赵之兴亡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天的现实意义。
我们已经完成文章前两局部的学习。
完璧归赵中,当蔺相如持璧睨柱式,当他送走和氏璧徒手见秦王时,我们为之捏一把冷汗。
作者行文却沉着不迫,由相如一席话立刻将紧张事态化为轻松,化干戈为玉帛,“毕礼而归之”。
渑池之会,气氛紧张,唇枪舌剑,是两国人材、智慧、勇气的比赛,是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章的最后一局部。
1、指名朗读2、齐读1、明确要求师:从大家铿锵有力的读书声中我听到你们的自信,而自信是要建立在扎实学习的根抵上的。
现在我们准备翻译这局部内容,翻译之前老师要提三条要求。
【板书】翻译的原那末——逐字逐句翻译的方式——口头翻译翻译的过程——画出疑点师:我们知道,翻译文言文讲究“信达雅”,而对于我们来说翻译时要做到的是“信”,也就是要逐字逐句地翻译。
口头翻译是为了让翻译的内容更清晰准确,同时,也能让同学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学贵有疑,疑问多进步就大,画出疑点之后解决疑难才干逐步提高翻译水平。
2、学生自主阅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会思量的表现,谁有问题?生:相如“引车避匿”的“引车”是什么意思?师:通过这段话的语境你能不能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他远远的望见廉颇然后他引车在这个语境中你要怎么翻译,你能不能给个词语,好你来说。
生:掉转车头。
生:相如廷叱之是什么意思?师:我估计你的问题出在“廷”字上,有人能帮他解决么?生:在廷上。
师:在朝廷上,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应该有特殊用法师:你知道是什么吗?生:名词做动词师:好,名词做动词,在找一个,看我们同学的问题啊,同学们也能自己也能解决,是吧!还有什么问题?生: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目的要求:1.借助工具书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整理和复习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3.体会本文在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上匠心独运的手法。
4.通过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性格鲜明对照,进而领会将相交欢对当时赵之兴亡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天的现实意义。
5.了解并认识作者及《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
重点难点:(一)本课的学习要点是:①掌握若干多义词的用法和文言文的使动用法;②了解本文通过三个故事刻划人物的写法;③认识蔺相如的爱国精神和廉颇勇于改过的高贵品质。
(二)本课的难点是古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拜、易、书、遗、患、报、走、质、却、急、遇、去。
2.注意一词多义现象:负、徒、幸、引、以、亡、见、因、谢。
3.使动用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秦王恐其破璧;毕礼而归之一、引入1.中学阶段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①《垓gāi下歌》(选自《史记·项羽本纪》)②《陈涉世家》(初中)③《廉颇蔺相如列传》(高2002级1册;高2005级6册)④《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高2002级2册;高2005级1册))⑤《信陵君窃符救赵》(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高2002级4册;高2005级6册⑥《毛遂自荐》(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高2005级5册)⑦《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高2002、2005级6册)⑧《报任安书》(高2005级6册)附:高中2002级二册P359《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将括母》;P321《史记·项羽本纪赞》2.和氏献璧《韩非子》:楚人和氏得玉璞pú(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氏为诳kuáng而刖yuè其左足。
及厉王薨hōng,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史记》的兴趣2. 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背景教学内容:1. 简介《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2. 介绍廉颇蔺相如的生活年代及历史背景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史记》相关内容,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背景2. 讨论廉颇蔺相如的重要性和影响3. 学生分享他们对廉颇蔺相如的了解和兴趣第二章:廉颇蔺相如的生平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2. 学生能够分析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和成就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2. 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和成就3.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品质和成就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场景第三章: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2. 学生能够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政治策略和成就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2. 廉颇蔺相如的政治策略和成就3.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政治策略和成就3.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第四章: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2. 学生能够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2. 廉颇蔺相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3.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文化价值和意义3. 学生进行文化探究,探讨廉颇蔺相如的文化影响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教学目标:2. 学生能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主要内容和成就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的反思教学活动: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的反思第六章: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评价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在历史上的评价2.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对廉颇蔺相如的评价变化教学内容:1. 不同历史时期对廉颇蔺相如的评价2. 廉颇蔺相如形象的变化与历史背景的关系3. 廉颇蔺相如历史评价的现代意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不期的文献,了解对廉颇蔺相如的评价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评价的变化与历史背景的关系3. 学生进行辩论,探讨廉颇蔺相如历史评价的现代意义第七章:廉颇蔺相如与现代领导力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领导能力2. 学生能够分析廉颇蔺相如的领导策略和现代领导力的关联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领导能力和策略2. 廉颇蔺相如的领导风格与现代领导力的关联3. 廉颇蔺相如的领导经验对现代领导的启示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廉颇蔺相如的领导能力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领导策略和现代领导力的关联3.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廉颇蔺相如的领导经验对现代领导的启示第八章: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故事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2. 