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 教学PPT 作者 吴水澎9 (最新 全套课件 齐)

合集下载

会计的基本理论(1)幻灯片PPT

会计的基本理论(1)幻灯片PPT

【例题6】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 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 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 A.现值 B.可变现净值 C.历史本钱 D.公允价值
【答案】A
历史本钱
在历史本钱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 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 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 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 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 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 活动中为归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 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第三节 财务报告的根本目的
• 第一,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受托责任〔stewardship〕或经管责任〔
accountability〕,是指因宪法、法律、合同、组
织的规那么、风俗习惯甚至口头合约而产生的,一
家企业对其股东、债权人、雇员、客户、政府或有
关联的公众承担的责任。
• 第二,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本章重点 和难点
确认、计量和报告一直是财务会计的 核心所在。确认解决何时记账的问题,对 特定要素确实认必须遵循一定的原那么, 这是财务会计中最主要的问题。计量涉及 到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的选择,现行实务 中可以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本钱、重 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财务会计根本理论体系 •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根本前提制 • 第三节 财务报告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第五节 财务报表中的根本要素 • 第六节 财务会计要素确实认与计量 • 第七节 财务报表的列报
会计准则(9条)
真实性
相关性
可比性
一致性
及时性
明晰性
谨慎

《会计理论》会计规范理论PPT课件

《会计理论》会计规范理论PPT课件
“信”对于会计人员也有三点含义
讲究信用,信守诺言,实话实说;树立会计信誉,坚决不 做假帐,提高会计公信力;信任他人及其会计信息
(二)会计诚信的外延
➢ 会计诚信是会计的本质属性 ➢ 倡导会计诚信的社会经济价值
7/31/2024
可编辑
28
4.3 会计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后果
(一)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 我国企业会计造假的方法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 现行手法主要是利用不等价交换的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利用会计政
7/31/2024
可编辑
23
3.4 会计规范的实施机制
(一)会计规范实施机制的含义
实施机制,是指为落实执行、实现完成某项事物(或 编制计划)的机理与制度
(二)建立会计规范实施机制的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一致性原则 相对稳定性原则 适当灵活性原则 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原则 奖励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 他律,是指借助于外在的强制力使主体遵循规定
和指令行事
7/31/2024
可编辑
30
4.4 会计诚信的重塑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与职业道德评价体 系
➢ 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 我觉悟,而且要辅以监督措施
➢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越发达,职业 活动越呈社会化,职业诚信就逾显重要
7/31/2024
可编辑
27
4.2 会计诚信的内涵与外延
(一)会计诚信的内涵要求
➢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
“诚”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
忠诚于会计事业;诚恳善待与自己会计工作有关和无关的 人们;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信息
7/31/2024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PPT 171页)

会计理论与实务课件(PPT 171页)

2020/5/29
8
第一章 会计理论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 生掌握会计理论的涵义和功能;
掌握会计理论的特征和体系;了解会计理 论的形成及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面, 并能联系实际发现一些理论价值和实践价 值都比较高的研究课题。
本章重点:会计理论的涵义和功能;会计 理论的特征和体系。
2020/5/29
11
第一节 会计理论的涵义和功能
一、会计理论的涵义 (一)会计理论的概念 会计理论是反映会计实务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会计信 息系统运行、发展的规律性,由会计的特定概念和方 法程序所构成的逻辑体系。 理论是否能被接受取决于: 它的解释并预测现实的程度; 它的构建完美与否; 理论应用被接受的程度怎样。
股价和会计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2020/5/29
6
第二讲 会计理论与实务
2020/5/29
7
内容提要
一、理论的阐释
二、会计理论概述
三、现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
四、公认会计原则
五、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六、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
七、资产计价理论
八、财务报告理论
九、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
十、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
2020/5/29
13
(二)研究会计理论的目的 1、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于对会计提 出概念,并有可能发展会计的理论。 2、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信息。 3、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 方面。 4、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 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展会计 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
17
(二)会计实践是会计理论的源泉
1、会计理论产生于会计实践 会计实践是会计人员有目的地进行会计工作 的活动。

