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行测考点:数学推理公式
行测公式汇总pdf
![行测公式汇总pdf](https://img.taocdn.com/s3/m/01b2db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8.png)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察考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这一部分,以下是资料分析中常用的公式汇总,以及每个公式的详细说明。
一、单一数据1. 基期值:指的是对比的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2. 现期值:相对于基期量的当前数值。
3. 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4. 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值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二、两数之比1. 比重:部分数值与整体数值的比值。
2. 平均数: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
3. 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三、年均增长1. 年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增长量。
2. 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量与基期值的比例。
四、隔年增长1. 隔年基期量:在间隔年之前的基期量。
2. 隔年增长率:间隔年的年均增长率。
五、多公式结合这一类题目通常涉及多个公式的组合使用,核心是围绕上述各类型的基本公式展开,相互组合,进行灵活考查。
六、数字推理公式1. 分数比例形式整除:若`a/b = 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2. 尾数法:在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时,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
3. 等差数列相关公式:涉及和、项数、平均数、中位数等计算。
七、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1. 单边线型植树公式:棵树= 总长÷间隔。
2. 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 n)` 的最大公约数。
3. 单边环型植树公式:棵树= 总长÷间隔。
4. 单边楼间植树公式:(同上,根据具体情境调整)八、其他1. 截位直除法:在资料分析中快速计算的一种方法,通过四舍五入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以上就是对行测资料分析中常用公式的详细介绍。
希望对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edc10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8.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的基础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涉及到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
掌握这些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数学相关公式1. 百分数转化公式(1)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小数× 100%,小数= 百分数÷ 100%。
(2)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分子÷分母×100%。
2. 相关系数公式(1)两组数X和Y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 Σ[(X - X') × (Y -Y')] ÷ [√(Σ(X - X')²) ×√(Σ(Y - Y')²)] (其中,X'和Y'分别代表X和Y的平均数)。
3.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公式(1)平均数:平均数 = 总和÷个数。
(2)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 (数值1 ×权数1 + 数值2 ×权数2 + ……)÷(权数1 + 权数2 + ……)。
4. 利率和利息公式(1)简单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
(2)复合利息:利息 = 本金× (1 + 利率) ^ 时间 - 本金。
5. 平方和立方公式(1)平方公式:(a + b)² = a² +2ab + b²。
(2)立方公式:(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
二、逻辑推理相关公式1. 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公式(1)正确率:正确率 = (TP + TN)÷总数。
(2)灵敏度:灵敏度 = TP ÷(TP + FN)。
(3)特异度:特异度 = TN ÷(TN + FP)。
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数学公式
![公务员考试行测的数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2566aa1284ac850ad024294.png)
数学公式公式篇:1:装错信封的公式:2、一根绳连续对折N次,从中减M刀,则被剪成了(2^N*M+1)段3、直线分平面:N条直线,最多能分N(N+1)/2+1个部分4、直线画三角形:直线数 3 4 5 6 7三角形数 1 2 5 7 115、传球是无敌公式!M个小朋友传N次球,最后回到第一个人手中,共X种方法!X+(M-1)(X+1)=(M-1)^N N为奇数X+(M-1)(X-1)=(M-1)^N N为偶数6、圆分割平面:N个圆,最多能分N^2-N+2 个部分7、涂油漆一个边长为8的正立方体,由若干个边长为1的正立方体组成,现在要将大立方体表面涂漆,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小立方体被涂上了颜色? ( )A. 296B. 324C. 328D. 384设边长为N这类题的公式就是:N^3-(N-2)^3对此题来说就是8^3-6^3=2968、方阵问题(1)、方阵外一层总人数比内一层的总人数多8(2)、每边人数与该层人数关系是:最外层总人数=(边人数-1)×4(3)、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的平方(4)、空心方阵的总人(或物)数=(最外层每边人(或物)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5)、去掉一行、一列的总人数=去掉的每边人数*2-19、时针问题时针与分针方法一:格数算法分针每分钟走1格,时针每60分钟5格,则时针每分钟走1/12格,每分钟时针比分针少走11/12格。
