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5.1.3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3)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
3、观看缢蛏解剖视频(有条件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观察河蚌或缢蛏结构试验)4、用思维导图总结缢蛏的特点(学生回答)5、其他软体动物:指导阅读P13几种软体动物并观察图5-15,思考:(1)乌贼、章鱼等体外不具有坚硬的贝壳,为什么它们还属于软体动物呢?(它们体外虽然不具有坚硬的贝壳,但都有能够分泌形成贝壳的外套膜,所以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2)请尝试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6、进一步阅读P13最后一自然段,讨论交流:依据你已有知识和经验,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可药用治病;可装饰美容;但有的也可传播疾病)。
介绍珍珠是如何来的?(小资料)探究二:环节动物1、导入:目前生物圈中已命名的动物大约150万种,软体动物占10万多种是第二大类群,那么第一大类群是哪种动物呢?已知种类有120万种,占已知种类的80﹪以上2、指导阅读P14“观察与思考”,讨论:(1)观察图片,讨论比较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结构特征,完成P15表格(2)学生完成表格后,生生纠错、师生互动对表格进行完善总结,过程略(需要课堂互动生成,注意控制时间)(3)比较蜘蛛、虾、蜈蚣与蝗虫的特征,你能归纳出表格中所有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吗?(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4)上表中哪种两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相似?试着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上表中,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它们都属于昆虫。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等)3、观察蝗虫:带着问题观看介绍蝗虫的视频(看视频看书并交流讨论)(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2)蝗虫的触角、足、翅分别着生在什么位置,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4、学生尝试回答以上探究问题,从图片和食品中很容易得出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1.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撰写科普文章:鼓励学生撰写关于软体动物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学校报纸或班级博客上,分享学习成果。
- 制作PPT: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关于软体动物的PPT,进行班级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软体动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通过了解软体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通过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 实验室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解剖工具等,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软体动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软体动物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软体动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软体动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软体动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软体动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软体动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篇一: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教学目的:1.科学知识方面(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通过对当地常用的软体动物的观测,并使学生学会观测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方式和观测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写作,并使学生晓得我国就是世界上最早展开人工育珠的国家,进一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唤起其努力学习科学的自信心和努力学习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认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本课难点。
因为本章没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回去本节课又必须使学生晓得哪些动物属软体动物,它们属软体动物的依据就是什么。
教具准备工作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
归纳共同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1213板书设计第二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常用的软体动物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坚硬的身体表面存有外套膜,大多具备贝壳;运动器官就是肢。
三、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堂堂清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b)a河蚌b蜗牛c乌贼d扇贝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c)a鳃b贝壳c斧足d腹足3、软体动物用肢缓慢运动,在排出和排泄水的过程中摄食,并确定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展开体温4、完成课后练习题课后反思14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2课时教学目的:1.科学知识方面(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教案设计
《软体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有哪些常见的软体动物。
2.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3.明确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手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珍珠的形成过程,得到学习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探究软体动物的内部结构,并推测它的运动、呼吸、摄食等生理功能是如何完成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说出软体动物1.