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
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投资者和 债权人等
•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部门
•会计 •信息
•企业内部的经 营管理者
PPT文档演模板
•其他方面
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
(三)可理解性 要求 “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
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
• 6.财产清查 • 通过盘点实物等查明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
是否相符的方法。
•盘点实物 •(4件)
•买 价 1000 元 , 运 费 80元。计4件。
•账实核对
•原材料 •1080/4件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
• 7.编制会计报表 • 定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六)重要性原则
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 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 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 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 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一章会计基本理论
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 落首领的头脑记忆即可。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 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 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 “结绳记 事”、“刻契记数” ﹙打绳结,在器皿上刻痕 ﹚等记录和计算方法。
(一)客观性原则 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1章 会计理论概述 《会计理论》PPT课件

第1章 会计理论概述  《会计理论》PPT课件

1.2 会计理论体系
3)会计定义
(1)会计一般不具备生产要素实体管理的特点。 (2)会计通常不具备职能管理的特点。 (3)在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中,会计一般都出现 在讨论直线与参谋人员、直线指挥与参谋系统之 间的关系时。
1.2 会计理论体系
(4)有必要考察职能参谋系统中不同的信息渠 道,主要区分会计信息、业务统计信息和专业技 术信息渠道。 (5)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确存在控制,即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直线指挥和开展生产要素实体 管理的问题。
1.1 会计理论的含义和功能
1.1.2 会计理论的含义
• 美国会计学会(AAA):会计理论更多地体现为 基本概念框架。
• 莫斯特(Kenneth S. Most):会计理论由对来自 实务的原则和方法程序的系统表述所组成。
• 德里克森(Eldon S. Hendriksen):会计理论是以 一套广泛适用的原则作为形式而进行的逻辑推理。
1.2 会计理论体系
• 会计法律作为经济法律的一部分,既可以单独成 法,又可并入其他经济法律之中。
• 会计准则在形式上要求有一定的权威机构(组织) 颁布,并应当具有成文即书面的内容。
• 会计制度可以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 也可以是企业制定的、主要规范财务会计处理程 序和各项业务处理的规定。
•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组织契约重要性的凸现是推 进会计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3 会计理论的发展
3)会计准则市场的变化
全球资本市场和信息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对会计 准则提出了挑战。
4)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会计理论 的研究,推动了会计理论的繁荣。
1.3 会计理论的发展
1.1 会计理论的含义和功能

会计的基本理论(2)幻灯片PPT

会计的基本理论(2)幻灯片PPT
▀ 会计报告:采用表格和文字的形式将会计 数据报告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过程。
1.1.3会计的根本职能
反映的职能
利用会计本身特有的方法,将复杂的 经济活动通过归集、整理、分析,从而形 成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财务 信息。
监视的职能
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响对经济活动 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 中和事后的监视。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
会计 信息
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
其他方面
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2~19
条 ➢可靠性
➢实质重于形式
➢相关性
➢重要性
➢明晰性
➢谨慎性
➢可比性
➢及时性
明晰性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 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1.1会计与会计环境 ……
经济 因素
会计
政治与法 律因素
科学技 术因素
文化教 育因素
经济因素
直接对会计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有: 〔1〕经济体制; 〔2〕经济开展水平; 〔3〕资本市场; 〔4〕通货膨胀情况; 〔5〕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与体制等。
1.1.1会计与会计环境 ……
经济 因素
会计
政治与法 律因素
(4)1000;(5)4000
本期利润
4000-4000=0
(6000+4200)-(1000+4000)=5200
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2~19
条 ➢可靠性
➢实质重于形式
➢相关性
➢重要性
➢明晰性
➢谨慎性
➢可比性