学生能够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对廉颇蔺相如故事的塑造和传达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故事在文学艺术中的作品列举2. 文学艺术作品对廉颇蔺相如故事的塑造和传达3. 廉颇蔺相如故事在文学艺术中的影响和意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学艺术作品,了解廉颇蔺相如故事的表现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对廉颇蔺相如故事的塑造和传达3. 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尝试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廉颇蔺相如故事第九章:廉颇蔺相如的历史遗迹与纪念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历史遗迹2. 学生能够分析历史遗迹对廉颇蔺相如纪念的意义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历史遗迹列举2. 历史遗迹对廉颇蔺相如纪念的意义3. 廉颇蔺相如纪念活动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廉颇蔺相如的历史遗迹,了解相关历史背景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历史遗迹对廉颇蔺相如纪念的意义3. 学生参与模拟纪念活动,体验文化传承的过程教学目标:2. 学生能够提出对课程的拓展建议教学内容:1.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回顾2. 学生对课程的拓展建议教学活动: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对课程的拓展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补充和说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对廉颇蔺相如的主要内容和成就的理解,以及在本节课中的学习体验和感悟。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封面)《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一、说教材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
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
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
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
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二、说学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
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
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
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
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
”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
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根据上述目标,本文学习得重点和难点如下:㈠重点:口述故事,赏析重要语段的涵义,分析人物性格。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第三课时)一、说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一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语法现象;其二故事性强、篇幅长,叙述和描写技艺卓著;其三人物形象精神崇高,人格伟大,令人景仰。
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
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
二、说学情《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的篇幅较长,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生对故事的概括、人物性格的挖掘都不够完整和深入,所以在教学时,我主张采用分层次教学,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探究学习一:宋代陈亮是这样评论蔺相如的:“言有重于泰山,相如也是。
相如真丈夫,真男子,真大圣人,真大罗汉,真菩萨,真佛祖,真令人千载如见也。
”陈亮为什么会如此赞美蔺相如?结合课文,说说原因。
持璧睨柱――如何体现其“智勇双全”的特点。
勇――“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智――:“璧有瑕,请指示王。
”其中“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中的“持”“却”(后退几步)“倚”亦可见其智。
进缶叱左右――如何体现其“智勇双全”的特点。
勇――“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因学生初中学过《唐雎不辱使命》,此处定要和唐睢作比较。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智――“前进”――上前进献。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中国古代著名史书《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和相如蔺的故事。
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领悟他们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道德素养。
1.2 教学目标(1)了解廉颇和蔺相如的历史背景及生平事迹;(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领会廉颇和蔺相如的精神品质,培养爱国情怀和道德素养;(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梳理(1)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曾大败秦军,为赵国赢得喘息之机;(2)蔺相如:赵国贤相,主张和亲,以智谋化解国家危机;(3)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源于蔺相如的谦让和廉颇的骄傲;(4)廉颇蔺相如的和解: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道歉,两人结为好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及其精神品质;(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物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和精神品质;3.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方法;3.3 案例分析法: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3.4 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廉颇和蔺相如的精神世界。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廉颇和蔺相如的历史背景;4.2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和精神品质;4.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矛盾和冲突的解决方法;4.4 案例分析: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廉颇和蔺相如的认识;5.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实用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0篇
实用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0篇实用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用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教学目的]1借助工具书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整理和复习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2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3了解并认识作者及《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