出示图片:
动物
提取出软体
分组讨论,
五、板书设计:
软体动物
软
双壳类
体动物
定义
代表动物——缢蛏
其他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的特征
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结构和功能
运动和摄食。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教学目标1.观察与解剖缢蛏,归纳出缢蛏的结构特点(科学思维)。
认同缢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生命观念)。
2.比较几种软体动物的异同,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
3.比较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不同(科学思维),体会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结构上更复杂,进化上更高等,认同生物是进化发展的(生命观念)。
4.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命观念),认同软体动物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可以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辩证的对待软体动物(态度责任)。
教学重点:1.观察与解剖缢蛏,归纳出缢蛏的结构特点(科学思维)。
认同缢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生命观念)。
2.比较几种软体动物的异同,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
教学难点:1. 观察与解剖缢蛏,说出缢蛏的结构特点。
2. 比较几种软体动物的异同,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步了解软体动物。
同学们,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对,是贝壳。
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壳吗?是的,是软体动物的壳。
摸一摸这些贝壳,感觉很坚硬,为什么壳如此坚硬,它们却叫软体动物呢?这些壳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相信你一定对软体动物充满了好奇。
(设计意图:看图片,感知软体动物坚硬的贝壳,与其名称“软体动物”有强烈反差,激发学生兴趣。
)二、软体动物(一)代表动物——缢蛏以缢蛏为例来了解软体动物。
指导学生一起来观察并解剖缢蛏,完成学习任务一,并思考下列问题:1、贝壳有什么作用?紧闭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2、外套膜有什么作用?外套膜可以有效的保护缢蛏的内脏团,同时在外套膜中还含有丰富的腺细胞,腺细胞可以不断的分泌物质形成贝壳,所以,随着缢蛏的生长,它的贝壳也会逐渐长大。
3、缢蛏靠什么结构运动和呼吸?缢蛏靠柱状足来运动。
缢蛏靠鳃来进行呼吸。
当水从入水管流入,从出水管流出时,水流过鳃丝,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
多而密的鳃丝增大了鳃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分类、特点及生活习性;2.能够初步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3.掌握学科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懂得如何观察、实验和描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分类、特点及生活习性;•教学难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内部结构、生理功能与环境适应。
三、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一)教学内容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表现特征、生活习性和种类;2.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分类;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二)学习方式1.介绍法: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特点和习性;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外部结构的观察和实验,体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命特征,加深认识;3.思考法:通过提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环节1.通过现实图片和视频,展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与重要性;2.引导学生回想六年级时学过的“节肢动物与环境适应”,引出本次学习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环节1.知识点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表现特征、种类介绍;2.知识点2: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分类;3.知识点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三)实践体验环节1.观察并绘制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外部解剖结构;2.自行设计实验,观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命特征;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态角色和演化关系。
(四)归纳总结环节1.指导学生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适应不同环境的方式进行总结;2.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分类和功能。
五、教学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小组合作活动进行评价;•学生需自评,对本次学习的收获、疑问、问题和教学意见进行反馈。
六、教学参考资料•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维基百科。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四篇】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四篇】软体动物是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动物,是除节肢动物外最大的类群,约10万种。
体制的差异很大,但有共同的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一般分头、足(有的头退化或消失,足肌肉质)和内脏、外套膜(由背侧的内脏团、外套膜及外套腔组成)两部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材分析《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节内容主要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两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分组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是丰富多彩的,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动画视频,并提出问题: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故事中的蚌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怎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我们先一起学习软体动物。
推进新课学习目标一:软体动物1、常见软体动物的观察按照学生的分组给学生分发河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河蚌贝壳的形状、花纹和年轮,柔软的身体,运动器官——足,内脏团和呼吸器官——鳃,还有外套一般的肉质膜。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2课时)》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1)采用实物展示、图片辅助、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2.教学过程:
2.讨论主题: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及其分类。
3.讨论过程:学生根据观察实物、图片和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总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4.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课堂练习
1.练习设计:针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及其分类,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强调观察、实践、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物现象出发,如菜市场常见的虾、蟹、蜗牛等,引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这一主题。
1.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浓厚,但可能缺乏深入探究的主动性和方法。
2.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生物特征时,可能存在观察不仔细、描述不准确等问题。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需要引导和培养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和描述准确性,同时关注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含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的: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2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教学重点:1.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1、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法:观察阅读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蜗牛模型蝗虫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二、探究新知软体动物缢蛏1、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教师: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靠什么结构运动?靠什么结构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3)用鳃呼吸。(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2、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石鳖、蜗牛、乌贼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药用:鲍的壳( 石决明 ) 、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5、观察与思考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虾的图片或标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表格6、昆虫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他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1)蝗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2)蝗虫的呼吸体表有气门,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3)外骨骼蝗虫身体外表面包围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7 、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等等8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9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2)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3)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板书: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作业:1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的生存意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 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 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上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一、软体动物
1、双壳类贝壳外套膜
2.足运动鳃呼吸吸入和排除的过程中取食
3.主要特征
二、节肢动物
1、昆虫—蝗虫结构特征
2、昆虫的主要特征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后反思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节肢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后分组展示。最后教师点拨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总结动物的结构特征,培养观察和总结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节肢动物中的代表动物蝗虫,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培养同学积极主动思考能力;同时渗透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是样适应的。
通过让学生总结双壳类动物身体有外套膜、大多数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渗透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2)
12min
扁形动物
课件出示问题:
1、1.哪些动物是节肢动物?
2、看P14观察与思考中的动物,填写P15表格,试找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3、蝗虫的结构特征?