会计理论第1章会计理论导论32页PPT

会计理论第1章会计理论导论32页PPT

特定会计实务时所担负的责任。

方法程序性规范——提出技术要求,规定会计人员在开展该
项会计实务时所能采用或可供选用的方法程序。

会计规范多种多样,财务会计有财务会计的规范,成本会
计和管理会计等也有各自的会计规范。
2024/7/13
15
1.2 会计理论体系
LOGO
2)公认会计规范

公认会计规范是得到重大权威支持,既有权威性又有公认
(3)会计的服务质量标准 会计服务的质量标准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会计所提供信息的质量标准;
另一方面是会计控制的质量标准。
2024/7/13
25
1.3 会计理论的发展 LOGO
1.3.1 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动力
1)有效资本市场的发展
法玛(Fama美金融学家)认为,有效市场应具备的充分条
件是:
(1)市场无阻力,即不存在交易成本和政府税收,所有资产都可进
2024/7/13
19
1.2 会计理论体系
LOGO
3)会计定义
• 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定义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即“信息系统 论”和“管理活动论”。

根据会计在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会计本质上是
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按照系统的功效不同,会计信息系统分为四个层次:

会计信息传递系统、
2024/7/13
10
LOGO
1.1 会计理论的含义和功能
1.1.3 会计理论的功能
1)信息传递和经验总结功能 会计理论包含关于现实存在会计实务的信息知识和对该项实务
活动的描述,起信息搜集传播和经验归纳总结的效用。
2)解释和评价功能

会计理论》00-课程学习导言PPT课件

会计理论》00-课程学习导言PPT课件
➢ 《财务与会计》 (财政部主办) ➢ 《中国审计》 (审计署主办) ➢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学会主办) ➢ 《财会通讯》 (湖北省,专门杂志社主办) ➢ 《财会月刊》 (武汉市,专门杂志社主办) ➢ 《会计之友》 (山西省,专门杂志社主办) ➢ 《财务与会计导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
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 许家林主编: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 Eldon.S.Hendriksen:Accounting theory.4thed.,Homewood,illinios:Richard
D.Irwin,Inc.,1982. ➢ Warry I.wolk,Michael G.Tearney: Accounting Theor:A Conceptual and
3
三、教学内容简要介绍(教学时可适当增删)
• 使用教材
➢ 许家林主编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财务系列教材 ➢ 《会计理论》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08年5月第1版
13.12.2020
4
三、教学内容介绍(可适当增删)
第 一 章 绪论 第 二 章 会计及会计理论发展概说 第 三 章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第 四 章 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第 五 章 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第 六 章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 第 七 章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第 八 章 财务报告理论 第 九 章 会计准则理论 第 十 章 会计模式理论 第 十一 章 会计规范理论 第 十二 章 实证会计理论 第 十三 章 会计理论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13.12.2020
8
五、主要参考资料
(三)主要外文期刊
➢ 《Accounting Review》(AR,AAA)(学术版) ➢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JAR,伦敦经济与

01会计基本理论 77页PPT

01会计基本理论 77页PPT

从一个企业来讲,其资金总要表现为资金 运用和资金来源两个方面,有其来源必有其运 用,有其运用,必有其来源。
另外,一个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资金,不存在 没有资金来源的资金运用,也不存在没有资金 运用的资金来源。
静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金在循环周转中,一方面要耗费资金,发 生各种费用,另一方面,还会发生资金收回, 获得各种收入,一定时期的收入补偿费用以后 ,形成盈利。
四、可比性
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
可比性的目的在于增强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 提高会计信息使用的社会化程度。
可比性有两层意思。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 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 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二是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 可比,即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相互可比,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要求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 运动。所以,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表现 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再生产过动中的资金运动,构成 了会计的一般对象。
(一)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性
企业单位所用的资金,随着生产经营活动 而运动变化着。一方面,资金运动反映了企业 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资金运动又有其自身 的规律性。
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手段,因此它是以币值相对 稳定为条件的。
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二、会计基础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 (应计制,应收应付制)
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的真正发生为标准来 确定收益与费用的归属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会计理论教学PPT 作者吴水澎9 (最新全套课件齐)第 9 章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会计界对财务会计理论的构建是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的,许多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相继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无不如此。