[教学重点]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将相合欢”的对比深度。
[教学设想]诵读、提问、讲解、质疑1超越常规字词教学,引导学生品鉴《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立足于课文三个故事,各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集中突破,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语(作者生平见补充资料)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最为耻辱的腐刑后,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
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二、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
(译文见补充资料)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落实文句翻译。
(语法点见补充资料)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
课文节选的是一部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一、说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点文言文,位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单元,其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
这篇文章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作为我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其文笔生动、史料翔实,是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本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和宰相蔺相如的事迹,通过描述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化解,展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崇高品质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博大胸怀。
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
(1)内容概述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廉颇的勇猛善战和赵国的军事地位;第二部分描述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为代表;第三部分讲述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冲突及其化解,突显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2)作用与地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在教材中具有以下作用:1.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古文素养;2. 通过对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胸怀;3. 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学常识;(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的崇高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2)认识到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2)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3)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学常识;(2)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10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10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篇一〖目的1)学习本文叙事写人的技巧。
2)学习古人的博大胸怀、协作精神。
3)学习词类活用:使动、意动,掌握虚词用法。
方法:诵读、提问、讲解、质疑。
〖重点、难点1)写作技巧、波澜、刻画、悬念、虚实,在学习小说技巧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特征,在古文中分析体会,为写人物小传铺垫。
2)巩固已有的词类活用知识,在翻译文句中体会上下文意,准确辨识其语法特征,并翻译准确活用的词。
3)结合课后练习的短文:王渔洋、李晚芳的文章,学习质疑的方法,找疑点,如何质。
4)掌握虚词用法:耳、乃,者、所、而。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关于司马迁和《史记》(见课后韩兆琦文)(二)关于本文背景的介绍。
一、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
战国后期,秦最强大。
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又一说,六国地连南北,故六国联合抗关中之秦为合纵;秦居关中,六国居山东,六国服秦曰合纵。
本文是说合纵之势中的。
二、据课文内容,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距秦灭六国前220年差63年。
此时,秦经百余年变法强国,已相当强大。
于前312年败楚军百万之众于重丘。
又于前299年拘囚楚怀王。
于战国期间,秦已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战国期间有纵横家——士,进行“合纵连衡”,秦以“连衡”攻山东六国,六国以合纵对付西方的秦国。
当时,“合纵”之策已破,秦方得势于“连衡”(合纵连横以公孙衍、张仪、苏秦、庞煖等纵横家始谋,成为两种敌对战略)。
战国时的士,是各种人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他们活动于各诸侯国,以游说,荐举的方式,得到各诸侯国的作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廉蔺,都是当时的士。
秦孝公于前356和前350年(迁都咸阳)两次任用商鞅变法“内修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
”秦国变法以后,使得国家制度改进,士、民都有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又向外扩张领土,国力日益强大,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秦人怨赵,由于当时尚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7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精选7篇)高二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篇一一、要点解析1.用参差交错的双线叙事之法记叙复杂的故事。
文章以双起法开篇,同时推出廉颇与蔺相如,而后又单写蔺相如,将廉颇的悬念留给了读者。
写蔺相如,则先借缪贤之口,道出其平时为人的性格,推崇其临机处事的智谋,为下文张本。
接着才开始写“完璧归赵”的故事。
“渑池会”仍以蔺相如为主,虽只附带提及廉颇,但已露端倪,一人陪赵王会盟秦王,一人盛设兵善后,二人各司其职,合力为国。
“廉蔺交欢”中,廉颇才正式登场,这个故事里,作者写法是两人并重。
先写蔺相如度量宽宏、先公后私的襟怀,次写廉颇识大局、勇于改过的勇气。
如此参差交错,即节省了笔墨,又表现了廉蔺二人之于赵国的重要。
2.用反衬之法,以客体衬托主体,从而突现主体形象。
运用反衬手法,可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选文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但还写了其他一些人。
秦王就是一个重要角色。
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故事中,作者写了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主要是为了反衬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狭,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
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在这里,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出蔺相如的见识独胜廉颇一筹。