方法二:度数算法(个人比较喜欢度数的算法)分针每分钟走6度,时针每分钟走0.5度,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6-0.5)=5.5度技术编:一:牛吃草“三步法”:大家觉得牛吃草很熟悉了,但是你的方法未必有“三步法”快哦?!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看牛吃草问题关键有三点1 设一头牛1天吃1份草2 算出草增加或者减少的速度3 算出总量所谓三步法即:第一步算速度;第二步算总量;第三步算天数(答案)例题1: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大,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90108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a.png)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在备战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行测考试中,涉及到的题目往往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整理和汇总各种必备公式是备考的重要一环。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数量关系题中常用的公式。
在数量关系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比例、百分数、利润、速度等等。
比如,计算利润的公式为:利润=售价-成本,而计算利润率的公式为: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在涉及到速度的题目中,我们需要掌握速度=距离/时间的计算方法。
其次,在逻辑判断题中,我们需要掌握排列组合的公式。
排列的公式为An=n!,组合的公式为Cn m =n!/(m!*(n-m)!)。
在排列组合的题目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来解题。
此外,在资料分析题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统计学知识。
比如,计算均值的公式为:均值=总和/样本数,计算标准差的公式为:标准差=√[∑(X-μ)²/N]。
在资料分析的题目中,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运用这些公式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式,还有一些常用的逻辑推理公式也是备考国考行测的必备知识。
比如,逻辑中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逆命题,逻辑连接词等等,这些公式在解答逻辑推理题目时非常重要。
在备考2024年国考行测部分时,准备充分的公式汇总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熟练掌握各种公式,我们能够在考试中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题目,提高我们的答题效率和正确率。
因此,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公式,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顺利通过国考行测部分的考试。
加油!。
2020年公务员行测考点:数学推理公式
![2020年公务员行测考点:数学推理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57f22d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c.png)
2020 年公事员行测考点 : 数学推理公式1、分数比率形式整除若 a∶b=m∶n(m、 n 互 ) , a 是 m的倍数, b 是 n 的倍数。
若a=m/n×b, a=m/(m+n)×(a+b) ,即 a+b 是 m+n的倍数2、尾数法(1)尾数不一样,且运算法加、减、乘、乘方运算,先使用尾数行判断 ;(2)所需算数据多,算复考尾数判断迅速获得答案。
常用在容斥原理中。
3、等差数列有关公式和=( 首 +末 ) × 数÷ 2=均匀数× 数 =中位数× 数 ;数 =( 末 - 首 ) ÷ 数 +1。
从 1 开始,的 n 个奇数相加,和 =n×n,如: 1+3+5+7=4×4=16,⋯⋯4、几何端有关公式(1)型植公式 ( 两植 ) :棵 =÷ 隔 +1,=( 棵 - 1) × 隔(2) 植不移公式:在一条路的一等距离种植 m棵,而后要整种 n 棵,不需要移的木棵: (m-1) 与(n-1) 的最大公数 +1 棵;(3)型植公式 ( 型植 ) :棵 =÷ 隔, =棵× 隔(4)楼植公式 ( 两不植 ) :棵 =÷ 隔 -1 ,=( 棵 +1)× 隔(5)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 =4×(N-1) ,相邻两层人数相差 8 人,n 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
5、行程问题(1)火车过桥中心公式:行程 =桥长 +车长 ( 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 +车长 )(2)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 =( 速度 1+速度 2) ×相遇时间追及距离 =( 速度 1- 速度 2) ×追实时间(3)队伍前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 =( 人速 +队伍速度) ×时间 ; 队尾→队首:队伍长度 =( 人速 - 队伍速度 ) ×时间(4)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 =船速 +水速,逆速 =船速 - 水速(5)来回相遇问题公式:两岸型两次相遇: S=3S1-S2,( 第一次相遇距离 A 为 S1,第二次相遇距离 B 为 S2)单岸型两次相遇: S=(3S1+S2)/2,( 第一次相遇距离 A 为 S1,第二次相遇距离 A 为 S2);左右点出发:第 N次迎面相遇,行程和 =(2N- 1) ×全程 ; 第 N次追上相遇,行程差 =(2N- 1) ×全程。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09f5c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e.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行测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行测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数学和逻辑方面的问题,需要运用一些公式来解答。
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和效率。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用的行测公式。
1. 百分数转化公式: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百分数/100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小数×1002. 比例的计算公式:比例公式:已知两个比例中的三项,求第四项。
设已知比例为a:b=c:d,求第四项x。
则有a/b=c/d,即x=b×(c/d)。
3.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4. 利息的计算公式:简单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复利公式:利息 = 本金× (1 + 利率) ^ 时间,其中,^ 表示乘方运算。