我国会计理论界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对会计职能和会计任务进行了讨论,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会计的职能,涌现出大量关于会计职能的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很少提及会计目标这个概念,直到我国引进西方会计理论后,会计目标概念才出现,这成为中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差别。

那么会计职能指的是什么?如何看待会计的目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目标?所有这些都是本章所要涉及到的问题。

9. 1 会计职能涵义及其研究的历史回顾 9. 1. 1 会计职能的涵义 9. 1. 2 会计职能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 9. 2 对会计职能不同观点的综述及其研究的新视角 9. 2. 1 观点综述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应该具有的职能,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八职能说,分歧较大。

这里将各种观点归纳简介如下:1 / 20一职能说二职能说三职能说四职能说五职能说六职能说七职能说八职能说 9. 2. 2 会计职能研究的新视角 9. 3 会计目标的涵义以及与会计职能的关系9. 3. 1 会计目标的涵义及功效在讨论会计目标之前,首先应该注意在讨论会计目标问题时经常出现的会计目的这一概念,很多学者对两者不加区分而是相互混用。

但是一些学者也提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

如罗勇等提出,会计目的和会计目标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

会计目的作为会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决定着会计的本质和职能。

会计目标作为会计实践活动的目标,属于实践(应用)层次,受会计目的和会计职能的双重制约,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级的。

李孝林认为,目标(Objective)和目的(Purpose)在汉语和英语中均属同义词。

查《简明同义词典》和《新编英汉实用词典》、《英汉同义词辨析大词典》,它们的差异仅在于后者着重指行为的意图,表示明确的决心或更坚决。

我们认为理论范畴应该准确明晰,不应以同义词作为不同的理论范畴,以免难解、误解,造成混乱,此其一;其二,制约会计本质、职能的应当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或客观必然性,不宜用主观性较强的目的来概括。

---------------------------------------------------------------最新资料推荐------------------------------------------------------ 所以在本书中,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歧义,不再涉及会计目的这一概念,而仅限于讨论会计目标。

那么会计目标是什么呢?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的目标是财务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它的内容受到人们(主要是信息使用者)主观期望的影响,一般认为,明确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在信息论和系统论被普遍接受后才出现的。

在信息论和系统论下,财务会计被看作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既然是人造的信息系统,就必然要有一个目标,以达到指引系统运行方向的作用。

冯巧根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基本要求,它是整个会计管理系统运行的定向性机制,决定着这个会计管理过程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亦即会计作为一个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周仁俊提出,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会计实践希望达到的结果既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范畴,也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范畴,它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性。

会计目标以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这种要求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会计的内在规律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

阎达五认为,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会计管理系统运行的目的,以及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整个会计管理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会计的基本目标不仅是会计理论逻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3 / 20分,亦是会计实践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因素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它是设计、规划和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会计程序的指南,是评价和修改各种会计规范的依据其二,它是说明会计程序的理由,是引导和制约会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在缺乏明确的可供遵循的会计规范时,会计目标也就是会计行为的判别准则。

其三,会计目标还是事后对会计工作的优劣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与标准。

劳秦汉认为,所谓的会计目标就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会计实践主体作用于会计实践客体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或者要求,其决定着整个会计运行系统的方向和方式,是会计管理活动过程的定向机制其主要特征如下:导向性;多元性;系统性;时空性;稳定性。

傅磊则提出,作为会计运行的定向机制,会计目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会计目标是会计准则、制度赖以产生的依据,会计准则、制度是为了保证会计目标的实现而制定出的,用以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的规范,是达到会计目标的途径。