这样的反衬,蔺相如智勇双全,顾全大局,忠于国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3.用巧妙的言辞从容地应对,展现了人物擅长外交辞令的特点。
本文中蔺相如的语言充分体现出外交语言有理、有利、有节,不失使者身份的鲜明特色。
表现了他“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和“知死必勇”“血气刚盛”的策士风度。
献璧之后,发现秦王“无意偿城”,他须机智取璧,随口说“璧有瑕,请指示王”,出语平和,意态从容,诚恳之意可见,机巧之心难明。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及作者司马迁。
分析廉颇、蔺相如的主要事迹,理解其人格特质和历史影响。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学会对比分析历史人物,形成自己的见解。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历史,珍惜和平。
1.2 教学内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文学地位及历史背景。
廉颇和蔺相如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文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忠诚、勇敢、谦让等美德。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廉颇、蔺相如的主要事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文中重要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应用。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难解词汇的解释。
对廉颇、蔺相如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利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品德和事迹。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史记》及司马迁,引发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廉颇、蔺相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情节。
结合课后注释,解释文中重要的词汇和句式。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品德和事迹。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评价其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5.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考虑学生的反馈,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文化拓展介绍廉颇、蔺相如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如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来源。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1.在“评一评”环节小组展示还不够积极踊跃。
2.巩固背诵和基础知识部分与后面链接写作部分似乎有些脱节。时间上有些前松后紧。
3.在引领学生的研究思维上应认真研究,尽量减少学生的思维偏差,尽量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尽量减少时间浪费,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树立时间观念。
反馈与反应:
学生方面,这样的课堂学生十分喜欢,学生的精神状态明显变化,从学生的眼神和发言的声音和语调中会明显感觉到。课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动完成“练一练”文段作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基于《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与课本内容授课结束后,进行的写作链接课。
1.立足语言文字本身,引导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与巩固,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 采用析、评、写、品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主人公品质,并培养学生多维解读材料的能力和深入探究的习惯,了解议论文段的构成,学会写议论文段,将课本内容作为作文素材积累和运用。
合作就是力量 双赢
学会多维解读材料
环节三——析一析
(5分钟)
请学生分析比较下列各组中哪个句子更适合作为议论文的论点。
A ①蔺相如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②智勇是成功的双翼。
B ①廉颇知错就改,虚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② 知错就改也是一种勇气。
C ① 蔺相如有宽容之心,心胸宽广。
② 让宽容之花绽放在我们心中。
学生思考1分钟,举手回答,并说明理由。
了解议论文或文段的观点特点。
环节四——评一评
(4分钟)
从议论文语段构成的角度去评论下列文段是否完整。请学生分析。
赵国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结成刎颈之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包含了发生在赵国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之间的故事,其中包含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故。
今天语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到了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这篇说课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信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一起来看看。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一、说教材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一、怎样学习文言文;二、掌握和使用工具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高二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是基本篇目、讲读课文。
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
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
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
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
二、说学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
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
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
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
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
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1、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
3、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
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
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根据上述目标,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下:㈠重点:口述故事,赏析重要语段的涵义,分析人物性格。
㈡难点: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四、说教法和学法㈠诵读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读十分重要。
古文尤其要注重诵读。
诵读,方式多样,效果各异。
我将采用集体朗诵和分角色朗读两种方式。
本文篇幅较长,不宜在单课时内通读全文,否则会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根据内容特点,我将以故事为单位,引导学生朗诵。
集体朗诵相对完整的文段,以掌握字音、句读,了解故事梗概。
分角色模仿人物对话,理解其用意,以便揣摩出人物内心感受。