5.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矩形面积:面积 = 长×宽三角形面积:面积 = 底边×高 / 2圆的面积:面积 = π×半径^2,其中,π可以取近似值3.14长方体体积:体积 = 长×宽×高6.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图上长度 / 实际长度7. 工作效率的计算公式:工作效率 = 完成的工作量 / 耗费的时间8. 速度、距离和时间的计算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时间 = 距离 / 速度距离 = 速度×时间9. 利率的计算公式:利率 = 利息 / 本金× 100%本金 = 利息 / 利率× 100%10. 计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计票百分比 = 得票数 / 总票数× 100%11. 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公式:对角线长度 = 边长×√212.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b、c,则有以下关系: a + b > ca + c > bb +c > a13. 速度与距离的关系公式:v = s / t,其中v为速度,s为距离,t为时间。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十六大核心公式汇总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十六大核心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473c7fc3c1ec5da51e27021.png)
范文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十六大核心公式1/ 6汇总2020 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十六大核心公式汇总 1、弃 9 验算法利用被 9 除所得余数的性质,对四则运算的结果进行检验的一种方法,叫“弃 9 验算法”。
用此方法验算,首先要找出一个数的“弃 9 数”,即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和大于 9 或等于 9 都要减去 9,直至剩下的一个小于 9 的数,我们把这个数称为原数的“弃 9 数”。
对于加减乘运算,可利用原数的弃九数替代进行运算,结果弃九数与原数运算后的弃九数相等注:1.弃九1/n(n-k) =1/k (1/(n-k)-1/n) 5、平方数列求和公式 1 +2 +3 …+n =1/6 n(n+1)(2n+1) 6、立方数列求和公式1 +2 +3 …+n =[1/2 n(n+1) ] 7、行程问题 (1)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的多次相遇问题中,第 N 次相遇时,每人走过的路程等于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各自所走路程的(2n-1)倍 (2)A.B 距离为 S,从 A 到 B 速度为 V_1,从 B 回到 A 速度为V_2,则全程平均速度 V= (〖2V〗_1 V_2)/(V_1+V_2 ), (3)沿途数车问题: (同方向)相邻两车的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同方向)相邻两车的间隔 (4)环形运动问题:异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和为周长同向而行,则相邻两次相遇间所走的路程差为周长 (5)自动扶梯问题能看到的级数=(人速+扶梯速)×顺行运动所需时间能看到的级数=(人速-扶梯速)×逆行运动所需时间 (6)错车问题对方车长为路程和,是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7)队伍行走问题 V_1 为传令兵速度,V_2 为队伍速度,L 为队伍长度,则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为:L/(V_1-V_2 ) 从队首到队尾的时间为:L/(V_1+V_2 ) 8、比赛场次问题 N 为参赛选手数,淘汰赛仅需决出冠亚军比赛场次=N-1,淘汰赛需决出前四名比赛场次=N,单循环赛比赛场次=_N ,3/ 6双循环赛比赛场次=A_N 9、植树问题两端植树:距离/间隔+1 = 棵数一端植树(环形植树):距离/间隔= 棵数俩端均不植树:距离/间隔-1=棵数双边植树:(距离/间隔-1)*2=棵数 10、方阵问题最为层每边人数为 N 方阵总人数=N 最外层总人数=(N-1)×4 相邻两层总人数差=8(行数和列数>3) 去掉一行一列则少(2N-1)人空心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 11、几何问题 N 边形内角和=(N-2)×180° 球体体积=4/3 πr圆柱体积=πr h 圆柱体积=1/3 πr h 12、牛吃草问题 (牛头数-每天长草量)×天数=最初总草量 13、日期问题一年加 1,闰年加 2,小月(30 天)加 2,大月(31 天)加 3,28 年一周期 4 年 1 闰,100 年不闰,400 年再闰 14、页码问题如:一本书的页码一共用了 270 个数字,求这本书的页数。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c7da48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0a.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基础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公式,掌握这些基础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汇总了一些行测常见的基础公式。
一、数量关系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3,公差为 2,求第 10 项的值。
则$a_{10} = 3 +(10 1)×2 = 2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n(a_1 + a_n)}{2}$,其中$S_n$表示前$n$项的和。
例如,求上述等差数列前 10 项的和,$a_{10} = 21$,则$S_{10}=\frac{10×(3 + 21)}{2} = 120$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q^{n 1}$,其中$q$为公比。
例如,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2,公比为 3,求第 5 项的值。
则$a_{5} = 2×3^{5 1} = 16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_n =\frac{a_1(1 q^n)}{1 q}$($q ≠1$)3、行程问题相遇问题:$S =(v_1 + v_2)×t$,其中$S$表示路程,$v_1$、$v_2$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t$表示相遇时间。
例如,甲、乙两人分别以 5 米/秒和 3 米/秒的速度相向而行,经过10 秒相遇,求他们最初的距离。
则$S =(5 + 3)×10 = 80$米追及问题:$S =(v_1 v_2)×t$例如,甲以 8 米/秒的速度追赶以 5 米/秒速度前行的乙,经过 10 秒追上,求他们最初的距离差。
则$S =(8 5)×10 = 30$米4、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 10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15 天,两人合作需要的时间为:$1÷(\frac{1}{10} +\frac{1}{15})=6$天5、利润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例如,一件商品成本为 80 元,售价为 100 元,则利润为$100 80 =20$元,利润率为$20÷80×100\%= 25\%$二、资料分析1、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例如,某地区去年的 GDP 为 100 亿元,今年为 120 亿元,则增长率为$(120 100)÷100×100\%= 20\%$2、平均数平均数=总数÷个数例如,某班级 5 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 80、90、85、95、70 分,平均成绩为$(80 + 90 + 85 + 95 + 70)÷5 = 84$分3、比重比重=部分÷整体×100%例如,某公司总人数为 500 人,其中男性 250 人,则男性所占比重为$250÷500×100\%= 50\%$三、判断推理1、集合推理“所有的 S 都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某个 S 是P”可以推出“有的 S 是P”2、翻译推理“如果……那么……”:前推后“只有……才……”:后推前3、逻辑论证加强论证:增加论据、建立联系、补充前提削弱论证:削弱论据、切断联系、否定前提四、言语理解与表达虽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没有像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那样有明确的公式,但一些解题技巧和规律还是需要掌握的。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f5df5984028915f804dc2c7.png)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很多同学第一次备战公考不知该从何下手,不妨从行测中容易提分的资料分析学起。