其二,会计目标是评价、修改会计准则、制度的标准可见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活动的方向和方式,开展会计工作和进行会计研---------------------------------------------------------------最新资料推荐------------------------------------------------------ 究首先要明确会计目标,否则便会陷入盲目。

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在其《会计理论》中也提到:任何研究领域都要以阐明范围和确定目标为其出发点,离开了会计目标所提供的方向性指引,会计规范势必事倍而功半.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于会计目标的涵义,即作为对会计实践行为结果的一种预期,以及会计目标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具有的重要地位,理论界并不存在重大分歧。

9. 3. 2 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的关系会计职能是中国会计界经常运用的概念,而会计目标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外会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有无关系?如果相关的话,其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吴水澎认为,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是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

从二者的相互联系来看,会计目标的提出不能超越会计的职能,而只能在会计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反过来,会计目标将会计职能予以具体化,会计职能发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会计目标,不能脱离会计目标。

同时,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也会促进会计职能的发展变化,突破和扩展原有的功能。

从相互区别来看,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具体化,或者说,是会计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要求,换言之,职能应该是一种先于人们认识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认识到会计具备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职5 / 20能,而不能随意创造或要求会计必须具备某种它在本质上不具备的功能。

从这种认识出发,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为主观要求,后者为客观存在,它们无论在性质上或是在内容上都应该存在显著差异。

当然会计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水平的改进及对会计认识的深化,会计职能就会有所发展而产生变化,但就某一阶段而言,会计职能还是相对稳定的;而会计目标,它会强烈地感受到社会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会对会计提出不同的目标李孝林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并受制于体现社会环境要求的会计职能。

没有该项职能,就不可能提出相应的目标。

会计目标具有主观性,会计职能是对会计行为的概括,客观性强。

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随环境的发展按有关方面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会计的基本职能体现会计基本目标的根本内容,比目标更具有根本性。

贺双全认为,从会计实践活动或会计信息系统看会计目标实质上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会计目标的提出不能超越会计的职能,而只能限在会计职能的范---------------------------------------------------------------最新资料推荐------------------------------------------------------ 围之内。

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的根本区别在于: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内在的;而会计目标相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而言,是主观的、外在的。

可见,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最突出的区别性特征就是会计职能决定了会计目标的范围,会计目标是会计职能的一种反映。

会计职能体现了一种会计本质的内在规定性,而会计目标体现了环境对会计的主观要求。

那么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理论界对会计职能和会计目标的研究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尽管职能是客观存在,目标是主观要求,但人们对目标认识的深化,往往会推动对职能认识的发展。

并且,一事物的目标和该事物所可能具备的职能,在内容上是很难区分的进一步地看,职能是一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会计这门社会科学而言,由于它没有实体存在形态,因而本质特征十分抽象,很难把握。

即会计职能是抽象的、难以捉摸的。

相反,目标是人们对一事物期望的总括。

放之于会计,会计目标则是人们期望会计可能履行的任务、所可能达到的境界,这样,会计的目标就比较清晰,可以把握。

从这一意义上看,研究会计目标比研究会计职能,更为切实可行。

7 / 20刘峰,会计目标和会计职能的比较研究,《会计研究》,1995 年第 11 期。

葛家澍,《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9 年版。

由于①职能比较抽象,而目标相对直接、具体;②对会计这一人造系统而言,确定目标又是至关重要的;③现实生活中,职能与目标在内容上又难以区分(葛家澍, 1996 年),所以,本章以下的内容将主要集中在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上。

9. 4 会计目标研究的综述 9. 4. 1 会计目标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在美国,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 30 年代后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中陆续提到了会计目标。

最早提及会计目标这一概念的文献,就目前来讲尚无法定论。

据目前所知, 1921 年在美国的一本著作中,提到了会计的目的和会计师的目的等概念(Simpson,1921 年)。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当时为 AIA)在 1938 年提出了会计的目标是有利于企业的运行,以达到既定的目的(Sanders and others, 1938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