4.昆虫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屏幕显示蜗牛和蜜蜂的图片。
教师进一步指出: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几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这两类动物。
师出示大屏,并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题
趣味情景引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通过色彩鲜艳刺激的视频图片将学生带入学习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
明确目标
12min
腔肠动物
(一)腔肠动物
1、哪些动物是软体动物?
2、双壳类动物的外套膜与贝壳又什么关系?
3、双壳类动物靠什么结构运动?又靠什么结构呼吸?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人教版八上生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教学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三、教学设计思路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两大类群。
这两大类群中的许多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同时采取问题引导、表格归纳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由具体动物的特征逐步归纳总结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节肢动物的结构更为复杂。
此外,运用讨论、资料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常见的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的标本,搜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实例资料等。
2.学生准备搜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实例(如有条件,还可调查市场中软体动物的种类,并准备1至2种熟悉的种类用于交流。
)五、教学过程以下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2.与软体动物相比,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什么?它的运动方式与蝗虫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与软体动物的贝壳相比,蝗虫的外骨骼有什么功能?这又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提问:昆虫的外骨骼尽管对昆虫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限制了昆虫的生长。
昆虫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展示蝉的蜕皮过程(图片或视频,还可以到药店找一些蝉蜕)。
请饲养过家蚕的同学介绍家蚕蜕皮的情况和蜕皮后身体的变化。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系列(人教版)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学习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之后安排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两类,软体动物的贝壳和节肢动物的外骨骼都有保护作用。
它是进化程度最高的一类,也是动物界的第一大类群。
二、教学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通过阅读分析,提升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2)通过分组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4)通过列表比较不同动物的异同,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
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检测,暴露问题,激发热情展示鱿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引出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软体动物。
(二)软体动物——明确教学目标1.图片展示常见的软体动物并进行简介(PPT展示)蜗牛、扇贝、花蛤,并介绍软体动物的分类。
2.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课件出示缢蛏的内部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讨论)(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答:具保护作用。
(2)缢蛏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答:缢蛏可以用足缓慢运动;用鳃呼吸。
(3)缢蛏是如何获取食物的?答: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收水,水流经身体一些器官后,再通过出水管排出体外。
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残渣。
(三)节肢动物——明确教学目标1.PPT展示图片各种节肢动物: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动物。
2.昆虫(以蝗虫为例)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八年级生物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新人教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学习,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用贝壳组成的装饰品。
设疑:这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属于什么动物?(二)新课讲授1.软体动物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动物,教师讲述:由于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为软体动物。
像河蚌、扇贝、文蛤这些软体动物,它们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设疑:(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到的动物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3)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之后,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关系。
2.节肢动物引导学生说出教材14页的动物名称,教师讲述:它们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讨论15页的讨论题。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5页图,并尝试回答如下问题:(1)说出蝗虫的形态结构和动能。
(2)昆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节肢动物主要特征是什么?(4)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关系呢?(三)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开放性作业:上网搜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认识更多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四、板书设计。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3.通过学习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然而,由于这两类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学生在具体分类和特征把握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以下几点:
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其分类、生活习性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2.学会观察和分析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提高生物观察和比较能力。
3.通过学习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代表物种,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完成课后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4.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形态结构上有何异同?
b.这两类动物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和价值?
c.你认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关爱动物?