资料分析一共考察大家三大能力:阅读能力、列式能力、估算能力,而要想学好资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记住公式。
一听记公式大家就头大,大家不用怕,其实我们要记的公式并不多,经过我们研究你只需要记住19个公式就可以。
那么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来学习一下资料分析公式。
一、单一数据(4个)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1+增长率)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资料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看着不多,但还是要学会在题目中灵活运用。
希望大家能下来结合题目熟练掌握,祝大家考取得一个好成绩!二、基层工作经历概念界定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部分单位需要有相关的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来证明基层工作经历。
例如,商务部工作人员介绍,商务部2012年将招考85人,其中外语类职位不受基层工作经验限制。
商务部工作人员:凡是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考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同时在资格复审时,要提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交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定您有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三、2019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f69c62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c.png)
行测公式口诀大全一、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1. 等差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n - 1)d(a_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口诀:数列等差有规律,首项公差要牢记。
n项数值轻松觅,通项公式来帮你。
2. 等比数列。
- 通项公式:a_n=a_1q^n-1(a_1为首项,q为公比,n为项数)- 口诀:等比数列看公比,首项乘上它幂次。
n项数值由此知,通项公式莫忽视。
(二)数学运算。
1. 工程问题。
- 基本公式: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口诀:工程问题三要素,总量效率和时间。
已知两者求其一,公式变形来计算。
2. 行程问题。
- 基本公式:路程 = 速度×时间。
- 相遇问题公式:s=(v_1+v_2)t(s为路程,v_1、v_2为两者速度,t为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公式:s=(v_1-v_2)t(s为路程,v_1为快者速度,v_2为慢者速度,t 为追及时间)- 口诀:行程问题路速时,相遇追及有公式。
相向速度来求和,同向速度做差之。
3. 利润问题。
- 基本公式: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 = 成本×(1 + 利润率)- 口诀:利润问题要记清,售价成本和利润。
利润率也很重要,公式之间会变形。
二、资料分析。
(一)增长相关。
1. 增长量。
- 公式:增长量=现期量 - 基期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1 + 增长率)- 口诀:增长量,有两种,现减基期最普通。
还有基期乘率除一加率,计算准确就成功。
2. 增长率。
- 公式:增长率=(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100%=(增长量)/(基期量)×100%- 口诀:增长率,分式求,现减基期除以基。
增长量与基期比,概念理解不费力。
(二)比重相关。
1. 比重。
- 公式: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口诀:比重部分比整体,公式简单要牢记。
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掌握常见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
![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掌握常见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a798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d.png)
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掌握常见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汇总控制计算方法提高答题速度公务员行测考试是选拔公务员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考试中熟练掌握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将汇总总结公务员行测常用公式,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逻辑计算常用公式1. 倍数关系计算公式在逻辑计算题中,经常需要计算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常用的公式有:(1)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指几个数中公有的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可以使用辗转相除法,例如:最大公约数(48,64)= 最大公约数(64,48)= 最大公约数(48,16)= 最大公约数(16,0)= 16(2)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指几个数的公有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计算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最大公约数公式辅助,计算公式如下:最小公倍数(a,b)= a * b / 最大公约数(a,b)2. 图形计算公式图形计算常见于公务员行测中的几何题,掌握图形计算公式可以迅速推算出答案,常见公式包括:(1)矩阵面积公式:矩阵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乘以高。