㈡问答法(或问题式学习),学生质疑、对抗。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策略,而且是目前使用普遍而有效的策略。
在这种策略中,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最应该体现。
而问题的设计或提问的技巧将直接影响引导的成效。
此前,我一直走入一个误区:以为高浓缩、高难度的设问等于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等于有效的引导。
结果在课堂上,屡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究其原因,一是违反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跳跃性大,致使学生出现思维断层;二是忽略学生个体认识和能力差异,热情地提问反而出现了能者扬之,困者抑之的后果;即使对于能者,在连珠炮式的追问下也十分尴尬。
因此,我认为问答式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些原则:⒈与内容或结构同步。
体现为引导学生简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每个学生奠定深入学习的基础。
⒉由易到难,由表及里。
发挥个体差异的积极作用,成就不同的成功感。
⒊适量提问,鼓励尊重。
对同一个学生,最多连续提问三次,之后询问其是否愿意继续,尊重学生的选择,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问题层层深入,适合程度不同的学生,能者多答,困者少答,各有收获。
最关键的是教师在有效引导中,成就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当然任何一节课教师都无法预设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实际课堂中,随着师生之间思维的发展,往往很多问题是随时生成的,而无论怎样,上述原则都适合。
五、说课时安排和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知识链接(一)作者和《史记》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①家学渊源。
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广博。
父亲死了三年,司马迁继承其业,在金匮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②广泛游览,实地考察;③艰难发愤。
武帝天汉三年,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仗义执言极言李陵降敌是出于无奈,因而触怒汉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身心重创发愤著《史记》。
关于司马迁的名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多字,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
(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
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
列传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书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典。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情况;又是文学巨著,作品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背景材料1、时代背景公元前四世纪,战国七雄征战不已。
秦国最强,它对六国都有野心。
秦国多次击赵,但赵国重用廉颇、蔺相如,将相团结合作,外交上、军事上都取得了成功,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这篇课文就是记叙廉颇、蔺相如团结合作,抗击强秦的历史事实。
2、《韩非子和氏》(节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三、听录音、点读、分组读、齐读,纠正字音、句读读准下列加点的字音穆公( ) 避匿( ) 缪贤( ) 汤镬( ) 虽驽( )肉袒( ) 盆缶( ) 案图( ) 可予不( ) 渑池( )诈佯( ) 列观( ) 皆靡( ) 传舍( ) 甚倨( )不怿( ) 衣褐( ) 睨柱( )四、自读课文,疏通大意,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各用4个字概括文章故事。
五、完成《金榜》基础自主学习,整理课文的①通假字②一词多义③实词的活用④古今异义词⑤文言特殊句式五、再读课文,参照注释翻译课文,归纳翻译古文的几原则:⑴⑵③第二课时研读文段,合作探究一、研读1-2段1、文章开头交代廉颇、蔺相如的不同出身,有何作用?二、研读3-13段故事,明确蔺相如是如何使不辱于诸侯的。
1蔺相如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场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2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围绕着和氏璧进行了哪三个回合的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三、研读14-17段故事,明确蔺相如是如何维护国格的。
1、此故事中作者设置了多处对比,请列举出4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2、廉颇在本事件中做了什么?这表现了他什么性格?四、研读17-21段故事,明确蔺相如是如何顾全大局的。
这则故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请联系课文具体说明。
五、小结全文。
一.主题思想:本文通过( 完壁归赵、绳池之会、将相和欢 )三故事,赞扬了蔺相如( 智勇双全的品质和宽厚待人、顾全大局的风格 ) ,也赞美了廉颇( 负荆请罪的优秀品质。
)启示我们( )。
二、人物刻画1.选择3个( 典型 )事件刻划人物。
2.在( 矛盾冲突中 )刻画人物。
课文中有两类矛盾,一类是( 赵国与秦国的矛盾),这一对矛盾是敌我矛盾;另一类是( 廉、蔺的矛盾 ),这一对矛盾是内部矛盾。
两类矛盾纵横交错,互相影响。
最后( 在共同对敌 )的前提下,内部矛盾得到了解决,廉蔺的性格品质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3.用( 个性化 )的语言刻画人物。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例如( 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服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
总之,词锋犀利,刚柔相济,但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出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形象。
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错改过,负荆请罪时所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一句,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4.运用( )手法侧面描写人物。
三.选材典型,剪裁精当,文章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件,对于已选材料作者又精心裁剪,明写、详写了人物( ),暗写、略写了人物( )。
同一故事中也有详略安排,如().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人,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
六、练习-语言应用1.运用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至少4个),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文字。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价值连城怒发冲冠刎颈之交2、为了打造书香校园,学习下面两段名著导读推荐词给我们本期所学的某一名著写一段推荐词【《论语》推荐词】它是散文的典范,文化的经典,智慧的宝库。
它用智慧开启了一道道尘封的门,用教诲铸造了一柄柄坚利的斧。
于是,千百年来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构建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作用。
【莎士比亚作品推荐词】它是西方文学史上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
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诗歌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
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性、曲折动人的情节、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