5.鼓励同学们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更多知识,拓宽知识面。
2.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讨论实物或图片,找出这两类动物的特征,并做好记录。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人教版生物初二上册《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充分发挥学生的观看、总结能力。
通过形象的蝗虫模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迸发学习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摸索的能力。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确节肢动物的要紧特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辨别能力。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趣味情形引入,设疑诱思,激发学生的爱好。
提高学生的观看、总结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白软体动物共有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总结能力。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一、常见的软体动物
河蚌、蜗牛、石鳖、乌贼
二、软体动物的要紧特点
柔软的躯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一、昆虫——蝗虫
1.形状结构
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
胸部:一对前足、一对中足和一对后足、两对翅
2.体表: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爱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
3.呼吸过程: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躯体的门户
二、其他节肢动物:蜘蛛、蜈蚣、虾
三、节肢动物的要紧特点:体表有坚强的外骨骼;躯体和附肢都分节
(四)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13页最后一段,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益处:食用、药用、工艺品;
害处:传播疾病。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紧学习了动物界第二大类群——软体动物,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蜗牛、石鳖、乌贼、河蚌等软体动物,同时通过观看和比较,得出了软体动物的要紧特点,同时还了解了软体动物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因此不排除软体动物能传播疾病的有害的一面。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标:1.记住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具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1.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2.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方法:示范引导法教学课时: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软体动物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观察缢蛏的结构。
结合书上第12页图片,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
明确双壳类动物的结构及其功能。
提出问题:(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2)缢蛏靠什么结构运动?(3)缢蛏靠什么结构呼吸?(4)缢蛏如何获取食物?2.在观察双壳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教材第13页图515。
提出问题:(1)石鳖贝壳是什么形状?它靠什么运动?(2)蜗牛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是什么形状的?它靠什么运动?(3)乌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运动的?3.指导学生比较三种动物的相同点。
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软体动物1.实验: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2.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养殖业——食用、药用、工艺品有害:疾病传播二、节肢动物1.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传粉、药用、科研、仿生有害:传播疾病教学反思:本节课无论是从知识的难度上还是内容的量上,相对来说比较大。
对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教材的意图是将昆虫的特点融入节肢动物中,而在教学中采取了从节肢动物引出昆虫的特征的策略,然后又回归到节肢动物。
同时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了小组的合作和交流,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讨论激烈,表述到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节肢动物)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生物的基本分类、生物的特征等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节肢动物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1.对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生长发育等特征的理解需要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2.节肢动物的分类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比较等方法,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点。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对节肢动物存在恐惧、排斥等心理,需要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针对以上学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究,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节肢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展示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分类、生长发育过程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2.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自然。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举例说明:介绍节肢动物在农业、医学、环保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4.拓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节肢动物,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开展野外观察、采集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节肢动物的认识。
5.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活方式;2.熟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语言;3.能够简单地分类和鉴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分类和生活方式;2.熟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语言;难点1.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分类;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教学内容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分类;2.软体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语言;3.软体动物的生活方式;4.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语言;5.节肢动物的生活方式。
第一课时1.教师介绍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特征,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并准备笔记;3.教师和学生讨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分类和鉴别方法;4.名词解释:软体动物的壳、软体动物的足、软体动物的腹足等。
第二课时1.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并准备笔记;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和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3.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实验,观察和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活方式;4.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语言和生活方式。
第三课时1.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并准备笔记;2.结合实验结果,学生讨论和总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生物学习语言;3.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分类表,帮助学生快速地分类和鉴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4.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通过实验探究其他底栖动物的生物学习语言、生活方式和分类方法。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教学评估1.根据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自学、参与讨论、实验设计和实验表现等;2.根据考试结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认识和分类能力等。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以组织更多有趣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2.加强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提高课堂互动性:增加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互助成长。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软体动物的图片。
观看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答案。
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属于软体动物。
那么,它们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你知道的软体动物还有哪些?【提出问题】乌贼、章鱼等体外不具有硬的贝壳,为什么也属于软体动物?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软体动物的特征。
环节二讲授新课:观察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实验】打开文蛤(或其他双壳类动物)的贝壳,揭开部分外套膜,观察内部结构。
指导学生的操作。
明确规范的操作步骤。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将实物与书中的图片相结合进行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1.贝壳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观察的动物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呢?小组进行实验和观察,认识相应的内部结构,思考并回答问题。
【讲解】总结归纳:1.贝壳具有保护动物的作用。
2.靠足运动,用鳃呼吸。
【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推理,文蛤是如何获取食物和排出食物残渣的呢?根据观察,推测文蛤取食、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
【播放视频】双壳动物进食。
【讲解】双壳动物通过进水管、出水管取食、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
【提出问题】文蛤的这些主要结构与它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吗?填写表格。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讲解】归纳文蛤的结构特点。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完善表格,共同总结归纳双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三讲授新课: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展示图片】各类软体动物的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教学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三、教学设计思路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两大类群。
这两大类群中的许多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同时采取问题引导、表格归纳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由具体动物的特征逐步归纳总结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节肢动物的结构更为复杂。
此外,运用讨论、资料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有关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常见的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的标本,搜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实例资料等。
2.学生准备
搜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实例(如有条件,还可调查市场中软体动物的种类,并准备1至2种熟悉的种类用于交流。
)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