面积 = 底边长 * 高(2)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乘以高再除以2。
面积 = 底边长 * 高 / 2(3)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π乘以半径的平方。
面积= π * 半径²3. 概率计算公式公务员行测中的概率计算题目需要考生掌握常见概率计算公式,常用的有:(1)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是指以100为基数的百分制计数。
百分数的计算公式如下:百分数 = 实际数值 / 总数值 * 100%(2)几率计算:几率是指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几率计算公式如下:几率 = 事件发生数 / 事件不发生数二、数量关系计算常用公式1. 数列计算公式数列计算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常见题型,掌握数列计算公式可以减少计算过程中的出错率,常见公式包括:(1)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相邻两项的差值(公差)是固定的。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924234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4.png)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概述在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判断推理题目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广泛,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应用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判断推理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判断推理公式,这些公式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得出的,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判断推理公式是对各种推理规则和方法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们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识别题目类型,确定解题思路。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考生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判断推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从而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判断推理公式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虽然公式本身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但在具体题目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和复杂因素,需要考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运用和判断。
考生在学习和运用判断推理公式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判断推理公式的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考试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推理规则和方法也会不断涌现。
考生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考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判断推理公式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判断推理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考生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运用和完善。
1.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型概述在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这类题型旨在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是评估考生综合素质和潜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判断推理题型通常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多种类型。
图形推理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形的规律,推断出隐藏的信息或逻辑关系;定义判断则需要考生根据给定定义,准确判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符合该定义;类比推理则要求考生找出两个或多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进而进行推理;逻辑判断则更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包括分析论证的有效性、识别逻辑谬误等。
国考省考公务员数学推理计算公式汇总
![国考省考公务员数学推理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455702a2f60ddccda38a008.png)
行测考试中(包含初中所有的公式)用到的公式总结: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222)2a b a ab b ±=±+((2)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3)22()()a b a b a b -=-+(4)33223)33a b a a b ab b ±=±+±((5)3322()()a b a b a ab b ±=±+ 2. 指数(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m n m n a a = (4)()m m m ab a b =(5)()mmm aab b = (6)1mmaa-=3. 对数(log ,0,1a N a a >≠) (1)对数恒等式 l o g a NN a=,更常用ln N N e =(2)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4)log ()log na a M n M =(5)1log log aa M n=(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7)log 10a =,log 1a a =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排列 (1)(2)[(1mn A n n n n m =--⋅⋅⋅-- (2)全排列 (1)(2)321nn A n n n n =--⋅⋅⋅⋅⋅=(3)组合 (1)(2)[(1)]!!!()!mn n n n n m n C m m n m --⋅⋅⋅--==-lObbaAC组合的性质:(1)m n m n n C C -= (2)111m m m n n n C C C ---=+ (3)二项式定理 ()01111nn n n n n n n nnna b C a C a b Ca b C b---+=++++●展开式特征:1)11,0,1,...,k n k k 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 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 3)指数:1100;a n b n a b n−−−→−−−→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的指数:由各项与的指数之和为 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 212132nn n n n n C n n n C +++当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2+1当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数学公式汇总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数学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85bea86fd0a79563c1e72d0.png)
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之数量关系数学公式汇总代入与排除法一、倍数特性法(1)2、4、8整除及余数判定基本法则:1.一个数能被2(或5)整除,当且仅当其末一位数能被2(或5)整除;2.一个数能被4(或25)整除,当且仅当其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3.一个数能被8(或125)整除,当且仅当其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4.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5.一个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被4(或25)除得的余数;6.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3、9整除及余数判定基本法则:1.一个数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和能被3整除;2.一个数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和能被3整除;3.一个数被3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数字和被3除得的余数;4.一个数被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数字和被9除得的余数。
(3)7整除判定基本法则:1.一个数是7的倍数,当且仅当其末一位的两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7的倍数;2.一个数是7的倍数,当且仅当其末三位数,与剩下的数之差为7的倍数。
(4)11整除判定基本法则:1.一个数是11的倍数,当且仅当其奇数位之和与偶数位之和做的差为11的倍数;2.一个数是11的倍数,当且仅当其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11的倍数。
(5)13整除判定基本法则:一个数是13的倍数,当且仅当其末三位,与剩下的数之差为13的倍数。
二、比例倍数若a:b=m:n,则说明a占m份,是m的倍数;b占n份,是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三、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实际上是一种简化方程的形式,凡是符合下图左边方程形式的,都可以用右边的“十字交叉”的形式来简化:Aa+Bb=(A+B)A/B=r-b/a-r→A:ar-br→A/B=r-b/a-rB:ba-r四、极端思维法当试题中出现了“至多”、“至少”、“最多”、“最少”、“最大”、“最小”、“最快”、“最慢”、“最高”、“最低”等字样时,我们通常需要考虑“极端思维法”,即分析题意,构造出满足题意要求的最极端的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公务员行测考点:数学推理公式
1、分数比例形式整除
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若a=m/n×b,则a=m/(m+n)×(a+b),即a+b是m+n的倍数
2、尾数法
(1)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
(2)所需计算数据多,计算复杂时考虑尾数判断快速得到答案。
常用在容斥原理中。
3、等差数列相关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
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
4、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
(1)单边线型植树公式(两头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2)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1)与(n-1)的最大公约数+1棵;
(3)单边环型植树公式(环型植树):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
(4)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头不植):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5)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4×(N-1),相邻两层人数相差8人,n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
5、行程问题
(1)火车过桥核心公式: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
(2)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
(3)队伍行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4)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
(5)往返相遇问题公式:
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
相遇距离B为S2)
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
二次相遇距离A为S2);
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
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
6、几何问题
(1)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常用勾股数:(3、4、5);(5、12、13);(6、8、10)。
(3)内角和定理
正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n 大于等于3且n为整数)。
已知正多边形内角度数,则其边数为:360°÷(180°-内角度数)。
7、其他问题
(1)经济利润问题常用公式
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总利润=单利润×销量售价=进价+利润=原价×折扣
(2)溶液问题基本公式
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溶液×浓度混合溶液的浓度=(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